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观潮

出示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人情美以及语言美。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作者链接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颇有成就,又能书画。著有《武林旧事》、《草窗词》、《齐东野语》。《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作。

背景链接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钱塘观潮也成为古今盛事,天下奇观。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秋佳节前后为观潮最佳时节。

合作探究

读准字音

霆(tíng) 斋(zhāi) 艨艟(méng chōng) 履(lǚ) 倏(shū)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lìn) 仞(rèn) 绮(qǐ)

疏通文意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

教师点拨

◆一词多义

1.方: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方出神:正

方七百里:面积

2.观: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3.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4.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5.以: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6.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7.能: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词类活用

1.天下之伟观也。(观: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3.皆披发文身。(文,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做动词。)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古今异义

1.方其远出海门

方古义:当……时;今义:方形等

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际:古义:接近、连接;今义:边际

3.吞天沃日

沃:古义:用水淋洗;今义:肥沃

4.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奔腾:古义:两个词,意为疾驶和腾起;今义:跳跃着奔跑

5.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标枪:古义:举枪;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6.人物略不相睹

人物:古义:人和物;今义:特指人

7.皆披发文身

文:古义:画花纹;今义:文字、文章等

8.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尹:古义:名词,长官,官名;今义:一般作姓氏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上下:古义:上游到下游,指地域,区域,名词;今义:用来表示大约数目

◆特殊句式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

2.方其远出海门。(省略句)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省略句)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倒装句)

5.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6.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倒装句)

7.震撼激射。(省略句)

整体感知

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围绕“观潮”刻画了哪几幅图画?

【交流点拨】

1.写海潮的雄伟壮观。——潮水汹涌图

2.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水军演习图

3.写弄潮健儿的英姿。——吴儿善泅图

4.写观潮人众之多。——游人观潮图

文本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交流点拨】雄伟壮观: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声如雷霆)、势(吞天沃日)、由远及近。

2.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图“?

【交流点拨】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又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语言赏析

本文语言生动而形象,运用了准确的动词和比喻、夸张等修辞,试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1.能准确地运用动词。

如“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

2.文中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

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喻,“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势如同亲见,感受很深。

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