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伦理学引导初探

合集下载

见义勇为正确引导正确价值观事迹

见义勇为正确引导正确价值观事迹

见义勇为引导正确价值观事迹
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它体现了人类对于正义和善良的追求。

见义勇为需要勇气和智慧,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的支撑。

以下是一个关于见义勇为正确引导正确价值观的事迹:
一位年轻的女孩在公园里散步时,突然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湖边玩耍时不慎落水。

女孩立刻意识到了危险,她没有犹豫,迅速跳入湖中救起了小男孩。

在这个过程中,女孩展现出了她的勇气和智慧。

她没有盲目地跳入水中,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和情况,确定了最安全的救援方式。

同时,她也展现出了正确的价值观。

她没有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把救助他人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

这个事迹告诉我们,见义勇为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的支撑。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来,同时也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人们明白见义勇为的重要性,并从内心深处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见义勇为也需要智慧和勇气。

在行动中,我们要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和权利,不要轻易伤害他人的利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见义勇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大学生对见义勇位现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见义勇位现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见义勇位现象的调查报告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当今社会勇斗歹徒、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见义不为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那些面对歹徒行凶作恶或者身遭危难者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的“看客”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英雄流血再流泪”的现象亦时有发生,一些因见义勇为负伤致残及至献出生命的英雄,甚至得不到基本的治疗和抚恤。

人们呼吁进行立法以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立法属道德法律化范畴,有着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对见义勇为立法应有完整的理解,从而在借鉴各地见义勇为立法经验,包括刑法、民法上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见义勇为法,将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奖励、救助、安置、抚恤等各项事宜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尤其是明确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对国家和社会的救助请求权,明确国家、社会以及相关当事人对见义勇为者的责任,从而使见义勇为的义举受到法律的支撑,使见义勇为者真正解除后顾之忧。

近年来,频频见于报端的见义勇为行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同时又引发了许多问题。

鉴于此,本文试从立法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一、见义勇为的概念分析见义勇为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在我国古代,见义勇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

时至今日,见义勇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

然而,“见义勇为”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见。

不过,现在已颁布的一些保护见义勇为的地方法规对此有界定。

有的规定,见义勇为是指“公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

①也有的规定,“见义勇为是指不负特定职责的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利益,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

大学生见义勇为行为引导研究

大学生见义勇为行为引导研究

价值观的形成 时期 , 容易受到光怪陆离 的社 会现象和错综复
杂的社会思潮 的 消极影 响 , 如近 年 “ 小悦悦 事件 ” 等 道德 悲 剧, 就给大学生对见 义 勇为 的理 解 和践行带来 了负 面效应 , 同时也反映了加强高 校思 想政治 教育工作 的必要 性和 紧迫
性。

意愿 , 但其行 为选择也受到一些消极心理 因素和社会不 良风
第 四, 受到一些 社会 不 良事 件 的影 响 , 有些 学生 对做 好
事存在一定顾 虑。如问及 “ 你 在街上 , 有 陌生 人说 有急事 向
你借 手机 打 个 电 话 , 你 会? ” , 仅 1 1 . 4 %的人选择“ 借 给 他 打” , 7 2 . 8 %的人选 择 “ 视对 方情 况 而定 ”, 1 5 . 8 % 的 人选 择
想 观念 , 且具备一定 的安全 意识 和理性 看法 , 但 在行 为判定 方面还存在模糊 性。 第一, 对于见义 勇为 的好人 好事 , 基本 上予 以认 同。如
问及 “ ‘ 最美教师 ’ 张丽 丽为 了救 学生 , 被校 车压 断双 腿 , 你 认 为? ” , 8 8 % 的人 选择“ 很有职业素养 , 不愧为最美教师 ” 。 第二 , 具备一定 的安全 意识 , 知道 见义勇 为要掌 握科 学 方法。如问及“ 2 0 0 9年长江大 学几名学 生不会游 泳 , 在 长江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见 义 勇 为观 现 状
气的影响。 第一 , 遇到突发事件 , 大 多数学 生愿 意 出手相 助。如 问
为 了深 入 了解 当代 大 学 生 的 见义 勇 为 观 , 笔 者 通 过 问 卷
调查的方式 , 对 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见义勇 为行 为的 调研 。结果显示 , 当代大学生的见义勇为观总 体来 说是积极

大学生见义勇为行为浅析

大学生见义勇为行为浅析
第一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大力提倡见义勇为行为。社会道德舆论对道德行为选择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确立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才能促使大学生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为。如果社会道德舆论在价值导向上发生了问题出现了偏离和混乱对善行义举不给予赞扬、肯定反而予以讽刺、嘲笑对恶行不给予谴责、声讨反而给予同情、辩护那么就会使大学生的善恶标准产生混乱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变得冷漠使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发生动摇从而也就会使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偏离使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见义不为的人越来越多。
先进典型的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使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见
义勇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教材、进课堂。
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
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用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动员和带动大学生的见义勇为展示英雄人物在见义勇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用见义勇为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谴责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大学生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使大学生真正做到个人人格修养与社会责任担当的高度统一。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崇尚见义勇为人人支持见义勇为人人敢于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调查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大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中确实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据海南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表明当发
生特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时有的大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不予理睬不予捐款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的大学生选择了不让座的态度尤其在路遇坏人行凶抢劫偷盗时居然有的大学生选择了袖手旁观的态度。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仍处于不定、演变阶段。
见义勇为行为没有指标要求也不能依靠任何专门机构强制执行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即通过对善行的赞扬和恶行的谴责来正确引导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心理学表明对人们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赏或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种行为在社会中的存在程度。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以多种形式来彰显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人和事正确培育大学生见义勇为精神。

对当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基于见义勇为的视角

对当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基于见义勇为的视角
公共价值和公共生活的关心方面。 道德教育就是培养 长为“ ”也 就是利他之心 不断增长 , 德 , 道德情感 随之
公 民的积极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感 , 使其不仅要对 自 } 生 。 梭认 为 , 是 人 的 一 种 天生 的情 感 , 克制 产 卢 怜悯 能 己的发展承担责任 , 同时也要对社会乃至人类 的和谐 l 个人身上强烈的 自爱情绪 ,促进全人类的互相保护。 发展承担责任 。 ! 正是怜悯 , 使我们见到有人遭受苦难便毫不犹豫地去
各界的高度肯定 。他们 以可贵的精神风貌 , 当代学 ・ 为 有懂得感 恩 , 才会主动关 爱他人 、 心社 会 、 关 回报社
生树立了成长成才的榜样。见义勇为、 勇担社会责任 I ,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 会 自觉承担公共责任。 在教育方 的行为 , 出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 ; 折射 英雄个人及 群 l 法上 , 当课 堂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理论教 应
二、 道德教育的利他情怀

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
人 类 对正 义 的 关 注源 远 流 长 。亚 里 士 多德 认 为 ,: 生融入社会 , 参与公共生活, 提高 自身责任意识 。
“ 在各种德性中 , 人们认 为公正是最重要的。斯密说 : ” l
道德 的 “ 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其说是仁慈 , 毋宁说是公 正。 …… I 道 德 就 是 心 中有 他 人 。正如 刘 时 所说 : 公正是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 如果去掉了这根柱 l 特质是利他 , 我们 不能也无 需去创造利他本能 , 但我

l ・ 2
李柳青 : 对当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基于见义勇为的视角
公 民具 有 公 共 理 性 , 积极 参加 公 共 生活 , 别 具 有 公 一 特 是利他之心产生 的原始摹础 孟子认为人有“ 隐之 恻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范文 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对见义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范文 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对见义

大学生调研报告的范文调研报告——当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看法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想法,作出一些改善的方法,让社会风气更加和谐友爱.二、调查形式:1.络调查(50个学生);2.随机提问(50个学生)三、调查提问内容:1、您是否亲身经历或看见犯罪分子进行抢劫、行凶等犯罪行为?A、是B、否2、在您的印象中,当犯罪分子对群众行凶时,周围群众的反应是?A、团结一心,与犯罪行为作斗争B、个别人见义勇为,大多数人只作旁观C、所有人都冷眼旁观或起哄D、大家都在等待第一个挺身而出者,如果无人挺身而出,自己也不会站出来3、在您亲身经历过的犯罪行为中,周围群众做出了什么反应?A、有个别人挺身而出,帮助您对抗犯罪分子B、周围群众齐心协力,共斗歹徒C、围观者不少,但无人伸出援助之手4、当你看见小偷正在偷东西或是持刀抢夺别人财物时是否愿意进行语言或行为的阻止?A、愿意B、看情况C、其它5、您认为很多人都不愿见义勇为的主要是因为?A、别人事情与自己无关,不愿因他人之事致使自己面临危险B、其他群众都没有见义勇为,若自己一个人挺身而出会很孤单、有危险时也无人相助C、从媒体上看到见义勇为的人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D、从小家庭就教育要少管闲事,别惹事上身6、如果您今后有了孩子,在见义勇为这个问题上,您会怎样教育您的孩子?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事情能躲则躲B、视情况而定,能帮则帮,不能帮也不勉强C、无论犯罪势力多么强大,都要挺身而出、以正压邪7、当您从媒体上看到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得不到周围群众的帮助时,您的感受是?(可多选)A、替英雄感到难过B、认为周围群众不出手.相助多少也会有些道理C、下次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见义勇为D、下次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避免伤害到自己,更不会参与了8、您认为许多人见义不为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道德沦丧,甘于冒着牺牲自己帮助他人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已经没有市场B、社会对见义勇为者的鼓励还不够,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C、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旁观,自己一个人跳出来得不到大多数人的帮助,容易受到伤害9、你是否知道全国各地有见义勇为基金会及其电话号码?A、知道B、不知道C、其它10、如果把爱心、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统一到一起进行伤残、死亡等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和赔偿,不再进行区分,这个机构将延伸到国家的每个角落,你认为是否更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更能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A、更适合B、不好说C、其它11、如果我国有一专业的爱心、见义勇为的站,主要服务于需要求助和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们,为其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你个人认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否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A、会B、不会C、不好说D、其它12、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有三分之一的见义勇为人员,牺牲或受伤后,家庭生活从此陷入困境,你愿意为他们的生活捐献十元或二十元?A、愿意B、不愿意C、其它四、调查结果题号123456答案A(10)B(95)A(13)B(35)C(18)D(32)A(41)B(21)C(38)A(38)B(42)C(20)A(22)B(39 )C(10)D(29A(41)B(48)C(11)题号789101112答案A(51)B(30C(21)D(10A(28)B(30)C(42)A(11)B(59)C(30)A(31)B(50)C(19)A(32)B (24C(26)D(18A(67)B(10)C(23)(一)结果分析1.在调查的100份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有见义勇为的意愿,但是由于某些愿意不敢或没有办法见义勇为.学生的见义勇为行为绝大多数是受了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影响,还有社会风气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曾经经历过或者亲眼看见过犯罪分子犯法的同学有更强烈的意愿帮助别人.2.统计大约64%的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是一个人责任心的体现,一个责任心大的人会愿意在危急时刻挺深而出,也许他或则她会被诽谤或伤害,但是帮助他人脱离危机是他们的一种使命.这种大学身一般都是家庭和睦,父母常教导要学会帮助他们的学生.3.在遇见有歹徒犯罪的情况下,有极少数的学生会站出来,因为自身年龄和实战经验来说,他们是不合格的,当然实际情况一般也不允许他们挺身而出.4.少数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是不值得的,其实,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论语》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作为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是起码的要求,也许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理解见义勇为的价值所在,但如果首先在思想上就不承认这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这对于大学生心智的培养是很不利的.(二)结果总结大部分同学对见义勇为行为持赞扬态度.然而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在思想上是积极的,在行动上却是迟疑的.他们都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是在面临实际情形时人们往往不能相应的做出举动.同时,在对大学生为见义勇为而献出生命是否值得的问题上的看法很不统一、而且显得没有主见.也就是说,在面临需要见义勇为的情况时,他们很难决定自己该怎么做.是我们还存在少许中国人麻木的看客心理吗?我们认为不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一种集体的强烈意识.就是在危急时刻面前,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能第一个站出来,然后自己紧随其后.这反映出他们的心里是在犹豫的,而这种犹豫是源于思想的不坚定,也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不明确.我们的价值观还不成熟.五、调查总结1.我们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看法绝大多数是赞成的,但是当自己身处需要自己现身的时候往往是犹豫的,因为自己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害怕和自身的胆怯.2.调查中大学生对于自己的阐述对见义勇为的价值观时,认为见义勇为是一个可以帮助建设和谐社会,让更多的人知道社会是需要大家的帮助,不是个人而是群体.3.大学身们认为见义勇为和自身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密切相关.4.我们大学生正值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价值取向尚未明确.作为学校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和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自己,应积极的塑造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社会了解事实,加强同学朋友之间的思想交流.努力建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5.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速,我们大学生的素质也应该渐渐提高,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奉献精神,乐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力量或钱财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慢慢的需要大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帮助他人的本质其实是在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并不是在鼓励学生去见义勇为一些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而是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度过难关.六、想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的并不定是在别人遇到危险情况下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在平时定期献血、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传承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可,这也是提升自身修养和价值的渠道.让我们一起从不成熟到成熟吧.。

关于见义勇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见义勇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见义勇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高校担负着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任。

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

在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袖手旁观的行为,高校应该引起重视。

不要让这种不良风气,影响到大学生群体。

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精神。

标签:道德;教育;高校一、不救助行为的现状中国人的看客心理自古就存在,而当今这种现象依然没有改变,反而近些年来发生的案件更多了。

在新闻媒体上常能看到频繁报道见死不救、见危不救、见义不为等类似案件的发生。

更有甚者还在一旁呐喊、助威、喝彩等一系列不去援助的行为,造成了好多恶性后果。

在场群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欲,让别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不得不感慨是我们的道德体系出了问题,还是民众会在这种方式下找他们想要的满足感。

一边国家是采取好人好事奖励的宣传或树立典型人物等方法,一边是人们视而不见、袖手旁观行为的频频报道。

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还处于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阶段,一旦有不良风气传入,在大学生的思想里播种,那将难以想象。

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在校园里良好的学习生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针对袖手旁观的行为在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了新一轮的思考与挑战。

二、关于见义勇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1.对高校校园的意义高校对袖手旁观的行为教育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在高校,大学生生活比较好集中管理,高校教师团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担负起大学生德育工作会比较方便。

高校校园德育目的不是简单或单一的传授道德上行为和行为培养,更多的是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书育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培养社会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尤为活跃,这就使得高校教师团队如何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保护校园的和谐生活,让大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同学,热爱集体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袖手旁观的行为传入到校园生活中,会让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变得冷漠、自私自利、校园的治安混乱,失去校园应该有的乐趣。

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大学生见义勇为调查报告引言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培养和践行见义勇为的精神。

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在面临见义勇为时的行动。

一、见义勇为的定义和重要性见义勇为是指在面对他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或遭遇紧急情况时,主动采取行动去保护他人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行为。

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见义勇为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见义勇为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他们普遍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勇敢和无私的行为,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并且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概念存在模糊和不清晰的情况,他们认为见义勇为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与自己无关。

三、大学生在面临见义勇为时的行动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在面临见义勇为时愿意采取行动。

他们认为见义勇为是每个人的责任,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面临见义勇为时会犹豫或选择放弃行动,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和后果。

这表明大学生在见义勇为行为上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矛盾。

四、大学生见义勇为的障碍和解决办法在调查中,大学生提到了一些见义勇为的障碍,如担心个人安全、缺乏法律保护和社会舆论压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见义勇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法律保护和支持。

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树立见义勇为的正面形象,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结论大学生见义勇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动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大学生在面临见义勇为时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矛盾。

为了促进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发展,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法律保护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等措施的支持。

开创见义勇为事业新途径的思考

开创见义勇为事业新途径的思考

创新参与方式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 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见义 勇为事业,丰富参与形式 和内容。
05
开创见义勇为事业新 途径的未来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见义勇为保障水平
制定《见义勇为法》及配套法规
制定专门的见义勇为法律法规,明确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保障范围、奖励措施 等,为见义勇为事业提供法律保障。
资金不足
见义勇为事业通常依赖政府资金 和社会捐赠,但资金来源有限,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活动组织、
宣传和奖励等需求。
参与度低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形式单一 等原因,公众对见义勇为事业的参 与度不高,影响了活动的广泛性和 深入度。
协调不畅
见义勇为事业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 ,但各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 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历史背景
见义勇为自古有之,如中国古代 的侠客文化、近代的义士救国等 ,但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见义勇 为在国内外学界尚无统一定论。
当前见义勇为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
近年来,见义勇为事业发展迅速,政 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同时见 义勇为的认定、保障、奖励等方面也 取得了一定成效。
问题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奖励机 制不完善、社会认知度不高等。
02
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扩大见义勇为事业的宣传覆
盖面,增强宣传效果。
培养价值观念
03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见义勇为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
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奖励和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
设立奖励制度
设立见义勇为奖,对表现突出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表彰和奖励, 激发社会正能量。
提供经济援助
为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行为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其度过难关。

大学生对见义勇为和明哲保身行为的态度调查研究PPT文档23页

大学生对见义勇为和明哲保身行为的态度调查研究PPT文档23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大学生对见义勇为和明哲保身行为的态 度调查研究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和对策(应用伦理学)》

《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和对策(应用伦理学)》

《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和对策(应用伦理学)》第一篇: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和对策(应用伦理学)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和对策作者班级:09思政6班作者姓名:张森作者学号:xx644611论文成绩: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和对策作者:张森(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湛江524048)摘要:以见义勇为缺失为出发点,从法律、政治、制度等伦理角度着手,分析了当前社会见义勇为行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探讨了见义勇为保障制度的软弱,和因此带来的社会影响。

针对制度上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为的是见义勇为的制度保障可以尽早完善,确实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倡导社会正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见义勇为;保障制度;法律保障;奖励制度见义勇为行为,它是指对行为者本身权利义务没有直接联系,而对他人生命、财产或国家利益或社会秩序有损害、有不良后果的事件发生时,用自己作为的行为,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国家利益、社会扶序.见义勇为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公共或他人利益,受益的并不是行为人自己。

行为的客观结果,.或者是扶正祛邓、惩恶扬善,或者是抢险救灾、舍己救人,或者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1]见义勇为本来是好事,但是在现实中,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经常发生,见义勇为者的权益难于得到保障,所以有时候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而这带来的影响是极坏的。

鉴于此,社会急需完善鼓励见义勇为的法律、制度等保障,这不仅是为了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更是为了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见义勇为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分析1、立法上的局限性这些年来,我国加强了见义勇为行为保护立法,但是有关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责任承担等问题的规定仍然不够明确,因此引发的在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行为认定不规范、许多见义勇为者难以获得实质性保护等现象的频繁发生。

(1)立法并没有统一规范见义勇为行为的概念。

虽然我国现有见义勇为行为法律制度已经存在,各地见义勇为专门立法也基本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了界定,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划定却存在相当的差异。

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研究(终稿)

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研究(终稿)

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课题负责人:学号:学院、专业:年级、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2010 年12 月10 日关于大学生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社会风气的调查研究内容摘要:最近社会上频繁出现“助人为乐抑或见义勇为反被诬陷”的现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品质正在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在他人需要帮助之时不伸出援助之手。

社会风气逐渐冷淡,社会道德逐渐滑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生作为承接社会关系的中间力量,他们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价值取向如何对于当前以及以后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如何更好的让大家变不敢伸援手为积极伸援手,如何更好的优化我们的社会风气都值得研究与解决。

要想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就需要我们大家彼此多些信任,学会感恩,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大学生社会风气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社会调查概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品质、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两种精神都是从自身出发,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维护他人或集体的利益,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论语·为政》中写到:“见义不为,无勇也。

”明朝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第14回也讲到:“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被多次强调,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公民道德建设。

而助人为乐与见义勇为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当代社会也同样备受关注。

在以"和为贵"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本精神所体现的道德关系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

二者的相似点在于维护他人利益的目的,而不同点在于在考虑他人或集体利益的同时对自身利益的取舍程度。

“助人为乐”是指在自身利益有保障的情况下不自私不自利,分享自己拥有的东西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以期达到共同进步。

大学生对见义勇为和明哲保身行为的态度调查研究

大学生对见义勇为和明哲保身行为的态度调查研究

结论
• 可是背后的见义勇为的人,流血又流泪的 尴尬,对我们的选择,是不是有很大的影 响。所以,我想要调查,我们当今社会的 明哲保身行为,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正义感 和责任感降低了吗?所以大学生对见义勇 为和明哲保身的行为的态度调查研究是很 有必要的.
四、参考文献
• [1]郑冰. 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几点思考.经济师 2011 年第7期 • [2]庄玲玲.浅析见义勇为者的赔偿责任——从《家有儿女》 中的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 2009.9(上).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117-02 • [3] [3]现在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 . 典编辑室编.1983.01 • [4]汉语大辞典简编委员会. 汉语大辞典简编(M). 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1998:3161. • [5]王兆林,姬焕英. 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J). 教育科 学研究.2002(10): 18-20.
10月12日,重庆市璧山县,一老人摔在路边, 许多学生围观却无人搀扶 图片来源腾讯网。 如果是你,你会扶吗?
• 10月12日,重庆市璧山县,一老人摔在路边,许多学生围 观却无人搀扶,照片发到网上后震惊全国人民。 • 10月11日上午,66岁的老人龚维裘在距安徽省红十字会医 院门口仅20米的地方摔倒,路人向医院求救后,医院却不予 施救。半小时后,老人被120急救车送至合肥市105医院抢 救,但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 8月27日,江苏如皋**接到报警,称一大巴撞倒一名骑三轮 老人后逃逸。面对警方调查,老人一口咬定被大巴撞倒,而 大巴司机称自己看到老人倒在路上,便下车搀扶。警方调看 监控系统,证明司机所说属实。 • 2006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彭宇案”, 让人不得思考,我们到底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据最新报道 称,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 “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 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 即45876元,10日内给付。 (以上消息均来自人民网)

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调查报告

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调查报告

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调查报告见义勇为行为调查报告一、引言见义勇为行为是指在面对危险或不公正的情况下,主动挺身而出,为他人的安全和利益着想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需要勇气和决心,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

本报告旨在调查见义勇为行为的现状和影响,以及对这种行为的评价和认识。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2份。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态度、理解和评价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3.1 见义勇为行为的认知在被调查者中,92%的人对见义勇为行为有所了解,其中58%的人对其有明确的定义和理解。

这说明大多数人对见义勇为行为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其内涵。

3.2 见义勇为行为的评价在被调查者中,90%的人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勇敢和伟大的行为,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冲动和不理智的表现。

这表明大部分人对见义勇为行为持积极的态度,并且认为这种行为值得鼓励和赞扬。

3.3 见义勇为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在被调查者中,75%的人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和责任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改变他人的命运。

同时,82%的人认为见义勇为行为能够激励他人,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见义勇为行为,本报告还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4.1 李明的见义勇为行为李明是一名普通的市民,他在路上目睹了一起抢劫案。

尽管面对歹徒的威胁,李明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成功地将歹徒制服,并保护了被抢劫者的安全。

李明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扬和媒体的报道,他成为了见义勇为的典范。

4.2 张华的见义勇为行为张华是一名消防员,他在一次火灾中救出了被困的居民。

面对火势和浓烟,张华没有退缩,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火场,成功地将被困者救出。

张华的行为不仅挽救了生命,也展现了消防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

五、见义勇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见义勇为行为是社会进步和和谐的重要力量。

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见义勇为”现象分析

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见义勇为”现象分析

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见义勇为”现象分析【摘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的体现。

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往大了说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相处,各尽其责,共同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往小了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关系。

我们要对生命负责、珍惜生命,但不苟且偷生。

我们不惧怕死亡,但一定要死得有价值。

不要漠视生命的重要,更不要对垂死的生命袖手旁观。

见义勇的同时也体现了生命价值,二者是不冲突的。

【关键词】见义勇为生命价值公德法律为了更好的阐述见义勇为和生命价值的问题,我先举两个案例。

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发生在安徽。

2002年5月28日凌晨4时,在安徽省芜湖市,青年教师谢小云因见义勇为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妻子林金华及女儿生活无着,将被救助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辩双方的焦点集中在被救助者有没有义务赔偿的问题上。

新芜区法院一审判决原告林金华胜诉,并责令被告支付3万元赔偿金[1]。

10·24湖北大学生英雄集体,90后组成的群体再一次展示了青年一代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在关键时刻,信仰生命的神圣,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他们创造的“人梯精神”感动了中国人。

但看到这里,我脑海里联想到那三名溺亡大学生的家长悲痛万分的场面。

事实上,此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很多见义勇为行为人的人身或财产权由于见义勇为行为而受到损害,却得不到应有的相应补偿。

类似局面使富有正义感的人们深受打击。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见义勇为和生命价值的概念。

一、见义勇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宋史·欧阳修传》中载有:“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伦理学引导初探摘要: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知行背离”和“流血又流泪”的不良现象。

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以期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伦理学引导见义勇为,指的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便勇敢地去做。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弘扬民族正气、展现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经济追求功利性的惯性,导致当今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道德滑坡,影响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对见义勇为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良好社会风气的构建,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积极地伦理学引导,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表彰和宣传大学生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关心支持见义勇为行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见义勇为,使见义勇为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发扬光大[1]。

一、当代大学生的见义勇为现状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历程,因此包括见义勇为在内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主流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认知层面一是多数大学生具有惩恶扬善、助人为乐的思想观念,但在行为判定方面还存在模糊性。

对于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大多予以认同,同时知道见义勇为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但在见义勇为的判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不清楚哪些情况下需要挺身而出。

二是很多大学生对见义智为认识不足,不能明确见义智为与见义勇为的关系,缺乏见义智为的观念。

(二)实践层面部分大学生有将见义勇为付诸行动的主观意愿,但其行为选择受到一些消极心理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知行背离”的不良现象。

虽然总体上认同见义勇为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思想上也有见义勇为的意识,但落实在实践层面上,真正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却不多。

面对老人倒地、儿童落水、歹徒行凶时有些持观望态度,不能付诸实际行动。

另外在付诸见义勇为实际行动时,由于缺乏基本的救人自救能力以及科学的方法,出现很多见义勇为不成反害己的“流血又流泪”事件,没有形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二、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现状成因分析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

大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们见义勇为观念和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中国传统道德偏重个体修养和个体私德的完善,对公共场合的道德却很少提及。

梁启超指出:“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

此缺憾之必当补者,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

”[3]加之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形势,传统的社会习惯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动,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道德水准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人们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理[4]。

见义勇为的正义感、责任感淡化,大学生对待见义勇为的知行背离和观念对立正是转型社会人们思想产生波动的一种反映。

(二)家庭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上具有异质性,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迷茫。

学校侧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而学生在家庭受到的则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和追求利益回报的功利性教育。

这种异质性造成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迷茫,削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正面影响[5]。

(三)学校方面一是单调封闭的教育手段与受教育者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有效性体现的重要环节在于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身心需求的一致。

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做法,习惯于宣传空洞的政治口号,用深奥、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忽视了对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导致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包括对见义勇为精神的抵触。

二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

即便设置了专门的体育课程,开展了一些安全教育,但很多都是形式,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实战演练。

(四)同辈群体同辈群体主要指在年龄、爱好、兴趣和背景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一群青少年或青年。

同辈群体容易建立一个由自己的兴趣、娱乐、衣着、行话俚语、符号、价值观念等构成富有特色的亚文化[6]。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选择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

在面对见义勇为选择时,大学生往往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当自己所在的同辈群体做出积极回应时,他也会积极参与,挺身而出;而当同辈群体冷漠无视时,他可能会瞻前顾后,持观望态度。

说明大学生面对见义勇为时,从思想观念层次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存在一定难度,是大学生见义勇为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伦理学引导对策由于大学生在见义勇为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一)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思想观念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前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确立引导的方向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7]。

大学生见义勇为思想观念的伦理学引导,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确立引导的基本内容。

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见义勇为的方向和内容,增强大学生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能力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基础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提高基本的自救和救人能力,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具备良好的体魄。

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消除瞻前顾后的忧虑,提高见义敢为的能力。

第三,引导大学生提高承受见义勇为不良后果的能力。

由于见义勇为往往事发突然,缺乏必要的准备应急措施,因此在见义勇为后时常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给见义勇为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伤害。

不管是社会还是其他原因所,都要引导大学生提高承受见义勇为不良后果的能力,为大学生见义敢为、见义勇为消除后顾之忧。

(三)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关键首先,引导大学生从见义勇为的思想转变为见义勇为的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性真理的唯一标准。

引导大学生消除“看客心理”,把见义勇为的思想转变为见义勇为的实践。

其次,引导大学生从见义勇为的实践转变为见义智为的行为。

见义智为,就是面对具体的道德冲突,作为道德主体,要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怎样做出道德行为又不至于让自己受到伤害。

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见义智为,既保全自身又利于他人和社会。

第三,引导大学生从见义智为的行为转变为养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见义智为的前提是“要为”,然后才是“智为”。

“见义智为”本身就是有道德的表现,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四)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四位一体的伦理学引导体制是实现双赢效果的保障首先,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见义勇为提供舆论和制度支持。

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为见义勇为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坚实的道德基础。

另一方面要做好见义勇为英雄人物的各项善后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的社会奖励和社会保障机制。

既要有政策引导,又要加大投入,让见义勇为者消除“风光一时,痛苦一生”顾虑,激励人们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来[8]。

其次,学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能力。

面对大学生价值困惑,高校应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不断在消除困惑中成长,在超越自我中成熟。

同时开设大学生自救救人能力课程,开展自救救人演练和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救救人的能力。

再次,家庭要抛弃功利观,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家庭具有抚育下一代、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价值观的重要功能。

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做出见义勇为的行为,落实见义智为的实践,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示范。

最后,要谨慎选择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同辈群体榜样,选择在见义勇为中涌现出的见义智为、“利他不损己”的英雄群体,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

总之,发扬见义勇为精神,自觉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义务。

通过伦理学角度的积极引导,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见义勇为的核心理念,唤起他们践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发扬见义勇为的优秀传统,引导他们养成见义智为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1]马中全.大学生英雄现象的精神实质及其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2(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3]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17.[4]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1.[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7]郑士鹏.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价值及其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8]王兴本.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之我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