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利弊

合集下载

对汉字简化的思考

对汉字简化的思考

由汉字简化引发的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最有力的见证者。

所以汉字的发展趋势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发展现状。

汉字发展到今天,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或好或坏,这个过程就是汉字简化。

汉字简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最近网上有这么一段话非常流行,“一位台湾朋友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産不生,廠空空,麺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児无首,飛单翼,有雲无雨,関関无门,鎯里无郎!可魔还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贪还是贪,毒还是毒,淫还是淫。

”这句话真的很耐人寻味,我一直在反复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依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本来应该是传统文化典型的象征符,一看到它马上就能想到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它的原始内涵。

但它简化后却丢失了原有的精髓,完全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人们不能从它身上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

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

汉字简化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做成人为的“书不同文”。

简化汉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

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的结构,使学习汉文的过程中失去以表义结构推测字义的学习途径。

现行简化字的推类系统混乱,常有例外的或类推不一致情况。

而且什么字依从类推、什么字不依从的随机性很高。

结果使汉字系统更繁杂,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后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

建国后对简化字的看法

建国后对简化字的看法

建国后对简化字的看法
汉字简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建国后为了普及教育,提升识字率,在历朝历代对汉字简化的历史上又进一步地简化,于是有了今天的简体字。

不过,繁体字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书法作品中,为了美观,很多采用的还是繁体字,现在我国的香港,台湾使用的也还是繁体字。

一简字出台之后,汉字简化,加上国家大力推行教育,中国的文盲率大幅度下降,到了1965年,文盲率只有30%,而在建国初期,这个数据高达百分之八十,一简字为中国的扫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简字简化方法更加激进,遭到更激烈的反对,所以1978年7月,中宣部就通知各大报刊以及出版社停止使用二简字,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二简字改革宣告终结。

二简字不为大家接受,是因为简化力度过大,过犹不及,失去了汉字特有的含义和美感。

不过“二简字”倒也不是全无是处,有的字经过那么一简化,一解释,还觉得有点道理,比如“家”简作“宀”头加人,原本有猪便有家,以人为本。

汉字简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保持汉字的审美和功能之间取得平衡。

简化汉字的尴尬

简化汉字的尴尬

简化汉字的尴尬
汉字简化后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极大的障碍,其一,汉字造字遵循了“六书”的规律,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意符演变得奇形怪状,不便于理解或者会意。

其二,大部分中国古代典籍都是以正体汉字形式记录的,如果不能识别正体汉字,则阅读能力就大打折扣。

但就目前而言,正体汉字在大陆的运用主要分布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中。

其三,简化汉字是一套新生文字体系,并不能完全用“六书”这一规律来解释,少于规律就不便记忆,如果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用已经成熟的汉字体系来表述和记录我们的思想轨迹。

学习古代文化,古人遵循的规律是“小学终,始‘四书’”即掌握了“小学”识文断字的基本技能后才可以学习“治国平天下”的“大学”。

学问应是有门径可循的。

华奥班组。

简化字利弊

简化字利弊

简化汉字从清末民初就开始了,但真正取得成效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在1964年5月,文改会发布了《简化字总表》。

《总表》分3个字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

三个字表共计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个。

[1]50年代公布简化字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关于“废繁立简”还是“护繁废简”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就简化字的利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一)简化字的利1、减少了汉字的笔画简化字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减少了汉字的笔画。

例如:“鄉”简化为“乡”,“幾”简化为“几”,“藝”简化为艺,“廳”简化为“厅”,“義”简化为“义”,“衛”简化为“卫”,“歸”简化为“归”,“樂”简化为“乐”……据有人统计,简化字总表中繁体字平均每个字16.1画,简化字平均每个字10.3画,平均每个字减少5.8画。

笔者通过对统计数据,一半的简化字每个字至少减少了6笔。

比如很常用的偏旁“离”比“離”减少了8笔;“厌”比“厭”减少了8笔;“严”比“嚴”减少了12笔。

而且由于汉字的造字原则是六书,因此繁体字中包括很多象形字,类似于图案的象形字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而简化之后这些字变得棱角分明,接近方形,因而方便书写。

例如“绳”、“蝇”、“渑”这些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一次为“繩”、“蠅”、“澠”;再如“龜”简化成了“龟”,是书写方便了许多。

因此,常用的字简化之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自然也提高了书写速度。

其次,笔画减少了,文字在屏幕上或者在书本上,显示的效果都会比较清晰。

因此对于经常使用文字的人来说无疑是节省时间的。

并且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职业工作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相对于繁体字来说,长时间使用简体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视力。

当今社会教育的主体方式还是传统模式,大部分作业考试等都需要学生手写,因此写简体字会节省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精品]简化字利弊

[精品]简化字利弊

[精品]简化字利弊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文字也不断发展和演变。

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从繁体字转变为现在的简化字。

虽然这种变化在某些方面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简化字最大的好处是便于读写。

相对于繁体字来说,简化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更加简单明了,对于学习者来说更容易掌握。

在日常阅读和书写中,简化字也更具实用性。

由于它们更加通俗易懂,人们可以更快速地获取信息和交流意思。

此外,简化字也有助于提高文字熟练度。

由于它们的笔画和结构更为简单,人们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它们。

这有助于提高整个国家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由于简化字在国内广泛使用,它们也使中国的文字更加具有国际化。

但是,简化字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它们破坏了传统文字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由于它们的简化,许多独特的字符和组合已经消失了。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的文化元素被忽略或遗忘。

此外,使用简化字还可能导致文化习俗的淡化和失去。

其次,简化字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尽管简化字在中国内部被广泛使用,但它们可能并不被全球范围内的人们熟悉。

这可能影响商业和外交方面的进展,并且可能导致企业和国家之间的误解和混淆。

最后,由于简化字的广泛使用,人们在阅读和书写中可能会慢慢忘记一些更为复杂和复杂的字符和组合。

这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不便和困难。

综上所述,简化字带来了许多好处和挑战。

虽然它们易于读写且有助于提高文字熟练度,但它们也可能导致文化价值的损失和沟通障碍。

因此,在使用简化字的同时,我们应该记得保留传统文字和文化价值,以确保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简化字利弊

简化字利弊

简化字利弊简化汉字从清末民初就开始了,但真正取得成效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在1964年5月,文改会发布了《简化字总表》。

《总表》分3个字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

三个字表共计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个。

[1]50年代公布简化字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关于“废繁立简”还是“护繁废简”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就简化字的利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一)简化字的利1、减少了汉字的笔画简化字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减少了汉字的笔画。

例如:“鄉”简化为“乡”,“幾”简化为“几”,“藝”简化为艺,“廳”简化为“厅”,“義”简化为“义”,“衛”简化为“卫”,“歸”简化为“归”,“樂”简化为“乐”……据有人统计,简化字总表中繁体字平均每个字16.1画,简化字平均每个字10.3画,平均每个字减少5.8画。

笔者通过对统计数据,一半的简化字每个字至少减少了6笔。

比如很常用的偏旁“离”比“離”减少了8笔;“厌”比“厭”减少了8笔;“严”比“嚴”减少了12笔。

而且由于汉字的造字原则是六书,因此繁体字中包括很多象形字,类似于图案的象形字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而简化之后这些字变得棱角分明,接近方形,因而方便书写。

例如“绳”、“蝇”、“渑”这些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一次为“繩”、“蠅”、“澠”;再如“龜”简化成了“龟”,是书写方便了许多。

因此,常用的字简化之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自然也提高了书写速度。

其次,笔画减少了,文字在屏幕上或者在书本上,显示的效果都会比较清晰。

因此对于经常使用文字的人来说无疑是节省时间的。

并且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职业工作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相对于繁体字来说,长时间使用简体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视力。

当今社会教育的主体方式还是传统模式,大部分作业考试等都需要学生手写,因此写简体字会节省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汉字简化应用价值

汉字简化应用价值

汉字简化应用价值
汉字简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汉字简化的应用价值可谓极大。

首先,汉字简化可以提高文字的表达效率和准确性。

汉字简化后,字形简单易懂,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沟通交流。

其次,汉字简化有助于提高文字的艺术性和美感。

汉字简化之后,字形变得简洁而不失美感,使诗文、书法等艺术形式更加精美,增加了文字的艺术性和美感。

此外,汉字简化还能够提升文字的可记忆性。

汉字简化后,文字变得简单易懂,使人们更容易记住,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记忆文字。

汉字简化的应用价值极大,可以提高文字的表达效率和准确性,提升文字的艺术性和美感,提高文字的可记忆性,为人们的沟通交流和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汉字简化问题的利弊分析与建议

汉字简化问题的利弊分析与建议

汉字简化问题的利弊分析与建议汉字简化这一现象可以说它是社会及汉字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通过对汉字简化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得出汉字简化有利有弊的观点,并通过对汉字简化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反思,提出了两点建议。

文章旨在引导人们客观、科学的看待汉字简化问题,并能够促进和助力汉字使用规范化的实现。

一、引言汉字可以说是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图画文字,到甲骨文、金文、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等,都表现着简化发展的大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经历了两次规模化的汉字简化工作,人们对此也是褒贬不一,很难下具体定论。

基于我对汉字简化问题的思考,下面我将对汉字简化问题的利与弊展开具体分析。

二、汉字简化问题的利弊分析汉字简化工作不仅复杂艰巨,而且影响巨大。

总体来说,汉字简化还是成效显著的,简化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汉字简化同样有利有弊,一分为二地看待才是科学的。

(一)汉字简化的利处1、减轻识记负担,提高书写阅读效率繁体字具有繁且杂的特点,繁多的笔画、杂乱的读音给人们进行汉字的识别、书写、记忆、应用等带来了诸多不便。

汉字简化有助于解除这些困扰。

简化后的汉字数量和笔画数都得到减少,而且构字简单明了,降低了汉字学习与应用的难度,节省了汉字书写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汉字记忆的负担,方便人们认读,有助于提高人们阅读效率。

2、降低汉字电脑录入难度,提高汉字显示打印的清晰度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字注重电子化方式呈现,汉字笔画输入法的创制要求汉字输入能够快捷化、简便化,而繁体字较简体字数量更加庞大而且笔画数目更为繁多,这无疑给汉字的电脑录入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繁杂的构字不仅对于笔画输入法要求更加严格,而且要求操作者对文字的笔顺、笔画等的掌握更加细致,无形之中也会加长汉字录入时间,降低工作效率,而简体字便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简化后的汉字构造更加简单,无论是屏幕显示还是纸质打印都更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阅读速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简化汉字推广使用的喜与忧

简化汉字推广使用的喜与忧

简化汉字推广 使用 遇到的问题
•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 削弱了其构造的科学性与逻辑性, 学习时不便于理解
親不見,愛無心,産 亲不见,爱无心,产 不生,厰空空, 不生,厂空空, 麺無麥,運無車,導 面无麦,运无车,导 無道,兒無首, 无道,儿无首, 飛單翼, 飞单翼, 有雲無雨,開關無門, 有云无雨,开关无门, 鄉裏無郎, 乡里无郎, 聖不能聽也不能說 圣不能听也不能说
简化汉字推广使用的 喜与忧
简化汉字
• 又称作简体字,与港台地区使用的繁 体字相对应 • 主要来源于朝历代的古字、俗字、 草书以及在解放区的群众创造出的一 些形声字和会意字 • 是新中国成立后文字改革的重要成果 之一 • 遵循了汉字发展的规律——求简易, 求区别
简化汉字推广使用 的积极意义
• 部分繁简汉字转化采用了“多对一” 对应法,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 • 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书写更加 简便 • 简化后产生了一些新形声字表音比 繁体字准确,便于分解和称说 • 加强了阅读的清晰度,普及了科学 文化知识,提高了国民综合素质
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些问题?
• 汉字简化应持谨慎态度,提升其 规律性,避免大幅改动,保证其 稳定性 • 不可一味地求简,要便于区别
• 加强与汉字使用地区和国家的文化 交流 • 高等学府开设学习繁体字的课程, 尤其是相关性较强的专业 • 网络上自觉规范汉字的使用
谢谢观赏!
• 简化字的笔画差别较小,形体近似的 字太多,初学者极为容易出现辨别错 误的情况 • 对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 文化交流有一定影响,与日本等外国 使用的汉字也有些脱节,造成人为的 “书不同文” • 理解古籍的难度增加,辨析“简”与 “繁”之间的对应关系较为麻烦 • 随着网络的普及,个性化的“火星文” 风靡一时

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

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

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天惊天 2017-04-16 12:38:14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摘要:汉字简化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后人简化汉字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也始终未曾停止。

新中国实行文字改革以来,有人主张恢复繁体,因为繁体字更能代表传统文化;有人支持推行简体,因为简体字更方便、简单,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与国际接轨。

这种争论没有多大的必要和意义,简体、繁体都不是一无是处或十全十美,而是各有所长:论文化底蕴、艺术内涵,自然是繁体当先;但是,简单易学的简体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偏向艺术性,一个偏向实用性;一个适合艺术家、书法家,一个适合科学家、人民大众;二者不必一较高下。

不过,分析、研究繁简体的优缺点,对继承、发展汉字文化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文字改革、繁体字、简体字一、“简体字”与“繁体字”其实,“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概念应该是不存在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文字产生之初,肯定是简单的;随着文明水平的提高,文字才变得复杂;当复杂的文字难以适应新生活,文字又“返璞归真”,往简单的方向发展。

而在发展的历程中,简单的、复杂的文字一直都并存,现代通行的简体字,很多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实际上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汉字从来没有形成明确的“简体”和“繁体”的体系,“简”跟“繁”始终“相依为命”。

所以,要给“繁体字”与“简体字”下一个广义的定义并不容易,要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只能取狭义的概念:字义相同的字,以笔画多、书写较难的为繁体,以笔画少、书写较容易的为简体。

而按照这一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文字改革”明令推行、至今通用的“简体字”和在此之前的“繁体字”可能是最值得对比的了。

二、简化得好的字有些字简化得很好,这些字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精简笔画,更便于识记、书写。

例如:1、“虫”。

繁体“蟲”有三个一模一样的“虫”,显得有点多余了,只用一个并不影响字义,可是更加便于书写。

汉字简化十大错

汉字简化十大错

汉字简化十大错汉字简化十大错一、失去了表音功能许多汉字原来是形声字,简化后失去了表音功能,而这正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

如:際(际)價(价)標(标)僅(仅)歡(欢)隊(队)屬(属)劉(刘)燭(烛)敵(敌)二、无理简化,莫名其妙许多汉字的部首被毫无道理地用“又”字和叉代替,使优美的汉字变得不伦不类,莫名其妙。

如:鳳(凤)風(风)漢(汉)僅(仅)難(难)權(权)歡(欢)聖(圣)對(对)樹(树)三、割裂了整个汉字体系许多汉字是自成体系的,常用字简化后割裂了与非常用字的联系,致使从小学简化字的人一辈子也记不住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

如:会写“扑(撲)”不会写“璞”和“蹼”,会写“还(還)”和“环(環)”不会写“寰”和“鬟”。

其他还有:仅(僅)谨瑾盘(盤)磐牺(犧)曦彻(徹)澈撤蜡(蠟)猎(獵)鬣歼(殲)纤(纖)谶伤(傷)殇(殤)觞(觴)声(聲)馨磬罄梦(夢)懵甍四、形体笔画比较丑陋许多汉字原来是非常方正美观的,简化以后字形变得极为难看。

如:讠(言)钅(金)车(車)龙(龍)汉(漢)刘(劉)华(華)长(長)拣(揀)东(東)五、合并偏旁,字不达意像“貓(猫)和“豬(猪)”简化以后都成了狗类了,实在是太滑稽了。

六、同音字合并,字义混乱汉字本来是有精确分工的,非要人为地让一个字去承担本不该它应该具有的含义。

如:后:前后皇后原本为前後皇后发:发现头发原本为發現頭髮面:面部面粉原本为面部麵粉板:木板老板原本为木板老闆七、毫无道理地将汉字进行切割,音形皆损如:掛(挂)蠍(蝎)槨(椁)櫬(榇)八、简化后出现表音错误如:鄰(邻)賓(宾)韵母本是in,但简化字是用韵母为ing的字作偏旁,容易让人读错。

九、有些字笔画本不多,完全没必要简化如:減(减)涼(凉)於(于)時(时)國(国)十、使汉字的可识别性大大降低汉字简化以後,使原来差别很大的字变得非常相像,导致经常被人搞错。

如:鳳(凤)和風(风)厲(厉)和歷(历)特别是“凤”和“风”,经常出现姓名中的“凤”和“风”,简体的两个字一旦稍微写潦草,就容易让人分辨不清。

浅析汉字简化之“弊”处

浅析汉字简化之“弊”处

浅析汉字简化之“弊”处作者:吴碧霞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期吴碧霞汉字简化自古有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汉字简化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汉字简化仍然存在着如使汉字特征不易突出等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

我们应该说其优而不避其劣,要客观﹑科学的看待汉字简化。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发展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体字,继续为中华文明传承而服务。

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对汉字简化所表现出的弊端的指责有点偏激,认为汉字简化是罪不可赦,仿佛让简化字退出历史的舞台才是最为明智之举。

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论其劣,不避其优,说其利,不避其弊方为周全。

接下来,我就在此对于一些关于认为汉字简化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观点稍作简析。

一、关于汉字简化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有人认为中国的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性而自立于世界文字之林,“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是其标志性的特点。

而汉字简化则大大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有一部分简化字,其造字之初时的造字理据已无法根据字形去解释了,这类汉字似乎变成了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符号,或仅仅是一个音节的代表符号而已了。

如“車”繁体象形字,虽然楷书已经不如甲骨文、篆书那么象形,但是车的一个车轮和车轴以及两边用来固定的木栓还保存完好,可是简化后的“车”字已确实无象形可言了。

这种观点是有合理的地方的,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如果汉字一旦不表意了,那么就等于把汉字最本质的东西抛弃了。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就不难发现将这样一顶帽子扣在简化字头上,实在是有失偏颇。

首先,正如程荣先生所说:“汉字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和难以会意的会意字。

从隶书通行后就已经十分明显。

由形声变成不形声或不大形声,有的是受字形笔画的影响,有的则是因古今音的变化,这种影响和变化并非始于当代的简化字,未简化的繁体字很多已经不易用六书分析”。

例如小篆的“心”字还保留着象形的痕迹,隶书的“心”大部分已经把它作为偏旁放在了合体字的左侧,就已经没有象形可言了。

简化汉字趋势

简化汉字趋势

简化汉字趋势简化汉字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推行的文字改革方案,旨在简化繁杂的汉字形态,提高国民识字水平和文字录入效率。

它是中国汉字演变的一部分,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简化汉字的趋势似乎发生了逆转。

首先,简化汉字的趋势在中国年轻一代中似乎有所减弱。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文字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输入速度和便利性。

然而,简化汉字并没有改善输入的速度,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打字输入法的发展,过多的简化字导致了交流效率的下降,因为人们不能准确地输入他们想要使用的字。

这一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使用繁体字,传统汉字形式在一些场合,特别是文化和艺术领域,重新获得了重视。

其次,简化汉字的趋势也受到了反简化运动的影响。

一些学者和文化保护者对简化汉字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简化汉字损害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内涵。

简化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历史的延续性,使得人们失去了过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支持传统汉字的保留和恢复,希望能够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另外,简化汉字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评估其意义。

简化汉字往往无法准确地传达词义和语义。

一些简化字虽然形状简洁,但在字义上的准确性下降。

例如,“翻”字的简化形式“翻”失去了原字的意义,难以准确表示“翻译”、“翻阅”等含义。

这种模糊和不准确的表达使得人们更加追求字形和意义的完美统一。

综上所述,简化汉字的趋势似乎在近年来发生了逆转。

人们开始关注简化形式所带来的问题,并试图恢复和保护传统汉字的独特性和内涵。

无论如何,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传统与现代的需求,找到汉字的最佳表现形式,以适应和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

汉字简化利弊谈

汉字简化利弊谈

汉字简化利弊谈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而且现在还在为我们所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一直传承下来,延绵不断,在这个过程中,文字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之所以在今天还能看懂古书,能读到古人的思想,能学习中国的古文化,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正是因为汉字的稳定性。

在几千年的过程中,汉字也经历了自身的发展与演变,而这个发展演变的总的趋势就是由繁趋简。

汉字简化的大概经历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其后的金文、大篆、秦始皇时期统一的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而其中的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以前的文字,还部分保留了象形的意味,而隶变之后,隶书把古文字的圆笔变为方笔,把曲笔变为直笔,使字形平直方正,古文字的象形意味被破坏。

在此以后的汉代,魏晋,宋朝等朝代,汉字就已经出现了简体字,“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字就有不少”,“宋元以来简体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又有进一步发展”(见《古代汉语》王力主编),而且有些简体字被采用为现在通行的简化汉字。

如:“亂”,在北魏时代就已经简化为“乱”了。

20世纪初,特别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一批爱国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远远落后于西方,汉字是落后的根源,所以他们要求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

鲁迅先生亦是废除汉字论的倡导者,临死时还留下“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

(鲁迅.鲁迅全集(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而要废除汉字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对汉字进行改革,使之既符合发展的趋势又能保留自身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汉字进行了简化,1956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在这个方案的制指导下,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汉字进行整理,通过简化原字、简化偏旁、重新采用古字等方法,编制了《简化字总表》,并于1965年5月发行。

从《简化字总表》发表以来,人们对简化汉字就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态度。

有人赞同汉字的简化,“繁体字是到了要精简字数的时间”(《汉字简化的利弊》印刷杂志——陈政雄)“我也觉得使用的繁体字有简约笔画、检讨字数缩限很有必要。

汉字的简化繁化

汉字的简化繁化

1、如何评价汉字简化的得与失?2、有人提出“恢复繁体字”,你如何看待此问题?如何评价繁体字与简化字的优与劣?五、汉字简化的得失(一)简化汉字的长处1、简化后的汉字减少了笔画总数,使得常用的汉字比原来更易于学习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2、简化汉字在笔画减少的同时清晰度得到了提高,比繁体字更容易识别和记忆,提高了阅读速度;3、减少了通用汉字的总数。

4、有些形声字该换了声符后,不仅笔画大大减少,而且表音更加准确。

例如:“嚇—吓、懼—惧、鐘—钟、補—补、遞—递、遷—迁、戰—战、籲—吁”。

(二)简化存在的问题1、对于偏旁的简化和类推规定的不够明确。

例如:▲可以类推的:“齊”简化为“齐”,包含“齊”这个偏旁的字都可以类推简化。

如:“剂、挤、济、侪、霁、荠”等。

“坙”简化为“”,包含“坙”这一偏旁的字都可以类推简化。

如:“劲、经、颈、径、迳、茎、泾、胫、刭”等。

▲不能类推的。

例如:“憐”简化为“怜”,“鄰”简化为“邻”,“麟、鳞、磷、璘、嶙、僯、瞵”等都不能类推。

“撲、樸、僕”分别简化为“扑、朴、仆”“璞、噗、蹼、镤、墣”等不能类推简化。

“揀、練、煉”分别简化为“拣、练、炼”,“谏、阑、斓、澜”等不能类推简化。

▲有的同一个偏旁在不同的字中被简化成不同的偏旁。

例如:“燈、鄧、證”分别简化为“灯、邓、证”,“瞪、蹬、凳、澄、噔、磴、橙”等不能类推简化。

“釀、讓”分别简化为“酿、让”,而“嚷、壤、攘、瓤、镶、骧”等不能类推简化。

“楊、揚、場、腸、殤、湯”简化为“杨、扬、场、肠、殇、汤”,而“傷、陽”分别简化为“伤、阳”,与类推的不同。

“節、櫛”分别简化为“节、栉”,而“癤”简化为“疖”。

2、某些简化符号代替的偏旁过多,缺乏理据性,不易理解。

例如:“又”替代了“鄧(邓)、艱(艰)、難(难)、戲(戏)、觀(观)、勸(劝)、歡(欢)、對(对)、聖(圣)、僅(仅)、鳳(凤)、鷄(鸡)”等字的不同的偏旁;“不”替代了“壞(坏)、懷(怀)、環(环)、還(还)”等字的不同偏旁。

汉字简化的利弊对我们大学生的启示

汉字简化的利弊对我们大学生的启示

汉字简化的利弊对我们大学生的启示汉字简化体现了经济的原则,更加方便实用,便于大学生生活和工作。

汉字的简化符合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们对汉认识规律。

文字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文字自产生以来一直为记录汉语提供好的服务,记录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而汉字的统一沟通了方言,方便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

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干年来,汉字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读音),但在意义上却变化不大,这就成为沟通古今,延续我们的中华文化的一个不可替代的载体。

汉字简化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体现,是青年大学生抓住时代潮流的基础。

汉字的简化使汉字处理可以更易信息化,更易于印刷。

利于教学的进行,简化字对大学生习字也有很大帮助。

偏旁、部件等的减少、省略,使汉字更加简洁,刚开始习字的大学生不用花大部分的时间去记忆字的结构、写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使习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花更多精力于其他方面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简化利弊
作者:郭怡天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
摘 ;要: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一种重要社会文化现象。

汉字简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汉字简化很多优缺点。

汉字简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

关键词:汉字;简化;利弊;文字学规律
作者简介:郭怡天(1990-),女,汉,河北省邢台市任县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1
一.汉字简化的发展与现状
在汉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程中,汉字演变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现行楷书通行但未完全定型。

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过众多分歧,汉字规范性的“由繁入简”开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且至今仍在推行。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 这种性质和形式的活动是带有民族性质和国家精神的活动。

二.汉字简化的利处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汉字简化现象,许多年来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汉字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绝对的好处和绝对的不妥,具有两面性。

就汉字简化的优点而言:
(一)汉字简化更便于识记书写。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讲求速度与效率并重。

汉字简化书写可以省略繁琐的笔画,节省书写时间,有助于我们提高效率。

其次,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和繁体字相比,简化了的文字更便于识记。

许多汉字的无论是读音,还是外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即我们常说的形近字。

例如:“叟”,读“sou”,与此字有关的汉字除了“瘦”字读“shou”之外,其余全读:“sou” 音,易于识记。

(二)汉字简化更体现时代的美感。

汉字的构造原理基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六行”。

汉字简化在通义、谐音的同时,更由难趋易,不改变其本身的造字结构,具有简洁时代的美感。

而汉字本身不同于拼音文字和线条型文字,这就成就了“方块字”本身的书法美,甚至成为一种“文字美学”。

(三)汉字简化有利于克服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有利于汉字的信息化处理。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录入,繁体字带来的诸多问题暴露无疑。

当今社会不可能脱离计算机而存在,汉字简化极大了克服了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汉字简化过程是一个规范化的过程,这更能促使在广范围内统一汉文字使用,并且广泛传播。

三.汉字简化的弊端
汉字简化有优点,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一)、多字并一字容易引发语义歧义。

在汉字简化中,由于将很多意义不一样、甚至毫不相关的两个字或者多个字合并为一个字,使读者在阅读时容易产生语义上的歧义。

比如,徵征、干干乾、复覆复、雕凋雕等。

虽然有时候我们可以参照上下文来确定某一字的含义。

但多保留几个字形以减少文字歧义,我认为是值得的。

当然,很多不必要的累增字、异体字确实应该规范和合并,如群和羣、裏和里、峯和峰、举和擧、回逥廻廽等等。

汉字简化应非常地细心谨慎,从而避免歧义问题的产生。

(二)、推行简化字后增加了成本,带来极大的浪费。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过度重视经济建设,简体字广泛应用,只有少数古籍使用繁体字。

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由于港澳台以及海外大多数学者仍然使用繁体字,导致大陆出版的书籍还要出版一个繁体字版本面来面向海外,然而引进国内的繁体字书籍又需要改印为简体字。

自从港澳回归之后,交往更趋频繁,一些繁体字文书有很大的处理难度。

另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网站不仅制作简体网页,还需制作繁体字网页。

如中华网。

这些都已经造成极大的浪费。

大陆和台湾本来是同文同种,但现在却搞成不同文,对交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简化字破坏汉字结构、割裂传统文化。

简化字最大的不足就是破坏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历史上汉字的字形也经过不断地变化,在篆、隶、楷三种字体转化中字形有了很大变化,但相对于简体字来说变化已经算是微小了。

历史上只有两次较大的人为文字改革——秦始皇时期和共产党执政时期。

秦始皇是为了统一战国时期各国不同的字形,以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共产党将文字简化主要则是出于一厢情愿的想法,即省减汉字笔画便于学习和使用,而忽略了汉字文化的传统,这其中也包括汉字造字和字形构成的基本规律。

很多汉字在简化时没有考虑字形,常常仅是将其视为一个符号,结果使得一些字不再适用于六书的规律。

比如乂,在赵字中等於肖,在风、冈、区、网字卤字中又是什么呢?“文”字在“这”字中表示言,在“刘”字中又是什么呢?这些都很难让人能理解和接受。

四.对汉字规划与改革的建议
汉字同其他事物一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变化的动力是求简存异。

文字作为工具是为了便于学习使用,字形要简;为了便于分辨,避免混淆也要存在区别。

既简且有别,是汉字发展和追求的目标。

古汉字主要源于原始图画,借象形描绘外界事物,许多字繁复。

在求简存别的推动下,字体和字形是简化和繁华和共同发展史。

汉字简化,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方向,学好规范汉字,自觉抵制不规范现象。

参考文献:
[1]沈克成,沈迦.汉字简化说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2).
[2]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书海出版社,2009(9).
[3]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