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第一章1.2应用举例 第2课时 角度问题
人教A高中数学必修五同步课时分层训练:第1章 解三角形 第2课时 含解析
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第二课时 高度、角度问题课时分层训练‖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如图,在湖面上高为10 m 处测得天空中一朵云的仰角为30°,测得湖中之影的俯角为45°,则云距湖面的高度为(精确到0.1 m)( )A .2.7 mB .17.3 mC .37.3 mD .373 m解析:选C 根据题图,由题意知CM =DM . ∴CM -10tan 30°=CM +10tan 45°,∴CM =tan 45°+tan 30°tan 45°-tan 30°×10≈37.3(m),故选C. 2.渡轮以15 km/h 的速度沿与水流方向成120°角的方向行驶,水流速度为4 km/h ,则渡轮实际航行的速度为(精确到0.1 km/h)( )A .14.5 km/hB .15.6 km/hC .13.5 km/hD .11.3 km/h解析:选C 由物理学知识,画出示意图如图.AB =15,AD=4,∠BAD =120°.在▱ABCD 中,D =60°.在△ADC 中,由余弦定理,得AC =AD 2+CD 2-2AD ·CD cos D =16+225-4×15=181≈13.5(km/h).故选C.3.某人在C 点测得某塔在南偏西80°,塔顶仰角为45°,此人沿南偏东40°方向前进10米到D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 )A .15米B .5米C .10米D .12米解析:选C如图,设塔高为h ,在Rt △AOC 中,∠ACO =45°,则OC =OA =h .在Rt △AOD 中,∠ADO =30°,则OD =3h , 在△OCD 中,∠OCD =120°,CD =10,由余弦定理,得OD 2=OC 2+CD 2-2OC ·CD cos ∠OCD ,即(3h )2=h 2+102-2h ×10×cos 120°,∴h 2-5h -50=0,解得h =10或h =-5(舍去).4.甲船在B 岛的正南A 处,AB =10 km ,甲船以4 km/h 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同时,乙船自B 岛出发以6 km/h 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方向驶去,当甲、乙两船相距最近时,它们航行的时间是( )A.1507 minB .157 hC .21.5 minD .2.15 h 解析:选A 设经过x 小时时距离为s ,则在△BPQ 中,由余弦定理知PQ 2=B P 2+BQ 2-2BP ·BQ ·cos 120°,即s 2=(10-4x )2+(6x )2-2(10-4x )·6x ·⎝ ⎛⎭⎪⎫-12=28x 2-20x +100,∴当x =514 h 时,s 2最小,即当航行时间为514 h =1507 min 时,s 最小.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A ,B ,C 处测得一建筑物的仰角分别为30°,45°,60°,且AB =BC =60 m ,则建筑物的高度为( )A .15 6 mB .20 6 mC .25 6 mD .30 6 m解析:选D 设建筑物的高度为h ,由题图知,P A =2h ,PB =2h ,PC =233h ,∴在△PBA 和△PBC 中,分别由余弦定理,得cos ∠PBA =602+2h 2-4h 22×60×2h,① cos ∠PBC =602+2h 2-43h 22×60×2h.② ∵∠PBA +∠PBC =180°,∴cos ∠PBA +cos ∠PBC =0.③由①②③,解得h =306或h =-306(舍去),即建筑物的高度为30 6 m.6.学校里有一棵树,甲同学在A 地测得树尖的仰角为45°,乙同学在B 地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量得AB =AC =10 m 树根部为C (A 、B 、C 在同一水平面上),则∠ACB = .解析:如图,AC =10,∠DAC =45°,∴DC =10.∵∠DBC =30°,∴BC =103, cos ∠ACB =102+(103)2-1022×10×103=32, ∴∠ACB =30°.答案:30°7.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M 点的仰角∠MAN =60°,C 点的仰角∠CAB =45°以及∠MAC =75°;从C 点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 =100 m ,则山高MN = m.解析:根据题图所示,AC =100 2.在△MAC 中,∠CMA =180°-75°-60°=45°.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45°=AM sin 60°⇒AM =100 3.在△AMN 中,MN AM =sin 60°,∴MN =1003×32=150(m).答案:1508.海上一观测站测得方位角240°的方向上有一艘停止航行待修的商船,在商船的正东方有一艘海盗船正以每小时90海里的速度向它靠近,此时海盗船距观测站107海里,20分钟后测得海盗船距观测站20海里,再过 分钟,海盗船到达商船.解析:如图,设观测站、商船、分别位于A,B处,开始时,海盗船位于C处,20分钟后,海盗船到达D处.在△ADC中,AC=107,AD=20,CD=30,由余弦定理,得cos∠ADC=AD2+CD2-AC2 2AD·CD=400+900-7002×20×30=12,则∠ADC=60°.在△ABD中,由已知,得∠ABD=30°,∠BAD=60°-30°=30°,所以BD=AD=20,2090×60=403(分).答案:40 39.在社会实践中,小明观察一棵桃树.他在点A处发现桃树顶端点C的仰角大小为45°,往正前方走4米后,在点B处发现桃树顶端点C的仰角大小为75°.(1)求BC的长;(2)若小明身高为1.70米,求这棵桃树顶端点C离地面的高度(精确到0.01米,其中3≈1.732).解:(1)∠CAB=45°,∠DBC=75°,则∠ACB=75°-45°=30°,AB=4,由正弦定理得BCsin 45°=4sin 30°,解得BC=42(米),即BC的长为4 2 米.(2)在△CBD中,∠CDB=90°,BC=42,∴DC=42sin 75°.∵sin 75°=sin(45°+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6+24,则DC =2+23,∴CE =ED +DC =1.70+2+23≈3.70+3.464≈7.16(米),即这棵桃树顶端点C 离地面的高度约为7.16米.10.碧波万顷的大海上,“蓝天号”渔轮在A 处进行海上作业,“白云号”货轮在“蓝天号”正南方向距“蓝天号”20海里的B 处.现在“白云号”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蓝天号”同时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由A 处向南偏西60°方向行驶,经过多少小时后,“蓝天号”和“白云号”两船相距最近.解:如图,设经过t 小时,“蓝天号”渔轮行驶到C 处,“白云号”货轮行驶到D 处,此时“蓝天号”和“白云号”两船的距离为CD .根据题意,知在△ADC 中,AC =8t ,AD =20-10t ,∠CAD=60°.由余弦定理,知CD 2=AC 2+AD 2-2×AC ×AD cos 60°=(8t )2+(20-10t )2-2×8t ×(20-10t )×cos 60°=244t 2-560t +400=244⎝ ⎛⎭⎪⎫t -70612+400-244×⎝ ⎛⎭⎪⎫70612, ∴当t =7061时,CD 2取得最小值,即“蓝天号”和“白云号”两船相距最近.‖层级二‖|应试能力达标|1.在一座20 m 高的观测台台顶测得对面一水塔塔顶仰角为60°,塔底俯角为45°,那么这座塔的高为( )A .20⎝⎛⎭⎪⎫1+33m B .20(1+3)m C .10(6+2)m D .20(6+2)m解析:选B 如图所示,AB 为观测台,CD 为水塔,AM 为水平线.依题意得AB =20,∠DAM =45°,∠CAM =60°,从而可知MD =20,AM =20,CM =203, ∴CD =20(1+3)(m). 2.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是每分钟40 m ,水流的速度是每分钟20 m ,如果船从岸边A 处出发,沿着与水流垂直的航线到达对岸,那么船前进的方向指向河流的上游并与河岸垂直的方向所成的角为( )A.π4B .π3 C.π6 D .512π解析:选C 设水流速度与船速的合速度为v ,方向指向对岸.则由题意知,sin α=v 水v 船=2040=12, 又α∈⎝ ⎛⎭⎪⎫0,π2,∴α=π6.故选C. 3.某工程中要将一长为100 m 倾斜角为75°的斜坡,改造成倾斜角为30°的斜坡,并保持坡高不变,则坡底需加长( )A .100 2 mB .100 3 mC .50(2+6)mD .200 m解析:选A ∠BAC =75°-30°=45°.在△ABC 中,AC =100 m ,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AC=AC sin B ,∴BC =AC sin ∠BAC sin B =100×sin 45°sin 30°=1002(m).故选A.4.如图,在O 点测量到远处有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物体位于P 点,1分钟后,其位置在Q 点,且∠POQ =90°,再过1分钟,该物体位于R 点,且∠QOR =30°,则tan ∠OPQ 的值为( )A.12 B .22 C.32 D .3解析:选C 由题意知,PQ =QR ,设其长为1,则PR =2.在△OPR 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 120°=OP sin R .在△OQR 中,由正弦定理,得1sin 30°=OQ sin R ,则tan ∠OPQ =OQ OP =sin 120°2sin 30°=32.故选C.5.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 ,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3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 m.解析:设两条船所在位置分别为A ,B 两点,炮台底部所在位置为C 点,在△ABC 中,由题意可知AC =30tan 30°=303(m),BC =30tan 45°=30(m),C =30°,AB 2=(303)2+302-2×303×30×cos 30°=900,所以AB =30(m).答案:306.某海岛周围38海里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初测此岛在北偏东60°方向,航行30海里后测得此岛在东北方向,若不改变航向,则此船 (填“有”或“无”)触礁的危险.解析:如图所示,暗礁位于C 处,开始时,轮船在A 处,航行30海里后,轮船在B 处.由题意在△ABC 中,AB =30,∠BAC =30°,∠ABC =135°,则∠ACB =15°.由正弦定理,得BC=AB sin ∠BAC sin ∠ACB =30sin 30°sin 15°=156-24=15(6+2). 在Rt △BDC 中,CD =22BC =15(3+1)>38.所以,此船无触礁的危险.答案:无7.如图,小明同学在山顶A 处观测到,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小明在A 处测得公路上B ,C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且∠BAC=135°.若山高AD =100 m ,汽车从C 点到B 点历时14 s ,则这辆汽车的速度为 m/s(精确到0.1,参数数据:2≈1.414,5≈2.236).解析:由题意,AB =200 m ,AC =100 2 m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C =40 000+20 000-2×200×1002×⎝ ⎛⎭⎪⎫-22≈ 316.17 m ,这辆汽车的速度为316.17÷14≈22.6 m/s.答案:22.68.如图所示,A ,B 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3)n mile 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 点北偏东45°方向、B 点北偏西60°方向的D 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 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20 3 n mile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 n mile/h,则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解:由题意,知AB=5(3+3),∠DBA=90°-60°=30°,∠DAB=90°-45°=45°,∴∠ADB=180°-(45°+30°)=105°.在△DAB中,由正弦定理得BDsin∠DAB =ABsin∠ADB,即BD=AB sin∠DABsin∠ADB=5(3+3)sin 45°sin 105°=5(3+3)sin 45°sin 45°cos 60°+cos 45°sin 60°=10 3 n mile.又∠DBC=∠DBA+∠ABC=60°,BC=20 3 n mile,∴在△DBC中,由余弦定理,得CD=BD2+BC2-2BD·BC cos∠DBC=300+1 200-2×103×203×1 2=30 n mile,则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的时间为3030=1 (h).。
2021_2022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解三角形1.2第2课时角度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灯塔 A 在观察站 C 的北偏东 40°,灯塔 B 在观察站 C 的南偏东 60°,
则灯塔 A 在灯塔 B 的( )
A.北偏东 5°
B.北偏西 10°
C.南偏东 5°
D.南偏西 10°
B [由题意可知∠ACB=180°-40°-60°=80°.∵AC=BC, ∴∠CAB=∠CBA=50°,从而可知灯塔 A 在灯塔 B 的北偏西 10°.]
A [结合题图可知∠DAC=β-α.
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 D∠CDAC=sAinCα,
∴AC=sina
∠sinDαAC=sin
a sin α (β-α).
在Rt△ABC中,
AB=AC
sin
β=sian
sin αsin β (β-α).]
您好,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思路探究:①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 ②在△ABC 中,能求出 BC 与∠ABC 吗? ③在△BCD 中,如何求出∠BCD?
[解] 设缉私船用 t 小时在 D 处追上走私船,画出示意图,则有 CD=10 3t,BD=10t,
在△ABC 中,∵AB= 3-1,AC=2,∠BAC=120°, ∴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BAC=( 3-1)2+22-2×( 3- 1)×2×cos 120°=6,
即缉私船沿北偏东 60°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
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 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 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
2.在解三角形问题中,求某些角的度数时,最好用余弦定理求 角.因为余弦函数在(0,π)上是单调递减的,而正弦函数在(0,π)上不 是单调函数,一个正弦值可以对应两个角.但角在0,π2上时,用正、 余弦定理皆可.
新课标2017春高中数学第1章解三角形1.2应用举例第2课时高度角度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规律总结』
航海问题是解三角形应用问题中的一类很重要的问题,解
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搞清所给的角,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将所给距离和角度标
在图中,然后分析可解的三角形及其与待求角问题的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跟踪练习 3〕 导学号 54742139 我缉私巡逻艇在一小岛 A 南偏西 50° 的方向,距小岛 A 12 n mile 的 B 处,发 现隐藏在小岛边上的一走私船正开始向岛北偏西 10° 西方向行驶, 测得其速度为每 小时 10 n mile,问我巡逻艇需用多大的速度朝什么方向航行才能恰在两个小时后 截获该走私船?(参考数据:sin38° ≈0.62)
3.在点 A 处观察一物体的视角为 50° ,请画出示意图. 导学号 54742132
[解析] 如图所示.
4.(2016· 浙江诸暨第一中学期中)为了测量河对岸的塔 AB 的高度,先在河岸 上选一点 C,使 C 在塔底 B 的正东方向上,此时测得塔顶 A 的仰角为 60° .再由点 C 沿北偏东 15° 方向走了 20m 到达点 D,测得∠BDC=45° ,则塔 AB 的高度为 导学号 54742133 ( A ) A.20 6m C.20 2m B.20 3m D.20m
10m 导学号 54742131 30° ,斜坡 AB 的长度是________. 坡角 α 等于________
3 [解析] 由题意知,坡比 i=tanα= . 3 ∵0° <α<90° ,∴坡角 α=30° . 又∵坡高 BC=5m, BC 5 ∴斜坡长 AB= = =10m. sinα sin30°
命题方向3 ⇨测量角度问题
如图所示,当甲船位于 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 20n mile 的 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 甲船立即前往救援, 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 西 30° , 相距 10n mile 的 C 处的乙船, 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 往 B 处救援(角度精确到 1° )? 导学号 54742138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_30
第一课时 1.2 应用举例(一)教学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教学重点: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答有关三角形的测量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建立解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在△ABC 中,∠C =60°,a +b =+1),c =,则∠A 为 .2.在△ABC 中,sin A =sin sin cos cos B C B C++,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法: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为边的关系,再进行化简二、讲授新课:1. 教学距离测量问题:① 出示例1:如图,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 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是55m ,∠BAC =51︒,∠ACB =75︒. 求A 、B 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分析:实际问题中已知的边与角? 选用什么定理比较合适?→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 →讨论:如何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 ③ 出示例2:如图,A 、B 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 、B 两点间距离的方法.分析得出方法: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 、D ,测得CD =a ,并且在C 、D 两点分别测得∠BCA =α,∠ACD =β,∠CDB =γ,∠BDA =δ.讨论:依次抓住哪几个三角形进行计算?→ 写出各步计算的符号所表示的结论. 具体如下:在∆ADC 和∆BDC 中,应用正弦定理得AC =sin()sin[180()]a γδβγδ+︒-++ =sin()sin()a γδβγδ+++, BC =sin sin[180()]a γαβγ︒-++=sin sin()a γαβγ++. 计算出AC 和BC 后,再在∆ABC 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 两点间的距离AB =④ 练习: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 、D 两点,测得∠BCA =60︒,∠ACD =30︒,∠CDB =45︒,∠BDA =60︒. (答案:AB .2. 小结: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三、巩固练习:1. 的C 、D 两点,并测得∠ACB =75°,∠BCD =45°,∠ADC =30°,∠ADB =45°. A 、B 、C 、D 在同一个平面,求两目标A 、B 间的距离. ()2. 两灯塔A 、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都等于a km ,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 南偏东60︒,则A 、B a km )3. 作业:教材P14 练习1、2题.第二课时 1.2 应用举例(二)教学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测量工具,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高度问题.教学难点:能观察较复杂的图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讨论: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呢?2. 讨论: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呢?二、讲授新课:1. 教学高度的测量:① 出示例1:AB 是底部B 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 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 的方法.分析:测量方法→ 计算方法师生一起用符号表示计算过程与结论.AC =sin sin()a βαβ-,AB = AE +h =AC sin α+h =sin sin sin()a αβαβ-+h . ② 练习: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 的俯角α=5440︒',在塔底C 处测得A 处的俯角β=501︒'. 已知铁塔BC 部分的高为27.3 m ,求出山高CD (精确到1 m )③ 出示例2: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东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南侧远处一山顶D 在东偏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达B 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仰角为8︒,求此山的高度CD .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在哪几个三角形中? 分别选用什么定理来依次解各三角形? → 师生共同解答.解答:在∆ABC 中, ∠A =15︒,∠C = 25︒-15︒=10︒,根据正弦定理,sin BC A = sin AB C, BC =sin sin AB A C =5sin15sin10︒︒≈7.4524(km ),CD =BC ⨯tan ∠DBC ≈BC ⨯tan8︒≈1047(m ). 2. 练习:某人在山顶观察到地面上有相距2500米的A 、B 两个目标,测得目标A 在南偏西57°,俯角是60°,测得目标B 在南偏东78°,俯角是45°,试求山高.解法:画图分析,标出各三角形的有关数据,再用定理求解. 关键:角度的概念3. 小结:审题;基本概念(方位角、俯角与仰角);选择适合定理解三角形;三种高度测量模型(结合图示分析).三、巩固练习:1. 为测某塔AB 的高度,在一幢与塔AB 相距20m 的楼的楼顶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测得塔基B 的俯角为45︒,则塔AB 的高度为多少m ? 答案:(m ) 2. 在平地上有A 、B 两点,A 在山的正东,B 在山的东南,且在A 的南25°西300米的地方,在A 侧山顶的仰角是30°,求山高. (答案:230米)3. 作业:P17 练习1、3题.第三课时 1.2 应用举例(三)教学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计算角度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定理.教学难点:掌握解题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讨论:如何测量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又如何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的距离? 如何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与前者有何相通之处?2. 讨论:在实际的航海生活中,如何确定航速和航向?通法:转化已知三角形的一些边和角求其余边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 教学角度的测量问题:① 出示例1:甲、乙两船同时从B 点出发,甲船以每小时10(3+1)km 的速度向正东航行,乙船以每小时20km 的速度沿南60°东的方向航行,1小时后甲、乙两船分别到达A 、C 两点,求A 、C 两点的距离,以及在A 点观察C 点的方向角.分析:根据题意,如何画图? →解哪个三角形?用什么定理?如何列式?→ 学生讲述解答过程 (答案:630) →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读懂题意,画出图形→再分析解哪个三角形,如何解?② 练习:已知A 、B 两点的距离为100海里,B 在A 的北偏东30°,甲船自A 以5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B 航行,同时乙船自B 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方位角150°方向航行,问航行几小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最小?画出图形,并标记已知和要求的 →解哪个三角形?用什么定理解?如何列式? ③ 出示例2:某巡逻艇在A 处发现北偏东45︒相距9海里的C 处有一艘走私船,正沿南偏东75︒的方向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我海岸行驶,巡逻艇立即以14海里/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追去,问巡逻艇应该沿什么方向去追?需要多少时间才追赶上该走私船?分析:如何画出方位图? → 寻找三角形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如何解三角形.→ 师生共同解答. (答案:北偏东8331'︒方向;1.4小时)④ 练习:某渔轮在A 处测得在北45°的C 处有一鱼群,离渔轮9海里,并发现鱼群正沿南75°东的方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游去,渔轮立即以每小时14海里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追捕,问渔轮应沿什么方向,需几小时才能追上渔群?2. 小结:(1)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 (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这时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三、巩固练习:1. 我舰在敌岛A 南偏西︒50相距12海里的B 处,发现敌舰正由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问我舰需以多大速度、沿什么方向航行才能用2小时追上敌舰?2. 某时刻A 点西400千米的B 处是台风中心,台风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直线前进,以台风中心为圆心,300千米为半径的圆称为“台风圈”,从此时刻算起,经过多长时间A 进入台风圈?A 处在台风圈中的时间有多长?3. 作业:教材P22 习题1.2 A 组 2、3题.第四课时 1.2 应用举例(四)教学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进一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简单推导和应用,能证明三角形中的简单的恒等式.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利用及三角形中简单恒等式的证明. 教学难点: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求证简单的证明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接触过哪些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 讨论:已知两边及夹角如何求三角形面积?二、讲授新课:1. 教学面积公式:①讨论:∆ABC中,边BC、CA、AB上的高分别记为ha 、hb、h c,那么它们如何用已知边和角表示?→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②结论: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sin C,S=1bcsin A,S=12acsinB③练习:已知在∆ABC中,∠B=30︒,b=6,c求a及∆ABC的面积S.(解有关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问题,注重分情况讨论解的个数)④出示例1:在某市进行城市环境建设中,要把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改造成室内公园,经过测量得到这个三角形区域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8m,88m,127m,这个区域的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1cm2)?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到什么结论?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如何求一个角的正弦?→师生共同解答. →小结:余弦定理,诱导公式,面积公式.→讨论:由三边如何直接求面积?(海仑公式)2. 教学恒等式证明:①讨论:射影定理:a = b cos C + c cos B;b = a cos C + c cos A;c = a cos B + b cos A.分析:如何证明第一个式子?证一:右边=22222222222a b c a c b ab c aab ac a+-+-+=== 左边证二:右边= 2R sin B cos C + 2R sin C cos B=2R sin(B+C)=2R sin A= a = 左边→学生试证后面两个.②出示例2:在∆ABC中,求证:(1)222222sin sin;sina b A Bc C++=(2)2a+2b+2c=2(bc cos A+ca cos B+abcosC)分析:观察式子特点,讨论选用什么定理?3. 小结: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三、巩固练习:1. 在△ABC中,若22tantanA aB b=,判断△ABC的形状. (两种方法)2. 某人在M汽车站的北偏西20︒的方向上的A处,观察到点C处有一辆汽车沿公路向M站行驶. 公路的走向是M站的北偏东40︒. 开始时,汽车到A的距离为31千米,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A的距离缩短了10千米. 问汽车还需行驶多远,才能到达M汽车站?(15千米)3. 作业:教材P24 14、15题.。
人教a版必修五课件:解三角形-应用举例:高度、角度问题(68页)
系列丛书
思考感悟
1.“视角”是“仰角”吗?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提示:不是.视角是指观察物体的两端视线张开的角 度.如图所示,视角60° 指的是观察该物体上下两端点时, 视线的张角.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2.方位角的范围是(0° ,180° )吗?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AB 在Rt△ABE中,tan∠AEB= ,AB为定值,若要使仰 BE 角∠AEB最大,则BE要最小,即BE⊥CD,这时∠AEB= 30° . 在Rt△BED中,∠BDE=180° -135° -30° =15° , ∴BE=BD· sin∠BDE=20 2sin15° =10( 3-1) (m). 在Rt△ABE中,AB=BEtan∠AEB=10( 3 -1)tan30° = 10 3 (3- 3)(m). 10 ∴塔的高度为 3 (3- 3) m.
标方向线为止的水平角 叫方位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3)如图(1)所示,BC代表水平距离,AC代表垂直距 离,AB代表坡面距离.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如图(2)所示,把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5
进入导航
第一章 1.2 第2课时
系列丛书
典例导悟
类型一 [例1] 底部不可到达的高度问题 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 的方向前进40
2020版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一章 1.2 第2课时 角度、面积问题
第一章§1.2 应用举例第2课时 角度、面积问题学习目标XUEXIMUBIAO1.能把方向角等角度条件转化为解三角形的条件,解决航海等角度问题.2.掌握用两边及其夹角表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自主学习题型探究达标检测1自主学习PART ONE知识点一 角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主要是指在海上或空中测量角度的问题,如确定目标的方位,观察某一建筑物的视角等.解决它们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和图形及有关概念,确定所求的角在哪个三角形中,该三角形中已知哪些量,需要求哪些量.通常是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到所求的量,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知识点二 用两边及其夹角表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一般地,三角形面积等于两边及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ab sin C==.即S△ABC答案 BC边上的高.思考2 如何用AB,AD,角A表示▱ABCD的面积?答案 S=AB·AD·sin A.▱ABCD1.仰角是视线与视线在水平面的射影的夹角.( )2.在处理方向角时,两个正北方向线视为平行.( )3.航海问题中,所求结果中的角度通常要化为方向角或方位角.( )4.△ABC 的面积S = abc (其中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SIKAOBIANXIPANDUANZHENGWU√√√√2题型探究PART TWO题型一 角度问题例1 如图,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 -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我方缉私船奉命以10 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解 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t小时,才能最快截获(在D点)走私船,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BC2=AB2+AC2-2AB·AC cos A又∠ABC∈(0°,60°),∴∠ABC=45°,∴B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上,∴∠CBD=90°+30°=120°,又∵∠BCD∈(0°,60°),∴∠BCD=30°,∴缉私船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又在△BCD中,∠CBD=120°,∠BCD=30°,∴缉私船应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大约需要15分钟.反思感悟 解决航海问题先根据条件,画出示意图,然后把方向角、速度、时间等条件转化为三角形的角、边,化为解三角形问题.跟踪训练1 甲船在A点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a海里的速度向北行驶,已知甲船的速度是每小时a海里,问甲船应沿着什么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解 如图所示.设经过t小时两船在C点相遇,则在△ABC中,BC=at海里,B=90°+30°=120°,∵0°<∠CAB<60°,∴∠CAB=30°,∴∠DAC=60°-30°=30°,∴甲船应沿着北偏东30°的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题型二 用两边夹角表示三角形面积命题角度1 求三角形面积例2 在△ABC 中,已知BC =6,A =30°,B =120°,则△ABC 的面积为√多维探究又∵C =180°-120°-30°=30°,反思感悟 求三角形面积,主要用两组公式(1) ×底×高.(2)两边与其夹角正弦的乘积的一半.选用哪组公式,要看哪组公式的条件已知或易求.命题角度2 涉及三角形面积的条件转化例3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sin B=2sin A,且△ABC的面积为a2sin B,则cos B= .解析 由sin B=2sin A及正弦定理,得b=2a,由△ABC的面积为a2sin B,反思感悟 表示三角形面积,即使确定用两边夹角,还要进一步选择好用哪两边夹角.跟踪训练3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面积S= (a2+b2-c2),则角C为√A.135°B.45°C.60°D.120°∴a2+b2-c2=2ab sin C,∴c2=a2+b2-2ab sin C.由余弦定理c2=a2+b2-2ab cos C,得sin C=cos C.又C∈(0°,180°),∴C=45°.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三角形中的建模问题HEXINSUYANGZHISHUXUEJIANMO典例 如图,A,B,C三地有直道相通,AB=5 千米,AC=3千米,BC=4 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A地出发匀速前往B地,经过t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f(t)(单位:千米).甲的路线是AB,速度为5千米/时,乙的路线是ACB,速度为8千米/时.乙到达B地后原地等待.设t=t1时乙到达C地.(1)求t1与f(t1)的值;(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3千米.当t1≤t≤1时,求f(t)的表达式,并判断f(t)在[t1,1]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3.说明理由.设甲在P点,∴QB=AC+CB-8t=7-8t,PB=AB-AP=5-5t,∴f(t)=PB=AB-AP=5-5t,故f(t)的最大值没有超过3.素养评析 本题是关于对讲机有效通话距离的实际问题.其解决完整经历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警员能否在行动过程中保持通话),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计算求解.最终解决实际问题.3达标检测PART THREE1.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中a=4,b=3,C=60°,则△ABC的面积为√2.如图所示,在坡度一定的山坡A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CD的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 m到达B处,又测得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45°,若CD=50 m,山坡对于地平面的坡度为θ,则cos θ等于√解析 设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由πR 2=π,得R =1,3.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为 ,其外接圆的面积为π,则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之积为A.1B.2C.D.4√12344.某船开始看见一灯塔在南偏东30°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60°的方向航行45 km后,看见该灯塔在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是 km.解析 设灯塔位置为A ,船的初始位置为O ,船的终止位置为B ,由题意知∠AOB =30°,∠OAB =120°,则∠OBA =30°,课堂小结KETANGXIAOJIE1.各种测量问题本质上是把不能或不易直接测量的量转化为用能直接测量的量表示.而在三角形测量中易获得的数据方向角等多以铅垂线、正南正北为始边,需要准确地转化为三角形的元素.(2)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122高度角度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3.如图,位于 A 处的海面观测站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
40 海里的 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并在原地等待营救.在 A 处南
偏西 30°且相距 20 海里的 C 处有一艘救援船,该船接到观测站
通知后立即前往 B 处救助,则 sin∠ACB=
21
7
.
解析:在△ABC 中,AB=40,AC=20,∠BAC=120°.由余
解:如图所示,设预报时台风中心为 B,开始影响基地时台 风中心为 C,基地刚好不受影响时台风中心为 D,则 B,C,D 在一直线上,且 AD=20,AC=20.
由题意 AB=20( 3+1),DC=20 2,BC=( 3+1)×10 2.
在△ADC 中,∵DC2=AD2+AC2,
∴∠DAC=90°,∠ADC=45°.
2.如图,D,C,B 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100 m, 从 C,D 两点测得 A 点仰角分别是 60°,30°,则 A 点离地面的 高度 AB 等于( A )
A.50 3 m C.50 m
B.100 3 m D.100 m
解析:因为∠DAC=∠ACB-∠D=60°-30°=30°, 所以△ADC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 AC=DC=100 m, 在 Rt△ABC 中,AB=ACsin60°=50 3 m.
对于顶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高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选择另一 建筑物作为研究的桥梁,然后找到可测建筑物的相关长度和仰、 俯角等构成的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利用正弦或余弦定理求解即 可.
[变式训练 2] 如图,线段 AB,CD 分别表示甲、乙两楼, AB⊥BD,CD⊥BD,从甲楼顶部 A 处测得乙楼顶部 C 的仰角 α =30°,测得乙楼底部 D 的俯角 β=60°,已知甲楼高 AB=24 米, 则乙楼高 CD= 32 米.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1章1-2-2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高度、角度问题
2.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4 6,AC=4 3,∠BAC=
45°,则 AD=________.
解析: BC2=AC2+AB2-2AC·AB·cos 45°
=(4
3)2+(4
6)2-2×4
3×4
6×
2 2
=48.
∴AD=BC=4 3.
答案: 4 3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三角形中的综合问题
第一章 解三角形
在点 A 处观察一物体的视角为 50°,请画出示意图. [解析] 如图所示.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3.坡角、坡比
(1)坡角 坡面与_水__平__面___的夹角.如下图中的角 α.
(2)坡比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如上图中的HL .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 BC=5m,迎水坡的坡比是 3 , 则斜坡的坡角 α 等于________,斜坡 AB 的长度是________.
【正解】 ∵AB=2 3,AC=2,B=30°,
1
∴根据正弦定理,有sin C=ABA·sCin B=2
23×2=
3 2.
又∵AB>AC,∴C>B,则C有两解.
①当C为锐角时,C=60°,A=9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
式,
得S=12AB·AC·sin A=2 3.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②当C为钝角时,C=120°,A=3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
所以tan C= 3,
4分
因为0<C<π,所以C=π3.
6分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2)由已知sin A+sin B
高中数学必修5:1.2应用举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
分析
在△AOP中,OA
OP tan 30
3h
在△BOP中,OB
OP tan 45
h
在△ABO中,AB2 OA2 OB2 2OAOB cos60
即 400 4h2 3h2
解得 h 400 4 3
题型四 求角度问题
例4 如图,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o方向,距A处 ( 3 1) 海里的B处有 一艘走私船. 在A处北偏西75o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我方缉私船,奉 命以 10 3 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 从B处向北偏东30o方向逃窜. 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 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
2. 方位角:指以观测者为中心,从正北方向线顺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 形成的水平角.如图所示的θ1、θ2即表示点A和点B的方位角.故方位角的范 围是[0o,360o).
测量中的有关概念、名词、术语
3. 方向角:以观测者为中心,指北或指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 于90°的水平角,它是方位角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如图,左图中表示北偏 东30°,右图中表示南偏西60°.
6. 坡角、坡比: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坡角,坡面的竖直高度与水平宽 度的比称为坡比.
解三角形应用题
解三角形应用题时,通常都要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 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求解的关键是将实 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题型一 测量一个不可到达点的距离
例1 海上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 从B岛望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
ABC 45
题型四 求角度问题
分析 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 t 小时,才能最快 截获(在D点)走私船,则CD=10 3t ,BD=10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 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 出实际问题的解.
第2课时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高度、角度问题
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 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 关计算角度的实际问题.
1.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 度呢?又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 海拔高度呢?
2.在实际的航海生活中,人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在浩瀚 无垠的海面上如何确保轮船不迷失方向,保持一定的航 速和航向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方面的问题.
探究一、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
4.自动卸货汽车的车厢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油泵 顶杆BC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是60°,油泵顶点B与 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 6°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精确到0.01m).
(1)什么是最大仰角?
(2)例题中涉及一个怎样的三角形?
答:三角形的面积为 3
3 或 3-
3 .
2
2
1.三角形面积公式:
2.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化边为角”或“化角
为边”.
1.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题时,要学会审题及根据 题意画方位图,要懂得从所给的背景资料中进行加工、抽 取主要因素,进行适当的简化.
2.实际问题处理 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的解
抽象概括 示意图
还原说明
数学模型 推演 理算 数学模型的解
第3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2第2课时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高度、角度问题
探究点2 测量角度问题 例4 如图,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向航 行67.5 n mile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 32°的方向航行54.0 n mile后到达海岛C.如果下次航 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 需要航行的距离是 多少?(角度精确到 0.1°,距离精确到 0.01 n mile)
2×1.2×2.8 -0.442. 所以cosα= 0.442,所以α 63.77°
答:堤对地面的倾斜角α为63.77°.
A
甲沿
4.(2013·江苏高考)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
的景点A处下山至C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A沿直
线步行到C,另一种是先从A沿索道乘缆车到B,然
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
此时乙的速度最大,且为:500÷556 =61245 m/min.
故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1
250 43
,61245
]范围内.
1.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题时,要学会审题 及根据题意画方位图,要懂得从所给的背景资料 中加工、抽取主要因素,并进行适当简化.
2.实际问题处理 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的 解
抽象概括 示意图
还原说明
数学模型
推演 理算 数学模型的
解
解RtΔABD,得
BD = ABsin∠BAD = BCcosβsinα. sin(α-β)
把测量数据代入上式,得
BD = 27.3cos501' sin 5440' sin(5440' 501')
.
=
27.3cos501' sin sin 439'
5440'
177.(4 m)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教师文档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二) Word版含答案
学习目标.会运用测仰角(或俯角)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会用测方位角解决立体几何中求高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知识点一测量仰角(或俯角)求高度问题思考如图,是底部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为建筑物的最高点,如果能测出点,间的距离和由点,点观察的仰角,怎样求建筑物高度?(已知测角仪器的高是)答案解题思路是:在△中,=所以=,在△中,=α,=+.梳理问题的本质如图,已知∠为直角,=,用α、β、表示的长,所得结果再加上.知识点二测量方位角求高度思考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处时测得公路北侧远处一山顶在西偏北°的方向上,行驶后到达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的方向上,仰角为°,怎样求此山的高度?答案先在△中,用正弦定理求=,再在△中求=°.梳理问题本质是:如图,已知三棱锥-,⊥平面,=,用α、β、、γ表示的长.类型一测量仰角(或俯角)求高度问题命题角度仰角例如图所示,,,在地平面同一直线上,=,从,两地测得点的仰角分别为°和°,则点离地面的高等于()...(+).(-)答案解析方法一设=,则=.∴=(+).∴∠===.解得=(+).所以点离地面的高等于(+).方法二∵∠=°,∴∠=°,∴∠=°-°-°=°.由正弦定理,得=·∠=·°=.∴=°=(+).反思与感悟()底部可到达,此类问题可直接构造直角三角形.()底部不可到达,但仍在同一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此类问题中两次观测点和所测垂线段的。
高中数学必修5复习课件18-19 第1章 1.2 第 2 课时 角度问题
第2课时角度问题学习目标:1.能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解决角度问题(重点).2.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难点).3.能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易错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水平角.如点B的方位角为α(如图1-2-18所示).图1-2-18方位角的取值范围:[0°,360°).2.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如图1-2-19所示,视角50°指的是观察该物体的两端视线张开的角度.图1-2-19思考:方位角的范围为什么不是(0,π)?[提示]方位角的概念表明,“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角”,显然方位角的范围应该是[0,2π).[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1)如图1-2-20所示,该角可以说成北偏东110°.()图1-2-20(2)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其范围均是⎣⎢⎡⎭⎪⎫0,π2.( ) (3)方位角210°的方向与南偏西30°的方向一致.( )[答案] (1)× (2)× (3)√提示:(1)说成南偏东70°或东偏南20°.(2)方位角的范围是[0,2π).2.从A 处望B 处的仰角为α,从B 处望A 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是( )【91432060】A.α>βB.α=βC.α+β=90°D.α+β=180°B [由仰角与俯角的水平线平行可知α=β.]3.在某次高度测量中,在A 处测得B 点的仰角为60°,在同一铅垂平面内测得C点的俯角为70°,则∠BAC 等于( )A.10°B.50°C.120°D.130°D [如图所示:∠BAC =130°.]4.某人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行走33公里到B 处,再沿正东方向行走2公里到C 处,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________公里.【91432061】7[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33,BC=2,∠ABC=150°.由余弦定理得AC2=27+4-2×33×2·cos 150°=49,AC=7.所以A、C两地的距离为7公里.][合作探究·攻重难]角度问题(1)如图1-2-21,两座灯塔A和B与海岸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南偏西40°,灯塔B在观察站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图1-2-21A.北偏东10°B.北偏西10°C.南偏东80°D.南偏西80°(2)有一拦水坝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长为6 m,下底长为10 m,高为23m,那么此拦水坝斜坡的坡比和坡角分别是()【91432062】A.33,60° B.3,60°C.3,30°D.33,30°(1)D(2)B[(1)由条件及图可知,∠A=∠B=40°,又∠BCD=60°,所以∠CBD=30°,所以∠DBA=10°,因此灯塔A在灯塔B南偏西80°.(2)如图所示,横断面是等腰梯形ABCD,AB=10 m,CD=6 m,高DE=2 3 m,则AE=AB-CD2=2 m,∴tan ∠DAE=DEAE=232=3,∴∠DAE=60°.]1.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某救生艇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转动,失去动力的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此时,风向是北偏东30°,风速是20 km/h;水的流向是正东,流速是20 km/h,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的速度的方向为北偏东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km/h.60°203[如图,∠AOB=60°,由余弦定理知OC2=202+202-800cos 120°=1 200,故OC=203,∠COY=30°+30°=60°.]求航向的角度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3-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的方向,距离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3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思路探究:①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②在△ABC中,能求出BC与∠ABC吗?③在△BCD 中,如何求出∠BCD?[解] 设缉私船用t 小时在D 处追上走私船,画出示意图,则有CD =103t ,BD=10t ,在△ABC 中,∵AB =3-1,AC =2,∠BAC =120°,∴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BAC =(3-1)2+22-2×(3-1)×2×cos120°=6,∴BC =6,且sin ∠ABC =AC BC ·sin ∠BAC =26×32=22, ∴∠ABC =45°,∴BC 与正北方向成90°角.∵∠CBD =90°+30°=120°,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BCD =BD ·sin ∠CBD CD =10t sin 120°103t=12, ∴∠BCD =30°.即缉私船沿北偏东60°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跟踪训练]2.甲船在A 处观察到乙船在它的北偏东60°方向的B 处,两船相距a n mile,乙船向正北方向行驶.若甲船的速度是乙船速度的3倍,问甲船应沿什么方向前进才能最快追上乙船?相遇时乙船行驶了多少n mile?【91432063】[解] 如图所示,设两船在C 处相遇,并设∠CAB =θ,乙船行驶距离BC 为x n mile,则AC =3x ,由正弦定理得sin θ=BC ·sin 120°AC=12,而θ<60°, ∴θ=30°,∴∠ACB =30°,BC =AB =a .∴甲船应沿北偏东30°方向前进才能最快追上乙船,两船相遇时乙船行驶了a n mile.求解速度问题[探究问题]1.某物流投递员沿一条大路前进,从A 到B ,方位角是60°,距离是4 km,从B 到C ,方位角是120°,距离是8 km,从C 到D ,方位角是150°,距离是3 km,试画出示意图.提示:如图所示:2.在探究1中,若投递员想在半小时之内,沿小路直接从A 点到C 点,则此人的速度至少是多少?提示:在上图中,在△ABC 中,∠ABC =60°+(180°-120°)=120°,由余弦定理得AC =AB 2+BC 2-2AB ·BC ·cos 120°=47,则此人的最小速度为v =4712=87(km/h).3.在探究1中若投递员以24 km/h 的速度匀速沿大路从A 到D 前进,10分钟后某人以167 km/h 的速度沿小路直接由A 到C 追投递员,问在C 点此人能否与投递员相遇?提示:投递员到达C 点的时间为t 1=4+824=12(小时)=30(分钟),追投递员的人所用时间由探究2可知t 2=47167=14(小时)=15分钟;由于30>15+10,所以此人在C 点能与投递员相遇.如图1-2-22,甲船在A 处,乙船在A 处的南偏东45°方向,距A 有9海里的B 处,并以20海里每小时的速度沿南偏西15°方向行驶,若甲船沿南偏东θ度的方向,并以28海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恰能在C 处追上乙船.问用多少小时追上乙船,并求sin θ的值.(结果保留根号,无需求近似值)【91432064】图1-2-22思路探究: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与几何量间的对应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解] 设用t 小时,甲船追上乙船,且在C 处相遇,则在△ABC 中,AC =28t ,BC =20t ,AB =9,∠ABC =180°-15°-45°=120°,由余弦定理得,(28t )2=81+(20t )2-2×9×20t ×⎝ ⎛⎭⎪⎫-12, 即128t 2-60t -27=0,解得t =34或t =-932(舍去),∴AC =21(海里),BC =15(海里).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BAC =BC ·sin ∠ABC AC =5314, 则cos ∠BAC =1-75142=1114.又∠ABC =120°,∠BAC 为锐角,∴θ=45°-∠BAC ,sin θ=sin(45°-∠BAC )=sin 45°cos ∠BAC -cos 45°sin ∠BAC =112-5628. 母题探究:(变条件,变结论)在本例中,若乙船向正南方向行驶,速度未知,而甲船沿南偏东15°的方向行驶恰能与乙船相遇,其他条件不变,试求乙船的速度.[解] 设乙船的速度为x 海里每小时,用t 小时甲船追上乙船,且在C 处相遇(如图所示),则在△ABC 中,AC =28t ,BC =xt ,∠CAB =30°,∠ABC =135°. 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ABC =BC sin ∠CAB , 即28t sin 135°=xt sin 30°.所以x =28×sin 30°sin 135°=28×1222=142(海里每小时).故乙船的速度为142海里每小时.1.在某测量中,设A 在B 的南偏东34°27′,则B 在A 的( )【91432065】A.北偏西34°27′B.北偏东55°33′C.北偏西55°33′D.南偏西34°27′A [由方向角的概念,B在A 的北偏西34°27′.]2.如图1-2-23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40°,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60°,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 )图1-2-23 A.北偏东5° B.北偏西10° C.南偏东5° D.南偏西10°B [由题意可知∠ACB =180°-40°-60°=80°.∵AC =BC ,∴∠CAB =∠CBA =50°,从而可知灯塔A 在灯塔B 的北偏西10°.]3.如图1-2-24所示,D ,C ,B 三点在地面的同一直线上,DC =a ,从D ,C 两点测得A 点仰角分别为α,β(α<β),则点A 离地面的高度AB 等于( )图1-2-24A.a sin αsin βsin (β-α)B.a sin αsin βcos (β-α)C.a cos αcos βsin (β-α)D.a cos αsin βcos (β-α)A [结合图形可知∠DAC =β-α.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DC sin ∠DAC =AC sin α, ∴AC =a sin αsin ∠DAC =a sin αsin (β-α). 在Rt △ABC 中,AB =AC sin β=a sin αsin βsin (β-α).] 4.如图1-2-25所示,在坡度一定的山坡A 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CD 的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 m 到达B 处,又测得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45°,若CD =50 m,山坡对于地平面的坡度为θ,则cos θ等于( )【91432066】图1-2-25 A.32B. 3C.3-1D.2-1 C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AB sin 30°=AC sin 135°,∴AC =100 2.在△ADC 中,AC sin (θ+90°)=CD sin 15°,∴cos θ=sin(θ+90°)=AC ·sin 15°CD =3-1.]5.如图1-2-26,某海轮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在A 点测得海面上油井P11 在南偏东60°,向北航行40分钟后到达B 点,测得油井P 在南偏东30°,海轮改为北偏东60°的航向再行驶80分钟到达C 点,求P ,C 间的距离.图1-2-26[解] 因为AB =40,∠BAP =120°,∠ABP =30°,所以∠APB =30°,所以AP =40,所以BP 2=AB 2+AP 2-2AP ·AB ·cos 120°=402+402-2×40×40×⎝ ⎛⎭⎪⎫-12=402×3, 所以BP =40 3.又∠PBC =90°,BC =80,所以PC 2=BP 2+BC 2=(403)2+802=11 200,所以PC =407海里.。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第2课时 角度问题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B版必修5(
2018版高中数学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2 应用举例第2课时角度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B版必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数学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2 应用举例第2课时角度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B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数学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2 应用举例第2课时角度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B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角度问题(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 )A。
α〉βB。
α=βC。
α+β=90° D.α+β=180°【解析】根据题意和仰角、俯角的概念画出草图,如图.知α=β,故应选B.【答案】B2.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 n mile,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C 岛和A岛成75°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A。
10错误! n mile B。
错误! n mileC.5错误! n mile D。
5错误! n mile【解析】由题意知,在△ABC中,AB=10(n mile),∠A=60°,∠B=75°,则∠C=180°-∠A-∠B=45°。
由正弦定理,得BC=错误!=错误!=5错误!(n mile).【答案】D3。
我舰在敌岛A处南偏西50°的B处,且A、B距离为12海里,发现敌舰正离开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航行,若我舰要用2小时追上敌舰,则速度大小为()A.28海里/时B.14海里/时C.14错误!海里/时D.20海里/时【解析】如图,设我舰在C处追上敌舰,速度为v,在△ABC中,AC=10×2=20(海里),AB=12海里,∠BAC=120°,∴BC2=AB2+AC2-2AB·AC cos 120°=784,∴BC=28海里,∴v=14海里/时.【答案】B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应用举例第2课时角度问题(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计算角度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相应能力,让学生有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来,逐步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举一反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特点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角的关系.难点: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关于角度的问题.课标解读1.能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角度问题.(重点)2.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难点)3.能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易错点)方位角与方向角【问题导思】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下了如右的一个角? (1)该角可以说成北偏东110°吗? 【提示】 可以.(2)该角的方向是东偏南多少度? 【提示】 东偏南20度.(3)该角的方向要以南为起始方向,怎么表示? 【提示】 南偏东70度. (4)方位角110°是指这个角吗? 【提示】 是.图1-2-161.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水平角.如点B 的方位角为α°(如图1-2-16所示).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0°~360°.2.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如南偏西60°,指以正南方向为始边,顺时针方向向西旋转60°.俯角、仰角与坡角图1-2-17(1)仰角和俯角是指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与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做俯角.如图1-2-17,仰角为∠1,俯角为∠2.(2)坡角是指斜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坡度(坡比)是指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确定航向的角度问题如图1-2-18,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向航行67.5 n mile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32°的方向航行54.0 n mile后达到海岛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角度精确到0.1°,距离精确到0.01 n mile)图1-2-18【思路探究】(1)题干中明确给出了哪些长度?再求出什么角即可解决这个问题?(2)考虑∠ABC怎样来求?(3)沿什么方向航行是指求出哪个角?是∠CAB吗?【自主解答】在△ABC中,∠ABC=180°-75°+32°=137°,根据余弦定理,AC=AB2+BC2-2AB×BC×cos ∠ABC=67.52+54.02-2×67.5×54.0×cos 137° ≈113.15. 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CAB =ACsin ∠ABC ,sin ∠CAB =BC sin ∠ABCAC=54.0×sin 137°113.15≈0.3255,所以∠CAB =19.0°, 75°-∠CAB =56.0°.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56.0°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113.15 n mile.1.本题中由于A 、C 均为固定点,故所求航向是确定的,只要解出∠CAB 的大小,可用方向角表示出来.2.在解三角形问题中,求某些角的度数时,最好用余弦定理求角.因为余弦函数在(0,π)上是单调递减的,而正弦函数在(0,π)上不是一一对应,一个正弦值可以对应两个角.但角在(0,π2]上时,用正、余弦定理皆可.如图1-2-19,当甲船位于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 n mile 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 n mile 的C 处的乙船,试问:乙船应朝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角度精确到1°)?图1-2-19【解】 连接BC .在△ABC 中,AB =20,AC =10,∠BAC =120°. 由余弦定理知:BC 2=AB 2+AC 2-2AB ·AC ·cos 120°=202+102-2×20×10×⎝ ⎛⎭⎪⎫-12=700,∴BC =107.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ACB =BCsin ∠BAC,∴sin ∠ACB =AB BC ·sin ∠BAC =20107·sin 120°=217.又∠ACB 为锐角,∴∠ACB ≈41°.作CM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M ,则∠BCM =30°+∠ACB ≈71°. ∴乙船应朝北偏东约71°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救援.不确定航向的角度问题某渔船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A 处获悉后,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位角为45°,距离A 为10海里的C 处,并测得渔船正沿方位角为105°的方向,以10海里/时的速度向小岛B 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103海里/时的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船所需的时间.【思路探究】 (1)你能否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舰艇与渔船在何处相遇?相遇时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设所需时间为t 小时,则AB =103t ,CB =10t , 在△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则有 AB 2=AC 2+BC 2-2AC ·BC ·cos 120°,可得:(103t )2=102+(10t )2-2×10×10t cos 120°. 整理得:2t 2-t -1=0, 解得t =1或t =-12(舍去), 所以舰艇需1小时靠近渔船,此时AB =103,BC =10.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CAB=ABsin 120°,∴sin ∠CAB =BC ·sin 120°AB =10×32103=12. ∴∠CAB =30°.所以舰艇航行的方位角为75°.1.本题欲求方位角,先求边长,而要求边长,需先求时间,由于舰艇与渔船同时在移动,故相遇点不确定,即舰艇的航向不确定,解题时画图的关键是设出相遇点B ,画出可以求解的三角形.2.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明确题中所给各个角的含义,然后分析题意,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示意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甲船A 处观察到乙船在它的北偏东60°方向的B 处,两船相距a 海里,乙船正向北行驶,若甲船速度是乙船速度的3倍,问甲船应取什么方向前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追上乙船?此时乙船行驶了多少海里?【解】 设甲船沿直线与乙船同时到C 点,则A 、B 、C 构成△ABC ,如图,设乙船速度为v ,则甲船速度为3v ,到达C 处用时为t . 由题意BC =v t ,AC =3v t , ∠ABC =120°.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AC 2=AB 2+BC 2-2AB ·BC ·cos 120°, ∴3v 2t 2=a 2+v 2t 2+a v t . ∴2v 2t 2-a v t -a 2=0, 解得v t =-a2(舍去)或v t =a . ∴BC =a ,在△ABC 中AB =BC =a , ∴∠BAC =∠ACB =30°.60°-30°=30°.即甲船应取北偏东30°的方向去追乙船,此时乙船行驶了a海里.图1-2-20应用正余弦定理时出现增根致误某观测站C在A城的南偏西20°方向上,由A城出发的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在C处测得公路上距C为31 km的B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20 km后到达D处,此时CD 间的距离为21 km,则这人还要走多远才可到达A城?【错解】如题图所示,∠CAD=60°,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BC2+BD2-CD22BC·BD=312+202-2122×31×20=2331.所以sin B=1-cos2B=123 31.在△ABC中,AC=BC sin Bsin ∠BAC=24(km).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CD2=AC2+AD2-2AC·AD cos ∠CAD,即212=242+AD2-24AD.所以AD=15或AD=9,即这人还要走15 km或9 km才能到达A城.【错因分析】余弦定理中线段都带着平方,故求值时会出现两个值,未检验解是否合题意,导致了错误.【防范措施】 求解应用题一定要注意验根,看是否符合题意或符合实际问题. 【正解】 设∠ACD =α,∠CDB =β, 在△CB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β=BD 2+CD 2-CB 22BD ·CD =202+212-3122×20×21=-17. 所以sin β=437.所以sin α=sin(β-60°)=sin βcos 60°-sin 60°cos β =437×12+32×17=5314.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60°=ADsin α, 所以AD =21×sin αsin 60°=15(km). 即这人还要走15 km 才可以到达A 城.1.测量角度问题是指无法直接用量角器和测角仪测量角度的求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要测量角的大小,求三角形中角度的大小,求不能直接测得的角,求轮船航行时航速与航向等问题都可以结合正、余弦定理,通过解三角形解决.2.在解决与角度有关的题目时,要搞清仰角、俯角、坡角、方位角和方向角的含义,合理的构造三角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1.已知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40°,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60°,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 )A.北偏东10°B.北偏西10°C.南偏东10°D.南偏西10°【解析】如图,由题意,知AC=BC,∠ACB=80°,∴∠CBA=50°,α+∠CBA=60°.∴α=10°,即A在B的北偏西10°.【答案】 B2.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2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40°,则灯塔A与灯塔B的距离为()A.a km B.3a kmC.2a km D.2a km【解析】如图,可知∠ACB=120°,AC=BC=a.在△ABC中,过点C作CD⊥AB,则AB=2AD =2a sin 60°=3a.【答案】 B图1-2-213.如图1-2-21,一艘船上午8∶00在A 处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30°处,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8∶30到达B 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75°处,且与它相距42n mile ,则此船的航行速度是________n mile/h.【解析】 如题图△ABS 中,S =45°.由正弦定理: BS sin 30°=ABsin 45°,∴AB =42·2212=8, ∴船的航行速度为8÷12=16 n mile/h. 【答案】 164.一船向正北匀速行驶,看见正西方两座相距10海里的灯塔恰好与该船在同一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其中一座灯塔在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南偏西75°方向上,求该船的速度.【解】 如图,B ,C 为两灯塔,行驶半小时后船从A 到达D ,由∠ADC =75°,∠ADB =60°,∴∠BCD =∠BDC =15°.∴BD =BC =10,∴AD =10×cos 60°=5. 设船速为x ,则12x =5,即x =10(海里/小时).一、选择题1.有一拦水坝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长为6 m ,下底长为10 m ,高为23m ,那么此栏水坝斜坡的坡度和坡角分别是( )A.33,60° B.3,60° C.3,30° D.33,30°【解析】 如图所示,横断面是等腰梯形ABCD ,AB =10 m ,CD =6 m ,高DE =2 3 m ,则AE =AB -CD2=2 m , ∴tan ∠DAE =DE AE =232=3,∴∠DAE =60°. 【答案】 B2.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 m/s ,小船的速度为 2 m/s ,为使所走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方向行驶.( )A .与水速成45°B .与水速成135°C .垂直于对岸D .不能确定【解析】 如图所示,AB 是水速,AD 为船速,AC 是船的实际速度,且AC ⊥AB .在Rt △ABC 中,cos ∠ABC =AB BC =AB AD =12=22,∴∠ABC =45°,∴∠DAB =90°+45°=135°. 【答案】 B3.我舰在敌岛A 处南偏西50°的B 处,且A 、B 距离为12海里,发现敌舰正离开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航行,若我舰要用2小时追上敌舰,则速度大小为( )A .28海里/小时B .14海里/小时C .142海里/小时D .20海里/小时【解析】 如图,设我舰在C 处追上敌舰,速度为v , 在△ABC 中,AC =10×2=20(海里), AB =12海里,∠BAC =120°,∴BC 2=AB 2+AC 2-2AB ·AC cos 120°=784, ∴BC =28海里, ∴v =14海里/小时. 【答案】 B4.我军设在南沙群岛相距10 n mile 的A ,B 两小岛上的两个观测站,同时发现一外国船只C 非法进入我领海.若在A 望C 和B 成60°的视角,在B 望C 和A 成75°的视角,则船只C 距离最近观测站( )A .5 n mileB .5 3 n mileC .5 6 n mileD .52n mile【解析】 结合题意作图如右图,由B >A 得BC <AC , 故船只C 距离观测站B 近. ∵在△ABC 中, ∴BC sin 60°=AB sin 45°,∴BC =AB ·sin 60°sin 45°=10×3222=56(n mile).【答案】 C5.(2014·广州高二检测)一船自西向东航行,上午10:00到达灯塔P 的南偏西75°、距塔68 n mile 的M 处,下午14:00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 处,则这只船航行的速度为( )A.1762 n mile/h B .34 6 n mile/h C.1722 n mile/h D .34 2 n mile/h【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MPN =75°+45°=120°,∠PNM =45°. 在△PMN 中,由正弦定理,得 MN sin 120°=PMsin 45°,∴MN =68×3222=34 6.又由M 到N 所用时间为14-10=4(h), ∴船的航行速度v =3464=1726(n mile/h). 【答案】 A 二、填空题6.一船以每小时15 km 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 处看到一个灯塔B 在北偏东60°,行驶4 h 后,船到达C 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距离为________km.【解析】 如图,由题意,∠BAC =30°,∠ACB =105°, ∴B =45°,AC =60 km , 由正弦定理BC sin 30°=AC sin 45°, ∴BC =30 2 km. 【答案】 30 27.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某救生艇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转动,失去动力的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此时,风向是北偏东30°,风速是20 km/h ;水的流向是正东,流速是20 km/h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的速度的方向为北偏东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km/h.【解析】 如图,∠AOB =60°,由余弦定理知OC 2=202+202-800cos 120°=1 200,故OC =203,∠COY =30°+30°=60°.【答案】 60° 20 38.一船以24 km/h 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在点A 处望见灯塔S 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上,15 min 后到点B 处望见灯塔在船的北偏东65°方向上,则船在点B 时与灯塔S 的距离是________km.(精确到0.1 km)【解析】 如图,由条件知,AB =24×1560=6(km).在△ABS 中,∠BAS =30°,AB =6,∠ABS =180°-65°=115°, ∴∠ASB =35°.由正弦定理,得BS sin 30°=AB sin 35°, ∴BS =6sin 30°sin 35°≈5.2. 【答案】 5.2 三、解答题9.某海轮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在A 点测得海面上油井P 在南偏东60°,向北航行40分钟后到达B 点,测得油井P 在南偏东30°,海轮改为北偏东60°的航向再行驶80分钟到达C 点,求P ,C 间的距离.【解】 如图,在△ABP 中,AB =30×4060=20, ∠APB =30°,∠BAP =120°, 由AB sin ∠BP A =BPsin ∠BAP,得2012=BP32,∴BP =20 3.在△BPC 中,BC =30×8060=40, 由已知,∠PBC =90°,∴PC =BP 2+BC 2=(203)2+402=207(海里). ∴P ,C 间的距离为207海里.10.一商船行至索马里海域时,遭到海盗的追击,随即发出求救信号,正在该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黄山”舰在A 处获悉后,即测出该商船在方位角为45°距离10 n mile 的C 处,并沿方位角为105°的方向以9 n mile/h的速度航行,“黄山”舰立即以21 n mile/h的速度前去营救.求“黄山”舰靠近商船所需要的最少时间及所经过的路程.【解】如图所示,若“黄山”舰以最少时间在B处追上商船,则A,B,C构成一个三角形.设所需时间为t小时,则AB=21t,BC=9t.又已知AC=10,依题意知,∠ACB=120°.根据余弦定理,AB2=AC2+BC2-2·AC·BC cos∠ACB.∴(21t)2=102+(9t)2-2×10×9t cos 120°,∴(21t)2=100+81t2+90t,即360t2-90t-100=0.∴t=23或t=-512(舍).∴AB=21×23=14(n mile).即“黄山”舰需要用23小时靠近商船,共航行14 n mile.11.(2014·青岛高二检测)某海上养殖基地A,接到气象部门预报,位于基地南偏东60°相距20(3+1)海里的海里上有一台风中心,影响半径为20海里,正以每小时102海里的速度沿某一方向匀速直线前进,预计台风中心将从基地东北方向刮过且(3+1)小时后开始影响基地持续2小时,求台风移动的方向.【解】如图所示,设预报时台风中心为B,开始影响基地时台风中心为C,基地刚好不受影响时台风中心为D,则B、C、D在一条直线上,且AD=20,AC=20.由题意AB=20(3+1),DC=202,BC=(3+1)·10 2.在△ADC中,∵DC2=AD2+AC2,∴∠DAC=90°,∠ADC=45°,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C =AC 2+AB 2-BC 22AC ·AB =32. ∴∠BAC =30°.又∵B 位于A 南偏东60°, 60°+30°+90°=180°, ∴D 位于A 的正北方向, 又∵∠ADC =45°,∴台风移动的方向为向量CD →的方向. 即台风向北偏西45°方向移动.(教师用书独具)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 (如图)的东偏南θ⎝ ⎛⎭⎪⎫cos θ=210方向300 km 的海面P 处,并以20 km/h 的速度向西偏北45°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 ,并以10 km/h 的速度不断增大,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受到台风的侵袭的时间有多少小时?【思路探究】 设经过t 小时后,台风到达Q 点,构造△POQ ,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自主解答】 设经过t 小时台风中心移动到点Q 时,台风边沿恰经过O 城, 由题意,可得OP =300,PQ =20t ,OQ =r (t )=60+10t . 因为cos θ=210,α=θ-45°, 所以sin θ=7210,cos α=45. 由余弦定理,得OQ 2=OP 2+PQ 2-2·OP ·PQ ·cos α, 即(60+10t )2=3002+(20t )2-2·300·20t ·45, 即t 2-36t +288=0.解得t 1=12,t 2=24,t 2-t 1=12.答:12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侵袭,受到台风的侵袭的时间有12小时.据气象台预报,距S 岛正东300 km 的A 处有一台风中心形成,并以每小时30 km 的速度向北偏西30°的方向移动,在距台风中心270 km 以内的地区将受到台风的影响.则S 岛是否会受其影响?若受到影响,从现在起经过多少小时S 岛开始受到台风的影响?持续时间多久?说明理由.【解】 如图所示,设台风中心经过t 小时到达B 点, 由题意得∠SAB =90°-30°=60°.在△SAB 中,SA =300,AB =30t ,∠SAB =60°, 由余弦定理知SB 2=SA 2+AB 2-2SA ·AB ·cos ∠SAB =3002+(30t )2-2×300×30t ·cos 60°. 若S 岛受台风影响, 则应满足条件SB ≤270, 即SB 2≤2702,化简整理得t 2-10t +19≤0(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第3章学习), 解得5-6≤t ≤5+6,所以从现在起,经过(5-6)小时S 岛开始受影响,(5+6)小时后影响结束,持续时间为(5+6)-(5-6)=26(小时).答:S 岛从现在起经过(5-6)小时开始受到台风影响,且持续时间为2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