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红树林》教学设计4篇

《红树林》教学设计4篇

《红树林》教学设计4篇《红树林》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树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树林》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红树林》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

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红树林》这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设计思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红树林》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设疑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一)设疑导入,借助课件激发兴趣,设疑导入新课。

一开课,我就提出:“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喜欢吗?那你们见过海底森林吗?”同时出示课题,开门见山。

《红树林》教学设计

《红树林》教学设计

《红树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红树林》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技巧;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3.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培养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红树林》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和特点;3.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红树林》的故事书;2.PPT和图片素材;3.学生的小组讨论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和预热(15分钟)1.引入《红树林》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神秘和美丽。

2.展示一些红树林的图片素材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第二步:角色扮演(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演员和一位导演。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故事的片段。

3.导演负责控制演员的表演和指导演员们的动作、语言和情感表达。

第三步:讨论和写作(2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红树林》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中的主要冲突和解决办法等。

2.分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并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红树林》的情节进行写作或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一篇关于红树林的故事或者文章。

第四步:展示和评价(20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写的作品或者创作成果,可以用PPT、图片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展示。

2.其他同学和老师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步:总结和延伸(10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回答问题:你认为红树林是大自然的宝藏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红树林和其他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写作的方式,学生能更加生动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红树林的相关信息。

(3)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了解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3. 通过讨论、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红树林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红树林生态价值的深入理解。

3.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红树林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思维导图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红树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红树林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红树林的美丽和神秘。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讨论与分享:(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2)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 作业布置:(1)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拍摄一张图片,并写一段话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6. 板书设计:课题:《红树林》教学内容:1. 红树林的特点2.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3. 保护红树林意识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疗、渴、勃勃”等生字词,理解字词在课文中的含义。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描述手法,如对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点的描绘,以及对生态价值的阐述。

4. 图片展示与讨论:展示红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红树林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红树林”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描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3)写作练习的技巧与创意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写作指导法:给予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鼓励创新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展示等的多媒体课件。

2. 红树林图片:收集红树林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与讨论。

3. 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所需的纸张和文具。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1.2 教学内容课文《红树林》的阅读与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红树林》的阅读与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2.2 教学难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方法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红树林》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课文《红树林》:提供阅读材料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阅读:学生阅读课文《红树林》讲解:讲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2 教学活动观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享对课文《红树林》的理解和感受小组讨论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方法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学生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评估5.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红树林实地考察,增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观认识。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环境保护经验和案例。

6.2 教学延伸开展红树林保护主题活动,如绘画、写作、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将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更多关于红树林的资料,如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制作红树林保护宣传海报,用于课堂展示和社区宣传。

7.2 教学材料提供相关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课设计三篇篇一教课目的:⑴认识并正确、标准地书写本课的 5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奇异漂亮伟大,感觉祖国河山的壮丽。

⑶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课难点:以纲要的形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课方法:洋思模式课时安排:两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⑴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余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⑵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习题,生齐读课习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⑴学生自由朗诵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畅。

⑵检查读词及课文的状况。

⑶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⑷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要点局部。

1.指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要点练习朗诵和复述:经过学习,你能谈谈你喜欢红树林的原由吗?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觉。

(合时板书)4.指导朗诵:齐读四、总结概括全文⑴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⑵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觉是什么。

五、部署作业⑴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⑵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整体掌握⑴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诵描述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⑵联合课文,谈谈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商讨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何?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纲要。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板书设计:红树林奇异漂亮贡献篇二教材分析:本文从远看红树林、近看红树林,红树林的生殖,红树林的精神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南琼山的海上奇景——红树林。

教课目的:学会本课 3 个生字,理解新词;联系上下文说出“贫乏、灿烂多姿、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指引学生读懂课文,认识红树林的精神。

经过学习,领悟红树林的奇异壮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红树林》教案

《红树林》教案

《红树林》教案《红树林》教案(精选4篇)《红树林》教案1教学目标1.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具体语句,感受红树林的神奇和奉献精神。

3.了解其它树林奇观。

教学流程一、借题发挥,想象激趣1.出示单元主题,回忆在这单元里领略了哪些奇观?2.这节课我们去欣赏海南岛琼山上的奇观——红树林。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1.自由读课文,画出读不准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读后请学生提问,检查字词。

树冠芳馨婀娜栅栏倘若抵御绚丽多姿盘根错节纵横交错贫瘠不毛3.指名分节读(5人),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边从文中找出典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什么样)的红树林(怎能么样)。

4.红树林在你心中留下了这样的印像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红树林的请同学们运用列提纲的方法给课文2—5节加小标题。

顺序: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

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三、精读主线:为什么说红树林是海上奇观它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远观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

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

1.指名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景象?2.哪些词语表现出红树林的特点?形态:密密麻麻婀娜颜色:青翠味:芳馨3.齐读,读出想象中美景。

(二)近赏树干: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

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成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1.这段写出红树林的树干有什么特点?2.指名读,再齐读。

树枝:开花(三)繁殖1.啪啪的响声,胎生2.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能生长(四)精神奉献、团结、顽强四、拓展作者开篇就说:“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我们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也有许多奇观。

(出示图片,引出老舍的《林海》)《红树林》教学反思《红树林》的教学结束了,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执教这篇课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王彩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王彩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王彩琴)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王彩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教学背景:《红树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里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为读者描绘了海面上的奇观。

文章第一段“大海里”“梦幻般的”两个词语概括了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是全文的核心。

接下来的四个自然段从红树林的外观、红树林的深处、红树林的繁殖和红树林的根这四个方面围绕“大海里”“梦幻般的”描绘了红树林的奇观。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树林吗?也许有些同学见过,但不确定它是不是红树林,现在请你们翻开书品读课文,对照一下你们见过的红树林是不是像课文中描写的那样。

生:品读课文。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见到过的红树林的样子?生1:是个大花园。

生2:是个世外桃园。

师:你们说的真好。

看,这些图片正如你们所说,现在谁能看着图书来细细地观察红树林并用优美的词语描述红树林呢?生1: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

生2:红树林的树冠是青翠的。

生3: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

师:真棒,这些优美的词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

师:此时此刻是在哪里看到的红树林呢?生:站在海南岛琼山上所看到的。

师:那红树林在什么地方呢?生1:在海水里。

生2:在海浪之中。

生3:在海滩上。

师:现在能体会到作者是从哪个方位来写红树林的吗?生:站在远处。

师:非常好,既然是在远处看红树林,这一段描写的是红树林的什么景象呢?生:红树林的外观。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一张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 红树纵横交错。

生2:树干弯弯曲曲,是褐红色的,盘根错节。

生3:树干有的高有的低。

生4: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

师:啊,真是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令人陶醉。

此时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来描写红树林的呢?生:红树林深处。

师:作者乘着小船悠然地在红树林深处陶醉,是作者从近处描写红树林。

但突然,啪啪的响声打断了作者的思绪,原来是小红树降生了。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红树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树林》这篇课文的作者、背景和写作意图。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生字词汇,并能够正确运用。

4.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内容课文背景介绍《红树林》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篇文章是一篇散文,作者王幼楫是一名知名教育家和作家,该文是其散文集《渔夫的故事》中的一篇。

课文内容梳理1.阅读原文:请学生在课前阅读《红树林》这篇文章,完成阅读笔记。

2.课文导读:对课文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3.课文阅读:师生共同再次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4.生字短语:介绍生字短语,让学生掌握其正确的发音和词意。

5.课文创作:让学生运用创作题材和想象力,进行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展示课文,放置在投影幕上。

让学生自主阅读,记录生词想法,感性理解课文主题。

第二步:导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策略介绍课文背景,并简要介绍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理解文章主题教师通过问题的方式逐步让学生理解文章变化,对主题有深刻的认识。

第四步:研究生字词汇教师简要介绍生字短语的含义和读音,并进行发音指导和动态记忆。

第五步:进行课文创作让学生记叙故事、感受情感、冒险探险或描写景物,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字呈现在作品中。

四、课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作品等形式进行课堂评价。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生字词汇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参考1.《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渔夫的故事》(王幼楫著)。

3.课外阅读:《小兔幸运找》(书本或电子版)。

4.课外拓展: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公园或海滩等地进行探索、观察红树林等活动。

《红树林》教学设计

《红树林》教学设计

《红树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树林的形态、特点以及其生态价值。

2.体会作者对红树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品味文章精当严密又富有情趣的语言。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红树林的形态、特点以及其生态价值。

2.体会作者对红树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品味文章精当严密又富有情趣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红树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新课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红树林,然后简要介绍红树林的形态、特点以及其生态价值,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深入研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红树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品味文章精当严密又富有情趣的语言。

5.拓展延伸: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6.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红树林的形态、特点以及其生态价值,同时总结作者对红树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品味文章精当严密又富有情趣的语言。

7.布置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习题或小论文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需要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教学。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年级学科:小学语文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红树林》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出示红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3.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2.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海鸟的乐园”、“海底的绿色长城”等。

2. 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四课时:第五课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红树林的作文。

三、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仿写、小测等多种形式,全面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红树林图片素材2. 课文朗读音频3. 相关环保资料五、教学建议1.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简洁明了,尽量使用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来辅助教学。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在写作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引导他们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4. 结合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第六课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红树林知识问答游戏,巩固学生对红树林的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红树林生态环境的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七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查找关于红树林的更多信息。

2. 学生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手抄报或PPT。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八、教学内容与过程第八课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红树林主题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介绍红树林的短文或写一封信给当地政府提出保护红树林的建议。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红树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红树林》;(2)理解课文《红树林》的主要内容,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质;(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红树林》;2. 生字词卡片;3. 红树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红树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红树林的兴趣;(2)教师简要介绍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板书课题《红树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3)学生齐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运用;(3)学生朗读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和特点;(3)学生分享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2)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红树林》;2. 抄写生字词;3.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红树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红树林》教案:培养细致观察力,认识红树林动植物

《红树林》教案:培养细致观察力,认识红树林动植物

《红树林》教案:培养细致观察力,认识红树林动植物导入:一.片段欣赏(读书声带来的自然声场渲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看一下红树林的图片或者鱼类、植物的图片。

还可以放一些自然音乐,并让学生看电子板书,看看学科名称何其对应,有些学科名称看上去怎么配的都不对。

(思考,建立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导言(教师引领进入课堂的正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

教师发言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课堂主题和学生群体的特点灵活选择。

)走进红树林,就像走进一片神秘的大自然世界。

除了氤氲的海雾,还有各种各样的鱼、蟹、虫、松鼠、果胶、红树、紫魔、板根、棕榈、榄仁树等动植物,它们美妙的形态和丰富的生命体现着大自然无限的魅力。

本节课我们将了解到具体有哪些红树林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三.新课建立(讲解学习目标和任务)1、学生要求通过导师讲解及自我学习,了解红树林的形态和特征,认识和了解具体的红树林动植物。

2、培养学生对红树林植物的细致观察力。

了解植物的不同具体形态、颜色及不同特性,快速找寻区别。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能力。

了解植物特征并运用课文知识作出识别。

3、强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有一个完整认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身环境。

四.互动探究环节1、对于红树林,你知道哪些?花费几分钟让学生简单交流一下2、观察细致度: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的植物。

教师先让学生品出一个植物的特征和特点,学生们回答后,小组之间要分享,看看他们观察到的不同点,从而发现或者认识到之前观察的不够仔细,就好像同学们分享他们不同察觉力的特点。

3、识别能力:展示多张图片,要学生分类,学生分组、认真观察,分类归纳,然后分享他们分组的方法,课上共同会识别红树林里的植物和动物。

四、扩展阅读:1、红树林的奇妙功能:红树林不仅是动植物的乐园,也是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

读到第二章节关于红树林的功能,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它神奇的功能、壮观的景色。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水、生态、树木)和尝试(红树林的沉积、甲烷的来源和作用),用不同思维方式去透彻理解。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教学设计(精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红树林》教学设计范文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大雁塔小学地处著名的古迹大雁塔西侧,毗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创办于1960年。

整个校园精心设计规划,形成了一个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的优雅育人环境。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教工135名,学生3000多名。

学校于1978年分别经省、市、区政府批准定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小学和对外开放学校。

199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科研八五电化教育实验学校。

1998年分别被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多次获得多种省、市、区级的先进、优秀等称号。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教学建议1.在语言文字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引导学生多积累。

2.远观和近赏红树林部分,在朗读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朗读时可作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当学生出现不同的感悟方式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3.课后可安排一篇习作,写一种你了解的植物,有对这种植物的介绍,并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5.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奇特,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3.红树林(教案)(3)

3.红树林(教案)(3)

3.《红树林》教案教材简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

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

(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板书设计红树林神奇美丽奉献。

《红树林》优秀教学设计

《红树林》优秀教学设计

《红树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红树林》一课主要写了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美丽迷人的景象,不禁陶醉在这幽静而又神奇的仙境中。

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

文章从几个方面层层深入的介绍了海上奇观——红树林。

1、远观红树林。

2、近赏红树林。

3、红树林的繁殖。

4、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

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3.学习并熟练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主题入手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奇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我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琼山去看一看,那里有一片海底森林——红树林,堪称一大奇观。

二、复习导入1、出示词组:绚丽多姿的世界海上的世外桃源神秘的植物天地幽静而神奇的仙境龙宫的大花园一顶顶一株株一座座2、出示句子:我爱森林。

我爱这片海上的森林。

让我们打开思考的大门,对比句子、反复诵读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三、整体感知,进行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浏览课文,想一想:(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红树林?(2)阅读完成表格段“我”的活动观察了解红树林特点2琼山碰到远望外观3划船进入近瞧树干4专家告诉细微动静繁殖5直抒胸臆另外介绍根系四、汇报学习,共同感悟1.汇报第2自然段后指导读,读出红树林美丽迷人的景象:(有滋有味地读)那是涨潮的时候—女生接读。

——多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一会儿退潮了,——另一女生接读。

——红树林如同含羞姗姗的少女露出海面。

师:好一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画面!刹那间——生接读: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齐读:一起读出心中的喜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一、10分钟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⑴勾画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标注。

⑵迅速抓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标注出来。

二、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音字形;。

偶()撑()质()硕()御()
栅()浸()婀()娜()倘()
2.解释并背诵下列词语的意思::
倘若:抵御:纵横交错:
盘根错节:硕大:婀娜:
三、速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想想红树林有什么特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根据课文内容,试写出课文的提纲。

3.第2自然段“奇观”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它“奇”在哪里?
四、我的问题
《红树林》问题生成------评价单(由老师设计)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学习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小组汇报
1.第二自然段
“奇观”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它“奇”在哪?
“刹那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

”联系上下文,读着这句话,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
2.理清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写作顺序,掌握其中的写作方法。

3. 学习第四自然段,创意表达。

⑴归纳红树“胎生”繁殖的特点。

⑵转化角色,再创情景:让学生以红薯苗的身份来突出红树的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4. 第五自然段
⑴想象体味红树林“抵御狂风恶浪”的情景。

⑵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还像红树林一样具有奉献精神?你能用上“既不要…也不要…”的句式来夸一夸它吗?
三、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红树林》问题训练-----评价单(由老师设计)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1.你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如:风和日丽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⑴申奥成功的那天,全市人民沉浸(jìn qǐn)在无比欢乐中。

⑵我爱我的故乡,虽然它的土地是那样贫瘠(jí jī jǐ),但她却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

3.填空。

()的树林()的身躯()的枝条
()的树冠()的树干()的幽香
()的海岸()的土质()的仙境
4. 模仿最后一段的写法,赞美一种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