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关于手术后发热叙述
术后体温过高护理措施
术后体温过高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
针对术后体温过高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一、病因分析术后体温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后感染:手术后,患者体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导致体温升高。
2. 手术创伤:手术创伤会导致炎症反应,进而引起体温升高。
3. 药物反应:部分患者在术后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可能出现药物热,导致体温升高。
4. 体温调节功能异常:患者术后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体温升高。
二、护理措施1. 观察体温变化(1)术后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2次。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可采用冰袋冷敷头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温水擦浴、乙醇拭浴。
(2)药物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加强通风,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
3. 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营养支持(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
(3)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5. 休息与活动(1)鼓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
(2)低烧患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6. 心理护理(1)耐心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
7.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2)讲解术后体温过高的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
(3)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受凉等。
三、注意事项1.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2. 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3.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4. 落实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病人发热标准
手术病人发热标准
手术病人发热标准因发热程度和术后发热时间而异。
一般来说,术后腋下体温超过℃即为发热。
如果发热发生在术后三天内,并且体温低于℃,症状不明显的,这个考虑是与术后的麻醉药、手术创面吸收热等有关系,属于非感染性发热,是正常现象。
如果发热体温超过℃,并且持续时间超过3天以上的,并伴有其他相关疾病的,那就要考虑是感染性的发热,是不正常的。
此外,术后患者还要注意做好伤口的护理工作。
发热是由于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是36~°C,如果体温超过°C,一般就属于发热的状态。
术后患者出现发热,如果是低热,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温水擦拭、酒精擦拭等。
如果是中度热,体温超过°C,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是高热,体温超过39°C,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锌布颗粒、布洛芬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饮食要以清淡有营养的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如辣椒、雪糕等。
如果出现发热,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师。
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前点题卷二(精选题)
[单选题]1.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是A.腹泻B.(江南博哥)发热C.腹痛D.腰痛E.恶心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腹痛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症状。
[单选题]2.手部创口一般应争取在伤后几小时内进行缝合A.24~48小时B.6~8小时C.12~24小时D.24小时E.10~12小时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手外伤清创术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进行。
[单选题]3.妊娠期妇女出现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弹力袜压迫治疗B.抗凝药物治疗C.硬化剂治疗D.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主干,结扎交通支E.静脉腔内瓣膜成形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非手术疗法适用于:①病变局限,症状轻微而又不愿手术者;②妊娠期发病,但鉴于分娩后症状有可能消失,可暂行非手术治疗;③症状虽明显,但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单选题]4.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典型三联征是A.腹痛、寒战发热和黄疸B.腹痛、腹部肿块和黄疸C.腹痛、腹泻和黄疸D.腹部肿块、发热和黄疸E.腹痛、腹部肿块和腹泻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典型三联征是腹痛、腹部肿块和黄疸。
[单选题]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的情况是A.难以控制的大出血B.炎症严重者C.发现或疑有胆管损伤D.发现或疑有肠管损伤E.不能辨认正常解剖关系,或发现有解剖异常者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发现解剖变异者,或不能辩明正常解剖关系,或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或发现或疑有胆管损伤、肠管损伤,均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单选题]6.供应阑尾血液的动脉是A.回结肠动脉B.左结肠动脉C.中结肠动脉D.右结肠动脉E.直肠上动脉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供应阑尾血液的动脉是回结肠动脉。
[单选题]7.以下各项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发腹内脏器损伤时的表现,不包括A.早期发生休克征象B.持续性剧烈腹痛C.腹膜刺激症状明显D.有昏迷-清醒-再昏迷E.移动性浊音阳性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当有以下情况之一者时,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①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者;③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者;④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消失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者;⑤有呕血、尿血或便血者;⑥直肠指诊在直肠前壁有触痛,波动感或指套有血迹者;⑦受伤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以后逐渐加重者。
手术后发热原因及护理方法讨论
手术后发热原因及护理方法讨论摘要】患者手术后发热是常见的症状。
在临床上,让患者知晓发热原因,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但可以缓解术后发热,减轻患者病痛,提升患者康复质量,而且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手术发热护理发热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高于38℃。
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1]。
手术术后发热是无菌外科手术后的一般规律,护理工作者应使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后发热的原因,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手术后发热的恐惧,并采取正确的降温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手术后发热的原因讨论临床上手术后发热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术后感染所致, 如创口局部化脓, 或并发其他感染而发热;另一种是非感染性发热,感染己基本控制, 局部创口已渐愈合, 血象正常, 但仍发热不退。
1.1 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引发感染性发热的因素包括病人体弱、高龄、营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肥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手术因素有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拟用的预防性抗生素等。
其多具有以下特点[3]:(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2)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3)血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109/L;(4)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正常值10%)应用激素后可呈假阴性;(5)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瘤者更有意义;(7)感染性发热除伤口和其他深部组织感染外,其他常见发热病因包括肺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服性或非化服性静脉炎等。
普通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围手术期处理考试答案
普通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围手术期处理考试答案1、单选四肢手术缝线的拆除时间一般为OA.4〜5日B.6〜7日C.7〜9日D.10〜12日E.14日正确答案:D2、单选腹部手术后,在病情许可情况(江南博哥)下,体位应为OA.平卧、头转向一侧B.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C.高半坐位卧式D.低半坐位卧式E.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正确答案:D3、单选男性,42岁。
上腹部胀痛,食欲缺乏伴鼻出血2个月,加重3天入院。
临床诊断门脉性肝硬化。
施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加幽门成形术。
术后精神差,嗜睡,持续高热,体温39.0℃。
腹腔引流量24小时100onll以上。
术后第6天进入昏迷,呼吸有“烂苹果味”,全身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及出血斑,尿量24小时<400ml°最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A.严重低蛋白血症B.肝功能衰竭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D.肾功能不全E.凝血功能障碍正确答案:C4、单选腹股沟疝修补术()A.限期手术B.乙级愈合C.急症手术D.丙级愈合E.择期手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手术的类型包括:①急症手术:如外伤性肠破裂;②限期手术:如各种恶性肿瘤切除术,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③择期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应在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后手术。
切口愈合的情况分为三级,切口愈合良好为甲,切口愈合欠佳为乙,切口化脓感染及切口裂开为丙。
5、单选胸部和颈部的手术OA.仰卧位或俯卧位B.高半坐卧位C.下肢抬高20°,头和躯干抬高5°D.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E.15°〜30。
头高脚低斜坡卧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采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胸部和颈部的手术,常采用高半坐卧位;腹部手术常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
术后病人发热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术后病人发热是临床常见现象,可能是由于手术创伤、感染、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为保障术后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术后病人发热情况,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热对病人的影响。
2. 规范发热病人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3. 加强医护人员对发热病人护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内容1. 发热病人识别(1)密切观察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变化。
(2)当病人体温超过37.5℃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2. 发热病人护理流程(1)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发热原因。
(2)保持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
(3)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4)给予病人充分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5)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措施。
(6)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1)物理降温:使用冰袋敷于病人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采用温水擦浴等方法。
(2)药物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3)抗感染治疗:如有感染迹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4)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增强病人抵抗力。
4. 应急处置(1)如病人出现高热、寒战、意识障碍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2)如病人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如病人病情恶化,立即联系上级医院,做好转院准备。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医护人员应熟悉本预案内容,掌握发热病人护理流程和措施。
2.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发热病人护理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实用性。
五、预案总结本预案旨在规范术后病人发热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题)
[单选题]1.关于补液的处理不正确的是A.对发热的病(江南博哥)人,体温每升高1℃,补液量宜增加30ml/kgB.中度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500~1000mlC.大量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1500mlD.气管切开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mlE.以往的丧失量应在2~3日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足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补液量宜增加100ml/kg。
掌握“水和钠的代谢紊乱”知识点。
[单选题]3.关于轻度缺钠,血清钠浓度和每千克体重缺氯化钠的量均符合的是A.131mmol/L,0.75g/kgB.132mmol/L,1.0g/kgC.127mmol/L,0.5g/kgD.133mmol/L,0.5g/kgE.119mmol/L,1.75g/kg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1 轻度缺钠:病人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
尿中Na +减少。
血清钠在135mmol/L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2 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
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血清Na+在130mmol/L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3 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
常发生休克。
血清Na+在120mmol/L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
掌握“水和钠的代谢紊乱”知识点。
[单选题]4.低渗性脱水中度缺钠是指A.低于130mmol/LB.低于150mmol/LC.低于125mmol/LD.低于145mmol/LE.低于135mmol/L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血清钠低于135mmol/L为轻度低钠;低于130mmol/L为中度缺钠;低于120mmol/L为重度缺钠。
掌握“水和钠的代谢紊乱”知识点。
[单选题]5.缺钾性碱中毒出现酸性尿的机制是A.肾远曲小管排K+减少,排H+增多B.Na+-H+交换减少C.肾小管对H+的重吸收增加D.血中H2CO3升高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缺钾性碱中毒时出现反常性酸性尿,原因是肾远曲小管排K+减少,排H+增多。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一、引言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患者在术后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为38℃以上。
术后发热的原因复杂,可能涉及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影响、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
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诊断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二、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发热患者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志、切口愈合情况等。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预防感染。
3. 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可采取温水擦浴、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
温水擦浴时,水温以32~36℃为宜,擦拭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
冰敷时,可用冰袋敷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
酒精擦浴时,用30~50%的温水酒精擦拭,注意避开心前区、腹部、阴囊等部位。
(2)药物降温:根据医生指示,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退热药物的使用需注意剂量、间隔时间,避免药物滥用。
4.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异味等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 心理护理术后发热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耐心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术后发热的护理诊断1. 病理生理诊断(1)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2)炎症反应:手术创伤、术后炎症反应等。
(3)药物反应:药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
2. 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与手术创伤、切口感染等因素有关。
(3)焦虑:与对病情的担忧、恐惧等因素有关。
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二(精选题)
[单选题]1.小胰癌指肿瘤直径小于A.1cm(江南博哥)B.2cmC.2.5cmD.3.5cmE.4cm参考答案:B[单选题]2.患者,男性,45岁。
上腹部隐痛伴反酸、嗳气4个月,进食后加重。
查体:消瘦体型,剑突下偏右压痛。
胃镜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和上段空肠各有一直径1cm的溃疡。
除消化性溃疡外,还应考虑的诊断是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B.恶性溃疡C.胃泌素瘤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E.癌旁综合征参考答案:C[单选题]3.患儿,男性,9岁。
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痛2小时。
查体:腹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
诊断最可能的是A.胆管结石B.急性胆囊炎C.急性胆管炎D.胆道蛔虫E.急性肝脓肿参考答案:D[单选题]4.患者,男性,36岁。
具有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急性胆囊炎C.胆总管结石D.肝囊肿E.十二指肠溃疡参考答案:C[单选题]5.成年人甲状腺总质量为A.12gB.18gC.20gD.26gE.30g参考答案:E[单选题]6.胃大部切除术后不考虑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是A.吻合口溃疡B.严重碱性反流性胃炎C.吻合口梗阻D.胃瘫E.早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参考答案:D[单选题]7.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A.细菌性腹膜炎B.腹腔手术后C.肠道感染D.胎粪性腹膜炎E.肠系膜淋巴结炎参考答案:B[单选题]8.患者,男性,42岁。
患牙周炎2周,发现左颌下肿物1天。
查体:体温39℃,左颌下可触及一1cm×1.5cm椭圆形肿物,压痛明显,皮肤红肿。
诊断考虑A.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B.口底蜂窝织炎C.疖痈D.淋巴结结核E.颌下脓肿参考答案:A[单选题]9.患儿,女,10岁。
全腹疼痛12小时。
查体:体温38℃,全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1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腹腔穿刺抽出5ml稀薄无臭味的脓液。
首先应考虑A.腹腔淋巴结炎B.继发性腹膜炎C.原发性腹膜炎D.急性胰腺炎E.阑尾炎穿孔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感染灶、没有与外界相通的损伤时所发生的腹膜炎,儿童因咽部或肺部感染出现的腹膜炎为少见类型。
术后发热诊疗思路
术后发热诊疗思路一、引言在重大手术后的头几日里常见高于38℃(100.4ºF)的发热。
多数早期术后发热都是手术所致炎症性刺激所致,并会自发消退。
但术后发热也有可能是严重并发症的表现。
术后发热的全面鉴别诊断包括在手术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发热原因可能为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或其他医院相关疾病,包括院内获得性肺炎、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药物热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评估术后发热时必须全面考虑鉴别诊断,而不能直接假定发热是由感染引起。
感染发热可能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轻微或不存在,例如接受糖皮质激素、癌症化疗或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一些老年患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也是如此。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热的评估将在别处讨论。
二、术后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发热是各种刺激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的一种表现。
多种组织和细胞都可产生和发热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IL-1、IL-6、TNF-α和(IFN)-γ。
一些证据表明,IL-6是与术后发热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因子。
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是由创伤组织释放,并不一定意味着感染。
发热程度符合创伤程度。
例如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组织创伤更小,术后发热也更少。
同样,不使用体外循环泵的冠状动脉移植术更少出现术后发热。
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组织创伤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程度,从而影响术后自限性发热的程度。
例如,成骨不全儿童在接受骨科手术后,发热反应似乎比配对对照儿童更严重且更持久。
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可刺激细胞因子释放,引起术后发热。
从结肠易位的细菌或细菌碎片可能引起了某些术后自限性发热,易位原因有围手术期肠麻痹或低血压等等。
即使手术患者的血培养结果为阴性,血样PCR检测依然可发现细菌DNA水平升高。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减轻发热反应。
术后发热病历汇报材料
术后发热病历汇报材料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岁
入院时间:XXXX年XX月XX日出院时间:XXXX年XX 月XX日
主诉:术后发热
现病史:
患者于XXXX年XX月XX日入院行XXXX手术,术后情况良好。
但术后第X天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在37.5℃左右,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既往史:
患者既往无重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前未患感染性疾病。
体格检查:
1. 体温:37.6℃
2. 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面色稍带红晕,精神状态良好。
3. 水肿:无明显水肿。
4. 皮肤:无黄疸、瘀斑等异常。
5. 呼吸系统:双侧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的呼吸困难。
6. 心脏听诊:心率规则,无明显的杂音。
7. 消化系统:腹部平坦,轻压无明显触痛。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
2. 尿常规:无异常。
3. 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4. 血培养:阴性。
初步诊断:
1. 术后发热,原因待查。
2. 目前排除感染性疾病可能。
治疗措施:
1.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体温超过38℃,可给予退热药物。
2. 观察患者体温、症状等变化情况。
3.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白蛋白水平、肝肾功能等。
随访:
患者术后第X天症状明显改善,体温也恢复正常。
继续观察,保持良好的术后休息,避免劳累,密切关注是否再次出现发热等症状。
备注:
以上病历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和随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需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决策。
淋巴瘤病人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
生活中我们如果患上了淋巴瘤的话,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严重的伤害,目前,对淋巴瘤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其能直接切除病灶,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由于对机体创伤性较大,患者在术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发烧,一些患者甚至一直发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的威胁,那么,淋巴瘤病人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呢?发烧,即医学上所说的发热,其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发烧的经历,相信大家都能知道发烧带来的痛苦。
普通疾病所致的发烧,通过对症治疗很快就能有所缓解,并不会带来太大危害。
但若一直发烧,不仅会致使机体水分大量丢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而且还会对脏器功能造成损害,从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一旦淋巴瘤患者在术后出现一直发烧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治疗,以防影响患者预后。
因能直接切除病灶,手术在淋巴瘤的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但这是一种有创治疗,因而术后往往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发烧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导致术后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如血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吸收热;输血、输液、麻醉药物导致致热源反应被抑制所致的反应热;术前禁食、术后补液不足等引起的脱水热。
但这些原因所致的发烧维持时间短,体温也不会太高,多不需要治疗即可自愈,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影响。
一旦出现一直发烧的情况,则往往是由于术后感染所致的感染热。
此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以防持续性发烧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由于手术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术后还可能会因为复发、转移,再次面临病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因而术后必要的防复发工作也要引起重视。
由于无论是在防治术后并发症上,还是在预防术后复发上,中医中药治疗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因而目前已成为淋巴瘤术后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除了能辅助其他治疗外,还能以中医中药为主进行保守,如那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的患者,对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有着积极作用。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86)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86)(总分83.53,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 女性,34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伤口愈合良好。
1周后出现发热,下腹胀痛,大便次数6~8次/d,内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及尿频尿急,体温:39.2℃,轻度腹胀,下腹轻压痛本病人诊断应考虑为A. 肠粘连B. 盆腔脓肿C. 膈下脓肿D. 肠道菌群失调E. 膀胱炎2. 女性,34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伤口愈合良好。
1周后出现发热,下腹胀痛,大便次数6~8次/d,内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及尿频尿急,体温:39.2℃,轻度腹胀,下腹轻压痛此时,简单直接的检查手段是A. 直肠指诊B. 血培养及尿常规C. 腹腔穿刺D. 腹部X线片E. 腹部CT3. 男性,49岁。
酒后驾车,外伤性脾破裂,拟行剖腹探查术。
查体:面色苍白、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心率120次/分,律齐,血压80/60mmHg。
ECG提示:S-T段改变术前下列哪项处理不当A. 放置鼻胃管B. 快速输液C. 速配血型D. 抗感染E. 催吐4. 女性,34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伤口愈合良好。
1周后出现发热,下腹胀痛,大便次数6~8次/d,内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及尿频尿急,体温:39.2℃,轻度腹胀,下腹轻压痛最佳处理措施是A. 禁食,补液,抗炎B. 局部理疗C. 腹腔镜探查D. 经直肠或阴道后穹窿穿刺引流E. 开腹探查,经腹引流5. 患者女,68岁,肥胖。
咳嗽、咳痰2个月余,门诊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包块住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3年,平时用药不正规。
查体:T36.7℃,P108次/min,R18次/min,BP180/110mmHg。
空腹血糖:13.6mmol/L,心电图:心肌轻度缺血。
临床诊断左侧肺癌,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上肺叶切除术。
根据患者情况,以下术前准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检查肺、心脏及肝肾功能B. 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全身状况C. 术前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D. 降压药持续用至手术当日E. 术前控制血糖在5.6~11.2mmol/L,尿糖+~++6. 男性,78岁,胆囊切除术后第2天,自觉憋气、痰多、发热、腹痛。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004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05)(总分89.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腹部实质性脏器手术的切口属于A. 清洁伤口B. 可能污染伤口C. 污染伤口D. 感染伤口E. 轻度污染伤口2. 术后休克患者,在病情许可情况下,体位应为A. 平卧、头转向一侧B.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C. 高半坐位卧式D. 低半坐位卧式E. 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3. 头、面、颈部手术缝线的拆除时间一般为A. 4~5日B. 6~7日C. 7~9日D. 10~12日E. 14日4. 缺少复合维生素B()A. 可致水肿B. 影响上皮再生C. 抑制早期炎症反应,妨碍胶原纤维生成D. 影响细胞酶生成E. 出血抑制毛细血管新生,延缓纤维组织增生5. 男,20岁,因车祸伤到急诊室时血压70/40mmHg,心率每分140次,初步诊断为重度出血性休克时应首先输A. 葡萄糖盐水B. 葡萄糖溶液C. 平衡盐溶液D. 全血E. 血浆6. 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A. 禁食、禁饮12小时B. 禁食、禁饮8小时C. 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D. 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E. 禁食禁8小时、禁饮4小时7. 能有效制止四肢出血的止血方法是A. 指压法B. 压迫包扎法C. 填塞D. 止血带法E. 以上都不对8. 术后拆线时间错误的是A. 头面部4~5天B. 下腹部5~6天C. 会阴部6~7天D. 上腹部7~9天E. 四肢10~12天9. 通常以RV/TLC来评价肺气肿的严重程度,正确的是A. 20%~35%正常B. 30%~45%轻度肺气肿C. 40%~55%中度肺气肿D. 50%重度肺气肿E. 以上皆不对10. 围术期心理方面准备的主要目的是A. 体现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B. 对患者适度解释,向家属详细介绍病情、手术的必要性、效果、预后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C.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D. 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术后治疗E. 签署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11. 下列手术切口符合"Ⅰ/甲"愈合的是A.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口愈合良好B. 胆囊切除术切口愈合良好C. 胃大部切除术切口愈合良好D. 阑尾切除术切口愈合良好E. 肠切除术切口愈合良好12. 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术后肺不张的临床表现A. 术后早期出现发热、呼吸和心率增快B. 胸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C. 听诊常于后肺底部闻及局限性湿啰音、呼吸音减弱、消失或管状呼吸音D. 血气分析中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E. 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中等密度、边界不清的云絮状阴影13. 呼吸功能障碍者行择期手术,下列术前准备,不正确的是A. 术前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B. 停止吸烟2周C. 哮喘者口服地塞米松D. 肺部感染者,用药3~5天可手术E. 麻醉前给药量要少14. 下列不是手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的是A. 术后未放置引流管B. 术中止血不彻底C. 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D. 创面渗血未能完全控制E. 凝血功能障碍15. 男性,65岁。
术后感染热与吸收热的区别及护理
术后感染热与吸收热的区别及护理
吸收热:术后血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体温升高,一般于术后2~3天出现,体温变化幅度0.5℃~1℃,一般不超过38.5℃,三日后可自行恢复。
吸收热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对于吸收热有周身不适者给予酒精擦浴,用安痛定2ml肌注等,对一般不超过38.5℃者勿需处理,超过38.5C以上者,可酌情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点一般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可降至正常。
感染热:手术三日后发热在37.5℃以上,并出现弛张热,上下午相差2℃以上,一般是术后3~5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压痛,疼痛加重。
感染热的护理
休息,多饮水,解热镇痛及抗感染等支持和对症治疗,多做心理疏导,让患者树立信心,在充足有效的抗生素应用下,适当加少量激素。
2019.12.20
王飞。
外科热的名词解释
外科热的名词解释
外科热,又称为术后发热,是指在手术后患者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的体温升高,但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并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被诊断为外科热。
病因方面,外科热可以有多种原因导致,例如手术创面感染、术后肺炎、深部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
此外,术中或术后刺激导致的炎性反应、恢复阶段的组织修复也可能引起发热。
外科热的症状表现主要是体温升高,可能伴随出汗、心跳加快、乏力、食欲缺乏等症状。
体温可逐渐上升,并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根据体温变化可以分为急性外科热和亚急性外科热。
急性外科热的体温上升较为迅速,多在术后48小时内出现;亚
急性外科热的体温上升相对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对于外科热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其病因,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血液检查、X射线检查、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
根据
病因的不同,相应的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
例如,如果发现有低位感染导致的外科热,可能需要进行开刀引流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外科热,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支持性治疗。
此外,外科热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手术风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抗生素预防、术前清洁消毒等。
手术后,应及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以降低术后发热的风险。
总之,外科热是指手术后患者出现持续体温升高的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
对于外科热,应及时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注意预防措施的执行,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发热原因分析
发热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其变化幅度在O.5~1.0℃范围内,超过1℃,就应加以重视,并注意寻找原因不少医生把无菌手术后出现的体温升高简单归为“吸收热”,常常会遇到许多难以解释的发热病例,其实正确诊断和处理术后发热并不简单。
2 原因分析及处理2.1 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 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氟烷或安氟醚)引起的肝中毒等。
2.2.1 手术反应热手术反应热最为常见,本组中发生率约902%。
多在手术当天或第2天出现,2—4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38.5'E。
一般来说手术反应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问与手术大小和损伤的程度有关,其机理是人体遭受严重伤或手术后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反应和代谢改变,出现皮肤的血管收缩和代谢亢进,过度产热和氧消耗增加L2],此外损伤区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的分解产物吸收亦引起发热,即“吸收热”。
老人反应较迟钝,体温升高不明显。
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常给予支持疗法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考虑并发感染的可能,需仔细查明原因并治疗。
手术反应热老人术后出现体温升高 l℃以上或一般术后3 4天仍发热应等并发症。
2.1.2 输血或输液反应热输液、输血引起的发热并不少见,本组占2.7%。
发热出现在输液、输血过程中(输液反应有时表现为群发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严重者出现休克。
输液反应热的机制多是由:①输入液体质量不合格;②液体内加注药物质量不合格或配伍不当;③输液器具有质量问题;④输液环境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外源性致热源入血激活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1。
输血热为输血并发症,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其主要原因有:①致热源污染:如蛋白质、细菌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②免疫反应:病人体内有特异的抗体,如白细胞凝集素、血小板抗体等,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或经产妇病人中。
术后发热原因的5个“W”
术后发热原因的5个“W”外科手术后发热很常见,一般在38摄氏度以上,可能是严重并发症的早期征象,因此,外科医生需要仔细鉴别发热原因。
大约40%的术后患者会出现发热,但只有一小部分是由于感染引起。
感染引起的发热往往体温较高(>38.5摄氏度),常伴随白细胞升高,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连续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主要包括对外科手术的炎性反应、血肿吸收或肺不张。
术后发热,尤其是在大手术后24小时内出现的发热,常常是术后机体的正常反应,属于手术创伤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进行降温处理和补液即可。
术后发热原因各种各样,如何进行记忆并进行鉴别诊断呢?在著名医生剧《格雷医生》中,Meredith Grey提到了术后发热原因的记忆经典的5W规律,即:Wind、water、wound、walking、wonder drugs。
(考过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的人应该都知道)那么这5个“W”分别代表什么呢?请看下表。
分类术后发热出现时间具体含义Wind术后1-2天肺部原因,如肺炎、吸入性肺炎、或肺栓塞、肺不张。
Water术后3-5天尿路感染,主要与留置尿管有关。
腹腔感染。
Walking术后4-6天深静脉栓塞或肺栓塞。
Wound术后5-7天手术部位感染Wonder drug术后7天以上吻合口瘘、药物热,深静脉置管引起的感染当然,记住这5W规律并非一劳永逸,也并非绝对准确,应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甄别分析。
除了监测体温和白细胞,寻找发热原因离不开仔细的体格检查。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提示肺部原因,应进一步仔细听诊寻找啰音。
观察手术切口看看有无红肿、渗液,输液部位有无蜂窝织炎的表现。
长期留置鼻胃管的患者可能引起鼻窦炎。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胸片、痰培养、尿液分析、血培养、腹部CT等等。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欢迎转载、转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般升高幅度在1.0℃左右
2.常见的原因有感染、致热原、脱水等
3.术后24小时内发热,常常由于代谢性或内分泌异常、低血压、肺不张和输血反应
4.术后3~6日的发热,一般为感染所致
发热可能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可能的原因是感染、致热原、脱水等。
术后24小时以内发热,常常是由于代谢性或内分泌异常、低血压、肺不张和输血反应。
术后3~6日的发热,要警惕感染的可能。
一般要慎重应用退热药,防止掩盖病因。
应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法对症处理外,更重要的是应从病史和术后不同阶段可能引起发热原因的规律进行分析,可进行如胸部X线片、创口分泌液的涂片和培养、血培养、尿液检查等,明确诊断并作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