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瓯海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1、制订教学计划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教学目标、本学段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和标准,熟悉所任年级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学期、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②学生学习音乐的习惯、兴趣、方法和心理
③优秀生、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及所采取的措施
(2)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①认真学习本学期教材内容,确立本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
③列出本册教材各单元的重、难点
(3)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以音乐教学的五种基本原则(音乐本位、协同融合、创造发展、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原则)为依据,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进度
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音乐实践和检测等时间安排。
2、制订课时计划
音乐教师备课,应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实践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主题,用“合格教育”的目标治教,用“适合学生”的方法施教,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从教,让音乐属于每个学生。
(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参考书,了解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情况。
(2)挖掘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意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3)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从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出发,注重音乐体验,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音乐教学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
(5)上课前必须检查各种教学用具,如:键盘乐器、各种媒体、教学光盘、磁带及相关音乐资料等
(6)板书设计和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7)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取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二、上课
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音乐审美活动之中。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3.课前必须熟悉教案,作好充分准备,课堂上严防出现知识性错误。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教具运用自如,运用多媒体应讲究效率和效果。
5.课前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着美丽大方整洁,提前到达教室等待学生。
6.教案确定后,要严格按照教案内容上课,课后按教学目标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总结每节课的成败优劣和
提出改进措施,写好教学反思,反思字数不限。
7.歌唱教学:
(1)要体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原则,要有愉悦性。
(2)教师的范唱、伴奏、动作示范要讲究声情并茂,学生的歌声、动作、行为要讲究美感。
(3)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提倡“高位置的轻柔的歌唱”,注意对变声期的嗓音的保护。
(4)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8.器乐教学
(1)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器乐进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以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为主。如:竖笛、电子琴、口琴及口风琴等。
(3)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9.欣赏教学
(1)欣赏教学要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
(2)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3)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10.注重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情境、设置比较情境、利用语言、光线、美术、实物、音源等来创造情境。
(2)重视体验:①重视体验的独立性②重视体验的过程性
(3)强调探究:①探究性学习的设计环节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③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4)关注合作: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②加强学生间的合作③提倡教师间的合作
(5)加强综合:加强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综合。
11.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课本、乐器等上课工具;收集、了解相关音乐资料。
(2)课堂学习:营造艺术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互相评价。
(3)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课外欣赏一些好歌名曲,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追求高雅情趣的习惯。
三、课外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与音乐课相比,内容更丰富,天地更广阔,而且更多地涉及到艺术审美的个性与特长。加之形式多样富有活力,所以历来是深受学生喜欢与欢迎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课外活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合唱队、口琴队、笛鼓队、打击乐队、军乐队、舞蹈队、艺术团等。
2.有计划地开展“大合唱”、“歌咏比赛”、“学生音乐会”、“音乐欣赏会”、“音乐墙报”、“校园集体舞活动”及各种音乐知识讲座等活动。
3.各项活动应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为目的,各个活动小组均应有专业人员负责辅导、排练。
四、学业评价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评价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