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遭遇_成长的烦恼_商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5月/14日/第002版
省内·要闻
民营经济遭遇“成长的烦恼”
——如何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上)
本报记者商棠
截至去年底,我省民营经济单位255.6万个,同比增长3.3%;从业人员2006万人,同比增长3.5%;完成增加值18680.2亿元,同比增长9.5%,占全省GDP的66%;上缴税金2554.6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2%。毋庸置疑,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县发展的主体、就业的主体、调整结构的主体。
我省民营经济在全国处于第6位(排在前面的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处在上中游,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不多。2012年我省民营企业26.6万家,分别比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少104万家、51万家、54万家和8.7万家。每万人拥有企业个数36个,分别比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少130个、107个、51个和44个,规上民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不及山东、江苏的一半。二是规模不大。2012年我省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243家,比山东少约500家,比辽宁少16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仅有12家,比江苏少60家,比山东少约50家,比辽宁少2家;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民营企业还一户没有。2012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29457亿元,比山东少约43000亿元,比江苏少约40400亿元,比浙江少约13200亿元。三是竞争力不强。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产业或产业链条的低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还不多,缺乏像美的、华为、联想那样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领军企业。“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江苏和山东分别有142家、108家和43家,我省仅有16家。我省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6个,分别比山东、辽宁少254个和36个。
从自身情况看,我省民营经济既存在“先天不足”,如经营粗放、产业低端、实力较弱等,又有“成长的烦恼”,如要素制约、环境约束、市场变化等,过去拼资源、拼投入、外延式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下决心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目前,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四难”现象较为突出。一是融资难。受当前国家货币政策、银行信贷额度制约等影响,国有和商业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提高,银行贷款主要投向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很难达到其规定的条件。小微企业即使能得到贷款,也主要是“流贷”,长期贷款难,且无法享受基准利率,贷款成本高,浮动利息大多在30%-50%以上。二是用地难。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日益趋紧,管理更加严格,我省用地指标基本保障省级重点项目,而多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项目很难成为重点,或达不到政策规定标准拿不到用地指标,小微企业用地更是难上加难。三是用工难。招不上、用不起、留不住的现象较为普遍,受传统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不愿去民营中小企业就业,农村青壮年更愿意到大中城市打工而不愿去县域企业;员工薪酬成本上涨过快,使多数企业难以承受。四是转型难。我省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钢铁、化工、水泥、玻璃、纺织等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低层次产业结构影响,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严峻挑战,生存经营和转型发展压力加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