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取向的三个维度--基于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资本的考察

合集下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教学秩序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教学秩序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科研热词 非体制化互动 重农主义 自生型增收能力 自然灾害 自发秩序演化 考选 混沌秩序 淮河流域 民国时期 欧盟 校长教师互动 明清 强制有序 安徽 大计 地区一体化 在职考核 功能主义范式 冲突管理 儒学教师 俸满考核 体育教学 体制完善 体制化互动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科研热词 马克思 规则 精神气质 社会共同行动 理想性 现代性 正义感 政治思想传统 政治哲学危机 政治哲学兴起 政治哲学 政治 批判精神 执行机制 怨恨 性别秩序 思想价值 学校控制 孔子 儒学复兴、男尊女卑 仁者无忧 仁学境界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高等教育 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 社会流动 核心问题特征 核心问题 新左派 教学监控 政策演进与变迁 政策反思 实施策略 国家与社会关系 农村教育 农村 全球化 保守自由主义 "第三条道路"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科研热词 高二学生 银镜反应 道德诉求 课堂评价方式 课堂秩序 课前 规范体系 西北工合 自我塑造 组织向度 红花 科技理性 社会变迁 真理 用量 法学教师 治理 民主 新历史主义 文化向度 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价值 教师 教学秩序 政府信任 持久和平 抗战时期 战后经济重建 实验室 学校课程制度建设 学业成绩 大学治理 国际通商会议 回答问题 发光 共同体 公民 公共艺术教育 作业批改 伦理向度 乙醛 中国战时外交 中国大学 《伊芙琳那》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红河州为例

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红河州为例

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红河州为例
罗丽梅;自正发;江宇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0)3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结构复杂,宗教信仰多元,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在基层治理中,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水平。

本文通过调研座谈、干部访谈、群众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先后深入红河州弥勒、蒙自、屏边、元阳等县市部分乡镇及村委会,就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对该地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就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总页数】5页(P80-84)
【作者】罗丽梅;自正发;江宇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2.3
【相关文献】
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与宗教和谐发展模式研究--以德宏州芒市傣族地区为例
2.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3.新时代云南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耦合作用研究4.基层党建引领多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以伊宁市江南社区为例5.破解科层制困境: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基层党建实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边疆民族地区概念界定标准

边疆民族地区概念界定标准

边疆民族地区概念界定标准边疆民族地区是指中国国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地区。

从地理位置来看,边疆民族地区涵盖了中国西部、南部和东北三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都非常丰富,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边疆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概念界定标准,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国家的利益和民族团结的稳定。

首先,边疆民族地区应该考虑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的官方数据,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主要分为三类:集中分布区、分散分布区和游牧分布区。

其中,集中分布区是指少数民族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居住,而分散分布区则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少数民族居住比较分散。

游牧分布区则是指少数民族具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如蒙古族在大草原上游牧。

因此,在界定边疆民族地区时,需要重点考虑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以确定边疆民族地区的范围。

其次,边疆民族地区应该考虑其历史文化背景。

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聚居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在界定边疆民族地区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历史文化背景,以确定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

同时,需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惯,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第三,边疆民族地区应该考虑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的重要防线,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界定边疆民族地区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边境安全等方面的特点,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同时加强军民融合,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边疆民族地区不仅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还涉及到自然资源利用、民族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在确定边疆民族地区的界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尊重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乡村社会治理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交相辉映,这也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指我国西南部地区的边疆地区,这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

这里的气候条件也各异,有的地方雨量充沛,有的地方干旱少雨。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呈现出多样性。

这里还居住着多个民族群体,各自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信仰、习俗等。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多民族、多文化特点,这也为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地区矛盾较为突出。

在这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历史积淀和文化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

特别是在资源分配、宗教信仰等方面,常常会引发矛盾,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基层治理组织薄弱。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加上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导致这里的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应对乡村社会治理问题。

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地方存在着人们信用观念淡薄的情况,甚至存在信用失信行为。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给乡村社会治理增添了不少难度。

4.生活环境和民生问题突出。

在一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活环境差、民生问题突出,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针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1.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提高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能力,减少民族矛盾的发生。

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背景介绍边疆民族地区是指国家边境地区,这些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是贯彻国家民族政策的需要,也是促进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二、实践与经验1. 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在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强乡村和村级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2. 拓展基层组织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拓展其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可以发挥组织引领、服务民生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

可以建立健全的民族自治组织,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民主决策,推动乡村振兴。

3.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培训和培养计划,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保障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4. 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基层治理。

可以根据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当地的基层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民族自治、法治建设,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思考和展望在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情制度,充分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兼顾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拓展基层组织职能的过程中,要突出服务导向,把为群众服务、造福群众作为根本宗旨,确保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以优质服务赢得民心。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边疆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区域,也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带。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挑战和困境。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寻找有效的路径选择和解决方案。

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不仅可以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还可以为我国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为提升边疆地区社会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较少、请输入内容等。

的内容如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关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对于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为促进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民族团结和谐作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分析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诸多困境。

边疆民族地区的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较大,容易导致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定。

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历史隔阂和文化认同问题,民族团结和谐的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Xiangcunzhenxing理论武文涛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摘 要:虽然民族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启动了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

比如基层干部主动参与的思想准备不足,提升能力发展的“风向标”缺乏,政策成效落到实处困难,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等。

本文依此提出,只有从机制、组织、管理等方面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凝聚起乡村振兴合力。

关键词:基层干部;党组织;乡村治理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毛纳村考察时指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

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乡村振兴涉及各领域的关联,多方面的运用,“对标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村干部的职能角色需要正确定位,并以此为抓手提升村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能力”。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乡村振兴事业的成败,是当前干部工作急需破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一)农村工作领导机制不完善社会处于转型中,乡村主要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结构日趋失衡,老人农业日趋严重,而农村精英型人才参与农村组织的积极性不高,且结构不合理,对于农村领导机制渐呈兼职化趋势,能力与要求不匹配。

现有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干部队伍对新思想、新任务的认识不高,办法不多,作为不大,影响办事效率的提高等诸多问题不可回避。

虽然近些年来,为了形成一股合力,组织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但是在个别农村地区,将其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没有及时落实把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吸纳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去配强班子,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难以形成。

即便致富带头人作为村干部,当个人承担的成本与其获得经济收入产生矛盾时,很大一部分人更愿选择到外地务工或者从事价值增值的工作,影响了村里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在责任落实上,仍沿用脱贫攻坚阶段各项机制体系,领导机制、工作部署、工作体系未发生转变,统筹协调难度大,监督检查不到位。

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

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边疆治理视域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问题研究张洁(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立足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独特的区位特点,结合边疆治理现代化背景,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呈现边防稳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安全形势复杂等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总结云南民族工作历史经验,针对当前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提出法治促稳定、产业兴发展、文化筑认同、社会安民生、党建领团结五大举措,持续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81(2020)06-048-007作者简介:张洁,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医药文化。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云南提出的新要求,是云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行动指南訛。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

云南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在这条漫长的国境线上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而这一区域也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聚集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基于这样的区位特点和民族分布状况,促进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使边境地区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发展大局,奋力开创边疆治理新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边疆治理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稳定发展“边疆治理”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主要指“以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为实现边疆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依法对边疆区域内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活动及过程”②。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和社会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独特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推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2 研究意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边疆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状况直接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这些地区受到民族、宗教、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改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这一领域还可以为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对于完善和优化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深入研究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通过这一研究,旨在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案例分析,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

最终目的是使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几点思考

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几点思考

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几点思考作者:张蕾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4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要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与其它地区基层党组织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承担着较重的建设任务,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试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特殊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地理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其在工作要求、建设任务以及所处环境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

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承担着较重的安边兴边任务。

在我国总长度约2.2 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中,有1.9 万公里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这种特殊性不仅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国防要冲和安全屏障,也让其成为域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入侵和宗教渗透的前沿区域。

当前,处理好区域内民族和宗教矛盾,维护好祖国边疆的安宁稳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历史使命。

延边州与俄罗斯、朝鲜两国接壤,边境线总长787.7 公里。

州内有5 个边境县市、17 个边境乡镇、3 个边境街道、72 个边境村和5 个边境社区,还有11 个对俄对朝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年过客能力290 万人次。

目前,伴随束缚人员流动的各项政策制度的逐步放开以及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延边州与域外的物资、人员交流日趋频繁。

这些特殊性让延边州基层党组织承担起了较重的安边兴边任务。

2.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承担着较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在全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处于快速转型升级期,加之受到进入市场经济的起点较低、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足以及资本积聚困难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相对滞后,由此带来的社会发展压力也会让各种矛盾日益凸显。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26•【字号】云办发[2009]21号•【施行日期】2009.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09〕21号)各州、市、县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党委,省属各企事业单位党组(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省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贯彻落实情况、遇到的问题和相关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2009年8月26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民族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云南科学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的坚强组织保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关于民族干部工作的有关部署,大力推进我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70%,民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还十分薄弱,贫困落后问题还比较突出,科学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解决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带头作用,切实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公共课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公共课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2014年 科研热词 边疆民族地区 苏霍姆林斯基 经济基础 社会资本 社会稳定 社会秩序 武装斗争 文化抵抗 干部队伍 巴勒斯坦叙事 和谐发展 双极模型 儿童体育思想 健康 体育教育 优化策略 人民力量 一国两族 var egarch 模型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边疆民族地区干部 执政绩效 个人资源 资源文件 课程资源 课程体系 课程 说课 设计 芎藭 艺术作用 股票价格预测 网络媒体环境 管理系统 目录树 现代教育技术 现世性 活动理论 武威汉代医简 极值理论 时间序列分析 时代情怀 文本 教育学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教学 政治鼓动 支架理论 抵抗 抗日战争 弓竆 开阔视野 宣传画 宗教批评 妇人高(膏)药方 地量地价模型 在线学习活动 参数优化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世界意义 世俗批评 web 2.0 var计算 sas建模 arima模型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高职院校 贡献 艺术规律 美术家 美术创作 美术事业 素质教育 毛泽东 根据地 教育学意向 教育学关系 教育学 教育信念 抗日战争 宣传 实践理论 实施途径 内容体系 专业课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深化“五边行动”筑牢“北疆基层党建长廊”

深化“五边行动”筑牢“北疆基层党建长廊”

深化“五边行动”筑牢“北疆基层党建长廊”作者:暂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第1期文丨蒙组轩内蒙古有7 个边境盟市和19 个边境旗市,边境线总长4200 余公里,是祖国的北大门和环京“护城河”。

2010年以来,自治区实施了以“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为主要内容的“五边行动”和以“北疆党旗飘”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着力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格局,切实做到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加强教育引导做到“思想筑边”我区始终将加强思想教育作为边境地区党建工作的行动先导,以筑牢思想防线作为加强边境地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营造舆论氛围、强化教育培训,“思想筑边”成效显著。

大力营造舆论氛围。

组织开展宣讲、演讲、报告会等活动,深入开展边境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爱国思想意识。

开发边防知识课件,广泛宣传培训,逐步营造边疆地区“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良好边防防控氛围。

在部分边境旗市开办蒙语党建网站、开通蒙语党建广播频道,不断扩大党的理论传播覆盖面。

选聘各类人才组成“流动讲师团”,采取定期巡回宣讲、开办主题党课等形式,推进党的理论政策和先进文化思想向边境一线传播普及。

目前,全区19 个边境旗市的10.09 万名党员已全部轮训一遍以上。

不断强化教育培训。

自治区、边境盟市和旗县三级党校,坚持把国防教育和边境党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纳入主体培训班次。

广泛开展国家政策、民族政策和法律知识进嘎查、进牧户、进毡房“三进”教育活动,筑牢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爱边奉献、守边尽责的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部队思想教育资源相对聚集的优势,建立“边防党校”“马背党校”54 所、“党员教育示范基地”12 处、“党员活动之家”23 个,实现每3 年对辖区所有民警党员轮训一遍。

在地方和边防部队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党性党纪、国防安全、民族团结进步、实用技术5 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守边兴边思想意识。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

边疆治理现代转型: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边疆治理现代化是國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首先应确立科学的推进策略并选择恰当的实施路径。

从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的角度看,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以公共治理权力为轴心合理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实现边疆治理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的转型。

为此,应进一步引导、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为边疆治理的现代转型打好社会基础。

标签:边疆治理;转型;“国家主义”;“国家社会互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由此成为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又包含着对国家各个组成部分的强烈诉求。

作为国家疆域之边缘地带,边疆地区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

因此,确立科学的转型策略,选择恰当的转型路径,加快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就成为边疆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边疆治理转型的策略所谓边疆治理现代化,就是树立现代的理念、思维与精神,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体系,运用现代的、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开展边疆治理并实现边疆公共事务的治理目标[1]。

边疆治理从传统治理形态向现代治理形态转变,并逐步获得现代属性的过程即是边疆治理现代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疆治理现代化是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结果。

推进边疆治理现代转型,关键要确立科学的推进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行动路径,而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核心诉求与价值取向则是确立科学的边疆治理转型策略和行动路径选择的根本依据。

首先,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实践模式,是围绕治理权力“轴心”展开的公共事务治理与公共利益实现的宏伟图景,要形成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与多元互动方式,就必须实现治理权力与权威的分散化或“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要求政府科学配置公共治理权力,实现政府内部层级间的理性放权与授权,同时还权于社会,从而提高政治体系运转效率、激发社会自主治理活力。

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边疆治理一直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在新时代背景下,边疆治理的意义更加重大和深远。

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边疆治理是实现地区一体化和共同发展的需要。

边疆地区往往是国家内陆地区和周边国家之间的连接纽带,是国家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枢纽。

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对于推动地区一体化和促进国家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边疆治理应当以促进边疆地区与内地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为目标,积极推动边疆地区参与国家现代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互联互通和区域共同繁荣。

第三,边疆治理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

边疆地区往往是多民族聚居地,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民族团结是边疆的鲜明特点和基本面貌。

边疆治理应当以维护各民族平等交往、和睦相处为基本原则,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目标。

通过加强教育、文化、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可以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

第四,边疆治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边疆地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边疆治理应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党对各级政府和干部队伍的领导,优化治理结构和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和方法,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边际地域。

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

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

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民族地区干部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这些干部需要具备一些特别的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

一、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者,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尊重并保护其文化传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误解或偏见。

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而应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二、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时,语言、礼仪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

因此,作为民族地区干部必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学习掌握当地语言,并且理解当地人们使用语言时的习惯用法和表达方式。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还需注意礼仪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关注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作为民族地区干部,必须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发展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当地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推动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在各领域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四、具备政治敏感性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

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并及时反映当地群众对政策的反应和意见。

在处理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审慎处理。

不能因为个人偏见或局限性而引起社会矛盾或影响政治稳定。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边疆治理基本概念

边疆治理基本概念

边疆治理基本概念边疆治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和发展的过程。

边疆地区通常位于国家的边远地区,具有与内地不同的地理、人文和政治等特征。

边疆治理的目标是实现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边疆治理的核心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管理和服务,提高边疆地区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边疆治理需要加大对边疆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让边疆地区能够与内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提高边疆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与内地的发展差距。

其次,边疆治理需要注重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边疆地区通常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可能存在文化、宗教等差异,因此边疆治理需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和谐。

这可以通过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需要加强边疆地区的安全防范,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非法活动,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

最后,边疆治理还需要注重保护边疆地区的生态环境。

边疆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因此,边疆治理需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环境保护,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政策,保护好边疆地区的自然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边疆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投资和服务,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保护好边疆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边疆治理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我们应该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研究和实践,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 建 理 论
边疆 民族地 区干部 队伍 建 设取 向的三个维 度
基于社铜 急 定、 社. 会秩 序和社会资本的考察
郭 宇
( 内蒙古建筑职 业技术 学院 公共课教 学部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5 1 )
摘要 : 边 疆少数 民族地 区的社会稳定不仅事关本地 区本 民族 的长远发展 , 也是 国家综合 实力不 断提升与社会整体持续发 展的基本前提 。实现 边疆少数 民族地 区的社会稳 定需要 充分重视并发掘社会 资本 的价值 , 社会 资本对社会秩序 有重大影响 , 形成 良好的社会秩序 才能 实现 社会稳定 。社会 资本 的构建需要 人与人之 间的信任 , 政府信 用是社会信任 系统的关键 组成 , 而
想政治教育。
… . … 一 一 … 一 一 一
: …. .
世己 携
二 = ) 党 卜 Z
建 理 论
选拔少数民族 干部工作座谈会 时指 出的 : “ 培养选拔少 数 民族 干部的工作 , 事 关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目标 能 u 够实现的大局 , 事关 民族 问题 能否 正确解决 的大局 , 事 关社会 稳定 、 国家长治久安 的大局。 ” 二、 干部队伍建设的社 会秩序 取 向分析 匠 良好 的社 会秩序是 维持社会稳 定 的核 心机制 , 强 u J 制性权力 、 互惠行动 、 习俗共 同构建 了社会 秩序 。强制 性权力单独即可造就一种社会 秩序 。以阶级斗争 为纲 和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社 会就是 由单一力量 维持秩 序 的社 会 , 社会 由全权制政府 控制 。它 铲除 了民间的 信任 , 造成 了社会成员高度的原子化 , 消解 着社会 的凝 聚力 , 人通过服从 和压抑个性来 换取 由政府垄断 的各 种生存资源 。但这种依赖和信任建 立的社 会关 系并不 稳定 , 关 系链条 被剪除得 只剩下 强弱对 比悬殊 的政府 和彼此鼓励 的民众两端 。这种失衡使政府失去了 了解 民意 、 体恤 民情 、 为 民谋利 的外 部动力 。 同时 , 民间互 助 与互 惠合作也 遭到遏制 , 丧失 了及 时有效化解 社会 矛盾 的多元渠道 , 导致政府信 用和社会 信用 的双 重损 失, 使社会稳定 面临威胁 。 当前 , 边疆少 数 民族地 区的社会发 展 已进入 一个 崭新时期 , 建立服务型 、 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执政理念持 续 深入 , 社会 主义市场经 济体 制逐步建 立 , 小政府 、 大 社会 的秩序模式 日趋形成 , 民族关系 、 利益关系都发生 了巨变 。这 两对 关系是 社会秩序 的重要脉络 , 是维护 地 区社 会稳 定 的关 键 。如何 处理 好新 时期 的 民族关 系、 利益关 系的关键是理顺地方政府与 中央政府 、 地方 政府 与本地群众 的关 系。这就需要建立有效 的沟通媒 介, 使 中央政府的路线 、 方针 、 政策 得到全 面贯彻 和执 行, 地方 民众 的合法权益得 到切实保护 , 群众 的合理需 求得到及 时尊重 , 社会分 配在公 开 、 公平 、 公 正的环境 下实施 。因此 , 边疆少 数 民族地 区必须要拥 有一支具 备坚定政 治信念 、 高 尚道德情操 、 敏锐 问题 意识 、 高超 沟通艺术 、 精湛专 业技能 的干部 队伍 。他 们是 民意 的 直接传 达者 , 也是 民众 的重要 服务者 。政 治稳定 和社 会稳定 , 需要干部 队伍去深人 民心 、 体察 民情 , 使政 府 成为 民心所 向的政府。而干部队伍 为社会 提供的公共 服务产 品是否符合 民众需求 , 直接影 响政 府 的公 信力 水平 。因此 , 边疆少数 民族地 区, 必须高度重视干部 队 伍 中少数 民族干部 的作用 。因为这部分干部在构建和 谐 的社会秩序方面具备 “ 习俗 ” 的优势 , 他们 出生土长 , 来 自本 民族群众 , 熟悉本 民族历史和现状 , 通晓本 民族 语言, 懂得本 民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 易于 了解本 民 族 人 民的情感 、 心理 和功利性需求 。习俗是建 立社会 秩 序最古 老的力量 , 具有 教化 的巨大作用 。通 过习俗 的力量 , 不 仅可 以节 约政 府对 内管 理干部 和对外治理 社 会的交 易成本 , 还可 以通过人对声誉 的看重 、 社会对 违约和 失信者施加 的压力 , 约束 干部 的行 为 。地 区干 部 为赢得 更好 的声誉 、 更高 的信用 、 更多 的执政业绩 , 则会更愿意采取互惠行动 , 而非单纯使用强制性权 力。 强制性 权力 、 互 惠行动 和习俗共 同构 建 了社会 秩 �


成 。随着全球 化进程 的加快 , 族群 间的频繁交 往与共 同生活成为不争 的事实 。它们 的和谐共处是社会稳定 和持续发展 的基础 。这一基础 的构建依靠两种支撑力 量: 一 是 自下 而上 的各 族群众长期 杂居形成 的社会传 统; 二是 自上 而下 的社会领导力量在价值观引导 、 行为 控制 、 资源配 置过程 中形成 的社会 规范 。本文讨 论 的 重点是第二股社会稳定发展 的支撑力量对边疆少数 民 族地 区的作用 。干部 队伍是边疆少数 民族地 区建设社 会文 明 、 经济文 明 、 政治 文明和生态文 明 的领导力 量 , 是巩 固和发展平等 、 团结 、 互助 的新型 民族关系的骨干 力量 , 是维护社会稳定和 国家统一 的支撑力量 。 社会稳 定需要 经济发展 提供物质 保障 , 需要 政治 稳定提 供权利 保障 , 需要 文化包容 提供 精神保 障 。这 样一个大环境 的营造需要一支在思想上 、 政治上 、 专业 上过硬 的干部 队伍 。我 国正处于社会 转型期 , 各方面 都面临 巨大 的变革 , 社会利益 日益多元化 、 社会矛盾也 日益 复杂化 。利 益格局 的加速分化加 剧 了社会 矛盾 , 在边疆少数 民族地区突 出表现为民族保护主义和民族 分裂势力的抬头 。解决这些矛盾 、 维护社会稳定 , 需要 善于处 理社会 突发性公共事件 、 善 于驾 驭各种矛盾 的 干部 队伍 。干部 队伍 中的少 数 民族 干部 和领导 干部 , 在少数 民族群众 中有着不 可替代 的影 响力 , 关键 时刻 表明立场 、 旗帜鲜明地反对狭隘的 民族主义 、 坚定有力 地 回击分裂势力 , 才能使少数 民族群众明辨是非 、 做出 正确 的政 治选择 , 积极参 与到反对 民族 保护主义 和民 族分裂 势力 中去 , 维护边疆少 数 民族地 区的 民族 团结 和社 会稳定。正如胡锦涛在 1 9 9 3 年6 月出席全 国培养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3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金项 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中国共产党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能力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 项 目号
0 9 CDJ 0 0 8 。
作者简介:  ̄ ( 1 9 8 1 - ) , 女, 山西 Ⅲ 人,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 哲学硕士, 研究方向: 政治社会学及思
干部队伍建设是政府公信 力提升的根本 。
关键词 : 边疆民族地 区; 干部队伍 ; 社会 稳定 ; 社会资本 ; 社会秩 序
干部队伍 建设与边疆 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高度相 关, 通过 加强干部 队伍 内部稳 定与外部稳 定实现 。 内 部稳定表 现为干部 队伍 的 自信 力和 自制 力 , 前者 取决 于干部 队伍 的整体 素质与能力 , 后者取 决于干部 队伍 对功利化倾 向的 自我克制 。外部稳定主要表现为干部 队伍 的公 信力状 况 : 民众 对其 成员 执政 能力 、 信 任程 度、 与之 合作 的意 愿大小 。组织是社会 关系 的有 机集 合, 是信任与秩序的产物和放大器 , 干部 队伍作为组织 的活的体 现 , 是实 现权 力与繁荣 的保 障。通过干 部 队 伍建设 , 能够提高执政 绩效 , 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和创造 社会 繁荣的强化市场型政府。 干部队伍建设的社会稳定取 向分析 人 是社会 的基本单 元 , 社会 的稳定 和发展依 靠人 的发展 , 人的发展既是个体的发展也是群体 的发展 , 个 体 的发展 能更有效地 推动群体 的发展 , 群 体 的发 展则 能为个体 的发展创造 良好 的环境 、 提供更 多发展 的资 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 “ 城邦的长成出于人类生活 的发展 , 而 其实 际的存 在却 ” 城 卜Z Q 0 山 ( ; ~ ∞ 是为 了优 良的生 活 。 邦 国家 已不 复存 在 , 但 亚里 士 多德 的思想 穿透 历史 。 今 天的社会 先于个人 而存在 。 “ 以身体 为例 , 如全 身毁 伤, 则手 足也就 不成其 为手足 , 脱离 了身体 的手足同石 制 的手 足无异 , 这些手 足也就无从发挥其手 足的实用 , 只在含糊 的名 义上大家仍 旧称之 为手 足而 已。 ” 个 体 必须结 成生活的共 同体 , 彼此 信赖 、 合作 、 生产、 交 换以 获得社会 给予 的便利 , 来满 足 自身多元化 的需 求 , 并且 贡献 自我价值 , 实现个人 与社会 的 良性互 动。同理 , 作 为社会 重要组 成 的民族 , 它与社会 的关系也 是相辅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