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论析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涵,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以及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涵与特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历史问题的基本理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历史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通过对矛盾和斗争的认识和分析,可以把握历史的规律。
其次,历史观是人民群众立场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历史的发展要符合人民的利益。
第二部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作用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并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维护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其次,历史文化遗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步。
第三部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重视,并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有: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保障。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制度,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与实践中古迹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与实践中古迹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探讨。
在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古迹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的思考与实践。
一、继续革命与历史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认为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坚持继续革命的精神。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全面继承和批判,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马克思主义主张把握历史的传承性和创造性的辩证关系。
只有既继承传统的历史文化,又勇于创新实践,才能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古迹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来说,也是一个相似的道理。
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和保存,而要根据当代社会的需要,将其融入到现代的文化生活中,使它发挥新的作用。
二、实事求是与历史文化保护马克思主义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认为只有根据客观现实的分析和评价,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在历史文化保护中,我们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保护措施,既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又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古迹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不仅仅是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和保存,更是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历史的价值、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需求,使文化遗产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
三、群众路线与文化遗产传承马克思主义强调群众路线的思想,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实践中,人民群众应该成为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古迹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的意识和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和传承。
四、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化产业应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的价值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的价值和作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存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而文化保护则是维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从多个角度深刻地认识和探讨了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的问题,对于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化传承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哲学,认为历史文化遗产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马克思说:“一切已完成并成为已经历史的文化都为我们的智力积累和能力铺平了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260页)这句话清楚地阐述了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现实的反映和未来的启示。
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历史实践价值和思想内涵,是人们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深刻依据。
因此,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深化历史认识、提高文化素养、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护的认识作为一种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类自由和创造力的展示。
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群体的共同产物。
文化保护既是为了维护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也是为了促进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古代哲学一样,认为文化是精神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精髓和灵魂,而保护文化就是保护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主义从生产方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角度,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化保护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观点。
他指出:“文化是一切社会的精神生活,包括一切思想、道德、艺术等等。
这些东西不能只看物质因素,不能把它们大资本家所说的‘文化已经成为商品’这种说法同化。
文化是一定阶级的文化,受一定制度和一定阶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资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在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有效的保护。
一、文化遗产的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精神追求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经济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而文化遗产正是这种历史发展的见证。
保护文化遗产意味着保护历史的连续性和文明的传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1. 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发展看作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需要理解文化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并将其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保护。
2. 人民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和发展的主体。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鼓励人民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和行动。
3. 综合分析观: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注重综合分析,不仅看重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也注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发展。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需要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全面的保护策略。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文化遗产保护1.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应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倡导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遗产保护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提高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平衡: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平衡性。
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时,应当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关系,确保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在当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旨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总结。
它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智慧的结晶,任何时候都需要加以保护和传承。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主张,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文化权益的保护和人民的主体地位。
只有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
此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还强调了坚持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原则。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不仅要坚守传统的历史底蕴,还需要积极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二、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保护和传承社会主义文化遗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作为我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保护故宫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投入巨大力量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
同时,为了提升故宫的保护效果和文化价值,故宫博物院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冬宫。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遗产保护论文素材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遗产保护论文素材1. 引言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对于维护民族传统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对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如何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的意义。
2.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2.1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并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认识。
2.2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积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保护传统文化,是保护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2.3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文化创新的结合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承载,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文化创新是驱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倡导人民大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促进公平、多元和包容的文化发展。
3.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开展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人们关注自身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发展。
3.2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推动保护活动的规范和有效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3.3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努力的同时,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通过深入挖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环境中倡导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行。
4.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4.1 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马克思主义对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具有积极影响,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导,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加深民族认同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思想体系,而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其理论基础在实践中的延伸与发展。
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一宝贵遗产。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提出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产物,它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认识1. 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物,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
保护和传承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有助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
2. 实现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丰富和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生态平衡。
3.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统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保护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统性,防范和抵制其他文化的侵蚀,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传承。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与措施1. 加强教育与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不仅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更要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2. 建立保护机制建立一套健全的保护机制是重要的保护途径。
这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明确文化遗产的界定,设立专门的机构或研究中心进行保护工作,开展相关研究与调查,加强对文物、古迹等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3. 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科技的发展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乡土文化保护论文素材
马克思主义与乡土文化保护论文素材马克思主义与乡土文化保护——思想交汇与文化传承的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而乡土文化保护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乡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提供论文素材,以期促进思想交汇与文化传承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护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会历史变革的科学观察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论。
它强调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而有意识的社会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创造性地获取、吸收和改造各种文化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和传承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保护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研究和保护乡土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特点。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乡土文化保护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重要的是探索其现实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
通过关注和研究乡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
二、乡土文化保护的意义和目标乡土文化保护具有丰富的意义和多样的目标,其核心是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特征明显、与地方环境紧密相连的文化体系。
它包括了乡土社区的习俗、传统、语言、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首先,乡土文化保护可以促进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
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乡土文化,我们将能够在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中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乡土文化保护有助于增强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乡土文化是社区居民的共同记忆和集体身份的象征。
通过维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社区成员能够更好地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同体认同感。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保护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保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于文化的观念和保护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和阶级斗争的反映。
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的集体智慧。
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的根基和文化认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注重对文化的批判性反思与创造性发展。
传统文化的保护并非停留在原封不动地保存,而是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发掘其内涵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功能。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还着重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还强调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精神需求,更是一种经济需求。
传统文化作为独特的资源和特色,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
因此,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与传统文化保护密不可分。
保护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通过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学说和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是社会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历史的本质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任何历史现象都反映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冲突。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分析密不可分。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它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反动性。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问题,必须依靠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留下的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以及自然遗产。
这些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和资源。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一项文化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
只有全面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并加以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同时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
此外,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通过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利用这些遗产。
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存一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更重要的是传承人们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弘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持。
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实践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积淀和人民的智慧。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长河中前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保持国家文化独立性和多样性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
传统文化不是与时代割裂的僵化载体,而是与当代社会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动态过程。
在现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需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寻找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传承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为保守主义,而是应该以创新为动力,与社会变革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倡导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往往面临着市场化、商品化的冲击。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鼓励产业升级和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保护和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倡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角度进行全面改革。
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学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传承的指导意义。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社会的记忆和文化积淀,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历史发展的痕迹。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责任。
文化遗产的丧失意味着对人类历史和文明进步的遗忘,这对于后代将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保护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唯有保护好它们,才能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历史。
历史的记忆是人类前行的基石,只有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才能保留住历史的真实面貌,让后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根源。
2. 传承文化传统: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传承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才能给后代留下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3. 繁荣旅游经济: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资源,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遗产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通过研究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规律。
只有真实地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和未来。
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则是了解历史的前提。
2. 辩证唯物主义视角: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文化遗产是对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
通过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过去,还可以认识当下和展望未来。
马克思主义情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目标
马克思主义情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目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而马克思主义情怀恰恰与文化遗产保护有着深厚的渊源。
两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情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两者共同的价值理念以及实践中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情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1.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马克思主义情怀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而文化遗产作为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文明成果。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马克思主义情怀使我们更加关注和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2.人民利益至上:马克思主义情怀强调了人民利益的至上性,即社会发展应当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马克思主义情怀使我们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对人民利益的重要性,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情怀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通过现代科技和工业手段,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推动下,应用科技手段来保护、修复、传承文化遗产,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情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价值理念1.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情怀注重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而文化遗产保护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即通过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使之在当代发挥新的作用,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人民的共同财富:马克思主义情怀认为,文化属于全民所有,文化遗产也是人民的共同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
只有让更多的人分享文化遗产的福祉,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社会公平与正义:马克思主义情怀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谈民间美术剪纸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谈民间美术剪纸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和理解文艺作品的新视角和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包括民间美术剪纸。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关注艺术的阶级性和阶级立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艺作品往往由压迫阶级所控制,宣扬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而民间美术剪纸则是另一种声音和立场,它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与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民间美术剪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处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品逐渐失去了市场需求,在一些地方民间美术剪纸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一些商业化的剪纸作品在市场中泛滥,严重损害了民间美术剪纸的纯粹性和独特性。
由于缺乏对民间美术剪纸的研究和扶持,其在学术领域的地位和价值还不够被重视。
我们需要加强对民间美术剪纸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加强对民间美术剪纸的保护,挖掘和发展其内在的审美价值,为其创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需要加强对民间美术剪纸的研究,借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分析民间美术剪纸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剪纸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谈民间美术剪纸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浅谈民间美术剪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民间美术剪纸的研究和指导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剪纸作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社会内涵,使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文化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艺术被视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生产活动,它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更可以影响社会变革。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剪纸,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其所蕴含的社会内涵和价值。
从群众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群众性艺术的重要性。
而民间美术剪纸正是一个典型的群众艺术形式。
剪纸作品的制作和传播通常依托于农村和乡镇社区,由普通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创作和交流。
这些作品除了在传统民间节庆和婚丧喜庆中得到广泛应用外,还常常成为农民文化娱乐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优秀的剪纸艺术家和作品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群众尊敬和崇拜的对象。
这种群众性的创作和传播使得剪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承载了更多的亲情、和睦、喜悦和团聚的情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民间美术剪纸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群众性特征,使得它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值得我们加以深入挖掘和传承。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传统的剪纸艺术面临着挑战。
一些传统的剪纸工艺和技法正在逐渐失传,一些优秀的剪纸艺术家也面临着创作和生活的困境。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关注民间美术剪纸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对剪纸艺术家的培养和扶持,推动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让其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也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播和传承。
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剪纸艺术的在线展览和交流平台;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将剪纸作品数字化保存和复制,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研究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域下的“非遗”保护
展并 不排 斥劳 动生 产或 日物质 生产, 它本 身就 从
劳 动生产 中发展 而来 ,并 具有 经济 生产 的一般 能
尼 ( c・ S・ B u r n e ) 中指 出, 民俗是 有 着独特 人 类精 神活 动 的精髓, 丰富 多彩 的 民俗活 动或 民俗 仪式 往 往蕴 涵 着一个 民族 的精 神禀 赋, 而这 种 民族精
神又 通常 以其 民族 的风 尚和 习俗外 化于 形, 或者
识 到 我 的 个 性 是 物 质 的、 可 以 直 观 地 威 知 的 因
开 物 质 生产 , 由此 出发 , 我们 才 能 理解 把 握 “ 非 遗” 的生产性保 护何以可 能 ?
马克思 认为 艺术就 是生 产, 既伴 随着物 质 生
产的 过程 ,又体 现 了精 神 生 产 的 目 的, 是 “ 使 一 种 可 存 在 也 可 不存 在 的东 西 变为 存 在 ” , 他 提
T HE S C Ho L Af I L 丫 VI E W
马 克 思 在 评介 詹 姆 斯 ・ 穆勒 《 政 治 经 济 学原 理》 一 书时 写 到 : “ 我在 我 的 生 产 中物 化 了我 的 个 性 和 个 性 的特 点 , 因此 我 既在 活 动 时享 受 了 个 人 的 生 命 表 现 , 又 在 对 产 品 的直 观 中 由于 认
近年来 ,“ 非 遗” 的“ 生 产性 保护 ” 发展 已成为业 界共识 ,但现 实发展 却与保护 初哀发 生了 背离,产 生
了诸如 生产过多 集中于物 质竞争、 过分 强调 经济效益 而忽视对 主体个性 的保护 等问题。这就 需要我们 以
科 学 的理 论为指 导,辨 明“ 非遗” 生 产的本质属 性,并 为其 未来发展 指明方 向。
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摘要]马克思艺术生产原理说明艺术生产也可以归结为一般的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
要善于运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同时按文化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从生产、流通、消费等艺术生产的多个环节着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
要努力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使之与时俱进、代代相传。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抢救和保护那些处于濒危和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任务。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一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无可能逐渐摆脱被保护的尴尬境地,甚至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新生力量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结合马克思艺术生产原理,对以上问题略加探讨: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总是可基本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可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
人类创造、传播艺术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称之为艺术生产,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同样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最早出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上研究社会现象包括美学现象,……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就好比一面聚光灯,马克思把一切社会现象包括美学现象放到这面聚光灯下加以检验和透视,收到了清晰的灵验的效果,能够洞察美学现象的奥秘和底蕴”。
马克思文化观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研究
马克思文化观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2T07:38:44.012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1期作者:李嘉怡1 董佳俊2 聂知蓉3 蔡占圳4 [导读] 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个人、社会两个层面的困难。
同时,马克思文化观与李嘉怡1 董佳俊2 聂知蓉3 蔡占圳4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摘要: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个人、社会两个层面的困难。
同时,马克思文化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间存在关系。
为了更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响应国家政策,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对如何基于马克思文化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及节日庆典两种表现形式,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使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马克思文化观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性、历史进步性是其突出特征,它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反映文化世界的种种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具有其文化特征的的宝贵文化遗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原理上存在一致性,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主义的马克思文化观,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相互之间具有推动作用。
1.1马克思文化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以马克思文化观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首先认为文化遗产是一种既得的生产力,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思想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非物质遗产文化以各族人民为主要载体,以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为主要表现形式,生产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人民的思想会得到提升,从而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会得到进一步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思考与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需求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思考,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
一、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需求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与精神文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多样性的丧失与文化碎片化的风险。
因此,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将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传递给后人,保护其独特性与独特价值。
这既包括对建筑、古迹、博物馆等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括对语言、文字、文学、音乐、舞蹈等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已有的文化,更是为了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历史智慧与文化底蕴。
二、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和方法。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强调了文化的作用和文化的自觉传承。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历史的传承与保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了文化的自觉传承,即通过主体的努力和积极性来传承和保护文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历史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因此,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仅是靠个别的机构或组织来完成,而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积极性,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而在文化观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的内在价值,认为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应该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文化。
最后,马克思主义提倡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遗产年第2期非遗”保护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论析何平刘倩[摘要]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及其保护传承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使我们对“非遗”有了新层面的认识;同时$ !非遗”的生成发展也印证着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
学习马克 思主义理论,当可帮助我们在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往返中,去找寻那条前景广阔的“非遗”保护之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图分类号〕=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0890 (2018) 02 -050 -07“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1982年墨西哥会议(即“世界文化政策会议”)的文件中首次提出,但其体系性的概念内涵则迟至世纪之交才得以确定®。
尽管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使用“非遗”一词,也没有成系统地讨论过今天才归类的“非遗”相关问题,但通过阅读他们的著述我们发现,在他们对民间文艺的关注中,也曾使用“承继”“习惯、风俗和制度”等词汇表达了继承历史文化传统的坚定立场。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理论中的相关思想对于今天我们认识保护“非遗”,仍具有指导意义,这正是本文得以展开的。
一、永恒魅力是“非遗”保护的价值体现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非 遗”的价值进行过直接评述,但两人对民间文学、民间歌曲都持有浓厚兴趣,他们对民间文艺的旗帜鲜明的思想表达,在当下我们对“非遗”的保护中,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不止是民间文学的爱好者、收集者,还是民间艺术的鉴赏家。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爱尔兰民间歌手,称其伟大之处在于给“被奴役的但是没有被征服的”爱 尔兰人民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他们的歌曲”"。
显然,这说明恩格斯认识到了民间歌手之于民间歌谣流传的重要性以及能够作为民族遗产[作者简介]何平(1953 -),男,天津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广州,510006);刘倩(1981-),女,湖南衡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
(广东中山,528402)!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复兴与地方文化发展 —以中山市小榄菊花会为例”(项目批准号#GD16XGL25)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非物质文 化遗产视域下广东传统音乐的考察研究》(粵文非遗[2014] 3号)子项目。
①2003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 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011年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 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 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99页。
50的民间歌谣的本身的珍贵性。
恩格斯还曾亲自将英国民歌《布雷的牧师》翻译成德文,并在文章一开头就写到,“其实,对 今天我们德国的情况来说,这首民歌也丝毫没有过时”®。
显然,这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样一种传承证明着民歌所具有的永恒魅力。
就今而言,民间文学、民间歌曲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间文学等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这同我们当前对“非 遗”保护的宗旨是一致的。
作为历史文化典型,“非遗”蕴含有丰富的人类精神,这正是“非遗”之所以具有永恒魅力的源点。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往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有关民间文学的讨论,显现出了两人对民间诗歌有着一致的推崇,他们称赞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都具有诗一般的丰富内容、健康正直的民族精神和纯洁美好的道德情操。
1856年,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我 从民间诗(除了《阿德尔贝的祈祷》对圣母的之外,波兰人根本没有民间诗)里还找到:格策、卡佩尔……还有武克•斯蒂凡诺维奇:《塞尔威亚婚礼曲》……"",仅从其用语我们就能感受到马克思对民间诗的珍视:他不仅为发现民间诗而有了喜悦心情,更为民间诗里有格策、卡佩尔等作家的作品而惊喜。
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质朴的民间诗的喜爱与推崇,“我喜欢它,远远胜过乌朗特的雕琢得很光滑的译文。
但是另一首歌《约盎先生》还要更好”③; “何况他们本来就够有诗意的了,并且正在创作着完全是古赛尔维亚风韵的民歌(古赛尔维亚的诗歌是很优美的)”®; “我现在给了她(马克思的女儿杜西&一本《小艾达》%,里面有些很优美的东西;然后她可以读《老艾达》里的西古德和古德龙颂歌&……我还同她一起读丹麦英雄赞歌"'。
马克思、恩格斯为何如此喜爱民间作品?答案或许能从恩格斯对民间故事书的生动论述中得到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疲惫地回到家里时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香馥郁的花园;它的使命是把工匠的作坊和可怜的徒工的简陋阁楼变幻成诗的世界和金碧辉煌的宫殿,把他那身体粗壮的情人变成体态优美的公主"(。
恩格斯认为,民间故事的伟大使命是使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因而民间文学具有滋养人类精神的美学价值。
相比于恩格斯对民间故事使命的论述,我们可能更熟知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的称赞,他称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马 克思意识到,希腊神话已然成为人类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希腊艺术之所以成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在于它们能为人类提供永恒的精神享受,而这正是希腊神话、希腊艺术的魅力所在。
里,到 、恩 斯对民间文学价值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对民间文学的价值肯定,从延伸至今的、更广阔的范围来认识,对当今人们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便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也肯定了“非遗”的 宝贵价值,尽管在历史遗产方面的论述并不全面、也不系统。
如卢卡奇认为,史诗具有伟大的品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年,第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〇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74页。
⑤《艾达》是一部有关那维亚各民族神话、英雄传说与歌曲的集子,以十三世纪时手稿形式保存的是《老艾达》,以诗人诗歌论集形式保存的是《小艾达》。
⑥西古德是古日耳曼民间叙事诗中的一个主人公,古德龙颂歌是十三世纪的中古德国长歌。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0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61页。
51是生活与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布莱希特认为,史诗剧的价值能让人获得精神的解放、震 动、奋起以及其他力量"。
布洛赫则提出,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指向了某个尚未实现的“乌托邦”,而 只有“乌托邦精神”才能拯救欧洲、拯救人类#。
在这里,以史诗、史诗剧为代表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视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性精神建构因素而存在。
显然,人类对历史上在另一语境中延伸至今的“非遗”有着情理上的认同。
在如何认识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上,列宁、毛 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从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来认识。
列宁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发展要在批判继承本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遗产”$。
可以清晰地看到,列宁是在首先肯定民族文化遗产(当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价值基础上进而提出批判性继承文化遗产的。
毛泽东则更具体地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待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我们尚年幼,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民族遗产(当然包括“非 遗”),应当怎样在现实中吸收优秀的作为“珍贵品”的历史遗产,并将这些历史遗产融入当下生活的现实,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给我们做了若干理论回答。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认为,文化创造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哲学、科学、道德与艺术则是这一生产的直接产物。
精神生产不 于物质产,其自 特,它 具 有创造经济价值的实际能力,因而马克思明确提出“精神生产”应避免被排除在“非生产劳动范畴外”。
显然,以知识、技能形态展现的“非遗”内属于精神生产,从而具有经济生产的能力。
毛 泽东对传统手工业发展的支持态度,从更具体的事例说明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非遗”经济价值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 泽东提出“手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是做好事的。
吃 的、的、用的都。
还 工艺术 ,泰蓝,什么‘葡萄常五处女’的葡萄。
还有烤鸭子可以技术出口”©,他甚至提醒,“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
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⑧。
显见,毛泽东于此处列举的“景泰蓝、葡萄、烤 鸭”与“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件形式,而是以物寓意,是指包含有特殊价值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对它们的继承发展显然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服务现实生产。
以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观察,我们看到了“非遗”具有的生产力价值,看到了未来“非遗”经济发展的潜力。
二、“两种生产”是“非遗”生成的前提条件“两种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
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两种生产”有过精辟论述。
他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①[匈]卢卡奇#《小说理论——试从历史哲学论伟大史诗的诸形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