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制作标本表内除法》单元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单元分析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292页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所编排的知识结构较传统教材有很大的改变,知识跨度比较大。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出并探索用25的口诀求商。第二个信息窗是在参观蝴蝶标本的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信息窗是前两个信息窗的延续,学生在采集和参观之后,亲自动手制作动植物标本,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第四个信息窗,创设了学生在海边采集贝壳的场景,引导学生探索倍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第五个信息窗通过学生制作贝壳标本,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逐步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体会倍的意义。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通过估算,发展学生的数感。

4、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能利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5、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重点: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单元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

2、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方法措施:

本单元中教学内容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从而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意识。鼓励并落实学生的算式多样化,这样使学生多创造,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采用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的办法,发展

数学思考。提供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空间,在练习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索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如开放性问题等等。这样来逐步发展创新意识及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课时划分:

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2课时

信息窗2观赏蝴蝶标本2课时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2课时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2课时

信息窗5制作贝壳标本2课时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回顾整理1课时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测试与讲评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