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3)

合集下载

《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精编版

《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精编版

《经济法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为我省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阐述我国经济活动中重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使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国家规范经济活动中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经济活动,并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部分,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及体系,一般了解掌握即可。

第二部分,实体法律制度,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税法、金融法、劳动法、会计法、审计法、自然资源能源与环境法律制度、WTO规则。

第三部分,程序法律制度,主要介绍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制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重点掌握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了解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原则、现实社会现状及法律基础理论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一、本章要点:主要有法的产生和历史类型;法的本质与形式;法的外部关系问题;法人的概念与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所有权制度;债权制度。

二、本章难点:主要在于法的外部关系,法人制度、代理制度和所有权制度。

三、要点难点解析(一)法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类型1.法的产生:法是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划分出现而产生的,将来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法的类型: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等剥削阶级类型和社会主义法。

(二)法的本质与形式1.法的本质: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经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的阶级性就是法的本质属性。

法除了阶级性外,还有社会性,这种社会职能主要表现在经济、科技、自然资源、环保等法律部门中。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一、课程介绍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经济法概论》授课专业:会计授课时间:大二第一学期学时:会计专业64课时课程性质:会计专业基础课经济法是会计专业职称考试的科目之一,也是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必考科目。

二、课程设计(一)课程地位与定位《经济法概论》课程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是经济与法律两方面知识相交叉的学科,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但更偏向于应用的学科;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经济法概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及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之一。

《经济法概论》其先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后续课程有:《税法》、《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等(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培养学生使用能力为主线、将经济法基础知识体系和岗位实用知识体系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法等进行教学,结合学思练、辩说再学习将书本基本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实用的知识体系。

(四)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运用经济法的手段解决经济纠纷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成为懂法、守法的文明大学生(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纠纷解决2.难点: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法理的抽象性、应用性,趣味性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一)教法和学法首先介绍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经济法知识点繁琐,法律每一个条条框框都需要学生仔细去理解记忆,鉴于本门课程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在课程单元设计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全过程。

方法如下:1.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对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经济法学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2.图表分析教学举例来说:商标法在知识产权法一章中,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一下我国一些知名商标、驰名商标图片,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商标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3).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3).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3)――《经济法概论》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内容辅导一、学习要点主要有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的本质和功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和种类,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过程以及对其管理和保护。

二、学习难点难点主要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主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也就是说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领域中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具体包括:经济管理关系、经营协调关系、组织内部关系即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性组织内部的一些重点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

2.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必要时也采取行政手段。

但经济法与行政法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①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不同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

②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权利、义务的联结状态也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

③经济管理法律关系追求的是一定经济目的与经济效益,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贯彻和体现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的意识。

(2)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与民法的两者都调整经济关系,两者的一些概念、原则、制度、手段可以通用。

区别在于①民法与经济法调整的内容不同。

②民法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在微观经济领域,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在宏观经济领域。

③民法与经济法的主体系列各不相同。

3.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经济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其阶级性;二是它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相区别的法律属性。

经济法有四个功能:(1)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2)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3)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4)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4.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自考 经济法概论 李侠 精讲班 第3章

自考  经济法概论  李侠  精讲班  第3章

经济法概论主讲老师:李侠第三章经济法价值论学习目标:本章是非重点章节,涉及经济法的价值、宗旨、原则三个价值理论,集中地体现着经济法的精神本质.重点考察:经济法的价值分类,经济法的宗旨中的几个重要目标,经济法的原则。

考察题型为单选、多选、名词、简答。

第一节经济法的价值一.经济法价值的分类(一)经济法的内在价值,即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其自身具有的内在功用,它体现的是经济法的有用性或使用价值;因其涉及经济法内在的、客观的制度功用,统称为“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

(二)经济法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公众或研究者认同或期望的经济法所具有的价值,它是主体对经济法本身应有功用或实际功用的一种评价和判断,统称为“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

二.对经济法两类价值的解析1.经济法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⑴概念:经济法规范所内含的、客观上具有的功用。

⑵直接功用:①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②规范国家的调制行为,③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提供法律保障,也为被调制一方的合法权利免受侵害提供法律保障。

⑶地位:上述的直接功用,与经济法调整的特定领域直接相关,因而是其最基本的、最有自身特殊性的价值.2.经济法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⑴概念:简称外在价值,是外部主体在对经济法功用的预期、认知、反馈、交流中所形成的主观评判或价值追求。

⑵表现:效率、公平和秩序是评价法律价值的标准。

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由于其内在的制度功用,涉及收入分配、资源配置以及经济与社会的稳定等,因而其有效调整恰恰有助于实现效率、公平与秩序等一般价值。

效率、公平和秩序,构成经济法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

例题:1 .经济法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包括()A.公平B.效率C.规范功能D.保障功能E.调制功能【答案】 C D E2.经济法的内在价值也可称为()A.主观价值B.客观价值C.评判价值D.实用价值【答案】 B3.经济法最基本、最有自身特殊性的价值是()A.内在价值B.外在价值C.评判价值D.主观价值【答案】 A4.经济法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包括()A.公平B.效率C.秩序D.欺诈E.重大误解【答案】A B C三、经济法的价值体系(一)经济法价值的两大类别,形成了经济法价值的“二元结构”,构成了经济法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经济法概论教学辅导

经济法概论教学辅导

经济法概论教学辅导民法基础理论知识1.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调整对象:(1)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2)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属于上述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其原则:(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合法原则;(5)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原则;(6)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2.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民事法律关系是经过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是为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社会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既包括自然人、法人,还包括相对独立的非法人组织。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确认的、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

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只能小于或等于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规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到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另外,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引言概述:经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是指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体系。

经济法概论作为经济法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为深入学习经济法打下基础。

本文将从经济法概论的基本概念、内容、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1.1 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指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体系。

1.2 经济法的范围:包括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关系、金融领域的法律规范等。

1.3 经济法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时效性强等特点。

二、内容2.1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律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金融法律规范等。

2.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

2.3 经济法的基本体系包括: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金融法律体系、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等。

三、特点3.1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学科的关系: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3.2 经济法的立法特点:经济法的立法过程需要考虑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需求,注重法律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3.3 经济法的执行特点:经济法的执行需要注重效率和公平,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四、作用4.1 经济法对经济活动的规范作用:经济法可以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4.2 经济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法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4.3 经济法对社会稳定的维护作用:经济法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发展趋势5.1 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法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5.2 创新化发展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法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活动。

5.3 法治化发展趋势: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法的法治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为经济活动提供更加稳定的法律环境。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

《经济法概论》说课稿经济法概论是一门介绍经济法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按照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方式,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经济法的分类、经济法的作用与意义、经济法的发展历程以及经济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1.1 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规范和保护经济活动,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经济组织的设立、经济活动的规范、经济关系的调整等方面。

1.2 经济法的特点:经济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规制性三个主要特点。

针对性体现在经济法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实用性体现在经济法的规定是为了指导和规范经济活动的实践;规制性体现在经济法对经济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二、经济法的分类2.1 按内容划分:经济法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法和微观经济法两大类。

宏观经济法主要涉及国家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微观经济法主要涉及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经济合同、公司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2 按对象划分:经济法可以分为公共经济法和私法经济法两大类。

公共经济法主要涉及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控,如计划经济法、市场经济法等;私法经济法主要涉及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如合同法、公司法等。

2.3 按领域划分:经济法可以分为产权经济法、金融经济法、劳动经济法等多个领域。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相关的经济活动。

三、经济法的作用与意义3.1 维护经济秩序:经济法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3.2 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法的规范和保护作用,为经济主体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经济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3.3 保护市场参与者权益:经济法通过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经济法的发展历程4.1 古代经济法:古代社会中,经济法主要以习惯法和道德规范为主,如商业道德、行会规则等。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适用专业:会计/经济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经济法概论是非法学类专业诸如经济管理、贸易、营销、财会、金融、统计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考虑到将本门课程列为限选课的有关非法学专业大多数属于财经类、管理类专业,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经济学、会计、营销、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理论、部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

同时,该课程需要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不断拓展学习我国经济法律的变化,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理解我国经济法律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 通过学习经济法基础理论、合同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经济仲裁、经济诉讼等专业知识,系统了解和掌握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备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分析经济问题,综合运用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2.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训练环节,初步具备能够准确识别简单经济法律问题的风险点所在,并运用相关经济知识与法律知识,初步提出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3. 通过学习重要的法律术语和法律表达方式,初步具备用法言法语描述经济问题的能力;4. 通过课后阅读法学相关著作和论文,培养从事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具备针对简单经济法律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学时部分第一单元导论『知识点』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规范;法律渊源;法律位阶;法系;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基本要求』1. 识记: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系;法律体系;法律关系;自然人与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事实2. 领会:法律规范;法律渊源;法律位阶;法律行为3. 简单应用:比较和理解不同的法律渊源;比较和理解物的分类以及各自对应的法律意义。

《经济法概论》课程介绍

《经济法概论》课程介绍

《经济法概论》课程介绍一、《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为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和学习具体按照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重点,难点"四个层次来运行:1、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础知识;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法人与财产所有权。

2.使学生掌握经济组织法,经济行为法,综合经济法、部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掌握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的基本知识。

二、所选教材及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具体分配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曲振涛、王福友主编的《经济法》。

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选用刘天善主编的《经济法概论》、肖江平主编的《经济法案例教程》、朱崇实主编的《经济法》等为教学参考书。

本课程的内容:(一)经济法概述(6学时);(二)市场准入和竞争法律制度(3学时);(三)公平交易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3学时);(四)经济组织法律制度(12学时);(五)合同法律制度(9学时);(六)工业产权法律制度(6学时);(七)金融法律制度(3学时);(八)劳动保障法律制度(6学时);(九)经济纠纷的仲裁与诉讼(6学时)。

三、教法与过程安排:1、讲授法律的基础知识时,着重阐述法的概念和本质,法的作用和民法中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与时效,财产所有权等重要概念。

2、讲授经济法的基础知识时,着重阐述经济法的对象,特征,原则和作用;讲授经济法律关系时,联系已经学过的民法及民事法律关系等知识进行阐述。

《经济法概论》教案

《经济法概论》教案

《经济法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和法律体系。

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

(2)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的主要制度。

2、难点(1)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2)宏观调控法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

2、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通过讲述一些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实际案例,如企业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引发学生对经济活动中法律规范的思考,从而引出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调整对象(约 30 分钟)(1)讲解经济法的定义和特点。

(2)详细阐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秩序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社会分配调控关系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约 30 分钟)(1)介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如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社会本位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等。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原则在实际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体现和应用。

4、市场规制法(约 60 分钟)(1)讲解反垄断法,包括垄断的概念、类型,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和法律责任。

(2)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讲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和法律规制。

(3)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包括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以及消费纠纷的解决途径。

5、宏观调控法(约 60 分钟)(1)阐述财政法,包括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国债制度等。

(2)讲解税法,介绍税收的种类、税收征管和税收法律责任。

(3)分析金融法,涵盖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

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学院经济法概论教案

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学院经济法概论教案

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学院经济法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3. 熟悉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4. 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5. 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2. 经济法的主体与客体3. 经济法的内容与渊源4. 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5.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主体、客体、内容、渊源、基本框架、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经济法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自学辅导法:引导学生自学经济法相关教材和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经济法的主体与客体。

3. 第三课时:讲解经济法的内容与渊源。

4. 第四课时:讲解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5. 第五课时: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发言、讨论等情况。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经济法案例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经济法的具体应用。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经济法某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不同角色,如企业、政府、消费者等,以增强学生对经济法实际操作的理解。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法院等机构,让学生实地了解经济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经济法概论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经济法概论教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法概论教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法概论教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第一章:经济法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3. 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定义和特征2. 经济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定义、特征、主体、客体、内容、基本原则等基本概念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的具体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的应用能力第二章: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 掌握经济法公平、公正、公开、公正是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3. 了解经济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 经济法公平、公正、公开、公正是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3. 经济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公正是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第三章:经济法的主体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3. 了解经济法主体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分类2.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3. 经济法主体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分类、权利、义务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主体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主体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主体的应用能力第四章:经济法的客体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客体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经济法客体的特征和保护3. 了解经济法客体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客体的概念和分类2. 经济法客体的特征和保护3. 经济法客体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客体的概念、分类、特征、保护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客体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客体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客体的应用能力第五章:经济法的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内容的分类和特点2. 掌握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 了解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内容的分类和特点2. 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 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内容的分类、特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内容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的应用能力第六章:经济法的渊源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渊源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经济法渊源的效力层级3. 了解经济法渊源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渊源的概念和分类2. 经济法渊源的效力层级3. 经济法渊源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渊源的概念、分类、效力层级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渊源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渊源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渊源的应用能力第七章: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原则与程序2. 掌握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与方式3. 了解经济法制定和实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原则与程序2. 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与方式3. 经济法制定和实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原则、程序、主体、方式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制定和实施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制定和实施的应用能力第八章:经济法的监督与救济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监督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经济法救济的方式和程序3. 了解经济法监督与救济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监督的概念和分类2. 经济法救济的方式和程序3. 经济法监督与救济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监督的概念、分类、救济的方式和程序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法监督与救济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监督与救济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监督与救济的应用能力第九章:经济法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分析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教学内容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案例2. 分析案例中的经济法律关系3. 讨论案例中的经济法问题和解决方案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经济法律关系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课堂报告法:学生汇报分析结果,进行交流和点评四、教学评估1. 课堂报告:评估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的应用能力第十章:经济法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法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 预测经济法未来的发展趋势3. 思考经济法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 经济法未来的发展趋势3. 经济法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知识点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法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课堂讨论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经济法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写作,检验学生对经济法未来发展的思考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三、经济法的主体四、经济法的客体五、经济法的内容六、经济法的渊源七、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八、经济法的监督与救济九、经济法案例分析十、经济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大经济法概论辅导要点

电大经济法概论辅导要点

电大《经济法概论》辅导要点第一章基础知识学习辅导1.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部、委规章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国际条约。

2.法的结构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是法的基本单位。

包括假定(即一定的事实与行为)、处理(即要求人们应该、可以作什么、不应该、不可以作什么,是核心部分)、制裁(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强制力的体现)。

法律部门:采用同一方法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因素。

法律体系: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法律部门,所有法律部门形成一国法律有机的统一体,其反映的是一国法律规范之间的统一、区别、联系与协调。

3.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体说来,我国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市场管理关系和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市场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是指政府职能部门以职权对进入市场关系的各个主体、行为和客体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管理、监督和检查,以维护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秩序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管理关系。

第一,对市场主体的管理。

企业法人是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

对企业依法进行管理,就是要使企业有其健全的组织和制度,成为一个合格的法人实体,以适应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需要。

第二,对进入市场的市场主体行为的管理。

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管理,是为了防止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和破坏性垄断,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保证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

第三,对市场客体的管理。

对市场关系的客体—商品、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引导、鼓励、和限制市场主体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直接参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协调管理关系。

这里所说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利用计划指导、货币、价格、税收、外汇等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活动。

春选修课《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大

春选修课《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大

开放教育<专科)选修课《经济法概论》课程教案大纲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开放教育专科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土木工程、金融、电子商务、会计学七个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案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作为公共基础课,它也是先修课程,可为人力资源管理等七个专业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一些涉及经济法内容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教案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经济法重点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学习掌握从经济活动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四、教案方法与教案形式1.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全面的掌握;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求全面系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音像教材的制作要做到形象、活泼,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尽可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3.在组织教案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案平台进行教案辅导,发布教案信息。

五、课程教案要求的层次在教案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求一般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掌握”既要求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论述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一、课程的基本结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本课程的教案内容总共分为十四章。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概论”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科开放教育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会计、管理发展需要的,从事金融、会计和管理岗位上的了解、熟悉、经济、管理等方面基本法律常识、遵守经济、管理方面法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条款以及这些理论、知识、条款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作用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法律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辨析守法与违法、保证企业经济运行和个人的各种经济行为遵守我国法律的要求意识和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全新的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即要注重对经济法律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经济法律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作到知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各种经济行为。

本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具体要求,请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来进行。

三、需求者分析1.学习者的共性分析截止到目前为止四个(专科)专业招生总数为:19万。

在职学员98.5%;非在职学员1.5%;从目前的招生情况看,绝大多数学员是高中、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在经济岗位上工作,应该说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尽管这些学生在其高中、中专和技校学过一些基本法律常识,就业者也在我国开展的普法活动中受过一些训练,但只是对法律的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没有专门法的概念和知识。

在职成人学习,工作、学习矛盾较为突出,因此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别化的趋势,以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成为必然。

2.学习者的个性分析应届高中生、中专生、技校生对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较为薄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认识较为模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3)
――《经济法概论》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内容辅导
一、学习要点
主要有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的本质和功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和种类,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过程以及对其管理和保护。

二、学习难点
难点主要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主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也就是说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领域中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具体包括:经济管理关系、经营协调关系、组织内部关系即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性组织内部的一些重点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

2.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
(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必要时也采取行政手段。

但经济法与行政法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①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不同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

②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权利、义务的联结状态也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

③经济管理法律关系追求的是一定经济目的与经济效益,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贯彻和体现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的意识。

(2)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两者都调整经济关系,两者的一些概念、原则、制度、手段可以通用。

区别在于①民法与经济法调整的内容不同。

②民法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在微观经济领域,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在宏观经济领域。

③民法与经济法的主体系列各不相同。

3.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其阶级性;二是它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相区别的法律属性。

经济法有四个功能:
(1)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
(2)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3)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
(4)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4.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组成。

由四个特征: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组织
(2)经济法律关系是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相统一的法律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意志与社会组织意志直接协调结合的法律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是采取较严格的法定程序与形式
5.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经济法主体主要是组织,在法定条件下,个人也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经济法理论承认统一的法人制度,但法人不能包含经济关系中各类组织主体。

6.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包括(1)主体凭借这种资格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2)主体凭借这种资格,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

以实现自己的要求。

(3)经济主体义务不依法或不依约履行时,经济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经济义务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责任,包括(1)经济义务主体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要求,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义务主体应自觉履行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否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制裁。

7.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大量是物,一定的行为也可以成为客体,它主要有有形物、经济行为、无形财富。

8.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特点:(1)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不只是保护,而是要管理。

(2)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
的保护是从其产生及运行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地进行管理和保护。

(3)既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直接或间接地保证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的实现。

(4)它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地管理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