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公共基础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部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生活常识到法律法规等内容。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整理出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的必背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社会常识社会制度1.什么是民主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吗?社会公德1.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有哪些?比如排队、保护公共设施等。
2.你认为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为什么重视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宪法常识1.什么是宪法?宪法对个人和国家有什么作用?2.中国的宪法有哪些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宪法?其他法律常识1.了解一些关于婚姻法、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知识。
2.你觉得法律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健康知识饮食健康1.什么样的饮食是健康的?我们应该如何搭配饮食?2.过度饮酒、吃过量糖类食品等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哪些影响?锻炼健康1.适量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应该如何科学锻炼?2.缺乏运动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产生?环保知识环保意识1.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环保?环保意识对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何影响?2.有哪些常见的环保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每天都实践环保?资源循环利用1.什么是资源循环利用?这对环境会有什么积极影响?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共基础知识的必背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遵守法律法规、保持健康,以及关注环境问题。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这些知识点的实践,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公共基础知识点
1、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排在前五名的是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
2、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都有分界线,最西部的分界线是新疆帕米尔高原。
3、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洛阳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
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比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洛阳市被命名为“中国牡丹花都”。
4、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6、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7、公民道德寻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8、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规约功能、调节国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
9、公民道德规范订由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构成。
10、事业单位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11、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纲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12、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发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3、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14、四个全面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公共基础知识(全)
五、民法 1.民法概述 2.民事主体 3.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4.民事权利 5.民事责任 6.诉讼时效 7.合同法
精品PPT
六、经济法 1.经济法的概念 2.反不正当竞争法 3.产品质量法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精品PPT
七、商法 1.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2.商事主体的种类 3.公司法 4.保险法 5.破产法 6.证券法
精品PPT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背景和过程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10.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破解的难题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党的领导
三、常用公文写作 1.公文写作的程序 2.机关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要求 3.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精品PPT
四、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1.简报 2.调查报告 3.计划 4.总结 5.讲话稿 6.慰问信 7.感谢信 8.倡议书
精品PPT
五、公文处理 1.收文处理 2.发文处理
精品PPT
第九章 历史知识 要点: 一、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华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 5.辛亥革命 6.新文化运动
十四、我国的和平外交战略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公共基础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知识。
它包括了广泛的领域,这些领域的知识对于我们的个人和社会发展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总结,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它们。
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指人类通过实验和观察所得到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和客观的知识。
科学知识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它以实验和证据为基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复制性。
它不仅指导着人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指关于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知识。
它涉及到人类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知识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培养人们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指关于数字、形状、结构和变化的知识。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到数的运算、代数、几何、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精确性和实用性,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四、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指人们掌握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的规则。
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它不仅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方式,也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载体。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它有助于人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的意图,实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五、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是指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知识。
社会科学包括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的结构和功能,预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六、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指关于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它帮助人们了解自然的结构和运行规律,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为人们改造自然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公众普遍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能力。
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基础概念、原理和常识,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交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科学、历史、文化、社会和健康等多个角度,对公共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公众理解并参与科学发展的基础。
它不仅包括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还包括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
人们需要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观察和分析结果的方法,以及科学理论的建立和验证过程。
以物理学为例,公众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运动和相互作用原理,了解电磁波、热力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工作原理,还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科学决策,如节能减排、安全用电等。
二、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人们对过去事件和文明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它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社会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和面临的各种问题。
公众需要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事实。
比如,对于中国历史,人们需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革命斗争、文化传统等。
通过了解历史,可以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珍视和平与稳定。
三、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是对各个文化领域的了解和认识。
它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电影等各种形式的艺术和表达方式。
了解文化知识有助于人们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作品和表达方式,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公众需要了解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产物和文化意义。
比如,对于中国文化,人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等。
文化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四、社会知识社会知识是对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环境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社会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
公众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应用和普及程度的知识,它是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掌握公共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对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对公共基础知识的几个重点进行总结。
一、科学与技术知识科学与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可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科学方面,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必要的。
在技术方面,了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重要领域的知识,有助于应对现代社会的技术挑战。
二、人文社会知识人文社会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认知的集合体。
了解哲学、宗教、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助于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此外,还需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三、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是了解地球和人类社会空间格局的基础。
掌握地球形态、地理区划、自然资源分布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发展和利用。
同时,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特征,对于加强国际交流和拓展国际视野也很重要。
四、法律与法治知识法律与法治知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保障。
了解宪法、法律和法律的适用原则,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程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此外,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
五、经济与金融知识经济与金融知识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掌握货币、市场、供求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活动。
此外,了解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个人理财规划和风险管理。
六、环境与健康知识环境与健康知识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基知识点总结大全
公基知识点总结大全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一些总结:政治知识点:1. 国家的性质和作用,如国家的定义、国家的性质、国家的作用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如国家权力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国家监察机构、国家司法机构等。
3. 国家的领土和行政区划,如国家的领土范围、主权、国境线、行政区划等。
4. 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如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外交政策等。
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包括远古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等历史时期。
2. 中国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历史时期。
3. 世界历史,包括世界史的基本概念、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
地理知识点:1. 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地球的形态特征、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度纬度等知识。
2. 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的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资源与环境等知识。
3. 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世界的经济地理、人口与城市地理等知识。
经济知识点:1. 经济基本知识,包括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体制、经济增长等知识。
2. 宏观经济,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政策、货币金融等知识。
3. 微观经济,包括市场与价格、供求关系、企业行为等知识。
法律知识点:1. 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律的性质、法律的功能、法律的本质等知识。
2. 宪法和行政法,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主要内容等知识。
3. 刑法和民商法,包括刑法的基本原则、民商法的主要内容等知识。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点的一些总结,根据不同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还可以进行更细分和具体的总结。
公基知识点总结打印
公基知识点总结打印一、宪法和法律法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总纲。
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政权的构成和分配、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政策等。
法律是国家的一种权力机关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
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行政和司法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程序等。
二、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体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构成和分配、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等。
我国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性质和性质、国家的政府机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家的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的性质和性质,国家的政府机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职能范围,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设置和职权范围,国家的社会组织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社会权利和义务是指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是公民在法律和政治体制下享有的基本人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公民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其中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组织、结社和言论自由等,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财产权和教育权,文化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科学研究自由和传统文化保护等。
公民的义务是公民在法律和政治体制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国家权力的支持和维护。
公民的主要义务包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社会主义事业的义务、国防义务和税收义务等。
四、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
国家机构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包括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和国家机构的职权分配等。
公基知识点怎么总结
公基知识点怎么总结一、基本概念1. 公共基础知识的定义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在社会文化和生活实践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公共基础知识是人民群众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直接涉及到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掌握了公共基础知识,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 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中政治包括了国家制度、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经济包括了经济基本理论、国民经济核心知识、实用经济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法律包括了宪法、基本法律、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思想道德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知识;科学技术包括了科学基础知识、实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二、政治基础知识1. 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总称,它包括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机制、国家机关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法律地位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特点。
2. 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内容。
党的基本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方针,对于党的领导、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国际政治国际政治是指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包括了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国际关系史、国际组织、国际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国际政治对于国家的对外事务和国际合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经济基础知识1. 经济基本理论经济基本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它包括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总结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基知识点总结大全
公基知识点总结大全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在各行各业中,公共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环境保护等等。
下面我们将对公共基础知识进行概述,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些知识。
政治知识政治知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府的职能、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等内容。
首先是国家的政治制度,这包括了国家的组织形式、国家权力的机构设置、国家的政府体系等。
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权力机构主要包括国家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等。
这些机构的职能和相互关系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其次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主要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制定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等。
政府的职能可以通过制定法律、颁布政策、进行外交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我们需要了解政府的职能范围以及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
再次是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涉及到了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了解国家政治体系、国家政策的制定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指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我们需要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现状、国际组织的作用、外交政策等内容。
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国际关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经济知识经济知识是指对经济原理、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等内容的了解。
在当今社会,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经济知识也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是经济原理,经济原理是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包括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资源配置、供求关系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经济体制的特点、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供求关系的影响等。
其次是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政府在经济领域制定的各种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1. 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需要我们掌握。
其中包括:•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价格上涨时,需求通常下降,供给通常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通常上升,供给通常减少。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和完全竞争等。
•效用:效用是指商品对个体消费者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的持续增加,每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逐渐减少。
2. 社会学在社会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社会结构、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社会的成员根据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高低而被分为不同的层次。
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分层包括上层阶级、中间阶级和底层阶级。
•文化: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或群体内成员传承和创造的、反映其认识和实践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发展中长期、持续的变化过程。
社会变迁通常包括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
3. 历史地理在历史地理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事件和地理位置的关系等知识。
常见的内容包括:•环境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通常指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
世界历史上的一些开创性事件,如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指某地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特征。
地理位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战略方面有重要影响。
4. 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包括:•宪法与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公共基础知识是指能够被广泛认可并具有实际应用的基础性知识。
它是构建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
本文将围绕着公共基础知识展开论述,总结归纳常见的知识点,以期帮助读者系统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
一、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2. 世界古代史3. 中国近代史4. 世界现代史5. 中华文化史二、地理知识点1. 世界地理2. 中国地理3. 自然地理4. 人文地理5. 地理环境保护三、政治知识点1. 国家制度与政府机构2. 政治理论与思想3. 政府设置与职能4. 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5.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四、法律知识点1. 宪法与行政法2. 刑法与民事法3. 商法与劳动法4. 知识产权法与犯罪学5. 国际法与国际刑事法五、经济知识点1. 宏观经济学2. 微观经济学3. 金融与货币政策4.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5.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六、科学知识点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 生物学与生物技术3. 化学与化工技术4. 物理学与应用技术5.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七、文化知识点1. 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2. 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3. 美学与文化艺术4. 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5. 新文化与跨文化交流八、教育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理论2. 教育与发展3. 教育与社会4. 教育与心理学5. 教育与创新九、健康知识点1. 健康生活方式2. 营养与健康3. 性教育与心理健康4.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5. 基本医学与临床医学总结: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每个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丰富了个体的知识储备,还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
本文对常见的公共基础知识点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概述,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
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知识点速记
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知识点速记1.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是必要的。
2.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规律的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对理解自然界和环境非常重要。
3.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了解和认识地球表面形态、地理环境、人口分布、资源分布、国家和地区等方面的知识,它对于理解世界的格局和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差异有重要作用。
5.文化艺术:文化艺术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各个领域,了解文化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代表作品,可以提升审美品味,丰富生活。
6.法律常识: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避免违法行为。
7.经济知识:经济知识是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和基本概念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增加财富。
8.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是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9.教育知识:教育知识是了解教育的目标、方法和理论基础的知识,对于提高教育素养,培养下一代有重要作用。
10.科技知识:科技知识是了解科技发展趋势、新技术和科学原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科技时代的变化,提高科学素养。
总结起来,公共基础知识是构成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它不仅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重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重点总结1.政治学: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法治与社会治理、国家元首及其职权等是政治学的重点内容。
2.经济学: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经济增长与发展等是经济学的重点内容。
3.法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是法学的重点内容。
4.历史学: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是历史学的重点内容。
5.文化学:文化的定义、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多样性等是文化学的重点内容。
6.教育学: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方法论等是教育学的重点内容。
7.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应用等是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8.地理学:地理的定义、地球的结构与变动、地理分区与地理环境、地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是地理学的重点内容。
9.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是环境科学的重点内容。
10.社会学:社会学的定义、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等是社会学的重点内容。
除了上述内容,公共基础知识还包括语言学、信息技术、人文艺术、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
要掌握好公共基础知识,需要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理解和巩固。
掌握公共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对于参与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公共基础知识的重点考点会因不同的考试或者面试而有所不同,所以在准备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重点把握。
同时,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和思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一、法律常识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作用: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纠纷矛盾。
3、法律的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4、法律的效力范围:法律的效力范围分为空间效力范围和时间效力范围。
5、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政治常识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2、政治的基本形式:民主、专制和法治。
3、我国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政治的核心: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5、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三、经济常识1、经济的概念: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法制和开放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4、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变量,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5、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四、管理常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控制的活动。
2、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3、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数据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是数据项。
2、算法的复杂度是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取决于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3、数据结构作为一门学科,主要讨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2)在对数据元素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4、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
5、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数据结构是逻辑结构。
6、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7、栈的特点:先进后出8、队列的特点:先进先出9、树,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10、二叉树的遍历(前序,中序,后序)11、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要求线性表必须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12、查找技术1)顺序查找2)二分查找(即折半查找)13、排序技术3)交换类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4)选择类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5)插入类排序(简单插入排序,西尔排序)各种排序方法时间、空间复杂度对比15、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树型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16、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前驱结点,一个指向后继结点。
第2章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经历了结构化设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阶段2、良好的编程风格应注意的因素1)源程序的文档化◆符号名的命名规则: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便于理解程序功能◆正确的程序注释:注释分为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
序言性注释常位于程序开头部分,它包括程序标题、程序功能说明、主要算法、接口说明、程序位置、开发简历、程序设计者、复审者、复审日期及修改日期等。
功能性注释一般在源程序体之中,用于描述其后的语句或程序的主要功能。
◆视觉组织:在程序中利用空格、空行、缩进等技巧使程序层次清晰。
2)数据说明的方法◆数据说明的次序规范化◆说明语句中变量安排有序化◆使用注释来说明复杂数据的结构3)语句的结构为使程序简单易懂,应注意如下:◆一行写一条语句◆编写程序优先考虑清晰性◆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在保证程序正确的基础上再提高效率◆避免使用临时变量而使程序的可读性下降◆避免不必要的转移◆尽量使用库函数◆避免采用复杂的条件语句◆尽量使用“否定”条件语句◆数据结构要有利于程序的简化◆要模块化,使模块功能尽可能单一◆利用信息隐蔽,确保每一个模块的独立性◆从数据出发去构造程序◆不要修补不好的程序,要重新编写4)输入输出输入输出方式和风格应尽可能方便用户的使用,考虑如下原则:◆对输入数据要检验数据的合法性◆检查输入项的各种重要组合和合理性◆输入格式要简单,使得输入的步骤和操作尽可能简单◆输入数据时,应允许使用自由格式◆应允许缺省值◆输入一批数据时,最好使用输入结束标志◆在以交互式输入/输出方式进行输入时,要在屏幕上使用提示符明确提示输入的请求,同时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和输入结束时,应在屏幕上给出状态信息◆当程序设计语言对输入格式有严格要求时,应保持输入格式与输入语句的一致性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1)自顶向下: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标准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方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认是辩证的否认。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那么18.在社会主义建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开展阶段问题进展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根底。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根底性作用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战略方针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32.公务员假设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33.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34.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详见14--16页)1.4 栈和队列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
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1.5 线性链表数据结构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
结点由两部分组成:(1)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2)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链式存储方式即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称为空表,如果是两指针:左指针(Llink)指向前件结点,右指针(Rlink)指向后件结点。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
1.6 树与二叉树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
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
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二叉树的特点:(1)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4)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取log2n的整数部分;(5)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6)设完全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
如果从根结点开始,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行编号(k=1,2….n),有以下结论:①若k=1,则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若k>1,则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INT(k/2);②若2k≤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则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③若2k+1≤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k+1;否则该结点无右子结点。
满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有两个子结点,则k层上有2k-1个结点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二叉树存储结构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对于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可以按层序进行顺序存储。
二叉树的遍历:(1)前序遍历(DLR),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2)中序遍历(LDR),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3)后序遍历(LRD)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1.7 查找技术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1)线性表为无序表;(2)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最坏情况只需比较log2n次。
1.8 排序技术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有序序列。
交换类排序法:(1)冒泡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2)快速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选择类排序法:(1)简单选择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1、源程序文档化;2、数据说明的方法;3、语句的结构;4、输入和输出。
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语句结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1. 自顶向下;2. 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判断应该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3)重复结构:又称循环结构,可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程序段。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60年代末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SIMULA语言为标志。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
对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实体,对象是实体的抽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
属性即对象所包含的信息,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操作也称为方法或服务。
对象的基本特点:(1)标识惟一性;(2)分类性;(3)多态性;(4)封装性;(5)模块独立性好。
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所以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
消息的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
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
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的特点包括:(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
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工程过程是把软件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含4种基本活动:(1)P——软件规格说明;(2)D——软件开发;(3)C——软件确认;(4)A——软件演进。
软件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三个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主要活动阶段是:(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软件实现;(5)软件测试;(6)运行和维护。
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与原则: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基本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及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