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历史一轮复习 第15单元 选考部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为一体构成了所谓的“凡尔E赛v体a系l”u。at其i中o,最n主要on的l是y“.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 it约 (2h)》实。质A和s:列p约强o的在s主欧e要洲.内S、容l非包i洲括d和e:领西s土亚问地f题区o、r确殖立.民的N地国E问际T题关、系3军新.备5秩问序C题。l、i赔e款n问t题。Profile
美苏 (2)表现: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争霸 (3)缓和: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战略收缩。②20世纪80年代苏联全面收缩
(4)结束:随两极格局结束而结束
结 束
(1)背景:①里根的新“遏制”政策。②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③“中导条约”和
双边协议
K12课件
14
(2)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联合国 (1)成立 ①设想:1941年8月,英美签署《大西洋宪章》;1943年10月,苏、中、英、美
ith((①34))有A内 评s利容 价p于:规o巩s定固e和.欧平S洲解l的i决和d国Ee平v际s秩a争l序f端u。o或art冲i突.oN的nE原To则n。3l.y5. Client Profile ②第C一o个p提y出ri放g弃h把t战2争0作0为4国-2家0政1策1的A国s际p条o约se,有一P定ty进步L意t义d.。
Copyright 2004-2考01点1 即As时po演se练Pty Ltd.
K12课件
2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世界的整体性加强: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已经形成。
Evaluation only.
ith(重2)新根A瓜s本分p原o殖因s民:各e地主.的要S战l资争i本。d主e义s国家f进or入了.帝N国E主T义阶3段.,5但发C展l不ie平n衡t引发P了r列o强file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单元 选考部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单元 选考部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3.国际联盟(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①凡尔赛体系的构建;②华盛顿体系的构建;③《非战公约》;④国际联盟。

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3)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2)主要阶段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稳定了西线,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发生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使战争局势转向有利于协约国的一面。

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中国参战,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4.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西欧衰落,美日崛起。

(3)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进行革命和争取独立的浪潮。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

(4)第一次世界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类对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命题点频考主干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史料一20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

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真题感悟]考法一:通过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隐性考查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例1](2018·全国卷Ⅲ)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

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

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

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

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

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

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得出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根据材料“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得出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根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得出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第(2)问,根据材料“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得出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根据材料“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得出减少了德国的战略物资供应。

[答案](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考法二:将选修模块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与必修模块中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结合进行考查[例2](2018·全国卷Ⅰ)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3讲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3讲 新人教版选修3
——摘编自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答案](1)背景:阿富汗国内政治矛盾尖锐;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粗暴干涉阿富汗内政;美国遏制苏联,支持阿富汗国内的反苏政治势力。
(2)影响:导致阿富汗国内政治混乱,影响其发展;美国实现牵制苏联的战略目的,加强了其在中亚的影响力;苏联陷入战战争早期的进展,心理上感到安慰。这种心态为未来的和平进程以及埃及的门户开放政策铺路”、“《戴维营和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埃及几乎完全脱离苏联的势力范围”等信息可以得出这场战争有利于阿以和平,打击了苏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之后引发了1973年石油危机,而这次危机成为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打击了美日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阿富汗战争之所以爆发主要的原因是,阿富汗国内政治矛盾非常尖锐,苏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在阿富汗境内扶持反苏联力量。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阿富汗战争,导致了阿富汗国内政治混乱,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同时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牵制了苏联的战目的,加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苏联因为阿富汗战争削弱了综合国力,出现了80年代经济的衰退。
选修三 第3讲
1.(2017·山东淄博二模)
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蓬勃展开。运动的导火索是苏联部署SS-20中程导弹,以及美国准备在西欧部署潘兴II式中程导弹的对抗性措施。这一事件促使西欧人民对不断升级的核军备竞赛造成的安全后果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反思,西欧人民强烈感受到核武器的泛滥和扩散实际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严重威胁。于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一浪高过一浪地发起和展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教案
削弱、制裁德国
勾结与争夺,既是朋友又是敌人,关系错综复杂
英国—劳合·乔治
对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的要求加以批评和抵制,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
美国—威尔逊
反对过多削弱德国,要利用德国来同英国相抗衡
4.重点讲解——凡尔赛体系脆弱性、不稳定性的原因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一旦新的力量对比出现,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就必将被打破。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掌握凡尔赛体系的相关知识。第(1)问从二者在赔款上的程度不同及各自的不同目的分析。第(2)问从微观(德国)和宏观(欧洲)等角度分析。考点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7年12月7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镇贝托拉,9岁时因家贫前往法国谋生,曾在巴黎扫过烟囱,当过报童。后来蓬蒂塞利隐瞒年龄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蓬蒂塞利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1939年,蓬蒂塞利加入法国国籍,并在巴黎郊区定居下来。
材料二 2008年3月12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在巴黎郊区家中去世,享年110岁。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奇说:“今天,我代表这个国家表示深切的哀悼。”
材料三 作为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曾提出在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蓬蒂塞利婉言拒绝了,认为这对其他没有享受到死后礼遇的老兵不公。但在另一法国一战老兵路易斯·卡泽纳夫去世后,蓬蒂塞利终于同意日后可以“以纪念死去战友们的名义”为自己举行国葬。3月17日,法国政府在拿破仑墓所在地巴黎荣誉军人院为蓬蒂塞利举行葬礼。
2.史料探史——美国在一战中立场的变化
史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综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综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丰富丰富纷纷第十五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二战后辈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系统确立到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企业全面抗衡,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 美苏争霸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混乱、分化和改组。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20 世纪 60 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丰富丰富纷纷了分化。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场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流行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走向多极化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场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两极格局解体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系统和两极格局终结。

5.多极化趋势加强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

专题二二战后大国关系的演变1.二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日等国碰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结盟关系。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对峙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抗衡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在争霸中加强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以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3.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流行、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崩溃,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屡次变化。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

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

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

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

在阅读了加亚尔等14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课体系完整起来。

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

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展示“诺贝尔和平奖章”图片)师:这是一枚奖章的正、反面。

奖章直径6.6厘米,用约200克23K(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

奖章正面是奖章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来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章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章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也包括“组织”。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5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D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来认识20世纪的和平。

(出示课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D�D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与本课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

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选修3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选修3
中东战争
阿以之间的领土、民族等矛盾突出。
从40年代末—80年代初,双方共进行了五次战争,都是中东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
如今中东问题仍是国际关系的焦点;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
海湾战争
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爆发。
1991年1月,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到4月结束。
影响或意义
①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②引起世界局势的变化:西欧的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②催生了一个新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诞生;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④推动新技术发展,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
①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西欧衰落,美苏主宰世界;③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④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战后新科技革命。
主要活动
①成立初期,在恢复经济、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和促进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②国际联盟实际上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组织,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②为后来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五、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名称
项目
①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推动作用;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三、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名称
项目
主要原因
简况
影响
朝鲜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企图扼杀社会主义。
1950—1953年,中朝并肩作战,取得胜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冷战”中的“热战”。
过程
①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等;②1917年,美国参战;③1918年,苏俄退出战争;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德国相继投降。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专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专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含解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重点、难点剖析】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主要原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3)具体原因: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

3.过程(1)1914~1916年: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法、德、英相继加入;②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③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凡尔登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

(2)1917~1918年:①1917年4月,美国参战使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集团;②中国、巴西、利比亚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战争阶段;③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④德军节节败退,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投降;⑤1918年11月,基尔港水兵起义,德皇退位,新政府签署停战协定。

4.后果(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欧洲的国际地位相对衰落,美日崛起。

(3)引发了独立和革命浪潮,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3讲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3讲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3讲新人教版选修31.(2017·山东淄博二模)导学号 99522496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蓬勃展开。

运动的导火索是苏联部署SS-20中程导弹,以及美国准备在西欧部署潘兴II式中程导弹的对抗性措施。

这一事件促使西欧人民对不断升级的核军备竞赛造成的安全后果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反思,西欧人民强烈感受到核武器的泛滥和扩散实际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严重威胁。

于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一浪高过一浪地发起和展开。

这场反核和平运动得到了科学家这一智识群体的积极参与,作为指导思想的反核和平理念得到了经过严密论证的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持。

英国妇女组织在北约决定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的格林汉康芒基地每日风餐露宿,反对美国部署导弹,坚持3年之久。

在联邦德国,从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最高司令部到准备部署巡航导弹的新乌尔姆美军基地共108千米长的公路上,20万示威群众联结成“世界上最长的人群”阻止部署美国导弹。

反核和平运动构成了西欧各国政府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公众压力。

英国保守党政府在和平运动的强大压力下,作出了限制美国的导弹发射权的政策决定。

——摘编自刘宏松《当代反战和平运动浅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蓬勃展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科学家等知识分子的参与与支特,反核和平理念增强。

(2)影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牵制了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显示了民众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原因。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人,又面临苏联和美国在欧洲相继部署中程导弹的核军备竞赛的威胁;“得到了科学家这一智识群体的积极参与,作为指导思想的反核和平理念得到了经过严密论证的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有科学家等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第二小问,影响。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选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选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含答案 精品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应学生用书第269页)[知识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历史条件①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的整体性增强。

(2)根本原因: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3)直接原因:欧洲列强的矛盾斗争造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4)客观条件: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成果和巨大生产力应用于军事领域。

(5)主观条件:进入20世纪后,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6)欧洲火药桶: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激化,使巴尔干半岛成为冲突的焦点。

2.经过(1)爆发: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相继参战。

(2)第一阶段①1914年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②1916年是关键性一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后协约国掌握主动权。

(3)第二阶段①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②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结束。

③1918年德国接受协约国的苛刻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均为非正义。

4.影响(1)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大浩劫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2)西欧相对衰落:战争结束后西欧元气大伤,相对衰落,而美国和日本正在崛起。

(3)革命和独立的浪潮①俄国十月革命使欧美各国工人运动普遍高涨。

②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③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民族独立国家。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

⑤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4)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①大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引发人们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

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选考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选考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1)三大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2)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二、概况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两大军事同盟(1)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

(2)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3.战争的进程(1)第一阶段(1914年)①西线:马恩河战役(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②东线:德、俄互有胜负,进入相持阶段。

③1914年东西两线的战事进入持久的阵地战。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①1915年战况: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德国想一举击溃俄国,但未达到目的,德国计划再次落空。

②1916年战况: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海上爆发日德兰海战(英德海军最大规模的海战)。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①美国参战: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②中国的参战:北洋政府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③苏俄的退出: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④同盟国集团的失败:1918年11月11日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三、后果1.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虽然塞尔维亚、比利时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2.一战的影响(1)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催生了新世界(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瓦解四大帝国,美国和日本崛起;建立国际联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新】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岳麓版

【新】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岳麓版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3.国际联盟(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019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案《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PPT

2019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案《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PPT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课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栏目 导引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应学生用书第288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3.《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选考二 20世纪的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选考二 20世纪的

第2讲高考探究课【考情分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真题体验】1.(2017·课标全国Ⅰ,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

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

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

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

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以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总结做答;第二小问,从中国问题国际化的角度阐述。

第(2)问,根据材料中“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美国对华援助”、“双方讨论了日本天皇地位”等具体内容的影响回答。

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2.(2017·课标全国Ⅱ,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含解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重点、难点剖析】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主要原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3)具体原因: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

3.过程(1)1914~1916年: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法、德、英相继加入;②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③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凡尔登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

(2)1917~1918年:①1917年4月,美国参战使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集团;②中国、巴西、利比亚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战争阶段;③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④德军节节败退,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投降;⑤1918年11月,基尔港水兵起义,德皇退位,新政府签署停战协定。

4.后果(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欧洲的国际地位相对衰落,美日崛起。

(3)引发了独立和革命浪潮,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3.国际联盟(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英法等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过程(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1)原因①战时同盟解体,雅尔塔体系形成。

②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2)表现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

②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

(3)特点:二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

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1)20世纪70年代①特征:由对峙走向缓和。

②表现:尼克松政府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推行多极均势外交。

苏联开始推行“缓和”外交。

(2)20世纪80年代①特征:战略优势转向美国,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②表现:美苏签署了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二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

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①爆发:1950年6月。

②扩展:美国操纵“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③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④结束: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1)背景①二战后,越南独立以后开展抗法战争。

②美国扶植傀儡政权,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2)经过①爆发:1961—1964年“特种战争”。

②发展:1965年,美国将侵越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3)结果: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5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曲折的和平之路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4.两伊战争(1)原因:各种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2)经过: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88年。

(3)影响:两伊战争造成了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造成了中东的分裂,为美苏等大国插手海湾地区创造了条件。

5.海湾战争(1)背景①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的争端。

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

③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并授权多国部队使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

(2)经过①1991年1月,多国部队实施“沙漠风暴”行动,使伊拉克遭受沉重打击。

②1991年2月,多国部队发动“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迫使伊拉克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3)特点①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②整个战争中多国部队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③电子战、信息战诞生。

六、和平与发展1.联合国(1)建立①背景:国际联盟破产;二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立。

②标志:1945年,51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

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③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等。

④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2)活动①在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裁军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世界人权宣言》和推动非殖民化。

③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

④人道主义援助。

⑤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2.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依据①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全球化,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②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③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④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2)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①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②和平力量不断增强。

(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①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和平环境。

②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建立经济联系,形成利益共享;缩小各国差距,实现平等合作。

1.命题特点上,多是源于选修3中的重要战争。

2.命题范围上,多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国家关系为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将选修与必修相结合进行考查。

3.命题的内容多与当前国际关系有关。

将朝鲜、南海等国际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的作用等历史问题相联系,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等相结合,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4.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5.设问方式上,一般为2问,考查某种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或战争出现某种结果的原因及影响。

考向一从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切入,隐性考查当前国际热点问题。

例1(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可知,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根据材料“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可知,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根据材料中时间“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第(2)问,根据材料“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根据材料“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可知,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根据材料时间中“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最后得出结论:设想脱离现实。

【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考向二将选修模块中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与必修模块中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结合进行考查例2(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

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

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31年初……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并结合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可知,“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根据材料“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并结合七七事变等知识可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根据材料“1940年7月……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