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鱼我所欲也(一)
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我所欲也翻译鱼我所欲也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鱼我所欲也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鱼我所欲也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有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不可用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通过某种方法就能保全生命却不采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却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的,有胜过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生存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还要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篇1《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2)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欢的东西。
欲,想要,喜欢。
(3)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品。
(4)二者不可得兼: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
可得,同义词复用,能。
兼,同时得到。
(5)者也:语气词复用,与“也”相同。
(6)生,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需要的。
亦,这里同“固”,本来。
(7)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8)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宁愿)舍弃生命而去求得义。
而,连词,并列关系。
(9)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者,“所欲”是主语,“有”是谓语,“甚于生者”是宾语。
于,介词,比。
(10)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干苟且偷生(的事)。
苟得,苟且偷生的意思。
(11)死亦我所恶:死本来是我厌恶的。
恶,讨厌,不喜欢。
(12)故患有所不避也:所以,祸害中有我不该躲避的。
鱼我所欲也注释附翻译
鱼我所欲也注释附翻译鱼我所欲也注释附翻译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鱼我所欲也注释附翻译,欢迎来参考!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19《鱼我所欲也》释词默写翻译练习
====19《鱼我所欲也》释词默写翻译练习(一)文言词语听写及释词。
鱼,我所欲(想要,意为“喜爱的东西”)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正义或仁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超过、厉害)于(比)生者,故不为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即只顾眼前利益,得过且过的活着)也;死亦我所恶(厌恶,与“欲”相反),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灾难)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
如使(假如,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能够用来)得生者何不用也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有不用也,由是(按照这种方法)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动词,做)也。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不仅仅)贤者有是(指示代词。
这个,这样)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不丢掉)耳(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吆喝着)而与(给予)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用脚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万钟则不辨(通“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增加,带来好处)焉!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我与(通“欤”,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吗)?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动词,接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亦不可以已(停止,放弃)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心愿。
这里指天性,天良;即本性,“良心”)。
(二)理解默写。
1、用比喻来提出的中心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含有“不苟且偷生,而要视死如归”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鱼我所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言文注释
注释 (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时具有。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超过。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注释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注释
(38)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39)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40)宫室:住宅。 (41)奉:侍奉。 (42)得我:感激我。 (43)得:通“德”,感激。 (44)与:给。 (45)乡:通“向”,从前。 (46)已:停止,放弃。 (47)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注释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 (27)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8)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29)则:就。
鱼我所欲也原文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 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 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 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 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原文赏析
《鱼我所欲也》原文赏析引导语:从的角度来看,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下面由yjbys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得到您!鱼我所欲也朝代:先秦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九年级语文语文: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
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
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2.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通意义: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断子之手足A.人皆有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醉翁之意不在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论证的观点。
6.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一)1.B 2.“辟”通“避::意义:躲避3.D 4.(1)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谚、部队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专项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原文呈现+参考译文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 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实词释义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实词释义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实词释义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实词释义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实词释义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辟: 辩: 得: 与: 乡: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实词释义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第19篇 鱼我所欲也
原文呈现+参考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可以活下去,不吃就会死亡。没有礼貌地吆喝 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不会接受;踩踏之后给他,乞丐也不肯接受。(见了) 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和义就接受了,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 (来说)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 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 丽而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 奉而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 穷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 的羞恶之心。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8.贤者能勿丧耳 9.蹴尔而与之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9课鱼我所欲也
答案:1、B D
2、(1);(假如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XX愿)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2)过去XX可死也不愿接受,今日(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自己却接受它。
3、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缘由,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在肯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抵抗'的理念,但这种"抵抗'肯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哀痛:对GJ,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行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提倡的见义勇为,应当是"巧为'、"智为'。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译文
鱼是我所宠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宠爱的,假如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宠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宠爱的,假如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宠爱的,但我所宠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宠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行以接受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行以干呢?接受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愿接受;接受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愿接受。由此可见,他们所宠爱的有比生命更宝XX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峻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课文《鱼我所欲也》是选自《孟子》当中的一篇文章,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被其文言文的句式难住了,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带来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一起来学习一下。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i),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九下9《鱼我所欲也》原文、译文及课后题
9 鱼我所欲也1《孟子》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2也; 死亦我所恶3,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4有所不辟5也。
如使6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7?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8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9耳。
一箪食,一豆10羹1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12,行道之人弗受; 蹴13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14也。
万钟15则不辩16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17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18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9?乡为身死而不受20,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21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22 。
1.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2.[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恶(wù)]讨厌,憎恨。
4.[患]祸患,灾难。
5.[辟]同“避”,躲避。
6.[如使]假如,假使。
7.[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8.[是心]这种心。
9.[丧]丧失。
10.[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11.[羹(gēng)]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
12.[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用作后缀。
13.[蹴(cù)]踩踏.14.[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15.[万钟]优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6.[辩]同“辨”,辨别。
17.[何加]有什么益处。
18.[奉]侍奉。
1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得, 同“德”, 感恩、感激。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原文《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i),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鱼我所欲也原文对照翻译
19鱼我所欲也之蔡仲巾千创作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两者不能同时获得,舍鱼而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放弃鱼而选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二者不成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者不能同时获得,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超越生命的工具,所以我不苟且偷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越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遁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们所喜爱的工具没有超越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成以用呢?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越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逃避灾祸的手段哪一种不成以用呢?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采纳某种手段就能活命,却有人不愿采纳.采纳某种手段就能逃难,却有人不愿采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超越生命的(那就是义),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那就是不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单贤人有这种赋性,人人都有,只不外贤人能够不丧失而已.一箪食,一豆羮,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一碗饭,一碗汤,获得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就要死亡.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给他,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愿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问它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这高位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为宫室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住宅的华美, 妻妾的侍奉,我所认识的穷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畴前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美却接受;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畴前为了道义宁愿身也不接受,现在为了获得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畴前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苦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它.是亦不成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意天良.这种行为难道不成以停止吗?(如果不改变这种做法,仍然去追求优厚的俸禄)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赋性.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第19课鱼我所欲也翻译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i),一豆羹(gēng),得之那么生,弗(fú)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
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的人。
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的人。
取:求取。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
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九年级下册语文19鱼我所欲也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19鱼我所欲也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来选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遇到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坏事)哪会不采用呢(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通“避”;躲避。
)患而有不为(wéi)也。
因此;那么有能活命的做法;但是有人不用;那么有能躲避灾祸的方法;但是有人不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所以有比生命更想要得到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是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了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鱼我所欲也(一)
导读: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
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
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
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习任务
1.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习方法
1.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2.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
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
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
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
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
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四、深入探究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
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
2.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
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
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3.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4.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
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
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
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
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
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
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七、推荐欣赏
1.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正其义是否谋其利)
2.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3.电影《生死抉择》中市长李高成最后的演讲。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