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合集下载

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石家庄市经济过万亿的诵读稿

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石家庄市经济过万亿的诵读稿

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石家庄市经济过万亿的诵读稿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石家庄市经济过万亿的目标。

二、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构建1.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石家庄市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

下一步,石家庄市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石家庄市将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

同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资本入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石家庄市将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吸引农民进城购房,提高城市化率。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4.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

石家庄市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和产业基础,具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条件。

下一步,石家庄市将聚焦创新药物、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

5.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家庄市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推动石家庄市经济过万亿的措施1.政策支持为推动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石家庄市将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培育产业发展。

2.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达州市渠县:解码户外赛道,打造500_亿级产业集群

达州市渠县:解码户外赛道,打造500_亿级产业集群

Special特别报道达州市渠县:解码户外赛道,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从零散的家庭作坊到规模大、外向度高的产业集群,从单一加工型生产企业转变为多元融合型发展企业,渠县深度聚焦户外纺织服装产业新赛道,全力打造“中国西部轻纺服饰时尚之都”。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全县拥有户外纺织服装企业129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四川省国际品牌服装加工‘智’造基地”和“四川省户外服装生产基地”,一座魅力四射的轻纺服饰时尚之都正加速崛起。

立足中西部,聚势轻纺服饰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局势,小县城如何破局重立,又如何打造出“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渠县是成渝经济圈的结合点,区位优势突出、人力资源丰富,服装服饰产业发展潜力无限。

近年来,渠县抢抓四川省委、省政府把食品轻纺产业纳入“六大优势产业”和“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战略契机,立足产业基础、区域交通、人力资源优势,将轻纺服饰定位为渠县“首位产业”,出台《建设中国西部轻纺服饰时尚之都的决定》《渠县纺织服装产业2023—2025发展规划》,全力建设“中国西部轻纺服饰时尚之都”。

渠县大力引进行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链主型”企业,四川贵康服装有限公司犀牛智造合作工厂、安踏合作伙伴嘉源体育、兴宏泰(森马)服饰、铭圳纺织、航彩纺织、鑫富纺织等龙头企业竞相落地渠县,坚持“链主企业+产业集群”双轮驱动,注重企业、产品、品牌的“梯度培育”,既让规模企业“顶天立地”,又使微型企业“铺天盖地”,全县129户轻纺服饰企业中,轻纺服饰类乡村共富工坊58家,规上服装服饰企业32家,其中户外服装服饰规上企业20家、年总产能3600万件、产值43.1亿元。

渠县轻纺服饰品类多样涵盖防风衣、滑雪服、雨衣、夹克等13个系列品种,目前已拥有晋恒、天露、恒辉、渠之秀等自主品牌20余个,国际国内知名合作品牌33个,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于新时代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时代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时代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配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我委及时就该项监督议题与省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接,跟踪了解相关情况。

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赴***等市县实地调研,听取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建议。

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等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并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11月中旬,召开财经委全体会议,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和各方面意见建议,作了认真分析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重点产业链培育,做了大量工作,制造强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设计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建立高位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了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动要素保障向重点集群聚焦,促进集群培育工作与科技创新、产业人才、金融服务、质量品牌、知识产权等深度融合,形成集群建设发展“一盘棋”工作格局。

编制分集群培育实施方案,通过“一群一策”“一链一策”,精准推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发展。

建立专班工作机制,省市县已累计建立了超过180个细分产业链(产业集群)工作专班。

强化政策和规划引领,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集群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2023年制定《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体现了产业集群建设与产业链培育的有机统一。

2023年出台《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发展重点,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

各地将省级层面的政策和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一系列培育和发展制造业集群的具体政策措施。

聚焦高质量发展 华夏幸福加速打造河南新兴产业集群

聚焦高质量发展 华夏幸福加速打造河南新兴产业集群

亮点河南I览诬聚焦高质量发展华夏幸福加速打造河南新兴产业集群O桑平起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2020年12月,中共河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在全会部署的2021年开好局、起好步主要任务中,第一条就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新兴产业带动,加快产业升级瞅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产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郑州都市圈,是引领河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可喜的是,郑外I都市圈已经初步形成一批龙头项目带动、关联企业快速集聚的新兴产业集群。

而梳理这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脉络时,我们发现,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助力——华夏幸福。

新型显示龙头陆续开工新郑多次填补全省产业空白近日,河南尊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尊绅光电)的第一批柔示模组生产设备运抵新郑产蛹城,项目建设投产加速。

这意河南省新型显示领域的又一项产业空白得以填补。

尊绅光电柔性显示模组项目由中国新型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主要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和大尺寸多媒体、中小尺寸柔性显示模组。

其主要客户几乎覆盖大型液晶面板厂商,如京东方(BOE)、中国电子(CEC)、深超光电等;电视机生产领域则与海信、清华同方、创佳等长期合作。

尊绅光电柔性显示模组项目的固定资产达40亿元,包含22条LCD模组线以及一条AMOLED柔性屏模组线。

御投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40亿元。

该项目的落地,对新郑市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近年新郑落地投资规模最大的龙头项目,更标志着新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之路又走出坚实一步。

新郑市临港临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先天优势,且与郑州市推进高质量建设的“南动”产业策略相契合。

自2019年下半年起,新郑市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增效提速,屡屡填补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空白——2019年9月,新郑产业新城力推之下,新郑市政府主导建设的中原地区唯一专业污水处理厂开建,打造新郑独特的产业承载优势;2019年11月,新郑产业新城新旧动能转换港发出首批电子终端产品,填补新郑8年零出口的空白;2020年7月,锐杰微科技集团国产SIP芯片研制及高端封测生产基地落成启用,填补河南省集成电路产业空白;2020年11月,尊绅光电柔性显示模组项目开工,填补河南省新型显示领域的空白……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一个又一个的电子信息产锐杰微生产场景RDJS2020.1255业发展新突破在新郑实现。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双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成渝地区为例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双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成渝地区为例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双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成渝地区为例唐双福在现代工业化理念的推动下,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历史巨变,如何突破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式的瓶颈,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现实而长远的问题,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正是农业新业态走向大市场的有效途径。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蓄势启航的形势下,创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一、成渝地区产业演变的效果成渝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区域总耕地1.3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7%,耕地复种指数较高,形成了夏、秋、晚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粮食、油料、蔬菜、柑橘、茶叶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7.1%、14.1%、10.3%、20.9%、14.0%,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613.4万吨、41.7万吨、33.1万吨,水产养殖面积占全国淡水养殖总面积的5.3%,养活了全国8. 2%的人口,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最优、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自西汉起,就赢得“天府之国”的美誉,素有“粮猪安天下”的说法。

四川、重庆地理相邻、自然生态条件相似、民风民俗相通、主导产业相近,区域内粮油、柑橘、柠檬、蔬菜、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现代畜牧、生态渔业、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集群已具雏形,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十大特色产业链基本成型,重点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农业科技长足进步。

二、成渝地区集群突破的局限纵观荷兰花卉、智利苹果、丹麦猪肉等国际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从外在表现上总体呈现出“特、大、群、优”特征,即特色禀赋、较大规模、主体成群、优势突出。

从内部运行上具有专业化的主体分工、组织化的知识扩散、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国际化的品牌溢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横向扩张、纵向拉长,逐步形成一业为主、关联产业百花齐放的格局。

但成渝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刚刚起步,还面临诸多局限。

(一)集群区域统揽上有制约——地域空间限制,集群统揽效应不凸显。

建设新型产业集群

建设新型产业集群
20 中 国纺 织 2 0 .9 0 80
维普资讯
因势 利导 积极做 好 服 务
等 方 面 ,全方 位 、多 种 形 式 向集 群 地 试点 集 群地 区就 有 1 多 万户 企 业 ,绝 6

我 国纺 织 产 业集 群 大 部 分都 是 在 区服 务 ,并 且 根 据 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大 多数 为 中小 企 业 ,而骨 干 大 企业 较 十 少 ,个 别集 群 甚 至 没 有 大企 业 ,由 于 工 业 化初 期 兴 起 ,虽然 在 一 定程 度 了 观 和 实 践 纺织 工业 “ 一 五 ”规 划 目
截 止  ̄ 2 0 年 ,我 国 纺 织 业 先 后 j 10 7
集 群试 点 ,这 些 产业 集 群 不仅 加 速 了 家企 业 做某 种 纺 织 产 品取 得成 功 后 ,
左 邻 右 舍 便 模 仿 跟 进 , 使 得 相 当 数
经济做 出了重要 贡献 。
量 的 中小企 业 在 一定 的 区域 内集 中分 形 成 以河 北 容城 的衬 衫 ,山东诸 城 的
布 ,构成 自发性 企业群 落 。
男 装 、即墨 的 针织 服 装 ,江 苏 金坛 的
把 握 机 遇 顺 势 而 生
产 力 ,乡镇 企 业 迅速 发 展 ,并 且 这 些

三是 产 业 与专 业化 市 场互 动 形 成 服 装 出 口加 工 、 常 熟 的 羽 绒 服 , 浙 江 地 域 集 中 ,又 带 动 了批 发 市场 ,使 嵊 州 的 领带 、织里 镇 的童 装 、枫 桥 的
“ 村 联 产 承包 责任 制解 放 了 生 产业 集 聚 。 即产 业集 群 把 生产 者 向某 省 杭 州 的女 装 ,宁波 、温 州 的男 装 , 农 乡镇 企业 大 多 选择 了技 术 和 资金 门槛 之成 为产 业集 群 的 延伸 和 产业 链 条 上 衬 衫 、平湖 的服装 出 口加 工 ,福 建 省 不 高 、市 场 紧 缺 的纺 织 服装 产 业 ,这 实 现 资源 配 置 的场 所 ,如 浙 江绍 兴 的 晋 江 、石狮 的休 闲 服 ,广 东 中 山 的休

关于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思考与建议

是 资源 集聚 型 。乐 陵市 、 庆 云县 充 分 利 用小 枣 资 源 优势, 依托百枣纲 目、 汇源 、 鼎 力 枣 制 品等 企 业 , 着
条” ,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 板块经济” , 增强内生动
力、 促 进赶 超跨 越 。
二、 培 育 产 业 集 群 具 有 现 实基 础 和潜 在 优 势 , 必须 进一 步提 升集 群 规模 和层 次
经济为基础。在发展的长河中 , 经济活动是一个 由 小到大、 由低到高、 由散 到专、 由点到链梯次演进的 过程 。龙头带 动、 特色 主导 、 链式发展 、 集群推 进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1 0
( 二) 产业集群是整合 内外资源、 凝聚发展合力
的重要 载体
发展规律表明, 现代经济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
托, 现代产业 体系以产业集群为抓手 , 产业集群 以
主导产业为支撑 , 主导产业以具有规模优势的实体
发展路子 , 加快由“ 小全散弱” 向“ 专精新特 ” 的成功
转型 , 为 打造 产业 强 市奠 定 坚 实基 础 、 实 现 永 续 发展 。
独 特优 势产 品 , 成 为 全 国 知名 的生物 产 业 基 地 。三
新、 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 , 促使其 向“ 微笑 曲线 ” 两
端攀升 , 增 强 产业 竞 争 实 力 。 当前 区域 经 济 的竞 争 不 仅是企业 之 间的竞争 , 更 是 产 业 集 群 之 间 的 竞 争 。建议 学 习借鉴 江 苏 、 浙 江 发展 特 色 产 业 集 群 的 经 验做 法 , 努 力培植 壮 大一批 “ 有 根 产业 ” 、 “ 税 源 链

西部 隆起 带建 设 核 心 在 产 业 , 特 色 产 业 集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信息提供日期:2022-06-28 【字体:大中小】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衔接落实国家、省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基础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立足深圳实际,紧密围绕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意义重大。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效应,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任务分类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20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保障措施责任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等部门,西青区、东丽区、滨海新区等有关区人民政府以及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你∙⅜∙
14
全面打造半开放及开放测试路网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等部门,西青区、东丽区、滨海新区等有关区人民政府以及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名~⅜
(五)发展综合示范应用,培育智能交通生态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任务分类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一、重点任务责任分工
(一)构建融合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1
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
加快推进道路数字化升级改造
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委等部门和西青区、东丽区、滨海新区等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提升新一代通信网络覆盖水平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和西青区、东丽区、滨海新区等有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
任务分类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分工负责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安阳打造10个特色产业链 培育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安阳打造10个特色产业链 培育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安阳打造10个特色产业链培育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市委经济工作会召开后,市发改委将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7个方面,通过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等举措,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今年,安阳市将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投资拉动作用。

我市将实施“8415”项目推进工程,围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城市建设、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业、农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等8个方面,推进4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到今年年底累计完成投资500亿元。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市将重点支持10个龙头企业,打造10个特色产业链,培育形成5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实施100个左右工业升级项目,推进47个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项目、5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5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专项。

做好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工作。

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市将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积极支持安阳新区、安汤新城、城市组团规划建设,重点在快速通道、城区路网、河道治理、生态水系等领域,集中力量实施100个左右的项目。

同时,我市还将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市、县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编制钢铁、煤化工、有色金属、光伏等产业链图谱,开展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同时,市发改委还将继续牵头,做好中国五矿产业园、苏氏精密铸造产业园等重大招商项目的跟踪对接。

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市将突出强化运行调控,进一步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苗头性、局部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全局性问题。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协调调度机制,立足于应对更加困难的局面,提前研究储备必要的政策措施。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市将着力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全面实行能源消费总量预算管理。

关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汇报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汇报一、引言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此向您汇报我县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介绍。

二、特色产业集群的选定和定位为了推动我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几个潜力较大的产业方向,包括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等。

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政策,明确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三、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1. 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引进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2.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设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延长农产品的销售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4. 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打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体系,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和营销化。

四、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1. 旅游资源的精准定位:通过调研和分析,明确我县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潜力,确定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方向。

2. 建设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投入资金建设旅游景区和景点,配套建设停车场、餐饮店、住宿设施等,提升旅游环境和游客体验。

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1. 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投入资金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线上交易和支付的便利。

2. 培育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优惠条件,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3.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相关高校合作,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培育专业人才,为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六、特色产业集群的投资和效益通过多个渠道引进了大量的投资资金,重点支持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

江苏戴南四举措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

江苏戴南四举措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

引领作 用 ,支持新宏大、兴海 、星火等- - ̄ L L 骨干企业在品牌 创 建、新 品研 发、人才引进、上市培 育等方面创 立新优 势。 兴达 公司产品供不应求 ,利税增 幅较 大 ,今 年可望建成 “ 百
亿兴 达” ,近期又投 资5 - f L元新 上镀锌钢 帘线 和 电梯钢绞 线 项 目;新 宏大公司调研矿山机械项 目 兴海公司开拓海外市 场 ;星火公司开发军用不锈钢制 品 ,保持了全镇 工业经济基 本面 的稳定 。 扎实推进 现代服务业促进转型升级 。大力提升江 苏 ( 戴 南 ) 不锈钢综 合物流中心建设水平 ,招 引仓储质押 、网上交 易、电子 商务等新型服 务业 和商业地产 、名 品名店 ,打造兴 化金融副 中心,集聚三产人气 ,优 化产业结构 。 加快 提 升现 代农业 促进 转 型升 级。 实施全镇 现 代农 业 产业发展 规划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 农业 ,董北现代 农业园建 设进展顺利 。努力通过上争项 目、招商 引资 、政 策扶持 ,鼓 励 引导土地 整村流转 、农业适 度规模 经营 ,流 转土地4 . 6 万 亩 ,占全镇土地承包面积 的7 5 % ,培育壮大各类规模经 营主 体 ,不 断 提 升 农 业 现 代 化 水 平 。
登 的一篇 论文中概 述 了他们 如何 重现植物在不 同时间和 不同
物理位置 通过太阳能把水 分子分解成 氢和氧 的方法的。专家 1 4日预 示这个 “ 重要”发现 的来临 ,说 它可能使氢成 为一个
更 可 行 的 绿 色 能源 来 源 。
有的把天然气送到全 国各地 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可毫不费力地 把氢运送到指定地点。如果通 过更廉价更有效的解耦过程用
种 干净、廉价和可靠 能源的潜力。和矿物燃 料不同的是 ,
氢被燃烧 制造能源时不会产 生排 放物。另外 ,它还是地 球上

落实科学发展观 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玉林市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落实科学发展观 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玉林市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发展 和提升特色产业集群 。 ( ) 造特色产 业集 群是玉 林抢 抓机遇 、 二 打 加快 融入北 部
湾 经 济 区 开 放 开 发 的 需 要 当前 , 部 湾 风 生 水 起 , 区 各 地 呈 现 百 舸 争 流 、 相 发 北 全 竞
业, 高密度地集聚在一 起 , 既竞 争又合 作 , 为 区域带 来丰 厚 能
壮大和集群效应 的形成 。机械 、 泥 陶 瓷、 康食 品 、 水 健 服装 皮 革 和电子信息五大产业迅速发 展壮大 , 形成产 业集群 , 对全 市 经 济起 到了强有力 的拉动作 用 。20 0 7年 , 全市规 模 以上工业
增 加值 9 .9亿元 , 14 五大产业集群共实现工业增加 值 6 .4亿 05 元, 占全 市 工 业 增 加 值 的 6 . % , 动 全 市 工 业 增 长 1 . 62 拉 9 1个
百分点 。产业集 群已成为玉林市经济 发展 的重 要产 业组织形
式 和载体 。
产业集群 是指在 特定 经济领 域 中 , 生产某 种 产 品 的若 干
个 同类企业 , 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 业 , 以及 相关 的服务
实践证 明 , 中小企 业要 发展 必须 走 集群 化发 展之 路。玉 林市的经济发展 能有 今天 的前景 , 因为 近年来 实施 了基 于 是 产业集群的产业 发展新 方式 , 成 了有持续 竞争 力 的特 色产 形 业 集群。对于 中小企 业数 量众 多 的玉林 来说 , 实 现下一 步 要 的跨越 式发展 , 也必须 继续 坚持 以科学 发展 观 为指 导 , 培育 、
广 西 玉 林
57 0 ) 3 5 0
【 摘 要】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 已经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文章对玉林市产业集 【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产业集群 北部湾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26•【字号】汕府函〔2020〕105号•【施行日期】2020.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要求,培育发展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汕头现代产业体系,现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集中有限资源,在重点发展领域取得突破,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在培育发展领域加强规划引导,争取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链。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产业集群化、集群链条化,打造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

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15%以上,形成一批高端产业链和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粤东地区产业差异化发展初步形成,汕头成为引领汕潮揭都市圈产业升级发展领头羊。

(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一批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突破一批集群关键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技术领先产业的先发优势。

国家级创新平台达5个以上,省级新型创新平台达30个以上。

立足现有基础 放大特色优势 构建“四梁八柱” “33618”重庆未来五年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 放大特色优势 构建“四梁八柱” “33618”重庆未来五年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放大特色优势构建“四梁八柱” “33618”重庆未来五年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6月5日,重庆市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在这一进程中,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是“关键一招”。

按照《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重庆提出立足现有基础,放大特色优势,构建“四梁八柱”,推动全市制造业形成上下游协作、高中低端协同的融合集群发展,培育高能级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聚力打造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瞄准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重庆将做大做强做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这3类产业成为“制造强市”的中流砥柱。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将加强整车产能整合,推动整车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燃油汽车产能向新能源汽车产能切换;加快整车产品结构调整,支持优势企业建成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矩阵;大力发展汽车芯片、汽车软件等关键配套环节,建成国内最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充换电、加注氢、车路协同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智慧出行等后市场环节发展。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将引导品牌商和整机制造企业加大对中高端计算机、智能手机在渝布局力度;加强服务机器人、物联网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培育,丰富电子终端品类;推动实施化合物半导体、车规级芯片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形成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领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印刷电路板、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发展,形成更为完整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

在先进材料方面,加快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轻合金和优质钢材;加强光伏材料、锂电池材料、氢能材料的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材料布局。

聚焦园区主阵地 打造产业新高地

聚焦园区主阵地 打造产业新高地

聚焦园区主阵地打造产业新高地工业园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湘西州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加强园区建设、产业招商、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园区规模工业占全州规模工业比重达到59.6%,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占全州规模工业企业的58.3%,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全州招商引资比例达60%以上,成为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重要载体。

当前,随着工业园区承载功能多元化、区域园区竞争白热化、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化,全州工业园区如何在产业链条构建、发展战略制定、市场需求引导、运营管理模式上创新思维、扩大开放,实现“二次创业”,成为新的课题。

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综合施策,又需要精准发力。

(一)聚焦“方向、动力、质量”,推动园区发展集约化。

一是坚定一个方向,把握园区发展和城市融合的关系。

把握一个主攻方向,推动工业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产城融合、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化,实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

按照“一主一特”,每个园区聚焦聚力一个主导产业和多个特色产业。

同时,兼顾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二是坚持向改革和创新要动力,把握园区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改革,建立园区独立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

做大做强园区投融资公司,支持园区将开发建设后所形成的土地、道路、标准厂房等可用于抵押的基础设施实物存量资产,通过划转和授权经营方式注入投融资公司,增强融资能力。

坚持“大机构大服务”的方向,理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关系,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促进集聚集约发展。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握园区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统筹把握园区建设与环保的关系,重拳整治工业污染,完善园区集中排污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对于部分工业园区无法建立独立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接通工业园区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实现污水正常运行。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0.03.05•【文号】农办计财〔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3.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农办计财〔20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组织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意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有助于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各省”)集中投入扶持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的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破解产业链条较短、农业效益不高等关键问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

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加工流通环节向乡村下沉,带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增值收益留在乡村,能够有效扩大农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合理分享二三产业收益。

同时,把优势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产业,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政策一起共同形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农业生产主体发展提供新空间、新途径,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特色产业集群以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为核心,依托地域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聚焦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建设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整合地方资源,发挥产业优势,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打造鲜明特色、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2.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3.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4. 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三、项目内容及实施步骤1. 产业定位和优势分析针对本地区资源和市场情况,进行产业定位和优势分析,明确本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在优势。

2. 产业集群规划设计结合产业定位和优势分析,编制产业集群规划设计方案,明确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布局和空间结构。

3. 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主导产业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能源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4. 产业集群企业招引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加强优势产业相关企业的招引工作,吸引优秀企业入驻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

5. 创新技术支撑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6. 产业集群服务体系构建建立健全的产业服务体系,包括人才培养、行业协会、技术咨询等配套服务,提高企业发展的融资、市场、人才等服务效能。

7.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运用品牌战略和营销手段,提升产业集群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8. 绩效评估和监督管理制定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项目推进机制1.成立项目专项小组,统筹项目推进和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合作;2.制定专项项目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进度;3.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4.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

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主要内容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以某一特色产业为主导,集聚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设计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第一步是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示范园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功能设置等方面。

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于示范园的正常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产业集聚特色产业示范园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集聚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因此,产业集聚是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产业集聚方面,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示范园,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

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示范园内,需要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和科技企业入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五、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示范园内,需要建立文化旅游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只有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真正实现特色产业示范园的建设目标。

优化空间布局 构建新型产业集群

优化空间布局 构建新型产业集群

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新型产业集群作者:《中国自行车》编辑部来源:《中国自行车》2022年第06期2022年9月18日下午,中国自行车协会(以下简称“中自协”)在贵港召开了产业布局研讨会。

中自协理事长刘素文,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驻贵港市工作队副队长、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行政处二级调研员曾广明,贵港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柒展杰,贵港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罗翼,贵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罗均职,贵港市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贵港市港北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燕忠等领导以及贵港市有关部门、中自协理事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自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主持。

中自协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宋博首先介绍了我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布局现状,并对产业布局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

目前,产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地区,且配套体系完善,呈现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趋势:自行车逐步趋向河北唐山芦台、冀中南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板块,电动自行车逐步趋向广东惠州、广西贵港、重庆等板块。

下一步,产业将借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研究建立行业研发中心、贸易中心总部基地;同时积极布局美洲、西亚、非洲等市场,拓展“走出去”的新发展空间。

黄英梅书记随后详尽地介绍了贵港电动车产业园现状和未来规划目标。

她表示,贵港电动车产业园力争在“十四五”末和未来实现年产3 000万辆(套)、1 000亿元产值和100亿元税收的“311”工程目标。

绿源、爱玛、台铃等电动车企业代表也相继上台,介绍了入驻园区相关经验。

研讨会最后,行业和地方代表就双方未来可能展开的合作进行了交流,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借此次研讨会的东风,我们整理和收集了我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車产业布局的相关内容,希望能让读者对产业布局从整体到局部有一些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再制造和工艺玻璃是河间两大传统产业。

2017年,我们切实加大了两大集群的培育。

一是宣传造势。

组织了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年会暨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招商峰会。

积极筹备组织了第二届“中国·河间工艺玻璃设计创新大赛”和首届“中国·河间国际灯工艺术节”。

两次大型活动,极大地宣传了河间两大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加强了河间与我国乃至世界同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是积极推进。

再制造产业体检中心、旧件交易中心投入运营,京津冀再制造产业研究院、再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展示交易和体验中心、建成,专门规划出占地2000亩的再制造产业园区,吸引了国内外再制造企业向河间集聚,其中日本三井物产、马来西亚岩石机构、德国GRG、美国MCM、长春合心集团等35家国内外重量级再制造企业达成入驻框架协议。

规划建设玻璃产业园,启动玻璃小镇项目。

以玻璃产业园为辐射,由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东华大学环境艺术研究院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组成联合体,参与“玻璃小镇”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等工作。

三是打造品牌。

我市再制造和工艺玻璃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