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产业化(第5期已用)
住宅产业化概念简析
住宅产业化概念简析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简称,是住宅工业化、标准化、通用化的具体体现,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为基础,以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服务和管理等环节联接为一个完成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的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包含了几方面的意义:(1)住宅设计标准化,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住宅设计方案,减少单个住宅设计的随意性,住宅设计标准化是住宅生产工业化的基础。
(2)住宅建设工业化:包括住宅构配件和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过程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
要求大量的或全部构配件、部品甚至房间乃至整套住宅,都是在工厂里预制生产的,再用机械化的操作方法组装起来,这一点就象儿童搭积木一样。
部件都是成品,只要按标准组装搭配就可以了。
住宅建筑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
(3)住宅产供销一体化:即将住宅建设的投资、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形成有机整体,使有关企业、部门联合协作,成为一体。
这种一体化不是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施工等单位简单组合,而是必然产生具备工厂化大量生产优质住宅构配件和部品能力的企业住宅产业集团,它的诞生是住宅产业化形成的标志。
随着住宅产业化发展,住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是由一砖一瓦的由人工去堆积,已经转变成了由施工现场分解出来的部件拿到工厂的生产线上生产,借此来减轻劳动力的强度、生产成本,提高建筑住宅的效率。
而我们住宅各大模板需要用到的材料及配件也非常多,如板式家具、厨房橱柜、门窗系统、衣帽间、内门等等配件组装成我们的住宅,由此知道无论是我们原有的住宅还是原有的材料,都需要搭配建成。
比如:中嘉住宅产业化和康腾整体木作。
它们的完美搭配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家居、环保的家具、快速的建筑住宅。
我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着建筑质量参差不齐、成本控制困难、设计创新不足、规划管理不完善以及市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质量管理、优化成本控制、鼓励设计创新、健全规划管理体系以及促进市场需求与供给平衡。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朝着更加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我国住宅产业化现状、住宅产业化问题、建筑质量、成本控制、设计创新、规划管理、市场需求与供给、质量管理、优化成本、鼓励设计创新、健全规划管理体系、促进市场平衡。
1. 引言1.1 我国住宅产业化现状我国住宅产业化是指采用工程化、标准化、模块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通过产业链协同合作,实现住宅建筑从设计、生产、施工到装修、维护等全过程的规范化、工业化生产。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住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工程质量差、施工管理不当等问题,影响了住宅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成本控制难度大,由于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波动等因素,使得住宅产业化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
设计创新不足、规划管理不完善以及市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也制约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解决之道,以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1.2 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引言: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质量、成本控制、设计创新、规划管理以及市场需求与供给方面。
在建筑质量方面,由于产业化施工中存在一些工艺标准不统一、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导致部分住宅存在质量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成本控制方面,产业化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企业而言,成本控制难度较大,导致项目的盈利能力不稳定。
设计创新不足是另一个问题,产业化施工多数采用模块化设计,缺乏个性化、创新性,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住宅产业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住宅产业化问题研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住房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住宅产业化不断提升,成为推动住房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住宅产业化的概念住宅产业化,即将传统的人工施工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将房屋建造过程进行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提高建造效率,并降低建造成本。
住宅产业化将建造过程分为设计、制造和施工三个环节,使得房屋建造变得更加精简化、标准化、自动化。
住宅产业化的出现是为解决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带来的住房短缺问题。
住宅产业化可以实现房屋建造的量化、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住房的供应效率。
在建筑材料、能源、土地等方面的长期慢增长背景下,住宅产业化可以加快住房产业的发展速度,推动住房市场不断发展。
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随着住宅产业化的提升和推广,住房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9.9%,房屋交易价格同比增加5.9%。
同时,与传统的工程建造相比,住宅产业化建造的房屋具有质量更好、花费更少、建筑时间更短的优势。
目前,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有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即住宅产业化不仅是政府提出的战略方针,也成为了市场主持人的共识。
未来,住宅产业化将成为国内住房市场的主旋律,产品标准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同时,在住宅产业化方面,新技术、新材料及智能化概念等创新技术也会不断涌现。
三、住宅产业化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涉及到智能化、快装化以及资源共享等多方面。
其中,智能化成为住宅产业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住宅将会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快装化是住宅产业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它是指通过预制、模块化等方式对房屋进行构建,大大缩短房屋建造时间。
同时,资源共享也将成为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浅谈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
浅谈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房屋需求的增加也为住宅产业逐渐进入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机遇。
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是指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将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用科学技术手段生产住房并加工预制构配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质量效益。
一、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是一种以工业规模、流程化生产住宅的生产方式,它主要依靠市场,通过科学管理、标准化、专业化和公司化等手段,最终将建筑产业从手工业转变为工业化。
住宅产业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提高房屋质量和效益、减少施工期、降低成本和一定程度改善建筑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
今天,住宅产业化已经成为了房地产发展的趋势,推广住宅产业化是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社会建设不断进步的必然选择。
住宅产业化的优点显著,能够提高建筑工艺和建筑品质,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规模效益更加明显,维护建筑环境及创造优质居住空间。
而且,住宅产业化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及标准化程度,降低工作场所环境的污染和建筑垃圾的排放量。
二、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以工业化思维和方式来组织建筑施工全过程,将传统的个体操作转换为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将建筑业的生产目标逐步转向工业化和智能化。
建筑工业化主要通过加强方案设计能力、推广新技术、积极推广标准化和模数化等措施,实现建筑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控性。
现在,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发展建筑行业的重要方向,建筑工业化的优点不仅在于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和提高施工质量上,还包括降低日后建筑维护费用以及改善住宅室内空气和环境,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加强管理和监督,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和污染,降低建筑物功耗和维护费用。
总的来说,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减缓人力资源配置、规模化生产和管理优化,将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将工业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建筑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控性,是有利于实现工艺流程化,有利于增强施工安全性、标准化程度及绿色施工等等,进一步提高建筑品质和施工效率,实现建筑业向智能化和工业化的转型发展。
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一、住宅产业化的定义住宅产业化(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从本义来讲就是要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工业化的必须前提是标准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住宅产业化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1)住宅建筑的标准化;(2)住宅建筑的工业化;(3)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4)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
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开发建设为平台,将房屋设计、各类建材部品和设备生产制造、土建施工安装、装修、物业管理与维护等多种产业进行有机集成和链接,形成产业链条,使各产业链之间的技术、责任、利益、服务保障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从而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国外住宅产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目的是通过工业化方式生产住宅,以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成本。
国外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是住宅产业化形成的初期,重点是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20世纪70~80年代是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期,重点是提高住宅的质量和性能;20世纪90年代后,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成熟期,重点转向节能、降低住宅的物耗和对环境的负荷、资源的循环利用,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发达国家的住宅建设中,工厂化住宅已经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日本达到20%~25%,美国为31%,瑞典在60%以上。
住宅产业化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
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使住宅的建设过程和住宅产品更加环保,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数据显示,通过工厂化的生产,现场的垃圾将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可回收材料占66%,建筑节能50%以上;失误率降低到0.01%,外墙渗漏率低语于0.01%,精度偏差以毫米计算,小于0.1%。
更为可观的是建造人员减少89%,建造周期缩短70%。
住宅产业化
长春上东
大 连 城 武汉
四、万科与住宅产业化
〔产品标准化〕
深圳万科城情景化多层 广州南湖情景化高层
情景花园洋房专利产品
成都金色情景化小高层
情花华北版 情花华南版(万科城)
住宅建设基本上仍是粗放型,科技贡献率低
传统陈旧的技术仍在被大量的采用,先进的技术及技术革新往往被建设 中的短期行为而排除在外。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不到30%。按照国际通行说法,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才能 算是集约内涵型发展的产业。
住宅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
住宅建筑体系大多数局限于结构形式或施工技术,没有从建筑整体出发, 进行成套技术开发。标准设计文件、建筑的模数标准、住宅部件产品标 准还很不规范和健全。
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国家提出:到“十二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17.3%。
政府相关的实施措施
1999年
1999年4月29日
2005年11月30日
2006年6月21日
2012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推 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 量的若干意见》
建设部颁发了《商品住宅性能 认定管理办法》,于7月1日实 施。
四、万科与住宅产业化
〔万科的产业化〕
■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描述
模数化、新技术应用、工厂化生产、产业链整合
■ 日本住宅产业化构成研究结论 ——《日本住宅产业研究》结论
标准化 工厂化 装配化 一体化
万科的产业化 = 标准化 + 工厂化+产业链整合
四、万科与住宅产业化
〔目标〕 研发满足细分客户需求、可工厂 化生产的模块化住宅,逐步形成 针对各个不同细分市场的标准化 产品体系。
四、万科与住宅产业化
试析住宅产业化模式住宅全周期
试析住宅产业化模式住宅全周期引言:全周期住宅不是人类建造活动的一个结果和一个物质实体,而是有机循环持续发展的一个系统。
以"住宅全周期理论"为指导,首先,要求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住宅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符合能源消耗最少、资源最佳利用、环境负荷最小等原则;其次,要从使用功能的角度,考虑住宅的适应性、可变性,包括住宅物质性变化(物质结构老化、设备老化等)和功能性变化(由于家庭生命周期的變化而引起的住宅面积、空间等不适应的情况)的要求,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住户的需求;最后,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住宅从材料构件的生产、运输、建造、日常运行、维护直至拆除的各个阶段所发生的能耗成本及产生的效益。
一、传统住宅全周期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住宅建设一直采用投资者出资或者房地产商投资开发,由建筑设计院设计,建筑公司承担施工建设,最后出售或出租给用户的方式,很少涉及住宅的交付后使用阶段,这种方式中间环节过多、分工过细,效率低下,各建筑主体只顾自身利益,相互之间缺少协调合作,从而存在着很多不利于住宅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
(1)住宅设计、施工环节和消费需求脱节,相互之间缺少动态反馈。
住宅未能按照市场规律以住宅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平面布局、功能空间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住宅需要,建筑产品低效率使用,无形中浪费严重。
(2)建筑设计标准化低,模数化、标准化、定型化落后,住宅设计随意性很大,不能满足通用性要求,加上建筑设计市场管理不完善,致使许多不合理的设计付诸实施。
(3)住宅建筑施工一直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工作环境差,现场手工操作多、湿作业多、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成本高,损失浪费严重,易发生质量安全等事故。
(4)住宅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多,材料(散料)多,而由该材料生产出的制品少,尤其是定型化、规格化的制品更少,且大多数制品层次较低,在产品性能和价格等方面不能满足需要。
2024年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分析引言住宅产业化是指对住宅建筑的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工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产业化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强劲的需求。
本文将对住宅产业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
住宅产业化市场的背景住宅产业化市场的兴起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住宅需求量大幅增加。
其次,传统的建筑方式存在质量无法保证、周期长、造价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快速建设和大规模供给的需求。
因此,住宅产业化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建筑效率、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的新型建筑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
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的特点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具有以下特点:1.差异化需求: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对住宅的需求差异较大,包括户型、面积、装修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2.节约成本: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对成本具有较高敏感性,消费者更加注重价格和性价比。
3.个性化定制:虽然住宅产业化追求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但消费者对住宅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加,需要满足定制化的需求。
4.生态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住宅产业化市场对环保性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节能、减排等。
2024年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分析区域差异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在各个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发达地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包括高端别墅、豪华公寓等;而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更加注重实用和经济性。
因此,住宅产业化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
消费群体需求不同消费群体对住宅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如年轻人更加注重住宅的时尚性和功能性,而老年人则更加关注住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因此,住宅产业化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推出差异化的产品。
节能环保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住宅产业化市场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住宅产品。
因此,住宅产业化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性能。
定制化需求虽然住宅产业化追求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但消费者对住宅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加。
浅谈中国住宅产业化
浅谈中国住宅产业化作者:蒋霄汉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09期摘要:中国的住宅产业已经进入了“支柱产业”,但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不高,将从“准产业化”过渡至成熟模式。
中国的住宅产业化基地,主要以企业为主导,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误区以及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亦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后,通过对国外住宅产业化的概览,总结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住宅产业;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基地一、住宅产业的定义及中国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住宅产业的定义住宅产业的概念是日本通产省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指标准产业分类的各产业领域中与住宅相关的各行业的总合,即“住宅及其有关部件的生产、销售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总和”,一般包括四个方面:①承担居住空间新建和改造的建造业、改造业、内外装修装饰工程业;②提供所需材料、设备的住宅建材业、住宅设备制造业、内装修装饰材料业;③承担住宅及其建材、设备等的流通产业,以及与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④为支持居民自己改善居住条件(新建和改造)的产业。
如:房屋投资开发业中的住宅开发公司、住宅投融资部门;房屋建设业中的住宅规划设计部门、住宅施工建造企业、住宅室内外装修公司;房屋设备与部品制造行业中的住宅建材企业、住宅设备生产企业、住宅构配件生产企业;房屋流通业中的住宅评估机构、住宅中介服务机构;房屋消费服务业中的住宅物业管理企业、住宅室内维修改造企业等等。
(二)中国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反映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常用概念是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经济增长点主要强调速度,强调作为经济增長点的行业的增长率要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长率,要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
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其增长速度应不低于当年的GDP增长率。
一般而言,增长率应不低于10%。
支柱产业则侧重于规模。
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国民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对发挥本国优势和出口创汇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柱作用。
浅谈住宅产业化
浅谈住宅产业化摘要:如同工业的产业化,住宅的产业化若能全面推进的话对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浅论住宅产业化这一话题,旨在吸引行业内相关人士的重视。
希望大家一起推进中国住宅的产业化。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成本。
一、定义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
亦是住宅工业化、标准化、通用化的具体体现。
是以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为基础,依靠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服务和管理等环节联接为一个完成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的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意义1.推进住宅产业化可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
将施工现场制造的构建在工厂完成,可以有效克服因现场工人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施工误差。
从厂房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加工精度和品质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从而有效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
2.推进住宅产业化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的开发周期。
将大量占用工期,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的部品、构配件转移至工厂生产,施工企业可以集中力量对建筑进行组装,合理的分工,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操作的劳动强度与难度亦大大下降,施工管理的技术难度也相应降低。
进而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
3.推进住宅产业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增加资金的周转率。
由于将大量部品、构配件转移至工厂生产,可以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降低模板、脚手架等非实体材料的投入。
同时更易于机械化操作。
从而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故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因为可以缩短项目的开发周期,开发商的资金周转率可以得到提高。
财务成本得以降低。
4.推进住宅产业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避免能源浪费。
据有关资料调查得出结果:在住宅的建设中,每平方米住宅可能带来20公顷标准煤的消耗、0.05立方米水的消耗、3%混凝土的损耗、3%钢材的损耗和0.05立方米木材的消耗。
浅谈住宅产业化张雍
浅谈住宅产业化张雍发布时间:2021-07-28T06:33:06.654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6期作者:张雍[导读] 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工业化为基础所形成的建筑全产业链,涵盖了建筑从原材料生产,建造,维护和拆解再利用的寿命周期的所有过程。
本文所探讨的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主要是以PC技术即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为基础,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是由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粗放式建造方式,转变成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张雍江西晶科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摘要: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工业化为基础所形成的建筑全产业链,涵盖了建筑从原材料生产,建造,维护和拆解再利用的寿命周期的所有过程。
本文所探讨的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主要是以PC技术即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为基础,是一种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是由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粗放式建造方式,转变成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PC(Precast Concrete)技术;套筒灌浆连接技术1.概述万科曾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将房屋的楼板、墙板、阳台、楼梯等构件先在工厂预制好,再运到现场进行拼装组合,具有经济、快速、环保、质优等诸多优点。
其实这种想法仅仅表达了建筑预制装配化的理念,还不足以表达产业化的全部内容。
事实上,产业化住宅主要包括五个重要设计点,1.住宅设计标准化;2.部品生产工厂化;3.现场施工装配化;4.结构装修一体化;5.过程管理信息化。
产业化住宅的建设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和扬尘,对环境的改善有很大作用,同时前期对住宅部品构件的信息化整理,也有利于后期房屋的修缮,所以产业化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
我们目前对于产业化住宅(建筑高度低于60米或建筑层数少于21层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认定条件为:(1)建筑设计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方法,满足体系化设计的要求,充分考虑构配件的标准化、模数化、多样化;应执行模数协调原则,做到基本单元、基本间、户内专用功能部位(如厨房、卫生间、楼电梯间等)、构配件与部品等的模数化、标准化和系列化。
住宅产业化报告
住宅产业化报告引言住宅产业化是指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来生产住宅,以提高住房的品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住宅产业化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
住宅产业化的意义和发展现状意义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住宅产业化可以降低住房的生产成本,提高住房的质量。
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住房的建设成本。
其次,住宅产业化可以缩短住房的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耗时长、工序复杂,而住宅产业化可以将住房的生产和施工过程分解为多个模块化的工序,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方式,可以大幅度缩短住房的建设周期。
此外,住宅产业化还可以提高住房的品质,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和统一的施工工艺,可以减少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住房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发展现状目前,住宅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进行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和开发,并对住宅产业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加大了对住宅产业化的投入。
许多大型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纷纷投资建设住宅产业化的生产基地,加大住宅产业化的研发力度。
同时,一些新兴的住宅产业化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为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住宅产业化的技术与模式分析技术住宅产业化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是装配式建筑和工业化生产。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还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而工业化生产则是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住宅的大规模、高效率生产。
此外,住宅产业化还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节能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模式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大型房地产企业为主导的集约化模式,另一种是以小型住宅产业化企业为主导的专业化模式。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住宅产业化是指将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与现代化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相结合,通过标准化、规模化、流程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实现住宅建设的快速、高效和低成本。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需求的增大,住宅产业化已成为住房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分析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绿色建筑、集约化和个性化等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环境、不耗尽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保持协调和谐发展。
住宅产业化需要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节能设计等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低碳环保指标。
例如,选用环保材料、装配式建筑等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住宅的节能设计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是对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重要的要求,也是与未来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要求。
二、智能化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住宅产业化将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化住宅可以通过搭载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实现房屋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住宅产业化需要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到设计、施工和装修等环节中,使智能化成为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标准配置。
例如,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自动控制,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家庭安防、智能家居等功能,提高居住者的安全感和便利性。
智能化是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要求。
三、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和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住宅产业化需要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入到整个生产过程中,从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改进、室内环境的设计等方面提高绿色建筑的水平。
例如,通过选用环保材料、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减少等方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通过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等,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住宅产业化一、引言1999年,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
某建筑工地上,看不见脚手架,也没有泥瓦匠。
几名工人正把在工厂里生产好的房子运至现场装配。
两个月后,这栋有着42套标准户型、7层高的楼房竣工,它是我国第一栋工业化住宅建筑。
事后,此建筑的开发商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曾遗憾地表示,此项目成本太高,很难推广,象征与实验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时间转眼到了2008年,地产市场一片混沌时,却没有人怀疑万科的龙头地位。
人们相信住宅产业化将成为万科新的盈利增长点,而它也很合时机地宣布计划5年之内完成所有项目的产业化,到2009年,精装修房的比例将达到100%。
似乎就在一刹那间,多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住宅产业化一跃从趋势成为开发商的必然之选。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万科为代表的地产商与以北新建材为代表的建材商正前赴后继于产业化之路上,但这一路走得并不平坦。
尽管提出10年有余,住宅产业化在中国依然处于试验阶段,其推进也处于尴尬的节点之上,与国外的差距依然明显,一切还只是在路上。
二、住宅产业化的含义什么是住宅产业现代化?1999年,建设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住宅产业现代化,即是应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实行工业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商品化运作,住宅的各个部品、部件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集成化、智能化及数字住宅的要求,形成部品、部件配套协作的住宅产业链。
其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1)住宅建筑的标准化;(2)住宅建筑的工业化;(3)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4)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
也就是说,住宅产业化就是像造汽车、造家电一样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标准、节能、有利于生产、使用和回收的住宅产品。
三、实施住宅产业化的意义:(1)首先,住宅产业化将会实现社会资源节约,这主要体现在能源、水源和材料节约方面。
以材料为例,工业化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了建筑主材的消耗;装配化施工的方式,降低了建筑辅材的损耗。
在能源方面,据了解,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
我国绝大多数采暖地区住宅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
工业化住宅因其围护材料的革新,使用能耗远低于传统住宅;同时建造过程中的集中生产也使得建造能耗低于传统手工方式,ALC、轻钢及预制PC墙体与普通烧结砖作对比,工业化外墙体系在导热性能方面大大优于传统墙体。
在水源方面,工业化生产改变了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方式,实现养护用水的循环使用。
传统的现场施工中,混凝土的现场养护所使用的方法是泼水,用水量难以控制,被污染过的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场地四周。
而混凝土构件厂,对于混凝土构件使用蒸汽养护,或者使用统一的构件养护池,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浸泡。
这些使用污染过的水,可以通过净化处理,进行中水收集再利用,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在材料方面,工厂化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了建筑主材的销耗;装配化施工的方式,降低了建筑辅材的损耗。
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
工业化生产时,制作构件所用的钢模具、钢模板均为可多次循环使用约200次左右,报废后均可回炉;而现场制作模具的木模板可循环使用频率极低,仅2一3次。
(2)其次,住宅产业化能够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现场装配施工相较传统的施工方式,极大程度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扰、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
(3)产业化住宅能够提高住宅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方式房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国内住宅的工程质量投诉水平,以外墙为例,高于香港预制外墙的10倍。
工业化住宅能够最大程度改善结构精度,墙体开裂等质量通病。
在建筑施工的精确度上,以混凝土柱的垂直度误差为例,按照传统施工方法制作的混凝土构件尺寸误允许值为5-8mm,而在实际现场经常会出现超过10mm的误差。
以预制方式生产的混凝土柱子的误差在2mm以内。
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0.1%,外墙瓷片拉拔强度提高9倍。
同时,采用新的围护和隔墙体系,提高隔声和保温性能,通过设备分离的方式,便于系统维护及更新。
(4)住宅产业化以后,住宅的建造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通过预制生产和装配式生产方式可大幅度减少建造周期,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数量。
通过预制生产和装配式生产方式可大幅度减少建造周期,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数量,大量人力、精度难以控制的工作转移到了工厂生产。
就施工工人操作的稳定性上来讲,以预制楼板吊装工作为例,工人的现场的基本操作步骤仅定位,就位、安装3步。
现场施工使用吊车,省去外墙脚手架,高空作业量减少了近90%,可控制性更强。
而吊装一块楼板的平均时间仅为15分钟。
传统方式下,一栋18层的小高层,包括经装修建造周期约为12个月;而装配式生产方式仅需不到10个月。
在工厂化的模式下,装修、景观可随主体同步开展。
第五,住宅产业化形成规模以后,产业工人需求增加。
由于大部分施工现场的工作转移到了工厂里面,随之施工现场的民工也将转移到工厂里面,成为产业工人。
其工作条件会得到提高,其产业技术会得到培训,其福利待遇会更有保障。
这将会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我国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就开始了“三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三高一低”,即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高质量、高速度、高功效和低成本。
为此,20世纪70~80年代,政府开始了一系列与住宅产业化相关的政策制定,包括改革城镇住房制度、停止福利分房。
随着城镇住宅建设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开始萌芽。
在技术方面,最早是学习前苏联的大板房技术。
这种技术有很多的缺点,逐渐被淘汰了。
其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它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因为在北京现存的大约50万m2的大板楼还没有经历过强烈的地震灾害的验证。
实际上,它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外墙的防水、防渗技术比较落后。
由于当时的大板楼没有采用构造防水,而且使用的密封胶质量不过关,过了两、三年之后就出现了大面积的渗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没有考虑保温、隔热、隔声的措施,造型单调,审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造成其居住的质量和感觉非常差,后来就没有再用了,业内也停止了对预制技术的研究,预制装配技术被淘汰了。
1998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成立,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
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概念。
此后,在JICA项目(日本援华项目之一)专家的支持下,按照日本的成熟做法,逐步建立了中国的《商品住宅性能指标体系》、《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等文件,开始对中国的商品住宅进行性能认定。
国内的住宅产业化工作主要集中在住宅部品的研发和生产上面,对工业化住宅建造体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轻钢结构的住宅体系方面。
包括万通筑屋、博思格、北新房屋、居琪美业等在内的轻钢结构住宅开发、制造商,作了许多尝试。
从1998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成立开始到2005年为止,中心陆续批准建立了几个国家级的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包括:天津二建、青岛海尔、正泰电气、北新建材,都是住宅部品和设备的生产型企业。
2005年批准建立的合肥经济开发区也是一个住宅部品和设备生产的工业园。
这些基地有产品、有技术,但当它们的住宅部品和技术去打开市场的时候,却发现很难,因为技术的配套与标准问题、审批和验收的问题、成本的问题等等,开发商不愿意用。
虽然是国家的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但在市场经济下,客户不买账,他们也没有办法。
2005年在合肥召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工作大会上,上述四家老基地都强烈批评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认为他们并没有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的称号也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市场机会。
于是,在2006年6月,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颁布了修改后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管理规定,把产业化基地变成了三大类,除了保留原来的生产型基地之外,新增加了两类:一类是试点城市,第一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授予了深圳市,主要是考虑到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有立法权,能够进行产业政策方面的制定,给予住宅产业的相关企业以一定的政策支持。
另一类是以房地产开发商为龙头整合住宅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的企业联盟,属于开发应用型的产业化基地。
经过申请,万科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称号的房地产开发商。
那么,万科又是如何走上住宅产业化发展之路的呢?万科集团于1999年成立了建筑研究中心,为集团提出的走住宅产业化之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目标服务。
但是,具体怎么走,走什么样的道路,万科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的住宅产业化选择什么样的技术道路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004年万科集团工厂化中心成立,中心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同时开展3栋工业化住宅实验楼的研究,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实验楼、轻钢结构的实验楼以及钢结构的实验楼,甚至在更早期还考虑过木结构的实验楼。
后来经过比较研究,只选择了PC结构进行深化,并完成了1号工业化住宅实验楼的建造。
万科之所以选择PC结构,是处于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考虑:一是我们国家缺少木材和钢材,钢结构和木结构的住宅在我国的成本居高不下,不能支撑大规模的住宅建造。
此外,在消防上面很难进行技术突破也是他们的弱点。
二是我们国家缺少土地资源,住宅要向高处发展,只能建造低层住宅、独户住宅的钢结构和木结构,不适合中国的住宅政策导向。
三是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和传统的砖石建筑类似的住宅。
从传统的砖石建筑到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转变很容易,而到轻质的木结构和轻钢结构的转变就比较难。
在选择了预制混凝土结构(PC结构)以后,万科又对欧洲、日本和香港的PC结构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欧洲是非地震区,采用非抗震技术;香港采用的是英国的技术,同样是采用非抗震技术;而日本的地震灾害比较严重,其对地震的考虑比较全面,因此日本的预制技术体系最适合借鉴和使用的。
日本的PCa结构体系主要有板式体系和框架体系。
板式体系有:WPC-板式(剪力墙)预制混凝土(适合5层以下);WRPC-框架剪力墙预制混凝土(适合7~14层)。
框架体系有:RPC-框架预制混凝土(适合3~14层);HRPC-高层框架预制混凝土(适合14层以上)。
对日本预制住宅市场的调研显示最主流的还是预制框架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日本工业化住宅市场的主流,这是因为比起板式结构(WPC和WRPC),框架结构(RPC和HRPC)更适合于高层住宅,其建筑容许高度也比较高,可以做14层以上的预制住宅。
同时,RPC结构也更适合于多样化、自由的平面布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