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2019版高考历史复习贸易谈判——聚焦中美关系,合作共赢是时代最强音课件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英国对外贸易政 策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英国采用了自由主义 政策,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英国这一 时期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未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故C项错 误。 答案:D
3.1955年至1969年间,中国与美国先后举行了134次大使级 会谈,但唯一的成果仅限于1955年9月10日达成的关于遣返平民的 协议。因此有学者认为中美大使级会谈是“聋子的对话”。出现 “聋子的对话”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大阵营矛盾尖锐 B.中苏军事同盟建立 C.美国干预中国内政 D.中美经济竞争加剧
答案:(1)趋势:霸权优势相对下降。 原因:发动对外战争,军费负担过重;次货危机导致经济增 速持续低迷;联邦政府债务负担过重,影响职能发挥;美国决策 机制僵化,行政效率降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8分) (2)原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中国是 南北国家经济交流的中心环节,有助于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周 边大国的崛起为中国提供了良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大国 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分) 影响:有利于加快中国走向世界中心的进程;树立了中国负 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4分) (3)启示:大国兴衰取决于自身的战略抉择;大国兴衰深受国 际环境的影响。(4分)
(3)中美建交,双边关系全面发展(1979~1989年):1979年初,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和“八一七公 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 (4)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1989年以来):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 的冲突使得中美关系一波三折。但双方又有共同的利益,中美关 系在曲折中发展。
3.现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1944年,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布雷顿 森林体系。 (2)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形成了以美国为中 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布雷顿 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经济发展迅 速,形成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可持 续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 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 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2、20世纪七十年代
特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表现: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年尼克 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建 交公报》;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原因:国际方面: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第三世界的兴起也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压力
专题复习: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专题知识要点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 二、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四、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 五、从中美关系中得到的结论和启示
六、备考建议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1784—1840)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56年间是第一阶段 基本特点:平等友好。
•
3)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政府 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越。
•
原因:
国际背景: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 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霸 权 美国方面: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 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扶蒋反共政策失 败,又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 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
台湾某些人想把德国模式套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先分裂再统一。 其实,他们的目的不是走向统一,而是谋求永久分裂。 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因而是不能相提并论 的。因此处理的方式也应该会有不同。
五、从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个结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 1971年,中美敌对,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 中美关系正常化,双方都从交流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第二个结论: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 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
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演变
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演变第一篇: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演变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演变中美两国自1949年以来,关系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一)隔绝与对峙时期)(1949——1971)1949年8月2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从南京取道东京回国。
同年8月8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文章称司徒雷登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而在成立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发动了对中国的压制,想把中国扼杀在成长的摇篮中。
在建国的初期,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是敌对的。
1950年1月12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代表着中国彻底的倒向了苏联一边,使美国立刻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一方面开始向韩派兵作战,另一方面宣布台湾地位未定,向台湾海峡派出第七舰队,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强烈抗议对朝鲜和韩国的侵略,并表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插入干涉。
10月7日,联军越过三八线。
10月19日,中国越过鸭绿江开始参战。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也使中美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1951年4月24日为了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总理前往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
在会议上,中美关于朝鲜战俘和被扣在美华侨留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争峙。
1953年12月蒋介石为了保证台湾地区的安全,为以后的反攻大陆做准备,向美国正式提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建议。
1954年9月3日,大陆命令福建沿海部队炮击金门,用武力警告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不允许台湾独立。
面对中国强硬的军事行动,美国担心台湾会落入中国手中(当时美国认为落入中国手中,就等于也落入苏联手中),便正式决定和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为了缓和台海局势,1955年4月,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方愿意同美方坐下来谈判。
近现代中美关系史
近现代中美关系史◆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一)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加入侵华行例1、基本特点:追随着英法等西方国家加入侵华行例,尚无独立侵华政策,只是充当配角。
2、背景材料:(1)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迅速进展,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要求对外侵略扩张;英国首先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美国不甘落后。
(2)美国此时只充当配角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如英法(根本原因);②致力于西部领土扩张;③致力于解决国内矛盾(南北战争);④致力于拉美的渗透和扩张,无力争锋亚洲。
3、主要史实:“条约”、“租界”、“帮凶”、“助剿”、入侵台湾。
4、主要影响:美国追随英法等国共同参与侵华,充当帮凶,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在华的侵略势力迅速增长1、基本特点:(1)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标志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国家,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从此美国在华的侵略势力不断加强。
(2)以扶植代理人和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
2、背景材料:(1)19世纪末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跃居世界第一,对外加强扩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大国无暇东顾,战后欧洲列强严重削弱,相反,美国实力大增,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全球推行“金元外交”,而东亚是其重点之一;(1920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有利于美国远东扩张)(3)中国国内革命运动不断,战争频繁,政局动荡。
3、主要史实:(1)一战前:①资本输出;②“门户开放”政策;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④破坏辛亥革命,扶植袁世凯和直系、桂系、滇系等军阀。
(2)一战爆发后:①美日加强对中国的争夺,导致“府院之争”;②美国参战后,在华问题上对日让步,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操纵会议,拒绝中国代表要求,把原属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转让给日本;③1921—1922年操纵华盛顿会议通过……不断扩大侵华势力。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现代中国的外交
现代中国的外交一.外交历程线索线索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并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线索2:开创外交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两国均有了改善关系的愿望。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促使中日建交。
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外交僵局。
线索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不结盟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这些活动既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和平的外交环境,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的政策,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原因是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的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新课标高三历史复习中美关系专题
第三轮复习资料专题七大国关系之一(中美关系)1、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1)晚晴时期:①1844年美国逼迫中国政府签订《望厦条约》;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伙同沙俄充当英法的帮凶,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③1900年美国与其它列强一起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2)民国时期:①在辛亥革命中美国政府和外交官拒绝支持和承认革命军;南方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美国政府对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则奉行中立政策,一方面继续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但另一方面,扶持袁世凯。
②出于维护在华政治经济利益、扩大在华的思想与文化影响和支持中国共和运动的考虑,威尔逊就任总统后,美国于1913年不顾其他列强的反对,放弃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率先承认中华民国。
③(简单了解)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
美国为阻止日本独占中国,支持中国要求解决了山东问题。
从1899年开始美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势力在中国开始膨胀。
削弱了日本在中国的势力(改变了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恢复到了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率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它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
至1933年中国基本实现关税自主(《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开始失去关税自主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⑤二战中: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美两国同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⑥二战结束后,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教育交流的形式: 包括学生交流、教 师交流、课程合作、 科研合作等
教育交流的影响: 促进了中美两国的 教育发展,提高了 教育质量,增进了 两国人民的相互了 解和友谊
教育交流的挑战: 语言障碍、文化差 异、教育体制差异 等
中美文化交流的历程与现状
历史背景:中美建交以来,文化 交流逐渐增多
现状分析:中美文化交流的现状 和挑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流方式:教育、科技、艺术等 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展望:中美文化交流的未来 趋势和机遇
中美民间交流的渠道与影响
教育交流:中美两国之间的学 生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 等
文化交流:中美两国之间的文 化交流活动,如艺术表演、电 影展映、图书翻译等
科技交流:中美两国之间的科 技合作与交流,如联合研发、 技术转让、人才交流等
岛无核化进程
分歧:美国对朝政策较为强硬, 倾向于采取军事手段解决问会共 同推动通过多项决议,加强对
朝制裁力度
分歧:美国指责中国在朝 核问题上不作为,而中国 则认为美国在朝核问题上 的态度过于强硬,不利于
问题的解决
中美在南海争端上的立场与互动
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战,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
合作领域:高科技产业,能源,环保,金融等
竞争领域:制造业,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 影响: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 响
中美金融领域的合作与竞争
合作:中美两国在金融领域有 着广泛的合作,包括银行、证
券、保险等领域的合作。
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中美两国 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与竞争需要 保持平衡,以实现互利共赢。
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加强沟通与对 话,增进相互 理解与信任
专题复习《国际关系——中美关系》
专题复习《国际关系——中美关系》一.坎坷历程:二、知识回顾:(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三、重点剖析:(一)近代以来中美两国曾经怒目相向,也曾经携手合作,请用史实说明。
1、怒目相向:美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中国,激起中国人民反抗2携手合作:二战中,中美苏等26国合作,成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二)中美矛盾的焦点:台湾问题1、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如何看待美国对台的种种做法?(做法:允许台湾领导人访美,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等)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加剧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
(三)如何促进中美关系和谐发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积极发展友好关系,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增强在国际事物中的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四)中美两国应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保护世界环境;反对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贩运和国际犯罪;促进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五)结合当前亚太紧张局势,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
1、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间因为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
2、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美两国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3、中美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
4、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祉,也更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四、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关注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1912年和1972年都是我国历史上值得关注的年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72年发表《中美联合公报》C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1912年五四运动,197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尼克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
专题八:.近现代史上的外交关系pptx
5、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1)历史问题:如教科书问题 (2)领土问题:如 钓鱼岛问题(3)台湾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三、中俄关系 1、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成为英法的帮凶。 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 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 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支持中亚浩罕国 的阿古柏侵略我国的新疆地区,俄国派兵侵占 伊犁地区。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后,曾纪泽与 俄国交涉,中国收回伊犁。
3、中日两国关系应如何发展
(1)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决不让战争悲剧 重演。日方必须正视现实,打消幻想,采取切实措施,
纠正错误,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只有 这样,才能使两国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2)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 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 局受到干扰和冲击。 (3)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要进一步扩大双方 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 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 定地向前发展。推动亚洲振兴,应对全球挑战,共同 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4)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共同繁荣,以 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
(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 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 范围。 (4)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 订《辛丑条约》。 (5)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1921年,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中国共产 党诞生。苏俄和共产国际在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方面也 发挥了重要作用。 (7)1933—1934年,博古、李德等人照搬苏俄以城市 为中心革命的经验,在党内和军内实行“左”倾错误领 导,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进程
政治学科
(二)哲学观点:美国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没有根本 的利害冲突,但又有具体利益,这说明了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这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原理;美国民主制 度的建立是把欧洲启蒙思想落实到实践当中,如1787年美 国宪法有关于三权分立、民选议员和总统的规定。美国的 政治制度基本没有封建残余,较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着 明显的进步性,但当今美国社会存在着的严重的种族歧视 等社会问题,说明其民主又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这体现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原理;美国选举制度暴露出来的问题, 反映了美国社会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这 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美国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及最终 必然要被更优越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所代替,这体现了事 物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最终要战胜旧事物的发展方向。
1972年
(4)1949~1972年为第四阶段,在此24年间,美国对华 政策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为特征。主要原因是美国 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 世界;它对资本主义世界采取以稳定为主的政策,由于意 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5)1972至现在,中美关系的主 要特征是实现关系正常化,期间两国关系出现反复,但美 国从没有放弃企图遏制中国的本质立场。主要原因是美国 于20世纪70年代在苏美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侵越战争陷 于泥潭,经济由“黄金时代”进入“滞胀”状态,故改善 了对华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上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美国便开始以中国作为它的主要对手。
1972年
(3)1899—1949年为第三阶段,在这50年间,美国对华 采取以经济扩张、政治控制为主和以军事征服为辅的政策。 主要标志是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主要原因是 当时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侵华 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争夺激烈。当时美国对外政策正在经历 由孤立向开放的转变,由于实力上的问题,美国采取这一 政策,以求在经济上率先进入中国市场。期间,美国与日 本在侵略控制中国问题上多次冲突,因参加一战而妥协; 一战后又加紧对华侵略并占据优势;30年代经历了由纵容 缓靖政策到遏制、再到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的转变;二 战结束后,为了独占中国而积极支援蒋介石打内战,最终 以失败而告终。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提示:(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削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
(3)直接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4)历史原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
6.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1)原因:从美国方面讲:①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③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从中国方面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①是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需要。
②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
③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2)影响①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②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7.新中国的外交历程阶段外交政策国际形势成就20世纪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①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③亚非国家纷纷独立①与苏联等17国正式建交②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②中苏关系恶化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③中国同西方国家大量建交改革开放后不结盟政策①两极格局逐步瓦解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③第三①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②加入世贸组织世界发展壮大③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④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8.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时间特点主要表现影响建国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遏制、孤立、封锁中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长期被排挤在联合国之外,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正常化①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②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l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①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②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979年至今多方面合作、摩擦不断在反恐问题、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也有不和谐因素导致中美关系出现波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贸易摩擦等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演变①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和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7.单元总结
时期 20世 纪 70年 代
外交政策 改善同西 方资本主 义国家间 中国在联合国合 程加快、日本 法席位的恢复、 崛起、不结盟 中美关系正常化、运动兴起,世 中日邦交正常化 界出现多极化 趋势
时期
改革 开放 后
外交政策
坚持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实行 不结盟政策, 对外开放
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由于 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 面,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的 安全,故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改善了同美 日的关系,并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自恢 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开始参与国际事务,在 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外交成就
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 开展多边外交, 多极化趋势加 积极推动各种 强,和平与发 国际交流与合 展成为时代主 作 题
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 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 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新秩序 的建立。
五、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 系
时期 新中 国成 立初 期 外交政策 “另起炉 灶”“打扫 干净屋子再 请客”“一 边倒” 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17个国 家建立外交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参加日内 瓦会议、万隆会 议 世界格局 美苏两极 “冷战”对 峙;局部“热 战”
阶
段
特
征
原 因 (1)从美国方面看:孤立中国政 策的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 势;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经济发 走向缓和, 展缓慢,与西欧和日本经济竞争 70年代到 最终正常 激烈 80年代 化 (2)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 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 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2019高考历史热点押题】2019高三历史热点复习——中美关系的演变(共21张ppt)
•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图片材料型
• 1、审图:人物、器物、文字(时间) • 2、审注:“注”是“图”的补充和解释,
是解题的关键。 • 3、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 4、联系教材,确定答案。
• 有“世界历史库” 之 称的美国《时代 周刊》,一直以其独 特的报道风格和对 中国发展及中美关 系的关注,而受到世 人的瞩目。被世人 称为“中美关系的 风向标”。
图说中美关系
学习目标
• 1、通过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能 正确解读二战后期到今天中美关系的 发展历程。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独立思考后 展开小组讨论,归纳出影响中美关系 的因素。
图6中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怎么样?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 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 The Chinese are coming”
图片6《时代》 1971年11 月8日封面:周恩来
“中国人来了” 指什么?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 ,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 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 ……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 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 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 图片7:1972年2月6日 的期刊,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 “长征”)。画面表现 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 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 以及观看歌舞表演。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八 中美、中日、中欧、中非、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中美、中日、中欧、中非、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万海泉【专题目标】高考国际关系史的考查是热点中的热点。
1: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2:把中美关系与社会热点结合3:要重视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异同。
4. 注意近现代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5.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和苏联在革命道路、建设道路、改革政策等方面的比较。
6.在古代史中区别一些国家的古今称法。
【知识梳理】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近年来,中美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做法、中美两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与纠纷、影响中美关系的台湾问题等都是高考的热点1\近现代中美关系(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
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
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1)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都从本国利益出发,以比较务实、比较稳健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
但在军事交往、高科技交往、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台湾问题等一些重要问题上,双方仍有很大的分歧。
(2)应全面、辩证与冷静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
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
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
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
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节选3.【答案】(1)变化:从与中国结盟转变为敌视、孤立、封锁新中国;从敌视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双方摩擦不断。
由结盟到敌视的原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美合作基础消失;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的影响;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关系正常又摩擦不断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滞胀);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社会矛盾尖锐;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近代史上,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在华势力的消长1. 19世纪初期美国对华的主要政策是追随英法侵略中国。
主要原因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于英法;同时国内还存在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其扩张重点还在美洲。
2. 19世纪末,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在华势力急剧扩大。
其原因包括: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实力增强;19世纪末,美国在西半球建立了霸权,“门罗主义”的目标基本实现,侵华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英法实力下降,且忙于与德国争夺欧洲霸权。
3. 一战后,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暂时独占局面。
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
同时积极扶植代理人。
在国民政府时期,美在保障侵华权益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
4. 二战后,美国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全力支持蒋介右打内战;扶蒋反共成为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美长期处于极度冷淡的对抗状态。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缓和政策,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中美关系开始在曲折中发展。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 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引起美国极大的关注。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它看做“可能是—次广泛的中苏联合攻势的开端”,迅即命令第七舰队以“防止战争扩大”为借口,进驻台湾海峡。
从此,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军事遏制、政治对抗和经济封锁的全面敌视政策最终确立下来。
2. 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此时美国惊恐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了所谓“中国威胁论”。
当时助理国务卿邦迪在1966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共产主义中国是我国对外政策今天所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疯狂的问题。
”当印度支那战争最为激烈时,美国派出军队50余万人,中美关系再次降到历史最低点。
专题04 中美建交40周年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周年热点专题解读 Word版含解析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
4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且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所以,关于中美关系的知识将会是2019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特别注意。
中美关系的演变1.20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1)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在与美国的竞争中美国处于略势,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经济发展缓慢,欧洲走向联合并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在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控制日益力不从心。
(3)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对中国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中国需要改善外交环境减轻外部压力。
(4)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中美正式建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西欧和日本对美国提出挑战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
• 1971年春,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 名古屋举行。比赛期间,中国队与美国队曾多次 相遇。当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之后,中美两 国运动员在游览时又碰到了一起。爽朗的美国青 年笑着问:“听说你们已邀请我们的朋友(指加 拿大队和英国队)去你们国家访问,什么时候轮 到我们啊?”中国代表团团长赵正洪答道,会有 机会的。 • 中国队的友好态度,深深触动了美国代表团副团 长哈里森,他来到中国代表团驻地,提出访华要 求,代表团立即向国内报告。
一战期间,美日 在中国争夺,日本占 优势。 1922年,美国打 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 面,使列强重新共同 控制中国。
1927年后,美国占据侵华优势。
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为推动日本进 攻苏联,美国等国对日本侵华采取绥靖政策 。 1942年—1945年,中美两国联合反对法西斯, 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美国援助蒋介石的汽车
二战后——新中国成立
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企图在中 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帮助蒋介石运 兵到内战前线,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啦 , 中 国 人 民 站 起 来 了
四、(1949----1972) 敌视和对抗 1、原因:
中美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不同;
美国在全球推行冷战政策
2、主要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 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 发动朝鲜战争,形成对社会 主义的包围;
敌 视 与 对 抗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50年7月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访问台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每日一题
专题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2018年贵州贵阳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
”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程
(1)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2)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
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
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
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
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节选材料二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
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材料三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
见。
”
——1972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
联合公报》材料四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美国政府已在2018年4月3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
由于美国的301调查为单方认定结果,且这一措施明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严重侵犯中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享有的合法权益,威胁中方经济利益和安全,所以中国政府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将对原产于关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关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启示。
1.B【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和美国关系进行改善,D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A错误;中国当时已经突破意识形态外交,B错误;中国并不能拯救美国的衰落,C错误。
3.【答案】(1)变化:从与中国结盟转变为敌视、孤立、封锁新中国;从敌视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双方摩擦不断。
由结盟到敌视的原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美合作基础消失;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的影响;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关系正常又摩擦不断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滞胀);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社会矛盾尖锐;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都是影
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和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通过对话磋商,增进理解,达成共识,避免误解和误判。
第(2)问,从上述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中可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和地位;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时,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通过对话磋商,增进理解,达成共识,避免误解和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