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教师何为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1)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1)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5 5 篇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整理了关于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 5 篇,希望你喜欢。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教师一生都在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人们还说教师好比“春蝉”和“蜡炬”,因为教师毕生都在奉献,可谓“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
人民教师是多么崇高的职业啊!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上三尺讲台时,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可何为育人?又如何育人? 古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教师作为一盏指路明灯,为的就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所以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置于同一高度,统筹兼顾方能培养国家之栋梁之才。
然而又如何育人呢?我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
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
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被学生牢记或模仿,那么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
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
其次,要用一颗“关爱”的心去呵护学生。
我所教过的孩子很多,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那么对他们的教育也各不相同。
在我教过的班里,有一个孩子父亲生病去世了,妈妈又体弱多病,经济上也不宽裕,看见别的孩子吃零食,眼睛不住的看着。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5篇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5篇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整理了关于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5篇,希望你喜欢。
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演讲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教师一生都在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人们还说教师好比“春蝉”和“蜡炬”,因为教师毕生都在奉献,可谓“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
人民教师是多么崇高的职业啊!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上三尺讲台时,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可何为育人?又如何育人?古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教师作为一盏指路明灯,为的就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所以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置于同一高度,统筹兼顾方能培养国家之栋梁之才。
然而又如何育人呢?我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
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
如果教师的不良言行被学生牢记或模仿,那么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
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
其次,要用一颗“关爱”的心去呵护学生。
我所教过的孩子很多,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那么对他们的教育也各不相同。
在我教过的班里,有一个孩子父亲生病去世了,妈妈又体弱多病,经济上也不宽裕,看见别的孩子吃零食,眼睛不住的看着。
一天,她终于把手伸向了同学的衣袋。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引路人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引路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
在传授知识的更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德和人格的塑造。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做好学生引路人,需要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灵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要以身作则。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的提高,做学生的榜样。
只有做一个品德高尚、道德模范的人,才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启发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教育理念的塑造,做到自己身心健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做好学生引路人要注重关爱和耐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用关爱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在他们的不足之处,我们要给予理解和帮助。
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耐心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慢慢成长,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质。
做好学生引路人要善于启发和引导。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他们正确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做好学生引路人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道德品质的培养愈发重要。
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塑造,引领他们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做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新时代好老师
做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新时代好老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传递价值观念的引领者。
在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全面素质。
同时,教师也要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
在新时代,教师要从自己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学生的榜样。
首先,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要诚实守信、正直廉洁,以身作则,影响和引导学生。
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要耐心细致,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
在新时代,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保持热爱和敬畏之心。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保持学习的热情。
要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要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不断探索教育创新。
其次,要对学生负责,努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怀。
要积极参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综合发展。
最后,要与家长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要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在新时代,做一个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事情。
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社会各界要关注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总之,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是新时代好老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要与家长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能力全面的新一代人才,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相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其中的“四有”即是指有思想品德高尚、有较好的知识文化素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作为一名好老师,要具备思想品德高尚。
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与影响。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以身作则,要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在言行举止中展现出自己高尚的品德。
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自律与修养,不仅要敢于挑战教育中的问题,也要敢于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
只有在道德品质上作出表率,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健康向上的榜样形象。
其次,好老师还应该具备较好的知识文化素养。
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疑惑,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参与各类学术研究、教育活动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第三,好老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所要运用的教育原理、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最后,好老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严守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
我们要秉持公正、公平、真实的原则,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和歧视。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发展需求,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同时,我们要与家长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并非易事,它需要老师们在思想理念、知识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升和努力。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
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设计理念应成为教师们的重要指导原则。
首先,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它不仅仅
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品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通过经典诵读、文学鉴赏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道德等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作文写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想潜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
语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通过经典诵读、文学鉴赏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成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是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和文化品格,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做一个立德树人的教师
做一个立德树人的教师导言: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而作为教师,则是这项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传递已经变得相对容易,然而,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立德树人的教师,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树立道德榜样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记得,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的榜样。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因此,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做一个正直、诚实、宽容、有责任心的人。
我们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品德要求。
只有我们自己作为教师能够在品行上做到出类拔萃,才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注重学生成长全面发展作为立德树人的教师,我们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业上,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关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提供广泛的发展机会。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只有通过全面的发展,学生才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展出自己的特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只有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四、合理运用教育手段和方法作为一名立德树人的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五、与家长积极沟通配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
我们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立德树人,教师何为
2019年第20期(总第830期*魏賈年立德树人,教师何为黄乾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教育是强国之本,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要有德冇■修养,立德方能树人。
本文论述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合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倾注对学生的爱、体现家国情怀。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师使命—、问题的提出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通过对人的德化以保证教育方向和性质。
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大上有立德,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指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漠如树人。
”《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仁者谓之教。
”《学记》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宋代朱熹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沽名钓誉,记忆章句,而是修身养性。
明代王阳明认为教育之旨归乃“修己治人,而成大人之德业”。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乃至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一再明确要“坚持立德树人”,指明教育旨在培养人。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需要教师。
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师的使命是培养人——培养“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人”。
汉语词汇中的“使命”指出使的人领受的任务和应负的责任。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单位邮编:417000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拥有道德通常被看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我们应在时代的引领和课改的要求下,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进一步增强德育意识,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地渗透德育。
总的说来,通过我们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要接受个性化、针对性的“德育”,以此将“立德树人”的使命贯彻落实下去,让“道德”成为“知识”、“科学”的指路明灯。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正文:新课程强调:“不应将德育当成教学之外的附加任务,应当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内容融于日常的教学程序之中。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联系文章作者和时代背景落实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篇章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
讲解这类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解文章内涵,赞颂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教育学生继承伟大的革命精神、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
我在讲授《邓稼先》一文时,将德育目标设定为让学生学习邓稼先同志实事求是、身先士卒、不慕名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美好品质,进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目标,首先让学生熟读文章中的故事,再和学生介绍时代背景,进行作者简介,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革命故事,通过这样的介绍,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受到感化,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涵,进而激励学生,完成德育目标。
二、立足于社会问题,联系文章,落实立德树人社会在不断发展与改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内容应与时俱进。
立德树人培养高尚师魂
立德树人培养高尚师魂
在教育工作中,培养高尚师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更关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培养高尚师魂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所在。
首先,高尚师魂是教师的灵魂。
一个教师的品德、修养和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
一个高尚的师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其次,高尚师魂是教师的责任担当。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重任。
只有具备高尚师魂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
再次,高尚师魂是教师的精神追求。
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崇高的师魂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到“以身作则、潜心育人”,用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感染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明灯和指引。
总之,立德树人培养高尚师魂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时刻铭记在心的使命。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师魂,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让学生在高尚师魂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每
一位教师都能以高尚的师魂面对教育教学的挑战,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立德树人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立德树人评价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和立德树人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于学生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
对教师而言,坚守师德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诚信守信,并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还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榜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其次,教师的学术诚信是培养学生学术道德的基础。
学术诚信是指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严谨、正直、公正的学术规范,尊重学识产权,不抄袭他人成果。
学术诚信的表现还包括诚实地报告研究过程和结果,不夸大或隐瞒数据,遵从伦理道德原则。
只有具备学术诚信的教师,才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导向,培养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帮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
最后,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是教育事业的核心。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需要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德育教育,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人,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总之,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和立德树人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良好榜样,通过正确的行为和言辞影响学生。
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的诚信,不抄袭、不作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立德树人与师德师风演讲稿
立德树人与师德师风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立德树人与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使命,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放在第一位,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激励。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立德树人的意义。
立德树人,是指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尤为重要。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师风,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育人方式。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成为社会上的栋梁之才。
那么,如何做到立德树人与维护师德师风的统一呢?首先,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
我们要做到廉洁自律,言行一致,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讲诚信,讲规范,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我们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最后,我们还要重视学校的管理和文化建设。
学校是一个整体,要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和文化氛围,让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的统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牢记立德树人,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恪守师德师风,引领学生,做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谢谢大家!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
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尊敬的校领导、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大家分享我对教师立德树人的理解与思考。
教师立德树人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和核心。
立德是立身之本,树人是育人之要。
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就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德才兼备、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学生成长的榜样。
学生是我们的镜子,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
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学生有所要求,有所期待。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观念的人。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行为准则和品德规范的总和。
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友善宽容、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的社会成员。
再次,教师要有智慧和耐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既是培养学生的德性,更是启迪学生的智慧。
要照顾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不能只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审美。
只有有了全面的发展,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成长。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要做到爱生如子,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他们的成长。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最后,教师立德树人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多参加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和分享,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只有不断进取和提升,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
教师立德树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对社会责任的承载。
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师演讲稿
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师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立德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只有通过立德树人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是最重要的一环。
教师如果不能为人师表,如何去影响学生成长成为有价值的人才?为人师表是所有教师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作为师长,有责任示范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确的信仰理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之所以教育有如此根本的变革,离不开教师的先行先试,但是先行先试的前提,就是教师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方面,教师责任重大,对师道和师德要有持续性的思考和反思,要对自己的师德、师风、师范及时进行自我审查,常保师魂清明。
教师的学识修养、思想素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人生观影响,与教师的言行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本国传统美德、家庭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突出的今天,要承担起培育独立、自尊、自信、自立、自爱、自重、自强和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使命,会在愈来愈广泛的领域里展现出教师的职责与担当。
在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学校和社会的需求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我们的教育也越来越开放,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接受世界的同时,把世界带入课堂,把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深深地熔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氛围和品位。
我们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理解并认识到教师的职责是伟大的,但要更加尊重学生,更要维护师道,坚持为人师表,推动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谢谢大家!。
立德树人,培养师德
立德树人,培养师德导言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教师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立德树人、培养师德一直是教育界的重要任务。
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指通过以德育人,引导学生在品行修养和道德规范上不断提高的过程。
立德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成为具有健康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
师德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
师德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还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等方面。
一个有师德的教师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成果,还能启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如何培养师德1. 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引领学生。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身心健康的榜样教师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榜样。
身心健康是教师能够持久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锻炼和心理健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以更好的状态去教育和引导学生。
4. 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是培养师德的重要方面。
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
教师要尽职尽责,对学生负责,维护学生权益。
结语立德树人,培养师德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榜样,并承担起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立德树人师德为本
立德树人师德为本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立足于现实的理性选择,更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教育任务二十世纪末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德育”成为了众多学者探讨和诠释的对象,历年来研究它的专著和文章不断,主要探讨了德育的概念,德育实施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笔者认为有必要回归到问题本身,针对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人文内涵及现代启示进行简要分析,为教育实践途径和方法的实行提供一个理论参考的前提意义“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立德树人”恰恰对此做出了最诚恳的回答。
教育所培养的不能只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不能是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不能是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应该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
立人先立德,这是亘古不变的命题。
古语有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试想,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道德,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总所周知,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
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然而,立德树人并非一句空话、大话、套话,也不仅仅只是德育老师的事,它是所有教师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窄化为“教知识”、“教文化”、“教技能”,它包含着更为重大、深远的使命。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一明确立德树人内涵,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一)立德树人的人文内涵“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明确了德育的本质对象即人本身,人是“立德”的承载体,而“立德”的内容即“德”,包含了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内在持久而深刻的思想指向,有着丰富而广泛的人文特质。
教师立德树人剖析材料
教师立德树人剖析材料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言行举止得体,端正教育态度,做到言教合一,以身作则。
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再者,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并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者。
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呵护学生的成长。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进展,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教师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和努力。
只有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做出贡献。
教师立德树人是一项重任,也是一份神圣的事业,我们教师要始终铭记使命,努力做到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教师何为作者:黄乾玉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0期摘 ; ;要:教育是强国之本,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的使命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要有德行修养,立德方能树人。
本文论述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合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倾注对学生的爱、体现家国情怀。
关键词:立德树人 ; ;教师 ; ;使命一、问题的提出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通过对人的德化以保证教育方向和性质。
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大上有立德,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指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仁者谓之教。
”《学记》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宋代朱熹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沽名钓誉,记忆章句,而是修身养性。
明代王阳明认为教育之旨归乃“修己治人,而成大人之德业”。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乃至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一再明确要“坚持立德树人”,指明教育旨在培养人。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需要教师。
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师的使命是培养人——培养“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人”。
汉语词汇中的“使命”指出使的人领受的任务和应负的责任。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1]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社会学家潘光旦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发展整个的人格。
”[2]教育为了人,着眼于人的未来,必须把学生当“人”,一切从人出发,把学生看作有价值、有尊严、有个性和自主性的主体。
通过教育,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教师只有理解教育的使命和目的才能扭转工具性与功利性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担责。
意味着教育关切“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即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3]“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我国教育决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
师者何以立德树人?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二、教师做什么样的人(一)做“有学识”的人,当学问之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首先得“有学识”。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和知识竞争,现代人需要丰富的知识。
教师因此在学校通过传递知识促进学生发展。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的意识形态”[4],知识论以人生作为认识对象,获得关于人的知识,未必理解人的价值。
倘教师仅仅传承知识,做知识的搬运工,教育就不能为人类美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除了教学生求真,还要担负教学生做人的责任;学生除了读书求知识,还要学习人生之道。
赫舍尔说:“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5]教师的全部工作在于引导人理解、创造人的价值。
教师非教书的机器,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
教师树人必得以“有学识”为基础和前提。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学识”,做学问之师。
(二)做“有信仰”的人,有理想信念。
“信仰是知识和实践行为的中间环节,不单纯是知识,充满人的意志、感情和愿望”[6],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7]。
对党的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教师有理想信念才能用自己的理想点燃学生的理想,用自己的信仰影响学生的信仰。
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信仰还原到教师的教育生活中则转变为对学生的爱。
“教育植根于爱”。
教师深信只有爱的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人。
因此,在其教育生活中,他用教育之爱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励学生奋进。
正是对学生的爱和欣赏成为师生情感相融的触点,使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为一个“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人”。
(三)做“有情怀”的人,有仁爱之心。
情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有心情、情趣、胸怀及情致等含义。
教师要做“有情怀”的人。
一是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情怀恰如艾青在诗里的诉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对家的眷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担当;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其报国之志;“振兴中华”“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毛泽东对历史的叩问。
国难当头,家国生死存亡之际,前辈们勇担责任,寻求民族未来之路。
时至今日,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希望祖国强大,憧憬生活美满。
教师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拥有“家国情怀”,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这种文化心理密码代代相传,凝聚成岿然不倒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是有教育情怀、有生活情趣。
教育情怀是一种持久、深沉、难以割舍的教育情感,这种情感源于教师深信“爱是教育的先机”,因此他用心研读学生、尊重学生、热情关注学生并时时保有童心,他不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
他会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师生共度的独特的生命成长旅程,是一种生命成长的渴求。
他是教育的“信徒”,无论现实如何喧嚣,始终对教育抱以满腔的热情,做教育的守望者。
若教师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对其他事物毫无兴趣,或许是个称职的学科教师,但对学生的影响力不会太大。
正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言:“(你)留在學生内心的一定是关怀和爱,学生或许记不住当年你曾教给他的知识,但你对他的关怀和爱,却让他刻骨铭心。
”如何成为有学问、有信仰、有情怀的人?一是学而不厌,终身成长——业精善学。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在于渊博的学识。
渊博的学识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滋养它。
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8]。
教师的知识储备越丰厚,学养越深厚,视野愈广阔,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愈全面,教学效果就愈好,对学生的影响力就越大。
当今,人类已进入AI时代,教师若不学习,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不过,目前AI再强大,只能回应已知,难以应对未知;它能辨识是与非,但没有价值观、荣誉感,更没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它不具有人类特有的心理和情感,没有“人味”,这是真正的教育不可或缺的。
因此,AI时代,一名教师还能站在三尺讲台上靠的是“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这是AI不具有而教师具有的优势。
因此,教师要“志于学”“精于学”“恒于学”。
将“学”作为生命的常态,以“学”分享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开放进取的态度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二是心中有信仰,教育有力量——立德垂范,敬业爱生。
对党的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信仰,才会对学生充满爱心、信心和耐心。
因为爱是无条件地给予[9]。
爱蕴含责任、给予、尊重、欣赏等积极的人性因素;爱引导“我”认识自我并守护自己的灵魂,更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爱建构“我”和学生的心灵联系,使师生对彼此心灵沟通充满内在的渴求。
在充满教育爱的工作中,教师会看到自己热诚付出带来的学生积极反馈,从中体验到付出和给予的欣慰。
因为“爱的本质是为某种东西付出‘劳动’及‘使某种东西成长’”[10]。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等正在形成中的独特生命个体,个体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等只能唤醒、点燃和影响。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11]。
因为教育是灵魂的唤醒,是生命的相互影响。
在灵魂的唤醒和生命的影响下,师生获得的是彼此生命意义的共同丰富与完美个性的共同成长。
三是拥有家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
当今时代,在许多追求实惠的人眼里,教师是一种“位卑”且清贫的职业。
可是,谁都深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的确,每个教师极其普通而平凡,但微小可以蕴藏博大,短暂可以孕育永恒。
“泰山不辞细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
在每一个有学养、有爱的信仰、有情怀的教师默默无闻的工作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最终凝聚成中国教育的希望和力量。
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德树人(一)精心教学,构建师生学习和成长的共同体。
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基本手段与教育者融为一体,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他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法等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具有模仿性和向师性。
这种影响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身体力行地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因此,教师立德树人,势必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力求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尊重的需要、表现自我的需要……曾记得一次课间笔者意外收到学生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一定要认真努力,像您那样说好普通话……”笔者自忖,教师的工作态度、治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将来工作态度、做事态度会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今天,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一代经历的种种变化,使得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12]。
费孝通先生曾言:“牛顿花了一生才发明的物理定律,现在的大学生一星期就学会了。
”[13]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14]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