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8.3《琵琶行(并序)》课件精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是住诺自”己诚的,愤诚怒虽,做上之 诚 故 而 。 是 实 空 人 谓 人
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做被言贬基为,江故洲”司有马人。, 之 孟 言 信 可 话 们 信 言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又愤慨。人到,江本洲信后许一与年区的的生效 活到的更江身使洲世他的联感第想受二到到年自世 , 己态他政炎到治凉江上。边的他送坎有客坷满,失腔偶意的遇,的 基怨琵顿言 行愤琶时涵 义无女触处,发慎在倾从了“信”诉她他别,,悲沦道理、苦落法天
里无信字等角者诚是”天人要、基做切”:字
仕“的途为宗一民旨帆请。风命29顺”岁如 一,“考始兼中欺 ,终济进, 诚抱 天士》云着下,”先值的
度 看
在信自 之道是诚本事 哲以讽,喻然诗为主道。而代从表作实品内为也
忌 大
不 仅
“ 以
》 认
后任秘书省校,书郎信、也翰:林学概 , 学 这 固《卖也炭言翁》天 不 涵 要 话 要 实 为
者子, ,曰“ 人:信
”
守靠、说。为
诺。假话”信
言而话诚可”
、,
,
天涯的愁苦之情,于是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四、读文本
本相都也《则但规道“之“主“言“而实见程《 要符是。说是从律、诚道诚要诚行信且可,颐说
求,诚”文同道。追”也者是”一”要靠“认文
问: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表?实 “ 解 义 德 二 求 本 。 , 从 主 致 的 求 , 信 为 解
高的是《长恨歌》和《琵琶行》,还有是著诺名”诗诚作,《诚卖虽炭做翁之》 诚 故 而 。 是 实 空 人 谓 人
《钱塘湖春行》《忆江南》《赋得古原做草言送基别,》故《”暮有江人吟,》 之 孟 言 信 可 话 们 信 言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译文1、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原文: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则知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及五六岁,便学为诗。
九岁谙识声韵。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
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
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
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之域耳。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
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
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
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
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鲂死。
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
其余即足下。
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
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②,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
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节选自《白居易集笺校》)【注】①元九:唐代诗人元稹,友人。
②缌麻之亲:关系疏远的亲族。
《秋兴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兴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秋兴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秋兴八首·其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论晋水净源与北宋的华严中兴
缙云尊者仲希,号"武林沙门",净源关于华严七祖说的依据即出于此人。9思齐在其撰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的《大方广圆觉经略钞序》称,"因与武林法师仲希谘度众本,访对舆典,循尊古卑今之致,窃及史阙文之旨,约定元钞,将事刊勒。......如来圆觉,耀无穷矣,圭峰章句,导无极矣。"10清远撰于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的《圆觉疏钞随文要解》称,"武林即钱唐之山名,法师处州缙云县人,人以缙云称之,即吾宗之英彦也。晋水曾师之。制《楞严金衡钞》六卷、《心经显正记》一卷、《刊略行愿钞》四卷,现行于世。"11
(4)《法界义海科》1卷。
(5)《华严一乘教义据义天《圆宗文类》卷22所收《教义分齐章重校序》,可知净源尝重校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3卷、《一乘教义分齐科》1卷。
白居易《太湖石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太湖石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白居易《太湖石记》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太湖石记》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原文:古之达人,皆有所嗜。
玄晏先生嗜书,嵇中散嗜琴,靖节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
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我独知之。
昔故友李生约有云:“苟适吾志,其用则多。
”诚哉是言,适意而已。
公之所嗜,可知之矣。
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
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族次焉。
今公之所嗜者甲也。
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
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
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
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
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
昏旦之交,名状不可。
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
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
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公又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不知精意有所召耶?将尤物有所归耶?孰不为而来耶?必有以也。
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於石阴。
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
噫!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欲使将来与我同好者,睹斯石,览斯文,知公嗜石之自。
会昌三年〔37〕五月丁丑记。
译文:古时候通达事理、豁达豪放的人,都有自己的嗜好。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
宋代杭州华严思想的流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邱高兴从华严思想的传播看,首先就会想到五祖说1。
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和宗密为代表的华严宗传承系统为大家耳熟能详。
这五位华严宗的重量级高僧都活跃在隋唐时代,华严思想的盛世自然也在这个时代。
从地域看,他们虽然出生地有所不同2,但作为华严宗的领袖,主要的活动场所集中在北方,特别是五台山地区和终南山地区。
日本学者小岛岱山根据这样的华严传播特点,提出了华严宗两大文化圈的说法。
他认为,中国的华严思想分为五台山系和终南山系。
从前者中还可分出峨眉山系和普陀山系的华严思想。
两种华严思想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五台山系是民众的,依赖于民众对《华严经》的信仰而非宗派意识。
终南山系是学理的华严思想,有比较明确的宗派意识3。
而冯焕珍在对华严宗形成之前六世纪华严学进行考查后,认为在华严宗形成之前存在有四大华严讲习中心:洛邺(今洛阳到安阳河南北部一带)、京兆(今华县到宝鸡一带)、建康(今南京一带)、并代(今太原到并县一带)4。
如果把上述两种看法联系起来,六世纪存在的四大华严讲习中心,到隋唐时其中的两个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就形成了五台山系和终南山系两种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华严思想。
唐武宗会昌灭佛后,佛教发展受到了重大打击,大量寺庙被拆除,僧人被迫还俗,经典散失,华严宗、天台宗等宗派的发展走向衰微。
直到宋代,华严才有了中兴态势,史称“二水四家”的几位华严僧人的出现,为华严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二水四家”六人的活动地域多在吴越之地,在江南形成了新的华严思想中心。
根据王颂的研究,当时江南形成了华严宗传播的三大区域:一是苏州地区,重要的寺庙有平江府报恩寺法华院、雍熙寺、平江府成天能仁寺宝幢教院等。
二是嘉兴上海地区,重要的寺庙有密印寺宝阁院(嘉兴乌镇)、真如院、松江府华亭普照寺善住教院(上海松江区)。
三是杭州地区,玉岑山慧因寺、大中祥符寺5。
本文主要以江南华严思想传播中心之一的杭州为主,考察华严思想在该地区的流布状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初一语文(满分130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剪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之一,(yuán) ▲ 远流长,经久不衰,并且在历史 的长河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流派。
陕北剪纸是最为典型的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式样,它造型简 洁、洒 (tuō) ▲ 、粗犷,多突出“面”的浑厚圆润,体积感强,线条冼练夸张,曲多直 少。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
扬州剪纸线条 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
高密剪纸有 浓厚的生活气息,它构思精巧,造型夸张,常用锯齿纹和 (tǐng) 拔线条,构成完整的画 面,它集南北方剪纸玲珑剔透、淳朴敦厚的艺术特点于一体,自成风格。
此外,包括满族、傣族、苗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大量的剪纸艺术作品,既有浓 (yù) 的地域风格,又独具民族特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uán) ▲远流长 ②洒(tuō)▲ ③ (t ǐng) ▲ 拔 ④浓(yù) ▲(2)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剪纸具有历史悠久、▲ 的特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面三幅剪纸作品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一项是( ▲ )② ③ A.①陕 北 ② 扬 州 ③ 高 密 B.①陕 北 ② 高 密 ③ 扬 州C.①高 密 ② 扬 州 ③ 陕 北D.①高 密 ② 陕 北 ③ 扬 州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 ▲ 》)(2)箫鼓追随春社近, ▲ 。
( ▲ 《游山西村》)(3)杜牧在《泊秦淮》中集中表达出对达官显贵寻欢作乐、不问国事的忧虑愤懑的诗句是: ▲ ” ▲ 0(4)杜甫《望岳》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 ▲o_____ 初 一 语文第1页共6页2024.06①3.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
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华严金师子章》全文约一千五百字,文字不多,但言简意赅。
一引言《华严金师子章》,简称《金师子章》,是法藏为武则天阐释华严宗义理的一次讲经记录。
法藏祖籍西域康居,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佛学理论家、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
法藏一生著作很多。
根据宋代沙门志磐的《佛祖统计》卷二十九《诸宗立教志》记载,《华严金师子章》作于武则天圣历二年,即公元699年,当时法藏已经五十七岁;又根据清代钱塘慈云沙门《续法辑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记载,该章上贡于武则天长安四年冬天,即公元704年,则当时法藏已经六十二岁。
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说法,都说明《华严金师子章》属于法藏晚年的作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集中和简要地概括了华严宗的基本观点,因而是研究华严宗思想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论著。
《华严金师子章》全文约一千五百字,文字不多,但言简意赅。
该章不仅融摄了《华严经》的有关思想,同时还兼取了《大乘起性论》、《摄大乘论》、《十地经纶》、天台宗、法相宗以及华严宗二祖智严的有关学说,基本上概括了华严宗的宗教理论。
但是,由于文字过于简略,未能够铺陈展开,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参阅法藏的其它著作才能做到比较全面地把握。
另外,该章问世后,宋代沙门承迁注《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1],净源撰《金师子章云问类解》[2],日本华严僧人景雅著《金师子章勘文》[3]、高辨作《金师子章光显钞》[4],这些都是研究中可供参阅的资料。
二《华严金师子章》的结构及其基本思想(一)结构《华严金师子章》正文一共只有十段,每一段分叙一个问题。
如其开篇所言:“初明缘起,二辨色空,三约三性,四显无相,五说无生,六论五教,七勒十玄,八括六相,九成菩提,十入涅槃。
”用“十”来论述教义、教理是《华严经》的一种格式,法藏继承了这种格式。
法藏说:“依《华严经》中立十数为则,以显无尽义。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金师子章云间类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金师子章云间类解》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主要论著之一。
华严思想的现代意蕴
华严思想的现代意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邱高兴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华严思想的核心——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与根本同一的观念,讨论了华严因陀罗网在思想取向上与当代万维网(互联网)的相似性;从总体与个别的不可分离性上讨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密切关系;从缘起的平等性上讨论了宗教间对话的必要性。
关键词:因陀罗网互联网生态保护宗教对话A Modern Exegesis of the Hua Y an ConceptionBy Qiu Gao-xingAbstract: Based upon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inter-relation, inter-dependence and ultimate identity in the Huayan-philosoph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keness between the Indra-net and the modern internet as par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timat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ecological nature in relevance to the inseparability between whole and part, and the indispensability of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faiths in relevance to equality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Keywords: Indra-net, the inter-net,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ter-religious dialogue一、因陀罗网与万维网在华严思想中,因陀罗网境界是用来表示其圆融无碍思想的一个重要词汇。
家庭教育圣经-青春卷上-第2章
第2章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
”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云其工蛱蝶也。
又《画断》云:“工于蛱蝶。
”及见于建诗尔。
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
唐世一艺之善,如公孙大娘舞剑器,曹刚弹琵琶,米嘉荣歌,皆见于唐贤诗句,遂知名于后世。
当时山林田亩,潜德隐行君子,不闻於世者多矣,而贱工末艺得所附讬,乃垂於不朽,盖其各有幸不幸也。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陶尚书穀尝曰:“尖檐帽子卑凡厮,短靿靴儿末厥兵。
”“末厥”,亦当时语。
余天圣:景祐间已闻此句,时去陶公尚未远,人皆莫晓其义。
王原叔博学多闻,见称於世,最为多识前言者,亦云不知为何说也。
第记之,必有知者耳。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直用稿草之理。
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如贾岛《哭僧》云:“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时谓烧杀活和尚,此尤可笑也。
若“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又“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皆岛诗,何精粗顿异也?松江新作长桥,制度宏丽,前世所未有。
苏子美《新桥对月诗》所谓“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者是也。
时谓此桥非此句雄伟不能称也。
子美兄舜元,字才翁,诗亦遒劲多佳句,而世独罕传。
其与子美紫阁寺联句,无愧韩、孟也,恨不得尽见之耳。
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
圣俞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两联,云:“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
”又“絮暖鮆鱼繁,露添莼菜紫。
”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
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於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
释难扶宗记——精选推荐
释难扶宗记四明沙门知礼述金光明玄义。
早岁闻浙阳。
慈光恩师。
专守略本。
非观心等义。
谓后人擅添。
受其旨者。
则有奉先清灵光敏。
皆广构难词。
形乎篇卷。
谓观心等文。
文理乖舛。
私欲废之。
近胥山学友。
善信上人。
传二师之义。
复致长笺。
请余详广略之真伪。
定存废之损益。
俾后人无犹豫于两楹之间也。
余报之曰。
夫评是议非。
则近于诤竞。
非我志也。
矧以二师学解有闻。
盖吾宗之先达。
焉可率尔而拒之哉。
信复报曰。
且闻弘赞理教。
宜令允惬。
法鼓竞鸣。
何先何后。
夫当仁不让于师。
岂况与人乎。
坚让不免。
遂抽毫。
释二师之难词。
救一家之正义。
知我者。
无以贬量得失之为诮。
清师总立略本无观心。
所以云。
若如净名法华等玄。
文义该综。
法相浩博。
事释弥广。
理解稍疏。
故文文之下。
须用观心。
以释今文。
不须观心者。
则有其致。
良由大师。
顺经文法性之圆谈。
乃明十种三法。
始自性德三道。
终至果人三德。
一一三法。
无非妙性。
一一妙性。
尽是真源。
若法若心。
即金光明。
不思议法性。
岂有如此纯谈法性之外。
别更观心者。
释曰。
夫观心者正论观法。
的示行门。
乃立一念识心为境。
以三观观之。
使性德开发。
惑灭果成。
岂可便不论修观。
法华玄。
纵文义浩博。
而纯谈法性。
所明法相。
一一皆至无作及不思议。
复以二妙判后开之。
岂非法性之圆谈。
何故更立观心。
况了法华妙旨。
须修止观成之。
十种三法之后。
安得不立观心。
应知前文虽示三道。
本来即理。
诸法当体圆融。
其如三惑浩然。
二死重积。
若不研心作观。
何由亲证如上诸法。
若欲废此文。
则绝众生入理之门。
趣果之路。
深不可也。
据彼总立之意。
全迷一家解行大旨。
以验后诸难词。
不足可议。
不能默已。
更复言之。
文云心有四阴。
何以弃三观一。
答天下等(读者应对本文。
方彰其义。
下去皆尔)。
彼难曰。
既自难云。
何以弃三观一。
及乎作观。
何得展转具观。
又何以将依正二法。
对光明二字。
而弃金字。
贵故观之为金。
斯言何在。
况本为观心。
何以反观依正等者。
释曰。
此之问答。
乃总示观心显理之要。
未论修观之相。
初问弃三观一者。
金陵琐事文言文翻译史痴
金陵者,古之金陵也,地处江东,山水相依,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地繁华,人文荟萃,故史载之事,亦繁复而精彩。
余尝得史痴所译金陵琐事,读之,如置身其中,不禁感慨系之。
史痴,姓钱,名铸,字子厚,号石屋。
其人好学不倦,博古通今,尤精于翻译。
尝译《金陵琐事》一书,传世已久,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
《金陵琐事》者,乃宋人周必大所著。
周必大,字子充,号拙斋,江西庐陵人。
宋宁宗时,官至右丞相。
其人生前好游历,遍访名山大川,所至之处,必留心观察,记之于书。
金陵琐事,即其游历金陵时所见所闻之琐事也。
史痴所译《金陵琐事》,首章记金陵山水之美。
其云:“金陵山水,甲天下,江山之胜,不可胜纪。
六朝古都,遗迹犹存,烟雨蒙蒙,如梦似幻。
”史痴用简洁之笔,勾勒出金陵山水之胜,令人心驰神往。
次章述金陵人物之盛。
史痴云:“金陵人物,亦甲天下。
六朝帝王,名士才子,云集于此,风流倜傥,才子佳人,比比皆是。
”史痴笔下的金陵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六朝繁华之中。
第三章记金陵风物之奇。
史痴曰:“金陵风物,亦奇也。
城阙宫殿,金碧辉煌,市井百姓,繁华热闹。
岁时节令,各有特色,不可枚举。
”史痴所描绘之金陵风物,生动活泼,令人目不暇接。
第四章记金陵典故之趣。
史痴云:“金陵典故,亦趣也。
六朝故事,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史痴所译典故,既保留了原文之趣,又使之易于理解,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史痴之译笔,简洁而生动,既保留了原文之风貌,又使之更适合现代人阅读。
其翻译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余读史痴所译《金陵琐事》,不禁感叹:“史痴真才子也,其翻译之技,可谓独步天下。
”金陵琐事,史痴译,实为不可多得之佳作。
读其书,如亲临其境,感受金陵之繁华,六朝之风流。
史痴之翻译,使古人之事,得以流传于今,实为我国翻译史上一大贡献。
古诗链记300首课件解析
绝句
(宋) 志 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返回
边词
唐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返回
塞上听吹笛
(唐)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返回
塞下曲
月前闻龙叹 迎凉听渔歌
天明芙正放 野田有高杨
地回春长在 古诗永流芳
春晓
(唐)孟浩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 愈
返回
柳
(唐)贺知章
涌金门见柳
(元)贡性之
返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慈仁寺荷花池
(清)何绍基
返回
江雪
(唐)柳宗元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返回
寒食
(唐)韩
绝 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唐)崔道融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 轼
返回
兰
(明)董其昌
赏牡丹
(唐)刘禹锡
返回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春游湖
(宋)徐 俯
返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返回
七步诗
(汉)曹 植
野田黄雀行
(汉)曹 植
返回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游山西村
(宋)陆 游
返回
商山早行
题诗后
(唐)贾 岛
返回
清明
(唐)杜 牧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 白
返回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版课后练习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版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余挐/一小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风怒号______ 三重______茅挂罥______ 塘坳______ 布衾______ 广厦______ 大庇______ 突兀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过故人庄》这首诗描绘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一二句的是______,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三四句写的是______,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的复杂感情。
①______;②______;③人生感慨;④赏月喜悦;⑤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不同意思。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______ ②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③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 ④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 ⑤向为身死而不受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加线的词: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②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 ______④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⑥以其境过清______⑦隶而从者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古诗文阅读】蔡松年《相见欢》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蔡松年《相见欢》阅读答案相见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
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
香蓊于岩穴。
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朵悠闲,夜晚悠闲。
炉子的气味。
协川的一部分② 松树和菊花又细又香。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
一曲清商③人物两相忘。
[注]① 水流。
② 解川:金代陶渊明曾写过一首诗,写的是“与两三个邻居一起游解川”。
③ 清商:也就是古代五声之一的商音。
它的声音悲伤而清晰,因此被称为“清尚”。
(1)这首词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2分)
(2)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该是什么样的身份?请做出判断并简要解释原因。
(4分)
(3)这首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写景手法答“绘声绘色”“反衬(以动衬静)”“比喻”“白描”其中之一皆可。
(1分)意境特点答“清”、“清静”、“凄清”、“宁静”皆可。
(1分)
(2)应该是一个隐士,或者一个有着优雅兴趣的隐士。
(1点)至少有三个原因:
① 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是隐士典型的生存环境;② 前言中提到了“老朋友陈功夫”和
“小冉有尘外之趣”;③ 《风景》中提到的松菊和《笔记》中提到的陶渊明也暗示了人
物的追求和身份。
(3分)
(3)意境特点:清静。
泉水清澈,月光清凉,其清在色在感;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在乐;青松黄菊,炉香花香无一不使人感到清新、淡雅,使人陶醉于纯朴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繁杂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大疏云。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十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 谓全心一事。随心遍一切中。即一隐多显也。全心之一切。随心入一事中。即多隐一显也。以表师子与金悉皆回转。而无定相耳。
说事说理。有成有立 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贤首亦改此一门。为主伴圆明具德门。故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
故名色空 色蕴既尔。诸法例然。大品云。诸法若不空。即无道无果。上句双标色空。次句双释。下句双结。
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 空是真空。不碍于色。则观空万行沸腾也。
不碍幻有。名为色空 色是幻色不碍于空。则涉有一道清净也。总而辨之。先约性相不变随缘。以拣断实。后约不住生死涅槃。以明悲智。
九成菩提 六相遒文。一经奥旨。非情识所窥。唯智眼所睹。将游萨婆若海。故第九成菩提。
十入涅槃 菩提智果。觉法乐也。涅槃断果。寂静乐也。照而常寂。心安如海。故第十入涅槃。
明缘起第一
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 金喻真如不守自性。匠况生灭随顺妄缘。
遂有师子相起 喻真妄和合。成阿赖耶识。此识有二义。一者觉义。为净缘起。二者不觉义。作染缘起。
名大乘顿教 顿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一念不生即是佛等。故楞伽云。顿者如镜中像顿现非渐。此亦有二。一逐机顿。即此文示之。二化仪顿。即后圆教收之。
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 情尽见除也。大疏亦云。情尽理现诸见自亡。混成一块者。约法则混成真性。约喻则一块真金故。裴相序云。融瓶盘。钗钏为金。
括六相第八
师子是总相 一即具多。为总相。
二即此缘生之法 蹑前起后也。初文师子二字。亦通此用。下三皆然。
各无自性彻底唯空 始自形骸之色。思虑之心。终至佛果一切种智。皆无自性彻于有表唯是真空。以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也。
名大乘始教 始初也。大品云。空是大乘之初门。此教有二。一始教。亦名分教。今但标始教者。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唯言始教耳。
名一乘圆教 所说。唯是法界缘起无碍。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此亦有二。谓同教一乘。圆全收诸教宗。别教一乘。圆全拣诸教宗。
勒十玄第七
一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 师子六根。与金同时成立。以表人法因果体用悉皆具足。妙严品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大疏云。如海一渧具百川味。
华严金师子章 华严标所宗经。金师子章正立其名。举喻显法。序文备矣。
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京即长安汉高祖所都也。大荐福寺。唐中宗所建也。沙门。乃释子生善灭恶之称。次二字名讳也。出家传道翻宣茂德。具如圣宋高僧传。并唐阎少监碑铭。若夫判五章教道。则陇西美之。于释论集六重观门。而河东推之于塔铭耳。抑又遵此章旨而为规式。则杂华圆觉二疏载之详矣。述者乐记云。明也。郑玄曰。训其义也。
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 又以一切摄一切带之。复入一中。即相在无碍门。偈云。无量刹海处一毛。悉坐菩提莲华座。
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 梵语。释迦提桓因陀罗。此云能仁。天主网珠。即善法堂护净珠网。取譬交光无尽也。
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
约三性第三
师子情有。名为遍计 谓妄情。于我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如痴孩。镜中见人面像。执为有命质碍肉骨等。故云情有也。
师子似有。名曰依他 此所执法。依他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相。如镜中影。故云似有也。
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本觉真心始觉显现。圆满成就真实常住。如镜之明故云不变。有本作不改。亦通上文依空宗申义。盖蹑前起后也。此章引性宗消文。亦以喻释喻也。若依教义。章明三性各有二义。遍计所执性有二义。一情有。二理无。依他起性有二义。一似有。二无性。圆成实性有二义。一不变。二随缘。今文各显初一。皆隐第二。仰推祖意单复抗行。义有在焉。
繁兴大用。起必全真 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
万象纷然。参而不杂 万法起。必同时一际理无先后。释上二节。依还源观。
一切即一。皆同无性 无量中解一也。大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一即一切。因果历然 一中解无量也。禅诠都序云。果彻因源位满。分称菩萨。
力用相收。卷舒自在 一有力收多为用。则卷他一切。入于一中。即上文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也。多有力收一为体。则舒己一位。入于一切。即上文一即一切。因果历然也。文虽先后。义乃同时。故云卷舒自在也。
九师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 随工匠缘。时时迁谢。
刹那之间。分为三际 摄前标后。
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 普贤行品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过去。亦离世间品。答普慧之问也。
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 如师子诸根诸毛。本纯一之金也。
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 通玄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 以理夺事而事亡。即真理非事也。以事夺理而理亡。即事法非理也。亦同行愿疏中。形夺无寄门。
情伪不存 反疏上句。理事双亡。则情识伪相。无所存矣。
俱无有力。空有双泯 由前互夺故皆无力。理夺事则妙有泯也。事夺理则真空泯也。心经略疏云。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名言路绝。栖心无寄 通结心言罔。及宝藏论云。理冥则言语道断。旨会则心行处灭。
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
四师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师子尽 诸根诸毛。各摄全体。
一一彻遍师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 诸根相即。体非用外。
自在成立。无障无碍 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
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
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 上句妄法随缘。下句真性不变。偈云。如金作指环。展转无差别。
金外更无一物 离不变之性无随缘之相。问明品云。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 成事似生。而金性不增。则起唯法起也。体空似灭。而金性不减。则灭唯法灭也。
故曰无生 大经云。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又云。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疏云。无生为佛法体。诸经论中皆诠无生之理。楞伽说。一切法不生。中论。不生为论宗体。
论五教第六
一师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 以师子属乎缘生。原人论辨小乘教。亦云。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
实无师子相可得 论次云。凡愚不觉执之为实。
名愚法声闻教 因说四谛。而悟解故号声闻。既除我执。未达法空。故名愚法。有本作愚人法名声闻教。然此一教下摄人天。由深必收浅故上该缘觉。以其理果同故。例如约人辨藏。唯出声闻藏耳。
显无相第四
谓以金收师子尽 既揽真金而成师子。遂令师子诸相皆尽。
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 真金理也。师子事也。亦同终南云。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
故名无相 名号品云。达无相法住于佛住。无量义经云。其一法者。所谓无相。然名号品约果。生第五
五说无生 前之四门。真俗有无皆成对待。今此一门。唯辨妙性本无增减。故第五说无生。
六论五教 夫妙性无生。超群数而绝朕。然机缘有感。逐根性以类分。故次第六论五教也。
七勒十玄 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前四小大始终渐顿皆偏。今示圆融。故次第七勒十玄也。
八括六相 云华十玄根于观门。刚藏六相源乎大经。经观融通相玄交彻。故第八括六相。
三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 空是真空。不碍幻有。即水以辨于波也。
缘生假有。二相双存 有是幻有。不碍真空。即波以明于水也。
名大乘终教 缘起无性。一切皆如。方是大乘至极之谈。故名为终。此亦有二。一终教。对前始教立名。二实教。对前分教立名。分犹权也。始权而终实。以有显实宗故。然终实二宗。并始分二教。皆大乘渐门耳。
定纯定杂。有力无力 一体真金纯而有力。六根分异杂而无力。
即此即彼。主伴交辉 此主彼伴。交光互参。
理事齐现。皆悉相容 教义章云。犹如束箭。齐头显现。
不碍安立微细成办 经云。一尘中有无量刹。刹复为尘说更难。
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大疏云。如琉璃瓶。盛多芥子。
七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 以一切摄一切。同入一中。即交涉无碍门偈云。一切佛刹微尘等。尔所佛坐一毛孔。
二若师子眼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师子尽。则一切纯是耳 眼耳互收。纯一事故。
诸根同时相收。悉皆具足 会诸根之同。例眼耳之别。
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 眼即耳等皆杂也。如菩萨入一三昧。即六度皆修无量无边诸余行德。俱时成就故名为杂。耳非眼等皆纯也。又入一三昧唯行布施无量无边。更无余行名之为纯。即教义章云。纯杂自在无不具足。名圆满藏。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晋水沙门净源述
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吾祖贤首垂一乘之文。廓十方之奥。则何以流慈训世。随机有授。非天册圣帝卑万乘之心。尊三宝之教。则奚能因喻了法。由法达性者乎。然而斯文。禅丛讲席莫不崇尚。故其注解。现行于世者殆及四家。清源止观禅师注之于前。昭信法灯大士解之于后。近世有同号华藏者。四衢昭昱法师。五台承迁尊者皆有述焉。历观其辞。或文烦而义阙。或句长而教非。遂使修心讲说二途。方兴传习之志。反陷取舍之情。源不佞。每念雅诰尝疚于怀。既而探讨晋经二玄。推穷唐经两疏。文之烦者删之。义之阙者补之。句之长者剪之。教之非者正之。其间法语奥辞。与祖师章旨炳然符契者。各从义类以解之。于时绝笔于云间善住阁。故命题曰云间类解焉。元丰三年岁次庚申四月八日序。
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经云。诸法从缘起。无缘即不起。即理事无碍门。同一缘起也。上句示缘。中句辨起。下句总结。然释此初章。非独摭起信申义。亦乃采下文为准。
辨色空第二
谓师子相虚唯是真金 幻色之相既虚。真空之性唯实(诸本无虚字唯五台注本有之)。
师子不有金体不无 色相从缘而非有。拣凡夫实色也。空性不变而非无。拣外道断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