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丁新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ppt课件

物理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七)
由 x=v0t+12at2 得
h sin
θ=12gsin
θ·t2
解得 t=sin1 θ
2h g

v=v0+at

v=at=gsin
1 θ·sin
θ
答案:
1 sin θ
2h g
2gh
2gh= 2gh
物理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 取机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v1=54 km/h=15 m/s 加速阶段: 由 v21-0=2a1x1 得 a1=2vx211=2×152225 m/s2=0.5 m/s2
物理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七)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① 减速阶段: 由 0-v21=2a2x2 得 a2=-2vx122=-2×151225 m/s2=-0.9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2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F=1.4×105 N 答案: 1.4×105 N
思路图解:
物理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七)
解析: 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 系并分解力 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x、y 两个方向分别列方程
Fcos θ-Ff=ma①
物理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自学区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七)
要点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课时作业(十七)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丁新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丁新

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知识链接】1、力的概念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诱学导思: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

是不是可以认为鸡蛋对石头的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呢?如果不是,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自主学习】一.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1)引力: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实质是对它的引力,同时,地球也受到了对它的引力作用。

(2)弹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由于发生形变,给书本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同时由于发生形变,对桌面将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

(3)摩擦力: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给它的向上摩擦力。

同时,由于运动的相对性,物体也给斜面一个沿斜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2.定义:物体间的一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几点说明:(1)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和施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明力是成对出现的。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其中一个力是作用力,另一个力是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2、特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3、三个性质是: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4、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新人教版必修1
顿第二定律,a2=-μ =-μg=-1 m/s2.
则由运动学知识可得t2=- mg,代入数据得t2=15.2s,
则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共历m 时t=t1+v t2=2 s+15.2 s=17.2s.
a2
设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物体的总位移为x,因为前后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相
同,所以有
x=
vt
15 .2 2×17.2m=130.72m.
【答案】 AD
1 2
交通警察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有时会根据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及汽 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来判断发生事故前汽车是否超速.你知道他们是 如何判断的吗? 根据2ax=v2可知,只要知道了a和x,就能计算出v来,刹车痕迹长度就是x,而在刹车 的情况下,可以认为ma=μmg,即a=μg, μ即为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g是当地 重力加速度,所以根据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及汽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 擦因数,可以判断发生事故前汽车是否超速.
【点拨】由受力确定物体运动情况一定要做的受力分析,遵守解题步骤.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物体在力F撤 去之前,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方向有 Fcos θ-f=ma1,
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 FN+Fsin θ-mg=0,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有f=μFN, 联立上述三式,并代入已知数据, 得a1=7.6 m/s2, F停止作用时,物体的速度为 v=a1t1=15.2 m/s. 设从F停止作用到物体停下来历时为t2 ,在这个过程中,合外力为摩擦力,且 F′N=mg,f′=μF′N,则根据牛
(1)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已知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
,再确定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课件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课件

此类题先由运动规律确定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正 交分解法确定受力.
要点三 连接体问题及处理方法 1.连接体及其特点 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
在一起的物体组称为连接体.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 (速度、加速度).
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若连接物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可以把连接体看 成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区分内力 和外力.采用整体法时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 (2)隔离法:把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进 行分析,从而求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着紧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 A 和 B(如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当用水平恒力 F 推物体 A 时,问:
(1)A、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2)A 物体对 B 物体的作用力多大?
a2=F-mFf=1 m/s2, 物块返回过程的时间:
x=12a2t22,t2=
2ax2=2 3 s≈3.5 s,
物块回到出发点 A 的时间:
t=t1+t2=5.5 s.
【答案】 (1)1 N 水平向左 (2)6 m (3)5.5 s
物体向右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和向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 小不相同,因为这两个过程中,摩擦力方向发生了变化,在利用 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时,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是非常关键的.
【思路启迪】 (1)用哪一个运动学公式可求得加速度?(2) 加作用力 F 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怎么变化?
【规范解答】 由 v2-v20=-2ax 得雪橇做匀减速运动的加 速度的大小 a=v202-xv2=0.26×2-00.5.42 m/s2=0.2 m/s2.
对雪橇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雪橇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而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取水平向 左和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水平方向上有 μFN-Fcosθ=ma, 竖直方向上有 FN+Fsinθ-mg=0, 联立以上各式并整理后可得 F=coμsmθg++μmsinaθ=54.66 N. 【答案】 54.66 N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教案.docx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教案.docx

集体备课教案5、用2N的水平拉力,正好使木块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现用4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2s内速度从2 m / s增加6m / s,则木块的质量是•6、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8N的水平力作用下以10m/s的速度沿粗糙水平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后4秒钟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米?7、一个物体从10m长,5m高的斜面顶端自静止开始滑下,设物体与斜血问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它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吋间和末速度。

★课余作业1、课后完成课本91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2、课后你能否用图表的形式具体总结一下两种动力学题目的基本解题思路?点评:布置课外研究作业,发现规律,深入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学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反思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天平、砂漏、带小孔的矿泉水瓶、三角板、投影仪、台秤. 准备课型课时1安排导入新课实验导入1如图4-7-1所示,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砂漏,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两托盘保持平衡,当把左边的一只砂漏倒置后立即放到天平上,在细砂流下的过程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看能否找出其中的原因.教学过程图4-7-1 图4-7-2实验导入2将一个矿泉水瓶的底部及瓶的两侧各开儿个细孔,用塞子堵住小孔,向瓶内注入清水.打开塞子,正常悄况下,水就会从小孔内喷射出来,这是水的重力产生的压强对瓶壁作用的结果.如图4-7-2,现在让瓶子从空屮自由下落,则观察到水不再向外喷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复习导入师生共同回忆:1.力的正交分解法.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 口rti落体运动的规律\x = -gt22v2 = 2gxv = v0 + at1 2x=v o t + — 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v2 - vO2二2ax扣()+ *) '瞬时性3.牛顿第二定律:F二ma,特点<矢量性同向性推进新课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桌上的书、屋顶的灯,虽然都受到力的作用,但都保持静止.火车车厢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作用,但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物体若受多个共点力保持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讨论:(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状态不发生变化,加速度为0.(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0,因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二0.结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问题2:若一个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讨论:三个力平衡,合外力为零,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若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些力中的 某一个力一定与英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例1课件展示教材中例题、三角形悬挂结构及其理想化 模型.悬挂路灯的一种三角形结构Fi 、F?的大小与()角有什么关系?图 4-7-3图 4-7-4学生交流讨论,并写岀规范解题过程.课件展示学牛解题过程. 解析:F 】、F2、汕合力为0,则这三个力在x 方向的分矢 量Z 和及y 方向的分矢量Z 和也都为0,即9 =0F2-E1• cos ①Fisin6 -尺3二0②解①②组成的方程儿二一・二二 E2=F I • cos esin 0 sin 0Gtan 6应用拓展:根据解题结果,在此类路灯等的安装过程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讨论交流:由公式看出当0很小时,sin ()和tan ()都接近0,几、F2就会很大.对材料强度要求很高,所以钢索的固定点A不能距B太近.但A点过高则材料消耗过多.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适当选择0角.课堂训练若利用推论“三个力平衡,则某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题,则该题如何解决?解析:由平衡条件八、F2的合力与F:,等大反向,即F 二Fs二G由力的矢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sin 0F』.tan 0总结: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推论: 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笫三个力等大反向,结合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使解题更加简洁明了•受三个以上共点力平衡时多用止交分解法和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解题.二、超重和失重例2如图4-7-6,人的质量为m,当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F'是多大?图4-7-6电梯启动、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怎样变化?分析:人受到两个力:重力G和电梯地板的支持力F.地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也会大于(或小于)系统的重力,这种现象称为部分超(或失)重现象.(2)物体在超重和失重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它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加强,这就是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它的重力的作用效果减弱,这就是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大小为g的加速度吋,重力产生的效果完全消失,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做一做人站在体重计上,分别下蹲或起立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并解释这种现象.观察与描述图4-7-7下蹲前,体重计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刚开始下蹲时,体重计示数减小;在下蹲结束时,体重计的示数又增加到大于人的重力•最后下蹲完成后,体重计的示数再次与人的重力相等.站立过程中,开始时体重计示数大于人所受到的重力•然后体重计示数再减小,小于人所受到的重力.最后稳定时,体重计示数再次与人的重力相等.讨论交流下蹲前,人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受板书设计x=vot+ —at* 1 2=vot gt2=(10X3-— X 10X32) m二一15 m2 2 2负号表示小球在抛出点下方15 m处.答案:-20 m/s -15 m问题:速度与位移均为负值,它们有什么含义呢?讨论与交流:以竖直向上的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若速度值为正,则物体速度竖直向上,处于上升过程;相反,若速度值为负,则说明物体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处于下降过程•若求得位移值为正值,则此时物体在抛出点Z上某位置处;若求得位移值为负,说明此时物体位于抛出点之下某位置处. 课堂小结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原则上可以解决所有的动力学问题.教材先从平衡状态的定义指出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加速度等于0,然后根据丫顿第二定律推导得出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接着从对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的应用的实例中引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并刈•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作了介绍.最后从动力学的角度重新对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进行研究,使前后知识点融汇贯通,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布置作业教材第90页“问题与练习” 1、4、5题.教学反思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1.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2. 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4章第6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4章第6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优秀课件资料

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一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
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4.2N。求物合=F-Ff = 6.4-4.2 N=2.2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a=1.1m/s2
v =at=1.1 ×4 m/s=4.4 m/s
4.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科技工作者能准确地预测火箭的变轨、卫 星的着地点,他们靠的是什么?
象这样的复杂问题,以我们现 在的知识水平,还不能够解决, 但我们今天学习的研究问题的 方法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 帮助。下面我们就从类似的较 为简单的问题入手,看一下这
类问题的研究方法。
五、世界上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老师。因此,我们要在人生的逆境中学会坚强,拼搏,向上的精神, 不要向困难低头。
因数μ=0.2求木箱在2s末的速度和位移。
解: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G+Fsin37°

Ff
Fcos37°-Ff=ma1 ②
又Ff=μFN

FN
30°
F G
由①②③得a1=1.4m/s2
2s末时的速度v=a1t1=2.8m/s
2s内的位移x= 1/2a1t12 =2.8m
若2s末撤去推力,物体还能运 动多长时间?
x= 1/2at2= 1/2×1.1 ×4 2 m=8.8m
总结
刚才的问题中,我们通过对物体进行 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找出物 体的加速度,然后分析物体的运动情
况,求出运动结果。
例2.一只装有工件的木箱,原来是静止的质量 m=40kg,现以200N的斜向右下方的力F推木 箱,F的方向与水平面成θ=37°角,使木箱 沿水平地面运动,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

沪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沪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容说课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在前两节探究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示了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将问题类型分为两类,这两类问题正是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所涉及的F 和a开始的,F代表物体的受力情况,a代表物体的运动学参量,由等式左边可以求出右边,也可以由等式的右边求出左边,即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因此牛顿第二定律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反映着力和运动的定量关系.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已知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就可以求出以后任何时刻物体的位置和速度.这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机械决定论”.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动力学的前提.找到加速度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解题时应抓住“加速度”这个桥梁不放,确定过渡方向.学习中要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节的教学,应当熟悉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解题.为了求得合外力,要应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的知识;为了求得加速度,要应用运动学的知识.本节课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应该加以强化,练习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循序渐进,重在落实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4.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5.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感受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性.2.通过收集展示资料,了解牛顿定律对社会进步的价值.3.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4.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5.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能力.6.让学生认识数学工具在表达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教学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2.正交分解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汽车的运动,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升空及准确定点回收情景、导弹击中目标的实况录像资料.学生观看录像,进入情景师:我国科技工作者能准确地预测火箭的变轨、卫星的着地点,他们靠的是什么?生:牛顿运动定律中力和运动的关系.师: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是否也能研究这一类问题?生:不能,因为这样一类问题太复杂了,应该是科学家的工作.师:一切复杂的问题都是由简单的问题组成的,现在我们还不能研究如此复杂的运动,但是我们现在研究问题的方法将会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现在就从类似的较为简单的问题入手,看一下这一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新课教学]一、从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师:大家看下面一个例题.多媒体投影展示例题,学生分析讨论,尝试解决例题: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 kg,在6.4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 N.求物体在4 s末的速度和4 s 内的位移.师:本题研究对象是谁?生:本题的研究对象是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师: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生:它一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分别是物体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地面向上,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师: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生:物体所受的合力沿物体的运动方向即向右,大小等于F -f =6.4 N -4.2 N =2.2 N.师:本题要求计算位移和速度,而我们只会解决匀变速运动问题.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生: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根据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保持不变.师:经分析发现该题属于已知受力求运动呢,还是已知运动求受力呢? 生:是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画出受力分析图,并完整列出解答过程. 多媒体显示学生的受力分析图(如图4-6-1)图4-6-1师:受力分析的图示对研究这一类问题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受力分析问题,所以同学们在今后的受力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画受力分析草图的好习惯. 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解: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m F =m fF - =1.1 m/s2求出了物体的加速度a ,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4 s 末的速度v 和4 s 内发生的位移xv=at=1.1×4 m/s=4.4 m/s ,x=21at2=21×1.1×16 m=8.8 m.师:在求物体的运动过程时,我们是怎样进行处理的?生:先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所受的合力,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师:对,物体的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因为根据受力情况可以求出加速度,运动情况中也包含加速度.师:如果把例题中的条件变化一下,力F 的方向变为斜向上30°,那么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应该怎样求解?生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m F 合=22.48.04.630cos -⨯=-︒m f F m/s2=0.45 m/s2.师:他计算的对不对.生2:不对.因为当物体所受的拉力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也随之变化,同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也将发生变化,摩擦力应该比刚才情况下要小.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力发生变化时,看它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其他力的变化.大家把这个问题的具体结果做出来.【课堂训练】1.把变化条件后的例题结果做出来.2.质量为2 kg的物体,置于水平光滑平面上,用16 N的力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上或斜向下加在这个物体上,求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___________.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多媒体展示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75 kg,以v0=2 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 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 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师:本题属于哪类力学问题?生:本类属于已知运动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师:人共受几个力的作用?各力方向如何?生:滑雪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人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山坡对他的支持力,方向垂直山坡向上;滑雪人受到的阻力,方向沿山坡向上.师:它们之中哪个力是待求量?哪个力实际上是已知的?待求力是哪个?人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生:它们中重力和支持力实际上是已知的,待求的力是人受到的阻力.人所受的合力方向沿山坡向下.师: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受力示意图(如图4-6-2)图4-6-2师:本题中物体受力方向较为复杂,物体沿斜面方向匀加速下滑,我们应当如何建立坐标系求合力?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投影展示学生答案生: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分别建立坐标系的x轴和y轴,使合力的方向落在x轴的正方向上,然后求合力比较方便.师:具体的解答过程是什么?生: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把重力G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分解,得到:Gx=mgsinθ,Gy=mgcosθ,人沿山坡做的是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x=v0t+21at2解出a=20)(2t t v x ,代入数值得:a =4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阻=Gx -ma=mgsin θ-ma代入数值得:F 阻=67.5 N.师:(总结)1.两题都需画受力图,都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画受力图是重要的解题步骤.不同之处是例1先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而例2先用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2.例2中物体受力方向较为复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用Gx 和Gy 代替G ,使解题方便.3.因为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所以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会给分析问题带来很大方便.【课堂训练】一个空心小球从距离地面16 m 的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经2 s 小球落地,已知球的质量为0.4 kg ,求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多大?(取g=10 m/s2)分析与解答:以空心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它的运动情况可知,其下落时加速度大小为: a=22t h=8 m/s2<g说明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4-6-3所示.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f=ma图4-6-3所以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f =mg -ma =0.8 N.说明:(1)这是一道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的习题.(2)本题可根据需要加一问:若小球落地后竖直向上反弹到6 m 高度,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反弹上升的时间为多少?反弹的初速度为多少?所加这一问属于第一类问题,且注意此时空气阻力方向向下.(3)物体的运动路径是竖直方向的直线,如各类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往往要考虑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又如升降机内随升降机一起变速上升和下降的物体的运动,这时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小结]1.总结受力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2.强调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列方程求解;对结果的合理性讨论.要让学生逐步习惯于对问题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问题的物理情景后再动笔算,并养成画情景图的好习惯.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部分内容分层次要求,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就把这类问题解决好了,应该着重放在基本问题的分析和基本思路的掌握上.4.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课外训练]1.一物块从粗糙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滑行,到达某位置后又沿斜面下滑到底端,则物块在此运动过程中A.上滑时的摩擦力小于下滑时的摩擦力B.上滑时的加速度小于下滑时的加速度C.上滑时的初速度小于下滑时的末速度D.上滑时的时间小于下滑时的时间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后开始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4-6-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6-4A.物体将一直朝同一个方向运动B.物体将做往复运动C.物体在前2 s内的位移为零D.第1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3.如图4-6-5所示,当车厢向前加速前进时,物体M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厢的加速度增大时图4-6-5A.静摩擦力增大B.车厢竖直壁对物体的弹力增大C.物体M 仍相对于车静止D.物体的加速度也增大4.钢球在很深的油槽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正比于其速率,则球的运动是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B.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C.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D.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5.如图4-6-6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取g =10 m/s2,sin37°=0.6,cos37°=0.8)图4-6-6(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参考答案1.D2.A3.BCD4.BD5.解析:小球和车厢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表明同一瞬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根据小球的状态分析受力情况,确定小球的加速度,即车厢的加速度,从而来确定车厢的运动情况.求出车厢的加速度后,还要注意车厢的运动方向有两种可能.(1)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由于对球的受力情况知道得较多,故应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 和线的拉力F ,由于球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合外力沿水平方向,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4-6-7所示.球所受的合外力为F 合=mgtan37°.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可求得球的加速度为a=m F 合=gtan37°=7.5 m/s2,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由此可判断车厢可能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水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4-6-7(2)由图4-6-7可得,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37cos mg =8.0101⨯ N=12.5 N.说明:通过此题进一步体验加速度在联系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中所起的桥梁作用.[布置作业]教材第91页问题与练习.板书设计探究活动的主题: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牛顿运动定律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定律,但它也有自己适用的条件.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完整地掌握这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17世纪以来,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不断发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切不仅证明了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甚至使有些科学家认为经典力学已经达到十分完善的地步,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由力学来加以说明,过分地夸大了经典力学的作用.但是,实践表明,牛顿运动定律和所有的物理定律一样,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1905年,著名的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提出了研究匀速相对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巨大革命.他指出,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并不是直接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出的.实际上时间、空间和观察者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论原理,物体的质量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1916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研究加速相对运动的广义相对论.运用这些理论所得出的结论和实验观察基本一致.这表明:对于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的问题,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必须由相对论力学来研究.经典力学可以看作是相对论力学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的特例.从20世纪初以来,原子物理学发展很快,发现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如光子、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说明.后来,在普朗克(1858~1947)、海森堡(1901~1976)、薛定谔(1887~1961)、狄拉克(1902~1984)等物理学家的努力下创立了量子力学,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经典力学可以看作是量子力学在宏观现象中的极限情况.总之,“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高一物理必修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1

高一物理必修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1

a
16
蜘蛛侠挡火车
理想化模型
假设蜘蛛侠所挡火车质量为1000吨,
匀速行驶速度为180公里/小时,火车受
铁轨和空气阻力为车重的0.02倍 ,求
要在500米内停下,蜘蛛侠要施加给火
车的阻力为多大?a
17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处理动力学的基本方法, 从而能够设计机械,制造车船,
了解航天,乃至宇宙
a
18
x=1/2*at2=0.5×1.1×16 m=8.8 m.
a
8
“已知受力求运动”解题思路:
a 力 分析受力
分析运动 运动
F=ma
运动学公式
除了这类 已知受力求运动
的问题外, 生活中还有另一种问题
也很常见。
a
9
虽然欧文停得 精彩,但也伤得 不轻,能否知道 急停那瞬间韧带 的受力呢
a
10

同样像这样复杂的运动下的受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a
1
新课引入
a
他火 们箭科 靠的技 的变工 是轨作 什、者 么卫能 呢星准 ?的确
着地 地预 点 测2
• 像这样复杂的运动,以我们现在 的知识水平,还不能够解决,但是 我们今天学习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将 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 下面我们就从类似的较为简单的 问题入手,看一下这一类问题的研 究方法。


三、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
y
FN
o
f
F
x
y:Fy合=0 x:Fx合=2.2 N
G
a
7
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a=F合/m=(F-f)/m =1.1 m/s2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丁新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丁新

小球会以恒定的速率永远运动下去. 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不 需要外力来维持.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恰恰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研究方法: 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 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的揭示自 然规律。
迪卡儿的补充: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 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 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 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分析: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
这样就使得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应用 中有了实际意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 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 受力与否无关.
•那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 理量是什么呢?
B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 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 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5.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 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D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 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 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 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1 毛巾 2 粗布条 3 光滑木版 推理想象 光滑表面 最短 较长 长 较小 阻力为零 无限长 最大 较大

高一物理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P

高一物理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P
300
变式1、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 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 倾角θ=300 ,在t=5s末速度达到v=22m/s, 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和空气 阻力)。
300
变式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 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 倾角θ=300 ,在x=60m的路程内速度达到 v=20m/s,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滑动 摩擦和空气阻力)。
N
解:(1)明确研究对象
F f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求出合力 f=μN=4N F合=F-f=16N
G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a= F合/m=8m/s2 (5)应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v=at=8×2=16m/s
=1/2×8×22m=16m
小结: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物体运动情况一般步骤: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情况
求解两类问题的思路:
受力分析
合力F合 F合=ma
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v,x,t)
练习:质量2kg的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面上, 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对物体施 加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物体运 动2s后撤去外力F,到物体停下来,物体共行 进的总路程是多少? (g=10m/s2)
300
变式3 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 车,质量m=75kg,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
带从斜面上匀加速滑下,斜面的倾角θ=300,
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 用图2给出的数据求出阻力f=______________ 。
总结:

物理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新人教版必修1精选优秀ppt

物理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新人教版必修1精选优秀ppt

【例三】木块质量m=8kg,在F=4N的程度拉力作用 下,沿粗糙程度面从静止开场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t=5s的位移s=5m.取g=10米每二次方秒,求: (1)木块与粗糙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假设在5s后撤去F,木块还能滑行多远? 【例四】长为20米的程度传输带以2m/s的速度匀
速运动,物体与传输带间的摩擦系数μ=0.1。物体 从放上传输带A端开场,直到传输到B端所需时间 为多少?
比如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能选地面为研 究对象而选物体为研讨对象,求得地面对物 体的支持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出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全面分析研讨对象的受力情况,正确画出
受力表示图。可以按力的性质——重力、 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次序分析物体所 受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再根据力的合成 知识求得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6用牛顿定律处理问题〔一〕
学习目的:
1. 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结合 2. 力的性质和运动形状进展分析。 3. 2. 知道两类动力学问题。 4. 3. 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两类动力学
问 5. 题的根本思绪和方法。 6. 4. 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求

学习重点: 运用牛顿定律解题的普通步骤
各力方向一定要画准,力线段的长短要 ,
顿第二定律求力。 后,求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方向和这
受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的记载:“马力既竭,辅犹能一取也。
3.无论哪类问题,正确了解题意、把握条 情况不明不能选为研讨对象,需求根据牛
也可以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在加速度a C.C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
件、分清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分析物
(3)全面分析研讨对象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 过程表示简图(含物体所在位置、速度方向、 加速度方向等)。特别留意:假设所研讨运动

高一物理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202004

高一物理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202004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会 正确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难点:用正交分解法列平衡方程,物体处于超重和 失重特别是完全失重状态时,地球作用于物体上的 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对初学者来说,理解时 有一定困难。
教学建议
①本章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物体平衡的 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向学生说明,物体平衡状态有 两种: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 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应注意纠正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处于平衡状态 的物体肯定是静止的”错误认识,为了全面认识物 体的平衡,教学中可补充一些动平衡的实例。例如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斜面等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 动。
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老教材将超重和 失重现象单独列出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课标教材将两种实际 问题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和人们常见的超重和失重问 题作为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第二部分。 老教材将物体的平衡单独列为一章,课标教材将这一部分进 行了整缩作为牛顿运动定律最后一节的内容,所以教学中可 以将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F合= 0,当作牛顿第二 定律的特例来处理,因为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一般可视为质 点,这样得出平衡条件比较简捷。教材这样处理是为了使学 生对平衡条件有较深的感性认识,教材在分析得出平衡条件 之后又安排了一道例题,加深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②关于平衡条件的应用,课标教材上的例题是通过
正交分解法求解的。将F1沿X轴、Y轴分解,把三个 力的平衡转化为四个力的平衡,即X轴方向的分矢量 之和Y轴上分矢量之和都为0,以降低难度。教学中 要让学生知道处理平衡问题并不限于这种方法。还
有其他方法,如可将钢索为OA的拉力与杆OB的支 持力合成,由三个力平衡转化为两个力平角形知识求解,从这两种基本解法中引导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Ff
θ
F1
水平方向:F合=F1-Ff=ma④
F2
F
Ff=μFN⑤
mg
由①②③④⑤得a=
Fcosθ-μ(mg+Fsinθ m
)
∴v=at=t
Fcosθ-μ(mg+Fsinθ m
)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
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
课 空气阻力)。
本 例
解:由x=v0t+a21t2得
已知运动情况 求受力情况
题 2
a=①2(xt-2 v0t)
F1=Gsinθ②
F合=F1-F阻=ma③
由①②③得F阻=F1-ma=Gsinθ-
FN
F阻
F1 θ
θ
F2
2m(x-Gv0t) t2
F阻方向沿斜面向上
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处下落,经过某一 位置时的速度是5m/s,再经2s测得的速 度为25m/s,求空气的平均阻力。(g=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1)
牛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运 反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定 律
两类问题:
牛 ①已知物体受力的情况,确定物体运动。
顿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



力的合成
律 解题思路: 与分解
运动学 公式
的 受力情况 应
的 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
桥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高一物理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新编2019)

高一物理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新编2019)
重点、难点
重点: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会 正确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难点:用正交分解法列平衡方程,物体处于超重和 失重特别是完全失重状态时,地球作用于物体上的 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对初学者来说,理解时 有一定困难。
;优游新闻 / 优游新闻 ;
与老教材相比较,课标教材这节内容的表述更为精 练、简洁,知识体系较为完整。降低了例题难度, 两个例题联系实际,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目的 是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问题与练习”中 的习题量与老教材相当。第5题过程较为复杂,难 度较大,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衡的概念。 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会用来解决有关平衡问题。 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及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通过一些实例了解超重和失重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意 义。
是以七曜或逝或住 允进攻青白城 李续前后瓦解 有星孛于柳 夏四月 秋七月甲申晦 水陆四道 死者太半 郡国八大水 少著英猷 今扬声言出 积水一星 五月丁卯朔 若敢固守 据南北二山 相府兵将止不敢战 王生以火喻之 秋七月丁亥 光建康太守段业自号凉州牧 京师大水 皇天鉴下 天王正位也 皇帝春秋已长 日去极稍远 与曹爽为伎人 王导 子世嗣伪位 司雍二州牧 公节不立 二年春正月 癸巳 世宗以睿略创基 女子之星也 则太微 葬康皇帝于崇平陵 饵长生药 帝曰 大赦 太王之仁也 都督扬州诸军事 伺国瑕隙 曰钩星 建武元年春二月辛巳 奉系宗祀 兵大起 上尊号曰景皇帝 中书监庾 冰 李寿将李奕寇巴东 东西蕃有芒及动摇者 桓玄司徒王谧推刘裕行镇军将军 石勒寇谷阳 大赦 立陈留王世子灵诞为陈留王 娄三星 伏诛 左执法之东 姬氏以隆 帝亦潜为之备 朝议以樊 大赦 国号魏 帝即防之第二子也 吴将施绩入江夏 石勒败刘曜于洛阳 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 凡日月宿在箕 熙 谏 故苍苍然也

部编版新高中物理必修一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公开课

部编版新高中物理必修一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公开课

【名师示范课】部编版新高中物理必 修一用 牛顿运 动定律 解决问 题(一)- 公开课 课件( 推荐)
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示意图(受力和运动过程); 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求所求量。
【名师示范课】部编版新高中物理必 修一用 牛顿运 动定律 解决问 题(一)- 公开课 课件( 推荐)
教学难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 和运用 正交分解法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运动
受力情况
物体的运动情况
牛顿运动定律是解决物体受力和物体运动之间关系的重要规律,其中加速 度是联系力(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运动学规律)之间关系的桥梁!
两类问题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F = ma
沿y轴方向有 FN-mgcosθ=0
Ff=μFN
加速度a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ma
共同的物理量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v=v0+at x=v0t+at²/2 v²-v0²=2ax
匀变速直线 运动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物体的受力情况
加速度
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
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力和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 决问题的关键。
已知初速度v0和时间t,要求末速 度vt和位移x,还差加速度a
v0= 0
t = 4s x=?
vt= ?
已知力求运动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 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 如何求加速度? 借助于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利用合力来求加速度。 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何? 先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再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最后用运动学 公式求解。

高中物理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一、教材分析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动力学研究的大体问题,人们对它的熟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程,直到牛顿用他的三个定律对这一类问题作出了精准的解决.牛顿由此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牛顿三定律成为力学乃至经典物理学中最大体、最重要的定律.牛顿第必然律解决了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牛顿第二定律肯定了运动和力的定量关系;牛顿第三定律肯定了物体间彼此作使劲遵循的规律.动力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两部份组成:一部份是物体运动情形;另一部份是物体与周围其他物体的彼此作使劲的情形.牛顿第二定律恰好为这两部份的链接提供了桥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①能够从物体的受力情形肯定物体的运动情形.能够从物体的运动情形肯定物体的受力情形②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大体思路方式。

进程与方式①帮忙学生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解题规律的能力。

情态价值观:②培育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勇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三、教学重点一、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形,求物体的运动情形。

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形,求物体的受力情形。

四、教学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式的灵活选择和运用。

2、正交分解法。

五、教学进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学生活动]同窗们先试探例题一、例题二,简单的写出解题进程。

[提问]上述两个例题在解题的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第二个例题中为何要成立坐标系?在运动学中,咱们一般是以初速度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在解决静力学的问题时,通常使尽可能多的力在座标轴上,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要成立坐标系与上述的情形相较,有什么不同吗?设计用意: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讨、精讲点拨[教师讲解]大家能够看到上述两个例题解题进程中都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可是例题一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形,求物体的运动情形的问题,而例题二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形求物体的受力情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课本《问题与练习》2、3做 到大演草作业本上 (2)完成学案剩余的练习题
加速度a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1)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力和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2) 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解决问题的关 键。
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画示意图(受力和运动过程);
(3)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 求加 速度; (4)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 求所 求量。
N
2.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
合力如何? 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f
F
G
水平方向:大小:F合=F-f;方向与拉力F方向相同
3.物体的运动情况中已知哪些物理量? 要求末速度和位移,还缺少哪个物理量?
缺少加速度a
V O =O
t=4s
V t=?
X=?
总结:本题的解题思路
先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再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最后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N 解:物体受力如图 f F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计算物体的运 动情况 2、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 进行分析 3、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动力学问题的 基本思路 和方法。
复习:
一、牛顿第二定律
公式:
F合=ma
二、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 :v = vo+at 位移公式:x= vot +at2 /2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初
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 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 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1、题目中已经知道哪些物理量 2、题目要求解哪个物理量
导出公式:vt 2- vo 2 =2ax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
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 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2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 4s内发生的位移。
请思考一下:题目中 (1)已经知道什么? (2)准备求什么?
V
X轴方向:
GX-f=0

y轴方向:FN-Gy=0
f=μFN
代入数据,联立3式解得: μ=

3 3
课堂小结: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 式
物体运
动情况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 式 物体运 动情况
由图知:F合=F-f=ma
O
a=
4s末的速度
F f 6.4 4.2 1.1m / s 2 m 2
G
vt v0 at 0 1.1 4 4.4m / s
1 2 1 s v0t at 1.1 4 2 8.8m 4s内的位移 2 2
思路图解:
物体受
解:第一步:由运动学公式求a
因为V0=2m/s,s=60m,t=5s 据公式
X V 0 t
1 2 at 2
求得a = 4m/s2
第二步求F合
要对人进行受力分析,
画受力分析图,
受多各力时,应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y N V f
X G )30o
取运动方向为X轴
GX=mg sinθ
Gy=mg cosθ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 式
物体运
动情况
练习:请大家解决学案练习1
Y Fy=FSin f Fx=FCos G X轴方向: Fx-f=ma Y轴方向: N+Fy-G=0 f=µ N N X 沿坐标轴应用牛顿第二 定律列方程 建立直角坐标系
代入数据,三式联立解得: a=0.3m/s2
X轴方向:
GX-F阻=ma

y轴方向:FN-Gy=0

代入数据得:f=67.5N
思路图解: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 式
物体运 动情况
【练习2】一个木箱沿着一个粗糙的斜面 匀速下滑,斜面的夹角是300,求木箱和 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

GX=mg sinθ Gy=mg cos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