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美学的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建筑的美

关于建筑的美

建筑美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主要涉及建筑艺术的审美属性。

这种美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式美、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以及温婉秀美的园林建筑等方面。

建筑的形式美。

这主要涉及到建筑的线条、色彩、质感和空间等视觉感受的元素。

比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常常采用对称的结构,展现出一种稳重的美;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则通过高耸的塔尖和精细的雕刻展现出一种向上的美。

建筑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

不同的建筑往往反映出了它所在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显示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敬和王权的至高无上;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则反映了当时基督教的虔诚和信仰。

温婉秀美的园林建筑。

这类建筑不仅注重建筑的造型美,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例如,苏州的留园,其美景令人赞叹不已,楼阁亭台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总的来说,建筑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式,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和时代的精神内涵。

不同的文化、时代和地域,都会对建筑的美产生影响,使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序列层次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空间的序列组织和层次变化,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美感。

这种序列层次不仅体现在单体建筑之间,也体现在建筑群落的组合之中。

2.自然和谐美: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在建筑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都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3.结构精巧美: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质结构体系,注重结构逻辑的清晰和构件之间的连接,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结构精巧的美感。

4.规格稳定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建筑的稳定性,采用中心对称或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稳定、平衡的美感。

5.造型意境美: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意境深远。

建筑立面造型丰富多样,屋顶曲线优美,檐口精致细腻,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美学特征。

6.装饰文化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装饰文化,运用雕刻、彩绘、琉璃等手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文化内涵深厚的美感。

这些美学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建筑的美学用线条和形态创造独特的城市风景和人文气息

建筑的美学用线条和形态创造独特的城市风景和人文气息

建筑的美学用线条和形态创造独特的城市风景和人文气息建筑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线条和形态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城市风景和人文气息。

线条和形态是建筑美学的核心元素,它们的组合和运用决定了建筑的美感和表达力。

本文将从线条和形态两个方面探讨建筑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创造独特的城市风景和人文气息。

一、线条的运用线条在建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更是建筑美学的表达工具。

线条的形状、长度、方向及其相互关系,都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首先,线条的形状对建筑美感的传递起着关键作用。

曲线的线条能够赋予建筑柔和、流畅的感觉,如巴塞罗那著名建筑家高迪设计的圣家族教堂,在教堂的塔尖和拱门上运用了大量的曲线,使建筑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直线的线条则常常被用来表达建筑的力量和稳定感,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笔直的立柱和伸展的手臂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

其次,线条的长度和方向也能够影响人们对建筑的感受。

长而笔直的线条能够产生视觉上的延伸感和层次感,如迪拜的哈利法塔,塔楼高耸入云,线条延伸至天际,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而短而曲折的线条则能够产生凝聚感和温馨感,如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教堂的尖顶用许多小而曲线的线条构成,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宜人感。

最后,线条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够影响人们对建筑的感受和理解。

线条的交错、重叠、平行或者相交,都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交错的线条创造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感觉,如巴黎的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尖塔、尖顶和拱门等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线条网络,给人一种迷宫般的感觉。

相交的线条则能够形成一种引导视线的作用,如京都的金阁寺,建筑的屋顶和檐口线条相交,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建筑的核心,给人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感觉。

二、形态的塑造形态是建筑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是通过建筑的外形、布局和比例来表达建筑师的艺术意图和建筑的功能特点。

形态的塑造不仅仅是为了建筑的美感,更是为了传达建筑所要表达的信息和精神内涵。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建筑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和审美问题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建筑美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形式美学:建筑的形式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的外观、比例、尺度、色彩等。

形式美学研究建筑的形式语言和构成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形式来表达美。

空间美学: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利用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美学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营造美的氛围。

文化美学:建筑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象征,因此建筑美学也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美学研究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承文化。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应该根植于自然环境,并与其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审美价值和功能:建筑美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关注其功能性。

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审美效应:建筑美学研究建筑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即建筑的审美效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建筑的美。

建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形式、空间、文化、自然、功能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建筑美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和欣赏。

二、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结构美是指建筑通过其构件的排列、组合和连接方式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力学性能,还涵盖了材料、形态、比例和空间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结构美恰恰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柱网布局和梁板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开阔和灵活的室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城市居民的建筑美学需求分析

城市居民的建筑美学需求分析

城市居民的建筑美学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建筑美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对人们感知和情感的影响。

它涉及到人类对空间、形状、比例和材料的审美体验,对建筑的用途、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建筑功能和建筑环境等角度,分析城市居民对建筑美学的需求。

一、建筑外观的美学需求城市居民对建筑外观的美学需求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城市居民希望建筑外观具有独特性。

在城市中,众多大楼之间,能够吸引眼球的建筑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城市居民希望建筑外观能够与众不同,具有突出的特色。

其次,城市居民关注建筑外观的美感。

建筑的形状、线条、颜色等要能够统一协调,不仅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还要体现出现代感或者古典美感,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美的愉悦。

此外,城市居民对建筑外观的尺度感也有一定要求。

建筑的高度和尺寸要合理,不能过于庞大或者过于狭小,要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二、建筑功能的美学需求除了建筑外观的美学需求外,城市居民对建筑功能的美学需求也非常重要。

首先,建筑的功能布局要合理。

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各不相同,需要有科学的布局方案,使得各功能区域之间的流线能够顺畅,不产生交叉和冲突。

同时,布局还要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如娱乐、休息、学习等,确保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另外,建筑的功能实用性也是城市居民关注的重点。

建筑中的功能设施要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能够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三、建筑环境的美学需求建筑环境是指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居民对建筑环境的美学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居民希望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能够提供宜人的氛围。

城市中的建筑周围应该有绿化带、花园等,以及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设计,让人们在建筑附近能够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其次,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需求也较高。

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步行街等,应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氛围,让人们在其中体验到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美感。

建筑师的建筑美学理论

建筑师的建筑美学理论

建筑师的建筑美学理论建筑师是设计、规划和构建建筑物的专业人士,而建筑美学则是建筑师在实践中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探讨建筑师的建筑美学理论,并对其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建筑美学的定义与意义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作品的美和审美规律的学科,它关注建筑作品的形式、结构、比例、色彩等方面,以及人们对建筑作品的审美体验。

建筑美学的意义在于提升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使建筑作品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并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建筑。

二、主观感受与客观规律建筑美学的研究既包括主观感受,也包括客观规律。

主观感受是指人们对建筑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反应,而客观规律则是指建筑美学中的比例、结构、装饰等原则和规律。

建筑师需要在主观感受和客观规律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又要保证建筑作品的结构安全和实用性。

三、空间与尺度的美学空间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空间。

建筑师通过对空间的布局、组织和分割,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和氛围。

同时,尺度也是建筑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关系到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感知和移动。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尺度设计可以提升建筑作品的美感和舒适度。

四、形式与结构的美学建筑的形式和结构是建筑美学中的核心内容。

形式包括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细部处理,它可以通过线条、曲面、几何图形等形式元素来表现。

结构则是建筑物的承重系统,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建筑师需要在形式与结构之间找到平衡,创造出既美观又具有结构稳定性的建筑作品。

五、材料与色彩的美学材料和色彩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建筑作品的美感和氛围产生深远影响。

建筑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色彩,以实现设计意图和表达特定的情感。

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的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氛围,从而提升建筑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六、文化与环境的美学建筑美学不仅与个体审美有关,也与特定的文化和环境息息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会对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和创作方式产生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

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与审美价值在建筑设计中,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美学原则指的是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和美感,而审美价值则表示建筑作品与人们感官享受和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

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的正确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够创造出引人入胜和有意义的空间体验。

一、比例与均衡美学原则之一是比例与均衡。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均衡则指建筑的各个方面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和谐与平衡感。

比例和均衡的运用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整体感和稳定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光线与色彩光线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线的运用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不同的光线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色彩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合理运用光线和色彩,可以为建筑作品增添无限的魅力。

三、材料与纹理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纹理的运用对于整体的美学效果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触感,其表面的纹理也会给人以特殊的感受。

合理运用材料和纹理,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质感,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视觉体验。

四、尺度与空间尺度和空间是建筑设计中另外两个关键的美学原则。

尺度指的是建筑物的大小和比例关系,而空间则指建筑内外的布局和组织。

合理的尺度和空间设计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舒适感和宜人感。

尺度和空间的运用需要考虑到人的感受和活动需求,以营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环境。

五、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和形式需要达到一种统一的关系。

建筑的功能性是保证建筑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基础,而形式则是建筑外观和内部布局的呈现。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可以使建筑作品既实用又美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六、文化与地域特色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和地域的特色。

不同的文化和地域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格特色,并与之融合,以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作品。

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美学理念研究

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美学理念研究

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美学理念研究引言现代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学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其美学理念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欣赏现代建筑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美学理念,从空间、形式、材料和功能的角度分析其特点。

一、空间美学理念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空间美学理念强调对空间的创造和利用。

与传统建筑相比,现代建筑在立面设计中常常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形式,打破传统的界限,给人一种开放、自由的感觉。

例如,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为建筑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视野的拓展,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此外,现代建筑立面设计还注重内外空间的联系和交流。

通过布局合理的庭院、阳台和露台等,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得到模糊,居住者可以更好地享受户外的舒适空间和自然景观,提升生活品质。

同时,立面设计也考虑到建筑功能的需要,通过划分不同的空间区域和设置通道,使人们在建筑中能更方便地进行活动。

二、形式美学理念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形式美学理念注重创新和独特性。

在现代建筑中,独特的外形和艺术造型常常成为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设计师通过运用不同的几何形状、曲线和造型手法,创造出富有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立面。

例如,弯曲的玻璃幕墙、层叠的楼层造型、凹凸有致的墙体设计等都是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常见的形式表达手法。

此外,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也注重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与之形成一种对话关系。

通过合适的比例和比例关系,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能够和谐共存,不会突兀或与环境相冲突。

例如,在城市中,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会考虑周围建筑的高度、规模和风格,力求与之相协调,形成整体的城市画面。

三、材料美学理念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材料美学理念强调材料的质感、光影效果和持久性。

在现代建筑中,力求使用高品质的建筑材料,以提升建筑立面的品质。

例如,金属、玻璃、混凝土等材料常常被应用于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

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维护性,还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增强建筑立面的表现力。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领域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以建筑艺术为基础,通过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传递出建筑文化的精髓。

建筑文化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更是一种文化遗产,蕴含着历史的印记和人类文明的经验,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文化可见的艺术价值建筑一直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形态和装饰上,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内涵。

建筑的外形和内部设计,常常能够体现出开发者的文化背景、信仰和审美观念,反映出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例如,古代中国的建筑贵重素朴、端庄典雅,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和高尚品质,古代欧洲的建筑注重对称美、秩序感和装饰细节,展现了欧洲文化的精致和浪漫。

二、建筑文化的历史价值建筑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历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建筑文化能够记录下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环境,如古代的建筑遗址、城墙、宫殿、寺庙、古镇建筑等,都是文化宝库中重要的历史资源,不仅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更是后代血脉相承、文化传承的桥梁。

三、建筑文化的社会教育价值建筑文化是一种艺术教育,可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质。

通过欣赏、解读和研究建筑文化,可以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增强人们对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的认识,促进民众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总之,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建筑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发扬建筑文化美学的精髓,推动建筑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建筑的美学探索建筑与艺术的交融之处

建筑的美学探索建筑与艺术的交融之处

建筑的美学探索建筑与艺术的交融之处建筑的美学探索:建筑与艺术的交融之处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既要满足实用的功能需求,又要追求美学的价值。

它承载着人类对于空间和环境的创造力,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中,艺术的元素和思想与功能性的要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融合。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艺术的交融之处,揭示建筑的美学探索。

一、建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从人类出现的最早期开始,建筑就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必需品。

古代的洞穴居住、木头和石头的简陋棚屋,都承载着最基本的功能需求。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实用性,也更加关注其美学价值。

古希腊的殿堂、罗马的拱门、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等,都展示了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建筑艺术中的形式与创新在建筑艺术中,形式是表达艺术思想的主要手段之一。

建筑的外观、结构、材质等都能够通过形式的塑造来传达美学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通过对线条、比例、色彩等要素的运用和改变,创造出独特的建筑美学效果。

例如,哥特式建筑中的高耸尖顶和尖拱形门窗,表现了一种崇高和神秘的感觉;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简洁线条和玻璃幕墙,则强调了科技和功能性。

这些形式上的创新使建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建筑艺术的空间与体验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建筑艺术还通过空间和体验来呈现其美学价值。

建筑师结合对人类行为和感官的研究,通过设计空间的布局、材质的选择、采光和通风等方面的考虑,为人们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例如,教堂的穹顶设计、音乐厅的优良声学效果、现代博物馆的展览空间等,都能够通过建筑的艺术手法来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四、建筑艺术的符号与意义建筑除了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载体。

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建筑所承载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古代的金字塔代表着埃及的宗教崇拜和统治权力,而现代的摩天大楼则象征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通过建筑的形式、风格、材料等各个方面的呈现,人们能够理解和感受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建筑设计美学

建筑设计美学

建筑设计美学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仅关乎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应具备美学特质。

建筑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涉及建筑的形式、材料、结构、色彩等方面,旨在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美学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设计美感的来源建筑设计美感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如周围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可以为建筑注入自然美感,使其与环境融合。

2. 建筑功能: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是满足功能需求,但功能性与美学并非矛盾。

具备合理布局和便捷流线的建筑能提升人们的使用感受,从而增加美感。

3. 历史与文化:建筑设计需要融入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记忆,创造出独特的美感体验。

4. 技术和材料:建筑设计借助现代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以及提升建筑品质和美感。

二、建筑设计美学的要素1. 形式美:建筑的形式美涉及建筑的外观、轮廓、立面等方面。

合理的比例、对称与对比、曲线与直线的运用等都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式美。

2. 空间美:建筑的空间美包括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氛围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的平面设计、楼层间和房间之间的衔接,以及采光和通风的设计,可以创造出宽敞舒适的空间美。

3. 结构美:建筑的结构美涉及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运用。

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如钢结构、玻璃幕墙等,可以体现出建筑独特的结构美。

4. 色彩美:建筑的色彩美是通过运用色彩来突出建筑的特点和表达情感。

颜色的搭配和运用可以打破单调,增加建筑的艺术感。

5. 表达性:建筑设计需要通过形式、结构、材料和色彩等元素,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

建筑作品或许是独立的艺术品,或许是符合某种文化风格或象征寓意。

三、经典建筑的美学鉴赏1. 古希腊神庙:古希腊神庙具有简洁、对称与谐调的外观,通过立柱的使用形成空间的层次感,展示了古希腊建筑独特的美感。

2. 古埃及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以其精确的几何形式和永恒的魅力而闻名,展现了古埃及建筑的壮观和神秘感。

建筑学中的建筑美学

建筑学中的建筑美学

建筑学中的建筑美学建筑学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熠熠生辉的学科,它跨越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

而建筑美学则是建筑学中最古老、最深刻、最基本的学科领域之一,它是研究建筑艺术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建筑作为艺术品的价值、审美特征和美学意义的学科。

建筑美学涉及到建筑的形式、结构、比例、色彩、质感、空间、光影等诸多方面,它所研究的内容与其他艺术学科非常相似,如绘画、雕塑、音乐等。

但建筑美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那就是它是一门涉及到实践的学科,建筑艺术必须经过设计、施工、使用与保护,才能真正成为一件实物,这也就决定了建筑美学的研究必须具有实践的基础。

建筑美学最早可追溯到希腊古代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将建筑视为表现思想和人类灵魂的艺术,他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源于理性和智慧的结合。

而亚里士多德则对建筑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建筑的四个关键因素:强度、舒适性、实用性和美学性。

在建筑美学的历史长河中,自古至今,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和理论家都对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古代中国的伏羲、颜师古、李冰等,他们将建筑美学与自然和谐、人文关怀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设计中凸显了东方人文精神和审美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布鲁内莱斯基等人,则在建筑美学上提出了人类理性和自然美的统一,他们通过色彩、光影、线条的运用,使建筑物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空间感;20世纪的著名建筑师们,如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戈尔比乌斯、克劳迪奥·纳波利塔诺等,则更关注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在保证强度和舒适性的基础上,注重体现建筑的美感和人性化。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建筑美学都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

当代建筑师们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将建筑美学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相结合,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体现生态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建筑物不仅要有强度、舒适性、实用性和美学性,还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即低碳、环保、节能和高效。

当代建筑美学的研究趋势

当代建筑美学的研究趋势

当代建筑美学的研究趋势
当代建筑美学的研究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师和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建筑的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能源效率、减少建筑固体废弃物等方法来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2.数字化技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师和设计师可以使用数字化工具来创造更多种类的建筑形态和设计方案。

3.身体感官体验:建筑美学的研究越来越注重人的身体感官体验。

建筑师和设计师通过使用人类感知和感觉的理论,来创造出更加有意义、更加令人愉悦或启迪的建筑。

4.文化多元性:建筑美学研究也越来越关注文化多样性。

建筑师和设计师通过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来创造出更加具有独特性和文化意义的建筑。

5.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应用:建筑师和设计师通过将新材料和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来实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建筑形态。

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智能材料等。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美学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美学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美学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美学的研究也越发重视起来。

空间美学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让人们对空间产生美感,更是整个建筑作品与环境相融合的核心。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美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分析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空间美学的定义和特点空间美学是关于空间美感、空间大小、形状和比例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人类对于空间的感知和体验,以及人类对于空间的美感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念和价值。

空间美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与场所相关:空间美学的研究与具体的建筑场所息息相关,不同的场所对空间的要求和设计理念也不尽相同。

通过研究场所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功能需求,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间美学的应用。

2. 以人为本:空间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类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它关注人类对空间的需求和期望,并通过设计来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美感的追求。

3. 强调整体性:空间美学注重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

一个好的空间设计应该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整体。

二、空间设计中的空间美学应用1. 色彩运用:色彩是空间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

在空间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调和色彩组合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

例如,深色可以给人带来稳重和深沉的感觉,而明亮的色彩则可以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2. 光线运用:光线作为空间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适当的灯光设计可以使空间产生层次感和空间感,并且可以突出空间中的重点。

在建筑设计中,灯光的运用可以在室内空间中营造出柔和的氛围,给人带来舒适和轻松的感觉。

3. 声音环境:声音是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声音环境设计可以创造出舒适和宁静的空间。

例如,在办公空间中应该避免过多的噪音干扰,而在商业空间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播放来营造活跃和热闹的氛围。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美学模式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美学模式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美学模式研究好啦,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美学模式”。

一说到“可持续发展”,大家都知道这事儿有多火,像是一颗被人捧在手心的宝石,谁都不想错过。

可是“生态建筑美学模式”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在建设房子的时候,咱们不光要考虑到它好不好住,还得看看它是不是对大自然友好,能不能在“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这可不仅仅是给你盖个房子那么简单。

它要求设计师和建筑师们,不仅要把建筑设计得好看、实用,还要把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这些因素也考虑进去。

你要是还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理论,那可就错了,这事儿离你我其实并不远。

想象一下,走进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公园,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但这些建筑却跟大自然有种亲切的连接。

比如屋顶上铺满了绿草,窗户的外面爬满了藤蔓,甚至有些墙面干脆就做成了立体的植物墙。

哇,原本钢铁水泥的城市竟然和绿色植物无缝融合,怎么一眼看去那么舒服?那就是“生态建筑”带来的魔力。

它不是单纯为了美观,而是考虑到建筑的每个细节都能够与环境产生和谐共振。

你看看那些大大的玻璃窗,不仅能让阳光照进来,还能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屋顶上的太阳能板,白天能储存能量,晚上给你家提供电力。

像这种聪明又贴心的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美学”。

美学可不仅仅是眼睛看得舒服那么简单,它更是涉及到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环境的敏感。

你想想,今天咱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房子里,工作、休息、娱乐,几乎都是在这个“箱子”里度过的。

如果房子建得死气沉沉,光线昏暗,空气闷得要命,谁还愿意呆在里面?可要是房子设计得既漂亮又舒服,那种感觉简直就像走进了一片仙境,身心都能得到放松,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再说说“绿色建筑”吧!现在大家对绿色建筑越来越重视,因为它不仅对人的健康好,而且对地球也很有帮助。

你想,要是每个建筑都能做到减少能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咱们的地球不是要变得更美好吗?尤其是在这种人多地少的时代,建筑越来越多,我们更要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

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审美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更体现了建筑师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表达。

建筑美学与审美成为了建筑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建筑美学与审美。

一、建筑美学的内涵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艺术特征、建筑艺术规律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学科。

它首先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上。

建筑形式是建筑师对于表达自己审美理念的方式,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例如,建筑师可以选择流线型的形式来表达现代感,也可以选择经典的柱廊形式来体现庄重和稳重感。

其次,建筑美学还表现在建筑的色彩和材料上。

色彩和材料的选择可以体现建筑的氛围和表达建筑师的情感。

比如,明亮的色彩和光滑的材料会给人一种活泼和现代的感觉,而暗色彩和粗糙的材料则会给人一种沉稳和古典的感觉。

建筑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的目的来选择适合的色彩和材料。

最后,建筑美学还涉及到建筑的布局和比例。

一个好的布局可以使建筑更加协调和谐,而合适的比例可以使建筑更加稳定和美观。

建筑师需要综合考虑功能需求、空间效果和审美要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比例来达到美学效果。

二、建筑审美的影响因素建筑审美是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历史、环境和个人经验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导致人们对于建筑审美的认知和评价有所不同。

比如,在中国,传统建筑被认为具有亲和力和和谐美,而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被认为更具创新和个性。

历史也是影响建筑审美的因素之一。

历史上的建筑作品对于后世的建筑师和观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建筑师通过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和思考,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创造出更具个性和时代感的建筑。

另外,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对于建筑审美的感受。

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相互作用,相互映衬。

比如,在山水田园的环境中,一栋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产生共鸣。

最后,个人经验也会对建筑审美产生影响。

每个人对于美的认知和判断都有所不同,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审美观念有关。

初中美术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范文

初中美术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范文

初中美术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通过美术课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古代建筑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榫卯结构、斗拱结构等。

这些结构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又呈现出优美的造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亲手体验古代建筑结构的巧妙,从而加深他们对结构美的认识。

古代建筑在形式上追求对称、和谐、节奏感等。

例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红墙黄瓦为主色调,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古代园林建筑则注重自然和谐,以白墙黑瓦、曲径通幽为特点,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建筑的形式美。

古代建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历史故事等。

这些内涵美是古代建筑的灵魂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古代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了解建筑美学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厚重。

古代建筑在自然美方面表现出极大的追求。

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景观设计,都力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山水为骨架,植物为点缀,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实地考察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古代建筑美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的美学价值

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的美学价值

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的美学价值任何人都离不开建筑,任何人都有审美追求,审美是人类情感的最高追求和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

建筑美学是建筑学和美学相交而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建筑美学课程的目标在于运用价值论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各种类型建筑的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阐释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指导建筑创作实践,陶冶建筑审美情操。

建筑中有一种美谓之对称对称也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

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在一起,对称是均衡的天然格局,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

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皇城、宫殿、庙宇、陵墓多为左右对称的缘故。

建筑美学建筑审美活动是人对建筑的生命体验活动和情感价值活动,具有超功利性、主体性、审美快感的综合性等主要特征。

从历时性特征看,建筑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建筑审美态度的形成、建筑审美感受的获得、建筑审美体验的展开和建筑审美超越的实现。

其中建筑审美感知和建筑审美体验是建筑审美活动的主要阶段。

建筑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主体的审美需要为根据和动因的情感价值活动。

建筑审美主体是建筑审美活动的发出者和承担者,也就是指处于建筑审美活动中的人。

在建筑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因其鲜明的特点起着主导作用,是建筑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关键。

建筑审美主体具有感性、情感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建筑审美活动是主客体双向互动的活动。

建筑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两者在建筑审美活动中缺一不可,单有主体或是单有客体都不可能产生建筑审美活动。

因此对建筑审美客体的本质规定性理解和研究必须放在建筑审美活动之中,作为与建筑审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来进行。

建筑美的生成机制,建筑美是一种价值存在,而不是物质实存。

传统观点立足于认识论或知识论的哲学基础,把美看作预成的,认为美是独立于主体外的物质实存;简单地把审美作为动宾结构,这一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建筑艺术价值与美学理论

建筑艺术价值与美学理论

建筑艺术价值与美学理论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或是徜徉于古老的宫殿庙宇之间,那些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总会不自觉地吸引我们的目光。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更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理论,展现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建筑的艺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形式美上。

形式美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元素。

比例是建筑形式美的核心要素之一,一个和谐的比例关系能够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美观和舒适。

例如,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其长宽比例接近黄金分割,给人以一种完美的视觉感受。

对称和均衡则赋予建筑一种稳定和庄重的气质。

像北京的故宫,沿着中轴线左右对称,展现出皇家的威严和大气。

节奏和韵律则通过建筑元素的重复和变化,产生一种动态的美感。

比如,哥特式建筑中的尖拱和飞扶壁,以其有规律的排列和变化,营造出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

建筑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空间美上。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使用体验,更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建筑空间可以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内部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功能需求、人流流线以及空间的层次感和私密性。

一个优秀的内部空间设计能够让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例如,现代的图书馆内部空间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营造出宽敞明亮、宁静舒适的阅读氛围。

外部空间则包括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

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苏州园林就是将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典范,通过借景、对景等手法,使园林中的建筑仿佛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建筑的艺术价值也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的建筑都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背景。

建筑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的符号和精神的象征。

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四合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和尊卑有序的伦理道德。

而西方的巴洛克建筑,则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奢华和浮夸。

建筑的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装饰、图案、色彩等元素来表达。

有关建筑的美的文献

有关建筑的美的文献

有关建筑的美的文献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在建筑中,美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有关建筑的美的文献。

1. 《建筑美学》:这本书是建筑美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涵盖了建筑美的各个方面,从建筑的结构和比例到材料和色彩的运用,都有详细的阐述。

2. 《建筑设计与美学》:这本书讲述了建筑设计中美学的应用,强调了建筑设计应该是美的、实用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相结合。

3. 《建筑美的本质》:这本书探讨了建筑美的本质,从建筑的形式、空间、材料和光影等方面分析了建筑美的形成过程。

4. 《建筑美学思考》:这本书介绍了建筑美学思考的方法和工具,探讨了建筑美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5. 《建筑的艺术性》:这篇文章强调了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重要性,讲述了建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相似性和区别性。

6. 《建筑与文化》:这篇文章探讨了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建筑的历史、地域、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阐述了建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7. 《建筑的功能与美》:这篇文章强调了建筑的功能与美应该相辅相成,建筑的美不仅仅是外观,还应该包含对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方面的满足。

总之,建筑美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关建筑的美的文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美的本质和表达方式,还可以为我们的建筑设计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建筑美学的研究
作者:刘力鹏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不仅是质量上,从建筑的美学设计到舒适程度和周围环境的融合都需要考虑到建筑的设计当中去,建筑的空间、布局、色彩、视觉、心理等方面都离不开美学的概念,本文将就建筑美学进行一定的探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和谐;传承;安全;
中图分类号:TU-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建筑设计中美学的概念
美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审美过程、审美心理或审美规律的研究,还处于描述、推测的阶段。

中国建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中国特色建筑的观感美,是有关中国建筑艺术审美本质的哲学。

建筑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

建筑是一个集时空自然人文于一体化的综合性艺术表达空间,因不同地区民族的建筑功能与审美的差异性,风格迥异的建筑遍布大江南北,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也就有很多,需要随时更新科学的技术与设备来保障实施安全,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各项要求。

内在的实质往往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古今中外哪一类型的建筑,都很难形成内外的完美契合,将艺术文化的内涵深入到建筑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中,再由整体表达出来。

而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就是将艺术内涵深入的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设计环节中去。

二、建筑设计与美学的结合
(一)空间艺术现代技术。

建筑学和美学的结合突出了一种空间艺术美,建筑结构序列包括结构功能序列和审美序列。

只有保证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和自然性,才能实现美学和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

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材料,经过特殊工艺的加工处理,高科技材料可以直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也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外护围材料,不过需要进行编织工艺再次处理。

可以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可以循环使用,能够自行分解,重量小,含水量低,而且非常坚硬。

这些高科技材料自身的纹理和质感让人们感到新鲜,而且自然气息浓厚,具有审美价值。

(二)协调性。

立体几何形状表现是建筑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对这些形状进行组合来达到美学效果是每一个设计者的设计目标。

要想实现建筑设计和美学的有效结合,必须实现建筑物结构的统一协调性,只有统一协调的建筑结构才能具备艺术性。

建筑设计者要在保证建筑质量性能的基础上,使之体现出美的特征,对几何立体进行巧妙组合,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使之变得美观。

要把美学运用到建筑的主次结构当中,协调好各结构的形状,使结构变的统一、和谐。

另外,建筑设计还要保证色彩统一性,要实现建筑外部色彩和内部色彩的协调性,美学在建筑设计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色彩搭配的合理性进行了保障。

建筑设计者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应用美学色彩来突出建筑的美。

(三)稳定性。

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表现在建筑个体的大小、高低、色彩的选择、虚实效果等方面,建筑设计要根据建筑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色彩选择,想要实现建筑设计和美学的有效结合,必须实现结合的稳定性和均衡性,这样才能使建筑达到平稳安定的效果。

人们对建筑均衡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必须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美学,实现均衡性,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目前,世界上已经设计出了很多底层架空的建筑。

(四)环保节能的绿色考虑。

建筑技术越先进,也更能体现设计师的理念。

生态建筑具有高效环保、经济低耗、技术优美、集成合理等基本特点,而且把设备、构件以及建筑形式与建筑技术融合在一起,。

对建筑物进行造型处理,进行自然采风和采光照明,外围护结构部门采用回收废料以及本土材料,热工性能良好,风帽能够自动捕捉风能源,自然通风有保障,经济成本和技术成本都得到了有效节省,这是建筑节能效益的典型案例。

三、生态建筑美学发展
(一)生态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其核心是保持生态的协调,长久发展。

生态系统只有以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为基础,并保持能量守恒,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其实,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和长久。

协调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还包括现在与将来的协调,因此,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协调,在人类社会内部要求存在协调,人类社会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也需要协调。

(二)生态建筑美学和谐。

建筑的美学和谐整体而言,生态建筑的美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建筑物自身的造型设计与建筑技术彼此和谐而产生的美;第二,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相互融合而产生的美。

对于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部分来说,需要应用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如果简单的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也许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能够发挥其性能上的优势,生态建筑对这些建筑构件进行巧妙的处理,充分展现了建筑美感。

(三)生态建筑美学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美学中,美是定义物体价值的标志。

传统美学认为,对建筑物单体、城市社区进行评价并不需要自然属性的标准,导致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与建筑物之间原有的和谐关系遭到了破坏,美所特有的的自然属性也被忽略。

生态建筑美的评判标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融洽程度大小。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引下,审美标准与大众审美观也更加一致,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社区建筑的宜居性要求也随之提高。

(四)生态建筑美学的发展。

环境的恶化,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并得到重视,这也是生态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生态建筑美学理论中,生态建筑的服务对象就是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目标。

建筑师首先要认识人,以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重点,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生态建筑只有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够被称为优秀,我们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建筑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美学设计与人们的感觉息息相关,从建筑的技术、与环境的融合、艺术的审美等方面体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可持续理念的深入,建筑美学的设计将会逐渐成熟,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志军,林晓妍.格式塔理论在建筑美学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5):12-15.
[2]曾坚,尹海林.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1):25-27.
[3]马国馨.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J].建筑创作,2002,(7):6-17.
[4]王发堂.范式与建筑美学深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3):106-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