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梦理论

合集下载

荣格的心理学主要观点

荣格的心理学主要观点

荣格的心理学主要观点荣格(Carl Gustav Jung)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观点,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荣格的心理学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意义和应用。

1. 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人的心灵包含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层面。

个人无意识是个体心灵中不被意识所感知的内容,包括个人的潜意识、本能和冲动等。

而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有的无意识内容,它是基于人类的共同经验和遗传基础而形成的,包括原型、符号和普遍的心理结构等。

荣格认为,理解和探索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于理解人的心灵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2. 自我与个性荣格提出了自我(Self)的概念,即人的心灵中的一个核心结构,具有统合和调节其他心理结构的功能。

自我是个体意识的中心,它与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关系。

荣格认为,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依赖于自我与其他心理结构之间的和谐与整合。

3. 类型论荣格提出了著名的类型论,将人的心理特征分为两个维度:外向与内向、思维与情感。

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荣格将人分为四种心理类型:思维型外向型、情感型外向型、思维型内向型和情感型内向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倾向,对于个体的发展和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4. 梦境与象征荣格认为梦境是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显化形式,是心灵中的象征性表达。

通过分析梦境和象征,可以揭示个体的潜意识内容和心理动态。

荣格强调梦境和象征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个体心灵中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和实现心灵的整体性。

5. 神秘体验与宗教心理学荣格对神秘体验和宗教心理学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宗教经验是人类心灵的一种特殊表达,是对集体无意识中的普遍心理结构的感知和体验。

荣格通过对神话、宗教符号和仪式等的分析,揭示了宗教心理学的深层意义和功能。

6. 精神病理学与心理疾病荣格对精神病理学和心理疾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荣格的人格理论

荣格的人格理论

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人格包括了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每个层次有其丰富的内涵,它所包含的内容组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精神系统,这个系统只允许外部能量的进入,而不允许能量的流出。

这里的能量指的是外来环境的信息刺激。

有些人可能会问:我们的世界如此复杂,信息量如此之大,每时每刻必有大量能量的涌入,这样不会使我们的精神系统崩溃吗?荣格可以给你一个信服的答案。

在意识这一层次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自我。

自我在整个精神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好比是意识的门卫,只有被这个门卫所认可的信息刺激(能量)才能进入到意识当中,被人的大脑所感知。

而不被它认可的信息,就被拒绝在意识之外,不被大脑所感知。

但这部分能量并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进入到个人无意识中,以一种不被人脑所感知的安眠的能量形式存在。

这样,我们的精神系统虽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但实际上,只有被自我所认可的那部分信息产生的能量在发挥着作用。

而大部分能量是以静止休眠的形式储存在无意识中。

所以,我们的精神系统也既是荣格所指的人格就不会崩溃而致使人发疯。

另外,那部分储存在无意识中的能量并不就是永远静止不动,它在适当的外部信息刺激下,会被诱导而“活化”,即从无意识中被“拉”出来,通过自我而进入到意识当中来。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一年前你听到一则消息,你当时并没注意,并且在此后的一年当中你从未忆起,现在你获得了另外一则信息,你的大脑在一瞬间就浮现了一年前的那则消息,因为这两则信息在一起使你获得另一则更重要的信息。

同样的,意识中的一些你没动用过的显得过分“安静”的内容也可以转化为静止的形式,相应的其包含的能量也就转化为安眠的形式储存到个人无意识中。

总之,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就象两个有通口的容器,其内容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流动。

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不能为我们的大脑所感知的,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手段来观察,例如梦境,催眠等。

那么,能够被大脑直接所感知的意识中的内容,给我们的人格这个相对闭合的精神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在这一部分内容所包含的能量进入系统中之前,原先系统的能量已以“自性”所认为的最佳方式组合配置,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新能量的注入必将打破平衡以寻求新平衡。

荣格的神话学研究

荣格的神话学研究

荣格的神话学研究
本篇文档将介绍荣格的神话学研究,包括其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

荣格是 20 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思想家,他对神话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荣格认为,神话是人类心理经验的象征表达,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和显现。

他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神话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神话的普遍性和人类心理的共性。

荣格的神话学研究始于他对个体梦境的分析。

他认为,梦境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而神话则是整个文化的梦境。

因此,通过对神话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心理和文化的本质。

荣格提出了“原型”的概念,认为神话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人类心理原型的表现。

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基本结构和形象,包括人格、行为、情感和思想等方面。

荣格通过对神话中出现的原型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心理的普遍性和共性。

荣格的神话学研究方法包括比较研究、符号学分析和心理学解释等。

他通过对不同文化中的神话进行比较,发现了神话的普遍性和相互联系。

同时,他还运用符号学方法分析神话中的象征和符号,探讨了它们对人类心理和文化的意义。

通过心理学解释,荣格将神话与个体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揭示了神话的心理学意义和价值。

荣格的神话学研究成果丰硕,他提出了许多有关神话和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观点。

例如,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解释了人
类心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和规律。

此外,他还通过对神话中出现的原型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心理和文化的本质联系。

荣格梦理论简介

荣格梦理论简介

荣格梦理论简介前言荣格是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

他的理论为丰富和加深人们对于心灵世界的认识做出了卓越贡献。

荣格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他从比较神话学、宗教、人类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视角出发,运用梦、主动想象法、词语联想法等技术对潜意识深入研究,从而扩大并深化了对潜意识的研究。

至2003年,一系列关于荣格心理学的译著在我国相继出版。

但这些工作都是起步性质的。

目前国内只有很少学者对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其梦的理论以及一系列的临床方法由于缺少接受过正规的训练的心理分析家,因此分析心理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方面非常有限。

作为一名出色的心理治疗专家,荣格一生治愈了无数心灵困扰痛苦的现代人,他极具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于寻求精神提升的当代国人而言,极具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梦的理论,从而对荣格整个的思想体系的精髓部分有个概况性的了解,期待随着心理咨询业的正规化,能有一批专业的心理分析家运用荣格的理论致力于中国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对于梦的各种问题,诸如释梦的方法、梦材料的来源、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梦与睡眠等等,各个文化,以及各文化的不同时期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对于原始人而言,他们公认梦与他们所相信的神的世界有着联系,梦来自神灵的启示,是具有意义并十分重要的。

在我国的殷商时代的巫觋文化中,卜卦占梦对于在位者甚为重要,在圣经里也有关于约瑟为埃及法老解梦的故事,这都说明了古代人对梦的重视。

由于梦体验的独特性与古代人对梦知识的局限性(现代人亦如此),对梦很容易形成迷信的观点,认为梦是灵魂的外游和神灵通引,但同时,对梦的科学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国对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哲学家、科学家以及一些文学艺术家,从人们的生活体验及自我体验出发,在梦的本质、特征、原因和机制等问题上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1]。

在西方,早至亚里士多德时,梦已成了科学的研究对象,在亚里士多德两部关于梦的著作中谈道,梦并非超自然的表现,而是遵循人类的精神规律。

荣格的四种基本原型

荣格的四种基本原型

荣格的四种基本原型荣格的四种基本原型作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类心理的重要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集体无意识”和“原型”。

在荣格的理论中,原型是人类共有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人们在生命中遇到过的经验和情感的集合。

这些原型不仅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也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

荣格认为,原型对于人类行为和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他将原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自我、影子、动物和神圣。

第一部分:自我自我是荣格所说的四种基本原型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意识。

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份、价值观、信仰和目标等方面的认知。

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时,他会感到自卑或傲慢。

这些情绪通常源于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第二部分:影子影子是指个体内部被压抑或忽视的一部分。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这是由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压力和限制所造成的。

影子通常代表着一个人不愿意承认或接受的负面品质,例如愤怒、嫉妒、懒惰等。

荣格认为,当个体无法接受自己的影子时,他们会将这些负面情绪和行为投射到别人身上。

第三部分:动物动物原型是指人类与动物之间存在的基本联系。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与某种动物相关联的特质和品质。

例如,老虎代表着力量和勇气,兔子则代表着敏捷和速度。

荣格认为,在梦境中出现动物形象是非常普遍的,并且这些形象通常代表着个体内部隐藏的情感和欲望。

第四部分:神圣神圣原型是指与宗教、信仰和灵性相关联的基本概念。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对于宇宙中更高层次存在的信仰或者感知。

这种信仰或感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宗教、哲学、艺术等。

荣格认为,神圣原型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目的。

结论荣格的四种基本原型代表了人类共同的心理模式和概念。

这些原型对于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都具有深远影响。

了解这些原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且帮助个体发现自己内在的潜力和生命意义。

荣格释梦

荣格释梦

作用。
荣格 提 到这 样 一 个例 子 : 一 个 女 士 , 平 时 刚 愎 自用 、 固执 偏
激 、 喜 欢 争论 。 她 做 了一 个梦 : “ 我 参加 社 交聚会 。 女 主 人 欢 迎 我
说:
‘ 真 高兴 您 来 了 ,
您 的 所有朋 友 都在这 儿 等您 呐 ’ 。
然后 ,

主 人 领 我到 门 口 , 帮我 开 门 。 我走进 去 一
牛 看 是 ,
栏” 。
多 , 也 就二 十多个 , 下一 步你 就是逐 个 上 每个企 业 的 网站 以
及 搜索每个 企 业 的第三 方 信息 , 在这 个 整合信息 的过 程 中你会 逐 步淘汰很 多企 业 , 最终 留下 来五 个企业 , 这 五 个企业就是 你 的 目标 求 职 企 业 了 , 当然 在
■一|1剖竭l l l l l 蔫
0 蚰 灵 阳 光井
警撬 ‘ 。
_兜 濑 ‘翻 舱





0


秣 梦
瑞 士 心 理 学 家 荣格 曾释 过 数 以 万 计 的 梦 , 对 梦有极 为 深 刻 的 理
解 , 但 他 的 观 点 与 弗洛 伊 德 的 观 点 不 同 , 他 不 认 为 梦仅 仅 是 为 了 满 足 愿 望 , 也 不 认 为 梦进 行 了 什 么 伪 装 。 荣格 认 为 “ 梦是 无 意 识 心 灵 自发 的 和 没 有 扭 曲 的 产 物 … … 梦 给 我 们 展 示 的 是 未加 修 饰 的 自然 的
职 业 生 涯 的每 一 个 阶段 的 进步都是 以接受新 的观念和新 知识 为起 点 的 , 当应届 毕业 生 为求职 而 忙碌 时 , 希望他们能 够先停下来看看要 前行 的路 , 上 路前既要 知道路在脚下 , 也 要 知道路到何方 。

精神分析--荣格分析

精神分析--荣格分析
荣格用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难题进行了研究, 如:宗教问题、炼金术、神话、象征、梦和超感官知觉, 他的研究对人们极具启发性。他把宗教心理学化,并把心 理学宗教化。这为人们理解宗教心理体验和人的心理的深 层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⒉荣格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新领域。
他的心理类型理论使他成为人格类型研究方面的先驱和最 重要的代表之一。他的类型理论已经得到广泛的验证和认 可,并被改编成人格类型问卷,在教育、管理、医学和文 学等领域有实际的应用。
⑴梦的起源
他把梦看做潜意识与人的交谈,认为梦有两个来源:
①童年期的经验 ②由遗传获得的人类各种原始意象或心理积淀,即集体无
意识。
⑵梦的语言
他认为,意象就是梦的语言。
释梦主要是“翻译梦的语言”:
通过梦者自己所做的提示和联想,或者,通过历史资料的 考察,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以及文学、艺术、神话、 宗教等方面的意识知识来分析梦的无意识含义。
必然失之偏颇。荣格注意到弗洛伊德的错误倾向,就使他的理论更接近现实。
荣格的许多观点对他以后的心理学家都产生影响。如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对弗洛姆产生影响,后者以后提出了社会潜意识。再如他对人格类型的划分,
在拓展心理类型学方面作了一大贡献。他所提出的内倾-外倾的划分方法为大
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至今仍是划分人格的主要依据之一。
八个叔叔及外祖母都是担任神职人员,父亲是一位虔诚的 牧师
两个哥哥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
父母不和睦,母亲的性情反复无常
1895年荣格进入巴赛尔大学主修医学
1900年的12月毕业,成为苏黎世大学伯戈尔私立精神病院 的助理医生,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904年至1905年期间,荣格积极地参予由布雷勒领导的有 关于早发性痴呆(后改为精神分裂症)的实验计划。

荣格总结范文

荣格总结范文

荣格总结引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也被誉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对梦境、人格、心理类型等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理论和观点。

本文将对荣格的主要思想进行总结和介绍。

荣格的人格结构荣格认为人的个体心理结构由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组成。

其中,意识是人们能直接感知和接触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人们无法直接察觉但对行为和经验有重要影响的心理活动;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有的、与文化和历史相关的心理内容。

荣格提出了个体心理结构的核心概念——“自我”(Self),它代表个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荣格认为,自我是个体心理结构的中心,负责整合和调节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的内容,并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荣格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类型理论,即人格由个性(性格的外显部分)和气质(性格的内在部分)组成。

他将人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以及思维、感觉、直觉和情感四种基本心理功能。

•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人更注重外部世界,喜欢与人交往和经历新事物;内向型的人则更关注内心世界,更喜欢独处和反思。

•思维、感觉、直觉和情感:这四种心理功能代表了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

思维型的人更注重逻辑和分析;感觉型的人更关注细节和具体事实;直觉型的人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隐含意义;情感型的人更注重个人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荣格认为,人们的心理类型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和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通过了解并接受自己的心理类型,个体能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荣格的梦境解析荣格非常重视梦境的研究和解析。

他认为梦境是无意识的表达和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荣格将梦境分为个人梦和集体梦,个人梦是个体无意识的表达,而集体梦则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

荣格认为,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具有独特的意义。

他通过解析梦境中的符号和意象,揭示出个体心理中的冲突、欲望和潜在的意识内容。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异同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异同

弗洛伊德,荣格人格理论的异同11应用心理学程树颖学号111543120133•引言本论文纯属摘要除肤浅的归纳外均不属于个人创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关键字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弗洛伊德荣格•正文一、人格理论简述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和内容叫做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各种经验、记忆等那些可由注意变为意识的叫做前意识包括人们能够努力回忆起来的经验等那些被意识所排斥的内容和过程叫做潜意识包括先天本能、被意识压制到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以及被压制的情感和欲望等。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进一步修正新“三部人格结构”本我id: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发动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

遵循快乐原则为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自我ego: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

遵循现实原则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道德化了的自我。

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的道德和伦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和权威严格控制着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

遵循道德原则。

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

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普遍的存在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2. 简述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具有原始统一性和先天整体性又称为心灵。

认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感情和以及行为。

荣格名言潜意识与命运

荣格名言潜意识与命运

荣格名言潜意识与命运
荣格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潜意识和命运是荣格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概念。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它包含了我们的梦境、幻想、情感和本能等方面。

荣格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心灵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我们行为和思维的根源。

潜意识中包含了我们的个性、价值观、信仰和文化等方面,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

命运是指人类生命中的各种经历和遭遇,包括我们的成功、失败、挫折和困境等。

荣格认为,命运是由潜意识中的因素所决定的,它是我们内在世界的反映。

荣格认为,我们的命运不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内在的心理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潜意识。

荣格的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和思想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人类心灵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他的思想也启示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内在世界。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潜意识,并且学会控制和引导它,以达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荣格的思想中的潜意识和命运是我们理解人类心灵和命运的重要概
念。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潜意识,并且学会控制和引导它,以达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精神分析之荣格篇

精神分析之荣格篇
精神分析之荣格篇
目录
• 荣格简介 • 荣格心理学理论 • 荣格心理治疗方法 • 荣格理论的应用 • 荣格学派的争议与批判
01
荣格简介
生平简介
1875年出生于瑞士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913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独立发展 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巴黎跟 随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学。
02
荣格认为词语联想测验可以揭 示个体的无意识内容,从而帮 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 世界。
03
通过词语联想测验,可以发现 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问题, 为心理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和 方向。
04
荣格理论的应用
心理咨询与治疗
荣格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集体无意识的 探索,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
VS
内倾型:内倾型个体倾向于关注内部 世界,他们通常较为安静、保守、内 敛和沉思。外倾型:外倾型个体倾向 于关注外部世界,他们通常较为开朗、 活泼、好动和善于交际。
梦的解析
荣格认为梦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 梦是潜意识的表达,通过梦可以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发展。
方法。
荣格提出“共情”的概念,要求治疗 师深入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荣格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认为个 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 影响,因此治疗时应关注个体与集体 的动态平衡。
荣格还强调对梦境的分析,认为梦境 是通往集体无意识的门户,通过对梦 境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 态和问题根源。
05
荣格学派的争议与批判
对荣格理论的质疑与批判
荣格的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肖邦《f小调叙事曲》的自我描绘——荣格关于梦的阐释在作品中的体现

肖邦《f小调叙事曲》的自我描绘——荣格关于梦的阐释在作品中的体现
0e .2 t 011
肖邦 《 小调叙事 曲》 自我描绘 f 的
— —
荣格 关于梦 的阐释在 作 品中的体 现
刘 小静 ,王 维天
(. 1 江汉大学 艺术学 院, 武汉 4 0 5 ; . 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 30 6 2 华 武汉 4 07 ) 3 0 0

要 : 用荣格 关于梦的理 论分析 肖邦《 小调叙事 曲》 运 f 中曲式结构、 声、 和 材料等 因素 , 以认 为作 曲 家在《 可 f
第3 0卷 第 5期 21 0 l 1年 0月
江汉 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Ju a oJnhnU i rt( u aie Si c di ) or l fi ga n e i H m ts cne i n n a v sy n i e E t o
Vo . O No 5 13 .
收 稿 日期 : 0 1 6一 2 2 1 —0 O
们执行某种稳态或 自 我调节 的功能 , 它们 出于个人 调解 、 成长或生存 的需要服从适应性变化这一生物
学规 律 。
作者 简介 :刘小静( 9 3一) 女 , 16 , 四川宜宾人 , 江汉 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 主要 从事钢 琴教育研 究 ;王维天 (9 7一) 男, 18 , 湖北武汉人 , 中师范 大学音 乐学硕士生 , 究方向 : 华 研 钢琴表 演艺术。

1 01 ・
江汉大学学报
第3 0卷
荣 格关 于梦 的理论 可 以简单 概 括 为 四条 : 1 .梦是 自然 的 、 自发 的 事 件 , 们 的 进 行 不 依 它
赖 于有 意识 的意志 或意 象 ;
音程 , 而又 不解 决 , 样 增 加 了旋 律 的紧 张 度 ; 奏 这 节 的特 点是 两 次切 分 地停顿 在 8 6拍 的第 三拍 上 , 成 形

释梦的心理学理论

释梦的心理学理论

释梦的心理学理论、方法与原则时间:2010-01-19 19:46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118 次摘要:梦是人们睡觉时所体验到叙事或故事,是由“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事件构成的混合物。

梦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现实,既是生理反应的现象又是一个心理过程。

做梦对身体没有危害,相应来说可以调节情绪、增加大脑功能。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科学地解释。

释梦的理论是精神分析法,但各心理学者的观念不尽相同。

作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要根据中国文化加国情,把握要旨,即把握科学释梦的方法和基本原则,真正做到通过释梦来帮助求助者认识自我,完善人格,消除病患,快乐生活。

释梦的理论、方法与基本原则一、对梦的认识梦是人们睡觉时所体验到叙事或故事,是由“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事件构成的混合物。

现代科学实验研究证明,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梦。

它发生在人们睡觉的快速眼动期间,以第5次快速眼动睡眠最为显著。

只有在这一阶段被唤醒人们才能比较清梦地记得梦的内容。

其它快速眼动期间所做之梦觉醒之后能够加快的十分有限。

如果梦的内容十分生动、奇特,自身有着强烈体验,觉醒加快就清晰。

反之则不然。

从这一层面上讲,就解释了有些人以为自己没有做梦或梦境加快残缺的困惑。

二、梦的作用。

梦产生于客观现实五彩缤纷的生活,来源于人的为人处事的情感态度与行为。

它既是人的生理现象,又是人无法驾驭的心理活动。

梦的发生,对人体有好处,一是利于脑功能的增强而不是消退或损害;二是利于心理活动的调节,尤其是在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或排解的状况在梦中可以实现,无形之中调节了觉醒状态下的固有心理活动;三是有利于对躯体不适症状的及早发现,同时有效地维系机体平衡;四是有利于睡眠的继续和质量的提高。

三、释梦的心理学理论要点:释梦的心理学是谁主要是“精神分析理论”。

由梦学研究的大师弗洛伊德创造,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情感、思维以及心理障碍的症状,是由从小形成的人格和习惯决定的,是由人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决定的”,[注]这一理论应用在梦的解释中,成为精神分析疗法的基石。

荣格原型梦的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

荣格原型梦的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


理 论研 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2 1 年第 7 5 1 期 00 期 总第78 7页
所有那 些 在个体 生 活 中被 遗忘 的精神 内容 ……此 某些 古老 层 次 , 即超越 个 人 经验 的集 体 无 意识 , 外 ,无意识还包 含 了几乎 没有能量达 到意识[1 F] 荣格 将这样 的梦称 为原 型梦 ,以此 区分 了两种 不 的

切 阈下 印象或 知觉 … …最 后 ,个体 无 意识包 含 同类 型 的梦 : 日常式 的梦和原 型 式 的梦 。 日常 式
了所有那些跟意识态度不相容的精神内 ”” 。 的梦来源于个体无意识 ,关注主观的和个人的事 除此 之外 ,荣 格还 在无 意识 中看 到 了一种 具 务,与 日常生活相似 ;而原型梦来源于集体无意 有创造特性的集体精神倾向。在 《 力比多的转化 识,内容常常是一些典型的主题 ,通常这些主题 和象 征》 中荣 格开 始 描述 无 意识 中 的这一 因素 , 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有时甚至异乎寻常。原型式
“ 意识 包 含 未 加 区分 的古 老 层 次 ” “ 意 识 的梦常常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 无 、 无
… …
是普 遍 的 :它 不仅 使个 人集 合于 一个 民族 或
尽管荣格在最初 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被认为
种族之中,而且它还使他们 同前人及其心理学相 是一种奇怪的幻想 ,但现在却被证明是可以接受 统一 ”[ 2 】 着 ,在 11 他首 次使 用 “ 体无 的 了 。直 接 的证 据 来 自于 Kue 的 一 项 研 究 嘲 。接 97年 集 lgr 。

小部分 ,所 以相 对 而言童 年 时期 的梦更 多 的来
前 婴儿 时期 ,即祖先 生 活的残 余 ”后 来他 又强 自于集体无意识 ,在童年时期人们更容易做原型 。

荣格关于梦的16条观点及论述

荣格关于梦的16条观点及论述

荣格关于梦的16条观点及论述文| 朱绘霖本文整理自申荷永教授团队每周四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课题会”。

本次会上讨论主题为“梦的研讨”,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1. 在解释梦的过程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与以往的梦的联系。

2. 如果我们跟踪同一个病人的一系列梦的话,将有助于你对怎样进行梦的分析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3. 大多数的心理疾病都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已经偏离了人类的本性。

忽然我们发现自己在空中,我们的生命之树不能从大地获得滋养。

所以你看到,当你回到原型你就会回到本性。

4. 当我们分析梦或者我们的想象时,我们不止是分析我们自己的资料,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邻居。

(扩充技术)5. 明确梦中的这种情绪是非常关键的。

6. “自然的子宫”,“第一个细菌的进化”,这不是生物学,而是古老的,非常浪漫的原型哲学。

7. 象征就是真实的。

8. 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梦是理性的,我认为是非理性的,且只是偶然。

梦像一个在漫步的动物,我也许正坐在树林里,而一只鹿出现了。

9. 自然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以螺旋式运动,心理的发展也是螺旋式发展的。

10. 这种梦和幻想支持了某种特殊的心理真相。

或者,我们是否应该仅仅将它们看成是无意识的愿望或者需要的一种基于哲学的表达,比如,某种完成整个整合和将经验统合的方式?我认为,至多,它们只暗示着对一种哲学体系的需要。

这种哲学体系是基于心灵体验,而不是心理科学精挑细选出来的抽象道理。

11. 梦告诉他有事情发生了。

12. 如果你将你的一些特性投射到你父亲身上,你就可以对他们免去应付的责任,就可以过上暂时的一种生活。

你可以不受干扰,因为你已经将本属于你一个人承担的所有东西投射到了父亲的身上。

(投射与暂时的生活)13. 投射具有强大的力量,你可能被他推着走还不知道为什么,投射的力量可能会像撞球冲向你一样。

这些投射可能会引发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不知道你身上的附着点和敞开心门接受这些投射,投射这个恶魔会不知不觉的爬向你并带来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关于解梦的书籍

心理学关于解梦的书籍

心理学关于解梦的书籍
首先,如果你对心理学解梦理论感兴趣,可以阅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这本书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弗洛伊德在书中
提出了许多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理论,对于理解梦境背后的心理过
程有很大帮助。

其次,卡尔·荣格的《人的心灵》也是一本不错的选择。

荣格
是心理学中另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的书中涉及了对梦境和潜意识
的解释,同时也包含了他自己独特的心理学观点,对于理解梦境的
深层含义有很大启发。

此外,对于一些实用的解梦方法和技巧,可以阅读约瑟夫·夏
普利的《解梦的艺术》。

这本书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读者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梦境,并从中寻找到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启示。

另外,如果你对心理学解梦的最新研究和理论感兴趣,可以阅
读一些心理学期刊上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通常会包含最新的研究
成果和理论探讨,对于了解当前心理学界对解梦的看法有很大帮助。

总之,心理学关于解梦的书籍种类繁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梦境背后的心理含义。

西方文化概论:荣格的理论

西方文化概论:荣格的理论

自恋的形象。就如东方不败这一人物,他作为一个阳刚男
儿在自宫之后,在生活外貌举止上慢慢地向自己的阿尼玛
斯方向靠拢,但是他又不能真正的成为女人(比如只能让
自己的爱妾诗诗和令狐冲春宵一度)所以他就陷入了一种
欲望得不到满足和深度自卑中。他一袭红裳,貌美无敌像
是自恋到无以复加,然而所有自恋的源头其实都是自卑。
荣格把人类具有的这种先天倾向称为集体无
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被称为原型,原型是一
种没有内容的形式,需要意识经验的填充才能够
显现出来。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于人类
集体无意识之中的重要原型。
——自恋、恋父、恋母、同性
由于阿尼玛的第一个投射对象一般都会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阿尼玛原型也是产生“恋母情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阶段:行为的阿尼姆斯阶段。容易被有行动力的男性 所吸引,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然后会出现计划与行动,以 及独立自主的形象。
第三阶段:语言的阿尼姆斯阶段。容易被能够很好地运用 语言的男性所吸引。以阿波罗为代表 ,接着会有类似 “教授”或“牧师”等指导意义的形象。
第四阶段:意义的阿尼姆斯阶段。容易被精神领袖那样的 男性形象所吸引,以赫耳墨斯为代,表然后是充满灵感与 创造的形象。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 程中的集体经验。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存 在。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 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 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无意识和 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人后天学 来的,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的,而且它不 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意识不到 的东西。
积极面、消极面 人在接受他的阴影时,会

荣格梦的解释

荣格梦的解释

荣格对梦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梦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

他认为梦是由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所构成的,这些原型是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因此,梦能够反映出人类内心的深层需求和情感。

梦是无意识对自我所开的一扇窗。

荣格认为,梦不是愿望的满足,而是对未来的预测或预示。

梦展示出做梦者自己内心的被忽视被压抑的一面,往往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梦的象征意义。

荣格认为,梦的象征不是为了伪装,而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

梦的象征意义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这些意象可以包括人物、环境、情节等。

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理解梦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梦是内在自我结构状态的真实反应。

荣格认为,梦其实是告诉梦者,有事情发生了,潜意识不会无缘无故告诉意识层面的信息。

因此,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了解自己内在自我结构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总之,荣格认为梦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通过对梦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异同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异同

弗洛伊德,荣格人格理论的异同11应用心理学程树颖学号111543120133•引言本论文纯属摘要除肤浅的归纳外均不属于个人创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关键字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弗洛伊德荣格•正文一、人格理论简述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和内容叫做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各种经验、记忆等那些可由注意变为意识的叫做前意识包括人们能够努力回忆起来的经验等那些被意识所排斥的内容和过程叫做潜意识包括先天本能、被意识压制到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以及被压制的情感和欲望等。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进一步修正新“三部人格结构”本我id: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发动冲动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

遵循快乐原则为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自我ego: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

遵循现实原则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道德化了的自我。

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的道德和伦理的一面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和权威严格控制着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望的要求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

遵循道德原则。

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

第二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普遍的存在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2. 简述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具有原始统一性和先天整体性又称为心灵。

认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感情和以及行为。

试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试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试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并分别讨论他们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

区别: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理论中消极的一面比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本能的支配,其中包括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荣格更赞同人是由能动性的是能积极的去适应和改变环境的。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特别他在对神经症和无意识的研究,以及他在对梦的分析与研究方面的贡献无人能及。

荣格是他的学生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他也是心理学中不可多得的大家。

联系:荣格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说法,弗洛伊德人格的特点中他说潜意识是他的人格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特点,荣格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他的人格理论的核心即集体无意识。

再一个就是二者的研究梦和无意识的方法有很多是相同的比如释梦,其三就是他们都同时注意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差别在于弗洛伊德比较注重人的早期经验对人的影响。

佛洛依德和荣格两人都是研究梦境的权威,佛洛依德更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始祖。

现在大部份分析梦境的著作多以两人的理论为蓝本。

两人对梦的解析有共通的地方,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原我、自我和超我。

原我是各式各样的精神冲动,也就是动物的本能,而佛洛依德把这些精神冲动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

由于人类有异于其他动物,本能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有些更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而只能透过梦的形式来寻求满足。

所以,佛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

”他更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

比方说,他认为梦里出现呈棒状或凸出的东西都象征男性性器官,凹陷的地方则象征女性性器官,骑马、攀山、开门等象征性行为。

研究梦境的荣格,同时也是佛洛依德的门徒。

荣格虽然赞同佛洛依德主张的梦是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愿望的反映,但他认为这些受到压抑的愿望不一定都和性有关,而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

荣格更尽量摆脱佛洛依德的影响,并以新的概念来替代佛洛依德的欲望满足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格将心灵看作一个自我调节系统,产生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补偿性环节,类似于机体的自我平衡机制。心灵最基本的心理法则是对立面的冲突与调和,这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贯穿于荣格整个思想体系中,因而构成心灵的补偿原则——梦的功能之一。
2.2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心理学家所诉诸的实体物是心灵实体物。他认为在外部观察看起来是主观的因素,如果从内部观察——即对于感知者本身而言——是非常真实的,正如我们观察外部世界那样真实。
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荣格所谓的暗示,不是指治疗者将个人意愿运用一定的技巧强加给病人,这暗示性效果来自于病人本身,来自其集体潜意识原型象征中所包含的治愈性因素。他谈到一种适当的象征很可能将潜意识充分调动起来,其力量之大甚至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使机体重新做出正常反应。如在梦的解析或主动想象法中,荣格鼓励病人用画画、写作、编织甚至舞蹈来表现梦中或想象中的内容。对于画画而言,病人在作画时,将自己离奇的个人经验用画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病人将集体潜意识中非个人意想对象化并理解其中固有的内容,这时个体发现他不再孤独,而是个体与人类过去的历史相连,他通过作画理解了原型内容,且这些原型内容反作用于他,使他态度改变。图画在画出来后,这些图画的暗示性影响在病人的精神系统上发生作用,诱发出的效果与他用画来表现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也是产生偶像的原因,也是他们赋予神圣图象以魔力的原因,那些神圣的偶像把魔力投入我们的思维体系,使我们得以纠正自己,条件是:我们把自己投入到偶像里。这时我们体验到自我的完整,心理的整合性。
至2003年,一系列关于荣格心理学的译著在我国相继出版。但这些工作都是起步性质的。目前国内只有很少学者对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其梦的理论以及一系列的临床方法由于缺少接受过正规的训练的心理分析家,因此分析心理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方面非常有限。作为一名出色的心理治疗专家,荣格一生治愈了无数心灵困扰痛苦的现代人,他极具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于寻求精神提升的当代国人而言,极具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梦的理论,从而对荣格整个的思想体系的精髓部分有个概况性的了解,期待随着心理咨询业的正规化,能有一批专业的心理分析家运用荣格的理论致力于中国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3.2梦的功能
荣格认为梦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补偿的功能。“梦的补偿并不是简单的心灵对抗。从肯定到否定,都是梦对意识状态进行补偿的方式……,在梦中最常见的是,做梦者对梦中某一具体情境不作任何评论,就表明这是一种对意识状态的肯定,有的梦是通过对做梦者意识态度加以夸大进行补偿的,还有一些梦则与意识情境有一点不太一致的方面,因此只提议做少量变动,还有些梦表达的观点与意识态度相反,这类梦一般受意识态度不适当或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8]。”补偿常会以想象性愿望形态出现。它们试图补偿那些心灵的被忽略的,因而尚未分化的部分,从而试图达到心灵的补偿。补偿是对意识态度所产生的反映,人格的某部分在意识中扩张将导致潜意识的补偿行为。
1、前言
荣格是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他的理论为丰富和加深人们对于心灵世界的认识做出了卓越贡献。荣格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他从比较神话学、宗教、人类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视角出发,运用梦、主动想象法、词语联想法等技术对潜意识深入研究,从而扩大并深化了对潜意识的研究。
到了近代,在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兴起后,在科学界,梦就被贬低为一种躯体过程,不过是白天记忆的残留物在夜晚的重现,没有什么意义。直到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出版,这是一部跨时代的作品,同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梦作为探索潜意识的手段之一,弗洛伊德给予梦以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批判了过去将梦视为无意义的理论,认为梦是个人潜意识梦念(dream-thought)为了避开稽查作用而伪装的结果,因此追寻梦对于了解个体的潜意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不论是弗洛伊德的大批追随者,还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者,都将释梦作为临床实践的一部分。但在这些人中,对梦的研究走的最远,扩展最深的就非荣格莫属了,荣格在有关梦的本质和功能、释梦的技术,梦的材料来源等问题上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梦的各种问题,诸如释梦的方法、梦材料的来源、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梦与睡眠等等,各个文化,以及各文化的不同时期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对于原始人而言,他们公认梦与他们所相信的神的世界有着联系,梦来自神灵的启示,是具有意义并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的殷商时代的巫觋文化中,卜卦占梦对于在位者甚为重要,在圣经里也有关于约瑟为埃及法老解梦的故事,这都说明了古代人对梦的重视。由于梦体验的独特性与古代人对梦知识的局限性(现代人亦如此),对梦很容易形成迷信的观点,认为梦是灵魂的外游和神灵通引,但同时,对梦的科学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对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哲学家、科学家以及一些文学艺术家,从人们的生活体验及自我体验出发,在梦的本质、特征、原因和机制等问题上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在西方,早至亚里士多德时,梦已成了科学的研究对象,在亚里士多德两部关于梦的著作中谈道,梦并非超自然的表现,而是遵循人类的精神规律。
何谓个体化,如何达到个体化?个体化即是心灵系统各部分功能的分化、细化、平衡的发展,并力图达到统一的人格。他认为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自主地与其它部分逐渐分化开,每个系统象有自己的生命一样,在自身中逐渐演化,从单一的结构发展成复杂的结构,当然并没有人达到人格的完全分化、平衡和统一,但这种个体化的倾向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的某一系统的扩张将导致人格其它组成部分被忽略,达到一定程度,人的意识行为将缺乏热情、活力和自发性,甚至以神经症的形式表达出来。
梦是沟通意识与潜意识的有效途径,它是将潜意识的反应或自发性冲动传递给意识的正常现象,荣格认为梦中不存在伪装,梦中的一切都应该被当作正正当当、真有其事的东西,只是由于我们不了解梦的语言而无法理解梦罢了。
弗洛伊德释梦寻找的是情结,荣格寻找的则是潜意识对情结做了些什么。对于荣格来说,梦象征,是各种原型朝着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试图统一成一个和谐、平衡整体的一种尝试。通过理解梦象征,可以带给梦者启示性的东西。
个体化的过程是原型寻求表达的过程,由于个人遗传、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个体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有偏向性,人格系统中最柔弱的部分、被压抑的、未分化的部分在梦中或幻想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然后以适当的形式,如画画,将象征对象化,并使得个体充分了解画中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客观事实与过程在人脑中典型的、反复的表现,通过这个过程,他开始发现自己的新自我,其内心深处的活力透过画表现在纸上,自我也被激励起来。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期待一个完美的人格,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正是通过人格中最柔弱的部分来接触到内心潜意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经症也是个体努力补偿、调整自我的方式,其意义不完全是消极的。
荣格是一个相对主义者,对他而言,绝对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主观与客观是相对的,心理事实虽然主观但是很真实,因此,他更看重和挖掘个人的心理事实,而非拘泥于理论和方法。在其他心理学家指责精神分析或分析心理学家的主观性太强、暗示性太强的时候,荣格认为只要能诉诸于主观心理的感受而引起病人态度改变的,即使是暗示性的,也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效果甚至是无法用言语能清晰表达明白的,但它确实是发生了。
2.3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
梦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每当荣格和病人都无法理解一些经验时,梦总能为治疗带来方向感——我们有必要阐述下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梦作为治疗手段之一所要探寻的最终目的何在。
心理分析方法的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想把潜意识变为意识——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把本能冲动变为自我。而这一过程对于荣格来说,就是个体化的过程: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自性,即追求人的完整性,而人的完整性的程度取决于心灵各部分的个体化程度。
荣格提出进化和遗传也同样为人的心灵描绘出了种种蓝图,人在出生时,心灵决不是白纸状态。心灵是一定的复合体遗传基因的合成物,它在孩子出生时就赋予孩子心理上的各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与后天环境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表现。集体潜意识是原型的贮藏地,荣格在其生命的后期,致力于各种原型的研究,其中广为熟知并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型有:阴影、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尼姆斯以及无意识自我。荣格写道“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无数次的重复已经将这种种经验刻入我们心灵的结构之中,不过,其刻入的形式并不是满载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一种起初没有内容的形式:这种形式仅仅相当于知觉和行为的某种类型的可能性。”荣格认为原型是无法意识到的,我们只能看到它的结果。在一些梦中,一些比较混乱,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梦中,种种原型以象征的形式呈现在梦中,象征是原型的各种变形,是代表原型的一种尝试,虽然这种尝试总是不太圆满,象征试图将本能的力比多输导纳入文化或精神的值中,象征不仅表现在梦中,也表现在神话、宗教及文学艺术里。荣格赋予集体潜意识如此的重要性,以至于认为在集体潜意识中有着历史的酝酿,促成了巨大的集体事件而可以改变历史,他将意识自我也看作一个情结,从而顺理成章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的潜意识心理,而不是我们大脑的理性思维。
下面先介绍下荣格梦理论的理论背景,在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后,将具体介绍荣格对于梦的本质、梦的功能和释梦技术的看法,最后将荣格的梦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差异做比较,以期对荣格梦理论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2 荣格梦理论的理论背景
2.1 梦和心灵系统的关系
梦是探索潜意识的内容。荣格将心灵分为意识(consciousness)、个人潜意识(personal consciousness)、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三部分。
他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他认为当自我与各部分材料——来自外界环境的和内部的材料——发生联系时就成为意识。个人潜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使用的潜意识概念,它相当一个容器,个体压抑的不为社会与个人所接受的冲动或一些忘记的以及强度太弱的体验都被贮藏在个人潜意识里。在荣格看来,个人潜意识是相对的,其内容是能够被认识的,个人潜意识内容是产生梦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个人潜意识中,一组组内容会簇拥在一起,形成簇群或簇丛,荣格称为情结(constellation),通过词的联想测验法可以认识到情结的存在。弗洛伊德认为情结起源于早年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对于一些个人情结而言确实如此,但荣格认为还有一些情结的起源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原因就根植于集体潜意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