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以及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气瓶事故解析
二、液氯气瓶事故 由第一编表1—3查得,液氯的FTSC编码为4203或4303,具 有强氧化性、剧毒、酸性腐蚀的特性。 I 1.水与氯化学反应升温 易熔塞熔化氯气泄漏 I 1969年1月25日夜晚,湖南省邵阳某化工厂汽车运输2只 400L液氯气瓶途中,出现气瓶易熔塞熔化,液氯泄漏,司机慌 乱中将车停在人员密集的大街上,使泄漏氯气四处扩散,造成 23人中毒死亡,200多人中毒住院治疗。 事故原因: 该液氯气瓶的原使用单位用液氯作自来水杀菌剂,但在使 用中未执行必须留有余气的规定,当液氯用完后,气瓶内形成 负压,使自来水倒灌进气瓶。化工厂在充装液氯前又未按规定 进行检查和残液处理,致使充装液氯后瓶中残留的水与液氯发 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气瓶温度升高,将易熔塞熔 化(易熔塞的易熔合金熔化温度约为68℃),瓶内液氯泄漏排 放;又因氯气比重大,积聚在近地面处造成严重后果。
3.充装管理失控引发事故 2004年7月17、18日两天,河北省保定市区由同一充装 单位充装的4只在用氧气瓶连续爆炸,共造成5人死亡,12人 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事故原因: 充装单位操作人员16人中仅9人参加过培训,在对气瓶 进行充装前检查时,因无气体检测设备、仪器,只是用鼻子 嗅,未对气瓶内残留气体进行检测。由于充装质量管理严重 失控,导致瓶内残存的可燃气体与充装的氧气形成爆炸性混 合气体,在使用时由于流速等原因产生激发能引发化学爆炸。
三、环氧乙烷气瓶事故 由第一编表1—3查得,环氧乙烷的FTSC编码为5200, 具有易分解、有毒的特性。 2002年4月12日,江苏省常州市城南钢瓶检验站在处理 环氧乙烷气瓶内残液时,突然发生气瓶爆炸,死亡3人,重 伤1人,经济损失340万元。 该站在处理气瓶残液过程中,先打开瓶阀,未见余气和 残液流出,进而把气瓶底部易熔塞旋松,任其自然泄放2h。 就在数名工人用铁锹清理场地时,突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 环氧乙烷气体比空气重,当气瓶内残液泄放出来后沉积 于地面,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与气瓶形成一个系 统。当时气瓶内约有200kg环氧乙烷。当工人用铁锹作业时, 铁锹与地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环氧乙烷与空气混合 气体爆炸,进而引爆气瓶内的环氧乙烷。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气瓶事故频发,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
气瓶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气瓶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气瓶事故的案例,探讨如何应对这些事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2019年江苏宿迁气瓶事故2019年7月,江苏宿迁发生了一起重大气瓶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气瓶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追尾,导致气瓶受损并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严格执行运输规定:加强对气瓶运输车辆的监管,确保车辆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气瓶质量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气瓶质量监控标准,加强对气瓶的质量把关,严禁使用低质量或过期气瓶。
3.提高气瓶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气瓶使用者的安全教育,提供正确的使用指南,促使使用者认识到气瓶的潜在危险,加强事故预防意识。
案例二:2016年甘肃兰州气瓶事故2016年9月,甘肃兰州发生了一起气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该事故是由于一家火锅店瓦斯气瓶泄漏引发爆炸,导致附近民房受损严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气瓶安全管理:火锅店等地方应建立健全的气瓶存放和使用规定,定期检查气瓶的使用情况,确保气瓶的安全性。
2.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在火锅店等具有气瓶使用场所,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一旦检测到气体泄漏情况,及时报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火灾防范措施:对于使用气瓶的场所,应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灭火器维护,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案例三:2017年北京气瓶事故2017年12月,北京发生了一起贮存液化石油气的气瓶泄漏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故导致气瓶自燃,使整个小区被迫疏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液化石油气存储管理:对于液化石油气的存储,应设定专门的存储区域,避免与可燃物质接触。
典型气瓶相关事故案例展示
重庆潼南氧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06年8月6日上午,位于重 庆潼南县城的一家临街气体经营部发生 氧气瓶爆炸事故,致5人死亡、1人重伤 。氧气钢瓶爆炸碎片震飞近20米,存放 气瓶的库房中间隔墙被炸开一个大洞。
事故原因:在对氧气瓶进行测压时使用 了含有油脂的测压表,高压氧气接触油 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导致形成瞬间高温, 进而造成气瓶闪爆事故。氧气瓶已过报 废年限是事故的第二原因。
气瓶事故案例:
福建南安五金厂氮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07年7月6日,福建省南安 市水头镇一五金厂发生氮气气瓶爆炸事 故,至2人死亡、2人重伤。当时该厂锌 合金压铸机需检修和补氮,在维修工检 查设备时,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氮气瓶曾受到过局部猛烈撞 击已至瓶身存在内应力缺陷,在事故当 日氮气瓶经长时间太阳,又受压铸机周 围局部高温环境影响,最终引发气瓶超 压爆炸。
安全提示:1、氩气属惰性气体,虽不燃烧不爆炸也无毒,但吸入过量会导致缺氧窒 息。氩气密度比空气重,氩气一旦发生泄漏会集聚于低洼处,在坑道地形使用氩气应 作好通风工作,并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流程,作好必要安全措施。2、液氩储罐不 得设立于坑、井、池当中或者附近,液氩泄漏易造成低洼处氧浓度过低,构成窒息危 险。
气瓶事故案例:
西安六村堡黑作坊氩气泄漏事故
事故概况:2016年5月8日,西安市未央 区曹家堡村一黑化工厂发生氩气泄漏事 故,至2人死亡。现场一处5m³液氩储罐 设置于坑道内,2名工人在坑道内作业因 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为氩气泄漏导致有 限空间形成缺氧环境,而操作人员在未 进行任何安全防护的条件下违规进入有 限空间作业导致窒息死亡。黑化工厂违 法违规经营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诱因。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
●2007年1月31日20时10分,山东省聊城市 东昌府区聊城蓝天气体厂发生一起气瓶爆 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当日20时左右,该厂在充装1只氧气 瓶过程中发生爆炸,1名操作工被炸死。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 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 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1 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车间北侧墙壁破开宽约1. 瓶体完全撕裂,厂房玻璃震碎,操作区的保暖隔断完全破坏。
●20体厂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时,该公司工人从1只二氧化碳气瓶向4个空瓶倒装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瓶爆炸,该人当场死亡。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在准备更换新气瓶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该人当场死亡,另1名职工受轻伤。 ●2007年8月22日7时40分,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氧气供应站发生一起气瓶爆炸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2007年4月4日11时00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凯盟灯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济损失6万 元。
氧气瓶爆炸碎片8块,最远飞出约35米。 5米的缺口,车间屋顶破开约1×6米的缺口。 事发当日20时左右,该厂在充装1只氧气瓶过程中发生爆炸,1名操作工被炸死。 5米的缺口,车间屋顶破开约1×6米的缺口。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在准备更换新气瓶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该人当场死亡,另1名职工受轻伤。 ●2007年4月4日11时00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凯盟灯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济损失6万 元。
(完整版)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1】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案例2】江苏淮安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2005年2月16日(正月初五)20时30分,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淮安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15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许多建筑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
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刘××夫妇和同村年仅27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
行人杨××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某和施某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某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进行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交叉的现象发生。
【案例3】哈尔滨某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情况概述: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气瓶爆炸事故案例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氮气瓶地面滚动遭撞击,发生爆炸致人死亡--南京市一五金厂“”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7月6日上午,南京市某单位将一台锌合金压铸机送至某五金制造厂进行维修、补充氮气。
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于11时10分出发,使用一辆皮卡车(货厢无遮盖)运输设备,并于11时40分抵达五金制造厂。
随后,工作人员将氮气瓶从皮卡车上卸下并滚运到车间内待修的锌合金压铸机旁。
经检查发现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氮气压力不足,需要补充氮气;维修工人对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进行检查时(储能器尚未与氮气瓶连接),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两名维修工死亡、两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该爆炸事故为气瓶缺陷引发的脆性断裂事故。
气瓶遭受局部强烈撞击且存在表面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该气瓶在运输过程中承受烈日暴晒时间达30分钟以上,滚运至锌合金压铸机旁边后又受熔融状态锌合金的环境温度影响,致使瓶内气体压力逐渐上升;车间地面不平整(地面铺设有铁皮,但不平整,凹凸明显),该气瓶滚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震动影响,相当于对气瓶增加能量,致使气瓶内应力增大,裂纹相应扩展。
当瓶内气体压力超过裂纹尺寸的临界压力后,在内应力作用下产生突然断裂,导致气瓶爆炸。
(二)间接原因1.物的不安全状态:气瓶腐蚀严重,使用超长服役,气瓶残体瓶肩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凹坑,说明气瓶曾遭受过局部强烈撞击,外表产生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扩展。
2.人的不安全行为:气瓶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未按照气瓶运送的相关要求操作,运输气瓶时未遮盖,搬运气瓶时采取滚运等方式,野蛮装卸。
3.管理上的缺陷:气瓶使用单位和五金制造厂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
三、事故警示与预防(一)事故警示在充装、运输、使用气瓶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要求,发现气瓶可能受损时应当及时进行检测。
气瓶喷射事故分析报告
气瓶喷射事故分析报告气瓶喷射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其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以下是对一起气瓶喷射事故的分析报告。
该起事故发生在某工厂的车间中,当时工人正在操作装有气体的气瓶。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工人在操作气瓶时没有佩戴安全防护设备,也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这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车间管理不规范。
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前车间管理人员没有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也没有有效监督工人的操作行为。
此外,工厂对气瓶的存放和维护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最后,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工人对于安全操作意识的培养不足,对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认识不够强烈。
同时,车间管理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缺乏将安全工作贯穿于全过程的思想。
这些因素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气瓶喷射事故的再次发生:首先,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班,向工人传授安全操作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工人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其次,加强车间管理。
加强对工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遵守操作规程。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加强对车间安全的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
使他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将安全意识贯穿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气瓶喷射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一定的原因和规律可循。
通过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通过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做好车间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瓶喷射事故的发生频率,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稳定。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以一起气瓶火灾爆炸事故为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2024年6月20日,在市化工厂发生了一起气瓶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发现该化工厂的储气罐区域没有进行适当的划分,且气瓶堆放杂乱,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存储。
同时,该厂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气瓶存在泄漏和损坏的问题。
此外,现场防火设施不完善,未能及时控制火源的延伸。
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储气罐区域的管理不善。
根据相关规定,储气罐区域应使用固定设施和可抗火建筑材料加以划分,确保不同种类的气瓶有专门的存放区域,以防止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此外,建立健全的储气罐区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其次,气瓶的泄漏和损坏也是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气瓶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在气瓶被重物压坏或剧烈碰撞时更容易出现泄漏和损坏。
因此,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禁止使用损坏的气瓶,确保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现场防火设施不完善也加剧了火灾爆炸的严重程度。
对于储气罐区域,要进行合理的防火划分,设置必要的防火隔离设施,并且加强消防器材的配置。
此外,加强现场管理,保持整洁,清除可燃物和易燃物,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此次事故我们得出以下教训:一是必须重视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的存在,并加强预防工作。
二是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气瓶的存储、检查和维护,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三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源的延伸。
为了预防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落实储气罐区域的管理责任,划分合理的存储区域,并进行分类存储。
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气瓶进行必要的修理和更换。
气瓶安全事故
浙江发生四起气瓶安全事故浙江今年发生四起气瓶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3人重伤。
1、2004年2月29日下午17时07分,台州某气体公司正在充装氧气瓶,当压力充装到10.8MPa时,突然其中一只气瓶瓶阀螺纹口冒出火焰,不到3秒钟,该瓶就发生爆炸,共炸成6块碎片,飞出的碎片将一人砸死,另一人重伤。
据有关人员现场调查分析,初步认定为化学性爆炸,为气瓶内有可燃性物质所致。
经查该气瓶充装前的使用单位是一家染料化工厂。
2、2004年5月25日早上6时40分左右,杭州某气体厂的一辆气瓶运输卡车,将一车氧气瓶送到余杭区崇贤镇320国道旁的杭州伟宏机械铸锻有限公司内,在准备卸货倒车途中两只氧气瓶相撞,突然发生爆炸,在场的二名装卸工被炸死,另一人受重伤。
据有关专家分析这次爆炸事故主要是因氧气瓶内有机物氧化反应引起的。
3、2004年6月3日上午10时45分左右,瑞安市万隆化工有限公司264车间发生一起还原反应釜爆燃事故,造成车间起火,一名当班职工严重烧伤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5.1万元。
根据事故调查组调查报告,事故原因系该公司使用了文成县某气体公司送去的氮气。
事后经查气体公司送的实际是氧气,致使反应釜内氢气、骨架镍、酒精等介质遇氧气产生反应而爆燃。
这次事故因气体公司误将氮气瓶充装氧气,对该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4、2004年7月3日凌晨1时多,磐安一氧气经营部用农用运输车装载41只气瓶到永康某气体公司充装二氧化碳,在将满瓶装回车上时,其中一只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死者葛某,现年32岁,在磐安县经营氧气乙炔站。
据永康市事故调查组调查,该41只气瓶均未经检验和建档,未刻录气瓶标识,爆炸主要原因是钢瓶超期、充装前未检查。
(浙气协)1 全国气瓶事故统计共发生爆炸事故41起,比1999年(31起)增加32.3%;发生严重事故2起,比1997年(3起)减少33%。
共死亡39人,比1999年(29人)增加34.5%;受伤70人,比1999年(107人)减少34.6%。
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以及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以及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气瓶是一种常见的储存高压气体的容器,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气瓶事故的发生可能会引起巨大伤害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列举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其原因,并给出一些典型案例。
1.气瓶爆炸:气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由于压力过高或外部冲击导致瓶体破裂,释放储存的气体,引发爆炸事故。
2.气瓶泄漏:气瓶由于瓶体密封性能不佳、使用年限过长或瓶阀损坏等原因导致气体泄漏。
3.气瓶压力失控:由于未能正确控制和调节气瓶内压力,导致压力失控,可能造成爆炸或泄漏事故。
4.气瓶火灾:在气瓶周围使用明火或所存储气体的自燃性引发火灾。
1.设计缺陷:气瓶的设计不合理,例如瓶壁厚度不均匀、瓶口位置不佳等,导致瓶体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破裂。
2.加工质量问题: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如焊接接头强度不够、缺乏材料质量检测等,可能导致瓶体在使用中出现破损。
3.机械冲击:气瓶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不慎受到外界冲击,例如重物碰撞、高温环境下的原料泄漏等。
4.操作不当:使用者未能根据相关安全规范正确操作气瓶,例如使用有损坏的瓶盖或瓶阀、打开瓶阀时未降低压力等。
下面是一些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1.2024年,美国一家食品厂的储气罐因使用年限过长,导致罐体破裂并引发爆炸,造成2名工人受伤。
2.2024年,中国一家电子厂发生气瓶泄漏事故,导致室内气体浓度升高,23名工人中毒,其中一人因中毒不治身亡。
3.2024年,印度一家化工厂发生气瓶压力失控事故,导致气瓶爆炸,殃及附近的居民和工人,造成数十人死亡和严重伤亡。
4.2024年,法国一家化学工厂发生气瓶火灾,事故中释放的气体导致火势蔓延,最终导致两人死亡、四人受伤。
5.2024年,巴西一家威士忌酒厂的酿酒设备发生异常,气瓶压力失控导致爆炸,造成六人丧生。
以上案例表明,气瓶事故的发生不仅可能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大规模爆炸。
为了预防气瓶事故,需要加强气瓶设计和制造的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检测和评估标准,加强操作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确保气瓶的正确使用和储存。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案例一:“粗心大意的阀门之祸”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个氢气瓶。
负责这个气瓶的同学啊,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天,他用完氢气瓶后,就随手那么一关阀门,也没仔细检查是不是关紧了。
结果呢,这氢气就慢悠悠地泄漏了。
你想啊,氢气这玩意儿在空气中越积越多,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
这时候呢,实验室里有个电器设备,可能有点小故障,就冒了个小火花。
这火花就像是点燃炸弹的导火索啊,“轰”的一下,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实验室那是一片狼藉啊,玻璃仪器碎了一地,幸好当时实验室里人不多,不过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阀门没关好,引发了这么大的灾难。
案例二:“错误搭配的悲剧”还有个实验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用到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这俩气瓶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得按照规矩来相处。
可是呢,有个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他把这两个气瓶放得特别近,而且也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隔离措施。
这就好比把两个爱吵架的人硬塞在一个小房间里。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的,乙炔就泄漏了,然后遇到了氧气,这就是干柴烈火啊。
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燃烧,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周围的实验器材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家手忙脚乱地灭火,好在最后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个实验室也算是遭受了重创,重新整顿了好久才又能正常使用呢。
案例三:“老化的受害者”在一个比较老的实验室里,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
这个气瓶啊,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很多地方都老化了。
可是呢,实验室的人没有太在意,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一天,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气瓶的瓶体突然出现了裂缝。
这二氧化碳就像找到了出口一样,呼呼地往外冒。
这突然的变故把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
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但是大量泄漏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啊,比如让人窒息。
而且这个气瓶因为压力突然变化,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破裂。
还好发现得及时,大家赶紧疏散了,然后找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就是忽视气瓶老化问题带来的惊险一幕啊。
气瓶泄露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气瓶泄露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气瓶是常见的一种储存气体的设备。
然而,由于气瓶内部储存的气体常常是易燃易爆的,一旦气体泄露便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而在一些情况下,气瓶泄露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爆炸事故,给人员和设施带来巨大的危害。
因此,对于气瓶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十分重视,防范气瓶泄露火灾事故的发生。
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气瓶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这就对气瓶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加强气瓶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气瓶泄露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选取一起气瓶泄露火灾事故案例,对此类事故的发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工业生产提供借鉴。
二、事故案例某某化工厂位于某省某市的工业园区内,是一家专业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
在该厂内,有多个车间用于储存和生产各种化工原料。
2019年10月1日,正值全国性的国庆节假期,该化工厂一名操作工员在进行生产检查时,意外发现某个储存液化气的气瓶出现了泄露现象。
操作工员迅速报告了相关负责人,同时对该区域进行了紧急疏散,并向消防部门求救。
然而,在短短10分钟内,气瓶泄露引发了一起大规模的火灾,数个车间的生产设施和储存仓库被火势波及,瞬间燃烧成一片火海。
由于周边地区正值节假日期间,该生产区域附近的人员和车辆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终,火势被扑灭,但是事故造成了数十人死伤,大量生产设施和原料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三、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化工厂事故发生前,液化气的储存设备已经使用了多年,并且未能按照规定周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这就导致了气瓶设备的老化程度增加,内部零部件的磨损程度也相应增加。
在此情况下,气瓶设备的密封性能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泄露现象。
而液化气的泄露不仅极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还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据调查显示,气瓶泄露事故发生时,该厂区内的许多操作工人以及管理人员并未立即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疏散和报警。
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2024年7月,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气瓶事故。
当时,一家化工厂的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氩气灌装作业,突然发生了爆炸。
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大面积火灾。
经过调查,该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次,企业管理不到位。
该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存在明显的漏洞。
首先,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其次,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标准,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使得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设备质量不过关。
该化工厂使用的气瓶存在质量问题。
气瓶是一种高压容器,如果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在缺陷,就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这起事故中,气瓶的质量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企业在采购气瓶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另一方面,气瓶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气瓶的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发生泄漏和爆炸。
通过这起气瓶事故案例的分析首先,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每一名工人都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其次,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标准,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对气瓶质量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气瓶的生产和使用符合标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总之,气瓶事故案例提醒我们,气瓶的使用和管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加强管理和控制质量等措施,才能更好地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气瓶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储存容器,用于存放各种气体供实验使用。
然而,由于气瓶内压力高、气体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面列举了十个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以警示人们注意气瓶的安全使用。
1. 2015年某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气瓶爆炸事故。
当时,实验室内的一名研究生在操作气瓶时不慎打开了阀门,导致气瓶内气体突然释放,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研究生受伤,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
2. 2016年某医院病理学实验室发生气瓶泄漏事故。
实验室内存放有大量液氮气瓶,由于使用不当和设备老化,导致气瓶发生泄漏,液氮迅速蒸发形成大量浓雾。
该事故造成实验室人员中毒和烧伤。
3. 2017年某化工企业实验室发生氧气瓶泄漏事故。
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正确关闭氧气瓶阀门,导致氧气大量泄漏,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实验室大面积火灾,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4. 2018年某高校物理实验室发生气瓶燃烧事故。
由于实验操作不当,火焰直接接触到气瓶表面,导致气瓶燃烧起来。
事故造成了实验室火灾和设备损坏。
5. 2019年某化学研究所发生气瓶漏气事故。
实验室内存放的气瓶由于长时间未使用,气密性下降,导致气体泄漏。
事故中,实验室人员因吸入泄漏气体导致中毒。
6. 2020年某制药企业实验室发生气瓶爆炸事故。
由于气瓶内气体超压,超过了气瓶的承受能力,气瓶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实验室严重损毁,设备报废。
7. 2021年某科研院所实验室发生液氨气瓶泄漏事故。
气瓶存放位置不当,被阳光直射,导致气瓶内液氨蒸发并迅速泄漏,形成有毒气体。
事故中,实验室人员中毒,部分人员严重受伤。
8. 2022年某大学生物实验室发生氧气瓶泄漏事故。
实验室内的氧气瓶由于操作不当,阀门未完全关闭,导致气体泄漏。
事故中,实验室产生大量氧气,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幸好及时发现并处理。
9. 2023年某化工企业实验室发生气瓶燃烧事故。
由于操作人员使用错误的气源管道连接到气瓶,导致气瓶内气体燃烧。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一、事故经过2003年9月16日上午9时许,非法经营户何××,在西塘翠南船厂氧气瓶仓库打电话通知位于陶庄镇陶庄村的天凝氧气充灌站陶庄新站的沈××,称其将派李××(死者,安徽人)来充装氧气。
9月16日12:00时多,非法运输户李××由沈××为其充装20瓶。
9月16日下午13:00时左右,李××将自备车(车号为安徽K48555)驶入位于原西汾公路北侧的西塘镇新胜村陆家浜铁场内的项××堆场。
当李××卸第一瓶氧气瓶时突然爆炸,李××被炸死亡。
当时周边幸无他人伤及。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在卸瓶作业过程中运输车左后轮胎爆裂,造成车辆左倾氧气瓶掉落与地面废钢材发生碰撞,瓶阀中间断裂且遇油渍引发化学爆炸。
(2)氧气瓶本身有缺陷。
据调查知,属何××产权的32只氧气瓶与其它瓶相比,明显黑不溜秋,七长八短,手轮等附件残缺不全。
据市质监局特种设备检测院现场勘察报告,爆炸的氧气瓶底部正中部位已被机械钻孔,直径为42mm,且该孔周围有明显电弧焊接痕迹(贴焊)。
属报废钢瓶。
2、间接原因氧气充灌及流转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1)个体运输户李××未经交通部门批准,运输及装卸危险化学品,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属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爆炸的氧气瓶产权属何××,而何××经营、运输氧气未经政府任何职能部门批准,违反了国务院344号令第二十七条及第二十九条规定。
(3)陶庄充灌新站在明知何××钢瓶有缺陷的情况下,仍多次为其充装,包括原来的天凝氧气充灌站,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
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氮气瓶地面滚动遭撞击,发生爆炸致人死亡--南京市一五金厂“”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7月6日上午,南京市某单位将一台锌合金压铸机送至某五金制造厂进行维修、补充氮气。
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于11时10分出发,使用一辆皮卡车(货厢无遮盖)运输设备,并于11时40分抵达五金制造厂。
随后,工作人员将氮气瓶从皮卡车上卸下并滚运到车间内待修的锌合金压铸机旁。
经检查发现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氮气压力不足,需要补充氮气;维修工人对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进行检查时(储能器尚未与氮气瓶连接),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两名维修工死亡、两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该爆炸事故为气瓶缺陷引发的脆性断裂事故。
气瓶遭受局部强烈撞击且存在表面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该气瓶在运输过程中承受烈日暴晒时间达30分钟以上,滚运至锌合金压铸机旁边后又受熔融状态锌合金的环境温度影响,致使瓶内气体压力逐渐上升;车间地面不平整(地面铺设有铁皮,但不平整,凹凸明显),该气瓶滚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震动影响,相当于对气瓶增加能量,致使气瓶内应力增大,裂纹相应扩展。
当瓶内气体压力超过裂纹尺寸的临界压力后,在内应力作用下产生突然断裂,导致气瓶爆炸。
(二)间接原因1.物的不安全状态:气瓶腐蚀严重,使用超长服役,气瓶残体瓶肩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凹坑,说明气瓶曾遭受过局部强烈撞击,外表产生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扩展。
2.人的不安全行为:气瓶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未按照气瓶运送的相关要求操作,运输气瓶时未遮盖,搬运气瓶时采取滚运等方式,野蛮装卸。
3.管理上的缺陷:气瓶使用单位和五金制造厂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
三、事故警示与预防(一)事故警示在充装、运输、使用气瓶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要求,发现气瓶可能受损时应当及时进行检测。
(二)事故预防1.使用特种设备需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对顶,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及教训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及教训
案例一:
2024年市工厂发生了一起气瓶安全事故。
事故的原因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慎让气瓶坠落,导致气瓶破裂并发生爆炸。
该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三名工人重伤。
教训一: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工作中,工人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步骤正确无误。
在操作气瓶时,应先将气瓶固定好,避免因气瓶坠落导致破裂。
教训二:气瓶要定期检验与维护。
气瓶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气瓶的安全性能。
如果气瓶有任何损坏或问题,应立即予以修理或更换。
案例二:
地小区的住户在使用厨房煤气瓶时发生了一起事故。
一位住户在更换煤气瓶时,不慎将门板磕碰到气瓶,导致气瓶破裂并引发火灾。
事故中,该住户不幸因无法逃生而遇难。
教训一:避免碰撞和摩擦。
在搬运、更换气瓶等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磕碰、碰撞或摩擦气瓶,防止气瓶破损。
教训二: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
在家庭使用气瓶时,要确保房间内的疏散通道保持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逃生。
教训三: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当发生煤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并保持通风,避免引发火灾。
这些气瓶安全事故案例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教训。
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我们应当始终遵循操作规程,并在操作前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
此外,气瓶的定期检验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操作人员应该始终牢记安全第一,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
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对于气瓶安全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以减少气瓶安全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以及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4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3月24日早8时50分该焊工在做焊接准备工作时将减压器安装于乙炔气瓶,在开启阀门时乙炔瓶发生爆炸。
当乙炔气和被突然减压而气化的丙酮与空气形成爆燃性混合气体后,被车间内的电器火花再次引爆,其造成的破坏是可以想象的。
爆炸的气瓶已成上封头、下封头和展成平板的筒体的三块。
气瓶内的填料已大面积散布于车间内。
事故造成4人死亡,14人重伤(其中2人重度烧伤);设备受损61台,厂房严重损坏。
直接经济损失1300~1600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此起溶解乙炔气瓶事故是非常典型的重大事故,一只乙炔气瓶造成如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全世界也是前所未见的。
因此,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3个事故调查组进行此次事故的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先后对同批次制造的气瓶进行质量分析,对同批充装气瓶的充装量进行了检查。
认定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超装。
当超装的乙炔瓶被置于更高环境温度下(从室外移至室内十几小时)会出现满液现象。
此时瓶内压力会急剧上升,当压力足够高时未溶解的乙炔也可能会处于液化状态。
高压下的压缩乙炔或液化乙炔极小的能量(如震动)就可以引发其爆炸。
另外,在打开瓶阀时高压的乙炔急速冲入减压器内,也可能引起绝热压缩而使乙炔产生分解爆炸,并再引爆气瓶。
案例五:2019年12月4日下午1点多,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新奉公路一个场地内发生氧气罐爆炸事故,导致一名工人不幸当场死亡。
据了解,事故疑似因钢板切割不慎所致。
周边目击者介绍:爆炸发生时,现场传出剧烈的声响,有少量烟雾升腾起来,事故中,一名51岁的操作工人贾某不幸被炸身亡。
记者在现场看到:场地内有多个氧气瓶等气罐,易燃易爆品随意堆放、杂乱无章。
从现场初步情况来看:死者切割钢板时操作不当引发了氧气罐爆炸。
现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易燃易爆品随意堆放、杂乱无章。
从现场初步情况来看:死者在对钢板进行切割、因操作不当引发现场氧气罐发生爆炸,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案例六:2018年7月5日下午17时40分左右,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镇克孜勒萨依村废弃工地,发生一起氧气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8万元。
事故原因:①按照《氧气钢瓶装卸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气体钢瓶运输应安装钢帽和防撞胶圈,装卸严禁摔、碰、砸、滚等野蛮装卸行为,操作人员违反规定,在卸氧气钢瓶时将氧气钢瓶直接由车箱滚动摔落于硬质地面,在地面搬运也用放倒滚动的方式,且氧气钢瓶未安装钢帽和防震胶圈。
②事故爆炸气瓶于2015年9月报废,充装报废气瓶,违反了《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相关标准;气瓶制造钢印标记显示,充装介质为CNG,属于易燃易爆介质,氧气属于助燃物,两者不能混装;气瓶爆炸后的残片内壁有大片肉眼可见的油脂,与水不相容。
三是该气瓶在有天然气、有油脂的情况下充装了氧气,又在搬运过程中摔落于硬质地面,引发的化学爆炸。
案例七:2017年02月14日,某钢材市场一只公称容积为118L(50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了爆炸如图2.5。
事发地点院门处有一个气瓶底部爆炸残骸,距该残骸约2m处有一只公称容积为35.5L(15kg)液化石油气钢瓶,钢瓶上封头已经严重变形,且存在漏气现象。
现场有一台电动三轮车,车周围地面有数只氧气瓶,其中一只氧气瓶瓶阀连接有软管如图2.6,且软管已断裂,断口处已明显发黑。
现场多处发现气瓶爆炸碎片。
送气商贩(其中一死者)用电动三轮车载118L液化石油气钢瓶给钢材市场经营者(另一死者)分装液化石油气,据说由于天气较凉,倒罐操作困难。
操作者向118L的钢瓶输入氧气以增加瓶内压力时,钢瓶发生爆炸。
从现场情况以及钢瓶的爆炸威力和碎片形状来看,可认为存在上述可能性。
案例八:盘锦市某烧烤店内一118L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事故,4人当场死亡,20余受伤。
爆炸冲击波和火灾将烧烤店及相邻店铺的二层损毁。
经查事故气瓶为某厂2008年3月制造,型号YSP-118产品。
规定充装量49±1kg。
某充装站于3月4日充装了47kg的液化石油气,3月6日早7时,供应液化石油气的商贩在自家中用倒气枪将事故气瓶充满并送至烧烤店储瓶间。
事故原因分析:爆破的气瓶及破口形态如图2.2、图2.3。
从图片可可见气瓶纵向开裂,气瓶塑性变形不大;气瓶断口焊缝处有多个气孔(如图2.4),可判断气瓶制造质量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但并非此次事故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是由于过量充装所致,3月6日早7时将钢瓶充满,此时室外温度低于0℃。
移至室内其温差超过20℃,由于环境温度的上升致瓶内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但过量充装的气瓶内已不能提供膨胀所需的空间。
致使瓶内出现液压现象并造成瓶内压力急剧上升,最终导致气瓶爆破案例九:江苏无锡一气瓶公司乙炔钢瓶爆炸,引燃近百个钢瓶,场面震撼。
初步调查为乙炔钢瓶未直立使用导致的爆炸事故。
案例十: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案例十一:江苏淮安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淮安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15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许多建筑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
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刘××夫妇和同村年仅27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
行人杨××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某和施某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某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案例十二:高压氧气遇油着火事故事故经过:某公司操作工在打开氧气集合系统的针阀时,突然着火。
这次事故是由13.8MPa压力的氧气点燃了针阀阀杆和填料上的润滑油引起的,烧坏了针阀。
该操作工穿的80%聚酯和20%棉的衬衣被烧着,烧伤了手和胸部。
原因分析:①氧气系统周围未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未设置警示标志。
②没有掌握保证安全制作、安装和操作的有关标准、程序和其他资料。
3)防范措施①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操作工都知道氧气装置中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危险。
②制定详细的说明氧气操作工如何选择、使用、清洗和维修所有设备的现场安全手册指南。
③应穿戴全棉工作服。
案例十三:新余市凯尉气体有限公司“9.29”氧气瓶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17年9月29日下午,驾驶员兼卸瓶员郭海华、押运员兼卸瓶员郭新建驾驶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在凯尉气体公司装载60瓶氧气送往通达悦来建筑公司在赛维多晶硅公司的拆迁工地。
到达赛维多晶硅公司南大门后,由通达悦来建筑公司气瓶管理员王磊骑着电动车领路,约15时30分,到达还原车间东大门卸瓶。
王磊把电动车停稳后绕到驾驶室驾驶员位置时听到一声爆炸声,气瓶发生爆炸。
爆炸造成郭海华、郭新建当场死亡,王磊受轻伤,小货车后门、侧门损坏严重,距离小货车10米远的还原车间东面墙上玻璃被震碎。
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凯尉气体公司向一只瓶内沾有油脂的气瓶充装了氧气,郭海华和郭新建采取滚、滑方式卸瓶且未采取加垫橡胶垫等防撞击措施,气瓶产生撞击,发生爆炸。
这是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间接原因①气瓶运输车辆未取得危险品道路运输证,郭海华、郭新建未取得危险品运输驾驶、押运、装卸管理从业资格证;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无相关记录等见证材料;气瓶出站前,未按规定配戴防震圈、瓶帽;气瓶运输时,未按规定采取固定措施。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和业务知识。
气瓶检查人员林融善未按规定对气瓶进行充装前后检查并作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