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tack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任务

合集下载

实验教程八---zstack操作系统原理之任务调度实验

实验教程八---zstack操作系统原理之任务调度实验
初始化所有任务与各任务对应的事件清除所有任务的事增加任务初始uint8osalseteventuint8taskiduint16eventflagtaskid任务ideventflag事件触发事件精简os中与任务调度相关的函数api事件可以预先定义好但不知道会在哪个确定时间点被触发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教程
精简OS中与任务调度相关的数据结构

任务---事件映射表

任务事件对应位由用户程序自己定义; 例如: #define TEST_EVENT_EVT 0x0001 #define TEST_TIMER_EVT 0x0002
精简OS中与任务调度相关的函数API

void OS_IntTasks( void )

参数:


精简OS中与任务调度相关的函数API

void OS_Scan( void );

功能:该函数执行一些扫描任务,例如按键,LED 等
精简OS中与任务调度相关的函数API

void OS_Start( void );

功能:OS的主循环
源代码分析
精简OS中与任务调度相关的数据结构

任务ID

uint8 taskId;
这个声明引入了 OSEventHandle类型 uint8 testOSTaskID 作为函数指针的同义 字,该函数有两个 当前系统中的任务数 uint8、uint16类型的参 const uint8 TaskCont; 数以及一个 uint16类 型的返回值。 任务---处理函数映射表
OSAL的主要功能




任务的登记,加载, 初始化及启动任务调 度 任务之间的信息传递 任务同步 中断操作 定时器功能 内存单元管理

从零开始学Z-Stack之4

从零开始学Z-Stack之4

从零开始学Z-Stack之4-----------------Sample Application分析(下)上节介绍了建立一个应用需要做的几个必须的事情,现在就来通过分析Sample Application 来具体看看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建立一个ZIGBEE应用功能。

当然这里只是做点简单的必须的工作。

?The Sample Application (SampleApp)1、?介绍主要是介绍一个应用建立的结构及需要进行的程序流程。

1.1、程序流程1.1.1、初始化首先需要调用初始化函数SampleApp_Init()。

SampleApp_TaskID = task_id;初始化应用建立的任务ID号,其实用过OS的人都应该晓得这个是干啥的,我没用过,不是很理解,但是我知道是必须的,就相当于一个任务的标识,这样才能区分运行过程中不同任务中的不同事件。

我是这么认为的,ID说白了就是给该任务取了各名字,就向人名字一样,区分不同的人,就是一个代号。

人名可以重复,重复了有时候叫起来就容易混淆;所以才程序中为了避免这种混淆,就强制性的规定任务ID不能重复。

要是哪天国家或者联合国姓名管理委员会规定,人民不能重复,那么这个人名就需要全球统一管理了。

那给娃取个名字就要向联合国姓名管理委员会申请了。

呵呵!?SampleApp_NwkState = DEV_INIT;初始化应用设备的网络状态。

怎么说呢,据说是设备类型的改变都要产生一个事件,叫ZDO_STATE_CHANGE,从字面理解为ZDO状态发生了改变。

所以在设备初始化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初始化为什么状态都没有。

那么它就要去检测整个环境,看是否能重新建立或者加入存在的网络。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当NV_RESTORE被设置的时候(NV_RESTORE是把信息保存在非易失存储器中),那么当设备断电或者某种意外重启时,由于网络状态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那么此时就只需要恢复其网络状态,而不需要重新建立或者加入网络了。

描述Z-Stack协议栈中原语通信方式并举例说明

描述Z-Stack协议栈中原语通信方式并举例说明

描述Z-Stack协议栈中原语通信方式并举例说明Z-Stack是一个通信协议栈,特别设计用于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中的网络通信。

在Z-Stack协议栈中,原语通信是一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它被广泛应用于实现各种网络功能和通信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Z-Stack协议栈中原语通信方式,并通过举例说明其应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原语通信。

在通信领域,原语通信是指将通信过程分解为多个原子级别操作的方式。

每个原子操作都是具有明确功能和定义的通信操作,通过将这些原子操作组合使用,可以构建复杂的通信功能。

在Z-Stack协议栈中,各个原语通信操作被封装为接口,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使用这些操作来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的能力。

在Z-Stack协议栈中,常见的原语通信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数据发送原语(Data Send Primitive):这是一种用于在Z-Stack 协议栈中发送数据的原始操作。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该原语通过指定目标设备、目标端口等参数来发送数据。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Data Send Primitive操作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无线设备。

2. 数据接收原语(Data Receive Primitive):这是一种用于在Z-Stack协议栈中接收数据的原始操作。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该原语监听指定端口,并在数据到达时接收并处理数据。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Data Receive Primitive操作来接收从其他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包。

3. 路由原语(Routing Primitive):这是一种用于在Z-Stack协议栈中进行路由操作的原始操作。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该原语来管理数据包的路由路径,并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递。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Routing Primitive操作来选择最佳的路由路径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输到目标设备。

4. 邻居表原语(Neighbor Table Primitive):这是一种用于在Z-Stack协议栈中管理邻居设备信息的原始操作。

ZigBeeZStack操作系统

ZigBeeZStack操作系统
下面的图片是我根据书上的资料自己绘制出来的,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到Z-Stack的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Z-Stack操作系统
似乎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说也看不出什么道道来,我在看代码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即使找到了主函数,找到了OSAL_start_system()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运行的。首先我们先好好看一些这个微操作系统的工作流程:在ZMain主函数当中,基本上都是一些初始化函数,从中断、系统时钟、堆栈等等到最后按键、液晶显示初始化,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不用看,只需大致了解其功能即可,就像在电脑上编程只需了解软件和底层硬件的接口一样。在初始化函数执行完以后便进入了osal_start_system()函数,开始OSAL操作系统。OSAL操作系统里面有七个任务,该循环轮询查询每个任务是否有需要处理的事件,如果有则处理,没有则跳到下一个任务,这七个任务有不同的优先级,从图中可以看出MAC层拥有最高的优先级,MAC层如果有任务,则下面的任务不会被处理。
在OSAL里面仔细查找可以找到这个函数,具体如下:
void osal_start_system( void )
{
#if !defined ( ZBIT )
for(;;)// Forever Loop
#endif
{
uint8 idx = 0;
Hal_ProcessPoll();// This replaces MT_SerialPoll() and osal_check_timer().
{
uint16 events;
halIntState_t intState;
//进入/退出临界区,来提取出需和上述图中的初始化基本上一样。功能描述都换做了绿色字体以便查看,这些英文不是很难,大都可以看懂什么意思我就不再标注了,实在不懂可以看上边图片,有具体解释。

zstack物理机命令

zstack物理机命令

zstack物理机命令ZStack物理机命令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效率,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操作物理机。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ZStack物理机命令。

1. 查看物理机状态要查看物理机的状态,您可以使用命令:zstack-cli QueryHost --conditions "state=Enabled"。

这将显示所有已启用的物理机及其相关信息,例如物理机的名称、IP地址、状态等。

2. 添加物理机如果您需要添加新的物理机到ZStack管理平台中,可以使用命令:zstack-cli AddHost --name <物理机名称> --management-ip <物理机IP地址> --username <物理机用户名> --password <物理机密码>。

请注意,这里的<物理机名称>、<物理机IP地址>、<物理机用户名>和<物理机密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

3. 删除物理机要删除不再使用的物理机,可以使用命令:zstack-cli DeleteHost --uuid <物理机UUID>。

这将删除指定UUID的物理机及其相关信息。

4. 更新物理机信息如果您需要更新物理机的信息,例如物理机的名称或IP地址,可以使用命令:zstack-cli UpdateHost --uuid <物理机UUID> --name <新物理机名称> --management-ip <新物理机IP地址>。

这将更新指定UUID的物理机的相关信息。

5. 启用/禁用物理机要启用或禁用物理机,可以使用命令:zstack-cli ChangeHostState --uuid <物理机UUID> --state <启用/禁用>。

这将更改指定UUID的物理机的状态。

7.5.3 Z-Stack 的工作流程[共2页]

7.5.3 Z-Stack 的工作流程[共2页]

第7章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157数处理函数的源代码。

(6)OSAL目录。

Z-Stack的操作系统抽象层(Operating System Abstract Layer,OSAL)目录为 Z-Stack 特有的一层,实现了协议栈运行所依赖的操作系统。

(7)Profile目录。

该目录实现了ZigBee协议APL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框架AF子层,为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包含 AF 层处理函数的接口文件。

(8)Security目录。

该目录对应 ZigBee 协议的安全服务模块,提供各种安全服务功能。

在Z-Stack中,该模块只是提供了功能的接口,并没有开放源代码。

(9)Services目录。

该目录定义了 IEEE 802.15.4/ZigBee 网络中设备地址的数据类型和设备的地址模式,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函数。

实现的功能隶属于 ZigBee 协议标准中的 MAC 层。

(10)Tools目录。

该目录为协议栈的配置文件目录,用于配置协议栈代码运行时的内存布局、ZigBee 网络参数(如信道选择、PANID 选择等)和设备功能。

(11)ZDO目录。

该目录实现了ZigBee协议中APL应用层中的ZigBee设备对象(ZDO)子层的全部功能,为 APL应用层的应用对象提供通用的功能。

(12)ZMAC。

Zmac.c是Z-StackMAC导出层接口文件,zmac_cb.c是ZMAC需要调用的网络层函数。

(13)Zmain目录。

Zmain目录主要包含SoC 的汇编语言启动代码,用来引导 Z-Stack的C语言入口函数。

整个Z-Stack协议栈在这里启动,执行软硬件初始化并启动操作系统。

(14)Output目录。

输出文件目录,该目录由编译器在编译时自动生成,存放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和内存映射图。

7.5.3 Z-Stack的工作流程整个Z-Stack的主要工作流程大致分为系统启动、驱动初始化、OSAL初始化和启动、进入任务轮循的主要阶段如图7-16所示。

Zstack基本工作原理

Zstack基本工作原理

Zstack基本工作原理Z-Stack协议栈是一个基于任务轮询方式的操作系统,其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由操作系统抽象层OSAL管理着。

Z-Stack协议栈 = OSAL操作系统 + CC2530硬件模块 + AF无线网络应用总体来看,Z-Stack协议栈只做了两件事情:首先进行系统的初始化,然后启动OSAL操作系统。

在任务轮询过程中,系统将会不断查询每个任务是否有事件发生,如果有事件发生,就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如果没有事件发生,则查询下一个任务。

1.系统初始化:系统启动代码需要完成初始化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所需要的各个模块,为操作系统的运行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分为:初始化系统时钟,检测芯片工作电压,初始化堆栈,初始化各个硬件模块,初始化 FLASH存储,形成芯片 MAC 地址,初始化非易失变量,初始化 MAC 层协议,初始化应用层协议,初始化操作系统等。

osalInitTasks();得到taskID:在这个函数中,先定义了一个任务ID号,tasksEvents所指向的地址长度是两个字节,然后使tasksEvents指向一个为任务总数*2个字节大小的空间的首地址,并将空间内容初始化为0,这里就可以知道tasksEvents其实就是指向每个任务事件的指针了。

而且不难发现,这个函数中的任务排序和tasksArr[]数组定义的排序是一样的。

事实上,当某个tasksEvents[idx]非空时,就表明有对应该任务的事件要处理,可能是一件,也可能是很多件。

然后通过idx在taskArr[idx]中找到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进行处理,处理完了之后有这样一句指令return(events^SYS_EVENT_MSG),当然后面的宏定义可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异或处理,1^1=0,1^0=1,也就是说SYS_EVENT_MSG这个事件处理完了清零了,剩下的events继续反馈上去,进行下一轮的循环然后处理。

2.启动OSAL操作系统:系统初始化为操作系统的运行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就开始执行操作系统入口程序,并由此彻底将控制权交给 OSAL操作系统。

ZStack协议栈实验

ZStack协议栈实验

ZStack协议栈实验概述:ZStack协议栈是一个用于物联网(IoT)设备的开源协议栈,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通信协议,使得不同的物联网设备能够互相通信和协同工作。

本文将介绍ZStack协议栈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环境的搭建、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环境搭建:为了进行ZStack协议栈的实验,首先需要搭建实验环境。

以下是搭建实验环境的步骤:1. 硬件准备:准备一台开发板或者物联网设备,确保其与计算机可以进行连接。

2. 软件准备:下载并安装ZStack协议栈的开发工具包,该工具包包含了开发ZStack协议栈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库文件。

3. 连接硬件:使用USB线将开发板或物联网设备与计算机连接,并确保连接成功。

4. 配置环境:根据ZStack协议栈的官方文档,配置开发环境并导入相应的库文件。

实验步骤:实验环境搭建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ZStack协议栈的实验。

以下是实验步骤的简要介绍:1. 创建网络:使用ZStack协议栈的工具包,创建一个物联网设备网络。

可以选择使用其中的示例代码,或者根据实际需求编写代码。

2. 添加设备:将其他物联网设备添加到已创建的网络中,以建立设备之间的通信。

可以使用工具包提供的API或者示例代码进行设备的添加。

3. 通信测试:进行设备之间的通信测试,例如发送数据包、接收数据包、远程控制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通信结果,可以评估ZStack协议栈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功能扩展:根据实际需求,对ZStack协议栈进行功能扩展和定制化开发。

可以添加更多的传感器、控制模块或者其他自定义功能。

实验结果分析:完成实验步骤后,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以下是分析实验结果的一些建议:1. 性能评估:分析实验中的通信延迟、传输速率、能耗等指标,评估ZStack协议栈的性能。

可以与其他协议栈进行对比,以得出结论。

2. 可靠性分析:观察实验中的通信稳定性,分析出现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扩展性评估:根据实验中的功能扩展操作,评估ZStack协议栈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实验8—基于Z-Stack的无线自组网实验

实验8—基于Z-Stack的无线自组网实验

实验8—基于Z-Stack的⽆线⾃组⽹实验实验题⽬:实验8—基于Z-Stack的⽆线⾃组⽹实验实验时间:2015.12.24⼀、实验⽬的:学习TI ZStack2007协议栈内容,掌握CC2530模块⽆线组⽹原理及过程。

有关Z-Stack2007协议栈的具体内容,请参考附录中相关说明及TI官⽅⽂档。

使⽤IAR 开发环境设计程序,ZStack-2.3.0-1.4.0协议栈源码例程SampleApp⼯程基础上,实现⽆线组⽹及通讯。

即协调器⾃动组⽹,终端节点⾃动⼊⽹,并发送周期信息“~HELLO!~”⼴播,协调器接收到消息后将数据通过串⼝发送给PC 计算机。

⼆、实验原理及程序分析:a)ZigBee(CC2530)模块LED硬件接⼝图1 LED 硬件接⼝ZigBee(CC2530)模块硬件上设计有2个LED灯,⽤来编程调试使⽤。

分别连接CC2530的P1_0、P1_1两个IO 引脚。

从原理图上可以看出,2个LED灯共阳极,当P1_0、P1_1引脚为低电平时候,LED灯点亮。

b)SampleApp实验简介SampleApp实验是协议栈⾃带的ZigBee⽆线⽹络⾃启动(组⽹)样例,该实验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协调器⾃启动(组⽹),节点设备⾃动⼊⽹。

之后两者建⽴⽆线通讯,数据的发送主要有2中⽅式,⼀种为周期定时发送信息(本次实验采⽤该⽅法测试),另⼀种需要通过按键事件触发发送FLASH信息。

由于实验配套ZigBee模块硬件上与TI公司的ZigBee样板有差异,因此本次实验没有采⽤按键触发⽅式。

Periodic消息是通过系统定时器开启并定时⼴播到group1出去的,因此在SampleApp_ProcessEvent事件处理函数中有如下定时器代码:case ZDO_STATE_CHANGE:SampleApp_NwkState = (devStates_t)(MSGpkt->hdr.status);if ( (SampleApp_NwkState == DEV_ZB_COORD)|| (SampleApp_NwkState == DEV_ROUTER)|| (SampleApp_NwkState == DEV_END_DEVICE) ){// Start sending the periodic message in a regularinterval.HalLedSet(HAL_LED_1, HAL_LED_MODE_ON);osal_start_timerEx( SampleApp_TaskID,SAMPLEAPP_SEND_PERIODIC_MSG_EVT,SAMPLEAPP_SEND_PERIODIC_MSG_TIMEOUT );}else{// Device is no longer in the network}break;当设备加⼊到⽹络后,其状态就会变化,对所有任务触发ZDO_STATE_CHANGE 事件,开启⼀个定时器。

基于z-stack协议栈的数据收发原理

基于z-stack协议栈的数据收发原理

基于z-stack协议栈的数据收发原理
Zstack协议栈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通信协议栈,用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进行数据的收发。

数据收发原理如下:1. 初始化:在数据收发之前,需要对Zstack协议栈进行初始化,包括协议栈的配置、设置网络参数等。

2. 创建网络:根据需要,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网络或者加入一个已存在的网络。

创建网络时,会设置网络的参数,如网络ID、信道等。

3. 加入网络:如果需要加入一个已存在的网络,设备会发送加入网络的请求,并等待网络的响应。

4. 数据发送: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建立目标节点的连接。

这可以通过发送连接请求来实现。

一旦连接建立成功,设备就可以向目标节点发送数据。

5. 数据接收:设备通过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来进行数据接收。

当收到数据时,设备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监听这些事件来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6. 数据处理:应用程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解析数据包、提取数据内容等。

7. 数据传输控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Zstack协议栈会对数据进行一些控制,如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重传机制等,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8. 数据存储:如果需要,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本地,以便后续处理或分析。

总结起来,基于Zstack协议栈的数据收发原理包括初始化协议栈、创建或加入网络、建立连接、数据发送和接收、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控制以及数据存储等步骤。

这些步骤保证了数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和处理。

手把手教你在CC2430---Z-StacK 中建立自己的任务

手把手教你在CC2430---Z-StacK 中建立自己的任务

#if defined (HAL_KEY_SW_6_ENABLE) if (!(HAL_KEY_SW_6_PORT & HAL_KEY_SW_6_BIT)) /* Key is active low */ { keys |= HAL_KEY_SW_6; } #endif #if defined (HAL_KEY_SW_5_ENABLE) if (HAL_KEY_SW_5_PORT & HAL_KEY_SW_5_BIT) /* Key is active high */ { keys |= HAL_KEY_SW_5; } #endif ………….. 调用 HalAdcRead()得出操纵杆的值,是通过 AD 进来了模拟电压值 得出; /* Invoke Callback if new keys were depressed */ if (keys && (pHalKeyProcessFunction)) { (pHalKeyProcessFunction) (keys, HAL_KEY_STATE_NORMAL); //回调函数 } } 该 函 数 读 出 按 键 值 keys, 并 执 行 了 回 调 函 数 (pHalKeyProcessFunction) (keys, HAL_KEY_STATE_NORMAL); pHalKeyProcessFunction 是 在 void HalKeyConfig (bool interruptEnable, halKeyCBack_t cback) 里 面 pHalKeyProcessFunction = cback;进行赋函数指针的,这样我们就进入回调函 数了 (7)我们来看一下回调函数: void OnBoard_KeyCallback ( uint8 keys, uint8 state ) //回调函数 { uint8 shift; // shift key (S1) is used to generate key interrupt // applications should not use S1 when key interrupt is enabled shift = (OnboardKeyIntEnable == HAL_KE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TERRUPT_ENABLE) ? false : ((keys & HAL_KEY_SW_6) ? true : false); if ( OnBoard_SendKeys( keys, shift ) != ZSuccess )//ZFailure,如果不成 功则执行下面 { // Process SW1 here if ( keys & HAL_KEY_SW_1 ) // Switch 1 { } ………………… } } 回调函数里面又调用了 OnBoard_SendKeys( keys, shift )。

zstack实施方案

zstack实施方案

zstack实施方案ZStack实施方案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正在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中,虚拟化平台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ZStack作为一种开源的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其实施方案备受关注。

首先,ZStack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和规划。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业务规模、应用场景、性能需求等。

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评估,明确实施ZStack的目标和范围。

在规划阶段,需要设计整体架构、网络拓扑、存储方案等,确保ZStack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ZStack的部署和配置是实施方案的核心环节。

在部署阶段,需要根据规划设计的架构,搭建ZStack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设备等。

在配置阶段,需要对ZStack进行参数设置、网络配置、存储配置等,确保整个平台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同时,还需要进行安全设置和监控配置,保障ZStack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ZStack的集成和定制也是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在集成阶段,需要将ZStack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包括监控系统、管理系统、认证系统等,确保ZStack与客户的现有环境无缝衔接。

在定制阶段,需要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开发,包括界面定制、功能定制等,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最后,ZStack实施方案的验收和优化是整个实施过程的收尾工作。

在验收阶段,需要对整个ZStack平台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平台达到客户的预期要求。

在优化阶段,需要根据验收结果进行性能调优、安全加固、功能优化等,提升ZStack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

总的来说,ZStack实施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面的规划和精细的执行。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流程,才能够确保ZStack平台的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为客户的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Zstack协议栈ZNP例程使用说明

Zstack协议栈ZNP例程使用说明

Zstack协议栈ZNP例程使用说明一、硬件准备1)将ZBeePlus S1或者ZBeeplus M1安装到ZBDC51GB上,配套天线拧到ZBeeplus 模块上,安装完成模块如下图所示。

2)使用交叉RS232电缆连接模块串口到PC机;电池盒装上两节5号1.5V电池,电池盒电缆连接到模块电池盒接口。

如果需要下载代码,将ccdebugger调试电缆连接到模块仿真器接口。

3)检查电池合是否拨到on位置,SW1开关拨到ON位置,模块上电开始工作。

二、编译和下载ZNP例程1)运行IAR 7.6.0以上版本,打开ZStack-CC2530-2.4.0-1.4.0\Projects\zstack\ZNP\CC253x\znp.eww工程文件。

2)编译和下载ZNP代码,如下图所示.1.选择工程配置项CC2530 - Debug。

2.选中ZNP->CC2530-Debug->HAL->TARGET->CC2530ZNP->hal_board_cfg.h文件,双击打开文件。

在文件第62行,将#define xHAL_PA_LNA修改为#define HAL_PA_LNA.(注:这个操作步骤只针对ZBeepls M1模块,ZBeeplus S1模块不要作上述修改操作)3.选择CC2530-Debug,右键弹出菜单,选择Rebuild All。

4.编译完成之后,如果没有错误,点击下载按钮,将程序烧写入模块。

5.采用上述方法下载ZNP程序到其他模块。

三、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下载ZNP代码如果不是从源代码编译下载到模块中,使用光盘上附带的hex文件,可以采用SmartRf Flash Programmer进行程序下载。

1)连接好CCDebugger和ZBeePlus模块;运行SmartRF Flash Programmer程序。

2)选定需要的hex文件,进行程序下载,如果烧写成功会有提示信息。

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

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

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技术建议。

ZStack是一种开源云计算平台,具有强大的虚拟化和管理能力。

我们在技术上对于采用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建议如下。

背景云计算已成为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ZStack作为一个快速、稳定和灵活的开源云计算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

技术建议在使用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技术策略:1. 安全性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以保护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

2. 弹性伸缩云计算平台需要根据应用负载的需求进行弹性伸缩。

我们建议在ZStack中配置自动伸缩策略,以便根据负载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3. 故障恢复云计算环境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建议在ZStack中配置故障恢复策略,如备份和容灾机制,以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4. 资源监控有效的资源监控对于优化云计算性能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使用ZStack提供的监控工具来实时监测资源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5. 管理与调度ZStack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和调度功能,包括虚拟机管理、资源调度和网络管理等。

我们建议充分利用这些功能,以提高云计算平台的管理和运维效率。

结论以上是关于采用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技术建议。

通过采取安全措施、弹性伸缩、故障恢复、资源监控以及有效的管理和调度等策略,可以实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云计算环境。

我们相信,采用ZStack云计算解决方案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建议在部署和使用过程中保持与ZStack社区的紧密联系,以获取最新的技术支持和资源。

引用本文档不引用无法确认来源的内容。

zstack cdp原理

zstack cdp原理

zstack cdp原理ZStack Cloud提供的块级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云主机数据进行持续备份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CDP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1. 全量复制:当对云主机进行CDP备份时,CDP服务器首先会对云主机数据进行一次全量复制,创建数据的初始副本。

2. 持续捕获I/O数据变化:之后,CDP服务器会持续捕获数据I/O的变化,包括数据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等。

3. 时间戳记录:每次数据发生变化时,CDP服务器都会将该次变化的I/O数据打上时间戳并保存下来,确保能够追踪数据的历史变化。

4. 数据恢复:当需要进行数据恢复时,CDP服务器会将数据暴露成块设备,将指定时间的I/O数据恢复到主存储的磁盘或文件系统。

5. 支持多种恢复方式:恢复数据时,支持新建云主机或恢复到原云主机两种方式。

在恢复时,能够快速拉起云主机,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6. 灵活的策略设置:在创建CDP任务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备份需求自定义CDP任务的RPO(恢复点目标),最低可达1秒,并可以根据备份服务器的实际容量情况,自定义备份频率和保留策略。

7. 数据管理:在查看和管理CDP数据时,平台提供小时粒度和秒级粒度的数据展示。

小时粒度的数据展示可以直观反映云主机CDP数据变化情况,为备份容量规划提供有力参考。

同时支持对恢复点进行标记和锁定,锁定后的恢复点将不会被自动清理,可以长期保存重要恢复点数据。

8. 文件预览和下载:在恢复数据时,用户可以支持对任一恢复点在不恢复系统的情况下找回文件并下载,找回文件时对不同格式(包括:图片、文本、PDF)的文件进行预览,缩短用户操作路径,大幅提升找回文件的效率。

总的来说,ZStack Cloud的CDP功能提供了灵活且强大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备份需求,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 精简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 精简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精简(原创实用版)目录1.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概述2. 精简磁盘分配策略的具体实现3.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的优势与不足4. 精简磁盘分配策略的适用场景5. 总结正文1.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概述Zstack 是一种开源的云平台,其磁盘分配策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该策略主要负责虚拟机磁盘空间的分配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精简磁盘分配策略的具体实现精简磁盘分配策略是 Zstack 中的一种磁盘分配策略,其实现主要通过使用精简磁盘格式进行空间的分配和优化。

精简磁盘格式会在分配磁盘空间时,只分配实际需要的空间,而不是预先分配一大块空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磁盘空间的浪费,提高磁盘空间的利用率。

3. 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的优势与不足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精简磁盘分配策略上。

通过使用精简磁盘格式,可以大大减少磁盘空间的浪费,提高磁盘空间的利用率。

同时,Zstack 的磁盘分配策略还具有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配置。

然而,Zstack 磁盘分配策略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其精简磁盘分配策略虽然在节省磁盘空间方面表现出色,但是在面对大规模的虚拟机部署时,可能会出现性能瓶颈。

4. 精简磁盘分配策略的适用场景精简磁盘分配策略适用于那些对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求较高,且虚拟机规模较小的场景。

例如,对于那些需要对大量虚拟机进行部署,但是磁盘空间有限的场景,精简磁盘分配策略可以大大提高磁盘空间的利用率。

5. 总结总的来说,Zstack 的磁盘分配策略是一种灵活、可定制的策略,其精简磁盘分配策略在提高磁盘空间利用率方面表现出色。

Zstack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任务

Zstack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任务

Zstack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任务在Zstack(TI的Zigbee协议栈)中,对于每个用户自己新建立的任务通常需要两个相关的处理函数,包括:(1).用于初始化的函数,如:SampleApp_Init(), 这个函数是在osalInitTasks()这个osal(Zstack中自带的小操作系统)中去调用的,其目的就是把一些用户自己写的任务中的一些变量,网络模式,网络终端类型等进行初始化;(2).用于引起该任务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后所需要执行的事件处理函数,如:SampleApp_ProcessEvent(),这个函数是首先在const pTaskEventHandlerFn tasksArr[ ] 中进行设置(绑定),然后在osalInitTasks()中如果发生事件进行调用绑定的事件处理函数.下面分3个部分分析.1.用户自己设计的任务代码在Zstack中的调用过程(1).main() 执行(在ZMain.c中)main() ---> osal_init_system()(2). osal_init_system()调用osalInitTasks(), (在OSAL.c中)osal_init_system() ---> osalInitTasks()(3). osalInitTasks()调用SampleApp_Init() , (在OSAL_SampleApp.c中)osalInitTasks() ---> SampleApp_Init()在osalInitTasks()中实现了多个任务初始化的设置,其中macTaskInit( taskID++ )到ZDApp_Init( taskID++ )的几行代码表示对于几个系统运行初始化任务的调用,而用户自己实现的SampleApp_Init()在最后,这里taskID随着任务的增加也随之递增.所以用户自己实现的任务的初始化操作应该在osalInitTasks()中增加.void osalInitTasks( void ){uint8 taskID = 0;//这里很重要, 调用osal_mem_alloc()为当前OSAL中的各任务分配存储空间(实际上是一个任务数组),并用tasksEvents指向该任务数组(任务队列).tasksEvents = (uint16 *)osal_mem_alloc( sizeof( uint16 ) * tasksCnt);osal_memset( tasksEvents, 0, (sizeof( uint16 ) * tasksCnt)); //将taskSEvents所指向的空间清零macTaskInit( taskID++ );nwk_init( taskID++ );Hal_Init( taskID++ );#if defined( MT_TASK )MT_TaskInit( taskID++ );#endifAPS_Init( taskID++ );ZDApp_Init( taskID++ );SampleApp_Init( taskID ); //用户自己需要添加的任务}2.任务处理调用的重要数据结构这里要解释一下,在Zstack里,对于同一个任务可能有多种事件发生,那么需要执行不同的事件处理,为了方便,对于每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都统一在一个事件处理函数中实现,然后根据任务的ID号(task_id)和该任务的具体事件(events)调用某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进入了该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之后,再根据events再来判别是该任务的哪一种事件发生,进而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pTaskEventHandlerFn 是一个指向函数(事件处理函数)的指针,这里实现的每一个数组元素各对应于一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比如SampleApp_ProcessEvent对于用户自行实现的事件处理函数uint16 SampleApp_ProcessEvent( uint8 task_id, uint16 events ),所以这里如果我们实现了一个任务,还需要把实现的该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在这里添加.const pTaskEventHandlerFn tasksArr[] = {macEventLoop,nwk_event_loop,Hal_ProcessEvent,#if defined( MT_TASK ) //一个MT任务命令MT_ProcessEvent,#endifAPS_event_loop,ZDApp_event_loop,SampleApp_ProcessEvent};注意, tasksEvents和tasksArr[]里的顺序是一一对应的, tasksArr[]中的第i个事件处理函数对应于tasksEvents中的第i个任务的事件.//计算出任务的数量const uint8 tasksCnt = sizeof( tasksArr ) / sizeof( tasksArr[0] );uint16 *tasksEvents;3. 对于不同事件发生后的任务处理函数的调用osal_start_system() 很重要,决定了当某个任务的事件发生后调用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void osal_start_system(void){#if !defined ( ZBIT )for(;;) // Forever Loop#endif{uint8 idx = 0;Hal_ProcessPoll(); // This replaces MT_SerialPoll() and osal_check_timer().//这里是轮询任务队列,并检查是否有某个任务的事件发生do {if (tasksEvents[idx]) // Task is highest priority that is ready.//序号低的优先级高{break;}} while (++idx < tasksCnt);if (idx < tasksCnt){uint16 events;halIntState_t intState;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进入临界区,来提取出需要处理的任务中的事件events = tasksEvents[idx]; //处理该idx的任务事件, 是第idx个任务的事件发生了tasksEvents[idx] = 0; // Clear the Events for this task.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退出临界区,保存尚未处理的事件//对应调用第idx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用events说明是什么事件events = (tasksArr[idx])( idx, events );//当没有处理完,把返回的events继续放到tasksEvents[idx]当中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tasksEvents[idx] |= events; // Add back unprocessed events to the current task.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if defined( POWER_SA VING )else // Complete pass through all task events with no activity?{osal_pwrmgr_powerconserve(); // Put the processor/system into sleep}#endif}}//临界区资源管理先看一个临界区代码保护的例子: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events = activeTask->events;activeTask->events = 0; //清楚任务的事件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其中:中断宏定义如下#define HAL_ENABLE_INTERRUPTS() st( EA = 1; )#define HAL_DISABLE_INTERRUPTS() st( EA = 0; )#define HAL_INTERRUPTS_ARE_ENABLED() (EA)typedef unsigned char halIntState_t;#define 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x) st( x =EA; HAL_DISABLE_INTERRUPTS(); )#define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x) st( EA = x; )#define HAL_CRITICAL_STATEMENT(x) st( halIntState_t s;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s); x;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s); )以及相关的st宏:#define st(x) do { x } while (__LINE__ == -1)(1)cc2430芯片中的中断使能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IEN0,IEN1和IEN2,(见cc2430 datasheet: P49)。

Z-Stack

Z-Stack

实验报告
1.把Z-Stack实习中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完整记录
修改小组信息,打开MyApp工作空间中Tools文件夹f8wConfig.cfg将Frequency为12的那一行注释取消,将“-DZDAPP_CONFIG_PAN_ID=0xFF”修改为“-DZDAPP_CONFIG_PAN_ID=0x2”
将HBE-Ubi-CC2431节点与PC相连,开关拨到MCU一侧,在Workspace中将Type设为EndSDeviceEB
右击MyApp工作空间名称,Options->Linker->Define增加_EXTENDED_STACK_END=0x0语句
MyApp左侧Workspace中ZMain文件夹下,删掉chipcon_banked_code_support.s51
点击Project->Make,编译
编译成功!
单击Project->Debug
如上图,显示Download complete,则下载成功
将节点开关拨到232端,与同组同学进行节点间消息传送,则下载了类型为EndDevice程序的节点,yellow 和green LED不断闪烁;而下载了类型为Coordinator程序的节点yellow和red LED不断闪烁。

运行CD的program下的SerialTest.exe 程序,设置Port:COM5,Baud:57600,执行Open Port确认从当前
coordinator进入的UART数据,如下图所示:。

ZStack协议栈工程解析

ZStack协议栈工程解析
15:37 / 6
Zstack协议栈工程解析
在osal_init_system()函数中初始化了ZStack协议栈的核心功能,包括内存分配系统 初始化、电源管理系统初始化、任务初始化和内存释放等功能。对开发人员来讲, 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系统任务初始化函数osalInitTasks(),分析该函数的代码可 以发现,该函数初始化了7个系统任务,并为每个任务赋予了任务标识符taskID
Internet+ Education Solutions
ZStack协议栈开发
3-2 Zstack协议栈工程解析
Zstack协议栈工程解析
在“Texas Instruments\ZStack-CC2530-2.4.0-1.4.0\Projects\zstack\Samples”目录下 可以看到TI官方提供的3个关于ZStack协议栈的例程,分别是GenericApp、 SampleApp和SimpleApp。本书所有的基于协议栈的项目均是在SimpleApp的基础上 进行修改而实现的。本节通过解析ZStack协议栈工程来介绍ZStack协议栈的工作原 理及工作流程。
图3.10 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协调器在ZigBee网络中的工作流程
由图3.10可知,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协调器的工作流程基本相同,只有在执行用
户任务时稍有不同。下面根据图3.10来解析ZStack协议栈的工作流程。解析ZStack
协议栈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工程的入口,即main函数开始解析。
ZigBee网络中一般含有三类节点类型:协调器(负责建立ZigBee网络、数据收 发)、终端节点(数据采集、接收控制)和路由节点(在终端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 路由转发的功能)。为了更容易理解ZStack协议栈的工作原理,这里先简单介绍协 调器、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在ZigBee网络中的工作流程,如图3.10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stack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任务在Zstack(TI的Zigbee协议栈)中,对于每个用户自己新建立的任务通常需要两个相关的处理函数,包括:(1).用于初始化的函数,如:SampleApp_Init(), 这个函数是在osalInitTasks()这个osal(Zstack中自带的小操作系统)中去调用的,其目的就是把一些用户自己写的任务中的一些变量,网络模式,网络终端类型等进行初始化;(2).用于引起该任务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后所需要执行的事件处理函数,如:SampleApp_ProcessEvent(),这个函数是首先在const pTaskEventHandlerFn tasksArr[ ] 中进行设置(绑定),然后在osalInitTasks()中如果发生事件进行调用绑定的事件处理函数.下面分3个部分分析.1.用户自己设计的任务代码在Zstack中的调用过程(1).main() 执行(在ZMain.c中)main() ---> osal_init_system()(2). osal_init_system()调用osalInitTasks(), (在OSAL.c中)osal_init_system() ---> osalInitTasks()(3). osalInitTasks()调用SampleApp_Init() , (在OSAL_SampleApp.c中)osalInitTasks() ---> SampleApp_Init()在osalInitTasks()中实现了多个任务初始化的设置,其中macTaskInit( taskID++ )到ZDApp_Init( taskID++ )的几行代码表示对于几个系统运行初始化任务的调用,而用户自己实现的SampleApp_Init()在最后,这里taskID随着任务的增加也随之递增.所以用户自己实现的任务的初始化操作应该在osalInitTasks()中增加.void osalInitTasks( void ){uint8 taskID = 0;//这里很重要, 调用osal_mem_alloc()为当前OSAL中的各任务分配存储空间(实际上是一个任务数组),并用tasksEvents指向该任务数组(任务队列).tasksEvents = (uint16 *)osal_mem_alloc( sizeof( uint16 ) * tasksCnt);osal_memset( tasksEvents, 0, (sizeof( uint16 ) * tasksCnt)); //将taskSEvents所指向的空间清零macTaskInit( taskID++ );nwk_init( taskID++ );Hal_Init( taskID++ );#if defined( MT_TASK )MT_TaskInit( taskID++ );#endifAPS_Init( taskID++ );ZDApp_Init( taskID++ );SampleApp_Init( taskID ); //用户自己需要添加的任务}2.任务处理调用的重要数据结构这里要解释一下,在Zstack里,对于同一个任务可能有多种事件发生,那么需要执行不同的事件处理,为了方便,对于每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都统一在一个事件处理函数中实现,然后根据任务的ID号(task_id)和该任务的具体事件(events)调用某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进入了该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之后,再根据events再来判别是该任务的哪一种事件发生,进而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pTaskEventHandlerFn 是一个指向函数(事件处理函数)的指针,这里实现的每一个数组元素各对应于一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比如SampleApp_ProcessEvent对于用户自行实现的事件处理函数uint16 SampleApp_ProcessEvent( uint8 task_id, uint16 events ),所以这里如果我们实现了一个任务,还需要把实现的该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在这里添加.const pTaskEventHandlerFn tasksArr[] = {macEventLoop,nwk_event_loop,Hal_ProcessEvent,#if defined( MT_TASK ) //一个MT任务命令MT_ProcessEvent,#endifAPS_event_loop,ZDApp_event_loop,SampleApp_ProcessEvent};注意, tasksEvents和tasksArr[]里的顺序是一一对应的, tasksArr[]中的第i个事件处理函数对应于tasksEvents中的第i个任务的事件.//计算出任务的数量const uint8 tasksCnt = sizeof( tasksArr ) / sizeof( tasksArr[0] );uint16 *tasksEvents;3. 对于不同事件发生后的任务处理函数的调用osal_start_system() 很重要,决定了当某个任务的事件发生后调用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void osal_start_system(void){#if !defined ( ZBIT )for(;;) // Forever Loop#endif{uint8 idx = 0;Hal_ProcessPoll(); // This replaces MT_SerialPoll() and osal_check_timer().//这里是轮询任务队列,并检查是否有某个任务的事件发生do {if (tasksEvents[idx]) // Task is highest priority that is ready.//序号低的优先级高{break;}} while (++idx < tasksCnt);if (idx < tasksCnt){uint16 events;halIntState_t intState;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进入临界区,来提取出需要处理的任务中的事件events = tasksEvents[idx]; //处理该idx的任务事件, 是第idx个任务的事件发生了tasksEvents[idx] = 0; // Clear the Events for this task.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退出临界区,保存尚未处理的事件//对应调用第idx个任务的事件处理函数,用events说明是什么事件events = (tasksArr[idx])( idx, events );//当没有处理完,把返回的events继续放到tasksEvents[idx]当中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tasksEvents[idx] |= events; // Add back unprocessed events to the current task.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if defined( POWER_SA VING )else // Complete pass through all task events with no activity?{osal_pwrmgr_powerconserve(); // Put the processor/system into sleep}#endif}}//临界区资源管理先看一个临界区代码保护的例子: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events = activeTask->events;activeTask->events = 0; //清楚任务的事件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其中:中断宏定义如下#define HAL_ENABLE_INTERRUPTS() st( EA = 1; )#define HAL_DISABLE_INTERRUPTS() st( EA = 0; )#define HAL_INTERRUPTS_ARE_ENABLED() (EA)typedef unsigned char halIntState_t;#define 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x) st( x =EA; HAL_DISABLE_INTERRUPTS(); )#define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x) st( EA = x; )#define HAL_CRITICAL_STATEMENT(x) st( halIntState_t s;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s); x;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s); )以及相关的st宏:#define st(x) do { x } while (__LINE__ == -1)(1)cc2430芯片中的中断使能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IEN0,IEN1和IEN2,(见cc2430 datasheet: P49)。

这三个寄存器的不同的位控制了不同的硬件的中断使能,比如IEN2中的第五位WDTIE控制着看门狗时钟的中断使能。

这其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位是IEN0的第7位,名称为EA,控制着所有中断的使能,为0时将没有中断相应,为1时每一个中断源的使能受相应的位的控制。

上面的宏即是用芯片的EA=0来关中断实现临界资源的保护。

(2)set宏定义如下,表示执行x指令,注意x是一个完整的语句,需要加分号。

#define st(x) do { x } while (__LINE__ == -1)而整个宏的定义结束时没有分号,而是在最后的应用时加的分号,如: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3)HAL_ENABLE_INTERRUPTS()和HAL_DISABLE_INTERRUPTS()这两个宏分别实现了cc2430的所有中断的开和关。

HAL_ENTER_CRITICAL_SECTION(x)宏首先将EA的值保存在变量x中,然后关闭所有中断,进行后面的临街资源处理。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x)宏则是回复刚才保存在x中的EA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