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集下载

2402-贵州省六盘水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402-贵州省六盘水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盘水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六盘水市统计局(2011年6月10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和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851180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744085人[4]相比,十年共增加107095人,增长3.9 %,年平均递增0.38 %。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36188人、出生率为12.71%。

,死亡人口为17470人、死亡率为 6.14%。

、自然增长人口为18718人、自然增长率为6.57%。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8.93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 1.2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7.71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878266户,家庭户人口为277691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6 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76人减少0.6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98016人,占 52.54 %;女性人口为1353164 人,占47.46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1.76下降到110.70。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96542人,占24.43 %,15-64岁人口为1943683人,占68.17%;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955人,占7.4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2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56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人口统计

2010年全国人口统计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人口普查公报

人口普查公报

人口普查公报【篇一:历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台湾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范围内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内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台湾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台湾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年龄在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为三亿三千八百三十三万九千八百九十二人,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九二。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比十年前增加4277094人,增长5.75%,年平均增长率为0.56%。

: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下降为101.54。

江苏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

这也意味着,走到大街上,每10个人中至少就有一个人超过65岁,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反映出江苏的整个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养老负担。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10.8%综合全省各县区人口数量排名前20名单位:人安徽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普查登记时全省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24.6万人,占50.83%;女性人口为2925.5万人,占49.17%。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59.1万人,占43.0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91.0万人,占56.99%。

2010年人口普查各市常住人口数河北省全省常住人口为71854202人,共有家庭户20395118户,家庭户人口为68538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6人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093041人,占16.83%;15-64岁人口为53841435人,占74.93%;65岁及以上人口为 5919726人,占8.24%。

人口数(人)比重(%)2000年 2010年全省 71854202 100 100 石家庄市 10163788 13.86 14.15 唐山市 7577284 10.56 10.54 秦皇岛市 2987605 4.13 4.16 邯郸市 9174679 12.58 12.77 邢台市 7104114 9.97 9.89保定市 11194379 15.70 15.58 张家口市 4345491 6.28 6.05 承德市 3473197 4.98 4.83 沧州市 7134053 9.96 9.93 廊坊市 4358839 5.75 6.06 衡水市 4340773 6.23 6.04。

黔西南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黔西南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黔西南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黔西南州统计局2011年7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州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州常住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为2805857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86492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59063人,减少2.06%。

年平均递减0.21%。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州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44137人、出生率为15.72%。

,死亡人口为17954人、死亡率为6.39%。

、自然增长人口为26182人、自然增长率为9.33%。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7.72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1.1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6.57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794463户,家庭户人口为272719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01人减少0.58人。

四、性别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44274人,占51.47 %;女性人口为1361583人,占48.5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8.09下降为106.07。

五、年龄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83625人,占27.93 %;15-64岁人口为1800412人,占64.17 %;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0人,占7.90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8%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691962人,占60.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13895人,占39.7%。

六盘水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盘水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盘水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六盘水市统计局2011年6月7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于2010年11月1 日零时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2]。

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851180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744085人[4]相比,十年共增加107095人,增长3.9 %,年平均递增0.38 %。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36188人、出生率为12.71‰,死亡人口为17470人、死亡率为6.14‰、自然增长人口为18718人、自然增长率为6.57‰。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8.93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 1.2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7.71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878266户,家庭户人口为 277691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6 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76人减少0.6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98016人,占 52.54 %;女性人口为1353164 人,占47.46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1.76下降到110.70。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96542人,占24.43 %;15-64岁人口为1943683人,占68.17%;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955人,占7.4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2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56个百分点。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人民网4月28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具体内容如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四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四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1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和市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1]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2]为3386325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92326人相比,10年共增加93999人,增长2.86%。

年平均增长率为0.28%。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37099户,家庭户人口为329818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8人减少了0.20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716071人,占总人口的50.68%;女性为1670254人,占总人口的49.3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72下降为102.74。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37706人,占12.92%;15-64的人口为2676515人,占79.0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72104人,占8.0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9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0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8939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50730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55701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85749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094人上升为559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2359人上升为1498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7332人上升为4597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6259人下降为25322人。

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答案:C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答案:B3.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看成世界本原的观点,是一种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答案:B4.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是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答案:D5.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答案:D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观点B.唯物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激辩论观点答案:B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答案:A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从知觉到表象B.从判断到推理C.从认识到实践D.从实践到认识答案:C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社会革命是否产生B.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答案:D10.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是A.自然科学B.劳动者C.教育D.经营管理答案:C1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A.经济利益的对立B.政治立场的冲突C.思想观念的差别D.生活方式的不同答案:A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开放的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答案:D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案:D1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答案:C1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发展与创新答案:B16.从社会性质上看,近代中国社会属于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17.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答案:A18.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实现共同富裕D.建成小康社会答案:C19.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A.四项基本原则B.人人平等原则C.和平共处原则D.公平正义原则答案:A20.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明的特点是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自主创新D.依法治国答案:B21.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分配方式的是A.经营方式B.管理方式C.生产方式D.决策方式答案:C2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其A.资产组成B.经营权掌握在谁的手里C.管理模式D.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答案:D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全国人口601,912,371 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国人口694,580,000 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1,008,180,000 人。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国人口1,133,680,000 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国人口1,242,600,000 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 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201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就特别直辖市来说,人口数据依此是: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除重庆市,其他三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四个城市人口总数达8440余万人。

第二,人口在8000万以上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而2000时居于第一位的河南现在退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显然和广东为输入性流动人口,而河南为输出性流动人口有关。

第三,沿海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海南省8671518 0.62 0.65以上11个沿海省市区占有整个大陆地区人口比例为43.03%第四,内陆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湖南省65683722 5.09 4.90安徽省59500510 4.73 4.44湖北省57237740 4.76 4.27江西省44567475 3.27 3.33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山西省35712111 2.60 2.67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 青海省5626722 0.41 0.42第五,与邻国有边界的省市区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黑龙江省38312224 2.91 2.86吉林省27462297 2.16 2.05内蒙古自治区24706321 1.88 1.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第六,西部地区省市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青海省5626722 0.41 0.42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以上10个省市区的人口仅占大陆全部人口比例的21.61%。

天台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天台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天台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2011年06月09日10:42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县常住人口[3]为38.2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0.72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44万人,下降5.99%,年平均减少0.24万人,下降0.62%。

二、家庭户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4.4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6.7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1人减少0.27人。

三、性别构成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19万人,占50.13%;女性人口为19.09万人,占49.8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54,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0.70略有下降。

四、年龄构成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23万人,占18.89%;15-59岁人口为23.79万人,占62.16%;60岁及以上人口为7.26万人,占18.9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97万人,占12.9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9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5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5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84个百分点。

五、受教育程度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21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84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3.32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9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安顺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安顺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安顺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安顺市统计局2011年5月23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人普办和全市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297339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331741人[4]相比,十年共减少34402人,减少1.48%。

年平均递减0.15%。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33775人、出生率为14.70%。

,死亡人口为15457人、死亡率为6.73%、自然增长人口为18318人、自然增长率为7.97%。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4.47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2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3.12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654179户,家庭户人口为2236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90人减少0.48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89332人,占51.77%;女性人口为1108007人,占48.2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9.43下降为107.34。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80910人,占25.29%;15-64岁人口为1516977人,占66.0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9452人,占8.68%。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3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4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各地区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各地区主要数据公报
9.5
5.8 4.6 1.2 0.5 1.2 1.5 0.4 2.1 0.5 2.3 1.8 5.5 0.3
27.5
2.7 2.1 1.8 0.7 0.7 0.4 0.6 0.5 0.4 0.9 0.2
11.0
5.2 5.0 7.4 4.0 2.2 5.2 5.4 1.6 0.5 5.4 2.1
43.9
56 34 34 9 22 8 28 19 21 231 13 19 8 32 22 14 33 55 31 41 42 309
1.8 1.0 0.4 0.3 0.3 0.4 0.3 0.3 0.3
5.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 3.4 3.4 0.9 2.2 0.8 2.8 1.9 2.1
23.1
1.9 1.1 0.4 0.4 0.3 0.4 0.3 0.4 0.3 0.6 0.2
1.4 1.9 0.5 0.9 0.4 0.6 0.6 0.4 0.4 0.5 0.3
7.9
9.4 5.3 2.6 9.4 7.9 12.3 4.0 3.4 7.9 4.3 4.6
71.2
6.7 6.4 3.5 1.7 1.5 2.5 3.2 2.4 1.7 1.8 1.3 3.0 3.4 2.6 41.9 9.3 5.6 1.7 0.9 1.5 2.5 0.9 2.6 0.8 2.8 1.9 6.0 0.4 37.0 7.9 7.1 9.2 4.7 2.9 5.6 5.9 2.1 0.9 6.3 2.3 54.9 10.9 7.3 3.1 10.2 8.3 12.9 4.6 3.8 8.3 4.8 4.9 79.2
6.2
1.3 1.9 0.8 3.2 2.2 1.4 3.3 5.5 3.1 4.1 4.2

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主要人口指标要实行全过程监控:户口整顿、摸底和正式登 记、复查。 每一环节都要善于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10、普查区域划分,绘制普查区及普查小区地图, 录入上报地址码 ★普查区域划分:市、镇级、普查区、普查小区人口普查地理
区域与同时期国家法定行政区划一致。 人口普查地图:市级、镇级、普查区和普查小区 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地图要交上级普查机构,作为质量检查的 重要依据。
9、户口整顿 ★积极参与、协调;掌握户口整顿结果:户籍人口、流动人
口、出生、死亡人口、入户登记表。
★ 特别关注几个主要指标:死亡未销户、迁出未销户、未落
常住户口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数(县内、县外 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 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 口登记地不到半年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第一次获得详细入户资料,对 于这项工作要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其成果。 户籍人口是人口普查登记和判断常住人口的基础性参考资料。
摸底、登记和复查。 问题到登记和复查阶段才发现很可能在时间上无法 、入户登记前的准备工作阶段 1、建立机构、普查经费预算
★建立机构时间要求:村级 5月份前 ★加强基层普查机构的协调能力 : 组织入户;资料收集。 ★外籍人口多的地区还要考虑外语沟通问题。 2、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进度图)
2、 复查 11月11---15日
切实解决现场登记存在的问题,不要将问题带入下一阶段工作。
3、对登记资料进行质量验收 11月16---25日 ★日常质量控制 。市镇人普办要设立质量控制组。
★质量验收:2000年人口普查,每个普查区抽1个普查小区;要
求7个指标同时合格。总人口差错率、净差率、出生、死亡 人口差错率、总记录差错率、性别和年龄差错率。

民丰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民丰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民丰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表时间:2011-10-28(1)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民丰县委、Z.F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各项任务。

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县常住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为3393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11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21人,增长5.67%。

年平均增长率为0.55%。

二、家庭户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G有家庭户11222户,家庭户人口为3382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0人减少0.79人。

三、性别构成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339人,占51.10% ;女性人口为16593人,占48.9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91下降为104.50。

四、年龄构成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511人,占22.14% ;15-64岁人口为25040人,占73.79%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81人,占4.07%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2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24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县人口中,汉族人口2668人,占总人口的7.86%,各少数民族人口31264人,占总人口的92.14%。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76人,减少了15.1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297人,增长了7.93%。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422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8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368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41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二0一0年景德镇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二0一0年景德镇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二0一0年景德镇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景德镇市统计局作者:发布时间: 2011-06-21 【浏览字号选择:大中小】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10年11月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合下,经过全市近一万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下:、常住人口总数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587477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8906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8411人,增长6.61%,平均每年增加9841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4%。

、家庭户人口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共有家庭户431567户,家庭户人口为1523329人,占总人口的95.96%,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5人减少了0.02人。

、性别构成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26128人,占总人口的52.04%;女性为761349人,占总人口的47.96%。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98上升为108.51。

、年龄构成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319364人,占总人口的20.12%;15—64岁的人口为1159176人,占总人口的73.02%;65岁及以937人,占总人口的6.8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2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85898人,占总人口的99.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79人,占总人口的0.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汉族人口增加了134336人,增长了9.25%,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了0.0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226人,下降了12.52%重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州省统计局
2011年5月10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省常住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34746468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5247695人[4]相比,十年共减少501227人,减少1.42%。

年平均递减0.14%。

二、人口自然变动
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省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485195人、出生率为13.96‰,死亡人口为227553人、死亡率为6.55‰、自然增长人口为257642人、自然增长率为7.41‰。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6.63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9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5.65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 10389579户,家庭户人口为3366067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74人减少0.5人。

四、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951451人,占51.66%;女性人口为16795017人,占48.3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02下降为106.89。

五、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64581人,占25.22%;15-64岁人口为 23004671人,占66.2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77216人,占8.57%。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3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198485人,占63.8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983人,占36.11%。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86798人,增长0.8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88025人,下降2.24%。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3878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3019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35071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68065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914人上升为529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5665人上升为728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0639人上升为2978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3557人下降为39373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038527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847613人,文盲率[6]由13.86%下降为8.74%,下降5.12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