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合集下载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二十五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教材分析两极世界的形成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序章。

二战末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奠定战后国际关系的框架,在此大框架中,以冷战为对抗形式、两极为对抗主体,出现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并存的国际关系新特点。

同时也应明晰,两极格局的对峙亦在大范围上确保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保证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长久和平。

本课作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第一课,承接了后期多极化趋势和区域集团等新型国际关系的出现,是学生理解本课知识体系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冷战是学生初中阶段即耳熟能详的史实,但对战后世界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和两极格局三者间的关系,缺乏准确、明晰的理解,教师应能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三者关系,以避免知识体系的混乱。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难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间关系;两极格局的特点及对国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五、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科技进步带来战后美苏两极综合国力的提升,争霸世界的野心给彼此国家利益的影响导致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及发生于对峙关系中的太空竞赛、科技竞赛等一切敌对活动,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2.时空观念:从时间顺序建立冷战格局和两极格局形成经过;以美苏两极所扶持的代理人战争的空间分布,明确两极格局中,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国际关系特点。

3.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教学条件有限的前提下,课堂授课仅能以教材为教学载体,应引导学生在有限条件下,学会提取教材中“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有效信息,加强学生分析和解释史料的能力。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材整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_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_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_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初步掌握基本历史概念,如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和华约等。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漫画探讨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转变,分析从盟友到对手的历史背景。

材料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冷战”是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集团利益而分割世界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国际关系格局,“冷战”格局有整体的稳定性和局部的不稳定性,在学习中感受美苏两国的对抗给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从而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可贵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冷战”的含义;两极世界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双重影响。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物理中有正负两极,化学中有阴阳两极,地理中有南北两极,我们历史中也有两极世界,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二战后的两极世界。

★步骤一:“从盟友到对手”(两极世界的形成背景)用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辅之历史图片,探讨战后的世界为什么是两极而不是一极(单极),为什么是两极而不是多极。

1、为什么是两极而不是一极(单极)?(1)二战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矛盾日益加剧,而此时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主义已经投降,美苏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2)战后的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实力上势均力敌。

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奠定了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奠定了两极世界的基本框架。

2、为什么是两极而不是多极?(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的美国独占鳌头,苏联空前强大。

传统的大国英国、法国遭受重创,新兴的德国、日本一时难以崛起。

无法形成与美苏相抗衡的第三极或多极。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的主要原因;2.掌握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等的主要内容,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3、通过对德国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的了解,从而更加直观的理解美苏两国对峙的表现形式;41、通过对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冷战的实质;情景创设:探究问题1:导致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有哪些?探究问题2:作为对手,美苏采取了哪些针锋相对的措施?这些措施表现出什么共同特征?国家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探究问题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局势(1)美苏的长期“冷战”对世界和平带来的客观影响怎样?这种长期对峙的局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怎样的威胁?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在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却存在长期的非战状态,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指导:1.从盟友到对手:运用课本斯大林与记者谈话材料,结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后美苏两国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说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目标各异,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的相关历史材料,这是理解双方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敌人的重要依据;②提供美国战后作为头号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的经济、军事材料,以及苏联作为军事强国的材料,使学生认识两国军事力量抗衡的态势。

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回放”中关于斯大林回应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答记者问内容。

由此可以反观苏联方面在两种政治势力的冲突中采取的措施,说明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调和的。

2.美苏“冷战”结合教材地图及“学思之窗”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归纳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两个条约的性质及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掌握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和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2、理解:理解掌握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到战后对手的主要原因;冷战的实质;美苏两国对峙的措施;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拓展: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及国际关系造成的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研读与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
史比较过程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了解分析,认识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两种力量发展斗争的必然结果。

它们的斗争既加剧了战后国际关系
的紧张局势,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重点难点:
1、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认识其对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所起的作用;(2)通过了解美国、苏联从战时盟友到对手的原因,理解战后美苏两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斗争的实质;(3)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归纳概括战后美苏两国斗争的特点及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表现;(4)通过了解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包围,认识“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具有欧洲冷战,亚洲热战的特点;(5)通过对战后美苏两国的冷战对抗的了解,认识其对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双重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独立操作等方式,搜集有关美苏争霸的材料,探究问题,理解其斗争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发展及其演变所起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通过阅读学术著作、搜索学术网站上的相关材料的方法,学会按照材料的来源、作者本人的信息( 所处时代、社会身份、政治态度、国家) 等多方面鉴别材料的方法。

(2) 分析“冷战”对抗对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学会列表、归纳、概括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了解分析,认识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发展斗争的必然结果。

它们的斗争既加剧了战后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

二战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力量的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巨大影响,引起西方,尤其是梦想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的敌视,从战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初,美国联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导致美苏两极格局世界的形成。

难点:“冷战”对国际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冷战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抗,加剧了战后世界的紧张局势,但双方始终未发生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对抗,从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背景并理解其内涵。

2.掌握“冷战”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3.掌握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4.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①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②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③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3.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二、美苏“冷战”1.含义┄┄┄┄┄┄┄┄②(1)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2)对立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国家分裂┄┄┄┄┄┄┄┄③(1)德国分裂:1949年,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局部热战(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④(2)二战后,法国美国先后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3.核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4.阶段特征(1)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①[辨析]雅尔塔体系与美苏两极格局不是一个概念,形成时间也不同,雅尔塔体系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两极格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者相差达十年之久,因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并不等于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一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高一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对峙局面形成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的表现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以及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走向联合的欧洲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呢?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

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政治上的联合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你们在政治上学过了吗?经济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能联系你我他,甚至能够将昔日的仇敌,变成今天的朋友——经济决定政治!欧洲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而反过来呢?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欧洲得联合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那么,欧洲的联合除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一有什么原因吗?谋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安全。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团结合作。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人教版必修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三部分内容。

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以“冷战”方式进行的激烈争夺。

作为开篇一课,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即两极格局形成。

此外又是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期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冷战”,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的“热战”。

伴随着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两极走向多极。

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

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的民主改革,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通过探讨美苏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探究,让学生对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形成的背景:美苏由盟友变成了对手
①雅尔塔体系(形成于二战后期):美苏主导,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矛盾日益加剧
2、形成的过程:
①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序幕
②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冷战”开始
△根据“学思之窗”提供的两段材料,思考“学思之窗”提出的两个问题:
(1)这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2)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直接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局面,对欧洲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②由于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直接动武,这对集团内
部乃至欧洲地区的安全各自起到了集体防御的作用
二、两极世界的对抗
、总体局势: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2、两种对抗:
(1)“冷战”:①德国的分裂
②朝鲜的分裂
③古巴导弹危机
(2)热战:①朝鲜战争
②越南战争
△两极世界的对抗尤其是“冷战”持续了40多年,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消极影响:
①美苏两极之间的激烈争夺,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世界被人为地分为两半,阻碍了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2、积极影响:
①美苏势均力敌,不敢直接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②孕育了世界多极化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随堂练习——《全品》第25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25课,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二十五)。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1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两极世界的形成》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本单元的主题是从多极化趋势这一特定角度出发,探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问题。

本课所讲述的“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重要历史背景。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九年级下学期已学习和了解冷战的基本史实,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扎实,遗忘较多,而且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

高一学生对国际热点问题有较强的兴趣,同时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问题往往会有独特的见解。

在初高中转变过程中,历史学习方法有很大的改变,高一学生在初中习惯于对历史知识的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缺乏探究与合作意识和自学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加强对“雅尔塔体系”和“冷战”等概念的理解,提高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概括冷战兴起的综合因素和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过程中,学习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

在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影响的过程中,学习从多维视角、辩证、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

3.从现实走进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意识;通过对“冷战”的反思,增强和平意识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认同“存异”和宽容的态度与价值观,和平与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紧扣专题主线,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首尾呼应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冷战”的深层次的认识和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思考,升华本课的教学立意。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教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教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一、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美苏由盟友到对峙的过程2.美苏对峙过程的中两大主要表现:华约vs北约马歇尔计划vs华约3.通过美苏“冷战”过程中的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实例,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及启发性认识(重难点)第三子目:“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概念及具体利史事件:德国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及古巴导弹危机,分析概括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读地图、图片资料、文字材料等,进行情景演示,学会分析材料,加强对具体历史事件的了解。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够思考、分析和总结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运用唯物辩证史观,能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具体的情景演示,了解历史事件,体会生动的历史过程。

2)通过对美苏“冷战”过程中的国家地区分裂、核战威胁等影响的认识,深化认识对人类追求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苏“冷战”期间的具体历史事件:德国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2.难点: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关系三个子目,结合课程标准,主讲人所选第三子目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主要包括德国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具体历史事件,然后分析概括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的铺垫,把握各个事件的典型性和共同点,然后分析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针对宁夏六盘山高中一年级学生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早在初中九年级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背景,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本校学生通过中考选拔进入该学校,有相对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已经完成提前预习的任务,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组织课堂小讨论等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并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

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的民主改革,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通过探讨美苏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

(2).通过对比分析、史料探究,让学生对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2、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三、教学方法:综合法、谈话法;情景再现,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变成战后的敌对关系。

于是形成了二战后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一)、从盟友到对手----美国的“冷战”政策形成的背景1、原因:(1)雅尔塔体系确立: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基础:美苏均势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P118导言)(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政治表现):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教师归纳:不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友好往来,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二)、美苏“冷战”---- 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冷战政策(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美国实施“冷战”政策,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遏制。

那么,此时社会主义国家状况如何?苏联有什么反应呢?2.苏联的“应对”措施(1)措施: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华约组织规律总结:(2)影响正如美国在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力量的过程中欲进一步控制西欧一样,苏联在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时所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和组织中也渗透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控制。

因此两大阵营内部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的矛盾对未来必将造成消极影响。

小结: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二战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特别是由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造成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第二课时(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1).德国分裂◆背景: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柏林墙是怎样修筑成的?(2)它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拆除的?(3)从柏林墙的修筑和拆除可以看出德国分裂的原因是什么?(4)“冷战”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重大影响?①二战后柏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8年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这为柏林的分裂埋下伏笔;随着“冷战”的加剧,1961年东德为了防止公民外流,修筑了柏林墙。

②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两个德国重归统一,柏林墙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因此被拆除。

③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德国成为两强冷战的前哨阵地,危机不断。

④“冷战”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阻碍了东西方乃至世界的经济交流;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之间的对立;增加了东西方人民的隔阂;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在“冷战”的阴影下,国际关系中还发生了德国分裂、朝鲜分裂、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从以上四件事情的发生和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美苏“冷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受到大国控制的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美苏“冷战”重点在欧洲,在亚洲主要是“热战”。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冷战”(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作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七、课堂小结: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是战后两国政治、军事实力均衡的产物,两极格局之下,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集团和国家利益不惜以大国意志分割世界,人为造成长期的国家分裂、地区冲突和骨肉分离。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抗衡既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制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

八、板书设计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美国的“冷战”政策形成的背景1、原因:(1)雅尔塔体系确立:(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P118导言)(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政治表现):(3)含义:(二)、美苏“冷战”---- 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冷战政策(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的“应对”措施(1)措施:政治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华约组织(2)影响(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九、课后作业:完成本课《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