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第二章静力学基础知识,武汉理工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基础.

建筑力学基础.

建筑力学基础课程性质《建筑力学》,主要介绍力学的基本公理与概念,平面杆件的变形和内力计算以及结构内力计算及结构受力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建筑力学第一章静力学第一节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第二节约束和约束反作用力第三节汇交力系第四节力偶及力偶矩第五节平面一般力系第二章材料力学第一节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第二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第三节变形的内力第三章结构力学第一节杆件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杆件结构的计算简图第三节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第四节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第五节几何组成分析的步骤和举例第六节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第一章静力学教学目标: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了解约束和约束反作用力第一节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理静力学(statics)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

一、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二、刚体的概念:刚体是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其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三、力的概念:力对物体的效应表现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变形。

力对物体的效应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力的作用点;(2)力的方向;(3)力的大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大小的单位为牛顿(N)。

目前工程实际中采用的工程单位制,其力的单位为公斤(kgf)。

1 kgf=9.80665 N四、静力学公理(一)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此两力大小相等、指向相反且沿同一作用线。

(二)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一个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此公理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

(三)公理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它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的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见下左图)。

亦可用右下图所示的力三角形表示,并将其称为力三角形法则。

合力R与分力F1、F2的矢量表达式为R=F1+F2(四)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建筑力学知识点

建筑力学知识点

建筑力学第一章绪论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

(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

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二,板壳结构。

(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指结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

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1.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

(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

)二,加减平衡力系。

(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

)三,三力平衡汇交.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一,合力矩定理3.力偶。

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它既不能与一个力等效或平衡.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

a)柔索约束。

b)理想光滑面约束。

C)活动(滚动)铰支座。

D)链杆约束.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

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

B)固定铰支座约束.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

A)固定端。

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

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

建筑力学 静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 静力学基础知识
绳 T
G
G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3.2 光滑面约束
光滑面约束:当两物体在接触处的摩擦力很小而略去不计时, 其中一个物体就是另一个物体的光滑接触面约束。需要注意的 是:这种约束不论接触面的形状如何,都只能在接触面的公法 线方向上将被约束物体顶住或支撑住,所以光滑接触面约束反 力的作用点位于接触点处,其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 约束的物体,即只能受压不能受拉,如下图所示。
G
FN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3.3 铰链约束
铰链约束:在两个物体上分别穿直径相同的圆孔,再将一直 径略小于孔径的圆柱体(俗称销钉)插入这两个物体的孔中便 构成了铰链约束。 铰链约束的约束性质是限制物体平面运动(不限制转动), 其约束反力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力,指向任意假设,如下图所示。
FCY FCX
FAX FAY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3.7 固定端支座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固定端支座一端完全嵌入墙中,而 另一端悬空,这样的支座叫做固定端支座。在嵌固端,既不 能沿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动,所以固定端支座除产生水 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反力外,还有一个约束反力偶(力偶将在 第三章讨论)。例如:电线杆,悬臂粱,机床的卡盘。
=
A
B
F1
6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 一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由原两力为 邻边而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R= F1+F2 推论:力的三角形法则
A
F2
R
F1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2静力学基本知识[98页]

2静力学基本知识[98页]

2) F = 0
力对点的矩采用行列式可得如下形式:
由: r = x i + y j + z k 和 F = X i + Y j + Z k
可得:
i jk
MO (F) r F x y z XYZ
= ( y Z - z Y ) i + ( z X - x Z ) j + ( x Y - y X )k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 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 刚体的作用。
☆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 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则此三力 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力的作用线通过 汇交点。
☆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总是同 时存在,两力 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沿 着同一直线, 分别作用在两 个相互作用的 物体 上。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F
力是矢量。
矢量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O
矢量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矢量的始端(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矢量所 沿着的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
常用黑体 F 表示力矢量,而用 F 表示力的大小
常用 N 和 kN 作力的单位符号
•关于力的几点说明
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面积可以抽象为一个点(作 用点),则力称为集中力。否则,称为分布力。
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作用点也是该 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 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FR = F1 + F2 (R = F1 + F2 )
F2
FR
F1
FR F1

建筑力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建筑力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建筑力学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引言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受力及变形规律的学科,它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建筑结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建筑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结构分析等内容,以期对建筑力学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二、静力学1. 受力分析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及力的作用规律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平衡条件等。

在建筑力学中,受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建筑结构的力学特性,为设计提供依据。

受力分析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悬臂梁的受力分析、梁的受力分析、梁的内力分析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建筑结构中不同部位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后续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工作提供了基础。

2.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若干个力对物体的综合作用效果。

在建筑力学中,力的合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建筑结构中复杂的受力情况,为结构设计提供便利。

力的合成涉及到几何图形中的向量相加、力的三角形法则、力的多边形法则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我们理解建筑结构中力的作用方式非常重要。

3.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在建筑力学中,平衡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建筑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平衡条件包括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方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建筑结构受力变形的规律,为后续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三、弹性力学1. 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是弹性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弹性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在建筑力学中,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对于理解建筑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包括应力的概念,应力的分类、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建筑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 弹性体的变形与刚度弹性体的变形与刚度是弹性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弹性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及其刚度的研究。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刚体—在力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或变形可以忽略的物体。 绝对的刚体实际并不存在。
平衡— 一般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 线运动的状态。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二、静力学公理
•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
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杆件的纵向变形量 ⊿l 或横向变形量 ⊿a, 只能表示杆件在纵向或横向的总变形量,不能说 明杆件的变形程度。
单位长度的纵向变形
l
l
ε称为纵向线应变,简称线应变。ε的正负号 与⊿l 相同,拉伸时为正值,压缩时为负值;ε是 一个无量纲的量。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单位长度的横向变形
从生产及生活中我们知道,杆的变形量与所 受外力、杆所选用材料等因素有关。
本节将讨论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a1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一、轴向拉(压)杆的纵向、横向变形
l
a
l1
纵向变形: ⊿l = l1- l 横向变形: ⊿a = a - a1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而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F
=
= B
F1
F F2
B
F1
A
A
A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仍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 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来的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矢量来表示。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建筑力学第2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第2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力矩与力偶
第二节 力 矩与力偶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力矩与力偶
(一)力对点之矩
l
A
(1)用扳手拧螺母;
(2)开门,关门。
d
F
o
由上图知,力 F 使物体绕 o 点转动的效应,不仅与力的大小, 而且与 o 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d 有关,故用乘积 Fd 来
度量力的转动效应。该乘积根据转动效应的转向取适当的正
有的则在某些处受到限制而使其沿某些方 向的运动成为不可能,称为非自由体。
对非自由体运动的限制条件(物体)称为 约束。
在静力学里,约束是以物体相互接触的方 式构成的。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四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物体受到的力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主动力——是使物体运动或使物体有运动趋势的力。 如重力、水压力、土压力、风压力等。 在工程中通常称主动力为荷载。 被动力——是约束对于物体的约束反力。
AB施加两个拉力(图1-3a)或压力(图1-3b )F1
及F2,使F1=-F2 ,刚杆将保持静止。
F1 A
B F2 F1 A
B F2
(a)
(b)
二力平衡杆件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力 的 概 念
该公理指出了作用在刚体上最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但应 该注意对刚体而言,这条件既必要又充分,但对变形体而 言,这条件并不充分。以绳为例,如图所示。
负号称为力 F 对点 o 之矩,简称力矩,以符号M o (F) 表示。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力矩与力偶

M o (F ) Fd
o 点称为力矩的中心,简称矩心;o 点到力 F 作用 线的垂直距离 d ,称为力臂。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1 .力矩与合力矩定理 1)力矩
课本P13例题
1.1.3 力 矩 和 力 偶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
1 .力矩与合力矩定理
2)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 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矩定理。合力矩定理是力学中应 用十分广泛的一个重要定理。
M O ( R ) M O ( F 1 ) M O ( F 2 ) M O ( F n ) M O ( F )
光滑面约束
1.2.2 几 种 常 见 的 约 束 类 型 及 其 反 力
1.2 约束及约束反力
3.铰链约束 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
忽略不计时,两物体间的约束为光滑接触面约束。
铰链约束
1.2.2 几 种 常 见 的 约 束 类 型 及 其 反 力
铰链约束
铰链约束
1.2 约束及约束反力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 用点也作用于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 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即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 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此定理常常用 来确定物体在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其中一个未知力 的方向。
力偶矩的大小
2
力偶的转向
3
力偶的作用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
1.1.3 力 矩 和 力 偶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
2.力偶
2)力偶三要素及力偶性质
(2)力偶的性质
①力偶无合力,不能与一个力平衡或等效,力偶 只能与力偶平衡。力偶在任意轴上的投影都等于零。
②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其 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建筑力学复习知识要点

建筑力学复习知识要点

建筑力学复习知识要点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科学。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力学的复习知识要点,以帮助读者巩固相关知识。

一、静力学要点1.力的平衡:对于任何物体或者结构体系,力的合力和力的转矩都必须为零。

2.支反力的计算:通过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结构的支反力,包括支座反力和内力。

3.杆件的静力学:静力学中常用的杆件包括简支梁、悬臂梁和悬链线等,可以通过力的平衡和几何关系计算出相关参数。

4.力的分解与合成:任何力都可以分解成平行于坐标轴方向的分力,也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二、应力与应变要点1.应力:应力是物体内部单位面积上的力,可以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常用的应力计算公式包括拉伸应力、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等。

2.应变:应变是物体变形的程度,可以分为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常用的应变计算公式包括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的定义公式。

3.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是材料线性弹性变形性能的度量,可以通过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4.泊松比:泊松比是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沿横向的收缩程度,可以用于计算体积变形。

三、梁的静力学要点1.弯矩与剪力:在受力作用下,梁产生弯曲和剪切,弯矩和剪力是梁内部的力,可以通过受力平衡和几何关系计算出来。

2.梁的挠度:梁在弯曲时会发生挠度,可以通过力的平衡和弹性力学方程计算出梁的挠度,常用的挠度计算方法包括梁的悬臂挠度和梁的弹性挠度。

3.梁的支座反力:在计算梁的支座反力时,需要考虑梁的几何形状、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等因素。

四、桁架的静力学要点1.桁架的分析方法:桁架是由杆件和节点组成的结构,可以采用静力平衡和杆件等效等方法进行分析,求解杆件的内力和节点的支反力。

2.桁架的稳定性:在分析桁架时,需要考虑桁架的稳定性问题,判断桁架是否会发生失稳和崩塌。

五、静力学平衡、应力与应变计算的综合问题1.静力学平衡、应力与应变计算的综合问题常涉及到多个力的平衡、杆件的静力学分析、应力和应变的计算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求解。

建筑力学课件 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

建筑力学课件 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

2.1 静力学公理
公理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内容: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
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 的大小和方向由以两个分力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表示,即合力矢等于这两 个分力矢的矢量和。 如图所示,其矢量表达式为 F1 + F2 = FR (2—1)
2.1 静力学公理
2.1 静力学公理 在这里,要区别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之间的关系:有相 同点,也注意不同点。 同样是等值、反向、共线,前者是对 一个物体而言,而后者则是对两个物 体之间而言。 显然,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能构成 平衡关系。
2.1 静力学公理
公理四、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内容: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
2.1 静力学公理
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逆定理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以把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分解为相交 的两个分力,分力与合力作用于同一 点。
但是,由于具有相同对角线的平行四 边形可以画任意个,因此,要唯一确 定这两个分力,必须有相应的附加条 件。
2.1 静力学公理
实际计算中,常把一个力分解为方向已知的两个 (平面)或三个(空间)分力。如图即为把一个 任意力分解为方向已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 )或三个(空间)分力。这种分解称为正交分解 ,所得的分力称为正交分力
例如柔索,当受到两个等值、反向、共线 的压力作用时,会产生变形(被揉成一 团),因此就不能平衡。
2.1 静力学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的应用:判别二力杆 在两个力作用下并且处于平衡的物体称为二力体 ;若为杆件,则称为二力杆。根据二力平衡公理 可知,作用在二力体上的两个力,它们必通过两 个力作用点的连线(与杆件的形状无关),且等 值、反向,如图2-5所示。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建筑力学)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建筑力学)

方向相反
静力学公理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研究力系等效替换的重要依据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 而不改变原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力是滑动矢量
F 用线。这种矢量称为滑移矢量。
静力学公理
1 二力平衡公理 ——揭示了力系平衡最简单的性质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B 力,F使 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B 是:F这 两个力
A
F F
A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F
F
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或简称二力杆。 二力构件只在两点受力且
不计其重量
沿两点连线
两点处的力 大小相等
静力学公理
4 作用力与反作用公理 ——揭示了力的相互性 两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作用的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B A
FA
A
B
FB
FA FB
需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公理与二力平衡公理的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公理中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静力学公理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
刚体
变形体
F
F
FF
F
F
FF
力只能在同一刚体上进行传递,不能从一个刚体上传递到另一个刚体上去
BC是二力构件
BC不是二力构件
静力学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该点, 其大小和方向由以两个分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建筑力学教材课件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教材课件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三、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 状态。 力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群力或一组力。 按各力作用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内,可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 力系,本章主要研究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平面力偶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力系。 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 力系中的各个力称为该合力的一个分力。
2-3 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概念
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任意运动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受到周围其他物体限制而不能任意运动的物体叫 非自由体。 约束:若一个物体受到周围其它物体的限制,这些周围的 物体就称为该物体的约束。(限制物体自由运动的条件)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称为约束反力, 简称为约束力或反力。
A
3.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弱程度。 力的方向: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具有方向性。 F
A
力的作用点: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是力的
作用区域的抽象。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力有大小和方向,所以力是矢量。 力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牛顿(N) 千牛顿(kN)
建筑力学
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与物体 的受力分析
2-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刚体的概念 刚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不发生变化的物体。 ●对结构或构件进行静力分析时,可以将它们看作刚体。 二、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2. 力的效应: ①运动效应(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F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外效应。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为: (1)取隔离体。将研究对象从与其联系的周围物
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这种分离出来的研究对 象称为隔离体。
(2) 画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 上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样得到的图称为受 力图或隔离体图。
【例2-2】小车连同货物共重W,由绞车通过钢丝 绳牵引沿斜面匀速上升。不计车轮与斜面间的摩擦, 试画出小车的受力图。
2.1 力的基本概念及力的效应
2.1.1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分类 集中力——当力作用的面积很小以至可以忽略
时,就可近似地看成一个点。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称 为集中力,单位为N(牛顿)或kN(千牛顿)。
MO(F)= MO(Ft)+MO(Fr) 因力Fr通过矩心O,故MO(Fr)=0,于是
MO(F)= MO(Ft)=-FtD2=-(Fcos)D2 =-75.2Nm
2.5 力偶及力偶矩
2.5.1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
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为(F,F′)。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 力偶臂——组成力偶的两力之间的距离。
FT
FA
FB
(2) 光滑接触面
当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就构成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接触面只能限制被约束物 体沿接触点处公法线朝接触面方向的运动,而不能限制 沿其他方向的运动。因此,光滑接触面 的约束反力只能沿接触面在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且指向被约束物体,即 为压力。这种约束反力 也称为法向反力。

建筑力学教学课件:静力学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教学课件:静力学基本概念
静力学基础
§2.1 静力学基本概念
【素养目标】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实事求是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能 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同时还 能使物体产生变形。
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按照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不同。 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空间力系 : 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平面力系实例
空间力系实例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平面力系的分类 平面汇交力系: 各力作用线全部相交于一点。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平面平行力系: 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
如图所示用一带箭头的直 线段将力的三要素 表示出来。
力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时为:
牛顿(N)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2、刚体的概念
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尺寸不发生改变的物体。 刚体是人为想象出来的,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Q
W
AB
DC
F
G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3、力系的概念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或一组力称为力系 。 力系的分类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作用线既不完全汇交又不完全平行。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空间力系的分类(了解)
平衡的概念
(1)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平衡力系:力系作用下使物体平衡的力系。 (3)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力系中各力需满足的条件。 (4)等效力系:指两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最新完美版建筑力学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

最新完美版建筑力学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

目录
第2章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与力偶
2-2-3 力偶的概念和性质
1.力偶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物体受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两个力作用的情形。
汽车司机用双 手转动方向盘
钳工用丝锥攻螺纹
目录
第2章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与力偶
实践证明,这样的两个力 F 、 F′ 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 应,而不产生移动效应,把它称为力偶,用符号(F,F′) 表示。
目录
第2章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与力偶
由图可知,力 F对 O 点之矩也可用△ OAB 面积的两倍 来表示,即 Mo(F)=±2A△OAB
力矩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等于零: ①力等于零。 ②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力矩的单位为N· m或kN· m。
目录
第2章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与力偶
2.合力矩定理 对于有合力的力系,可以证明: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 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即
其中力F对A点的力矩是根据合力矩定理计算的。
目录
第2章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与力偶
各力对A点力矩的代数和为 MA=MA(W1)+MA(W2)+MA(F) =-6 kNm-56 kNm+1.3 kNm=-60.7 kNm 负号表示各力使挡土墙绕A点作顺时针转动,即挡土 墙不会绕A点向左倾倒。 挡土墙的重力以及土压力的竖向分力对A点的力矩是 使墙体稳定的力矩,而土压力的水平分力对A点的力矩是 使墙体倾覆的力矩。
目录
第2章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力与力偶
4.力的表示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而力是矢 量。 对于集中力,我们可以用带有箭 头的直线段表示。 该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绘出 集中力的表示方法 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箭头指向表示 力的方向;线段的始端或终端表示力 的作用点;矢量所沿的直线称为力的 作用线。 规定用黑体字母F表示力,而用普通字母F表示力的 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简化图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约束力在垂直于销钉轴线 的平面内并通过销钉中心 ,方向待定。 常用两个正交的分力X、Y
表示。

受力图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②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 将光滑圆柱铰链其中一构件固定而得
光滑圆柱铰链
固定铰支座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力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力是 矢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或千牛顿
(kN)。1kN=1000N。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力偶及力偶矩
力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 线的一对平行力组成的力系,记作m(F,F′)或简写成 m。。 力偶是矢量,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间的距离d称 为力偶臂。两个力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面。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力系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平衡
平的合成
力的分解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1:二力平衡定律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注意:
F1 F2
F 1 F 2
F F1 F2
2.2 静力学公理
推论1:力的三角形法则
推论2:力的多边形法则 推论3:三力平衡定理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几个概念
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也称被约束 体。 约束:阻碍物体某些方向运动的限制条件。(这里,约 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力(或约束反力、反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作 用力。 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含荷载及约束反力这两种力。 静力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依据已知荷载求解出未知的约束 反力,从而得知作用在结构上的全部外力。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力及力的三要素
力的定义: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效 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发生变形。 既然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力不 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 体。 力的三要素: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描述一个力时,要全面表明力的三要素,因为任一 要素发生改变时,都会对物体产生不同的效果。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力偶的大小是它的强弱程度,称为力偶矩,它等于力偶 中任何一个力的大小与力偶臂d 的乘积,
加上适当的正负号,即 M(F,F′)=±Fd
力偶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其规定与力矩相同。若力 偶使物体逆时针转动,则力偶为正;反之,为负。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力偶的特性:
(1)力偶的转动效应与转动中心的位置无关,所以力 偶在作用平面内可任意移动。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几个概念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是未知的。故称为被动力。 ②方向总是与所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几种常见约束及约束力:
1.柔索约束(不计重的绳索、链条或皮带等) 由于柔索只能阻碍物体沿柔索伸长的方向运动,故柔索的约 束力通过柔索与物体的连接点,方位沿柔索而指向背离物体。
2.4 受力图
画受力图的步骤如下:
(1)明确分析对象,画出分析对象的分离简图; (2)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主动力(照抄荷载); (3)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的约束反力,注意约 束反力与约束应一一对应。
2.4 受力图
例1 画出下图所示结构受力图
2.4 受力图
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 除重力外,物体之间只有通过接触才有相互
C 公法线 B
A
NA
C
NC
B 假设条件:不计摩擦
N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F
F
F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P
NB
NA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3.滑槽与销钉(双面约束) 约束力垂直于滑槽,指向可假设
结构图 受 力 图
简化图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4.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①光滑圆柱铰链
销 钉
A、B互为 约束与被 约束体
[例8]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例9]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例10]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例11]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链杆约束及其约束反力
2.4 受力图

受力图:建筑力学所研究的结构和构件,将它们用计算
简图表示出来,并在计算简图上画上所受的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 力,气体压力等。 二类是:被动力,即约束反力。

分离体(或脱离体):从周围物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研
究对象。
2.4 受力图
例2 画出下图所示结构受力图
Q A
P

Q B NAx NAy NB
P

NBy
B A P
C
NA
P
NB
NC
2.4 受力图
例3 画出下图所示结构受力图
[例5]重为W的均质圆柱体O由杆及墙支
撑如图,不计杆重及各处摩擦,试画 各物体的受力图。
[例6]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例7]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第二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静力学基础知识
本章提要
本章将详述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静力学公理、 约束及约束反力,这些是正确画好受力图所必备的
基础知识,当然还是进一步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知
识。本章最后将以多个例题落实到能正确画好各种 结构和构件的受力图,从而为今后本课程的学习中
将要遇到的大量的计算,切实打好基础。
1、不要漏画 力
机械作用力,要分清研究对象(受力体)都 与周围哪些物体(施力体)相接触,接触处 必有力,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
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
2、不要多画 力
于受力体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
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2.4 受力图
3、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二者必须作用方位相同,指向相 反。 4、受力图上不能再带约束。 即受力图一定要画在分离体上。
5、受力图上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内力:物体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它们成 对出现,组成平衡力系。
外力:物体系统以外的其它物体给该系统的作用力。
一个力,属于外力还是内力,因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可能 不同。
2.4 受力图
6、整体受力图与部分受力图中同一个力的力符及方向必须一 致。
7 、正确判断二力构件。 8、受力图上,力符要用矢量表示。
或 简化图 受力图(同光滑圆柱铰链)
工 程 实 例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5.链杆约束 两端用铰链与不同的两个物体分别相连且中间不受力的直杆 称为链杆,其约束都属于链杆约束。这种约束只能限制物体 沿链杆中心线趋向或离开链杆的运动。 链杆约束的约束反力沿链杆中心线,指向未定。链杆都 是二力杆,只能受拉或者受压。
即恒为拉力。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一般: T1 T2 T1' T2'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一般: T1 T2 T1' T2'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
2.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指摩擦不计)(如支持物体的固定面) 约束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向约束内部的位移,故其约束力 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即恒为压力。 公切面 A
2.2 静力学公理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
③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2:作用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线相同,并分别而且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
这个公理概括了任何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作用力,必
定有反作用力;反过来,没有反作用力,也就没有作用力。两者 总是同时存在,又同时消失。因此,力总是成对地出现在两相互
作用的物体上的。
要区别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之间的关系,前者 是对一个物体而言,而后者则是对物体之间而言。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定律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 系,不会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2)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即力偶不 能简化为一个力,因而力偶也不能和一个力平衡,力 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力和力偶是组成力系的两个基本单元。 力偶单位:牛米(N· m)或千牛米(kN· m)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
分布力集度:
体积分布力集度:单位体积上的分布力; 面积分布力集度:单位面积上的分布力; 线分布力集度:单位长度上的分布力;
推论:力的可传递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4:力的平衡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 力也作用于该点,其大小和方向由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
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即合力矢等于这两个分力矢的矢
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