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劳动者的赞歌——浅析《灵与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首劳动者的赞歌

——浅析《灵与肉》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张贤亮是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方兴未艾的一九八0年发表了带有哲理的反思意味的短篇小说《灵与肉》的。在这篇作品中,作家将传统的道德原则和美学原则渗透于整个作品之中,把获得劳动人民感情作为知识分子存在的唯一前提,运用哲理性的语言以及中国式的意识流加中国式的拼贴画的表现手法来讴歌劳动创造人、劳动人民塑造知识分子优秀品格和真正灵魂的哲理。

关键词:张贤亮《灵与肉》劳动

前言

在当代文坛上,有一批创作力相当活跃的中年作家,他们在五十年代曾崭露头角,旋即被错划为右派,在充满泥泞和坎坷的人间磨练了二十余年,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重新握笔。这个复出的作家群,有如一堆绚烂的出土珍珠。它们一度从文学的天空失落,深埋在地母温厚的怀抱中,得到人民甘泉的长久浸润,一朝得见天日,稍一接受时代劲风的拂拭,就熠熠生辉,竞吐光华。这些作家的艺术个性、风格可谓殊态异姿,各尽其妍。

张贤亮就是这复出的作家群中引人注目的一位。在很多作者普遍致力于揭示极左路线造成的社会伤痕和精神伤痕时,张贤亮却更前进一步,思考着“怎样有意识地把这种种伤痕中能使人振奋,使人前进的一面表现出来”。 [1]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他接连发表了《四封信》、《霜重色更浓》、《吉普赛人》、《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力图用党性原则、冷静的思考、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溯历史留下的印迹,提出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人生的严峻课题。[2]

发表于一九八0年的短篇小说《灵与肉》是张贤亮享誉文坛的一篇力作,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描写了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许灵均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极左思潮盛行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历尽艰难困苦,通过严酷的劳动,在精神上获得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树立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肉体上摒弃了过去的养尊处优而适应了比较贫困的物质生活,当他有机会出国过一种富裕生活的时候,却断然拒绝移居海外,一心留在国内,以自己平凡的劳动为改变祖国落后的面貌贡献力量,许灵均的精神在灵与肉的磨难中得到了升华。

一、透过劳动,看人物苦难的历程、美好的心灵

1、劳动,支撑生活的动力。

作品以许灵均和父亲相聚的短短几天感受为经线,以往事的种种追忆为纬线,通过细致生动的艺术描写,展示了许灵均苦难的历程和他的美好心灵。

小说一开始,写许灵均从西北农村赶来北京,和阔别三十年的父亲相会,由此引起了他痛苦的回忆,他出身资产阶级家庭,是“钟鸣鼎食”之家的长房长孙。然而他不过是一位获得美国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和一位封建地主小姐畸形婚姻的产物,自小没有父母的抚爱,不论是他母亲或父亲,都不需要他。解放前夕,父亲携带外室,弃家出国,母亲不久也死去了,是共产党收留了他,养育了他。他是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对新生活是热爱的,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不幸的是,在一九五七年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反右扩大化和封建主义的“血统论”作祟,他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偏远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小说对于这段生活的描写是震颤人心、催人泪下的,雨后的秋夜,他曲身于马槽,面对冷月,回顾命运多舛,先遭生身之父的遗弃,现在又成了“被所有的人弃了”的人。凄怆、孤独、绝望、委屈之情,一齐向他袭来,他承受不了这种精神负荷,抱着瘦骨嶙峋的马头痛苦失声了。但许灵均没有在逆境中沉沦,没有为颓唐所吞噬。长期的体力劳动、大自然的抚育、与劳动人民的亲密交往,使他获得了新的精神力量,成了生活的强者。[3]

许灵均在祖国的大自然中怎样获得了力量的呢?小说笔饱墨酣地勾勒了一幅色彩流动、光彩夺人的“牧马图”:明丽的清晨、闪光的露珠、啁啾的鸟儿、绿色的草场,烘托着无限诗情。许灵均迎着朝阳,赶着马群,扑向大自然的怀抱。马儿是一群通灵的神物,“它们信赖,亲昵地聚在他的周围”,“用和善的大眼睛望着它们的牧人”。许灵均深深体味到全身心投入劳动的人独享的乐趣和境界。大自然的洗礼,净化了他的灵魂,生命的召唤,使“他的消沉,他的悲怆,他的命运的委屈情绪”也随之消失,而代之以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2、劳动,生命活力的源泉。

许灵均能从灵与肉的搏斗中得到精神升华,它的内作用力是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而外作用力就是郭碥子、老放牧员、李秀芝等普通人民精神美质的溶化力和探求真理的

吸引力。[4]许灵均不但在大自然中感到充实,而且在祖国和人民的怀抱里得到慰藉。他逐步体验到人民没有抛弃他,他在老放牧员那里得到了同情、友爱和“极其特殊”的温暖,当那场“史无前例”来到的时候,放牧员又保护他幸免于再遭劫难。他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结成的情谊,比骨肉之情还深。作者在这里又描写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友爱图”。劳动者的质朴、乐观、勤劳以及他们鲜明的政治是非感和强烈的阶级爱憎,影响着他,感染着他,在他心中激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在他孤守独居中,生活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扉。从四川逃难来的秀芝,成了他相依为命的伴侣,她以辛勤的汗水,精明的运筹,“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乐观精神,不仅给他带来了从来没有享受的家庭温暖,并且使他生命的根须更深如入地扎进这块土地里,而根须所汲取的营养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他和她的结合,更加强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感情。

作者通过一幅幅真实动人的生活画面,写了许灵均造就成社会主义新人的全部历程,写了他和祖国、土地、人民不可分割的感情纽带。

二、透过劳动,看人物坚定的抉择、高尚的品格。

1、拒绝,源于劳动这个生命之根。

人的品格,总是在面临人生重要考验和抉择中,才充分显露它的光辉。构成许灵均内心冲突的是他在新的形势下对待历史,怎样选择未来生活道路的问题。[5]许灵均的父亲现在是美国的资本家,过去他把儿子遗弃了,现在他忏悔了,为了弥补自己良心上的不安,他特地跑回中国来看望儿子,还打算接儿子、媳妇、孙女随他一同去美国经营事业,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花花世界在向许灵均招手呢。虽然许灵均已被拨乱反正,恢复了工作,回到了学校教学;他的妻子养鸡养鸭,搞家庭副业,生活不算富裕,也不窘迫,但远不及豪华的美国生活。你看,许灵均的妻子天真地以为多拿几个茶叶蛋给从美国来的公公就是上好的礼物,而那盛着裂开嘴的茶叶蛋的塑料袋,摆在北京饭店的高级房间的茶几上,显得多么寒酸。许灵均二十年来受了很多苦,他从来没有父亲,现在居然有一个关心他、挂念他、需要他的美国回来的父亲了,他可以尝尝天伦之乐了。可是这些,许灵均

不要,他竟拒绝了许多人向往不到的机会,许灵均的拒绝,让人确实体会到、揣摩到许灵均的心灵,他已经与劳动人民共命运、同呼吸,他与劳动人民接成了不可分离的友谊,他已经习惯于他二十多年来的那种生活了。王府井大街是繁华的、热闹的,那种忙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