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以班级拓展训练为例,介绍一个高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
一、实验目的和背景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研,了解和掌握班级所在地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该实验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本实验需要准备的器材和材料有:地图、测量工具(如量杯、计时器、罗盘等)、调查表格和问卷调查等。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先通过地图的观察,了解班级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地理特点。
2.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特点,如山地、水系、地貌等。
3. 小组根据选取的地理特点,制定相应的调研方案,并提前准备调查表格和问卷。
4. 小组成员外出实地调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填写调查表格和问卷。
5. 调研完成后,小组们回到教室,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6. 学生利用整理好的数据,制作调研报告和展示资料。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对班级所在地的地理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小组们根据选定的地理特点,可以比较不同地理特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讨论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五、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可能会遇到测量工具的使用问题,或者数据整理和分析不够准确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实验前进行一次简短的理论讲解,确保学生对测量工具和数据处理的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共同讨论,提高实验效果。
六、实验的拓展应用本实验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
通过调研和观察,学生们可以对城市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七、实验的评价和建议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不仅巩固了地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甲 ( 阳 )一边 公 转 一边 自转 。 当点 A 自转 一周 ,A 二 次 面 向恒 星 乙,所 流 痕 的偏 转 方 向 ; 第 三 步 ,再 将 雨 太 第 花 时 间2 时 5分 4 ,是 一个 恒 星 日。但 是 ,点 A还 没 有 第 二 次面 对 甲。 点 3 6 秒 伞伞尖代表 南极 点,重复二 、三步 A 着 再 自转 5 ,此 时点 A第 二 次面 对太 阳 甲。 点 A共 自转 了30 9 . 接 9 6  ̄5 骤 ,但 自转 方 向 与二 步骤 相 反 。 分 所 花 的 时 间是 2 / 时 。其 他 情况 :地 球 只 自转 不 公 转 、地 球 只公 转不 自转 析 得 出结 论 :地 表 物 体 做 水 平 运 动 41  ̄ 和地 球 公 转 方 向是 自东 向西 时 ,再 比较 恒星 日和 太 阳 目的 区别 。这 种 教 学方 时 ,运 动方 向会 发 生 偏 转 ,在 北 半 式 ,大 大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 ,解决 教 学难 点 。 球 向右 偏 、南半球 向左 偏 。
一
尖代表 北极 点朝 上 ,在 伞尖 滴适 量 【 步骤 】 地球仪赤道取 一点A ,最前排 一学生 甲扮演太 阳,同组最后排 的 墨水 滴 ;第 二 步 ,模 拟 地 球 自转 学 生 乙扮 演遥 远 的一颗 恒星 。 点A 甲和 乙都在 同 一线 上 ,地 球 仪 绕 学 生 、 方 向进 行 旋 转 ,观 察 并 描 述 墨水 滴
14 2
搿 期 期
!
! ! : 竺 竺
实 教学 验
京 时 间 ; 根 据 当 地 地 方 时 与 东 经
1 O 的地 方 时隔 板 、 蓝色 冷 o 2
【 器材 】 明的长 方形 的中间 透 值 。对 数据 进行 分析 ,得 出结论 。 【 结论 】两支 温度 计显 示的温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是学生接受地理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国家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高中地理课程的结构体系、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物质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术三个部分。
1. 物质地理物质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包括地球的形态、构造、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物质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它为人文地理和地理技术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环境基础。
在高中物质地理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地球的形态和构造、地球的地貌、气候和水文、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包括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3. 地理技术地理技术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学科,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技术是地理学中的新兴分支,它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在高中地理技术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高中地理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使其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 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高中教育中的地理教学方法
高中教育中的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还能拓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教师们应当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讨论几种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将地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实例,如城市化过程、环境问题或经济发展等,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理论,加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实地考察与实验实地考察和实验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地理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或进行小型实验,可以使他们亲自感受与观察地理现象,加强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学生可以亲自走进农田,了解作物生长的过程,或者通过水污染实验,探索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实地考察和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例如,通过使用数字地图和卫星影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河流等特征。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某一地理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和补充,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巧用模拟实验法,提升地理实践力——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为例
54 1£昨鹽驚畫睪第验教学巧用模拟实验法,提升地理实践力——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为例刘诗瑶(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摘要:地理实践力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模拟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 式。
以模拟实验法为切入点,列举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三个实验,补充课堂实验案例,促进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模拟实验法;地理实践力;喀斯特地貌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模拟实验作为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具有可操作、易开展的特点,它不仅能模拟地理现象、还原地理情境,还 能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
在教学中使用模拟实验法, 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观测能力,增强分析探究能力,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本文围绕“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设计了丰富的地貌实验教学案例。
通过列举的三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喀斯特地貌成因,为地理教师开发和设计实验 课程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模拟实验设计借鉴美国髙中地理主流教材《科学发现者一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和香港高中地理主流教材 《高中活学地理(第二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水 的侵蚀力”“水的流动性”“岩石的可溶性”三个角度, 整理和设计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系列模拟实验。
1.实验一: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水的侵蚀力”的关系[实验目的](1)学习流水侵蚀的相关知识。
(2) 验证降水对地表具有侵蚀作用。
(3)培养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4)激发学习地理科学的探究精神。
[实验器材]橡皮泥、自来水、矿泉水瓶、钉子、盛 水器皿。
[实验步骤](1)把橡皮泥捏成圆锥体,模拟山 峰。
(2)将橡皮泥放入盛水器皿内,以便收集实验废 水。
(3)用钉子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瓶盖上钉出几个小洞,将水瓶倒置用于模拟降水。
(4)用力挤压矿 泉水瓶,使水流冲击橡皮泥。
(5)重复上一步骤3 ~5次,观察橡皮泥表面有什么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 表”上。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表层现象和地理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实践和创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是每位地理教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方法。
一、实地考察与地理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方法。
通过带领学生亲身走进实地,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地貌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山区或海滨,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并进行实地测量和采样。
在学习人口与城市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或城市规划展示区,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除了实地考察,地理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来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调查和研究,如调查本地区的交通状况、环境污染程度等,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地理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虚拟仿真等工具,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和模拟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可以利用GIS软件制作地图,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模拟实验。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影像,让学生通过解读卫星影像来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地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观察和实验。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问题导向的地理教学问题导向的地理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浅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浅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常识和地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地球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以下是方法的一些建议:
1.实施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法之一,它使学生更主动,介入到实际环境中,通过实验、实地观察、调查等活动,既学习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探
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可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机软、硬件等多媒体工具,呈现丰富
的图片、视频、文本和声音内容。
3.实施案例学习法
对于学习地理的学生来说,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是有助于营造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一些热点、时政或生活实践案例进行探究,帮助学
生深入了解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鼓励学生互动交流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充分落实互动交流的思路,鼓励学生发表他们的观点和思考过程,借此彼此相互启发和借鉴,并证明自己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和相关性。
5.注重实物展示和现场实践
实物的展示和现场实践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行动性知识,例如:地形地貌的实地观察、台风的仿真体验等,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掌握更多地理知识,从而走向更加成功的路程。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一、背景介绍地理学作为一门涉及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地理实验教学作为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因此,制定一套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实验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操作仪器、采集数据、整理资料和绘制图表的技能;3. 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地球和地理坐标系的认识与实践- 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和测量太阳高度来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自转运动,进而建立地理坐标系的概念。
2. 大气环流和气候实验- 学生利用气象仪器和气象数据,观察和分析大气环流的形式,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3. 水文循环和地表水实验-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水文仪器的使用,研究水文循环的过程和地表水的变化规律。
4. 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实验- 学生通过地质样本的观察和实验模拟,理解地壳构造的形成原因和板块运动的机理。
5. 山地风景和地形演变实验- 学生进行山地地貌的测绘和地形演变的模拟实验,探究山地风景的形成和地形的发展过程。
6. 农业与农耕实验- 学生选取农田实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农业与农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7. 工业区规划与环境保护实验-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模拟规划,思考如何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平衡。
8. 都市化与城市规划实验- 学生选取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和模拟,研究都市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9. 人口统计与人口迁移实验- 学生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思考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
10. 旅游与区域发展实验- 学生选择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模拟规划,研究旅游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和地理环境的保护。
四、实验方法1. 理论讲解:教师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高中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探究
高中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探究一、实验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亲自进行地理实地调查和观测,学会使用地理仪器,掌握地理图像的解释和分析,这些操作经验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2.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亲身经历”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环境,深刻领会地理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地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和总结实验结论,这些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 确定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应当与地理课程紧密结合,围绕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展开。
在确定实验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确保实验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还需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确定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地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
常见的实验教学方法包括示范实验法、讨论实验法、小组合作实验法、自主设计实验法等。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虚拟实验软件、模拟实验器材等进行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3. 确定实验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地理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要求教室内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以满足实验操作的需要。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材料,搭建好实验平台,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2、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3、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策略探讨4、高中地理教学全程设计视角分析5、谈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渗透全文总字数:17687 字篇一: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将生活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其能够结合生活案例探究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引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地理核心素养基本概述(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对地理事物全面、系统、动态认识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了解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对这些因素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做出一定的解释,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
(二)对地区区域有基本了解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分析、解释和预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等问题,从而形成基于某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区域发展概念。
(三)提高地理的实践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实践活动包括户外地理调查、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最新完整版)高中地理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了解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过程。
以下是一些高中地理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有趣和实用性,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高中地理教学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互动等,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高中地理教学需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思政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思政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操作,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地理实验教育教案
高中生地理实验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实验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习和掌握地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实验一: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现象,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 在室内选择一个开阔空间,用圆盘代表地球,以一定的速度自转。
- 在圆盘上放置一个小球,代表观测站点。
- 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地球公转的现象。
2. 实验二:地形图解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解析地形图,理解地理信息的表示方式和解读技巧。
实验步骤:- 分发地形图给学生,并解释地形图的符号和颜色含义。
- 要求学生根据地形图上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如地势高低、河流走向、山脉分布等。
3. 实验三:气候变化观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气温和降水变化,了解气候的季节性和气候带的分布。
实验步骤:- 将气温计和雨量计放置在固定位置,每天测量气温和降水量。
- 记录数据,并制作相应的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 分析统计图,观察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
4. 实验四: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分析土壤成分,了解土壤的特点和适宜种植的因素。
实验步骤:- 收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并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颗粒。
- 采用酸碱指示剂测试土壤pH值,并测量土壤湿度。
- 根据土壤的成分和特点,分析适宜种植的植物和农作物。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指导:教师先示范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解释相关实验原理和知识点。
2. 实验探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3. 实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析数据,解释实验原理和相关概念。
4. 实验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仪器使用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数据分析和观点表达的能力。
《2024年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为例》范文
《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作为我国主流教材之一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以其丰富的活动设计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本文旨在研究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活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活动设计特点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的活动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践性: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多以实践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2. 综合性:活动设计涵盖了地理知识的多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3. 趣味性: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活动的教学策略1. 小组合作式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地质构造与地貌”这一章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分组探讨不同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
2. 探究式学习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情境模拟教学策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城市规划与交通”章节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城市规划师,设计一个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
四、活动在教学中的应用1. 课堂导入:利用活动作为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人口分布与迁移”章节中,可以通过一个模拟人口迁移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知识巩固:通过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节中,可以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人教版自然地理为例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人教版自然地理为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人教版自然地理为例一、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富含着丰富的实践内容。
高中地理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其中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探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并以人教版自然地理教材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二、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1.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地理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实践的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气候与天气的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测气象数据、制作图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加深对气候与天气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参与实地调查、野外观察等活动,学生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地理环境和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活动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制作,如制作地理图表、观测地理数据等,这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高中地理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活动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三、人教版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教学人教版自然地理教材以“实践应用”为一个可选单元,其中包含了多个实践活动。
这些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地调查人教版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提倡学生进行实地调查。
例如,在学习地理资源的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一片农田、一座山脉或者一处水库,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了解实地地理环境,从而深入了解地理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等。
2.地图制作与图像阅读人教版自然地理教材还推崇地图制作和图像阅读的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地理图表、解读图像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设计一个高中地理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并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地理中的气候、水文和地貌等方面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观察气象要素的变化、测量和比较两个地区的降雨量、研究地貌变化等。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包括温度计、雨量计、水平仪、地图、相机、观测记录表等。
四、实验步骤1. 第一步:观察气象要素的变化要求学生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观测并记录一周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地方进行观测并比较结果,以加深对气候的认识。
2. 第二步:测量和比较降雨量要求学生使用雨量计在两个不同地方进行降雨量的测量,并比较结果。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城市和一个农村地区进行比较,以了解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
3. 第三步:研究地貌变化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地貌类型进行观察,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记录。
学生可以选择河流、湖泊或海洋等地貌进行观测,以研究地貌变化的规律。
五、实验记录和分析学生需要将实验过程中的观测数据和照片整理并做成实验报告。
报告可以包括实验目的、所用仪器和材料、观测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六、实验效果评估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总结实验的效果和结果。
他们可以根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估实验的成功与否。
七、实验延伸本实验可以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气候变化、水文问题和地貌演化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观测。
八、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观测时发生伤害等。
九、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地理实验,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观察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 年第 5 期
提遥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袁应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袁为不同个 体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地理课程袁 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袁 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遥
参考文献院 [1]卢振国.小议野以学为主袁多元互动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
揖摘要铱实验教学法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助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袁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遥 通过实验教学
学生能够获得直观体验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袁提高地理实践能力遥 本文以野地转偏向力冶实验为例袁研究实验教学在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袁提出实验教学的不足和建议遥
揖关键词铱实验教学 高中地理 地转偏向力
实验教学的关键在野实验冶袁实验需要学生去实践和创新袁 在实验过程中体现实验教学的意义院 淤实验为学生创造兴趣 点袁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的实验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袁使其从心理上由畏难情绪转变为亲近学习曰于实验的过程 是学生感受知识尧验证知识的过程袁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袁提 高学习效果曰盂实验的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袁锻炼学生 动手能力尧合作能力尧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曰榆实验结果 成功与否都是一种收获袁 实验成功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心袁实验不成功袁刺激学生的探究精神袁积极动手动脑改善实验 等遥 实验过程是实验教学的核心袁地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只是 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袁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遥
揖实验器材铱 选用地球仪尧塑料球尧撑开的雨伞等球状物曰墨水等遥 揖实验步骤铱 淤标注球状物虚拟北极点并朝上袁在球状物表面滴适量墨 水曰 于模拟地球自转曰 盂观察并描述墨水流淌痕迹曰 榆将球状物虚拟南极点朝上袁重复上述步骤袁注意自转方 向的变化遥 揖实验结论铱 通过实验袁证明地球表面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袁物体运动 方向会发生偏移遥 在北半球向右偏袁在南半球向左偏遥 揖实验分析铱 该实验优点是实验器材简单易得袁 实验步骤设计合理明 确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院首先是实验器材袁地球仪或雨伞表面滴 墨水袁易对物品造成污损袁且清洗时间较长袁不利于课堂上实验 的重复曰其次是实验过程袁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淤和于容易出错袁 例如滴墨水的量不易掌控袁模拟地球自转速度较难袁太快墨水 模糊一片袁太慢墨水直接滑落袁需要多次重复寻找合适的速度袁 占用时间过多曰最后是实验结论袁该实验只能证明袁地球表面物 体沿经向做水平运动时会发生偏移袁无法模拟赤道地区有无偏 转力以及物体沿纬向做水平运动时是否发生偏转遥 揖实验评价铱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合作中,提升地理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观察、调查、分析、评价等技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地理观测(1)内容: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现象。
(2)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方法。
2. 活动二:地理调查(1)内容: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活动三:地理地图制作(1)内容: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表达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4. 活动四:地理实验(1)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2)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 地理观测(1)分组进行实地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2)分析观测数据,总结地理现象。
3. 地理调查(1)分组对某一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4. 地理地图制作(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展示地图,讲解地图制作过程。
5. 地理实验(1)分组进行地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实践活动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一、实践活动目标与意义地理实践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同时,实践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实践活动设计要点1.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地理学科内容广泛,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主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
比如,探究城市发展规律、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都是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主题。
2.合理选择实践方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实践等方式进行。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实践方法。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和感受真实的地理环境,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模拟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地理现象。
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法有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3.制定实践任务和步骤在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实践任务和步骤,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有条理地进行。
任务要求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设置,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步骤的设计要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
4.确保实践安全和环保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实践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实地考察中,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防范意外风险;在实验操作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循实验操作规范;在模拟实践中,要保证虚拟环境的安全环保。
三、实践活动实施要点1.组织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在实践活动前,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基于地理实验视角的高中地理探究学习
基于地理实验视角的高中地理探究学习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灌输”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
在中学阶段,高中地理的知识通常都是较为艰深的,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高中地理的探究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用一种更加生动、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现出地理知识,从而深化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在最近几年里,它已经被广泛地普及和推广。
所以,要对高中地理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展开全面、细致地研究和讨论,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引用三个实际的案例,对其展开具体的研究,这就为老师们在高中地理实验探究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探究一、地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分析(一)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在2018年,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水平为核心,以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为核心。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理实践技能的测试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许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科学地评估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的地理实验技能普遍偏低的现象。
但是,新一轮的新课改把高中地理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强调了要提高学生的地理实验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
以地理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它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特点,并将其引入到了地理实验的探索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整体素质。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要坚决落实国家“以人为本,人才强国”的战略,把实践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进到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在此概念下,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消极的学习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指导他们去广泛地搜集地理材料,去探索不同的地理地形的成因,在交流、实践和探讨中,去获得更为完整的地理知识。
实验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9-06-05T09:31:52.950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作者:谢丹[导读] 地理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实验法等。
地理课程是个兼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双重性的学科,实验教学法运用到地理课程中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地理知识实践运用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地理基础教育方法不能仅仅是传授式。
地理课程是个兼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双重性的学科,实验教学法运用到地理课程中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故本文以课堂实录为例来研究实验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地理实验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地理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地理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其中地理实验法的提出和应用就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
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各国相继强调地理实验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例如:由美国作者Padilla.M.J主编的《科学探索者》是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这套实验性教材主要从《地球上的水》、《从细菌到植物》、《环境科学》、《地球内部》等各方面来讲述地理知识,全书中出现了大量的地理实验。
如在《地表的演变》"水的侵蚀"一课中就提出"水流是如何磨蚀岩石的",让学生找两个相同牌子同样大小的肥皂,打开水龙头让水缓慢滴下来观察并思考提出的相关问题。
1.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于地理教学实验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落后,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实验室》系列书籍中,通过很多探究实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中的《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就是以实验法来探究地理现象的书籍。
书中提到了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探究温度对岩石的作用、流水对岩石的作用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在2013年第12期中专门以"地理小实验教学与探究"为主题进行了专题策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雷鸣/浙江省文成中学(325300)
本文发表于《地理教育》2001年第3期
一、地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实验应具有典型性
教师对实验的内容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地理性要强。
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形成的实验,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负迁移。
2.实验应具有简易性
实验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提倡用简易而效能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复杂的实验,以免弄巧成拙。
3.实验应具有启发性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基本途径。
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实验具有启发性,并在实验过程的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中进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启发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法的几种类型及应用
1.演示实验法
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采用演示手段,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以下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地球仪一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
实验过程:①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红墨水的轨迹;②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让学生观察蓝墨水的轨迹。
实验现象:红墨水和蓝墨水的轨迹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沿墨水流向看),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
实验结论: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迁移运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再说明运动中的气流、洋流和河流都会产生偏向。
并提问以下三个问题,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偏向的理解。
①在北半球向东流的河流主流会向哪一岸偏?(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应向南岸偏)
②开始向东流的气流会偏转成什么方向?(北半球为东南方向,南半球为东北方向,赤道上不偏向)。
③南半球向北流的洋流会向什么方向偏转?(西北)
2.想象实验法
指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欲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某一地理过程或现象,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只创设实验情景(语言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
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中,许多学生对“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难以理解。
教学时,可创设以下实验情景,让学生通过想象、探究,从而理解该结论:
实验情景:取一个容积为1立方米的容器,将它装满30℃纯净的饱和空气后密封起来,接着把它的温度由30℃降到10℃,然后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
问题情景:①以上实验过程中,温度由30℃降到10℃,将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再给里面加入一些杂质,结果又会怎样呢?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类比实验法
指借助其他学科已演示过的实验,类比引出新的地理实验情景,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
例如,高中地理“大气的降水”中,教学“水汽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化学课中演示过的比较熟悉的“溶解”实验,由此边讲实验,边类比讨论:
由饱和溶液类比引出饱和空气;由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类比推出,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与温度的关系;由过饱和溶液引出过饱和空气的概念;根据由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的途径,类比推出由饱和空气变成过饱和空气的两种方式。
实验设计如下:
定温定量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怎样?(一般地说,溶解度随溶液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②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何?(气温愈高,空气能容纳的水汽量就愈多;反之愈少)。
③可用什么方法,使NaCl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冷却;增加Na C1)
④通过哪些方式,可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并指出在自然界中,促使空气达到过饱和,以什么方式为主?(上升冷却、增加水汽;上升冷却)
迁移运用:举例说明常见的水汽凝结现象。
4.模拟实验法
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演示地理现象或地理过程,使学生直观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规律,超出了学生的生活感知范围,是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教学上的难点,如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则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而成的三维模拟动画,实现虚实、远近、快慢的转换,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
对于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遥远地理环境,如天体系统、天体运动等,以及许多难以观察的大尺度地理环境和现象,如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运动等,则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立体、直观地模拟出来。
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地壳运动、生态平衡等,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过去的情境和将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