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力学中考考点总结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2022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2022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2022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初三学生冲刺中考阶段要留意做好复习,争取在最终几个月的时间尽快将成果提高上去,复习提纲就显得很重要了。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试验室运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

物体运动状态变更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变更。

⒈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⒈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那么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⒈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始终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⒈同始终线二力合成:方向一样: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一样;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一样。

⒈一样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必须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速度:v=s/t密度:ρ=m/v重力:G=mg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干脆考)浮力:F浮=G排=ρ液gV排漂浮悬浮时:F浮=G物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功:W=FS功率:P=W/t=Fv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 n为滑轮组的股数物理解题有哪些原那么做题依次一般来说,初二物理题目的排列依次都是先易后难,因为出题教师也盼望通过这样一种按部就班的方式使大家尽快进入到答题状态中。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一、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
- 使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使物体变形。

三、力的表示方法
- 力的大小:牛顿(N)。

- 力的方向:箭头表示。

- 力的作用点:作用在物体任意一点。

四、力的合成和分解
- 合力:多个力合成的结果。

- 分解力: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合力的和。

五、力的平衡
- 平衡力:合力为零的状态。

- 平衡条件: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力合力为零。

六、力的单位和测量
- 力的单位:牛顿。

-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七、力与加速度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a。

八、权重
- 物体受到的重力称为权重。

- 计算公式:权重 = 质量 ×加速度。

九、摩擦力
- 定义:物体相对运动或即将发生运动时的阻碍力。

- 类型: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十、弹力
- 定义: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 特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变形程度成正比。

十一、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大力使物体产生较大的加速度。

- 方向相同的力使物体加速度增大,方向相反的力使物体加速度减小。

以上为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2.弹簧测力计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合成与分解5.运动状态的判断(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6.分离力和接触力7.牛顿第一定律8.牛顿第二定律9.牛顿第三定律10.质量和重力二、运动的描述1.位移和路程2.速度与速度的计算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4.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5.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6.自由落体运动7.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8.斜抛运动9.飞行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三、力的应用1.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最大值的计算2.摩擦力与斜面上物体的运动3.鹰击长空问题4.能量和功5.功的计算公式6.能量守恒定律7.动能和位能8.动能的计算公式9.重力势能10.机械能守恒四、简单机械1.杠杆原理2.杠杆的公式3.一类简单机械(斜面、滑轮、绞盘)4.输出功与输入功五、压力和浮力1.压强概念2.压强的计算3.压力和面积的关系4.浮力概念5.浮力的计算6.浮力的应用(浮力平衡、浮力的浮物性质)六、机械能和功率1.功和功的计算2.机械能的转化3.功率概念4.功率的计算公式5.功率的单位七、力的留性1.弹性形变和弹性恢复2.弹性势能3.弹性势能的计算4.动力学留性5.动力学留性的应用(减震、保护)八、物体的平衡1.物体平衡的条件2.物体平衡的类型(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中立平衡)3.杠杆平衡条件4.力矩的概念5.力矩的计算公式6.力矩平衡定律7.平衡力的分析九、机械工作和机械效率1.机械工作的定义2.机械工作的计算公式3.输入功与输出功4.机械效率的定义5.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通用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教案

【通用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教案

【通用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知识点复习提纲与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的知识点复习提纲,主要涵盖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量等力学基础知识。

本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力学过程中,往往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生应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原理,提高运用力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

2.难点:力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

2.运用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运用练习、测试,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教学素材。

2.课堂练习题、测试题。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出力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如:汽车刹车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2.呈现(15分钟)呈现力学知识复习提纲,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运动和力的关系–压强的计算与测量–浮力的计算与分类–简单机械的原理与应用–功、能量的概念与计算3.操练(20分钟)针对力学知识,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完成后,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力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分享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题型解析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题型解析

一、力学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等。

2.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2)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3)第三定律: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力学题型解析1.概念题:考查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加速度、重力等。

例如:下列哪个选项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A.一个人推车B.车拉一个人C.一个人拉车D.车推一个人2.计算题:考查力学计算,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例如:一辆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受到50N的阻力,求车的加速度。

3.应用题:考查力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书包重2kg,挂在电线上,书包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书包的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实验题:考查学生对力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的理解。

例如:某学生在实验中测量了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拉力下的示数,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1.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牛顿三定律3.重力及其应用4.摩擦力及其应用5.力学单位制和常见物理量力学,这个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分支,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运动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简单的推拉,到复杂的机械运作,都离不开力学的基本原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梳理一下力学这部分的知识点,并探讨一下在中考中如何应对力学题型。

力的概念,可能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实则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力和被力作用中度过,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中考力学总结大题知识点

中考力学总结大题知识点

中考力学总结大题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单位和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N。

力的公式为:F = 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规定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为运动定律,它规定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乘积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规定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动量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恒定。

四、能量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变形或产生热量的能力。

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决定的能量,它与物体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有关。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综合以上知识点,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包括力的概念、牛顿定律、动量和能量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考复习中,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力和运动1.1力的定义和单位1.2牛顿三定律1.3力的合成与分解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5力的合成图法和分解图法2.力和加速度2.1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公式2.2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3重力和重力公式2.4垂直抛物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2.5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的区别3.力和平衡3.1伽利略的重力实验3.2静力的判定条件3.3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3.4平衡力的合成图法3.5静止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4.力和功4.1功的定义和单位4.2动能和动能的定义4.3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4.4功和功率的计算4.5功和热的关系5.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2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3垂直分解速度和加速度5.4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最大高度5.5斜抛运动的平均速度和最大射程6.声音和光线的传播6.1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2声源、声音的强度和音量6.3声音的消声和回声6.4光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5光源、光的强度和亮度7.光的反射和折射7.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7.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点7.3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率7.4镜子的成像和焦距7.5透镜的成像和焦距8.电和磁8.1电流和电流强度8.2电阻和电阻率8.3阻值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8.4连续电路和开关电路8.5磁铁和电磁铁的特点9.静电和电压9.1静电荷和静电力9.2静电场和电势差9.3静电场和电势的关系9.4电容和电容器的特点9.5电容的计算和充放电过程10.共振和波动10.1共振的充分条件和特点10.2波的传播和波长10.3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10.4波谱和波的干涉10.5声音的频率和音高11.压强和浮力11.1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气压和气压计11.3浮力的发现和浮力的定律11.4浮力的大小和浮力的应用11.5浮力的原理和浮力的公式12.功和能量12.1动能和势能12.2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12.3动能定理和功率12.4功与能量的换算和利用12.5能量转换和能量的消耗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复习提纲,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力和运动、力和加速度、力和平衡、力和功、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声音和光线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电和磁、静电和电压、共振和波动、压强和浮力、功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运动和力学1.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合速度与合加速度的计算方法3.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4.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6.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7.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8.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方法9.正确使用受力分析解决简单静力平衡问题10.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11.投影运动和牛顿定律的应用二、光学1.光传播的直线性和反射定律2.镜面成像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3.色散与折射率的关系4.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5.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6.光的消色差原理和彩色图像形成条件7.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原理8.物体能否看到、如何看到、如何照亮和分辨的探究三、热学1.热和热量的概念2.热传递的几种方式3.物体的内能、热容和焓的概念4.物体的状态方程和3个定律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应用6.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计算方法7.理想气体的温度改变、压强改变、体积改变的计算方法8.热传导过程的计算方法9.摩擦生热的现象和计算方法10.物质的比热容的计算方法11.冰和水的熔解、水和蒸汽的沸腾和凝结过程的能量变化计算四、电学1.电荷、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4.理解电器中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简单电路中的电能转换和电热效应6.理解并应用电磁感应定律7.理解电流的方向、电磁感应中的楞次定律8.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9.理解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和交流电源的概念五、力学1.质量与重力2.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动量定理及其应用4.利用动量定理解决碰撞问题5.利用质量和重力解决平衡问题6.乘用电梯、爬楼梯、水平机关上下运动、曲线上运动的问题六、科学实验基本技能1.实验方法和步骤2.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4.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5.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总结6.实验中安全注意事项与操作规范这些知识点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每一个中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掌握,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考点:一、力和平衡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法则。

3. 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于力的平衡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4. 物体的自由度:物体的自由度及其影响。

二、力的效果1.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影响。

3. 物体的变形:力对物体形变的影响。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特点。

2. 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

3. 摩擦因数:摩擦因数的定义,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关系。

4.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四、斜面上的力1. 平行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2. 垂直斜面上的力:垂直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3. 斜面上的物体滑动:斜面上物体的滑动条件。

五、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测量。

3.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七、小力的测量1. 小力的测量:小力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估算。

2. 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八、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定义和性质。

2.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大小。

3.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与它所在的地球上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4. 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情况,浮力的大小。

九、力的能量1. 力做功:力做功的概念和公式。

2. 功的单位和功率: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力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力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力学中考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规律。

在考试中,力学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好力学知识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力学的中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的合成1. 力的合成方法:力的合成方法有三种,即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正交坐标法。

2. 合力的性质:合力的性质有平行线合力、对合力和动点力等。

3.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力的平衡有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两种情况。

4.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分力的过程。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几何关系,可以求出分解后的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并提出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F=ma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运动学1.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位置是物体相对参照点的位置,速度是位置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

2.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3.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包括圆周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沿着圆形轨迹做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非直线轨迹做运动。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都属于势能的范畴。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重力和弹簧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力学部分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力学部分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力学部分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长度(1)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长度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3)常考长度估测:○1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 m,腿长大约是80 cm;○2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 cm;○5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6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7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知识点二: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m.2.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所示,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使用(1)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2)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整刻度线,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知识点三:时间及其测量1.国际单位:秒(s).其他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等.2.单位换算:1 h=60min=360s.3.常用测量工具:秒表、电子表、机械表、钟表;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4测量:看清停表的量程与分度值。

停表的读数=分针读数+秒针读数。

知识点四:错误和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提纲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位移和速度-位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2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3速度和加速度的图象表示-速度图象和加速度图象的概念和特征1.4变速直线运动-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和特点-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置-时间图象的分析方法第二章力及其作用2.1作用力与受力-作用力的概念和特征-受力的概念和特点2.2推力和拉力-推力和拉力的概念、特点和区别2.3弹力和重力-弹力和重力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2.4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2.5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2.6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计算方法2.7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3.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3力的平衡-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实例应用第四章动能与功率4.1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2动能定理的内容和实例应用4.3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4.4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五章压强和浮力5.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2压强与压力-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和实例应用5.3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4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实例应用第六章物理光学6.1光的传播特性-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6.2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光的色散的概念和实例应用6.3光的成像-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和光的成像特点的图示6.4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特点、成像规律和计算方法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波动7.1机械振动-机械振动的概念、特点和图象表示7.2机械波的传播特性-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和特点7.3机械波的波动性质-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7.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特点和实例应用7.5光的波动性质-光的波动性质的概念和实例应用第八章电学基础知识8.1电荷-电荷的概念和性质8.2静电场-静电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3电流与电压-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4电阻和电阻率-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5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8.6串联和并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第九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9.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点9.2火焰与燃烧-火焰的组成和燃烧的条件9.3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实例应用9.4汽化和凝结-汽化和凝结的概念和实例应用9.5融化和冷凝-融化和冷凝的概念和实例应用。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它对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牛顿运动定律一共分为三条,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 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的惯性特性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条。

2. 动力定律:动力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二条。

3. 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三条。

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运动时的物理量,它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定理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动量的变化规律,即物体所受合外力将导致其动量发生改变。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Δp/Δt,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Δp为动量的变化量,Δt 为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动量定理,可以推导出力的概念,并且可以用来解析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描述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不会发生改变。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析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情况,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四、重力和运动在力学中,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它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规律,比如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等。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还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重力还可以用来解释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卫星的轨道运动规律等等。

五、摩擦力和运动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力学复习提纲知识结构: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如磁力、重力)。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指:物体的运动快慢和物体的运动方向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A 、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 :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图中附有标度。

⑵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叫力的示意图。

8、弹力:概念: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支持力。

注意:根据弹力的概念应该明白弹力是一种接触力!是必须有接触才能产生的力!而且物体发生的形变必须是在其弹性形变范围之内!9、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l k F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1、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2、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的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3、弹簧不能与外壳接触,以免发生摩擦影响测量结果。

10、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024中考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2024中考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2024中考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和压力1.力: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或者运动变化的原因。

力的大小可由弹簧测力计或者弹簧秤测量出来,单位是牛顿(N)。

2.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可以使用三角形法则或者图解法。

当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合力等于作用力之和;当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合力等于力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3.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单位是帕斯卡(Pa)。

压力等于力除以面积。

压力可以通过布氏定理计算,即P=F/A。

二、运动和运动的描写1.位置、位移和路径:位置是物体所在的位置,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路径是物体在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

2.速度和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3.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速度的大小是物体运动的快慢。

4.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加速度的公式是:a=(v2-v1)/t,单位是米/秒²(m/s²)。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断改变的直线运动。

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受到外力的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A上的力等于A作用在物体B上的力,且反向相等。

也就是说,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4.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相互接触时的力。

主要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四、重力1.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

重力可以使用公式计算:F = G × (m₁× m₂)/r²,其中F是重力的大小,m₁和m₂是物体的质量,r是物体之间的距离,G是普适性引力常数(6.67×10^(-11) Nm²/kg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一、基础概念1.物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力学的定义及分类3.基本物理量的定义与单位4.向量与标量的区别5.力的合成与分解二、质点运动1.质点的定义及特点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3.速度与加速度的分解与合成4.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5.牛顿第二定律:力的等效关系6.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7.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与特点8.斜抛运动的概念与特点三、力与运动1.物体受力的条件与判定2.弹簧的特性与弹性力3.摩擦力的概念与计算4.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分析5.圆周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6.万有引力与卫星运动7.合力与平衡8.杠杆原理与杠杆平衡条件四、动量1.动量的定义与性质2.动量守恒定律3.冲量的概念与计算4.爆炸与碰撞现象的动量分析5.动能的概念与计算6.动能定理与动能守恒定律7.功的概念与计算8.机械能守恒定律五、物体的静力学1.物体的静力学平衡条件2.平衡位置的判定及稳定性分析3.弹力的特性与平衡分析4.常见物体的静力学分析5.悬挂物体的重力平衡六、机械功与机械能1.功的概念与计算2.重力做功与功的转化3.坡道上的功与效率4.电能与电功5.机械能与能量转化6.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7.功率的概念与计算七、简单机械1.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与作用2.杠杆和浮子原理3.轮轴原理4.角斜面原理5.滑轮原理与钢丝电梯八、滑行与运动摩擦力1.滑行与静摩擦力2.滑行实验与动摩擦力3.滑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4.降低滑行与摩擦力的方法5.斜地面上的滑行分析九、习题与实例分析1.高难度习题的分析与解答2.知识点综合应用的实例分析3.物理力学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分析4.物理力学习题的解题技巧与答题方法以上为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总计1200字。

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展开。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2篇)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2篇)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2024年中考物理中,力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下面是关于力学方面的一些考点总结: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力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性质。

常用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合成力和分解力的概念,可以了解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以及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情况。

图示法和分解法是求和力和分解力的常用方法。

3.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该定律揭示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公式,方向遵循“牛顿第一定律”的方向;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物体必然会受到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惯性与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大小。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 平衡: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可以分为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力的平衡要求合外力和合内力均为零;力矩的平衡要求合外力矩和合内力矩均为零。

6. 弹簧的特性:弹簧是一种常见的弹性体,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弹性系数。

7.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或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常见的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或小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而没有滑动发生,动摩擦力是物体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是地球质量和物体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地球的质量也有关,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9.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当物体沿斜面上下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范本2024年中考物理中,“力学”是一个重点考点。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物理中关于“力学”相关的考点的总结:1.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作用:- 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条件,包括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条件等。

- 物体受力分析:通过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物体的平衡状态。

- 物体平衡的要素:要素包括力的作用线、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2. 物体的运动:- 动力学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 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产生加速度,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净功。

4. 动量和冲量:- 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 冲量的定义: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时间。

- 冲量定理: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5. 弹力和弹簧的运动:- 弹力的定义:物体受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

- 弹簧运动的规律: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所受力成正比。

6. 斜面运动:- 斜面运动的基本规律: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运动加速度与斜面角度、重力加速度等有关。

7. 转动运动:- 转动物体的转动惯量:转动物体的质量、形状和转动轴位置的综合反映。

- 转动定律:转动物体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成正比。

- 转动平衡条件:物体对转动轴的转动惯量和合外力矩的关系。

8. 载物具有稳定平衡的设计和应用:- 影响物体稳定平衡的因素:物体的重心高度、支撑面积、稳定性等。

9. 地球引力和天体运动:- 地球引力的作用: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 行星运动规律:行星的椭圆轨道、平近点、平远点等。

以上是关于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的考点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模版(2篇)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模版(2篇)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模版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____年的中考中,力学仍然是一个重要考点,主要涉及到位置、速度、加速度、力的作用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____年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的总结,详见以下内容: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运动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概念、判定和计算方法;-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位移、位移与路程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2. 力和牛顿第二定律- 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物体的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F=ma;- 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多个力共同作用时的合力和分解力的计算方法。

3. 力的作用和变化-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线性运动中的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几何形状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弹力、弹性系数和弹簧力的计算方法。

4. 重力和斜面上的力- 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垂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斜面上的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斜面上物体的平衡条件和计算方法。

5. 动量和动能-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关系和计算方法。

6. 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合成运用- 结构平衡的概念和应用;- 力的合成和分解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的计算方法;- 静态和动态平衡的判断和计算方法;- 平衡状态和稳定状态的概念和特点。

7. 引力和行星运动- 引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行星运动和卫星运动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地球重力和离心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运动物体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计算方法。

科学中考力学知识点归纳

科学中考力学知识点归纳

科学中考力学知识点归纳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的分支,它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中考力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力的分类: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等。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面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弹力是物体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力,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合力,也可以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F = ma \]。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 运动的描述: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来描述。

速度是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量度,加速度是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度。

6.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加速度为零。

7.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8. 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路径为曲线,如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9.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功,公式为\[ W = Fd \cos \theta \],其中\( \theta \)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 能: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10.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

结束语:力学是中考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上述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力学考点总结(一)一、力学测量1、如图1所示,物体A 的长度是________cm 。

2、如图2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cm 。

3、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

二、 简单计算1、2007年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行速度约为146km /h ,全程所用时间约为l0h 。

目前,我国计划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并预计初期运行速度达到300km /h ,届时,乘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h 。

(结果保留整数) 2、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91s 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 栏金牌,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 内飞行了60km ,则该飞机飞行0.5h 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

4、飞机以150m/s 的速度匀速飞行10s ,它飞行的路程是_____m ,飞行中飞机里装载的货物的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 力学估测1、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一位中学生身高约为1.6mC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 .一支未用过的2B 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2、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 .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 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四、 力和运动1 2 3 4cmA图1图312345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和力的作用点。

2、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小汽车的驾驶员驾车时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小汽车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___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碰撞车身而发生事故。

3、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湖岸B.游艇C.湖水D.岸边的树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5、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A 只受踢力B人受重力C受踢力和重力D不受力的作用6、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这是因为A失去了惯性 B 运动员具有惯性C运动员不受力的作用D运动员的惯性大于阻力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一位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接着在木块上放一个金属块,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6N。

这个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上的____________有关。

五、力的合成1、甲、乙两位同学沿同一直线推一辆小车,甲用100N的力向右推,乙用60N的力向左推,则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40N,向右B 40N,向左C 160N向右D 160N ,向左2、将重为4N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为1N,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

六、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如图4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N 1与N 2大小相等B .G 1、G 2之和与N 2大小相等C .N 1与N 3是一对平衡力D .N 2与N 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物体M 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 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 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F 1大于F 2B .F 1与F 2是一对平衡力C .F 1与F 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 .F 1与F 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 受到的重力大小七、 力学作图题1、在图5中画出小球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在图6中画出物体A 所受重力G 的示意图。

4、如图7所示,物体A 重20N ,按所给的标度画出A 所受重力的图示。

6、重为10N 的物块A 放在水平地面上,按图8中所给的标度在图中画出物块A 所受重力的图示。

八、 力学图像1、图9是某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体积为4cm 3的该种金属的质量为________。

2、图10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s 。

九、 力学对比探究1、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物体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图5 A图7 图6 图8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

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要求只利用图....1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2、小娅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撤销这个力,物体的运动就会立刻停止。

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娅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3、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规则。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分析与结论:十、 声现象1、如图12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中考力学考点总结(二)十一、 力学作图1、如图1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

图2图1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图12扬声器发生时小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2、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忽略摩擦及绳和滑轮的重力),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十二、 力学测量1、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3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cm 3。

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然后她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3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 3。

2、莹莹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 的密度。

莹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 的质量。

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4甲所示,则金属块A 的质量为g 。

然后,莹莹将金属块A 放入盛有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4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A 的体积为 cm 3。

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 的密度为 kg/m 3。

十三、 简单计算1、质量为450g 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__m 3。

( 冰=0.9×103kg/m 3)2、一个人用了60N 的水平推力推动一个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2m ,所用时间是2s ,他对箱子做的功的功率是_______W 。

3、如图5所示的均匀杠杆,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P 刻线处挂2个钩码。

为了使杠杆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应该在A 刻线处挂____个钩码。

十四、 力学能量转化1、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 .热气球上升的过程C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D .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A .动能一定增大B .机械能一定不变C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 .机械能一定增加 3、关于下列装置工作时发生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mL50 40 102030 50g10g12345 g乙图4甲0 1 2 3 45 g20g5gm L 100 70 80 90 1020 30 40 50 60 图5A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 .汽油机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 .干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十五、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1、图6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2、图7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十六、 判断省力、费力杠杆1、图8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图9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十七、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下列情景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是A .小球由高处下落B .小球在地面上静止C .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D .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图6 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C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D图7AB CD切蛋器装有 很细的钢丝大型平板车 装有很多轮子饮料管的 一端剪成斜口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食品夹 瓶盖起子钳子 核桃夹 图8 ABCD图9ABCD筷 子 钳 子 天 平 镊 子2、图10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3、如图1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十八、 机械效率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聪聪和明明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1)聪聪采用了如图12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

他通过滑轮组用2N 的拉力F将重4.2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 的距离,则有用功为 J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明明采用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明明在图12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图13甲是小磊测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 的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匀速竖图10A举重运动员 举着杠铃不动B工人将货箱 从地面搬到桌上C修理工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大力士支撑着 大轮胎静止不动小军拉着重 物静止不动图11小刚用力推起车,汽车没动小丽用力 搬起箱子小红背着 书包在等车图130 1 N2 01 23 4 5甲乙AB A ' B 'N图12乙F甲直上升到B '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