地质报告编写大纲

合集下载

地质勘探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勘探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勘探报告编写提纲勘探报告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矿山生产和矿山建设设计,所以与此有关的矿区地质、矿床(体)特征、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工程质量等应该着重叙述,以满足矿山设计和生产的实际需要。

地质问题的探讨不涉及生产建设方面的可单独编写科研报告,作为附件。

勘探报告的内容可参照下述提纲。

地质勘探报告编写提纲对大、中型矿床的勘探报告,为了便于查阅,可在前面写一简短的内容提要,一般不要超过500字。

第一章绪论(一)工作目的任务:说明国民经济建设对所勘探矿产的需求以及上级下达任务的文号、内容和设计、生产部门对勘探工作的具体要求等。

(二)位置、交通:说明矿区位置,地理座标、边界范围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车站或码头的里程(附交通位置图)。

(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概述矿区地形的主要特征、山岳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及其流量,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或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收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说明矿区是否处于地震活动区。

简述区内工业、矿业、农业、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等。

(四)以往工作评述:从矿区的发现至本次勘探所进行的地质、航空测量、物化探等各项工作,应按时间先后顺序简要说明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探、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如属已开采的勘探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及生产概况。

(五)本次工作情况:说明工作的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工作量(附工作量统计表)、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探明储量)、地质事业费及经济效果(探明每吨或万吨储量的直接费用或综合费用)。

第二章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一)区域地质:简要说明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位置、特点、地层分布、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区内主要矿产等。

地质灾害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灾害报告编写提纲

物理力学试验的取样情况、 试验方法、试验结果
2.6.3 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4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室内实验室值+反分析+工程类比类比
综合 分析
参数建议值
3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1 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包括变形现象、影响因素、变形破坏的模式、稳定性判 断及发展趋势等。
3.2
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0.2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0.3 勘查依据及参照规范 0.4 以往工作程度 0.5 勘查工作评述
1 自然和地质环境条件
1.1 自然条件
1.1.1 位置与交通 1.1.2 气象条件 1.1.3 水文条件
1.2 地质环境条件
1.2.1 地形地貌
1.2.2 地层岩性
1.2.3 地质构造 1.2.4 水文地质条件 1.2.5 生态环境条件
2.4 滑坡水文地质
叙述滑坡体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
2.5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包括先期滑坡发生时间、发生条件,滑坡运移轨迹,滑坡 及构筑物的变形、位移及裂缝特征,滑坡地貌特征及成生时间, 监测资料分析,变形发育史等。
2.6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1 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2 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3、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专项分析 4、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第五章 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
1、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与区划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第六章

1、主要成果 2、下一步工作建议
(注:说明书可以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增加或附 其它相关内容)
3.3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附件一一:附件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一、适用范围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

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一)封面(1)报告名称统一为:山东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

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第一章 绪论………………………………………………………………页码 第一节 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 第二节 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 第三节 自然地理………………………………………………………页码 第四节 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 第五节 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 第二章 矿井地质工作………………………………………………页码 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 第二节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 第三节 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 第三章 矿井地质………………………………………………………… 页码 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 含煤地层……………………………………………………页码第三节构造……………………………………………………………页码第三节 岩浆活动………………………………………………………页码第五节岩溶陷落柱…………………………………………………页码第六节地质构造评价………………………………………………页码第四章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页码 第一节煤层……………………………………………………………页码第二节煤质……………………………………………………………页码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页码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页码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页码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页码第三节矿井涌水量及预计……………………………………………页码第四节主要水害及防治措施…………………………………………页码第五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页码第六节供水……………………………………………………………页码第六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页码 第一节 开采方法及顶底板条件………………………………………页码第二节 特殊开采…………………………………………………页码第三节 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页码第四节 地温与地压……………………………………………………页码第五节 环境地质………………………………………………………页码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页码第一节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页码第二节估算方法和参数的确定………………………………………页码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及块段划分原则………………………………页码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页码 第五节 资源储量变动对比与利用情况………………………………页码 第六节 开拓、准备、回采煤量情况……………………………………页码 第八章 结论…………………………………………………………页码 第一节 主要地质成果…………………………………………………页码 第二节 问题与建议……………………………………………………页码 资料总目录………………………………………………………………页码 (四)附图目录顺序号 图号 图件名称 比例尺 (五) 附件目录顺序号 附件名称 页码 (六)附表目录顺序号 附表名称 页码 (七)正文文字编排要求1、章名:黑体小二居中2、节名:黑体小三居中3、文字:宋体小四,字符间距为“标准”4、行距为固定值22磅5、选用纸张A46、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 ,装订线为0 cm 。

《地质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doc

《地质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doc

《地质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2《地质工作总结报告》编写提纲本提纲适用于开展了部分地质工作、且未形成成果地质资料的矿业权或地质工作项目。

报告至少应有以下内容:一、基本情况(一)汇交人基本情况。

(二)矿业权/地质工作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申请矿业权类型(延续、保留、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投入经费、实物工作量等;(三)实施单位及资质情况等。

二、开展地质工作情况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要求应开展地质工作情况说明。

区块范围内已开展的各项地质工作情况(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和样品测试、岩石加工技术性能测试、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详细说明。

三、其它(一)附图与附表要求。

至少应包括实际工程布置图、实际工作量一览表及反映勘查区或开采区内阶段性工作情况的各种图(表)。

(二)报送要求。

总结报告要求同时报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采用Word格式,A4幅面;附表采用Excel格式,附图用MapGis或ArcGis格式,图片用Tif或Jpg格式。

23。

地质预报编写提纲

地质预报编写提纲

地质预报编写提纲
1采掘工作面概况
1.1工作面基本情况
采掘工作面位置、范围,施工单位,支护形式及生产工艺,施工位置,进尺计划,采掘标高、层位等情况说明。

1.2工作面四邻关系
1.3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形地貌
1.4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
1.5工作面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
2地质预报
2.1地质构造
采掘工作面计划开采区域内地层产状及构造发育情况预测。

2.2不良地质体
预测岩浆岩体、冲刷带、陷落柱等的位置及其对正常开采的影响。

2.3瓦斯地质
计划开采区域内煤层瓦斯瓦斯赋存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开掘煤岩层间距等预测预报。

2.4其它自然灾害
地热、地应力和煤自燃危险程度等。

2.5水文地质
含(隔)水层、构造含(导)水性,区域内井筒老窑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分布查明情况,以及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

2.6涌水量预测
计划开采区内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

2.7其它致灾地质因素
3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计划开采区域内存在的影响矿井正常采掘作业的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

4附图
4.1采掘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4.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4.3工作面预想地质剖面图或局部地质构造剖面图。

4.4地层综合柱状图。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地质报告是地质调查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以及地质专业界展示研究成果的形式化技术报告。

准确、清晰、规范的编写地质报告可以表达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考察作者地学素养的标志之一。

下面将讲解一下地质报告的编写提纲及要求。

一、报告编写提纲1.封面与目录:封面必须标注报告名称、属地及编制时间,还应注明报告编者姓名及分工;目录中必须明确各部分的页数。

2.总则:主要包括编制目的、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突出报告的重点,简要介绍报告各章的内容。

3.地质基础:主要涉及研究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岩相地层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

4.地质调查:主要涉及地质调查的过程、内容及结果。

5.地质环境评价: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环境问题,评价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

6.对策建议:对于热点问题,应有对策建议,提出合理建议和科学意见。

7.附录:包括各类资料、照片、平面图、剖面图、地质图、统计表格,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研究区域地质图,以及研究区域的专业术语列表。

二、报告编写要求1.严格遵循报告结构和研究对象的要求;在编写报告过程中要注意报告完整、准确、合理和科学;2.报告的文字要求以简明、准确、清晰为原则;应使用常规和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化字体,对于术语、专业词汇、数字、计量单位、空间位置等要统一格式;同时要注意文章排版,字体大小一致,正楷或楷书常用于标题、正文等。

3.参考资料的规范性非常重要,需要遵守国家出版标准,如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报告中的图像必须准确完整,清晰别致,注明图像内容及参数,图的标号放在含有该图的文字段前面;5.报告索引及附录的处理:需要将所使用文件或数据的名称、作者、年代等准确概括。

而对于附录内容的质量,同样也应该严格遵守报告的规范与标准。

总之,在编写地质报告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规范、准确、科学的原则,并且要注意报告框架和研究对象的要求,使得报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地质报告提纲

地质报告提纲

地质报告提纲1 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1.1井田概述1.1.1 矿区和矿井的位臵、交通概况龙滩井田位于广安县东约40公里,行政区划属广安县桂兴镇、大竹县欧家镇和邻水县柑子镇。

地理座标:东经000°56′15″~000°01′17″,北纬30°28′08″~30°34′00″。

井田范围:南起1勘探线与桂兴井田为邻,北以11勘探线为界与广安煤矿毗邻;东西以K1煤层—200米和±0米标高垂直投影为界,走向长11.3公里,平均宽2.8公里,勘探面积32.7平方公里。

襄渝铁路在井田西侧通过,设计井口位臵距观阁车站2公里,该站南至广安站8公里,北至达川106公里。

210国道、渝渠公路分别在井田东西两侧通过,井田南侧有邻广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渝高速公路。

井口位臵均有支公路与其相连,交通方便1.1.2 矿井的地形、地势井田位于华蓥山主脊部位,脊背较宽缓,背斜隆起成山,向斜低下为谷。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N25°-30°E延展,最高点叶家梁子,标高1092.81米,一般山脊标高1000米以上。

山脊东、西两侧为槽谷地带,标高500-600米,地形相对高差400-500米,属中低山地形、侵蚀地貌。

1.1.3 气候、温度、湿度、雨量、雨季、旱季、风向、风速本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山地温湿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6.6°C,最高气温37.5°C,最低气温-1.7°C;年平均降雨量1284.5毫米,最大降雨量1538.4毫米,雨季多集中在5-10月,6、7、8月份常有暴雨;年蒸发量1275.4毫米。

风向以北东为主,最大风速9-12米/秒,一般风速3-6米/秒。

冬季山上常见积雪并伴有冰冻现象。

1.1.4 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的分布地表水以华蓥山山脉脊为分水岭,向西汇入渠江,向东流入芭蕉河,最后汇入长江。

其中冷水河、龙滩河、龙王塘河、清溪河,由东至西分别汇入渠江;东侧地表水体以NW~SE向展布的常年性溪沟为主,由西向东汇入御临河,最终汇入渠江。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1绪论1.1勘查目的和任务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1.2勘查工作区位臵、交通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

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1.3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

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1.4以往工作评述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1.5本次工作情况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

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2区域地质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臵,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doc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doc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二O 一O年九月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1.绪论1.1目的和任务简述煤矿隶属关系、经济类型及发展变更情况。

叙述编制该报告的主要依据、目的及任务。

说明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和工作经过。

1.2 位置、范围及交通简述井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所在行政辖区。

叙述井田边界坐标、长宽、面积,批采煤层号,批采标高。

说明第一水平(先期开采地段)和初期采取区(首采区)范围、面积或露天拉沟位置等。

简述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井田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附交通位置图)。

1.3 自然地理简述井田地形地貌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说明井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水量、暴雨(雪)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冰冻期和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述井田内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井田所在地区的经济概况。

1.4 矿井生产建设情况简述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基本情况及有关内容。

简述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发证机构、有效期等相关内容。

叙述矿井的设计建设单位、日期、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叙述矿井建设和投产时间、改扩建历史。

现核定生产能力、开拓方式、井筒数目、井口坐标、井筒特征、支护形式、采煤方法、开采煤层、水平及采区划分等内容。

简述矿井的提升、井下运输、通风、供配电系统及井下排水设备、最大排水能力、探放水设备等。

1.5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分生产矿井和已关闭矿井两部分,叙述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的基本情况。

对各煤矿要叙述其经济类型、面积、开拓方式、实际生产能力、批采煤层、开采煤层、开采范围、采煤方法、有无越层越界开采现象、采空区范围及其积水、积气情况、关闭年月、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及矿井排水量等情况。

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影响程度作出评价(附井田内及周边煤矿分布示意图。

建井地质报告材料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材料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精炼,凡原报告已有交代,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的新进展的部分,应一律从略,但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充分予以总结。

凡与报告的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今后生产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代清楚。

编写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

一、文字说明第一章概论1、矿井交通位置、围及四邻关系;2、井田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3、老窑、火区、岩溶陷落围及分布情况;4、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5、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6、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施工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1、井田总的构造特征;2、开拓区围影响断层、褶皱(褶曲)煤层的产状要素,各主要构造的控制程度及其对煤(岩)层的破坏情况。

3、井田已控制地质构造的可靠程度;4、井田中小型构造的特征、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5、岩浆侵入体的分布、产状、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情况;6、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三章煤系、煤层及煤质特征1、煤系断层:煤系断层的地质年代、厚度、岩性、含煤层数、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以及煤系变化情况。

2、煤层:煤层特征,分层叙述煤层的最小、最大厚度和一般厚度,层间距,结构,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3、煤质特征。

4、瓦斯情况。

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组)分布规律和特征。

2、井巷实见涌(突)水点位置、涌(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3、井巷涌水量与巷道长度的关系。

4、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储量与三量计算1、储量计算或核算的依据和方法;2、矿井储量和可采储量(未经个性的快段,按原储量统计);3、储量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提纲及要求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提纲及要求

总成绩:石门寨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带队教师:编写日期:报告要求:实习报告手写,统一用16开白色暗格纸。

报告分为八部分,内容编写提纲如下详述。

每章单独起页,插图序号按各章排序。

对很难素描的照片彩打亦可,但尽量以附图方式编入报告后面。

报告开学一周内由班长收齐交给指导老师。

评分标准:报告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报告内容丰富、真实,其次文字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清楚、条理性强,第三是地质图件齐全、规范,能切实反映所观察的地质现象,真正达到图文并茂。

地质素描图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二章地层地质图件:地层信手剖面图3-4幅(按地层路线),地层不接触关系示意图3-4幅,地层沉积特征(沉积构造)示意图6幅;第三章岩石地质图件:沉积岩5-6幅,岩浆岩及变质岩2幅;第四章地质构造地质图件:褶皱类型2-3幅,断层类型5-6幅,节理1-2幅;第五章地质作用: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等6-7幅。

目录前言 (1)第一章实习工区地质概况 (2)第二章地层 (4)第三章岩石 (13)第四章地质构造 (20)第五章地质作用 (30)第六章地质发展简史 (36)结束语 (38)前言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一章实习工区地质概况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地层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第一节中元古界(Pt2)主要说明绥中花岗岩的分布位置,出露情况,实测地质年龄,成因等。

第二节上元古界(Pt3)先交代实习工区在该地质年代所发育的地层,本次实习观察到的地层,然后分述之。

其它各界地层叙述也是如此。

地质学实训报告提纲范文

地质学实训报告提纲范文

一、引言
1. 实训背景与目的
2. 实训时间与地点
3. 实训内容概述
二、实训准备
1. 实训前的理论知识学习
2. 实训所需工具与设备介绍
3. 实训团队组建与分工
三、实训过程
1. 野外地质观测
1.1 地貌类型识别与特征描述 1.2 地层岩石识别与特征分析 1.3 地质构造分析
1.4 地下水文条件观察
2. 实验室分析
2.1 岩石物理性质测定
2.2 岩石化学成分分析
2.3 地质样品测试
3. 数据整理与分析
3.1 实验数据记录
3.2 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四、实训成果
1. 野外地质观测成果
1.1 地貌类型分布图
1.2 地层岩石分布图
1.3 地质构造剖面图
2. 实验室分析成果
2.1 岩石物理性质表格
2.2 岩石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2.3 地质样品测试结果报告
3. 数据分析与讨论总结
五、实训心得与体会
1. 实训过程中的收获
1.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2 野外地质技能的提升
1.3 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2. 实训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3. 对地质学专业的认识与感悟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1. 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实训内容与方法上的不足
3. 对实训环节的改进建议
七、结论
1. 实训总结
2. 对地质学专业的认识与展望
八、参考文献
1. 野外地质观测相关资料
2. 实验室分析相关资料
3. 地质学相关教材与论文
注:本提纲仅供参考,实际报告内容可根据具体实训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前言
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参加人员及分组组织情况;
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实习路线等。

第二章:实习区概况
2.1 交通位置
2.2 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2.3 地质概况(地层、构造的总结性介绍,500字以内)
第三章:实习内容(本章是实习报告编写的重点)
按每天的实习路线进行编写。

对于每个实习点:应附相关的典型照片,所观测点岩层的时代,岩石的描述,古生物化石等。

第四章:实习区地质新认知
通过第三章路线地质的观察与学习,谈一谈对你对本实习区地质特征的总体认识(落到实处的自己认知,2~3点即可,不是实习指导书的简单抄袭)。

第五章:实习体会与感悟
可以谈谈实习的收获、自己的感想、存在的问题,或者对野外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内容例如资源、环境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实习报告要求立意明确,资料详实,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附些图件说明问题。

编写实习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而这些能力是地质学科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

每个同学都应认真对待。

编写报告材料来源主要来自野外记录,可以参考有关的教材和书籍,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相互抄袭。

报告字数不少于4000字。

全班统一实习报告本,开学一周内交实习报告。

煤矿(建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建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建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D.1绪论D.1.1目的、任务及要求,报告编写依据D.1.2煤矿位置、自然地理、与四邻关系D.1.3煤矿及周边老窑、采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D.1.4煤矿(建设、生产)概况D.2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D.2.1煤田勘查及补充地质勘探工作D.2.2煤矿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D.2.3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D.3地层D.3.1地层(矿区地层、煤矿地层)D.3.2含煤地层D.4地质构造D.4.1地质构造D.4.2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D.5煤层、煤质及其他有益矿产D.5.1煤层D.5.2煤岩、煤质D.5.3煤尘爆炸性与煤的自燃倾向性D.5.4煤的用途D.5.5其他有益矿产D.5.6煤层稳定程度评价D.6瓦斯地质D.6.1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D.6.2矿井瓦斯赋存规律D.6.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D.6.4矿井瓦斯类型评价D.7水文地质D.7.1水文地质概况D.7.2充水条件及充水因素D.7.3涌水量构成及预测D.7.4煤矿水害及防治措施,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措施D.7.5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评价D.8冲击地压A.8.1煤岩层冲击倾向性A.8.2煤层顶板坚硬岩层分布规律A.8.3矿井冲击地压危险等级评价D.9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D.9.1岩层物理力学性质、坚硬程度、软弱层的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岩层含水性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D.9.2煤层顶底板D.9.3地层产状要素D.9.4其他开采地质条件D.9.5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评价D.10资源储量估算D.10.1煤炭资源储量估算D.10.2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估算D.11煤矿地质类型B.11.1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B.11.2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D.12探采对比D.12.1地质因素探采对比(构造、煤层、瓦斯、水文地质等)D.12.2资源储量探采对比D.12.3地质勘探类型探采对比D.12.4原勘探工程合理性评述D.13结论及建议D.13.1主要认识D.13.2主要问题D.13.3建议D.14附图D.14.1煤矿地形(基岩)地质图D.14.2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D.14.3补充勘探钻孔柱状图D.14.4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和资源储量估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D.14.5煤矿地质剖面图D.14.6矿井瓦斯地质图D.14.7煤矿综合水文地质图D.14.8矿井充水性图D.14.9井上下对照图D.14.10采掘(剥)工程平面图、排土工程平面图D.14.11主要井巷地质素描图D.14.12工程地质平面图(露天煤矿)D.14.13工程地质断面图(露天煤矿)D.14.14其他必要图件D.15附表D.15.1勘探钻孔成果表D.15.2钻孔揭露煤层情况一览表D.15.3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和汇总表D.15.4煤岩、煤质测试成果表D.15.5瓦斯参数测定成果表D.15.6水质分析成果表D.15.7其他有关成果表。

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封面:生产地质报告名称:煤矿生产地质报告(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编制单位:扉页:矿井名称:报告性质:编制时间:项目负责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名)单位负责人:(签名)编制组成员名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编制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第二节、井田范围、位置和交通第三节、自然地理、经济第四节、矿井可行性研究、设计情况(未作可研、预可研、设计的要进行概略研究)第五节、矿井生产建设情况第六节、矿井中小井及周边矿井开采情况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第二节、矿井地质工作第三节、对原地质报告及矿井地质工作的评价第四节、本次地质工作及其评价第三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区域地质一、区域地层二、区域构造第二节、矿井地层第三节、煤系地层第四节、矿井构造一、褶皱二、断层三、构造对煤层、煤质及开采的影响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他有益矿产第一节、煤层一、煤层描述二、煤层对比标志及对比第二节、煤质一、煤岩性质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及有害成分四、洗选工艺特性五、煤的用途六、煤层风氧化带及采空区边界线的确定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一、地表水系二、含水层与隔水层三、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及地下水补、迳、排四、断层含、导水特征五、相邻矿井开采和报废矿井六、矿井内的小井及老窑七、地下水位第三节、矿井涌水量一、矿井涌水量的相关因素及规律二、矿井涌水量预计的方法、依据及结果三、矿井水质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第五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按《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第六节、供水第六章、矿井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第一节、矿井工程地质条件一、煤层顶、底板及围岩的质量、结构、构造、物理力学性能二、各类断裂发育情况及对开采、地面建筑的影响三、岩体稳定性评述四、风化作用及岩溶发育深度五、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第三节、矿井环境地质条件一、地震二、地形地貌及新构造特征三、矿区稳定性四、目前存在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五、采矿活动对矿区地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位,水污染,地表开裂、沉降、塌陷、滑坡、泥石流,放射性及其它有害物质污染等)六、地温、地压七、放射性背景值、变化规律及异常八、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九、矸石物理、化学性质和利用第七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瓦斯一、矿井瓦斯等级及突出危险性二、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三、煤层透气性及可抽采性四、矿井瓦斯来源五、瓦斯地质规律六、瓦斯资源/储量及抽采利用第二节、煤尘爆炸性第三节、自然发火倾向性第四节、其他(岩浆岩等)第五节、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按《矿井地质规程》)一、概况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三、煤层稳定性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五、分类结论第八章、资源/储量(按《煤、泥炭勘查规范》)第一节、矿井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和工程基本线距一、分类结论二、工程基本线距的确定第二节、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和工业指标第三节、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块段和级别的划分原则一、计算方法二、块段和级别的划分原则第三节、资源/储量计算基本参数的确定一、计算公式二、计算厚度的确定三、倾角的确定四、块段面积的确定五、容重的确定第四节、资源/储量的分类一、勘查程度及地质可靠程度二、可行性研究情况三、经济意义评价四、资源/储量分类划归条件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第五节、资源/储量计算结果一、计算结果二、各类资源/储量所占比例三、可靠性评价第六节、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第七节、资源/储量的探采对比与利用情况一、利用情况二、探采对比第六章、结论第一节、总述一、地层二、构造三、煤层四、煤质五、资源/储量六、开采技术条件七、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第二节、采勘对比一、矿井地质二、可采煤层、厚度及变化三、煤质四、资源/储量五、开采技术条件第三节、对本生产地质报告的评价一、取得的主要成果二、达到的勘探程度三、能满足设计、研究的程度第四节、存在问题与建议附图:1、区域地质图(大于或等于1:100000)2、矿井地形地质图(大于或等于1:5000)3、地层综合柱状图(大于或等于1:500)4、煤岩层对比图(大于或等于1:500)5、勘探线剖面图(大于或等于1:2000)6、钻孔柱状图(大于或等于1:500)7、矿井水文地质图(大于或等于1:5000)8、水文地质柱状图(大于或等于1:500)9、水文地质剖面图(大于或等于1:2000)10、涌水量相关曲线图11、矿井环境地质图(大于或等于1:5000)12、井巷工程地质素描图(大于或等于1:500)13、井上、下对照图(大于或等于1:5000)14、小窑分布图(大于或等于1:5000)1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大于或等于1:5000)16、煤层损失量图(大于或等于1:2000)17、采掘工程平面图(大于或等于1:2000)18、矿井瓦斯地质图(大于或等于1:5000)附表:1、小窑调查明细表2、矿井历年经济技术指标表3、钻孔综合成果表4、钻孔测斜成果表5、钻孔见煤情况表6、断层统计表7、煤层性质测试结果表8、可采煤层标定牌号测试结果表9、煤层煤质试验表10、煤层可采性指数、变异系数计算表11、矿井涌水量统计表12、饮用水水质化验表13、工业水质评价表14、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15、矿井煤层自然发火统计表16、历年矿井瓦斯情况表17、煤尘爆炸性鉴定表18、矿井突出情况统计表19、资源/储量计算基础表20、资源/储量汇总表21、矿井历年保有、动用资源/储量情况表22、矿井历年储量损失量表附件:一、必备附件1、生产地质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2、矿井采矿许可证3、矿井生产许可证4、经签字盖章的生产地质报告编制委托书5、编制单位对资料、生产地质报告内容真实性的承诺书二、资料性附件1、原地质报告审查、审批(备案)文件2、矿井开发利用方案评审备案文件3、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6、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表)7、地质灾害危险性报告备案文件8、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审备案文件9、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开采方案设计、预可研)审批文件10、矿井初步设计(改扩建设计)审批文件11、矿井安全评价报告审批文件12、矿井安全设施设计审批文件13、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审批文件14、矿井瓦斯有关测试鉴定报告15、矿井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16、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7、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18、煤质分析化验、试验报告19、其他应该收录的附件生产地质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1、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2、GB/T13908-2002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3、GB/T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4、GB/T15224-2004 《煤质分类标准》5、DZ/T0078-1993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定》6、DZ/T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7、DZ/T0215-200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8、DZ/T0216-2002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9、DZ/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10、国土资发(2007)40号,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11、国土资发(2007)26号,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12、国土资发(2007)68号,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13、国土资发(2000)133号,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14、国土资发(2004)208号,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15、《矿井水文地质规程》16、《矿井地质规程》17、其他有关规定。

地质简测报告编写提纲

地质简测报告编写提纲

湖南省地质简测报告编写提纲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目的和任务简要说明使用单位的委托书、合同书对勘查工作的要求,本次工作的目的。

第二节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简述说明矿区位置、地理座标、边界范围、面积、与相邻矿山的关系、交通情况(插交通位置图)及自然地理、经济和开发等概况。

第三节以往工作评述简述区内以往进行的地质等工作情况,主要成果,最后提交报告的勘查阶段及审批单位、文号、审批意见,并对其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

第三节矿山开采情况已开采矿区应阐明矿山企业性质、矿山隶属关系、开采时间、设计、生产建设规模及生产概况,累计采出量和损失量,影响开采的重大问题等。

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简述说明本次工作的起讫年月,完成的各种工作量(列表),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对利用原地质资料的,还应简述资料的来源、可靠程度和利用程度。

第二章地质矿产特征第一节矿区(床)地质概述矿床在区域地质构造中位置,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等。

第二节矿体(层)特征说明矿体(层)的总数量、总厚度、含矿率、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各工业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规模和变化规律以及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

第三节矿石质量及其它特征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含量、粒度、形态、嵌布等,说明矿石化学成分、主要组份(有益、有害)的含量、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

对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应叙述这方面的内容。

对于煤矿应侧重对煤质方面的叙述。

阐述矿体的淋失带、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

说明矿石的工业类型、自然类型、品级及其比例、空间分布和矿体的围岩及夹石情况。

说明共伴生矿产情况。

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水文地质论述各含水量(隔)水层特征:地下水水质、动态及补、迳、排条件,与地表水体、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说明主要充水因素,以及相邻矿山生产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预测矿坑涌水量。

提出防治矿坑水的意见。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附件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修改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阐明本次修改修改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主要阐明井田的地理位置、井口坐标、井田边界和面积与采矿许可证相一致,与临井关系。

扼要说明通过本井田或临近的铁路、主要公路和水路交通线等。

第三节自然地理叙述井田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情形等。

第四节生产建设概况阐明矿井建设和投产时刻、设计能力、服务年限、核定能力、开拓方式、采煤方式,开拓延伸及改扩建、技术改造历史、开采煤层、现生产水平、开拓延伸水平和开采范围等。

简述原报告提供和这次修改地质报告时各类储量情形等。

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简述本井田以往地质勘探工作情形及评价,包括历次勘查(补勘)单位、时刻、内容、所采用的方式手腕、主要工作量和质量情形和存在主要问题等。

第二节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叙述自上次报告以来所采用的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方式,各类主要手腕的利用情形、主要工作量和质量情形评述。

上述内容可按照情形分类叙述。

第三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说明原地质报告的提出单位、时刻,报告审批单位、时刻和审批意见。

对勘探方式、勘探类型、工程质量、地质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和储量计算等作出评价。

第四节矿井中及周边小煤窑的开采情形主要叙述与本矿井安全生产有关的内容,同时还要说明需要采取的办法。

第三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地层简述井田内地层层序、时期、厚度、岩性及其转变、古生物组合等,并叙述井田内地层对比的方式和依据及靠得住程度(或对原报告对比的评价)。

第二节含煤地层详述井田内含煤地层的厚度、岩性、岩相、标志层特征及沿走向和偏向的转变情形等。

第三节构造一、简述区域地质构造大体特征及井田所处的构造位置。

二、详述井田的大体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其转变,井田内主要褶曲和断层的散布情形;逐个描述井田内主要构造的接露地址、断层落差或轴向、产状要素、延展方向、生成顺序、断层与褶曲之间的彼此关系及其规律,各类工程对构造的控制研究程度。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讲解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讲解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及讲解封面:报告名称、编写人信息、指导教师、单位、提交时间。

可以选用实习相关的代表性照片,可用彩色的。

扉页:与封面内容基本相同,但不插照片。

目录:自动生成的二级目录。

正文:第1章绪论1.认识实习目的任务(含意义)。

2.实习区位置交通。

中心点位置、行政区划,四至、地理坐标、面积、附交通位置图;3.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地理:地形地势;海拔(最高、最低、高差);地貌;气象(气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水文(水系、地表河流及流量、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域的面积及库容、生产生活用水来源)。

社会经济概况:居民地、民族、工农业生产(条件、农作物、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区域矿产资源情况、经济收入总体水平。

(人文历史)。

4.实习区以往地质工作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作开展情况:起止时间、完成单位、主要工作量、取得的成果。

对本次实习的意义。

5.本次认识实习完成情况。

实习时间、地点、实习线路、主要实习内容。

第2章地质背景概况描述实习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等。

2.1 地层:详细描述实习区内出露的所有地层(名称、代号、岩性、厚度、分布区、与上覆和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

还可列表表示。

2.2 构造: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分级)、断裂(名称、编号、出露延伸、规模、性质)、褶皱(名称、类型、核部及两翼地层及产状)。

2.3 岩浆岩:岩体、岩性、产状、出露规模及延伸附区域地质图。

第3章野外地质实习认识3.1 常用地质工具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地质罗盘原理及应用,GPS原理及使用等。

3.2 野外工作基本方法判读地形图、地质图;野外鉴别三大岩类的基本方法;观测点记录描述方法步骤及内容。

3.3 野外地质路线及观测点实习详细描述各条实习路线的位置、性质、实习目的任务、主要观测地质内容及现象,地质体及地质现象成因思考,附重要地质现象、地质体野外地质图片和说明。

第4章结语4.1 取得认识与进展本次实习取得的重要成果及主要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1、目的任务
简述年报编制的目的和任务。

2、工作要求及依据
简述工作要求及编制依据
二、矿山概述
1、矿区交通位置
简述矿区交通位置。

2、矿权设置情况
采矿许可证由国土资源部(厅)××年××月××日颁发,证号为××;有效期限自××年××月~××年××月;
采矿权人为××;
矿山企业名称为××;
经济类型为××;
开采矿种为××;
开采方式为露天/井下;
生产规模××万吨/年;
登记范围由n个拐点圈定(列表);
点号 X(米) Y(米)
K1
K2
K3
……
面积为××Km2,开采深度由××m至××m标高;
采矿权周边的矿权设置情况。

3、开拓方式和生产能力
(1)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及工艺
简述矿山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及工艺
(2)生产能力
××矿山由××设计单位××年××月设计,设计采矿能力××万吨/年(矿石量),当年度实际采矿××万吨。

矿石处理能力:日处理××吨。

4、年度生产计划及完成情况
(1)年度生产计划
年计划开采矿段分布、位置、生产××矿量,品位××%,预测开采回采率××%。

露采矿山当的计划剥离物的分布、位置及剥离量。

(2)实际完成情况
本年度实际生产××万吨矿量,平均品位××%,分布范围等。

完成计划的××%。

简述实际选矿情况。

对灰岩矿山采场或采区内夹层或低品位矿石搭配开采情况简要说明。

5、上年度未保有的资源储量
简述上年度未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情况。

三、矿山地质测量工作
1、地质测量工作方法
简述编制矿山年报的地则机构情况及资质;
本年度地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工作方法。

2、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1)实际完成工作量
本次资源储量测量工作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工作内容工作量备注
1
2
3
(2)质量评述
对完成的工作质量进行评述。

四、探采对比
1、矿体形态、空间位置变化情况
简述矿山开拓、采准后,矿体形态、空间位置及产状变化情况。

2、矿体规模变化情况
3、矿石质量变化情况
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变化情况
(本章可根据变化情况增减相应要素,部分可列表说明)
五、资源储量估算
1、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估算参数的确定
(1)工业指标
简述圈矿工业指标(原则上采用以往报告的工业指标)。

(2)估算范围
简述当年动用范围拐点坐标,并插图附叠合图。

(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简述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依据及计算方法和公式。

(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按照品位、面积、小体重等一一叙述。

(5)矿体圈定及外推原则
简要说明矿山资源储量圈定与外推原则等。

2、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消耗资源储量
矿山自××年投产以来,矿山累计消耗矿石量××万吨,平均品位为××%。

其中当年度消耗矿石量××吨,平均品位为××%;采出矿石××吨,平均品位为××%,其中采出地质矿量××万吨,混入岩石量××万吨,贫化率为××%;损失矿石量××万吨,损失率为××%,矿山开采回采率为××%。

(3)保有资源储量
(4)下一年度设计开采量
简述下年度设计开采范围、设计开采量、平均品位、预测开采回采率等。

下一年度拟动用资源储量一览表
矿体编号块段号资源类别矿石量平均品位备注
Ⅰ K1
K2
K3
……
总计
3、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最近经过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情况说明;简述与上年度比,资源储量增减原因分析。

4、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六、结论及建议
1、结论
对本年度储量年报取得成果、质量等进行评述。

2、建议
找出矿山开采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山改进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