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声音的产生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同学交换意见。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尺子、竖笛、气球以及各种发声的物体。
教师准备:音叉、小鼓、锣、水槽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声音,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下面请大家欣赏。
1.播放图片及配音:大自然动物声音(生欣赏并模仿,师幽默评价激趣)
2.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认真倾听,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汇报)
3.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能不能给我们大家来学一学。
(模仿各种声音,其中有鸟叫声、上课铃声、汽车喇叭声、小提琴声、打雷下雨声等自己身边经常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4.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世界,去探索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大家最想探究有关声音的哪些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完成课题板书:7 声音的产生)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你能不能利用身边现有材料,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学生利用尺子、皮筋、气球等现有物品制造声音)
2.展示课件:生活中声音,学生配音
3.猜想声音的产生
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思考后发言)
4.猜测必须要用实验来验证,能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写出设计方案
5.交流实验方案,完善方案设计(物体名称、发声方法、现象、声音产生原因)并分别展开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你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各小组分别交流实验结果,然后汇报)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如果学生的猜想与初步验证不一致,自己会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应给与肯定,这就注重了实验设计的层次性。
2.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研究。注意观察发声前后物体有什么不同,探究声音产生的奥秘。
3.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再结合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结论。
4.利用小锤敲击音叉后放进水中,观察现象,来验证音叉震动产生声音。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利用锣进一步实验验证。
既然我们认为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在振动。那么当锣发声时,应该有什么现象?轻轻的敲击锣,你看到锣的振动了吗?(解读两种可能的现象)
2.怎样能看到锣的振动?(学生设计方法,可以用手摸,也可以在锣面放上小物体再敲击,把看不见的化为可以看到的。)
3.怎样让锣的声音马上停下来?(学生演示汇报)
通过学生亲自感知,利用事实证明,只要锣面不振动了,声音就消失了,从反面也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4.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指物体做快速的来回运动,这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声音,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哪一小组这节课表现最棒?(结合课堂表现对学生及各小组进行适当的评价)
2.欣赏视频:观察现象,感受声音,走进生活。
3.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科学。
课下调查、研究:生活中人们为控制声音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每个学生感知情况不同,而且声音的产生有些现象是看不到的,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眼、耳、口、鼻、手等)去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实验才能真正吸收知识,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是不能改变的。
设计实验时,学生实验选择现象明显的为主,例如竖笛、音叉,尺子等学生可以用手感受到,眼睛能看到皮筋的来回动。但是,学生设计的方案时常超出教师实际所料想的,而且材料往往准备不足,抽象的现象怎样做到形象化,最后能用模拟实验来进一步验证推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并且,学生如何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实明白物体是怎样通过振动来发出各种各样声音的。
效果分析
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声音现象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声音世界。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提出问题;能说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探究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根
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不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大小,高低的原因;利用所发的实验材料演奏简单的乐曲。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时,不拘泥于教材上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大胆放手,只要达到学习目的就行;对于学生实验中碰到的问题,也不能否定,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要进一步突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素养的逐步提高。
《声音的产生》教材分析:
本课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任务驱动’的学习目标,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寻找乐器发声的部位,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七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师要突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声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