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组轮服法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症体会

合集下载

《伤寒论》理法方药运用体会

《伤寒论》理法方药运用体会

《伤寒论》理法方药运用体会《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思想的代表作,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

《伤寒论》深刻地揭示了五行之说,把外治和内治有机结合起来,凭借其引人注目的治疗理法,深受病人的青睐。

《伤寒论》指出,“气虚则补,气实则抑”,所谓补能补气、活血宁心;抑则清肺热、除湿清肝,以达到清热解表、安神定惊的作用。

以此为指导,《伤寒论》的方药运用有着非常深的医疗体会。

一是治疗失眠多梦。

《伤寒论》建议采用清热泻火的药物,如黄芩、陈皮、半夏等,其中,黄芩有“安神宁心”的功效,陈皮有“清热解表”的疗效,半夏可以起到“清肺利咽”的作用。

这三味药物可以结合使用,起到清热解表、安神定惊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配合其他清热解表、安神定惊的药物,如杏仁、芍药、附子等,可以有效治疗失眠多梦的症状。

二是治疗发热咳嗽。

《伤寒论》指出,发热咳嗽多发生在气虚之中,因此需要补充气血,补益气机。

以气补为主,适当使用清热解表的药物,如黄芩、木香、当归、生姜、半夏等,其中黄芩可以安神宁心,木香可以清热解表,当归可以补气养血,生姜可以温中除湿,半夏可以清肺利咽。

这五味药物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发热咳嗽。

三是治疗热毒感染。

《伤寒论》建议采用疏肝活血的药物,如当归、附子、枸杞子等,其中,当归能补充气血,补益气机;附子具有活血理气的效果;枸杞子可以疏肝理肠。

这三味药物可以配合使用,有助于清热解毒,改善病人的肝热、肠热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热毒感染的目的。

《伤寒论》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理法,结合方药运用,在当今临床实践中依然占据着重要位置,被许多病人所信赖,也深受病人的青睐。

运用《伤寒论》的治疗理法,可以清热解表、安神定惊,治愈各种疾病,令病人痊愈出院。

以上就是我对《伤寒论》理法方药运用体会的一种总结和认识。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临床体会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临床体会

关键 词 : 中医药急救 ; 急救要点 ; 案例 体会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2 2: R 2 7 8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4 J 2 8— 0 0 3 2一 O 1
l 中 医 药 治 疗 急 危重 症 需要 社 会 认 可
深 入 研 究 中 医急 症 的 治疗 方 法 。
迷并伴 有频繁抽 搐 , 采用 室 内降温 、 冰枕 、 药 物等一 系列 措施
后, 病 情 仍无 好 转 , 院方 已 经 下 达 病 危 通 知 书 我 建 议 l { t 医 药 治疗 , 可 自己购 买 安 官 牛 黄 丸 ( 同仁堂 ) , 开 水 化 开 鼻 侧 频 频 灌
3 2
结合 的方式下做到对肺病的根治 、 早 发现 、 早 治疗 , 提升慢阻肺 汤 的治疗效果 以及药用价值 。本文通过 在临床基 础治疗 中应 用慢阻肺汤进行对照试验的 比对分析 , 对病发 的原因以及使用 同药物配置治疗 f l 的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 认为在应用慢阻 肿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过程 中合理 地结 合西 医治疗 手
与信任 。清末 民初西方 医学的传 人与临床 应用 , 因为其方便 、
快捷 、 疗效显著 , 对 中医学产生 了强烈冲击和影响 , 甚至在 民国 几乎被 当时的官方所废 除 !虽 然在老 一辈 中医人 的努力 下保 存1 , 下来 , 但迄今 为止 中医药仍然被老百姓误认为 只能治慢性
病, 治疗 急 危 症 无法 和西 医相 比 2 何 以 中 医 不敢 急救
法、 针 灸 等 内 容 。近 2 0年 来 , 一螳 中 医 有 志之 上 为 中 医急 症 事 业 的 发展 耗 费 了大 量 心 血 , 取 得 了浓缩粉代) 、 麝香为 主药 , 有清 心解毒 、 豁痰 开窍之功 ; 黄连、 黄芩 、 栀子 、 郁金 清热 降火 ; 冰片清 心宁神 ; 雄黄涤 痰 ; 朱砂 、 珍

经方治疗急症两则的感悟

经方治疗急症两则的感悟

芒硝冲服99
随访患者,一剂药后疼痛缓解,二二剂后痛止,三剂朱再复发。 按:以上两病例都是经方治疗急症的案例,其实小青龙汤治疗喘证,大黄牡丹汤治疗腹 痛,从事中医工作和学习者几乎人尽皆知。但有几人可以急症当前却胸有成竹的舍弃静点而 只用中药呢。《伤寒论》小青龙汤条文如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病例一患者虽咳喘日久, 但咳痰为白色泡沫痰,余以为并未入里化热,仍在表,仍有风寒之表。咳喘不得平卧,余以 为有水饮凌心,即印证了“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原方五昧子量小于桂枝,在此考虑到咳 喘日久,想以收敛为主。大黄牡丹汤原条文如下:“肠痈者,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 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朱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 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病例二提示我们急则治标,不论先天禀赋,以急药 救急症,大黄汤现代大家有治阑尾炎说法,考古久远,何不踩在巨人肩膀上研究和应用,可 以事半功倍。难道我{I、J还要字字句句在《说文解字》中推敲吗?可是文学功底强我们数倍, 该推敲出来的都自成一家,我们只需要大量读取注家见解,并结合临床确认证实发挥即可。
经方治疗急症两则的感悟
何小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何某,女,23岁,素体康健,自述二十余年未曾得大病,感冒亦不多有,赴山西实习 时忽得感冒,未服药,三天后恶寒头痛鼻塞等症均无,仅余咳嗽,痰多不愈日久,先后自服 橘红止咳丸,阿莫西林,止嗽散等效不显。近月余患者夜间不得平卧,卧则痰堵气短,咳声 高亢,忽一夜寅时,气急气憋而醒,濒死感,时病已2月余,同室友人为其针涌泉、太冲、
经方治顽症危症的临床体会
李海天 四川成都
病案l 1999年从北京跟师学习回来,遇一患者刘某某,男,27岁,自儿岁起便是整天唇挂清 涕,从朱干净,观其身体壮实,除流涕外,没什么其它症状,舌淡红,苔薄自腻,脉缓略浮,

经方治疗疑难病感悟_冯世纶

经方治疗疑难病感悟_冯世纶

多 以 柴 胡桂 枝 干 姜 汤 合 当归 芍 药散 治疗

经半 年 治疗
,
,
不 但 症 状 好转
而 且 免疫 检查 亦恢 复正 常
、 ,
这 里 体 现 了 经 方 之所 以 治好 病

,
自有 其 理
当然 不 是

西 医 之理
而是 中医 之理
八 纲 方 证对应 之理
,
我 们 的祖先 已经 积累 了 有 关 理论 和 治疗 经验
。 。

又 服益 气 止血 中药 ( 十
, ,
灰散 加 味 ) 数剂 也 无效
但 自第三 天 起
愿看 人
,
因失血 过 多
,
不 得 不 输新 鲜血 液维 持生 命
,
第一 二 天 尚能 维 持 2 4 小时
:
2 小时 仅能 维 持 1
,
故请 胡老 紧急 会诊
一 日一行

,
会诊 时 症 状
,
神识 尚 清 但 目喜 闭 合而不 脉细 滑 数 证 属 阳 明 太 阴合
,

对人类 危害 较大 的一 类疾 病
, 、
经 方 治疗 疑难病有 其独 到 之处
是 因 其 医 学体 系的 科 学性
经方
,
是 以方 证理论 治病 的 医 药
,
学体 系
其 主要 理论 是 八纲
单 方治大病
六经

其 特 点是 先 辨六 经
,
继 辨方 证
求 得方证 对 应 治愈疾 病


有 别 于 《 内经 》 的 医学 体系 一
, ,
6 岁女 患 者 明显

经方在ICU中运用的思考

经方在ICU中运用的思考

经方在ICU中运用的思考经方一般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为代表,《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从书名即可看出本书乃一部救急之作。

书中很多内容都阐述了治疗急危重症的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对中医急诊、重症医学仍然有较深刻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人(今河南邓州穰东镇张寨村),大约生于公元150年-154年,逝世于公元215年-219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病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另一方禹余粮丸因为有方无药故不计。

不包括一些特别的煮药用品,如:清酒、开水、清浆水、雨水等,基础用药76味。

《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证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伤寒杂病论》实际用药206味,其中149味《神农本草经》有记载。

从《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条文看,解决急、危、重症是它的主要着眼点。

从目前的疾病谱看,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是主要的关键点所在,而感染则是不可回避的核心点。

经方提供的解决方案涉及感染、循环、呼吸、消化、精神、泌尿等,但以前四位为重点。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医急重症治疗的一大进步,代表了当时的急救水平。

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涉及的急症颇多,有内治急救、外治急救、针灸急救等,而书中记载的多为一些外治法。

这些方法随着现代医学急救技术的发展,已经不为现在临床采用,但其中蕴含的急救思想是极其宝贵的。

原始人工呼吸法《金匮要略方论-杂方论》中记载救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爱,常弦弦勿纵之,一人用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验与思考值得深入探讨。

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病情的程度和特点,针对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时,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注重整体观察和多方位调控,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综合应对。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药注重病因的辨析,认为急危重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治疗中要从病因入手,找出发生急危重症的具体原因,以便针对性地对症治疗。

例如,对于心脏病引起的急性心衰,中医药会综合考虑气血亏虚、痰湿阻滞等因素,采用补气养血、温阳化痰的方法,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其次,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治疗急危重症时不能单纯看症状,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据此,中医药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即通过辨析病情,确定治疗方案,达到调理整体、疾病迎刃而解的效果。

例如,对于急性肺炎造成的呼吸困难,中医药可能会辨别出肺热痰浊、肺气虚损等不同证型,并采取清热化痰、补益肺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再次,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因人而异。

中医药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药可能会调整用药剂量、治疗方法等,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例如,对于高热引起的热毒病证,中医药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剂和用药方法,以达到降温、清热的目的。

最后,中医药强调综合应对,多方位调控。

中医药认为急危重症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病变,而是整个机体功能的失调。

因此,在治疗中要通过综合调节,调控机体的内外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例如,对于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中医药可能会采用抗炎药物和辩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辅助使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是多方面的,包括明确病因、整体观察与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和综合应对。

彭坚: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五)

彭坚: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五)

彭坚: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五)十六、小儿发烧感冒咳嗽25、大青龙汤治疗感冒高烧胡某,男孩,7岁,2010年3月12日初诊。

患儿昨天半夜发烧,服感冒灵、泰诺,至今晨未退,也未出汗。

上午9点来看病时,量肛表39.8°C。

头痛,面赤,烦躁,身痛,全身滚烫如火烧,皮肤干燥,无一丝汗,怕冷,大便正常。

起病在昨天白天受寒,淋了雨没有及时擦干所致。

医院担心患脑炎,要做各种检查,家长不同意。

察之舌淡红,咽喉不红肿、按之不疼痛,小孩意识清楚,脉数。

用大青龙汤加苍术:麻黄12g 桂枝5g 杏仁6g 炙甘草10g 石膏30g 生姜3片红枣5个苍术10g 一剂叮嘱家长:煎药时,用9小碗水,先煎麻黄,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煎,边煎边去掉浮在药罐上面的泡沫,煎15分钟后,加入其他药物,再煎15分钟到30分钟,大约得3碗药汁。

先服第一碗,盖被子,不见风,约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身上开始出汗,持续出汗半小时左右,体温会逐渐下降至正常,出汗自然停止。

如果不出汗,或出汗不多,体温没有完全降下来,仍然较高的话,过两个小时后,再温服第二碗。

如果还没有完全降下来,两个小时后,可服第三碗。

一般喝完第一碗药,即可完全退烧。

烧退下来后,注意保暖,让患者安睡,身冷的话,喝一碗热粥,剩下的药不能再服。

第二天家长告知:患儿只服了一剂药的第一碗,服完后,刚开始有些烦躁不安,体温略微上升,10分钟后,持续微微出汗半个多小时,烧即完全退下,一早起来,便若无其事玩耍了。

按语:大青龙汤是治疗流感、重感冒初起:高烧、不出汗、烦躁、怕冷、头痛、身痛,起效最快、最安全的方药,然而,会用此方的人不多,我对此方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几年前,学生尹周安到衡阳南华医院中医科工作不久,来电话询问我:他在会诊时见到不少白血病患者,每次急性发作时,总是高烧,怕冷,不出汗,烦躁,头痛,身痛,脉紧,该用什么方?我顺口而出:大青龙汤。

然而,他用了没有效。

我也没有仔细推敲不效的原因在哪里,因为自己用得也不多。

icu轮转护士工作总结范文【5篇】

icu轮转护士工作总结范文【5篇】

icu轮转护士工作总结范文【5篇】书写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

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

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

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护士工作总结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护士工作总结1为进一步适应医疗市场形势,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急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并为ICU护士创造轻松___的工作、学习环境,制定新的一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一、巩固ICU危重病人基储特级护理质量,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根本目标。

科内根据上年度业绩量化考核得分,结合专科工作年限及职称,选出1~2名护理质量督导员,日常对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长不能体察到的护理行为进行督察,并以指导改进为主要目的,不与护士业绩量化考核挂钩,督导员每月将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效果在护士例会上反馈一次,提高全体护士主动纠偏和规范行为的质量意识。

继续实行上级护士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下级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与两者同时挂钩制度。

护士长和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每周五负责检查在科病人的护理质量,并记录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完善科内护士各班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标准,每月护士长力求跟班一轮,按标准对当班护士进行督查和指导,并及时改进和完善。

确定每月最后一日作为护士质量标准学习日,确保人人掌握和执行标准。

每月底组织护理质量督导员和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开质量检查报告会一次,指出科内质量薄弱环节,共同商讨改进方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

继续带领全科护士及时摸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基础护理新方法,并形成规范,不断提高基础护理技巧,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及满意度。

二、改进学习方法,有效加强常见并危重病及疑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并继续强化基础和专科操作训练,提高疾病护理技能。

利用晨会每日选择在院的.一个病种及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常规的学习,有效提高当日护理内涵质量。

疑难、危重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相关制度

疑难、危重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相关制度

疑难、危重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相关制度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治疗,加强对疑难、危重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管理,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住院诊疗方案,特制定以下多学科综合诊疗规定。

一、疑难危重患者的多学科综合诊疗规定一般是入院两周诊断不明或特殊需要,患者病情疑难、危重、复杂,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诊治。

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一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室主任签字或确认后送交医教科。

同时要求提出会诊的病例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讨论意见。

1、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程记录,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收集影像学检查资料齐全,并附于病历中。

医务科收到申请后,组织邀请各相关科室专家医师参加会诊。

被邀请专家不得推诿或拒绝(如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自行联络本科室其他专家医师代为参加,并向医教科通知确认)。

为保证会诊意见,必要时被邀请专家在会诊前查看病人,了解其目前状况。

2、会诊时:医教科工作人员到达科室协调会诊,被邀请专家准时参加会诊,不得迟到。

由申请会诊的科室主任主持会议;管床医师汇报病历,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补充;被邀请的专家医师到病房查看病人,询问病史,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后回到会诊室,提出专科诊治意见,管床医师详细记录,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归纳整体治疗方案。

3、会诊后:管床医师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于疑难、危重讨论本中,科主任审阅签字,医务科签署意见后留存备案;严格执行会诊意见,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或更改治疗方案;管床医师或上级医师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会诊意见,需特殊检查或治疗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执行。

二、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规定为了肿瘤诊治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肿瘤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特制定恶性肿瘤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制度。

联合会诊是由专病诊治科室、肿瘤内科、其他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科室等多科专家组成,根据相关诊疗指南对肿瘤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佳优化治疗流程,并解决晚期和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运用经方治疗内伤杂病的思路与体会

运用经方治疗内伤杂病的思路与体会

亮, 纳食 欠 佳 , 口干 , 偶 泛酸 , 右上肢酸痛 , 二便调 ,
舌 质暗红 , 舌苔薄白, 中 间有 裂 纹 , 脉 沉 弦 。在 外 院 诊 断为 “ 胃肠 神经官 能症 ” 。既 往 史 : 高脂 血 症 病 史 2年 , 高血 压病 史 4年 。 本病 属 中医 “ 郁证” 范畴 , 证属肝胆气郁 , 兼 犯 胃腑 , 经气 不利 。治 以疏肝 和 胃 , 理气解郁 , 调 畅 气 机, 以利 经脉 , 方用 柴胡 桂 枝 汤加 减 。处 方 : 党参 1 5
柴胡 、 黄芩 、 半夏 、 人参、 桂枝 、 白芍 、 大 枣、 生姜 、 甘
草组 成 , 原 为少 阳兼 太 阳表 证 之 主方 , 至 于 临 床 运
用, 有 因外 感病 而 用 之 , 自然 不 越 1 4 6条 之 宗 旨 , 而
内伤 杂 病 亦 可 用 之 。该 患 者 症 状 繁 多 , 如 胸 胁 不 适、 心悸 、 心烦 、 汗 出、 嗳气 、 纳食欠佳 , 属 内伤 杂 病 范畴, 本病看 似 复杂 , 而循六 经 辨证 , 属 执 简 驭 繁

8 4 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3年第 8卷第 8期
W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0 n a 1 a n d W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2 0 1 3 Vo 1 . 8. No . 8
g 。服上 方 4剂 , 诸 症减 轻 , 继服 1 0剂 , 经治 一 月余 , 诸症俱 消 。
按: 柴 胡 桂 枝 汤 出 自《 伤 寒 论 》1 4 6条 , 文 云: “ 伤寒 六七 日, 发 热 微 恶寒 , 肢节烦痛, 微呕, 心 下 支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节选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节选

《中国中医药报》刊载刘力红教授介绍山西名老中医李可治疗疑难重症经验之后,遂购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一书。

反复研读,感受颇深。

李可老师宗仲景先师心法。

以阴阳六经为辨证大法,执简御繁,善治疑难重症。

李师经验形成于特殊历史时代,治验丰富,不乏真知灼见,笔者认为该书的观点对有关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均有所启示,值得当代中医认真研究并继承发展。

一、应用重剂治疗急症重症李师自创破格救逆汤:附子30~ 200g,干姜60g,炙甘草60g,山萸肉60~ 120g,大大超过了常用量,却能使垂死病人起死回生。

该书云:“历代用《伤寒论》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lOg左右,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为难矣“。

的确,以《方剂学》教材所列,附子5~lOg,干姜6~9g,炙甘草6g,欲治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脉象微细之四逆症,实难胜任,岂能救人于危亡?剂量过轻.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他药如麻黄、细辛、黄芪、吴萸、乌头等均用重量,书中说:“经方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效难尽述。

关键是应用经方必须量大,鄙见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好。

轻描淡写,无济于事“。

如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湿型,“生芪240g,附子、当归各60g,川乌、丹参、黑小豆、川牛膝、防风各30g……”;三消重症用“熟地 90g,枸杞子、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g”;风湿热痹“生石膏,白鲜皮50g,生苡仁 45g”,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是书最后将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整理的有关汉代计量的考证做一摘要,并指出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一大疑案。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中医界高度关注。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疗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出特定的‘质’”!。

通过考证得出的剂量换算,较之明清以来“古之一两,今之一钱”之臆断更有说服力。

或曰古今体质不同,但当代中医之所以疗效缓慢,剂量应该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

疑难重症三定法诊治体会

疑难重症三定法诊治体会
结果 HC G 2 1 4 8 . 1 m l U / mL 。患者 自诉 有性生活 史 , 末 次月
由心 内科 申请会 诊。患者 诊断 为重症 肺炎 , I 型 呼吸 衰竭 , 高血压病 3级 ( 极 高危 ) , 心功能 I V级 , 冠状 动 脉粥 样硬化 性心脏 病 , 心律 失 常 一病 态窦 房结综 合征 , 永 久起
三棱 、 莪术各 9 g 。 3 剂。每 日 1 剂, 水煎 至 4 0 0 m L , 分早 晚
口服 。
药尽 1 剂腹痛 明显减轻 , 3天后完全 消失 , 腹部触 诊 已 无 明显包 块 。1 周后 复查 B超 : 肿块 明显 减小 。继 用 中药
加 减治疗 1月余 。复查 B超 : 未见 异常 。3个 月后 再次 复
煎成 4 0 0 m L, 1 0 0 m L / 次, 分 4次鼻饲入 。 3月 3日二诊 : 患者用药 后症状 明显减轻 , 未有危象 出
胀满 , 无 压痛及 反跳痛 , 阴道 无明显 出血 , 身热烦 , 乏力 , 失
眠, 二便 调 , 舌黯 、 苔 薄 白, 脉 细涩 。诊 断 : 宫 外孕包 块 。辨 证: 阳虚瘀 血内阻 、 癜 块 内结 。治 以益气 活血化 瘀 , 散结 消
诊治疑 难的复杂性与严重性 , 临床 难 以有现成 的方案 可 以使 用, 这 需要临床 医师有 较好 的 诊疗 思路 , 才 能 处理 好 。现 结合临床验 案将笔 者 使用 三定 法诊 治 疑难 重症 患者 的点
滴体会介绍 如下 。 1 病案举例 1 .1 宫 外孕包块 尹某某 , 女, l 5岁 , 2 0 1 2年 7月 6 日初诊 。 患者 主因腹 痛 1天于 2 0 1 2年 6月 1 1日入 院。超声检

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1---23个病症的治疗

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1---23个病症的治疗

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经验体会1---23个病症的治疗方剂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和灵魂,我经常强调:中医看病,不是靠一味味药,而是靠多种药物组成的方。

中医治病,特别是治疗比较复杂的疾病,就像将军指挥一场战役,要取得胜利,不能单靠一个个士兵的勇敢,而主要靠指挥战斗的统帅,能够明了敌情,熟悉部下,调遣得当,进退有方。

士兵中要有进攻的、配合的、牵制的、后勤的各种人员,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才能发挥整体效果,克敌制胜。

治病如打仗,所以徐大椿总结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用药如用兵论”,阐明两者相通的道理,《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君臣佐使”、“七情和合”,更是成为方剂配伍的最高原则。

布阵打仗与组方用药,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高超的智慧。

然而,在当代中医临床中,很少有人严格遵循这一点,治病纯凭经验,随意凑方,毫无章法可言者,比比皆是。

学生不肯背汤头歌诀,看病几十年的老中医,甚至数不出100首名方来,这种情况很普遍,导致中医临床水平下降,大部分中医,只能在低层次徘徊,永远提不高。

方剂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类:经方,时方,单验方。

其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经方。

经方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当时有经方十八家,这些经方,是汉代甚至汉代之前几百年中方剂的精华,千锤百炼,沙里淘金,集中了众多名医的经验和智慧,其成就之高,疗效之好,理所当然。

2000多年以来,中医界一直以为,经过东汉末年的兵燹战祸,这十八家经方,已经荡然无存。

现在有资料证明,十八家中《汤液经法》的许多经方,加上其他一些经方,被张仲景所继承,他以“六经辨证”为纲,将经方有机地穿插其中,撰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临床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运用的经方共269首。

由此可见,张仲景虽非经方的创制者,却是经方的唯一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同时也可以看出,早在西汉时期,以药组方的复合方剂,就已经成为中医治病的主要模式了。

40多年以前我当学徒,进入中医之门时,就是从读《伤寒论》开始的。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与思考急危重症是指疾病发生急剧,病情危重,危及生命的一类病症。

传统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不少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以下是我对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和思考。

首先,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个体化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强调个体的整体性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独特性,所以治疗方法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例如,在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医药师会根据患者的气虚、阴虚等不同的体质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剂和疗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由脏腑、经络、气血等多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

因此,在治疗急危重症时,除了通过对症治疗外,中医药还注重通过调整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等方式来促进康复。

这种整体观念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治疗的效果。

第三,中医药对于急危重症的治疗还注重与西医药的结合。

现代医学的发展给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提供了更多可操作的手段,例如放射学、超声医学等,这些手段可以帮助中医药师更准确地辨证施治。

而西医药的药物治疗也可以与中医药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最后,对于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医药注重预防保健。

中医药认为,保持人体的健康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营养,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都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等方式来预防急危重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是个体化治疗、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与西医药的结合以及预防保健。

这些经验都是数千年来中医药在实践中总结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风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但是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重症监护室轮科心得

重症监护室轮科心得

重症监护室轮科心得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有幸参与了重症监护室的轮科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验到了重症监护室的紧张、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在重症监护室轮科的一些心得体会。

1. 重视团队合作在重症监护室,一个患者需要多个医生、护士、治疗师等多个专业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与其他科室不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密切监护和及时处理各种急救情况。

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必须要高效且互相信任。

我很庆幸能有机会参与到这样一个高效的团队中,从中学到了很多。

2. 学会快速反应在重症监护室,病情的变化可能十分迅速,必须做到快速反应。

尤其是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医生需要迅速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这要求我具备冷静、果断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过一些突发情况,例如急性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

在这些关键时刻,我能够迅速反应并参与到抢救中,虽然紧张但也能保持相对冷静。

这种快速反应的能力在重症监护室是非常重要的。

3. 重视细节在重症监护室的工作中,细节非常重要。

因为病情的变化可能很微妙,甚至一丝不察也可能导致患者的危险。

因此,我在实习期间一直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例如,每次查房都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检查结果等,以及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等。

通过对细节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注重沟通技巧在重症监护室,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多是病情危重,他们和家属都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中。

因此,作为医生,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使他们能够理解和配合治疗。

在实习期间,我多次遇到需要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的情况,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我能感受到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并能够更好地协助治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体会徐文元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体会徐文元
1.4观察指标
治疗5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LVEF、NYHA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治疗有效率方面进行了量化分级,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其中显效、有效属于治疗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方面,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体会徐文元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静脉微量注射,主要注射强心剂、硝普钠、利尿剂;观察组患者在静脉微量注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LVEF、NYHA进行观察比对。结果:治疗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7.17%,对照组为87.26%,两组差异明显,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VEF、NYHA也存在差异,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内科治疗时,可在常规静脉微量注射方法的基础上,额外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并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1.2纳入标准
(1)两组患者共110例,均符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治疗持续5个月(除病逝患者)。(3)所有患者以及家属经过沟通愿意参与调查。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静脉微量注射,主要注射强心剂、硝普钠、利尿剂;观察组患者在静脉微量注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病情的不同,给予强心剂、硝普钠、利尿剂的微量注射,为强化治疗效果,一律为静脉注射,三类药物周期性给予,除病逝患者外,所有患者的用量基本相同[1]。用药期间,避免患者服用不利于康复的食物和药物,并减少食盐的射入,部分患者进食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以及营养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治疗。患者服用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为片状,用量为1片/d,该药物中,每片含有75mg(加减0.08mg)厄贝沙坦和6.25mg(加减0.01mg),同时适当联合美托洛尔,用量根据患者情况酌定,一般每次不超过12.5-25mg,每天服用2次。此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每周进行一次调整,用量变化不超过50mg。

谈谈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的一些体会

谈谈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的一些体会

谈谈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的一些体会一个中医医师,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疑难杂病。

中医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方法很多。

疑难杂病的病机病理上,绝大部分是机体整体的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

中医学二千余年来,借用演绎的思辨,运用古朴的唯物哲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整体观念。

这一点,较比一些在具体运动形式上注意的多,整体规律上认识的少的自然学科,意义要积极的多。

整体并不是组成部分简单的组合,这里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系统调节。

加拿大著名的哲学博士林凡伟研究了东方学术以后说:“中医思想的中心主题是整个体系应保持和谐”。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治者,通平,如《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道,以治致平。

”机体的功能,不达到治平,便会发生疾病。

而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何疾病,尽管是局部的,也不能凌驾于整体之上,只有整体的存在,才有局部的意义。

吴氏中医治疗疑难杂症和癌症数十载,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了一条规律,即:没有整体的根本调节,就不会有局部症状的改善。

吴氏中医认为对于疑难杂病的治疗主要方法,是协调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代表方剂,就是经方小柴胡汤。

《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可与小柴胡汤。

”这里所说的表、里、阴、阳,诸证悉见,若以六病(伤寒论的六经学说,缺乏根据,仲景明言六病)来分析,有太阳病之“微恶寒”,少阳病之“头汗出”,阳明病之“大便硬”,太阴病之“心下满”,少阴病之“脉微细”,厥阴病之“手足冷”,这里面,阴阳无法分别,六病混然而一,既然是用小柴胡汤主之,可见其主要功能,是协调整体。

吴氏中医几十年治疗癌症的临床实践证明,小柴胡汤确实可以宣通表里,疏调三焦,充津液而使之五脏戴泽,和气血而使行机衡常。

对于柴胡一药,起自金元洁古,以后的东垣景岳,叶桂山雷,都云其升散峻提,二江一带,此论尤是。

护士科室轮转心得体会

护士科室轮转心得体会

护士科室轮转心得体会护士科室轮转心得体会护士科室轮转心得体会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护理专业的职能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使得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对护理的要求也提高到了专科化的高度。

2016年2月29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由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举办的第七期母婴专科护士培训班。

培训由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院的医疗、护理专家们给我们辛勤教导。

课堂上他们毫不保留,讲课生动具体,我们很轻松地掌握了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危重症、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

时至今日,2月29日-3月18日为期3周的理论学习已圆满结束。

这期间的理论知识灌输,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改变了我对产科工作的认识。

作为一名母婴专科护士,不但要掌握产科护理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好产房的相关知识及新生儿的护理知识。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中文通常翻译为临床护理专家,以区别于不同专科工作的普通护士。

此次母婴专科护士培训为期3个月,其中包括理论教学3周,临床实践10周(病房8周;产房2周)。

现将培训学习情况汇报如下:一、理论学习(3周):理论学习共42个题目共累计87.5学时.课程包括专科护士培训要求、护理管理方面、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孕妇学校、孕产期心理护理、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母乳喂养咨询技巧等丰富的理论知识。

通过老师们精彩生动的授课使我对产科专科护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作为母婴专科护士,需要掌握全方面的知识。

现将授课体会总结如下:(一)母婴咨询:通过沈静老师和代明月老师理论的讲解及课堂上分组模拟母婴咨询场景。

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母婴咨询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咨询技巧,才能有效地帮助妈妈们解决母乳喂养的问题。

在母婴门诊咨询这方面,自己在心理咨询方面还有所欠缺。

回院后不仅自己要学习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还要做好科室护理人员心理咨询技巧的'培训。

冯世纶老师经方运用经验

冯世纶老师经方运用经验

冯世纶老师经方运用经验1、太阳风燥(荨麻疹)郑某,男,21岁,2006年7月6日初诊。

颈部及上肢泛发红色皮疹1年余,经西医打针输液未愈,现在多阴天或着凉时发作,有时运动后汗出亦发,且汗出则瘙痒更甚,诊见口中渴,舌淡苔白,切脉细滑、寸浮,冯老认为病虽一年多,但病位仍然在表,且有汗出加重的表现,所以当属太阳夹燥,与桂枝加荆防汤合当归赤小豆散: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生苡仁18克,败酱草18克,生地炭12克,槐米10克,生姜12克二诊,三剂后皮疹退而未已,瘙痒大减,服药后口中和,无内热之象,苔白脉细,仍宗前法,与桂枝加荆防汤合当归赤小豆散: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蒺藜15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生苡仁18克,败酱草18克,蛇蜕5克,槐米10克,生姜10克结果:服药七剂,诸证皆平。

按:桂枝加荆防汤取法于麻黄桂枝各半汤,鉴别的关键是后者多无汗、瘙痒、面部隐隐赤热,而本方多见汗出恶风或汗出后瘙痒明显。

体会:荨麻疹病因病机十分复杂,而且容易复发。

该患虽经西医常规治疗,但疗效不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重视整体调节,而整体调节恰恰是中医的一个特点。

本案由于表现为营卫不和,汗出痒甚等症状,所以从方证辨证来讲,正符合桂枝加荆防的治疗范围,冯老临床常合用苡仁败酱散或当归赤小豆散等方,则疗效更优。

值得一体的是冯老经常根据患者“口中和”否?来判断内热的有无,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2 太阳夹饮咳嗽(气管炎)王某,女,58岁,2007年1月8日就诊。

曾引外感后乏力,便干在我处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淡苁蓉七剂而愈,后遗心悸、舌灼热等证与炙甘草汤半月遂平。

近几日感冒,来诊证见咳嗽,头痛,口干思饮,有少量白稀痰,舌苔白,脉浮细弦,病在表,属太阳夹饮,与桂枝加杏子厚朴汤合半夏厚朴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茯苓12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苏子10克,桔梗10克,炙枇杷叶10克,浙贝母10克,诃子肉6克,牛蒡子10克二诊,三剂后,头痛已,仍有咽痒,咳嗽,但痰不多,乃表解里未和,与半夏厚朴汤法调理:清半夏15克,厚朴10克,苏子10克,茯苓12克,生姜18克,射干10克,诃子肉6克,远志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炙枇杷叶10克,桔梗10克按:病邪初感,以在表的机会为多,但兼夹变证尤多,故仲景原书醇醇告戒,反复辨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内科疑难症/ 中医药疗法; @ 方组轮服法
(2007 一 一 收稿) 04 23
方组轮服法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症体会
刘 超’
(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 林业局医院, 165036)
之谓响导之师, 行间之术, 使前后不相救, 而势必衰。 数病合而治之, 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而无所统, 而 方组轮服法是在中医辨证与《 用药如用兵论》 等古 众悉溃”此方得之。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 , 引命门之 代军事思想指导下, 选方用药, 以方组的形式, 按时分 火归位, 为治本之剂。肾阴不足, 则至肝阳上亢, 肝阳 阶段服用, 每组只选 3 个方或 2 个方。笔者不断探索 亢者则易怒。肾阴虚损, 命门之火无以依存而离位, 干 此法, 对治疗疑难危重症取得理想的效果。兹举 1 例 扰上焦脏腑, 致使病情呈进行性恶化。此方补肾充精 如下。 髓, 乃上病下治之理。同时可达《 用药如用兵论》 说 : 中 某男, 岁, 42 工人。1952 年朝鲜战场脑震荡, 后转 “ 横暴之疾, 急保未病” 之义。 此疗程立3 方分次合用 , 地方某工厂。该患者癫狂痛三症错综出现, 其表现为 标本同治, 攻补兼施,攻” “ 以祛邪,补” “ 以巩固攻之疗 悲喜无常, 喃喃自 喧扰不宁, 语, 狂躁易怒, 痛骂如仇, 效。服第 1 方组 巧 日 神志明显好转。 后, 毁物伤人, 每遇诱因 必发。 有时突然大叫倒仆, 昏不知 第2 方组: ( 1) 癫狂梦醒汤, 早晨空腹服。(2) 黄 人, 口出白沫, 四肢抽搐。每次发作时间几分钟至 l 蔑赤风汤, 晚临睡服。(3) 金匾肾气汤, 晚饭前 1h 服。 2h ,醒后需躺 1,2 日 又出现癫症、 继而发狂。记忆能力 癫狂梦醒汤舒肝解郁, 理气化痰。黄茂赤风汤益气通 丧失, 不识亲属。感觉功能低下, 烫伤皮肉而不知疼 脑。金9 肾气汤补肾助命门, 引命门之火归位。此方 痛。不辨秽洁, 生活不能自 理。20 年来历经多家精神 组攻补兼施, 侧重于补。《 用药如用兵论》 中说: “ 若夫 病院治疗, 均不见效, 病情逐渐加剧。 攻不可过, 本和平之药, 则以峻药补之” 。该 病因病机简析:该患者在朝鲜战场脑震荡后, 前期 虚邪之体, 后, 生活能自 理。 起病缓慢, 精神抑郁, 沉默痴呆, 寡言或语无伦次, 记忆 患者服30 日 神志基本恢复正常, 第3 方组: ( 1) 黄蔑赤风汤, 早晚空腹服。(2) 金 力衰退, 静而不狂。继而痰气郁结, 痰火上扰, 火盛伤 晚饭前 1h 服。此方组服各 20 剂, 顽疾得 阴, 遂致狂症。由于痰湿内聚, 邪伏肝经, 阳升风动, 痰 匾肾气汤, 3 疗效稳定。 湿乘势上逆, 痰闭经络, 阻塞清窍, 以致突然倒仆而为 除。 年后追访, 方组轮服法在次序上是 3 方并行, 早中晚分服。 痛症。上述癫狂痛3 症并见于同一患者, 乃阴阳错乱, 增开一方, 参差有序, 相辅相成, 攻补兼施 , 痰火互结之故。运用《 用药如用兵论》 等战术思想, 设 结束一方, 标本同治。对错综复杂之顽疾用之最宜。此法布阵有 方组轮服法。 第 1 方组: ( 1) 生铁落饮, 水煎, 早晨空腹服。(2) 方, 在古代方剂君臣佐使的立方法度基础上, 进一 做了 血府逐M汤, 晚临睡服。( 3) 六味地黄汤, 晚饭前 1h 步科学的发挥, 将古代军事思想和中医辨证论治融会 服。铁落饮有镇心涤痰, 泻肝清火之功。血府逐疲汤 于临床之中, 确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值得深入研究和临 疏通脏腑, 行血逐疲, 调合五脏。前贤回溪老人在 床应用。 《 用药如用兵论》 说: “ 中 合旧病而发者, 必防其并, 此 (2007 一 一 收稿) 08 07
世界中医药 2007 年 11 月第 2 卷第6 期
针灸脾肾之俞、 任脉穴, 辅以红外线腹部照射; 中药春
泽汤加减, 升清降浊通利小便, 疗效颇佳。肝郁气滞型 为内伤七情致肝郁疏泄不及, 影响三焦水运, 使水液排 出受阻。针刺擅中、 期门等穴, 加以心理疏导; 中药沉 香散加减, 调畅气机, 通利小便, 可获良效。湿热下注
型为湿热互结于中焦, 下注膀胧导致气化不利, 小便闭 塞不通。治疗用针刺膀胧俞募穴和足三阴经之交会穴 等穴位, 再以中 药八正散加减, 清利湿热、 通利瘾闭。 l
治疗用针刺中极、 子宫、 血海等穴并配合红外线腹部照 射, 中药代抵挡汤加减, 行气散结, 通利小便。综上所 述, 瘾闭的辨证重在分清三焦所在, 所涉何脏。治疗重 在体现“ 腑以通为用” 原则。治上焦宜用“ 提壶揭盖” 之法, 治其上而通其下;治中 焦重在治气, 中气虚升清 降浊, 肝气郁调畅气机;治下焦重在治痕治湿, 疲滞为 主者行气散痕,湿热为主者清利湿热。临证当思, 不可 偏颇, 亦不可拘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