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 2-1、2-2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一、基本概念1、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油井产品经过若干个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
2、简述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
答: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
3、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标准是如何要求的?答:(1)质量含水率:合格原油含水率不大于1%,优质原油含水率不大于0.5%。
对于凝析油和稠油有不同的质量含水率要求。
(2)饱和蒸汽压:储存温度(或60℃)下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当地气压。
(3)含盐量:不大于50g/m3。
4、油田上三脱,三回收的内容是什么?答:三脱:原油脱水,原油脱气,伴生气、天然气脱轻油。
三回收:污水中回收原油,回收污水,回收轻油、液化气。
5、参照图说明掺水的目的和原理,以及掺水的比例如何确定?答:掺水的目的:降低高粘原油的粘度,使破乳剂更好的发挥破乳的效果;掺水的原理:在高粘原油中掺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使原来的油与油、油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变成水与油、水与管壁的摩擦,使表观粘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掺水、加热能使破乳剂更好地发挥效果;掺水比例:掺水比例要使油水反相,使油包水型乳状液变成水包油型乳状液的掺水比例是最合适的。
6、简述油气集输流程选择的依据和原理。
答:油气集输流程选择依据如下:(1)油气集输的选择应以确定的油气储量,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方案为基础,应充分考虑油田面积,油藏构造类型,油气储量,生产规模,预计的油田含水变化情况,单井产油量,产气量以及油井油压和出油温度等。
(2)油气物性。
原有物性包括原油组分:蜡含量,胶含量,杂质含量,密度,倾点和粘-温关系等。
天然气物性包括天然气组分和H2S,CO2等酸性气体的含量。
(3)油田的布井方式,驱油方式和采油方式以及开发过程中预期的井网调整及驱油方式和采油工艺的变化等。
(4)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天文,工程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条件以及油田所在地的工农业发展情况,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居民点和配套设施分布等社会条件。
油气集输复习总结
“三废”:废液、废渣、废气。 污水性质。 污水杂质引发的问题:结垢、腐蚀。 影响腐蚀的其他因素。
2015/12/24
16
2015/12/24 3
热值、燃烧极限。 一元、二元及多元烃系的相特征和p-t、p-v图。 相平衡关系,拉乌尔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平衡常数概念意义。 t-x-y及x-y相图。 蒸馏的三种方式:闪蒸,简单蒸馏和精馏。方 式及概念。
2015/12/24
4
第三章 矿场集输管路
D 2
4
mLe Q 0tr
2015/12/24
8
分离方式: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和多级分离。 多级分离的优点。
2015/12/24
9
第五章 原油处理
原油处理的概念和目的。 乳状液概念和类型。类型:油包水型乳状液, 水包油型乳状液。 乳状液的生成和预防措施。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原油处理的常用方法:化学破乳剂、重力沉降、 加热、机械、电脱水等。 在破乳过程中破乳剂应起的作用。 破乳剂类型。
2015/12/24
14
第九章 气体加工
凝液回收目的。 凝液回收的概念和方法。 方法:油吸收、固定床吸附、冷凝法。 制冷方法。 液化厂分为两类:基本荷载型和调峰型。 液化天然气的特性:蒸发气特性、泄露特性、 储存特性、安全。 三种较典型的制冷工艺:阶式制冷、混合剂制 冷和带预冷的混合冷剂制冷。
2015/12/24 5
Flanigan相关式的推导。 地形起伏对压降的影响。 段塞流分类:水动力段塞流、地形起伏诱发的 段塞流、强烈段塞流。 强烈段塞流形成机理。 管路干燥的方法。 多相泵的优点和要求。
油气集输培训课件
糙,增加了相间滑脱损失;液面的起伏使气体的流通面积 忽大忽小,气体忽而膨胀忽而压缩,气体流动方向亦随着 液面起伏而变化,这些都使两相流动时的相间能量损失增 加。流速较高的气体,常常把一部分液体拖带到气体中去, 脱离液流主体时要消耗能量;被气流吹成液滴或颗粒更小 的雾滴要消耗能量;由流速较慢的液流主体进入流速较快 的气流中的液滴或雾滴获得加速度要消耗能量,这些都存 在能量交换
第三章 油气混输管路
3、存在传质现象 油气混输管路中,随着管线的延长,压力越来越低,有
气体析出,此时气体的质量流量增加;而液体的质量流量减 少。注蒸汽管路中,起点压力约在150~170大气压,温度 为300℃,质量含气率约70%。随着压力的降低,散热量增 加,质量含气率下降。
第三章 油气混输管路
4.2 油气分离器
入口分流器 经过入口分流器,油气的流向和流速突然改变,油气得以 初步分离。
4.2 油气分离器
集液部分 ▪ 该部分需要一定的体积:
a、原油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便于油中气泡升至液 面并入汽相; b、提供缓冲容积,均衡进出原油流量波动。 c、为使气液界面面积最大,分离器充满二分之一 液体。 ▪ 集液部分的原油经液面控制器控制的出油阀流出。
4.2 油气分离器
重力沉降部分 a、来自入口分流器的气体水平流过该部分。 b、气流携带的油滴依靠重力沉降至气-液界面。 c、该部分沉降的油滴粒径为100微米及以上。 除雾器 a、未沉降至液面的、粒径更小的液滴(10~ 100微米)随
气体流经除雾器; b、经碰撞、聚结合并成大油滴,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液部分。 c、要求:结构简单,气体通过的压降较小脱除油滴的气体
油气集输基础知识
油气集输基础知识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称为油气集输。
主要包括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工艺。
1、简要流程油气收集流程----油井至联合站油气处理流程----联合站内流程油气输送流程----联合站至原油库2、详细流程1)原油脱水从井中采出的原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而原油含水多了会给储运造成浪费,增加设备,多耗能;原油中的水多数含有盐类,加速了设备、容器和管线的腐蚀;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水和原油一起被加热时,水会急速汽化膨胀,压力上升,影响炼厂正常操作和产品质量,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外输原油前,需进行脱水。
2)原油脱气通过油气分离器和原油稳定装置把原油中的气体态轻烃组分脱离出去的工艺过程叫原油脱气。
3)气液分离地层中石油到达油气井口并继而沿出油管或采气管流动时,随压力和温度条件的变化,常形成气液两相。
为满足油气井产品计量、矿厂加工、储存和输送需要,必须将已形成的气液两相分开,用不同的管线输送,这称为物理或机械分离。
4)油气计量油气计量是指对石油和天然气流量的测定。
主要分为油井产量计量和外输流量计量两种。
油井产量计量是指对单井所生产的油量和生产气量的测定,它是进行油井管理、掌握油层动态的关键资料数据。
外输计量是对石油和天然气输送流量的测定,它是输出方和接收方进行油气交接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
5)转油站转油站是把数座计量(接转)站来油集中在一起,进行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加热沉降和油气转输等作业的中型油站,又叫集油站。
有的转油站还包括原油脱水作业,这种站叫脱水转油站。
6)联合站它是油气集中处理联合作业站的简称。
主要包括油气集中处理(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油田注水、污水处理、供变电和辅助生产设施等部分。
7)油气储运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简称油气储运。
集输名词解释
1.油气集输: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
2.油气集输的流程:反映自井口产出油气经过集输,分离,计量,脱水,稳定及其它处理,生产出合格的油产品的全部工艺过程,它是油气集输系统的骨干和代表。
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动的系统说明3.沸程:原油的沸点不是一个定值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这个范围称为馏程(沸程)4.蒸气压: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在它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5.特性因数k :根据原油的相对密度和沸点可由下式计算出表示其化学组成的参数,称特性参数6.渗透率:岩石让流体通过的能力,叫渗透率。
(由孔隙结构决定)7.分散度: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程度。
8.转相点:油井产液,由油包水乳状液转化为水包油乳状液所对应的含水率。
9.电滞效应:乳状液内相颗粒表面都带电,因带电而引起的额外粘度。
10.孔隙度:是指岩石的孔隙体积Vp同岩石的总体积Vf之比11.电分散:当电场强度过高时,椭球形水滴两端受电场拉力过大,以致将一个小水滴断成两个更小的水滴。
12.原油稳定:把原油中轻组分比较完全地从原油中脱除出来,使原油在常温常压下蒸汽压降低13.油气比:是指在地面条件下,每产生一立方米原油伴随生产出的天然气体积。
14.含油饱和度:孔隙中原油体积与有效孔隙之比15.乳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微量互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这种分散物系称为乳状液,乳状液都有一定的稳定性。
16.凝点:在一定的仪器中,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原油失去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
17.倾点:在标准条件下冷却时,能从标准式的容器中流出的最低温度,或称流动极限。
通常将凝点加上2.8摄氏度就是倾点18.反常点:由牛顿流体转为非牛顿流体的那一点,对应的温度叫反常温度(一般高于凝固点5—15摄氏度)。
19.滑差:气相速度与液相速度之差。
也称滑移速度。
20.滑动比:气相速度与液相速度之比。
绝对湿度:每立方米天然气所含水汽的克数。
原油集输知识基础培训
第一部分 原油集输地面工艺流程模式 第二部分 原油集输地面主要设备 第三部分 油气集输系统地面设计相关计算 第四部分 原油集输工艺技术指标及管理制度
原油集输
工艺流程模式
一、集输流程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按油气集输系统的布站形式可分为 ➢ 一级半(或一级)布站集输流程 ➢ 二级布站集输流程 ➢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
➢ 原因: ✓ 油田集输半径增大,采出水量增加。如果还是采用两级布站,大量的采 出水需要返输处理后回注,投资、管理难度大。 ✓ 部分小油田产量少,油品较好,但单独为其建原油稳定、轻烃回收装置 又不经济。 ➢ 三级布站流程:
在两级布站的基础上产生了中间过度站,即转油站(实现油气分离、原 油脱水、污水处理和注水,采出水就地处理,将原油及天然气输送到联合站 进一步处理)。
原油集输
工艺流程模式
2、二级布站流程
(1)油气分输流程
原油经出油管线到分井计量站,经气液分离后,分别对单井油、气和
水的产量值进行测量,在油气水分离器出口之后的油气分别输送至联合
站。
单井
气液混输
计量站 分井计量 油气分离
气液混输 油气分离
联合站
二级布站油气分输流程框图
原油集输
工艺流程模式
特点 ➢ 单井进站。 ➢ 分井集中周期性计量。 ➢ 简化了井场设备,对于不同的油、气分别处理。 ➢ 出油、集油、集气管线采用不同的输送工艺。 适用条件
原油集输
工艺流程模式
(2)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
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是单管加热流程取消井口加热炉及计量站、集输 管线上的加热炉,使井口的油气产物靠自身温度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能,集 中到联合站处理。
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主要有三种集输措施: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集输安全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集输安全方案第1章概述 (3)1.1 背景与目的 (3)1.2 适用范围 (4)第2章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4)2.1 危害因素识别 (4)2.1.1 物理因素 (4)2.1.2 化学因素 (4)2.1.3 生物因素 (5)2.1.4 人为因素 (5)2.2 风险评价 (5)2.2.1 风险识别 (5)2.2.2 风险分析 (5)2.3 风险控制策略 (5)2.3.1 工程措施 (5)2.3.2 管理措施 (5)2.3.3 个人防护措施 (6)第3章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6)3.1 法律法规 (6)3.1.1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6)3.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6)3.2 标准规范 (6)3.2.1 国家标准 (6)3.2.2 行业标准 (6)3.2.3 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7)第4章油气集输工艺安全 (7)4.1 工艺流程 (7)4.1.1 油气集输概述 (7)4.1.2 工艺流程简介 (7)4.1.3 工艺流程安全风险点分析 (7)4.2 安全措施 (7)4.2.1 设计阶段安全措施 (7)4.2.2 施工阶段安全措施 (8)4.2.3 运营阶段安全措施 (8)4.3 应急处理 (8)4.3.1 应急预案 (8)4.3.2 应急设施 (8)4.3.3 应急演练 (8)4.3.4 应急响应 (8)4.3.5 处理 (8)第5章设备设施安全 (8)5.1 设备选型与安装 (8)5.1.2 设备选型要求 (9)5.1.3 设备安装 (9)5.2 设施安全防护 (9)5.2.1 防火防爆措施 (9)5.2.2 防腐蚀措施 (9)5.2.3 防泄漏措施 (9)5.3 检维修与更换 (10)5.3.1 检维修制度 (10)5.3.2 检维修操作 (10)5.3.3 设备更换 (10)第6章电气与自动化安全 (10)6.1 电气系统安全 (10)6.1.1 设计与安装 (10)6.1.2 防爆与防雷 (10)6.1.3 电气保护 (10)6.1.4 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 (10)6.2 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 (10)6.2.1 系统设计与选型 (11)6.2.2 系统防护 (11)6.2.3 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 (11)6.2.4 预警与应急处理 (11)6.3 电气与自动化设备维护 (11)6.3.1 定期检查 (11)6.3.2 维修与更换 (11)6.3.3 培训与考核 (11)6.3.4 档案管理 (11)第7章防火防爆与消防 (11)7.1 防火防爆措施 (11)7.1.1 保证油气集输系统安全,应采取以下防火防爆措施: (11)7.1.2 采取措施降低火灾爆炸的风险: (12)7.2 消防系统设计 (12)7.2.1 消防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2)7.2.2 消防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7.3 消防设施配置与维护 (12)7.3.1 消防设施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2)7.3.2 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3)第8章个人防护与职业健康 (13)8.1 个人防护装备 (13)8.1.1 防护服 (13)8.1.2 防护鞋 (13)8.1.3 防护手套 (13)8.1.4 防护眼镜 (13)8.1.5 防护口罩 (13)8.2.1 职业健康检查 (13)8.2.2 健康档案管理 (13)8.2.3 健康教育与培训 (14)8.3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 (14)8.3.1 职业病危害识别 (14)8.3.2 职业病防护措施 (14)8.3.3 职业病监测与评价 (14)8.3.4 职业病处理 (14)第9章应急预案与处理 (14)9.1 应急预案制定 (14)9.1.1 编制原则 (14)9.1.2 应急预案内容 (14)9.2 应急资源与队伍建设 (15)9.2.1 应急资源 (15)9.2.2 应急队伍建设 (15)9.3 处理流程与措施 (15)9.3.1 报警 (15)9.3.2 初期处置 (15)9.3.3 应急救援 (16)9.3.4 调查与分析 (16)9.3.5 处理 (16)第10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16)10.1 安全意识培养 (16)10.1.1 安全理念宣传 (16)10.1.2 安全文化建设 (16)10.1.3 安全警示教育 (16)10.2 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 (16)10.2.1 基础安全知识培训 (16)10.2.2 专项安全技能培训 (16)10.2.3 紧急救援培训 (17)10.3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7)10.3.1 培训效果评估 (17)10.3.2 培训质量改进 (17)10.3.3 持续培训与激励 (17)第1章概述1.1 背景与目的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油气集输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对于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油气集输习题
油气集输一、填空题1.油气集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生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和输送问题。
2.就油田的生产全局来说,油气集输是继油藏勘探、油田开发、采油工程之后的很重要的生产阶段。
3.油藏勘探是寻找原料,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是提供原料,那么油气集输则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
4.气集输的工作范围是指以油井为起点,矿场原油库或输油、输气管线首站为终点的矿场业务。
5.虽然各油田油气集输研究的对象千差万别,但最终都要生产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原油和天然气。
6.分离液体和气体的过程称为油气分离。
7.为了减少原油的蒸发和损耗,增加原油收率,在矿场上还要对原油进行稳定处理。
8.天然气在交付外输之前,也要做净化处理。
9.油气在油田集输管网中流动的动力,可以利用地层能量、可以利用地形高差自流、也可以在适当的环节靠水力机械补充能量。
10.气集输方案和集输流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11.油气集输与处理技术包括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油气计量、天然气处理,轻烃回收等单项工艺技术和反映这些技术系统构成的油气集输流程。
12.油气集输流程是反映自井口产出的油气经过集输、分离、计量、脱水、稳定及其他处理,直至生产出合格的油、气产品的全部工艺流程。
13.气集输流程是油、气产品的全部工艺流程。
14.油气集输处理流程的发展经过了单井集油段、选油站阶段、密闭收集阶段、“三脱三回收”阶段和高效集输阶段。
15.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集输处理系统的中心环节。
16.油气集输处理系统是油田节能的重点对象。
17.油气集输流程可分为集油、脱水、稳定和储运四个工艺段。
18.油气集输能耗主要分为集油能耗、脱水能耗、稳定能耗和储运能耗四部分。
19.高含蜡原油在较高温度下为牛顿流体,在较低温度下为非牛顿流体。
20.高含蜡原油由牛顿流体转为非牛顿流体的温度称为反常点或反常温度。
21.原油不加热集输的基本出发点是设法改善原油在低温下的流动特性。
油气集输2.2
3
油气集输
常用的油藏驱动方式
水压驱动 气压驱动 弹性驱动 重力驱动
4
⒈水压驱油
注水井
油气集输
油井
(1)水压驱动原理及类型: 天然水压驱动 刚性水压驱动 弹性水压驱动 人工水压驱动
水压驱动
5
油气集输
人工水压驱动
三 点 法
油井 四点法
水井
七点法
6
油气集输
天然水压驱动根据水源供应:刚性水压驱动和弹性水压驱动
15
油气集输
⒉渗流的基本方式
⑴平面单向流 平面单向流的特点:流线彼此平行,渗流面积不 变,垂直流动方向的截面上,各点渗流速度相等 ⑵平面径向流 平面径向流是指井底附近的渗流,流线在平面上 是向中心汇集的,渗流面积是变化的,越靠近中 心渗流面积越小。
16
油气集输
⒊渗流方式的分析
⑴平面单向流 如下图所示:
刚性水压驱动:
如 P=const ,则称为刚性水压 驱动。 特点:油层压力始终高于原油 的饱和压力,油气比等于原始 溶解油气比,在合理的控制下, 压力、产量、油气比都比较稳 定。 刚性水压驱动的采收率可达 30~75%。
7
油气集输
弹性水压驱动
依靠液体和油层的弹性能量为 主要驱油能量来源的驱动方式。
油气集输
第二章 油田开发与开采
§ 2 —1 § 2 —2 § 2 —3 石油及油气藏 石油在地层中的渗流 石油开采
11
油气集输
§2—2 石油在地层中的渗流
一、驱油能量及驱动方式 二、石油向井底的流动 三、提高产量、采收率的措施
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
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一、前言油气集输是指将油气从生产现场通过管道或其他运输方式运输到加工厂、储存设施或终端用户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涉及到油气资源的开采、运输和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
二、油气集输的基本概念1. 油气集输系统油气集输系统是指从生产现场到加工厂、储存设施或终端用户之间的一系列管道和设备,包括主管道、支线管道、阀门、计量站等。
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包括原油/天然气采集、分离、净化、压缩和运输等环节。
3. 油气集输设备油气集输设备包括管道、泵站、阀门和计量仪表等。
三、油气集输的主要工作内容1. 管道设计与建设(1)确定管道走向和规格:根据生产现场和加工厂/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运输需求,确定管道走向和规格。
(2)设计管道布局:根据走向和规格,设计管道布局,确定支线、阀门等设备的位置。
(3)建设管道:根据设计方案,建设主管道和支线管道等。
2. 管道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维护保养:定期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 油气计量与质量控制(1)计量管理: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计量仪表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计量准确。
(2)质量控制: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油气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油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安全管理(1)安全监测: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和预警处理。
(2)应急响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5. 环境保护(1)环境监测: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
(2)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油气集输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四、油气集输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集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油气集输将向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减排等方向发展。
同时,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也将为油气集输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GB50350-2015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精心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7.1.6原油脱水站的事故油罐可设1座,容积应按该站1d的设计油量计算。
7.1.7接转站、放水站不宜设事故油罐。
当生产确实需要时可设事故油罐,容积可按该站4h~24h设计液量计算。
7.1.8需要加热或维持温度的原油储罐的罐壁宜采取保温措施,事故油罐的罐壁可不设保温措施。
7.1.9油罐内原油的加热保温可采用掺热油方式、盘管加热方式或电加热方式,热负荷宜按油罐对外散热流量确定。
7.1.10油罐散热流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油罐散热流量(W);A1、A2、A3——罐壁、罐底、罐顶的表面积(m2);K1、K2、K3——罐壁、罐底、罐顶的总传热系数[W/(m2·℃)];t av——罐内原油平均温度(℃);t amb——罐外环境温度(取最冷月平均温度)(℃)。
7.1.11油罐呼吸阀、液压安全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储罐附件第1部分:呼吸阀》SY/T0511.1、《石油储罐附件第2部分:液压安全阀》SY/T0511.2的规定。
d——管道内径(m);v——管内液体流速(m/s);q v——原油的体积流量(m3/s);g——重力加速度,g=9.81m/s2;λ——水力阻力系数,可按表8.2.4确定。
表8.2.4水力阻力系数λ计算公式式中:Re——雷诺数;v——液体的运动黏度(对含水油为乳化液黏度)(m2/s);ε——管道相对粗糙度,;其中e为管道内壁的绝对粗糙度(m),按管材、制管方法、清管措施、腐蚀、结垢等情况确定,油田集输油管道可取e=0.1×10-3m~0.15×10-3m。
式中其他符号意义与本规范公式8.2.4-1、公式8.2.4-2中相同。
8.2.5埋地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实测数据经计算确定。
不能获得实测数据时,可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2当无实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时,沥青绝缘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照本规范附录D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照本规范附录E选用。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 50350-2005)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田、气田和滩海陆采油气集输工程设计。
2、基本规定: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分期建设的规模,应根据开发方案提供的10年以上的开发指标预测资料确定,工程适应期一般为10年以上。
相关设施在按所确定规模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配置。
3、天然气集输1)集气管网的压力应根据气田压力和商品气外输首站的压力的要求综合平衡确定。
根据气田压力递减速度尽可能的提高集气管网的集气压力。
2)集气管网布置形式和根据集气工艺、气田构造形态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枝状管网、辐射一枝状组合管网或辐射—环形组合等管网形式。
同一气区或同一气田内,宜设一套管网。
当天然气气质和压力差别较大,设一套管网不经济时,可分设管网。
3)当气井井口压力降低,使天然气不能进入原有管网时,气田低压气的集输可按下列原则改造原有集气管网。
(1)改造原有气田管网,拆除不必要的设备、阀门,增加清管设施,降低集输过程压力损失。
(2)建立低压气供气系统,低压气可供气田附近用户。
(3)将低压气增压后进入气田集气管网外输。
4)集气设计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年最大集气量计算,每口井年生产天数按330d 计算。
5)天然气流量按标准参比条件(温度293.15k,压力101.325KPa )的体积计算。
6)气液分离(1)立式重力分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D=0.350×10-3K W q O vP TZ1D ―――分离器内径(m )q v ―――标准参比条件下气体流量(m 3/h )T ―――操作温度(K )Z ―――气体压缩因子P ―――操作压力(绝)(MPa )W O ――液滴沉降速度K 1――立式分离器修正系数,一般取K 1=0.8(2)卧式重力分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D=0.350×10-3W K K q k OvP TZ 423 K 2――气体空间占有的空间面积分率(按本规范附录A 取值)K 3――气体空间占有的高度分率(按本规范附录A 取值)K 4――长径比。
油气集输 2-3
伴热集输流程是一种用热 介质对集输管线进行伴热 的集输流程。 的集输流程。常用的拌热 介质有蒸汽和热水。 介质有蒸汽和热水。
特点是: 特点是: 流程简单,适用于低压、低产、 流程简单,适用于低压、低产、原油 流动性差的油区集输, 流动性差的油区集输,但需有蒸汽产 生设备或循环水加热炉, 生设备或循环水加热炉,一次性投资 大,运行中热损失大,热效率较低。 运行中热损失大,热效率较低。 9
18
三、油气集输流程的选用
选用油气集输流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用油气集输流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油田开发总体方案为依据, ⑴以油田开发总体方案为依据,综合考虑采 油工艺、油气性质、 油工艺、油气性质、油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 及现有的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 及现有的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 遵循“经济适用、合理高效、安全可靠、 ⑵遵循“经济适用、合理高效、安全可靠、 节能环保”等基本原则。 节能环保”等基本原则。
2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 15万吨浮式生产储油 艘 15 万吨浮式生产储油 (FPSO)“海洋石油 112” 海洋石油112 船 (FPSO) 海洋石油 112 号的资料照片。 号的资料照片。
海上油井开采出的石油, 海上油井开采出的石油, 通过输油管装到储油船上, 通过输油管装到储油船上, 储油船能停靠油轮, 储油船能停靠油轮,再将石 油卸到油轮上, 油卸到油轮上,由油轮运往 其它地方。 其它地方。 27
(3)掺合集输流程 )
特点是: 特点是:将热活性水从井口掺入油井的 掺合集输流程是将具有降粘作 出油管线中,使原油形成水包油型的乳 出油管线中, 用的介质掺入井口出油管线中, 状液,使原来油与油、 用的介质掺入井口出油管线中, 状液,使原来油与油、油与管壁间的摩 擦变为水与水、水与管壁间的摩擦, 以达到降低油品粘度, 以达到降低油品粘度,实现安 擦变为水与水、水与管壁间的摩擦,以 达到降低油品粘度的目的。 全输送的目的。 全输送的目的。常用作降粘介 达到降低油品粘度的目的。该流程适用 于高粘度原油的集输,但流程复杂, 质的有蒸汽、热稀油、 质的有蒸汽、热稀油、热水和 于高粘度原油的集输,但流程复杂,管 设备易结垢,后端需要有增加破乳、 线、设备易结垢,后端需要有增加破乳、 10 活性水等。 活性水等。 脱水等设施。 脱水等设施。
油气集输概述PPT课件
原油的分类
• 目前 , 常用的石油分类方法有工业分类法和 化学分类法两种。
• (1) 工业分类法 • 工业分类法又称为商品分类法。它主要作为石
油计价依据的质量标准。常用的有按密度分 类 , 按含硫量分类 , 按含蜡量分类 , 按胶 质含量分类等。其中 , 按密度ρ20分类 , 国 际上通用的 指标参数是美国石油学会推荐的 相对密度指数 , 简称 API0。
11
• 关键馏分分类法是特性因数分类法的另一 种形式。
• 其做法是 , 将原油在特定的简易蒸馏设备 中 , 按规定的条件进行蒸馏, 取 250~275 ℃和 395~425 ℃两个馏分段作为关键馏分。 分别测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密度 , 先按密度 确定关键馏分的属性 , 再由馏分的属性确 定原油的分类。
• 原油是一种很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 其 化合物组成可分为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两 大类。
5
油气集输的工艺过程
• 油井产出的多相混合物经单井管线 ( 或经 分队计量后的混输管线 ) 混输至集中处理 站 ( 集中处理站也称为油气集输联合站 ), 在联合站内首先进行气液的分离 , 然后对 分离后得到的液相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 , 通常称原油脱水 ; 脱水后的原油在站内再 进行稳定处理 , 稳定后的原油输至矿场油 库暂时储存或直接输至长输管道的首站 ;
12
原油的质量技术要求
• 出矿原油是指经集输工艺处理后, 达到外输质量要求的原油。
13
天然气
• 天然气的分类与组成 • 天然气一般可分为气田气和油田伴生气两类。 • 气田气是指从气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 , 其甲
烷 (CH4) 的体积含量达 90% 以上。 • 油田伴生气是指从油田中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
GB50350-2015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精心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7.1.6原油脱水站的事故油罐可设1座,容积应按该站1d的设计油量计算。
7.1.7接转站、放水站不宜设事故油罐。
当生产确实需要时可设事故油罐,容积可按该站4h~24h设计液量计算。
7.1.8需要加热或维持温度的原油储罐的罐壁宜采取保温措施,事故油罐的罐壁可不设保温措施。
7.1.9油罐内原油的加热保温可采用掺热油方式、盘管加热方式或电加热方式,热负荷宜按油罐对外散热流量确定。
7.1.10油罐散热流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油罐散热流量(W);A1、A2、A3——罐壁、罐底、罐顶的表面积(m2);K1、K2、K3——罐壁、罐底、罐顶的总传热系数[W/(m2·℃)];t av——罐内原油平均温度(℃);t amb——罐外环境温度(取最冷月平均温度)(℃)。
7.1.11油罐呼吸阀、液压安全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储罐附件第1部分:呼吸阀》SY/T0511.1、《石油储罐附件第2部分:液压安全阀》SY/T0511.2的规定。
d——管道内径(m);v——管内液体流速(m/s);q v——原油的体积流量(m3/s);g——重力加速度,g=9.81m/s2;λ——水力阻力系数,可按表8.2.4确定。
表8.2.4水力阻力系数λ计算公式式中:Re——雷诺数;v——液体的运动黏度(对含水油为乳化液黏度)(m2/s);ε——管道相对粗糙度,;其中e为管道内壁的绝对粗糙度(m),按管材、制管方法、清管措施、腐蚀、结垢等情况确定,油田集输油管道可取e=0.1×10-3m~0.15×10-3m。
式中其他符号意义与本规范公式8.2.4-1、公式8.2.4-2中相同。
8.2.5埋地集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实测数据经计算确定。
不能获得实测数据时,可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2当无实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时,沥青绝缘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照本规范附录D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按照本规范附录E选用。
油气集输考点总结
其的作用是:强化油气平衡分离和机械分离作用,
减小分离器外形尺寸。
第四节 多级分离
分离方式: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多级分离, 及其定义。
第五章
原油处理
第一节 原油乳状液
第二节 原油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原油乳状液
1、原油处理的定义、目的。
2、油水乳状液定义。乳状液的类型:油包水、 水包油。油水乳状液判别方法:染色法、冲淡法、 电导法、滤纸法。 3、形成乳状液应具备的条件(3个)。
7、选择流程的原则和依据P13
第二章 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
第一节 油气性质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第三节 蒸馏
第一节 油气性质
1、原油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烃类和非烃类的液态混 合物。包含的烃类主要有正构和异构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非烃类有胶质、沥青质、砂、各种盐类等。 2、我国对商品原油的品质仅控制水含量和原油蒸
馏和精馏。 2、闪蒸、简单蒸馏和精馏的定义。平衡气化、平 衡冷凝、渐次气化 3、精馏塔的组成:精馏段、提馏段的进料段。精
馏塔的设计应遵循热力平衡、相平衡和物料平衡准则。
4、了解吸收塔和再生塔。
第三章 矿场集输管路
1、什么是油气混输管路? 2、气液相流速和气液相表观流速的定义以及计算式。
3、了解滑移速度、滑动比、漂移速度
经验系数法(桑德斯-布朗系数法) 8、常用捕雾器:折板式、丝网式、填料式和离心式。 9、影响原油含气率的因素:原油粘度、原油在分离 器内停留时间、分离压力、分离器入口原件压降。
10、气泡不被带出分离器的必要条件:气泡匀速上 升速度应等于和大于分离器集液区内任一液面的平均下
降速度。
11、原油发泡的定义,原油发泡对油气分离器的危 害,原油发泡的原因,降低原油发泡的常用方法。 12、分离器内部构件:入口分流器、防涡器、防波 板、消泡板。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开发系集输教研室 彭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提要
(约5分钟)
一、按集输布站方式分类 二、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量分类 三、按集输流程加热方式分类 四、按集输系统的密闭程度分类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课前提问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三、按集输流程加热方式分类
1、不加热集油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2、井场加热集油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3、热水伴随集油流程 4、蒸汽伴随集油流程
伴热集油流程
一种用热介质对集输管线进行伴热的集油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5、掺稀油集油流程
计量站
联合站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3、三级布站集油流程 井口与原油库之间有计量站、中转站和联合站。
油井
计量站
中转站
联合站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二、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量分类
1、 单管流程 2、 双管流程 3、 三管流程
出油管线
油
计
回水管线
量
井
站
热水管线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6、掺热水集油流程 7、掺活性水集油流程
掺和集油流程
8、掺蒸汽集油流程
将具有降粘作用的介质掺入井口出油管线中,已 达到降低原油粘度、实现安全输送的目的。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分类教学内容(约75分钟)
四、按集输系统的密闭程度分类 1、非密闭集输流程 2、密闭集输流程
云安012-2井地面集输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调查报告
云安xx2-2井地面集输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调查报告《项目风险分析》项目编号:xx8XXXXX被单位名称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气矿项目名称云安xx2-2井地面集输工程评价类型R预评价□现状评价□验收评价□其他项目基本情况工程性质:新建建设规模及内容:(1)云安xx2-2单井站1座,设计产能xx×xx4m3/d;(2)云安xx2-2井~万州净化厂原料气管线预留阀井采气管线xxxxkm,设计压力xxMpa,管径DNxx0。
管线位于**市万州区分水镇川兴村,起于云安xx2-2单井站,进入井站北部预留阀井。
(3)云安xx2-1井集气站~云安xx2-2井燃料气管道(供云安xx2-2井站场生活生产用气)xxxxkm,设计压力xxMpa,管径DNxx。
燃料气管线起于云安xx2-1井集气站,其中云安xx2-1井集气站至预留阀井段xx4km与万州净化厂原料气管线A标段同沟敷设,预留阀井至云安xx2-2井站xxxxkm与本工程采气管线同沟敷设。
(4)与工程配套的供配电、消防、自动控制等公用工程。
风险分析记录项目合法合规性公司成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取得了安全管理资质证书,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编制了符合要求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xxxx8),本项目修井生产过程中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有天然气,在开展修井时聚集量达不到临界量,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修井作业现场周围无民房及其他建筑物,无铁路、公路及电力设施,作业现场与其他场所及设备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xxxx-xxxx等,且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在业务经营范围内,因此项目合法合规。
行业风险特征分析井站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有天然气、硫化氢,天然气为易燃气体,硫化氢为易致人死亡的剧毒气体,可能发生井喷事故、中毒事故、人身事故、火灾及爆炸等事故。
油气集输 复习提纲
(1)油气集输: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
(2)蒸气压:气体与液体达到动态平衡时气体的压力。
(3)集输流程:是反映自井口产出的原油经过集输、分离、计量、脱水、稳定及其他处理,直至生产出合格的油、气产品的全部工艺过程。
(4)平衡分离:组成一定的油气混合物在某一压力和温度下,只要油气充分接触,接触时间很长,就会形成一定比例和组成的液相和汽相,这种现象称为平衡分离。
(5)机械分离:把平衡分离所得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开并用不同的管线分别输送,称为机械分离。
(6)分离方式:一次分离;多级分离;连续分离。
(7)一次分离:是只油气混合物的汽液两相一直在保持接触的条件下逐渐降低压力,最后流入常压储罐,在罐中一下子把气液分开。
(8)连续分离:是指随着油气混合物在管路中压力的降低,不断地将逸出的平衡气排除,直至压力降为常压,平衡气亦最终排除干净,剩下的液相进入储罐。
(9)多级分离:是指油气两相保持接触的条件下,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把降压过程中折出的气体排除,脱出气体的原有继续沿管路流动,降压到另一较低压力时,把该段降压过程中从原油中析出的气体再排除,如此反复。
直至系统的压力降为常压,产品进入储罐为止。
(10)乳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微量互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物系。
(11)分散度: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程度。
(12)转相点:油井产液,由油包水乳状液转化为水包油乳状液所对应的含水率。
(13)电滞效应:乳状液内相颗粒表面都带电,因带电而引起的额外粘度。
(14)脱水的三种聚结方式:a.电泳聚结:电泳过程中水滴的碰撞,合并(直流)b.偶极聚结:电的吸引使水滴相互碰撞,合并成大水滴,从原油中沉降分离出来。
c.振荡聚结:每秒改变50次。
离子的往复运动使水滴界面膜不断地受到冲击,使其机械强度降低,甚至破裂,水滴聚结沉降。
(15)电分散:当电场强度过高时,椭球形水滴两端受电场拉力过大,以致将一个小水滴断成两个更小的水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原油性质及质量指标 原油性质及质量指标
一般而言, 原油产地不同, 其性质稍有差别。 一般而言 , 原油产地不同 , 其性质稍有差别 。 (1)从颜色上看:大多数是黑色、暗黑、暗 )从颜色上看:大多数是黑色、暗黑、 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乃至无色。 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乃至无色。 (2)从相对密度来看: (∆=ρ油/ρ水)大 )从相对密度来看: 油 水 多介于0.8~0.98之间 个别有大于 之间,个别有大于 多介于 之间 个别有大于1.02和低 和低 于0.71的。 的 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介于0.85~0.95之 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介于 之 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11
我国部分原油的外观特性
产地 四川 青海 克拉玛依 大庆 胜利 色泽 暗绿 暗绿 深褐 黑色 黑色 20℃密度 0.8394 0.8024 0.8679 0.8604 0.8886 50℃运动粘 度(m2/s) 1.23*10-5 1.46*10-6 1.923*10-5 2.379*10-5 2.938*10-5
24
三类原油各自的特点: 三类原油各自的特点: 石蜡基原油——特点是含蜡量高,密度小, 特点是含蜡量高,密度小 石蜡基原油 特点是含蜡量高 凝点高,含硫 含硫、 胶质量较低。如大庆、 凝点高 含硫、氮、胶质量较低。如大庆、 克拉玛依原油。 克拉玛依原油。 环烷基原油——特点是密度较大,凝点较 特点是密度较大, 环烷基原油 特点是密度较大 低,环烷基中的重质原油含大量的胶质和 沥青质,又称为沥青基原油 如孤岛原油等。 又称为沥青基原油, 沥青质 又称为沥青基原油,如孤岛原油等。 中间基原油——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例如大 性质介于二者之间,例如大 中间基原油 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港油、胜利混合油等。 港油、胜利混合油等。
19
原油按API0分类的标准 原油按
类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稠原油
对密度指数)
表3-1
API0(相 15 ℃密度, 20 ℃密度 >34 <0.855 <0.851
34~20 0.855~0.934 0.851~0.930 20~10 0.934~0.999 0.930~0.996 <10 > 0.999 >0.996
7
打个比方说,油气勘探是寻找能源, 打个比方说,油气勘探是寻找能源,油 田开发和生产是提供原料, 田开发和生产是提供原料,那么矿场油 气集输则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 气集输则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 之成为油田合格产品的过程。 之成为油田合格产品的过程。
8
2-2 油气集输产品及其性质
油气集输工程得到的油田合格产品包括: 油气集输工程得到的油田合格产品包括: 出矿原油、天然气(干气)、 )、液化石油 出矿原油、天然气(干气)、液化石油 轻烃产品等 气、轻烃产品等。 一、 原油 原油是指经过集输过程处理后得到的, 原油是指经过集输过程处理后得到的, 达到外输质量要求的出矿原油。 达到外输质量要求的出矿原油。
18
(1)原油的分类方法 )
1)工业分类法 ) 工业分类法又名商品分类法 其依据很多, 商品分类法。 工业分类法又名商品分类法。其依据很多, 如密度、含硫量、含氮量、含蜡量、含胶质 如密度、含硫量、含氮量、含蜡量、 量等。目前,世界各国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量等。目前,世界各国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的计价标准是按相对密度指 数—API0和含硫量分类的。见表3-1和表 含硫量分类的。见表 和表3-2。 。 分类的 和表
17
2.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
引言:我们知道,原油的组成非常复杂,而且, 我们知道,原油的组成非常复杂,而且,
由于生油条件、地质构造和年代的不同, 由于生油条件、地质构造和年代的不同,世界 各地的原油物性差别也很大,因此, 各地的原油物性差别也很大,因此,对原油进 行确切的分类是十分困难的, 行确切的分类是十分困难的,目前也还没有一 致的标准分类方法。 致的标准分类方法。 通常对原油可以从工业、化学、 通常对原油可以从工业、化学、物理和地质等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本章着重讨论广泛采用的工业分类法 工业分类法和 本章着重讨论广泛采用的工业分类法和化学分 类法。 类法。
油气集输
第一章油田的开发与开采 第二章油气集输概述 第三章油气分离 第四章原油脱水 第五章油田污水处理 第六章原油稳定 第七章轻烃生产 第八章矿场油气集输管道
1
第二章 矿场油气集输概述
油气集输概述 油气集输的任务 油气集输流程
2
油气集输概述: 油气集输概述:
油气集输就是油气的收集和运输。 油气集输就是油气的收集和运输。它是 指把各分散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及其产品 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 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使 之成为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 之成为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别送往 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原油库) 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原油库) 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他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原油和天然气。 他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原油和天然气
石油 元素 克拉玛 依原油 墨西哥 乌克兰 堪萨斯 州 胜利油 (101混 合油)
C 86.1 84.2 84.6 84.2 86.26
H 13.3 11.4 14.00 13.00 12.20
S 0.04 3.6 0.14 1.90 0.8
N 0.25 1.25 0.45 0.41
O 0.28 0.8 1.25 0.45 16
26
表3-3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基别
关键馏分
石蜡基 20 ℃密度
中间基 20 ℃密度 0.8210~ 0.8562 API0=33~40 0.8723~ 0.9305 API0=20~30
环烷基 20 ℃密度 > 0.8562 API0>33 > 0.9305 API0<20
27
第一关键馏 <0.8210 API0>40 分 第二关键馏 <0.8723 API0>30 分
分类 根据 原油 类别 分类 标准 按含蜡量分类 低蜡 含蜡 高蜡 按含胶质量分类 低胶 含胶 高胶 >15 5~15
0.5~ 2.5 2.5% ~ 10.0 %
>10. <5 0 %
22
几种原油的工业分类的标准( 表3-2 几种原油的工业分类的标准(三)
类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相对密度 <0.8654 0.8654~0.9340 0.9340~1.0000 > 1.0000
14
某些石油的元素组成表( 某些石油的元素组成表(重%) )
元素 石油 大庆混合原 油 孤岛原油 江汉原油
C 85.74 84.24 83.00
H 13.31 11.74 12.81
S 0.11 2.03 2.09
N 0.15 0.47 0.47
O 0.69 1.52 1.6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某些石油的元素组成表( 某些石油的元素组成表(重%) )
3
油气生产过程: 地质勘探 生油层 钻井
炼厂或港口 石油产品
集输联合站 国民经济各部门
采油
4
1-1 油气集输任务
一、定义及任务 油气集输是指油田矿场原油和天然气的收集、 油气集输是指油田矿场原油和天然气的收集、处理 和运输。 和运输。 主要任务是: 主要任务是: 收集油气水(油井产物) ⑴收集油气水(油井产物) ⑵处理油气水 得到合格产品(原油、天然气、轻烃产品、 ⑶得到合格产品(原油、天然气、轻烃产品、含油 污水) 污水) 外输原油、天然气、含油污水。 ⑷外输原油、天然气、含油污水。
25
②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此法是把原油置于特定的简易蒸馏设 备中,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蒸馏, 备中,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蒸馏,取得 250~275℃和395~425℃两个关 ℃ ℃ 键馏分,分别测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密 键馏分,分别测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密 并对照分类标准( 度,并对照分类标准(表3-3)确定 ) 两个关键馏分的基属, 两个关键馏分的基属,最后参照关键 馏分特性分类表3-4确定原油的类别。 确定原油的类别。 馏分特性分类表 确定原油的类别
23
2)原油的化学分类法 ) 原油的化学分类法是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 础进行分类的,最常用的分类法是特性因数 础进行分类的,最常用的分类法是特性因数 分类法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分类法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特性因数分类法:是根据特性因数的大小, ①特性因数分类法:是根据特性因数的大小, 将原油分成三类: 将原油分成三类: 石蜡基原油, 石蜡基原油,K>12.1; 中间基原油,K=11.5~12.1; 中间基原油 环烷基原油,K=10.5~11.5 环烷基原油
表 3-4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原油类别 石蜡 石蜡-中间 石蜡-中间 中间-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中间-环烷 中间 环烷 环烷-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编号 第一关键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 1 2 3 4 5 6 7 石蜡 石蜡 中间 中间 中间 环烷 环烷 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28
显然,这些分类法是有差别的, 显然,这些分类法是有差别的,其中关 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更为合理些, 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更为合理些,我国目 前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含硫量分 前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含硫量分 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法效果不错 的分类法效果不错. 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法效果不错
12
(4)组分数极多: •石油是复杂化合物,提炼出200多种纯化合 物,组成石油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 烃类化合物 石油化合物 非烃类化合物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不饱和烃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氧、氮、硫化合物 胶质、沥青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