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1)

合集下载

槽台学说简介

槽台学说简介

一、 槽台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 槽台学说的基本特征
三、 槽台学说的内部构造 四、 槽台学说的发展
五、 槽台学说的评价
一 、 槽台学说的基本概念
人们经过长期对大陆上不同地区的观察和对比, 发现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地区: 一类是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 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称为地槽; 一类是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 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 区,称为地台。 地槽、地台是地壳的基本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 地壳活动性质和强烈程度,它们在地史演化中经历了 不同的发展阶段。
1883年,美国的丹纳(Dana)提出, 地槽是由于地球冷却不均匀的收缩而产生 的侧向水平压力造成的,随后发生沉积物 的褶皱与变质以及岩浆活动;并认为地槽 是在大陆边缘上发育起来的,在那里地壳 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
目前,地槽的概念一般理解为: ①地槽具有两重性质:早期主要表现为 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 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 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 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 大的山系; ②时间上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 动的地带; ③地槽主要位于大陆边缘,少数位于两 个大陆之间。
⑸地台盖层构造变形比较微弱.典型的地台型 的褶皱构造比较平缓开阔,常常出现各种断续的 褶皱。褶皱缺乏长条形定向延伸的性质,有时很 难出现褶皱之间在走向上存在着直接联系;组成
褶皱的岩层缺乏水平定向的特性。断裂变动一般
也不强烈,且多为高角度的正断层,主要发育在
地台上的隆起区。在穹隆上断裂多呈环状或放射
A、地槽的概念
地槽的概念由美国的霍尔(Hall)于1859年提出, 他注意到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区遭受强烈褶皱 的古生代地层,厚度比美国中部产状平缓的平原 区的同时代地层厚度大十倍之多,两者之间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他提出:阿巴拉契亚山是由那些 原来堆积在沉降槽地内的一套巨厚浅海沉积物变 形升高而成的,认为坳陷是由于沉积物的巨大重 荷引起的,并伴随发生岩层的褶皱与变质作用。 霍尔提出的地槽概念,把山脉和沉降带紧密地 联系起来,沉降地带是山脉的前身,山脉是沉降 地带的岩层褶皱而的。

第二章:大地构造理论(1)

第二章:大地构造理论(1)

2、地槽偶的类型 (1)单偶—由不对称极性的优地槽和冒地槽组成。
(2)复(双)偶—由对称极性的优地槽和冒地槽组成。
地槽偶实例-北美
东纽约州 冒地槽
南佛蒙特
缅因州
优地槽
地槽组合模式比较复杂,应用时应具体分析。
四、地槽的发展 (一)一般过程
1、下降阶段
早期--地壳发生差异性下陷,隆拗相间出现,形成地背斜 和地向斜雏形;断裂-火山活动一般较弱;接受陆源碎屑沉积, 形成硬砂岩建造或下部陆屑建造。 中期--差异升降和断裂活动加剧,拗陷加深,海侵扩大; 出现优、冒地槽分异,断裂活动强或靠近大洋一侧的地向斜中 出现巨厚火山-硅质建造,甚至蛇绿岩套。 晚期--地槽拗陷幅度最大,地背斜也可被海水淹没,内部 差异活动减弱,形成广泛的碳酸盐岩建造
大地构造理论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李 峰
主要内容
地槽理论
地台理论
深断裂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第二章
地槽(Geosyncline)
一、地槽的概念
(一)地槽概念的由来
1857年Hall(美)在美国科学协会蒙特利尔学术年会作主席 时,正式提出“造山带与向斜状盆地有密切关系”见解。 依 据 : 阿 帕 拉 阡 山 ( Appalachian ) 与 密 西 西 比 (Mississipi)古生代地层构造对比:
形态多样褶皱构造
南秦岭安康-镇坪地区地质图(线状褶皱与断裂)
3、变质作用特征
地槽期的地层和岩石受异常压力、热力以及外 来物质作用的影响,普遍发生区域变质,形成明显 的区域变质带。 一些地槽褶皱带还可见双(对)变质带:
一侧为高温-低压带及广泛发育花岗岩为特征;
另一侧为高压-低温变质带及大量基性-超基性 岩为特征。

槽台学说

槽台学说

槽台学说一、槽台学说发展演化槽台学说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该说是由美国J.Hall (1859)和J.D.Dana(1983)以及奥国E.Suess(1875)等提出并发展而成的。

对地质学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形成了一套对地壳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经典性理论。

槽台学说主要从地壳组成的观点研究大地构造,强调对组成地壳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性质、分布及发展历史研究。

人们经过长期对大陆的不断观察和对比,发现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地区:地槽和地台。

槽台学说有二个主要论点:(1)地壳构造单元有二,即地槽区和地台区,前者属(强烈)活动区,后者属(相对)稳定区;后者是由前者转化而来的。

(2)地壳的演化历程有二个阶段,即地槽阶段和地台阶段。

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

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

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

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地槽区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地槽发展初期以不匀速的下沉为主,接受巨厚沉积。

并有基性岩浆活动,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随着下沉的幅度增大,沉积物由粗变细,乃至出现碳酸盐类沉积。

后期受强烈挤压抬升,沉积物由细变粗,产生强烈褶皱和断裂。

地槽经过强烈隆升运动后。

活动性减弱。

长期剥蚀夷平后逐渐转化为地台。

①地槽具有两重性质: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②时间上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③地槽主要位于大陆边缘,少数位于两个大陆之间。

地台区是地壳较稳定的区域,升降速度和幅度较小,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也较弱。

由于其前身是由地槽转化而来,故下部为紧密褶皱和变质基底;上部沉积了较薄的盖层,常形成宽阔的褶皱,构造形态较地槽区简单。

沉积盖层被剥蚀而露出古老的褶皱基底时则称为地盾。

槽台说

槽台说

地槽--地台学说(内容)从地壳升降运动的强弱出发、按地壳活动性大小在岩石圈内分出地槽、地台两类不同的构造单元,研究其发生发展过程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的学说,称为地槽--地台学说,简称槽台说。

其基本观点是地壳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水平运动是由垂直运动派生的。

地槽的发育要经历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以强烈下沉为主,堆积了厚达1-2万米的沉积物,伴随有玄武岩喷发。

第二阶段以隆起为主,沉积地层发生强烈的线状褶皱,伴以花岗岩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

原先深陷的海槽变成了高耸的山脉,山前坳陷内堆积磨拉石。

地槽是一个地壳活动剧烈的区域和阶段。

地台是地槽发展的最终形式,它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和阶段地槽与地台有着根本性质的差别,分别代表了地壳的活动带和稳定区。

(一)地槽区地槽区是指地壳上的强烈活动地带,长可达数百至数千km,宽几十至几百km,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升降幅度和速度大,沉积岩层的厚度可达数千米,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强烈。

地槽区经过强烈的地壳运动后,可形成复杂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因此,也称褶皱带。

如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秦岭、祁连山等山脉。

1.地槽区的特征⑴巨厚的沉积建造沉积建造:指在地壳运动发展的某一阶段中,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岩共生组合。

地槽区的沉积建造特征是:厚度很大;是一套从“陆—海—陆”完整的沉积系列;具有明显的沉积节奏和韵律。

常形成陆屑建造、可燃有机岩建造、海底火山岩建造、石灰岩建造、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等。

⑵强烈的构造变动构造运动非常强烈。

褶皱剧烈,常形成大规模的复向斜和复背斜,横卧、倒转褶皱特别发育;断层规模很大,延伸数十至数千公里,逆掩断层和叠瓦式构造发育,有较大规模的辗掩构造。

⑶频繁的岩浆活动早期是中、基性的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后期回返阶段是酸性花岗岩为主的岩基、岩株、岩脉等。

⑷显著的变质作用既有动力变质作用,也有接触变质作用,更有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

⑸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形成各种沉积矿床、可燃有机岩矿床、岩浆矿床、变质矿床,既有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还有能源矿产。

第8章_大地构造学说

第8章_大地构造学说

一,地槽区
(一)地槽区的发展过程 1,下降阶段 不均匀的下降,使地槽区成为由地背 斜和地向斜相间排列的狭长地带,初期 在地向斜中接受碎屑沉积并伴较小规模 的海底火山喷发;中晚期下降强烈,海 侵扩大形成碳酸盐岩沉积。
2,上升阶段(回返阶段) 初期地向斜局部回返上升形成中央隆起, 伴有断裂和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两 侧为山前或边缘拗陷,接受从中央隆起 剥蚀下来的碎屑沉积。后期各个地向斜 全部褶皱隆起上升,原来地背斜的地方 则形成山间拗陷并接受大量粗碎屑堆积。 最后地槽区全部上升,形成褶皱带。
3,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 浊流沉积即为复理石沉积 混杂堆积是产于地缝合线附近的一种成 分、岩性、时代各不相同大小岩块的堆 积。它是地缝合线一个重要标志。 4,蛇绿岩套 产于地缝合线附近,由成分与洋壳相似 的超基性、基性岩转变而成的含绿泥石、 蛇纹石等绿色岩石。它是地缝合线的另 一个重要标志。
5,双变质带 在板块俯冲带中,常出现低温高压变质带和 低压高温变质带对称产出的地质现象。 6,火山和地震活动
2)大陆板块之间的汇聚常形成碰撞带, 以山弧—地缝合线型(雅鲁藏布江型) 为代表。
3,剪切(平错)型边界 以转换断层为代表。
(四)板块运动与海洋演化 大洋发展旋回或威尔逊旋回:大陆裂谷 红海型海洋 大西洋型海洋 太平洋型海洋 地中海型海洋 地缝合线。
(五)板块学说如何解释各种地质现象 1,现代地槽 地槽可以发生在板块的不同部位,按性质 可分为冒地槽和优地槽,前者以大西洋 型地槽为代表,后者以太平洋型为代表。 2,造山作用
构造旋回:从地槽区下降,经过回返隆 起形成褶皱带,这样一个完整的构造发 育过程。
(二)地槽区的特征 1,巨厚的沉积建造 下降初期:下部陆屑建造和海底火山岩 建造。 下降中晚期:石灰岩建造。 回返初期:上部陆屑建造或复理石建造。 回返后期:磨拉石建造。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1)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1)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1)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根据有关大地构造文献和资料编写而成。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科普文章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将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面是正文第一章地槽学说一、概述自18 世纪末美国地质学家霍尔、丹纳提出“地槽”学说以来,关于地球的结构、组成、演化规律的探讨始终是地质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

地槽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用地质学方法来研究大陆造山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著名学者霍尔、丹纳、施蒂勒、休斯、奥格、凯依、沙茨基、别洛乌索夫、奥布英等以及黄汲清和陈国达等对地槽都进行了许多研究。

1965 年,奥布英的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关于地槽研究成果,标志着地槽学说的发展达到了高蜂。

地槽学说在1960 年代以前在大地构造学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

二、地槽的相关概念1、地槽学说的初步形成地槽的早期概念是: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坳陷称为地槽(Geosyncline)。

18 世纪末与19 世纪初,地质学者在欧洲和北美洲广泛系统地进行了岩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

在此基础上发现,造山带与相邻区域比较,地层发育情况差别巨大,由此萌发了地槽的概念。

由于欧、美学者研究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早期关于地槽的概念有以下两种观点。

⑴、美国学者的基本观点霍尔(1859)研究了北美东部和中部的古生代地层。

阿帕拉契亚山遭受强烈褶皱的古生代地层厚达10100 米,为密西西比平原近水平产出的古生代地层的厚度大10 倍之多,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指出,山脉往往占据了长条形的沉降地带,其中堆积了很厚的沉积物;下沉作用和褶皱作用是由于沉积物在比较狭窄地带上的负荷作用而引起的。

霍尔最早把山脉和沉降地带紧密地联系起来。

沉降地带是山脉的前身,沉降地带由于岩层的褶皱作用而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山系,即褶皱山系是在地壳上巨大的坳陷部位形成的。

槽台学说简介

槽台学说简介

五、地槽的演化模式 总规律:由动到定。 J.Aubouin(1965)将地槽分为三期,即地槽期、晚地槽期和 后地槽期。 1、地槽期 地槽期主要为下陷沉降期,有大量的基性海底喷溢,蛇绿岩 套等形成,和深水沉积物的缓慢堆积。当地背斜由于造山作用 开始上升时,地槽进入发展阶段后期的复理石期。随着造山作 用的开始,深成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发生,包括同构造期和后 构造期的花岗岩体侵入。造山作用首先从eugeosyncline开始,然 后向 miogeosyncline 迁移。随着此迁移的发生,沉积作用、岩浆 活动、变质作用亦随之向外迁移,并形成强烈的褶皱和推覆构 造。 2、晚地槽期 晚地槽期在造山阶段之后,先在 eugeosyncline 的两边,而后 又在miogeosyncline前部形成狭窄的槽地 —即后渊、内渊和前渊。 在这些部位沉积了 molasse formation。
地槽的结构剖面
现代地槽的位置以及同裂谷、海沟的关系
二、地槽中几个特征的沉积建造简介 1、flysch formation 是一种典型的地槽沉积建造,它是一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 巨厚沉积,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呈韵律性交互 出现。这种建造厚度很大,有时可达万米以上。由粗到细的碎屑 物质构成明显的韵律结构,单个韵律厚度自数厘米到数十厘米。 上下两个韵律之间常被冲刷面分隔,在每个韵律的底板上具有特 殊的象形印模。建造中砾岩很少,交错层和波痕罕见,几乎不含 化石,岩石分选性较差。 flysch formation 韵律的形成可能与一定 规律变化的浊流和节奏频繁的地壳运动有关。 2、molasse formation 是一套以陆相为主的巨厚的砾岩和砂岩的沉积岩层。这套岩 石建造出现于造山阶段之后,其主要分布在地槽褶皱带的各种拗 陷内,在 geosyncline fold belt的外侧和marginal拗陷中尤为发育。

槽台说

槽台说

地槽的发育阶段
地槽的 发育第 一阶段
以强烈下沉为主, 堆积了厚达1- 以强烈下沉为主 , 堆积了厚达 - 2 万米的沉积物, 出现碳酸盐类沉积, 万米的沉积物 , 出现碳酸盐类沉积 , 伴随有玄武岩喷发。 伴随有玄武岩喷发。
地槽的 发育第 二阶段
以隆起为主( 以隆起为主 ( 一般从中央部分先开 沉积地层发生强烈的线状褶皱, 始),沉积地层发生强烈的线状褶皱, 最后形成突起的褶皱带(造山带) 最后形成突起的褶皱带(造山带), 如喜马拉雅地槽、昆仑地槽、 如喜马拉雅地槽、昆仑地槽、秦岭地 槽等。 槽等。伴以花岗岩侵入和区域变质作 用。
矿产特征
地球物理
槽台说的评价
槽台说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60年代大地构 造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学说思想,对地质科学 的其它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其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建立 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而对地壳演化的规律已有许 多比较合理的认识。 槽台说主要从地壳组成的观点研究大地的构 造,强调对组成地壳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的性质、分布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槽台学说从 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把地壳划分为相对稳定和 相对活动的构造单元,并以它的转化作为地壳演 化的标志建立了地壳构造发展的阶段性的观点。
1842年,罗杰斯兄弟提出阿巴拉契亚 山脉上升的原因是“被挤入地下的瓦 斯突然地逸出”。故阿巴拉契亚山脉 是地槽的发源地。
1859年,霍尔根据古生代地层的岩性、
厚度和强烈褶皱情况及其与邻侧的北 美中部平原的对比,认为阿巴拉契亚 山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沉积区,它会 转化为造山带。首先提出地槽的概念。
槽台说的史况
地貌特征
地层特征
沉积建造
构造形态
岩浆活动
强烈,不同时期有不同岩性、 微弱,仅局部沿断裂有少量侵 不同类型和产状的岩浆岩 入体和喷发岩分布

大地构造学-地槽地台

大地构造学-地槽地台
15, July 1888 in Sankt Petersburg; 16, November 1957 in Berlin
地槽的一般理解包括:
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地带或两个大陆之间, 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 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 降带,也可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 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地质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在一定的大地构 造条件下所产生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的共生组合。按岩石成 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
【沉积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于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以及在 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岩的共生组合。
【岩浆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于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所形成 的岩浆岩的共生组合。
四 槽-台学说的功绩和历史局限
1、优点:
(1)在分析方法上无疑是正确的,槽台说基本上 属于历史大地构造学的范畴。
(2)对岩相古地理、沉积作用、沉积盆地、沉积 建造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4)把地壳划分为活动单元(地槽)和稳定单元 (地台),并以他们之间的转化作为地壳演化 的标志。
三、地壳发展趋向
地台的双层结构表明了它的两阶段演化。 由于新地台的褶皱基底直接由地槽型沉积组 成,老地台结晶基底的变质和变形图式也类 似于地槽,因此槽-台论者认为地台是由地槽 演化而来。
如北美大陆,不同时代的褶皱带围绕古老克拉通 从老到新同心式地向外生长也提示大陆是陆核通 过周边地槽依次褶皱回返而逐步扩大的。
(2)是以古生代以来的发展区的认识的总结为基础 的,从时间上具有片面性。
(3)着眼于沉积建造和厚度的研究,因此,只强调 了垂直运动,并认为水平运动是由垂直运动派 生的,忽视了水平运动。陷于海陆固定论的圈 子中。

槽台学说

槽台学说

槽台学说正一、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自从“地槽”这一术语提出后,长期以来许多地质学者认为,在地球表面上产生的一个狭长的拗陷或断陷带,或产生于两个大陆之间的海沟,叫做地槽。

在那里地面长期下降,沉积了巨厚的地层。

后来经过地球动力作用,致使这个巨厚的地槽沉积带褶皱成山。

地壳运动主要是垂直的升降运动。

山脉的位置,即巨厚地层的分布地带,也就是地槽位置所在。

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始终没有大的变动。

这就是所谓“固定论”。

持地槽说者多相信这个概念。

James Hall提出,假设山脉由垂直运动形成,没有显著的水平位移,地球向下弯曲形成充填沉积的凹陷,地壳热膨胀,抬升形成山脉。

槽台学说的提出关于地壳(基本)构造单元及演化规律的理论,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一直流行的为地槽——地台学说。

该说是由美国J.Hall (1859)和J.D.Dana(1983)以及奥国E.Suess(1875)等提出并发展而成的。

槽台学说的观点槽台学说有二个主要论点:(1)地壳构造单元有二,即地槽区和地台区,前者属(强烈)活动区,后者属(相对)稳定区;后者是由前者转化而来的。

(2)地壳的演化历程有二个阶段,即地槽阶段和地台阶段。

槽台学说的价值100多年来,在鉴别一个地区的大地构造属性时,不是看作地槽区就是看作地台区,该说的优点和功绩在于阐明了地壳中人类最先认识的两个构造单元、它们的性质区别和历史生因关系,阐明了漫长的地壳演化史中两个最先认识的阶段及其代表的一段历程和部分规律,推动了当时地质学的发展并在指导找矿等生产实践中做出了许多贡献。

槽台学说的不足然而,当它运用于解决世界上一些像中国东部那样的地壳发展史更为复杂的地区时,却遇到了困难。

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按照地槽地台说,其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为地台区。

所谓“中国地台”之名,由来已久,人们深信不疑,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人沿用。

实际资料表明,这一地区在中生代中期以前,确曾先后不一地经历过地槽及地台二个阶段。

槽台论

槽台论

槽台说是最早的有关地史的传统学说,它曾为大地构造学说奠定过基础。

它主要从地壳运动的历史观点出发,按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建造及其表现形式划分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是大陆部分),故又称为地史学派。

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对比,发现了两类地质不同的地区:地槽: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成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

地台: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

地槽地台是地壳的基本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活动性质和强烈程度,它们在地史演化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地槽说的提出:1842年,罗杰斯兄弟提出阿巴拉契亚山脉上升的原因是“被挤入地下的瓦斯突然地逸出”。

故阿巴拉契亚山脉是地槽的发源地。

1859年,霍尔根据古生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和强烈褶皱情况及其与邻侧的北美部中部平原的对比,认为阿巴拉起亚山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沉积岩区,它会转化为造山带。

地槽的概念首先是在1873年,丹纳在讨论地球收缩和山脉成因时,提出了地槽的概念.地台说的提出:1885年,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提出地台的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这种地区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因而具有十分平坦的地貌,故称为地台。

例如加里东褶皱带、海西褶皱带、印支褶皱带、燕山褶皱带、喜山褶皱带。

1965年贝布英的地槽专著全面总结了地槽学说,标志了槽台学说达到了高峰。

地槽经过强烈的升降运动之后,活动性减弱,并受长期的剥蚀夷平,此后逐渐转化成为地台。

地台区的沉积盖层被剥蚀而露出古老的褶皱基底时,则称为地盾。

地台的例子就如中朝地台,俄罗斯地台,加拉大地盾等。

地槽说的主要观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以别洛乌索夫为代表)。

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的重力分异作用。

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拗陷。

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第三章 地槽-地台学说

第三章 地槽-地台学说

特征既是识别地槽、地台标志,又是划分地槽、地台的依据。
地质特征 形态 地貌 地层 沉积组合 构造形态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槽 狭长的条带状 宏伟长条山系 厚度大,岩性复杂、岩相、 厚度多变 地台 近圆形的块状,数千平方公里 地势平坦 厚度小,岩性、岩相稳定
硬砂岩、复理石、磨拉石、 石英砂岩、碳酸岩、红色碎屑 细碧角斑岩等 岩,含煤-铝土-铁质岩等 复杂,褶皱、断裂多 强烈,不同时期性质不同 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 简单,褶皱微弱 微弱 一般无
第五节 对地槽地台说的评价
一、优点
(1)在分析方法上无疑是正确的,槽台岩相古地理、沉积作用、沉积盆地、沉 积建造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3)把地壳划分为活动单元(地槽)和稳定单 元(地台),并以他们之间的转化作为地壳演化的 标志。
二、地台的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可划分为地盾、地轴、台背斜、台向斜和台褶带等二 级构造单元。 地盾:地台相对最稳定部分,几乎无沉积盖层,前寒 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 地轴:地台相对活动性较大的部分,长期相对上隆, 具长条形轮廓,区内断层、岩浆活动比较剧烈。 台背斜:二级正向构造单元,长期上隆,沉积间断多。 台向斜:二级负向构造单元,相对坳陷区,沉积盖层 厚度大,褶皱宽缓,岩浆、变质作用弱。 台褶带:长条形、活动相对较大的地台,早期强烈坳 陷,巨厚沉积,晚期构造变形,形成过渡性褶皱,但未经 历旋回。
4.地台盖层的沉积组合是在相对稳定的 构造环境中形成的,通常不呈带状分布 地台沉积的岩性一般比较单一,结构也较均匀, 在剖面上或是平面上变化不大,在广阔的范围内比较 稳定,以砂质、泥质和碳酸盐岩为主,海相沉积物居 多,也有部分陆相沉积,或出现海陆交互相沉积;沉 积组合的厚度较小,而且各地差别不显著;沉积岩层 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常见石英砂岩沉积 组合、铝土铁质沉积组合、石灰岩沉积组合、石膏白 云岩沉积组合、含煤沉积组合、红色碎屑岩沉积组合。

04 第四章 地槽地台学说

04 第四章 地槽地台学说

的活动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演化阶

中国及邻区槽台分布
1 地槽(geosyncline)
•1859年美国地质学者J.霍尔对美国东部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研究中,注意到地层厚 度达12km以上,认为山脉最初是在地壳
的巨大凹陷中形成的,后期上升成山,将
沉降带和山脉紧密联系。 •——但将地壳拗陷的原因归于沉积物的
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面临的复杂性问题。
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工作流程
• 马杏垣等(1987,1989)《1∶400万中国及邻区近海域岩
石圈动力学图》和《中国岩石圈地球动力学图集》
4.超越板块构造时期?
• 本世纪大地构造研究的主要特征 • 第一,用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以及多时空和多尺 度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地球的发展演化及所有的行为和运动。 • 第二是,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 第三是,将经典地区“立典式”研究与全球或大区域地质研究
的结合。
•大数据时代与地球科学新机遇
• 大数据——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从高频率、大容量、不
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创建新一代架构技术,产生新的技术发展与创
新。 • 大数据的四化(4V):数据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
• 1900年法国地质学家奥格(E.Haug)在《地槽和大陆块》中
首次把地槽和地台并列为两类基本大地构造单元。1900年
以来,认为在元古代以后的地质年代中,地壳上仅有这两 个对立的大地构造单元。产生了地槽地台学说。
• 翟明国等(2011)认为: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 • 第一期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2.53~2.60 Ga)表现为微陆块拼合 之后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的侵入、岩墙群和裂谷型火山-沉积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全文)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全文)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全文)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根据有关大地构造文献和资料编写而成。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科普文章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将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下面是正文第一章地槽学说一、概述自18世纪末美国地质学家霍尔、丹纳提出“地槽”学说以来,关于地球的结构、组成、演化规律的探讨始终是地质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

地槽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用地质学方法来研究大陆造山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著名学者霍尔、丹纳、施蒂勒、休斯、奥格、凯依、沙茨基、别洛乌索夫、奥布英等以及黄汲清和陈国达等对地槽都进行了许多研究。

1965年,奥布英的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关于地槽研究成果,标志着地槽学说的发展达到了高蜂。

地槽学说在1960年代以前在大地构造学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

二、地槽的相关概念1、地槽学说的初步形成地槽的早期概念是: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坳陷称为地槽(Geosyncline)。

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地质学者在欧洲和北美洲广泛系统地进行了岩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

在此基础上发现,造山带与相邻区域比较,地层发育情况差别巨大,由此萌发了地槽的概念。

由于欧、美学者研究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早期关于地槽的概念有以下两种观点。

⑴、美国学者的基本观点霍尔(1859)研究了北美东部和中部的古生代地层。

阿帕拉契亚山遭受强烈褶皱的古生代地层厚达10100米,为密西西比平原近水平产出的古生代地层的厚度大10倍之多,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指出,山脉往往占据了长条形的沉降地带,其中堆积了很厚的沉积物;下沉作用和褶皱作用是由于沉积物在比较狭窄地带上的负荷作用而引起的。

霍尔最早把山脉和沉降地带紧密地联系起来。

沉降地带是山脉的前身,沉降地带由于岩层的褶皱作用而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山系,即褶皱山系是在地壳上巨大的坳陷部位形成的。

主要大地构造理论

主要大地构造理论

1、地槽—地台学说:地台又称为陆台,是大陆地壳的构造单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直径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是由地槽旋回转化形成的,基本由两层结构组成,下层为褶皱基底,由强烈褶皱和广泛变质的复杂岩系组成;上层为沉积盖层,由平缓的沉积岩层组成。

地台和地盾、沉积岩一起组成稳定地块。

地槽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有强烈的差异下降,接受了非常厚的沉积层;在第二阶段反而有强烈的褶皱上升,相成巨大的山系。

2、地质力学学说: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新学派。

他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不是乱杂无章的,而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

这是在地壳运动的一定动力方式作用下,形成了相应形式的构造应力场的结果,从而产生出一定方向和方位的构造体系。

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

它是指“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李四光)。

构造体系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型式):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

1.纬向构造体系它们的主体走向是沿纬线方向延伸的,构造上是剧烈的挤压带,在大陆上往往表现为东西向的隆起山脉。

它们规模较大,常各自出现在一定的纬度上。

如我国的天山-阴山构造带,昆仑-秦岭构造带,南岭构造带。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地壳物质发生由极地向赤道方向的运动,从而形成南北向的挤压力与压性构造带。

2.经向构造体系它们是南北向的强烈构造带,这种构造体系可能是由于大陆相对于大洋作自东向西运动的结果。

按其性质可分二类:一为巨大的张裂带,如东非裂谷;一为大的压性构造带,如我国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在地貌上为横断山脉。

3.扭动构造体系这是地壳表面大量存在的构造型式,可分多种类型,如山字型、多字型、歹字型、帚状、S 型、棋盘式等等构造型。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槽台学说

槽台学说
学学说说槽台学说槽台学说槽台学说地槽地台学说是槽台学说地槽地台学说是一百多年以前一百多年以前在欧美在欧美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其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其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质学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对地壳质学的各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对地壳形成演化系统完整的经典性理论
⑸广泛的、强烈的岩浆活动也是地槽的重 要标志。不少地槽往往有剧烈的海底火山 要标志。不少地槽往往有剧烈的海底火山 喷发,它与沉积岩相伴生,形成特殊的火 山—沉积组合系列。有些地槽还有基性、 超基性岩侵位,其中有些部分是洋壳组成 部分。在地槽发展晚期有大规模的花岗岩 侵入,形成巨大的岩基。
⑹经受过强烈变动的地槽,由于变动期中 岩石在异常明显的压力、热力以及外加物 质成分的影响下,发生变质作用,使原有 的岩石在结构、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 经过详细研究的地槽褶皱带,往往可以发 现有成对的变质带出现: 现有成对的变质带出现:一个是以高压低 温变质及大量基性、超基性岩为特征;一 个是以低压高温变质及广泛花岗岩侵入为 特点。
⑵世界上主要的地台,在地形上大多 世界上主要的地台,在地形上大多 形成平原( 形成平原(如西伯利亚地台、俄罗斯地台、 北美地台)和高原( 北美地台)和高原(如非洲地台、澳大利亚 地台) 地台),地台整体高程比较一致,内部起伏 较小,相对高差不大,地台没入海洋的部 分往往也出现大陆架和海湾。总之,地台 的地形多反映出老年期的地貌的特征。但 中国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其地形较为 复杂,平原与高原往往交替出现,在四周 还常见较高的山脉。
一、 槽台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 槽台学说的基本特征 三、 槽台学说的内部构造 四、 槽台学说的发展 五、 槽台学说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构造槽台学说及其评价(1)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根据有关大地构造文献和资料编写而成。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科普文章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将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下面是正文第一章地槽学说一、概述自18世纪末美国地质学家霍尔、丹纳提出“地槽”学说以来,关于地球的结构、组成、演化规律的探讨始终是地质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

地槽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用地质学方法来研究大陆造山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著名学者霍尔、丹纳、施蒂勒、休斯、奥格、凯依、沙茨基、别洛乌索夫、奥布英等以及黄汲清和陈国达等对地槽都进行了许多研究。

1965年,奥布英的地槽专著全面地总结了关于地槽研究成果,标志着地槽学说的发展达到了高蜂。

地槽学说在1960年代以前在大地构造学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

二、地槽的相关概念1、地槽学说的初步形成地槽的早期概念是: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坳陷称为地槽(Geosyncline)。

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地质学者在欧洲和北美洲广泛系统地进行了岩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

在此基础上发现,造山带与相邻区域比较,地层发育情况差别巨大,由此萌发了地槽的概念。

由于欧、美学者研究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同,早期关于地槽的概念有以下两种观点。

⑴、美国学者的基本观点霍尔(1859)研究了北美东部和中部的古生代地层。

阿帕拉契亚山遭受强烈褶皱的古生代地层厚达10100米,为密西西比平原近水平产出的古生代地层的厚度大10倍之多,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指出,山脉往往占据了长条形的沉降地带,其中堆积了很厚的沉积物;下沉作用和褶皱作用是由于沉积物在比较狭窄地带上的负荷作用而引起的。

霍尔最早把山脉和沉降地带紧密地联系起来。

沉降地带是山脉的前身,沉降地带由于岩层的褶皱作用而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山系,即褶皱山系是在地壳上巨大的坳陷部位形成的。

它在褶皱之前曾经是—个不断拗陷、并堆积了巨厚沉积物的沉降地带。

美国学者丹纳(1883)在研究北美地质构造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他发现,同一时代地层的厚度在有些地方很大,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很小甚至尖灭,并且厚度较大的地区在平面上常呈桶圆形或狭长带状。

丹纳把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坳陷称之为地槽(最早译为地向斜Geosyncline);而将地槽之间沉积岩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成为地背斜。

⑵、欧洲学者的基本观点一些欧洲学者研究发现,阿尔卑斯(Alps)造山带形成之前并没有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层,却发现了厚度不大的深海相沉积物。

他们认为,地槽坳陷未必表现在沉积物的巨大堆积厚度上,也可以反映在深海洋壳盆地的出现,深海盆地中的深水沉积物没有补偿巨大的海盆深度。

布勃诺夫(Bubnoff)和施蒂勒(Stille)认为,地槽的主要特征是后期强烈的褶皱作用,他们把构造变动强度作为划分地槽的主要依据。

把那些以后产生了强烈褶皱的Alps型山系的坳陷称为地槽,高大的褶皱山系只能在原来的地槽位置上产生。

⑶、美国和欧洲地槽概念的主要差别2、地槽的现代概念地槽是指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性(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和强烈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窄长条状地带。

其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而晚期则表现为地槽的强烈褶皱,并形成褶皱带(褶皱山系)。

在时间上,地槽一般是指地壳上古生代以来曾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3、地槽的基本类型优地槽和冒地槽是地槽的两种基本类型。

⑴、优地槽发育有火山岩:早期有基性熔岩喷溢和超基性岩侵入;晚期经造山作用形成山系,并有酸性岩浆岩侵入。

⑵、冒地槽岩浆活动微弱,缺乏火山岩:它是沿稳定的大陆地块边缘延伸的沉降带,其中为沉积物所充填。

4、现代的优地槽和冒地槽许多学者指出,现代的地槽相当于现代的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边缘海、岛弧和深海沟(少数位于两大陆之间)。

其中,大陆架和大陆坡具有硅铝质基底,上面堆积有浅水沉积棱柱体,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火山物质极少,与冒地槽相当;而边缘海、海沟地带则具有硅镁质基底,发育浊积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物往往不能补偿坳陷,与优地槽相当。

5、浊积岩浊积岩是由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

常见的有硬砂岩质浊积岩、碎屑灰岩质浊积岩,还有多种浊流沉积成因的岩石类型。

浊流是由含多量悬移物质的海水顺海底运移而形成的密度流。

浊流中的悬移物质主要为砂、粉砂、泥质物,有时还夹带砾石。

在浊流运移过程中,对海底有侵蚀作用,久而久之形成海底峡谷。

浊流停止流动导致所含悬移物质沉积而形成特定的粒级层序列,成岩后称为浊积岩。

6、大陆内部与大洋一侧的地槽现在位于大陆内部的许多地槽褶皱带,当其发育接受沉积时,两侧的大陆块是互相分离的,所以这种地槽也是位于当时大陆的边缘。

靠近大陆,基底属于陆壳,活动性较弱,沉积物以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为主,其中没有或很少火山物质,属于冒地槽。

靠大洋一侧,基底属于洋壳,活动性较强,有蛇绿岩套,沉积物以浊流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火山熔岩,属于优地槽。

二、地槽的主要特征1、位置、形态、规模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地带,并沿大陆边缘延伸。

一般都具有狭长的形态、在地壳上呈带状分布。

其规模很大,长度往往可达近千公里到几千公里,宽度也可达近百公里到几百公里。

有些已经褶皱成山的地槽往往因为侧向挤压和消减作用,其宽度可大大缩减;还有一些褶皱带由于大陆的碰撞和移离,不仅改变其原有的宽度和长度,而且可能发生很大的移位。

2、发展中地槽的地貌与近代大陆边缘特征一致既可以形成宽阔的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阶;比较简单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也可出现很窄的大陆架、起伏显著的大陆边缘。

已经褶皱的地槽在地形上通常成为山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大致平行的线状山脉。

延续达几百公里至几千公里。

特别是比较年轻的中、新生代褶皱隆起的山系。

现代地球上所见的许多雄伟山系,基本上都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和Alps-Tethys带(阿尔卑斯-特提斯带),并且都是中新生代地槽分布的范围。

而古生代褶皱带由于长期的剥蚀和破坏,则一般山系较低,地形起伏不显著。

3、地槽的沉积特征地槽在沉积作用上往往表现为长条状的坳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地槽发育阶段沉积物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有时还可出现半深海相和深海相沉积;沉积物分选性差;沉积厚度很大,可达上万米或更厚。

岩性、岩相和厚度变化显著。

地槽中常见一些特有的沉积建造,如硬砂岩建造、硅质火山岩建造、复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等。

⑴、复理石与复理石建造①、复理石复理石(Flysch)是一种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物所构成的韵律层系。

一般认为,地槽褶皱回返初期,陆地面积逐渐扩大,碎屑物质逐渐增多,地壳频繁地周期性振动,由此形成复理石层。

主要特征是:具有多次重复性韵律层理,每一韵律层都包含由砂岩到泥质岩的顺序规律;单个韵律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巨大;岩石类型单一,主要为砂岩和粘土岩,其次为灰岩,砾岩少见;象形印痕、波痕发育,化石罕见。

另外,还有人认为,复理石是深海浊流沉积作用的产物,但是浊积岩并不都限于有复理石韵律,对探讨构造与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②、复理石建造A、复理石建造及其特征复理石建造(Flysch Formation)是一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巨厚沉积建造,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地层剖面上有韵律地交互出现。

绝大部分为很规则的单调的砂岩和泥(页)岩互层,或夹有极少的泥灰岩、灰岩;单个韵律厚度较小,为0.5~2米;韵律底部较粗,向上变细,顶部韵律常有大量的各种象形印模和沉积物的滑动痕迹。

岩层中几乎不含化石;层理一般很好,但是岩石分选性差。

它们显然没有遭受波浪的再造作用和再沉积作用。

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玛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

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B、复理石建造成因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形成复理石建造的构造环境是在地槽处于褶皱回返前奏的构造运动。

当时,地槽分裂成为几个槽型盆地,其间分布有岛弧和岛列隆起。

正在隆起的山脉遭受强烈的侵蚀,泥砂碎屑物质在陡峻的斜坡上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重力滑动的扰动,巨大的沉积体被卷入涡流(浊流),不断地被冲动搬运到槽形盆地中,每一次扰乱的浊流按粒级分选堆积,从而形成复理石韵律。

⑵、磨拉石与磨拉石建造①、磨拉石磨拉石(Molasse)泛指那些以陆相为主、巨厚的砾岩和砂岩占优势的沉积岩层。

这种岩层的分选性差、层理不规则、相变急剧,是造山带山前地区的典型沉积类型。

一般在压陷前陆盆地出现较多。

②、磨拉石建造磨拉石建造(Molasse Formation)是以砾岩为主的陆相粗碎屑岩,反映近源、快速堆积,一般位于造山带前缘。

磨拉石建造是在地槽急剧隆起阶段,形成于山前坳陷的巨厚的以粗碎屑为主的一套岩系。

其中砾岩占70%~80%,含砂岩、灰岩、泥灰岩、页岩、盐类及煤等。

岩层松软,厚度巨大,常见交错层和波痕,相变急剧。

以陆相沉积为主,也有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

成分变化有一定规律,从山区到平原往往由砾岩过渡为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纵向上,从上到下由陆相过渡为海相。

磨拉石建造(磨砾层)出现于地槽褶皱回返期后阶段。

磨拉石建造通常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外侧的边缘坳陷中,这个坳陷是由于地槽褶皱隆起而形成的补偿性坳陷。

岩石组成以砾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等粗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此外尚夹有粉砂岩、粘土岩。

边缘坳陷是一个不对称的坳陷盆地,近地槽褶皱带的一侧下陷快而幅度大,发育大量砾岩夹砂岩,属快速水流搬运和沉积的河流相、洪积相,具明显的流水层理,沉积厚度大、变化快,自几百米到几千米。

向外它们就迅速变为湖相的红砂岩和泥(页)岩,夹蒸发岩沉积;再向外随着远离山系,碎屑物颗粒就变得更细。

⑶、鲍玛层序鲍马层序,又称为鲍马序列,由鲍马本人在1962年的时候提出,并在以后长期作为标准的浊积岩沉积相模型为地质工作者所参考。

然而,将近半个世纪对浊积岩的研究发现,在野外很难见到完整的鲍马层序。

就连鲍马本人也曾表示,他所见到过的完整鲍马序列的浊积岩不超过所有浊积岩的5%。

1998年,有不少人提出新的观点认为,鲍马层序不能作为解释浊积岩的最终标准,无论是对广义的浊积岩还是狭义的浊积岩,它都是存在有一定问题的。

不过在中国国内,地质工作者仍然沿用这种模式对浊积岩进行对比观察研究。

作为浊积岩沉积相模型的鲍玛层序,由五种岩性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①、底部粗粒递变层由砾-砂-粉砂组成,具有正粒序,泥土杂基多;底部有冲刷面,含砾石(为下伏页岩碎屑及生物碎屑等),岩层底面各种印模构造发育,砂岩中有异地浅水化石。

②、下平行纹层由细砂、粉砂及泥组成,也显粒序性,具有平行层理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