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路励志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英学校问道路励志66句
三.励志篇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解释: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团结协作,团结协作,严以律己
1.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出处】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解释】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如果你是君子,肚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

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上的一种全面性。

【相关故事】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来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

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

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

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

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

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

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释: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处】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说:“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

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解释】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相关故事】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那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前夜。

外有满清贵族崛起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

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当年的三月份,明朝廷又再次增加江南淮扬等府赋税,致使民怨沸腾。

就在这年的五月二十八日,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

顾炎武初名绛,别号亭林,字宁人,后世称为亭林先生。

明朝灭亡以后改名炎武,号蒋山佣。

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顾炎武从十岁起,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特别是他的嗣母王氏和他讲过很多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深深熏陶了他幼小的心灵。

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当时的江南继东林之后,再组复社,复社声气传遍天下,俱以娄东二张(张溥,张采)为宗主。

年仅十四岁的顾炎武就加入了复社。

这是个当时江南最大的政治学术团体。

由于顾炎武博雅独行于乡里,和同乡挚友归庄为乡里人不容,有“归奇顾怪”之目。

在青少年岁月里他广泛接触名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的他就认识到科场应试无足轻重,用心研学实用之学,他常叹谓:“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直接对当时文人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之风做了无情的批驳。

公元1645年清兵在入关后的第二年,南渡过长江,大肆屠杀江南民众。

史可法扬州殉难以后,江南半壁战局每况欲下,但江南民众依然奋起抵抗,江阴,嘉定,昆山都爆发了激烈的抗清斗争,陈子龙,夏允彝起兵于松江(今上海松江)。

顾炎武,归庄起兵于昆山,一时抗清之势如燎原烈火,清廷派兵血腥镇压。

七月清兵陷嘉定,昆山,嘉定昆山都和扬州一样被屠城,杀戮甚是惨烈。

顾炎武在他的《秋山》诗里记载了当时景象“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岗峦”“可怜壮者县,一旦生荆杞”。

起义失败以后,顾炎武回到家乡,他的嗣母王氏在家乡沦陷后绝食十天以身殉国,临终留下遗言给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

这也成为顾炎武一生的信条,永远都不会屈服清朝的统治。

就在同年五月份,顾炎武举家移到常熟的语濂泾,开始了他的颠沛流离的游历生涯。

在那国破家亡的岁月里,他曾十下南京拜谒明孝陵,北上山东、河北,特别对河北的形胜之地做了广泛的实际调查,重点关注了山海关、居庸关、昌平、古北口等地,并多次哭吊位于昌平的明“十三陵”。

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东、河北的地理形势,都一一装到他的胸中了。

《营平二州地名记》、《昌平山水记》等许多军事地理名著,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写出来的。

公元1662年顾炎武从河北,北京到山西、陕西游历。

在这之后他就没有回过苏州故里。

他最后一次南归江苏,也就是公元1667年,从山东到淮安,并刻录他的著作《音学五书》。

他用了三十年的光阴,完成了这篇音韵学巨著。

更提出不同于当代其他学者的观点:“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音始”。

此书原原本本地描述了音韵的变迁过程。

后来的戴震,张惠言等提出的四声,都是根据顾炎武这本书加以发展而来的。

顾炎武到了陕西后,他不顾年高体弱,游历了关中的山山水水。

晚年,他在华阴买了土地五十亩,决定就在那里垦荒。

他认为华阴形势很好,退可守,进可攻,大可经营一番。

他的一个侄儿从家里来信,认为陕西天气寒冷,土地也不肥沃,劝顾炎武回江南去。

顾炎武回信说:这里的百姓爱读经书,特别尊重德行高尚而不爱做官的人,并且敢讲真话,和其他省的人大不相同。

这是大有希望的百姓啊!华阴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地势险要,消息灵通。

一旦天下有事,十里远的地方可以屯兵守险。

大军东出潼关,争夺天下,实在有高屋建瓴之势啊!”这封信可以看出,直到晚年,顾炎武朝思暮想的,依然是反清复明的大业。

康熙十七年,当时朝议以撰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名士。

许多江
南文士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屈膝出去做官,顾炎武的同乡叶方霭等人也联合举荐他出来,顾炎武回信严词拒绝。

第二年清廷还不死心让主持编写《明史》的大学士熊赐履派了两个差人来到华阴,请顾炎武到北京做他的助手,他毫不迟疑以死自誓,“唯办刀与绳”。

是啊,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他的两个兄弟,好友吴同初,潘田力和吴炎等都死于这场民族战争,多少亲朋战友为了明朝都慷慨就义了,面对清人的诱降顾炎武毫不退缩的选择不合作,宁可从容赴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就是他一生标榜“行以有耻,博学于文”的真实写照。

顾炎武不与清政权合作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他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

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

后来徐乾学兄弟在江南替他买田置地,多次请他回故乡养老,顾炎武始终不肯南归。

公元1680年,顾炎武原配王硕人于昆山病故,顾炎武吩咐仆人买来香烛等祭品,布置好妻子的灵位。

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痛哭失声。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

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这是顾炎武悼念妻子的诗。

大意是:妻子逝世在遥远的江南小镇,送妻子入土为安的仅有六岁的长孙。

在地下你见到年迈的父母,请秉告二老吧:明朝的遗民还有我这个人。

这一年顾炎武已经六十八岁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作为一个江南文人竟然留寓北方达二十多年,游历北方大地,无非是为了乘机而起推翻满清统治,其民族气节一直以来激励很多志士仁人。

他的学问更是开了清朝朴学的先河,强调实用主义,反对理学的“明心见性”,都是旗帜鲜明的。

对明朝后期的所谓心学,做了深刻的批判,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对于后世朴学,他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

他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他的民族性,对于后来的晚清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引导性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在反对清朝政府的时候,自署名章绛,同顾炎武初名,可见顾炎武思想的影响力之深远。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四,顾炎武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幸失足,日夜呕吐不止,初九丑刻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解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1.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出处】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解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4.心随朗月,志存高远。

解释:心志像明月一样,志向在远方。

1.4心随朗月,志存高远。

【出处】
【解释】心志像明月一样,志向在远方。

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

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1.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

【出处】
【解释】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6.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解释: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6.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出处:《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典故:
解释: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

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7.修身齐家,平治天下。

解释: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7.修身齐家,平治天下。

出处:《礼记·大学》
典故:
解释: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释:意思是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处:选自《孟子·告子下》
解释:意思是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解释: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出处: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

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同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

解释: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

10.铁肩道义,妙手文章。

解释: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10.铁肩道义,妙手文章。

出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
解释: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事情要从头做起,逐步进行。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
12.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

解释: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会有明确的志向,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能
实现远大的目标。

12.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只是借用了这句话来教育后人。

省略了首句中无和非这两个否定词以后形成的成语,用来表达君子应有的操守。

淡泊,指对名利的淡泊,也就是不追求名利;明,明确,表明;志,志向。

宁静,指心态安静平和,不被世事困扰;致,导致,使达到的意思;远,深远,高远。

1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出自《论语·子罕第九》。

解释: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越显得坚固。

1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
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钻研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间又像在后面。

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导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论语·子罕第九》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自荀子《劝学篇》。

解释:只要坚持不停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

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谓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

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语出荀况——《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解释《菜根谭》。

译文:磨砺身心要像炼钢一般反复陶冶,急着希望成功的人就不会有高深修养;做事
应像拉开千钧的大弓一般,假如随便发射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15.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出自: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意思:磨砺身心要像炼钢一般反复陶冶,急着希望成功的人就不会有高深修养;做事应像拉开千钧的大弓一般,假如随便发射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注解】邃养:高深修养,邃,深。

钧:三十斤是一钧。

弩:用特殊装置来发射的大弓。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解释: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指的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

"《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

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

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

"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17.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出自[宋]陆九渊。

解释:鸟最可贵的地方是有双翼,人最可贵的地方是有志气。

17.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民谚
人最可贵的地方是因为人有志气,鸟最可贵的地方是因为鸟有双翼。

启迪我们做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志存高远,这样才会使自己飞的跟高。

18.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民间谚语。

解释:意志品格要坚强,兴趣爱好要积极。

18.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民谚
意志品格要坚强,兴趣爱好要积极.
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出自《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解释: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出处《管子·权修第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

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

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释义编辑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比喻:培养教育一个人才,靠学生自己努力,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才
能将一人培养成功,比喻培养人才过程。

也比喻培养人才才是长久之计。

还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词语出处
《管子·权修第三》:
文白对照编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翻译:(做)一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种植庄稼;(做)十年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栽植树木;(做)一生的打算,没有什么比得上培养选拔人才。

一经培植收获一倍的,是庄稼;一经培植收获十倍的,是树木;一经培植收获百倍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才。

20.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出自周恩来总理。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天,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2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解释: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取得成功。

2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也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现考证,东隅为郑州,桑榆为开封。

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
典故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

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

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

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

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
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

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现在河南渑池东)、宜阳(现在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

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

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

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现在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

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步行走回溪阪,逃回营寨。

[1]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渑池礼庄寨)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

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

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

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

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

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

”(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2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出自《尚书·盘庚上》。

解释: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

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
物。

2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释: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

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1] (燎:燃烧)。

出处:出处编辑《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

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一九四八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

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

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