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多媒体调度通信

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多媒体调度通信

3 系统 扩 容 受 设 备 硬 件容 量 限制 , ) 设备 后 期 扩容 投 资成本 高 。
4 组 网 灵 活 性 差 , 实 现 全 网 调 度 容 灾 、 地 ) 未 异
接 和通 信 。 这种 集 中控制 、 散接 入 的架构 使 得在 分
软 交换 网络 上提 供 的业 务 能够更 加 迅 速地 实 现广

5 ・ 0
电 力 至 锯 c 谨 童
12 调 度 交 换 网 未 来 发 展 . 121网络 发 展 带 动 通 信 的 多 元 化 需 求 ..
2 设 备选 择 和 系统 建设 规 模
在设 备的选 择上 ,要 求选 用基 于下 一代 电信
及互 联 网技 术 的软交 换 系统 ,在继 承传统 业务特 色 的基础上 , 根据 用户 的需 求 , 提供集语 音 、 视频 、 数据 于一体 的多媒 体业 务应用 。 系统 的建设规 模 :在重 庆市 调通 中心部 署一 套 G S企 业级 S 1 2软交换 核 心平 台及相关 的 2 W9 0 接 人层设 备 ,同时在下 属南岸 供 电局及 5个变 电 站 配置接 人层 终端 ,以实现 市调一 南岸一 变 电站
覆盖。
容灾 技术 , 网络安 全可 靠性 需 要从 核 心交 换平 台 、
传输 网络 、 接人 端 3个 方面 提升 。
5 程控 调 度 交 换 网 络 是一 个 封 闭 的 网络 , ) 开
针 对 业 界 的发 展 趋 势 和 目前 电 力 单 一 电路 交 换 组 网 的现 状 , 庆 市 电 力公 司市 调 至 南 岸 地 重
6 bt 话 路 , 整个 通信 的过程 中均 不 释放 , 4 k is / 在 造
成 了通 信资 源 的巨大 浪 费 。传输 过程 中需要 较宽 的频带 . 且设 备较 复 杂 。 2 现 有 交换 网不 支 持 视 频 、 据 等 多媒 体 业 ) 数 务 。传 统 电路 交 换 网络 采 用 P M 编码 和 窄带 交 C 换 方式 , 量 的拨 号 数 据业 务造 成 语 音 网 络 的拥 大 塞 , 传 统 交换 网无 法适 应各 种 多 媒 体 业 务 的应 且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的时期对电力通信的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当前电力通信系统虽然业务量小但是种类较多,这不但造成浪费,而且由于种类繁多对其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带来很大不便。

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软交换技术。

这是由于软交换技术具有媒体网关接入、呼叫控制、业务提供以及互联互通等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新时期电力通信的问题,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交换技术;电力;通信系统1、背景随着电力市场化、开放化的趋势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信息系统的业务将发生变化。

一方面,涌现出不少新型业务如:电视会议、变电站无人视频监控、输变电线路监控及电厂视频监控等视图业务;另一方面,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同时,监视全网运行状况,提供故障记录和分析的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以及电量计费网络系统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等。

因此,基于互联网/局域网并能体现信息化综合业务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软交换主要具有呼叫控制、互联互通、业务提供等功能,下面分别来逐一介绍这个三大功能:(1)呼叫控制功能。

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组成。

它除了能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之外,还可以提供各种控制功能,如:呼叫处理、智能呼叫触发检出、连接控制和资源控制等等。

(2)互联互通功能。

当前ip电话体系主要是由两大标准构成即:itu-t h.323协议标准和ietf sip协议标准,这两大标准均可以独立的均实现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但是不可相互兼容的体系结构。

软交换技术可以与多种协议相兼容,自然也包括同时兼容itu-t h.323和ietf sip这两大协议标准。

(3)业务提供功能。

一方面,软交换可以实现对pstn/isdn交换机的支持,并能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与现有智能网相兼容相配合,为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8-12-18T15:38:13.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董晓慧秦学伟刘慧慧[导读] 摘要:在电网调度通信专网中,通过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促使电网不断向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双向、实时的通信网络系统。

国网亳州供电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摘要:在电网调度通信专网中,通过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促使电网不断向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双向、实时的通信网络系统。

因此,要想增强电力调度通信专网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交换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对软交换技术的优化应用,并结合电网系统现有通信设备,统一规划,不断促进电网系统通信网络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笔者在本文中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电力通信;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而电力通信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各种新技术、新设备被投入电力通信系统中。

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种类繁多,不同的网络之间想要通信非常困难,导致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很难管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从软件的角度,运用编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各种网络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

1 软交换技术概述1.1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指在分组交换网络的前提之中,通过编程软件,实现呼叫功能与媒体处理独立的专业性系统。

呼叫控制功能能够脱离传输层,实现控制、可编程及交换功能的相互独立。

1.2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运行网络体系结构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软交换的主要功能协议能够产生各种类型的信令协议,为电力通信网运行提供更为灵活的操作空间,但是这项功能的实现需要以 IP2软件换网络和PSTN网络为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承载网络的时延等指标对于电力通信网络的整体运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软交换的建设也需要考虑承载网的指标因素。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Ch i n a Ne w Te e h n o 1 .

: i
信 息 技 术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寇 诗 书
( 中国联合 网络通信有限公 司阿克苏地区分公 司,新疆 阿克苏 8 4 3 0 0 0 )
摘 要 :我 国 国家经 济的 发展 ,对 于通 信 通信 系统 的要 求 日益 严格 ,为 了保证 我 国经济建 设环 境 的稳 定性 。我们 要进 行 通讯技 术 系统的 更新 ,以保 证 实 际经济 的发展 要 求 。为此我 们要 进行 通信 系统 的高效性 、安 全性 、先 进性及 其稳 定 性 的 提升 ,满足 实际 经济 生活 的 需要 。 为 了达到 这个 目的 ,我们 要进 行现 有通 信 网络 资源 的有 效应 用 ,促 进通信 企 业的 经 济
价值 的 不断提 升 ,以促 进通 信 企业 的技 术 系统的 不 断发 展 ,为 此我 们要进 行软 交换 技 术 系统的健 全 ,促进 我 国的通 信通 信 系统 的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发 展 。 关键 词 :交换技 术 ;通信 系统 ;研 究深化
中图分类 号 :F 6 2
文献标 识码 :A
1软交 换 技 术 应 用 的背 景 及 其 相关 统 的健全 , 保 证 了 日常 工作 的稳定 运行 。 这 种 软 交 换机 实 现 了新 旧 网络 的 有效 融 市 场 经济 体 制 的不 断 健 全 ,促 进 了 合 ,保 证 了实 际工 作 的 稳定 运 行 ,其 突 我 国的 通 信市 场 化 的发 展 ,其 电 网建设 破 了传统的交换 网络的封闭性 ,实现 了 日益 开 放 化 、 日益 开 放 化 ,有 利 于 我 国 其 硬 件 供 应 环节 、更新 维 护 环 节 及其 应 的通 信 网 络建 设 的稳 定 运 行 ,这 促 进 了 用 开 发 环 节 的稳 定 运 行 。理 所 当 然用 户 我 国的通信信 息系统业务的不断发展。 也 牢 牢 地 锁定 在设 备 供 应 商 的那 里 ,压 随着 经 济 的 发展 ,一 系列 的新 型 业 务 的 缩 了用 户 选择 的空 间 ,导 致 用 户 在设 备 不 断 的 得 到呈 现 ,通 过对 通 信 网络 的应 维 护 费 用 上失 去 了应 有 的 主 动权 。然 而 用 ,实现 了联 通 网 络 通信 系统 向最 新 型 通 过 软 交 换技 术 的所 搭 建起 来 的下 一代 的体系架构的转变 。在全网的运作过程 网络 可 以有效 地扭 转 了这 种 不利 局 面 , 中 ,通过 对 全 网运 作 环 节 的 有 效监 视 , 这 主 要 是 在利 用 软 交 换 技术 搭 建 的新 一 确 保 其 相 关 故 障记 录 的有 效 分 析 ,满 足 代 网络 中设备 系统 供 应 商都 是 基 于 同 一 实 际 通 信 网络 系统 的发 展 ,促 进 其 流 量 个 开 放 标 准 平 台开 发 出来 的 ,这 样 一来 计 费 网络 系 统 的不 断健 全 ,保 证 其 实 际 用 户 自然就具 有更 多 的选 择权 。 工作 的需要 。 软 交 换 技 术 的发 展 ,突破 了传 统 的 软 交换 技 术是 实 际工 作 的应 用 比较 电路 交 换 技 术 的局 限性 ,保 证 了软 交 换 广 泛 的技 术 方 法 ,它 通 过 对相 关 业 务 提 系统 的健 全 ,有 利 于 其 软交 换 技 术 的 有 供 功 能 、 呼 叫控 制 功 能 及 其互 联 互 通 功 效 应 用 ,保 证 其 经 济 性 、低 成 本 性 的 提 能 的实 现 ,促 进 了软 交 换 技术 的不 断 发 升 ,满 足 了 日常工 作 的需 要 。软 交 换 技 展 。 其 呼 叫控 制 功 能 是 软 交换 功能 环 节 术 的应 用 , 满足 了 日常平 台的有效 应用 ,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它 实 现 了基 本 呼 叫功 促 进 了新 技 术 应用 的广 泛 推 广 ,这 种 软 能 的有 效 应 用 ,确 保 了实 际 相关 控 制 功 交 换 技 术 具 备 很好 的性 价 比 ,其 设 备 成 能的有 效应 用 , 满足 了实 际工作 的需 要 , 本 是 比较低 的 。 与传 统 的电路交换 相 比 , 比如 一 系 列 的 连 接 控制 机 器 资 源 控 制 、 软交 换 技 术 可 以更 好 的解 决 网络 的可 靠 呼 叫处 理 环 节 的 有 效应 用 等 。 其互 联 互 性 。用 户 在组 网 的时 候 可 以 利用 软 交 换 通功 能 通 过 对 相 关 协议 标 准 的应 用 ,满 的优 势 采 用 功 能 软件 的形 式 将传 统 的 电 足实 际工 作 的需 要 ,促 进 其 能 力交 换 环 路 交换 的核 心 功 能 先进 行 了分 类 ,然 后 节 、补 充 业 务 环节 及 其 呼 叫 建 立措 施 的 再将 其 往 下 分 配 到 各骨 干 网络 。 由于 这 应用 。但 是 其 也具 备一 定 的劣 势 ,比如 种 根据 分 门别 类 的分 布 式 结 构是 可编 程 不 能 实现 其 体 系 结 构 的 有效 平 衡 ,不利 的 , 同时 也 是 以计 算 机 平 台为 基 础 ,并 于其 实际 工作 的稳定 运行 。 可 以利 用 设 置 网 络权 限来 更 好 地 实现 网 软交 换 业 务 提 供 功 能也 是 一 种 比较 络 的可控 性和安 全性 。 常见 的 功 能模 式 ,它实 现 了对 相 关 型号 2 . 2 通 信 网络 系统 分布 广泛 ,其业 务 的 交 换机 的应 用 ,确保 其 相 关 业 务 环节 系 统 内部 环 节 是 非 常 繁 杂 的 ,具 备多 种 的 稳 定运 行 ,这个 环节 包 括 基 本 业 务 环 网络 形 式 ,为 了促 进 其 各 个 网络 的相 关 节 及 其 补 充业 务 环 节 ,它实 现 了 日常智 环 节 的 有效 协 调 ,我们 要 进 行 软 交换 技 能 网 相 关 业务 环节 的稳 定 运 行 ,有 利 于 术 的有 效应 用 ,保 证 日常 网络 融 合 过程 促进 其整 体 软交换 系统 环节 的稳定 运行 。 中 的相 关 问题 的解 决 。促 进 其 相 互 独 立 2 软 交换技 术 的必要 性及 应用潜 力 性 、相 互 共 同性 ,促 进 其 软 交 换 技 术 系 2 . 1 软交 换机 技术 是 一种 话音 网络 交 统 的不 断更新 , 以满足 实际 工作 的需要 。 换 技 术 的 应 用 ,它 突 破 了传 统 的 电信 网 采 用 软交 换 技 术 组 建 的通 信 通 信 系 络 的局 限 性 ,确 保 其 程 控交 换 机 网络 系 统 具 有 自我 统计 和 自我 维 护 功 能 ,主 要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
通 信技 术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
刘 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 司延边分公 司 吉林延边 1 3 3 0 0 0 )
摘 要: 通信 网络融合 离不 开软 交换技 术的发展 , 在 此过程 中, 软 交换 系统 实现 了开放 式的应 用环 节, 确保 第三方应 用开发 与新 业务环 节的运行 。 关 键词 : 软 交换 网络 融合 应 用程序接 口 通 信 网络 融合 方案设计 新 业务 中图分 类号 : T N 9 1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3 ) 0 4 — 0 0 5 7 - 0 1
软 件 换 技 术 的发 展 有利 于 促 进 通信 网络 系 统 的健 全 , 在 此 过 程 ( 2 ) 引 入 软 交 换 的必 要 性 。 为 了实 现 新 型 交 换 网络 的 实 现 , 我 们 以有 利 于 相 关软 件 、 硬件设备 健全 , 中, 软 交换 的增 强型业务 框架 与各层间 的协议环节的实现 , 有利于 需 要进 行软 交 换 技 术 的 引进 , 促进通信 网络的正常运行 。 有利于 日常选择 能力 的提升 , 有利于促进维修成本费用的降低 , 有 利于提高成本 的利用效率 。 软 交换 的新型 网络系统的出现 , 打破 了 1交换 机 业 务与控 制 的分 析 传统的交换 网络的局 限性 , 有利于促进最符合 自身产 品的网络系 软 交 换技 术 的应 用范 围是 比较 广 泛的 , 具 体来 说 , 在 日常 统 。 软 交 换 的 使 用 能 够 有 效提 高 网络 的安 全 运 行 性 , 有 利 于对 电 路 P S T N网络系统 中, 交换机确保了用户各项功能的有效实现, 其业务 交换核心功能进行有效分类, 有利于 日常分组网络骨干网络的顺利 与控制环节是与交换机切身相关的 。 在每个接点环节 , 确保其交换 开 展 , 有 利 于 软 交换 系 统 的建 立 健 全 , 有 利 于 促 进 通信 网络 系统 的 机的功能实现与相关业务的完成 。 在此环节 中, 我们需要利用交换 建 立 健 全 。 机 与 信 令 进 行 相 关业 务 的 提 供 , 并 且 按 照 相 关 的技 术 规 范 , 进 行 开 放的业务的检验 为了满 足用 户的对于新业务 的需要 , 我们需要运 3基 于软 交换 的增 强 的业务 框架 及其 接 口协议 的分 析 用 智 能 网系 统 , 这 种 系 统 是一 种 公 共 性 的 网 络业 务 平 台 。 在 此 过 程 般来说 , 软 交 换 的增 值 业 务 框 架结 构 的完 善 , 有 利 于 促 进 软 有利于通信 网络的发展 , 在此过程 中, 我们需要应 中, 软交换技术在 网络运行系统 中分为几个部分 , 比如控制层 、 业务 交换系统的发展 , 层、 媒体层 以及接入传送层等。 有效实现业务与控制环节的分析, 有 用服务器进行相 关增值业务的具体展开, 有利于增值业务 的开发平 利于实现媒体层 的相对独立性 。 有 利于网络结构 的不 断更新 。 随着 台的提供 , 有利于相 关环节的接 口信令的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 媒体 新兴 网络结构 的发展 , 相应 的弊端暴露 出来 , 比如对于新 旧网络 的 服务器进行一些特殊业务的提供 , 有利于媒体 网关间的承载接 口的 融合矛盾问题 , 不利于促进分组网络与P S T N网络的有效互 通, 不利 有效处理 , 有利于采用的通信协议与软 交换体系结构的接 口的有效 有 利 于促 进 相 关开 放 新 协 议 的 发 展 。 各 种 接 口及 其 使 用 的 协 于实现P S TN的完善 , 在 日常 网络演进进程 中, 软交换设备是其关 结 合 , 键部分 。 议如下 : 媒体网关和软 交换 间的接 口。 用于传递软交换和媒体网关 间 的信 令 信 息 。 此 接 口可使 用 信 令 控 制 传 输 协议 或其 他 类 似 的 协 2软 交 换技 术 的系统 分 析 议。 软 交 换 间 的接 口。 实 现 不 同软 交 换 问 的交 互 。 此 接 口可 以使 用 会 软交换技术是通信技术 的重要组成环节 , 在此其中, 国内外很 话 发 起 协议 S I P — T 或B I C C 协议。 软 交换 与应 用 / 业 务 之 间 的接 口协 多 科 研 机 构对 软 交 换 技 术进 行 一 系 列 的研 究 分 析 , 几 乎 每 个 出色 的 议 。 提供访 问各种数据 库、 三方应 用平台、 各种功 能服 务器等的接 设 备 商 都 具 备 比 较完 美 的解 决 方 案 , 在此过程 中, 我们 需要 了解 软 口 , 实现对增值业务 、 管 理 业 务 和 三 方 应 用 的支 持 。 交换 技术运行 的具体 规范 , 以确保 日常软交 换系统结构的 内部调 软 交换 技术在 电力系统 中的普 遍推 广 整, 有利于满 足其性能要求 , 有 利于保 障通信接 口协议 的规范性 。 4应 用举 例: ( 1 ) 软 交 换 的 原 理 是 比较 容 易 理 解 的 , 它 是 一 种 关 于媒 体 网 关 改革 开 放 以来 , 我 国 的 电力 通 信 网 络 不 断得 到发 展 , 其 具 备 多 与 呼 叫服 务 器 的控 制 模 式 , 它 具 备 一 系 列 的优 越 性 , 在 媒 体 网关 系 种 传 输 介质 , 比如 微 波 、 载 波等 , 有 利于 形 成 合力 有 效 的 多种 网络 形 统 中, 有 利 于 实 现 呼 叫控 制 功 能 的有 效 分 离 , 在此过程中, 基 本 呼 叫 式 , 促进相 关交换设备系统 、 复接设备系统的建立健全 , 有利于实现 控制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对网元上的软件与相关服务器 的应用 , 其 中 网络 间 的互 联 互 通工 作 。 不 科 学 的 软交 换 技 术 , 造 成 了资 源 的 浪 费 , 的具 体环节包括 , 连接控制 、 信令互通 、 管理控制 、 呼叫选路等 。 而 且对 整个 电力 通信 网的 管理 也 带 来 了很 大 的 不便 。 软 交换 技 术 的 软 交 换 的 功 能 应 用 是 比较广 泛 的 , 一般 拉 会 所 , 它 有 利 于 新 旧 引入 , 将 可 以解 决 以 下几 个 方 面 的 问题 : 电力 通 信 网 中 网络 互 通 , 电 网络方 式的融合 , 它是系统环节正常运行 的关键设备 , 其具备媒体 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是一种交换 网络, 而且拥有电力系统独有的载 网 关接 入 的功 能 , 有 利 于 适 配 功 能 的具 体 延 伸 。 有 利于 实现 各 个 媒 波 电话 网络 ; 同时 电力 通信 网 中 也存 在 计 算 机 网络 , 它 们 是 以I P 协 体 网 关 的连 接 , 比如 数 据 媒 体 网关 、 用户 媒 体 网 关 、 无线媒体网关 、 议 为基 础 的分 组 网 络 。 ATM媒 体网关等 , 有利于H. 2 4 8 协议功能 的具 体实现 , 在此过程 在电力通信 网络 中, 我们要确保多种传输介质 的统一性 , 通过 中, 通过与H. 3 2 3 终端 以及其他客户端 终端 的连 接 , 实现相关业务 对软交换技术的引进 , 促进 我国对相 关介意信息的交换的分析 。 软 的提 供 。 软 交 换 具备 很多 种 功 能 , 其 中呼 叫 控 制功 能 是 关 键 部分 。 它 交 换 具 有 操 作 维 护 功 能 , 主要 包 括 业 务 统 计 和 告 警 等 。 对 业 务 繁 杂 有 利 于 基 本 呼 叫 系统 的建 立 健 全 , 有 利 于 其 的维 持 与 释 放 工 作 。 有 的电力系统来说 , 引入 软交换可 以对各种业务进行统一的统计 。 若 利 于 实 现 连 接控 制 环 节 、 呼 叫 处理 环 节 以及智 能呼 叫触 发检 出 的控 出现 故 障 还 可 以及 时地 发 出 告 警 信 号 。 制, 有 利 于 日常 的 资 源 控 制 环 节 的实 现 。 5结 语 对业务提供功能的分析 ,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有利于 网络的电路 软交 换 技 术是 电信 网络 运 行 的重 要 环 节之 一 , 这 需 要 引起 我 们 交换 的演 进 , 有 利于 实 现 分 组 交换 环 节 的 发 展 , 在此过程中, 软 交 换 确保 相 关环 节 的实 现 。 以实现 分 组 网络 的有 效 连接 。 促 进 通 能够 实 现 对 P S TN/ I S D N交 换 机相 应业 务 的 提供 , 比如 一 些 补充 业 的重 视 , 以有 利于网络演进的正常推进 。 务 与基本业务 , 这些 业务 的发展 也离不开与 目前智 能网的融合 , 需 信 网络系统的完善 , 要 智 能 网进 行 相 关业 务 的提 供 。 在此过程 中, 其互 联 互 通 功 能 的实 参 考 文献 现, 对于整个通讯网络的健全 , 有着很必要 的作用。 它有利于促进 [ 1 ] 邢 燕 霞, 赵 慧玲 . 基于 I M S的 网络 融 合研 究进 展. 中国 电信 网 站, 电话体 系结构的完善 , 一般来说 , 目前存在 两种模式 , 分别是I E T F 2 0 0 4 . 制定的S I P 协议标准 、 I T U- T 制定的H. 3 2 3 协议 , 这两者的性质是 同 [ 2 ] 叶华, 强磊. 软交换 网络发展趋势 的研究. “ 十一五”规划征文选 步 的, 是不可兼容 的体系结构, 有利于 日常 呼叫环节的建立 , 有利于 登 , 2 0 0 6 年P 9 6 - 9 9 . 日常 的能力交换 , 有利于补充业务 的顺利进行。 软 交换 技术不仅能 提供这 两种模式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在数字网络中实现电话通信的传送和交换。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话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高效的通信体验。

软交换技术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线路连接,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将交换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的接续、转接、呼叫转移等功能。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负责处理电话通信中的各种功能和信号。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对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将信号传送到目标用户。

而在传统的电话网络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模拟-数字转换和数字-模拟转换,信号质量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线路质量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建设大量的交换中心和线路,成本较高且扩容困难。

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实现扩容或缩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和维护难度。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方便地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电话与互联网、电视、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连接。

软交换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软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通信,将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沟通质量。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支持虚拟专用网(VPN)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呼叫中心等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软交换技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带宽和网络延迟的要求较为敏感。

如果网络质量不好或者带宽不足,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呼叫延迟增加等问题。

其次,软交换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通信中断。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
通话。
信令协议介绍及作用
0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 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它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 种业务,并具有灵活、可扩展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02
H.323:一种ITU-T推荐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栈,包括H.225呼 叫信令协议、H.245控制协议和RTP/RTCP媒体传输协议等。 H.323协议栈支持在分组网络上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 服务。
软交换网络架构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口 标准,可以与各种异构网络进行互联 互通。
模块化结构
软交换网络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各 功能模块相互独立,便于灵活配置和 扩展。
关键网元功能描述
软交换机(Softswitch)
负责呼叫控制、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网 元。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开放接口与标准协议
采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便于与各种业务和应用 进行集成。
分布式架构
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处理能 力。
多业务支持
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满足了用户多样化 的通信需求。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软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宽带接入 网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丰富的通信服务。
1 2
开放API接口的重要性
通过开放API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软交 换平台开发丰富的业务应用,提升平台的业务提 供能力。
API接口设计原则
包括接口的统一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 计原则。
3
典型API接口介绍
如呼叫控制API、媒体处理API、用户管理API等 典型API接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软交换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呼叫控制、媒体处理、信令传输和接入接口等功能。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供高性能的呼叫处理能力。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它可以通过IP协议进行语音通信。

IP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软交换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而交换机则用于在本地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

网关是软交换网络中连接不同网络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网关可以连接到传统的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总之,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先进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服务器作为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处理着呼叫控制功能,包括信令传递、媒体处理、接入接口等,同时还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流量,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软交换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通信质量,因此对于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和规划。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为常见的终端设备。

它能够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业务。

IP电话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跨地域、跨国界的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并且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软交换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通信交换技术,用于实现电话网
络中的交换机功能。

传统的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而
软交换则完全依靠软件来完成交换功能。

软交换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传统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包括呼
叫接通、呼叫转移、呼叫保持、呼叫转接等。

它基于计算机服务器,通过软件程序来处理和转发电话呼叫。

软交换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灵活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可以根
据需求快速调整和更新交换功能。

2. 成本效益:相比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成本更低,因为
它不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

3. 可伸缩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可以处理大量的电话
呼叫和用户。

4. 多功能性:软交换技术可以集成多种通信功能,如传真、语音信箱等。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需要较好的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安全性方面也需要特别关注,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高效的电话交换服务。

它是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之一。

基于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融合

基于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融合

基于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融合[摘要]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

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可编程网络应用程序接口电力通信网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040-011、引言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

交换机的功能与其提供的业务都需要在每个接点完成,并且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所以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

为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智能网(in)。

软交换在未来网络中的位置将被分成接入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即把控制和业务的提供从媒体层中分离出来。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这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

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现有的pstn网络与分组网络实现互通,将pstn 逐步地向ip网络演进,其关键的网络产品就是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

2、软交换技术(1)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又称为呼叫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

其最基本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信令互通(如从7号信令到ip信令)等。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和关键设备,必须具有以下功能: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该功能可以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

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的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

基于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融合

基于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融合
工 业 技 术
I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信 网 络融 合
贾 维珉
( 中国铁 通集 团有 限公 司唐 山分 公 司 河 北 唐 山 0 5 3 0 0 0 ) [ 摘 要] 软 交换技 术 的出现 一方 面造就 了 网络的 融合 , 另 一方面 软 交换采 用 了开 放 式应用 程序 接 口( A P I ) , 方便 了第三 方应 用的 开发 和新业 务 的引进 。 论 文 主要 从软 交换提 出 的必然性 、 软 交换 的概念 和主要 功能 、 基于 软交 换的增 强型 业务 框架 以及 其各 层 间的协议 等方面 对软 交换 技术进行 了论 述 , 并对软 交换 技术在 电力 通信 网 中的应 用前 景作 了介绍 。 [ 关键词】 软交 换 网络 融合 可 编程 网络 应用 程序 接 口 电力 通信 网 中图 分类 号 : TN 9 1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l 4 X( 2 O 1 3 ) l 0 — 0 0 4 0 — 0 1
1 . 引 言 在传统 的基于T D M的P S T N网络 中 , 提供 给用户 的各项功 能都直 接与交 换
机有关, 业 务和控 制都 是 由交 换机 完成 的。 交 换机 的功能 与其提供 的业务 都需 要 在每 个接 点完成 , 并且采 用依靠 交换机 和信令 来提供 业务 , 所 以必须在 交 换 机 的技术 标准和信 令标准 中对开放 的每项业 务进行详 细规范 。 为满 足用户对新 业 务 的需 求 , 网络 中 出现 了公 共的业 务平 台 一一智能 网( ) 。 软交 换在未 来 网 络 中的位 置将被 分成接入 传送层 、 媒体层 、 控 制层和业务层 , 即把控 制和业务 的 提供 从媒体 层 中分 离 出来 新的 网络结 构固然有 其优 势所在 , 但 原有 网络近 期 不会 消失 , 这就 产生 了新 、 旧网络 融合 、 互 通 的问题 。 如 何灵活 、 有效 地使现有 的 P S T N网络与 分组 网络实 现互通 , 将P S TN 逐 步地 向I P 网络演进 , 其 关键 的网络 产 品就是 软 交换 设 备 ( S o f t S wi t c h) 。 2 , 软 交换 技 术 ( 1 ) 软交 换 的概念 软 交换又 称为呼 I I q A G E N T、 呼叫服务器 或媒 体网关控 制。 其最 基本 的特 点 和最 重要 的贡 献就是 把呼叫控 制功能从媒 体 网关中分离 出来 , 通 过服务器 或 网 元 上的软 件实 现基本 呼 叫控 制功 能 , 包 括呼 叫选路 、 管 理控制 、 连 接控 制( 建 立 会 话、 拆 除会话 ) 、 信令 互通 ( 如 从7 号信令 到Ⅲ信令 ) 等。 ( 2 ) 软 交换 的主 要功 能 软交 换作 为新 、 旧网络 融合和 关键 设备 , 必 须具 有 以下功 能 : 1 ) 媒体 网关 接入 功能 该功 能 可 以认 为 是一 种 适配 功能 。 它可 以连 接各 种媒 体 网关 ,  ̄ O P S T N/ I S D N的 I P 中继媒 体 网关 、 A 体 网关 、 用 户媒 体 网关 、 无 线媒体 网 关、 数 据 媒 体 网关等 , 完成 H. 2 4 8 协议 功 能。 同时还可 以直接 与H. 3 2 3 终端和S I P 客户 端 终端进 行连 接 , 提供 相应 业务 。 2 ) 呼 叫控 制功 能 呼 叫控制功 能是 软交换 的重要 功能之 一 。 它完成 基本 呼叫的建 立 、 维持 和 释放 , 所提供 的控制 功能包括 呼叫处理 、 连接 控制 、 智能呼 叫触发检 出和资源 控 制等 。 3 ) 业 务提 供功 能 由于 软 交换在 网络从 电路交 换向分 组交换演 进 的过程 中起着十分 重要 的 作用 , 因此软交换应能够支持P S T N / I S D 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 , 包括基本 业务 和补 充业务 ; 同时还 应该可 以与 现有智 能网配合 , 提供现 有智能 网提供 的 业务 。 4 ) 互 联 互通 功能 目前 , 存在 两种 比较 流行 的I P 电话体 系结构 , 一 种是I T U 4 定 的H. 3 2 3 协议 , 另 一种是I E I ' F 制定 的S 协议标准 , 两者 是并列 的、 不可 兼容的体 系结构 , 均 可 以完 成 呼叫建立 、 释放、 补充业 务 、 能力 交换等 功能 。 软交 换可 以支持 多种 协议, 当然 也可 以 同时支 持这两 种协 议 。 ( 3 ) 引人 软 交换 的意 义 软交换 将是下一 代话音 网络交换的核 心。 如果 说传统 的电信 网是基 于程控 交 换机的 网络 , 那 么下一 代分组话 音网则 是基于软 交换的 网络 。 软 交换是新 、 旧 网络融 合 的枢纽 。 这 主要 表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1 ) 从 经济角度 考虑 , 与 电路交换机相 比 , 软 交换成本 低。 软 交换 由于 采用 了 开 放式平 台 , 易 于接收革 新应用 , 且软 交换利 用的是普遍 计算机器 件 , 其 陛价 比 每年提 高 8 0 %, 远 高于 电路 交换 ( 每 年提 高2 0 %) , 可见 软交 换在 经济方 面有 很 大优势 。 2 ) 从用户 角度考虑 , 在 传统的交 换网络 中, 一个设 备厂商往 往供应软 件 、 硬 件和应用等所有的东西, 用户被锁定在供应商那里, 没有选择的空间, 实现和维 护的 费用 也很高 。 基 于软 交换的 新型 网络彻底 打破 了这种 局面 , 因为 厂商 的产 品都 是基 于开放 标准 的 , 所 以用 户可 以向多个 厂商 购买各 种层 次的产 品 , 可 以 在每 一类 产 品中选 择性价 比最 好 的来构 建 自己的 网络 。 3 ) 软交 换可 以提 高网络 的可靠性 。 软交换 将 以前 的电路交换 的核心 功能进 行 了分类 , 将 功能 以功能 软件 的形 式分配 到分组 网络 的骨干 网中 。 这种分 门别 类 的分布 式结 构是 可编程 的 , 并对服 务供应 商和第 三方 特性开 发商 是开放 的 。 由于 所有 的功能都 以标准 的计 算机平 台为基 础 , 可 以很容易地 实现 网络的可伸 4 0 { 科 技 博 览

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应用论文

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应用论文

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加快普及,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在信息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软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在信息通信中的应用,论述了信息通信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关键字】信息通信软交换 msc server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通信网络技术也在逐步革新,人们对于网络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信息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通信运营商为了掌握最新的业务范围,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都开始着手网络结构的优化,将软技术应用到信息通信中。

一、什么是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电信网的电路的“硬”交换而言的,它主要是通过软件,在包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完成交换与呼叫控制管理,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业务的一种新的电信网络技术,是ngn的核心,这一概念,在1997年被首次提出后,就很快得到了业界的认同,并被迅速推广开来。

作为先进科技发展的产物,和网络演进及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设备之一,软交换技术的设计不受特定的操作系统和限制,能够提供交换、路由与业务功能相分离,更好地实现各种业务的信息交换和同步通信。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功能有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呼叫控制工呢过、业务提供功能和互联互通功能。

软交换技术能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呼叫处理系统,并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运行,还可以通过接入开放性的数据管理系统接口,实现开放性能,软交换技术还对可编程和呼叫事件存有详细的记录,实现可编程后营业室的特性。

另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提供更多的api接口,方便拓展业务,其高效的灵活性,也能实现信息通信业务中的多种功能。

因而,成为现代业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得到各大通信运营商的青睐。

二、信息通信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信息交换软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和机遇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三个方面。

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自由交换,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能接受更加宽泛的各种设备接入,而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软交换的工作原理

软交换的工作原理

《通信网》期中论文论文题目软交换的工作原理姓名学号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2009级通信工程3班软交换的工作原理专业:姓名: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的基本概念,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

然后对软交换的体系结构,主要设备及其技术要求,软交换的组网方式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软交换原理,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软交换协议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soft switching,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is a 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 based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echnologies, protocols and devices network between providing seamless interoperability, its basic design principle is to try to create a good scalability, interface standards, business ope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 Then the soft exchange architecture, main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oft exchange network mode are discussed.Key Words:The principle of soft switching, soft switching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oft exchange agreement1.软交换的概述1.1软交换的定义广义软交换定义: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它可以构件下一代网络,通常称之为软交换系统。

浅析通信工程中如何应用软交换技术

浅析通信工程中如何应用软交换技术

制, 使 得通 信网络结构更加简单 , 语音承载面趋 向于平面化 。 基于上述原 因,软 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 中应用时具有 以
下几方面优势 。
4 软 交换技 术在 具体 通 信 系统 中的应 用
依 照应用场 景不同可以将通信系统分为固网和移动通 信 网两类 。
( 1 ) 集 中控制核心结构和开放通用的接 口协议能够有效降 低网络组建成本, 提升通信系统 中新业务 的部署速度 , 实现 网
2软 交换 技 术 网络 结构
基于软交换技术 的通信 系统 由四层构成 ,软交换与其他 功能独立 , 属于控制层 。
在通信 中,业务应用层数据 通过控制层所开放的标准 的 业务接 口进行数据或者业务 软交换;控制层可充分发挥分组 网络 的性能优势 , 实现不 同类型的业务分离 ; 传输层只负责对 控 制层传入的数据信 息的收发和传输,不需要过多考虑通信
中心机房 中,在新业 务建立与引入方面软交换技术具有十 分突 出的应用优势 。三 是取 消了早期通信系统 中的汇接局机

在通信 网络 建设后期, 用户数和 网络规模趋于稳定 , 中继
网关相 关功能逐渐弱化,此时软交换技术部署进入到性能提 升 阶段 。原有 的软 交换设 备可 升级或 改造 的方式 实现基 于 S I P — T或 B I C C协议的互联互通 , 通用媒体网关功能逐渐转向 用 户媒 体网关, 不 同区域 间的业务建立 由 I P承载 网提供 。
中图分类号 : T M7 2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1 3 1 ( 2 0 1 4 ) 0 1 — 0 2 l 5 . 0 1
以在信 息工程系统中配置一套软交换设备 ,依靠该设备综合 接入设备 l AD、 媒体接入网关 A MG 以及 智能终端 等, 实现某 区域 的软 交换 覆盖和业务支持 。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融合作者:刘剑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4期摘要:通信网络融合离不开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软交换系统实现了开放式的应用环节,确保第三方应用开发与新业务环节的运行。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应用程序接口通信网络融合方案设计新业务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057-01软件换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通信网络系统的健全,在此过程中,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与各层间的协议环节的实现,有利于促进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1 交换机业务与控制的分析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具体来说,在日常PSTN网络系统中,交换机确保了用户各项功能的有效实现,其业务与控制环节是与交换机切身相关的。

在每个接点环节,确保其交换机的功能实现与相关业务的完成。

在此环节中,我们需要利用交换机与信令进行相关业务的提供,并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开放的业务的检验。

为了满足用户的对于新业务的需要,我们需要运用智能网系统,这种系统是一种公共性的网络业务平台。

在此过程中,软交换技术在网络运行系统中分为几个部分,比如控制层、业务层、媒体层以及接入传送层等。

有效实现业务与控制环节的分析,有利于实现媒体层的相对独立性。

有利于网络结构的不断更新。

随着新兴网络结构的发展,相应的弊端暴露出来,比如对于新旧网络的融合矛盾问题,不利于促进分组网络与PSTN网络的有效互通,不利于实现PSTN的完善,在日常IP网络演进进程中,软交换设备是其关键部分。

2 软交换技术的系统分析软交换技术是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环节,在此其中,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几乎每个出色的设备商都具备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软交换技术运行的具体规范,以确保日常软交换系统结构的内部调整,有利于满足其性能要求,有利于保障通信接口协议的规范性。

(1)软交换的原理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它是一种关于媒体网关与呼叫服务器的控制模式,它具备一系列的优越性,在媒体网关系统中,有利于实现呼叫控制功能的有效分离,在此过程中,基本呼叫控制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对网元上的软件与相关服务器的应用,其中的具体环节包括,连接控制、信令互通、管理控制、呼叫选路等。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摘要: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交换技术逐渐成为了网络通信技术的热点。

本文讨论了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概念、通信网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前言:软交换技术是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其交换系统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取代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必然。

作为下一代网络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1],在技术上和经济性上逐步具备广泛开发应用的可行性。

1.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概念1.1 软交换技术的定义软交换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呼叫控制软件,它以PC服务器为基础控制的部分进行呼叫控制,实现呼叫和控制的分离。

软交换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语音和视讯的综合服务,能够同时实现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2]。

1.2 软交换技术的特点软交换技术的特点是高效灵活、接口支持广泛、业务功能全面等,其特点鲜明,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运营商使用软交换技术已经在通信领域有了很多应用。

软交换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呼叫和接通记录明细,还可以提供各种视讯服务,实现多网统一,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软交换技术使用统一的IP 底层网络,将通信业务中单独工作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视讯业务实现统一,达到高效、灵活、安全利用通信网络的目的。

1.3 软交换技术的结构系统软交换体系结构分为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网络及终端设备的接入,接入层可能包括以下几种设备:中继网关(TG)、信令网关(SG)、网络存储器(NAS)、接入网关(AG)、无线接入网关(WAG)、综合接入设备(IAD)等;传输层是指信息传输的通道,传输层是否通畅决定了用户的网速快慢;控制层是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的设备,其向上链接传输层,将传输层的数据流进行整合,向下链接业务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如呼叫控制、语音服务、资源管理等;业务层包括三大服务器即功能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策略服务器。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容小觑的,为了适应人们的高要求,技术人员开始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

其中,软交换技术就是重要的一项。

本文将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等内容,来探讨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给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移动通信;应用引言:软交换技术最开始出现在美国,并且其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网络信息化环境,控制软件应用的是PC服务器呼叫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非常好的PBX功能,使系统功能能够更加强大。

应用了这一设备以后,整个交换系统可以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结合,但是成本比PBX功能较低。

该设备在企业中的可靠性非常好,并且成本相对较低,为此,IPPBX 得到了显著发展。

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网络逐渐朝着多元性与开放性方向发展,为了迎合人们需求,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相结合的技术出现了,两者间存在标准性质的协议,并且依靠软件进行处理,效率非常高,这就是软交换技术。

该技术能够实现网关管理、呼叫控制、选路与翻译等,还能够将网络中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为网络快速处理业务提供了平台。

1 交换技术概念对于移动通信来说,交换技术是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的一种技术,它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通信体验。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硬件交换等交换技术已经不再适合市场需要了,而新型的交换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换技术,成为市场主流,软交换技术就是其中最典型了一款技术。

顾名思义,软交换技术与硬件交换技术相似,是一项基于软件的交换技术,其之所以能够取代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因为它在业务办理上能够实现相互独立,使得软交换技术能够在不同网络中进行,较之前的交换技术带来的服务更为方便快捷。

总的来说,软交换技术具有兼容、灵活、开放等特性,能够实现不同网络呼叫的支持,可以计入多种外部网络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作为一项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技术,软交换技术为了实现不同业务的处理及其可移植的特性,必须在软交换技术设计的时候满足有一些要求才能够达到。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策略何军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策略何军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策略何军发布时间:2023-05-14T02:19:16.32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5期作者:何军[导读] 我国电力行业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建设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承载着继电保护、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网等重要业务系统。

电网在实现功能时需要通过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完成电网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所以智能电网时代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是每一个电网企业需要重视的环节。

国网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安徽六安 237000摘要:我国电力行业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建设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承载着继电保护、电网调度自动化、数据网等重要业务系统。

电网在实现功能时需要通过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完成电网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所以智能电网时代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是每一个电网企业需要重视的环节。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信息与通信引言通过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起到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作用。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同时也应在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

1通信技术概述若电力传输过程中发生问题,可借助光通信技术处理,以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实践中,应该将光通信技术当作核心,建立良好的通信平台。

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电力通信得到大力推广,其有着诸多优点,如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充分保护信息。

光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该技术除了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还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发展需求,以此推动行业的进步。

2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环境影响要素2.1技术环境目前,已经有许多电力企业对这两项技术进行了融合,但是融合的效果和水平大不相同,电力企业不能局限于这两项技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促进企业更加长久的发展。

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讲究安全性,给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体系的高可用性研究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体系的高可用性研究

高可用性 ( g alb l y 是 指通过 Hih Av i i t ) a i 应 用 硬 件 或软 件 容 错 和 冗 余 技 术来 减 少 常 规 维 护 和 系 统故 障 等 造 成 的 系统 不 可用 时 间 , 系统 持 续运 行 的 高度 可 用性 。 让 电信 级
接 入 方 式 , 需 相 应 增 加 此 业 务 的 接 口 电 等 部 件 进 行 各 种 操 作 , 报 来 自业 务 电 路 只 上 路盘及其驱动程序和管理软件 。 盘 的 各 种 信 令 。4各 业 务 盘 控 制 层 : () 负责 主要 的冗余 机制 : 电信 级 的 服 务 质 量 C 和 各 个业 务接 口盘 的 通 信 , 现 对 各种 S 实 4, () 此 综合 接人 媒体 网关( c es Me i G t 要 求 7X2 必 须 保 证 通 信 网 络 的 高 可 用 接 人 数 据 的控 制 。5高 可 用性 层 : 层实 现 A cs da a e y 处 在软 交 换 网络 体 系的 接入 层面 。 wa ) 它 性 。 一旦 硬 件 或 软 件 出现 故 障 时 , 过 冗余 对 高 可 用 性 的 管 理 和 控 制 , 括 主 备 切换 通 包 通 过 软 交 换 的 控 制 , 成 媒 体流 转 换 的 功 机 制 能 够 保 持 其 原 有 的 工 作 状 态 , 便 主 的 实现 、 完 以 错误 的 处 理 等 。 可 用性 层 与SM 高 CS层 通过 消息 机 制 互 相通 信 。 能和 各 种 终端 设 备 的 接入 。 以 , 高 可 用 所 其 备 切换 能 够 无 缝进 行 。 3 冗 余 方法 可 以 层 、 有 种 性 的实 现 将 大 为 改 善 接 入 网 络 的 可 靠 性 , 采用 :1冷备份 ( od sa d y , () C l t n b ) 主用 接收输 我们 可 以 对上 面 的 软 件 体 系 进 一 步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
作者:屠永伟丁力方彦霖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05期
【摘要】国家电网余杭供电公司通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军转民科技成果合作,基于多种接入方式通信系统应用将部分具有领先性通信技术进行推广,积极开拓电力等通信专网市场,填补民用分布式基于IP传输多种接入技术通信,该系统已拥有17项国际专利成为引领世界多种接入通讯技术。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系统
一、系统概述
国家电网余杭供电公司基于NGN(下一代通信网络)网络架构研发的“集中+分布”的“有线/无线”模式通信系统,具备高级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原有有线交换基础上,而且可同时支持GSM、CDMA2000、WCDMA和FDD-LTE四种无线制式(2G/3G/4G),而且可与国内主流无线侧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系统集语音、视频、数据、短信、彩信于一体,从而形成集无线、有线于一体的基于IP传输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

系统采用“集中+分布”的模式,集中是指应急指挥调度台实现了对所有音视频通信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系统图如图1所示。

二、系统设备种类概述
(1)Node1(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

A、Node1内部包括两部分,MSC (核心网)和基站。

B、一个Node1设备,就是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网网络。

自带IMS功能、RNC(移动控制器)、AAA(认证/计费管理)等。

C、Node1提供了一个“全IP分布式移动通信系统”。

分布式Node1系统简化了原有网络组网复杂度,实现扁平组网,避免了对昂贵的集中式核心网的投入和维护,降低了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

分布式Node1系统,设备体积小,轻便灵活,组网方式多样化,开通方便,既适用于规模组网,也适用于应急通信、车载/舰载/机载通信/单兵通信等。

(2)Node2(与PSTN(程控交换)互联设备(GATEWAY))。

Node2是基于国家电网余杭供电公司专有分布式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展。

Node2作为系统的信令网关,提供与传统核心网的网络接口,实现与传统电路交换网和基于IP架构的核心网的互联。

(3)Node3(网管+AAA(认证/计费))。

A、Node3系统采用严格的角色、权限机制,限定登录用户的操作范围。

通过身份认证的接入终端只能访问接入平台内的指定设备、指定应用、并且只能进行允许的操作。

未通过身份认证的接入终端无法进入接入平台访问。

B、在系统后台管理中,在创建用户时,对用户角色进行权限划分,后台管理可以对相应的用户授予相应的权限。

同时对权限也可以进行管理。

三、系统应用
(1)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应急通信。

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可把电力系统目前能够应用到的各种语音、视频通信设备、视频会议、交换等高效的融合在一起,进行统一接入、分类和管理,最终在终端屏上统一展现,方便指挥员全方位的了解现场情况,更加高效的对现场进行指挥。

(2)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电力移动专网应用。

A、输变电站基站使用电力独立工作频段,与公网互不干扰。

如:230MHz等。

B、电力移动专网,从电力程控交换MSC中心处获得特定的号段。

如:0571-2xxxxx等放号运营。

C、使用标准3G通用手机,经电力移动通信网AAA注册认证管理允许,进行语音和视频通信(类似“小灵通“,无需运营商允许和技术帮助)。

D、多个局站实现各区域间的无线网络覆盖,各终端设备后可在整个大区域中自由移动,自动接入;既可为电力日常巡检业务提供传输通道,也可作为应对大规模突发事故的应急通信保障手段。

E、通过AAA认证管理,非电力移动终端无法进入电力移动网络。

F、电力移动用户,可以自由漫游进入运营商移动网络(无电力无线信号覆盖环境下)。

四、系统安全性
(1)对用户进行按角色进行授权,基于用户身份,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库内部资源记录级、字段级和角色级的安全访问控制,从源头上确保对数据的安全保密管理。

(2)在数据安全方面,应该对每类角色定制相应的访问控制权限,具体的做法是在数据分类的基础之上,再次进行数据的安全分类,数据资源按密级分为:一级(公共)、二级(授权)、三级(专用)。

五、系统特性
(1)平台先进:先进成熟的软硬件平台,基于全IP系统平台设计,采用模块化的业务设计架构,支持后续协议平滑演进,最大程度的保护已有投资。

(2)分布式(移动+固定)网络架构,无可攻击的中央点。

根据需求进行扩容。

(3)集成度高:产品集成了多业务功能模块,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部署以及维护简单。

(4)组网灵活:支持多种标准接口,根据用户需求灵活组网,实现与企业专网和运营商公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5)业务丰富:强大的业务平台支持语音、视频电话、短信、彩信和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

六、系统功能
(1)综合多媒体通信手段:支持语音业务、视频业务。

让指挥者进行语音调度的同时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实时了解现场情况,做到准确决策。

(2)系统高可靠性:各个Node1平台间支持主备冗余(自动切换),异地容灾备份。

(3)IP分布式部署:基于NGN架构,可在IP 网络可达的地域进行快速部署,可实现跨地域多级调度系统组网。

(4)调度功能:系统为调度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键:强插、强接、强拆、保持、转接、监听、组呼、广播、夜服、中继管理、点名、轮询、文字指令等。

(5)会议功能:系统为调度员提供了丰富的会议功能键:邀请、挂断、静音、恢复、全部静音、全部恢复、合并会议等。

七、无线各制式间的区别
国家电网余杭供电公司的基于软交换技术多种接入通信系统是基于成熟标准2G/3G/4G技术的产业链,终端设备及芯片种类多,不受单一供应厂家限制,且性价比最高,应用较广,便于实现新功能,无线各制式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