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论文 ——以里卡多·波菲尔为例
卡拉特拉瓦作品解读
1
卡拉塔拉瓦
技术与美学
2
高迪请Biblioteka 入文本内容大多数的艺术家、建筑师,甚至是一些工程 师的创造都不是建立在完全空白的基础上的。 就像先锋派通常所说的那样,新的事物是不 会凭空出现的事实上,崭新的设计常常来自 于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对于创造最好的支撑便 是回忆历史。 以这种视角来审视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审 视那些画满人体速写的笔记本, 我们就会 看到在他的建筑与工程方案中那些被当作类 比和隐喻雏形的元素所充当的角色。在这其 中姿态、外形、骨骼、肌肉、器官、皮肤和 翅膀等元素经常的被重新思考重新解释并且 用于方案的设计当中。躯体如何被想像成一 座建筑?
3.在联邦工学院求学时卡拉特拉瓦博士论文研究的课题是将三维框架结构通 过二维过程进而折叠为一维体系。 在此过程中每个结合点的轨迹都将是一 复杂的空间曲线或曲面, 但都是由逻辑与理性控制的。 在我们观察卡氏后来 许多作品时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可折叠与运动的空间结构系统。
在他早期的斯塔德荷芬火车站随他以及后来 的一系列包含了多种复杂功能的交通枢纽设 计中,卡拉特拉瓦巧妙的处理功能与形式间 的关系使高度的综合代替了简单的妥协。斯 塔德荷芬火车站的基地处在一个周边限制重 重的地段内这里曾经是城市的边缘至今仍然 被具有挑战性的自然地貌和高密度的城市组 团所限制。然而在斯塔德荷芬火车站的设计 中正是这种限制激发了卡拉特拉瓦的设计创 造力。当时年仅32岁的卡拉特拉瓦在这个古 老城市的周边创造了一个有遮盖的步行场所 ,一个悬臂的月台屋顶和一个地下的商业中 心
西班牙现代海边城堡——论里卡多·波菲尔的红墙住宅
西班牙现代海边城堡——论里卡多·波菲尔的红墙住宅唐梦莹1,2,宋 辉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2.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学院,美国纽约 10027)摘要:本文从平面逻辑关系、空间母题组合方式等角度出发,对西班牙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设计的“网红”建筑“红墙”的丰富色彩和特色形体进行分析,推导其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何逻辑和模数化网格体系理论,揭示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建筑设计和建筑思潮形成的过程,探讨波菲尔建筑设计理念中的地域性主张,发现其建筑作品中古典语汇与现代技术结合的设计方法,试图用现象解释的方法解读鬼才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及其建筑作品中的自发性理论和简约设计逻辑。
关键词:里卡多·波菲尔;红墙;地域性;自发性;简约设计逻辑[中图分类号]TU24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0.34.24Spanish Modern Seaside Castle—— Discussion on the Red Wall by Ricardo BofillTang Mengying 1,2, Song Hui 1(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 10027, U.S.)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plan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patial motif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ich colors and characteristic shapes of the “instafamous” architecture, the Red Wall, designed by Spanish architect Ricardo Bofill. It derived the geometric logic and the theory of modular grid system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revealed the time background of his works, and the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thoughts, and explored the regional propositions in the design concept of Bofill. It discovered the design method of combining classic vocabulary and modern technology, and tried to use the phenomenon explanation method to interpret the spontaneity theory and simple design logic of the “wizard” architect Ricardo Bofill and his architectural works.Key words: Ricardo Bofill; the Red Wall; spontaneity; regionality; spontaneity; simple design logic西班牙“鬼才”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 Bofill,以下简称“波菲尔”)与他成立的泰勒建筑事务所(Ricardo Bofill Taller de Arquitectura)设计了许多具有鲜明特征和地域特色的项目。
里卡多·波菲:从《纪念碑谷》到水泥厂事务所
( M a u r i i s C o r n e l i s E s  ̄ - h , 1 8 9 8 — 1 9 7 2 ) 的错觉i维艺术作品, l 筑 就是在设 计空间。空间是零材料成本 的, 它只是光卡 ¨ 影
我们仍然可以从J J …帧 帧的虚拟 空间画面中, 发现 与红墙住
刚被发 现”的势 头, 趁着 目前还 算鲜为人知 , 我们 可以好好
有趣的 是 . 红墙 住宅如 波菲所 希望 的那样远 离城 市 l 计 的屋顶 边缘 弯曲如龙 脊 每 一个 门都 小同 于j t卜年后, 却因为一款谷歌推出的当红 『 门, 每一 个窗户也不用于其它 窗户, 当地 天然的有机 形状 就
所代表的是一 位建筑师更加令人惊口 义 的想象力和执 行力。 的设计, 这也是几十年来都市空 『 日 】 一直是我 T作 中心主体的
原因。 我 们 不 应 该 花 巨资 去 建 造 城 市 , 材 料 和 设 汁 应 该 相 协
里卡多 ・ 波菲
是疯 犴流动的声音
调 来形 成 空 间。” I
沿 着西 班 牙 的东海 岸, 从 巴塞 罗那 、 巴 伦 西 亚 一 路 南
下, 在一 个偏远的名叫卡 尔佩 的小镇上 耸立一栋颜色火红 的 建筑物, 这 里就是美到无法想象 的, 极具美感 的设 计让每一 个 角度 都能捕捉 拿来做 桌面了真实版 《 纪念碑谷》 。
也许 , 世上 难 有公 平之 事, 人 们 往 往 有 先 人 为 主 的 概
念。 如果西 班牙人在玩 《 纪念碑谷 》 时, 一定会感 叹 “ 我去, 这 不是我们的 ‘ 红墙 ’ 吗? ”因为这座颜值爆 表的建筑已在4 0
年 前, 就 已经 由波 菲 和 他 的 团 队 建 造 出来 了。最 近 才 有 “ 刚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摘要】城市的景观基于建筑,建筑创造的空间成为环境景观的重要内容。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谈到了建筑美学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建筑是城市中的主要景观,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
一、建筑美与城市环境空间1.建筑美的内容建筑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建筑美是指单体的建筑美,它涉及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旨在揭示单体建筑造型美的规律和艺术特征;广义的建筑美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而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而走向总体环境,跨越建筑而走向城市,它侧重于从建筑美的边界条件、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至城市的宏观角度,去把握建筑美的特征、研究建筑美的问题。
广义的建筑美的本质在于它是城市的又是建筑的,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在强调城市整体环境美的同时,把个体建筑美有机地纳入整体环境之中。
2.建筑的形式美由于年代久远,我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遗产早已失去其原有的建筑实用功能,但体现在完整的建筑艺术形象中的建筑形式美,却并不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失去其美学上的价值。
对称的中轴线、严整的秩序空间,这些形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稳定感、永恒感,它们已从原来所代表的封建帝王的形式中抽离出来,成为了中国人审美格式塔的模式。
北京故宫建筑群的最大特点是承继并延续了中国在两千多年宫殿建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布局和陈设,如前朝后寝、五门三殿、中轴对称等格局,上海外滩则是具有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楼群,气派雄伟,色调和谐,线条挺拔,错落有致,形成巍巍壮观的建筑艺术风景。
3.城市环境空间城市环境空间包括建筑、社区、街道、广场等。
城市环境空间与城市人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同时,城市空间的安排、变化、流动是城市社会的一种次序,对人们的活动会起到限定性的作用。
中国传统城市环境空间布局强调形象与背景、物质的实空间与非物质的虚空间的相互依存与转换,它们共同组成了城市环境空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在色彩、材料和建筑格局上都极具整体性、政治性和文化属性。
古典主义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建筑classical architecture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
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
历史沿革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是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论,认为艺术需要有严格的象数学一样明确清晰的规则和规范。
同当时在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的情况一样,在建筑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建筑理论。
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J.F.布隆代尔说“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
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通过测绘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得出的建筑法式是永恒的金科玉律。
他还说,“古典柱式给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规则”。
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
巴黎卢佛尔宫东立面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凡尔赛宫也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后来又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更多。
而且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又出现古典复兴建筑的潮流。
世界各地许多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赞美。
但古典主义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永恒的。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建筑自身的发展,作为完整的建筑体系的古典主义终于逐渐为其他的建筑潮流所替代。
但是古典主义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建筑师们仍然在汲取其中有用的因素,用于现代建筑之中。
代表作品附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法国建筑连同绘画一起被称作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并没有形成新的建筑样式,只是古代建筑交替、花样翻新而已,也有人称之为“浪漫的古典主义”。
关于西方建筑的论文(2)
关于西方建筑的论文(2)西方建筑的论文篇4试谈西方建筑理论的发展趋势论文摘要:从现代主义谈起,把西方建筑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角度相结合分析,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及成因,指明了解构主义建筑活动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理论,建筑文化1历史的演变1977年,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宣布:“现代建筑(指“现代主义”建筑)在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死去”,其所取的主要标志就是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住宅区的几栋住宅楼在那个时间被炸毁。
帕鲁伊特·伊戈住宅区是著名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的作品,该住宅完全是按照“现代主义”的“科学”理论设计的,曾获美国建筑协会(AIA)的奖励。
但是,这些“科学”和荣誉并没有让它们的住户满意,他们憎恶它、诅咒它、破坏它,并最终迫使政府给予它“慈悲的一击”,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些住宅既然是如此的“科学”和“优秀”,为什么会让使用者如此的不满意呢?原来,现代主义“科学”的指标、功能理论等是在剔除了人们具体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兴趣爱好等具体内容后,根据“纯粹”的生理意义上的“人”的物理“需求”来制定的,而且还将人们的生活“规定”得十分明确,没有改变的余地。
这样的住宅实际上根本未考虑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在美国这个住宅已经不紧张的国度里,它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确实有些滑稽,打破了古典教条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将西方城市建筑进行了一次翻天复地的革命,但当人们想要欢呼现代主义的胜利时,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教条中,被尊为真理的现代主义刹那间变得面目可憎,“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似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人性化地进行设计,后现代运动在西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西方建筑的论文2篇】西方建筑赏析论文
【西方建筑的论文2篇】西方建筑赏析论文【西方建筑的论文2篇】西方建筑赏析论文西方建筑就是西方国家的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
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西方各国的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形式,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和古典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
西方建筑的论文篇1浅谈西方建筑与文明【摘要】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也叫屋大维说,我得到的是砖头的罗马,我留下的是大理石的罗马。
罗马的万神庙便是为他而建。
“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欧洲人说。
【关键词】罗马帝国;古希腊;文明;建筑;三柱式“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他们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我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可见此地的文化如何如何,在天文,地理,物理,数学,哲学,艺术的造诣。
古希腊的文明,由克里特岛到迈锡尼到雅典,大约公元前两千纪中叶,特里特岛上的国家统治了爱琴世界。
数百年,从事手工业,航海业,以及海盗活动。
最大的城市是克诺索斯城,号称“众城之城”,统治者是处事领袖又是祭祀。
他们的建筑类型有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没有神庙。
宫殿常以60*30米的院子为中心,有许多采光通风的小天井,屋子依地势而建,房子一层到四层不等,内部内部复杂,古希腊人叫他房子室内外多以柱子分隔,房间也以柱子分隔。
柱子是古希腊的一大成就。
在古希腊的建筑,罗马的建筑及至今欧洲的建筑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便是广场,也可以说是剧场。
在克诺索斯西北方向有一个主的露天剧场,后面的观众席逐渐升高,大约可容纳几百人,这里最早的露天剧场建造。
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里特被灭,外敌可能是迈锡尼,迈锡尼成为爱琴世界最强大统治者。
在希腊的巴尔干半岛,迈锡尼设防严密,非常险固,用巨石垒墙。
从迈锡尼狮子门可见,迈锡尼的建筑大异于克里特,一个豪放一个纤秀华丽,一个有极强的防御性,一个毫不设防。
建筑美学论文 ——以里卡多·波菲尔为例
摘要里卡多·波菲尔的建筑思想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职业生涯早期他曾致力于研究加泰罗尼亚的地方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
成立了享誉全球的泰勒建筑事务所,之后关注于在建筑中体现古典风格并在各种大型的集合住宅中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本论文通过波菲尔的生平简介以及建筑思想及典型代表作品的初步论述及分析,希望能够从波菲尔的建筑思想中学到更多能适用于当今中国建筑发展建筑思想及理论。
关键词:里卡多波菲,地域主义,古典主义,关注场所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1.里卡多·波菲尔简介里卡多·波菲尔 (Ricardo Bofill)于1939年12月5日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1955年至1956年,波菲就读于巴塞罗那建筑学院,1957年至1960年,他在瑞士日内瓦建筑大学继续修读他的建筑学业。
波菲尔的父亲艾米利奥·波菲尔既是建筑师,又是开发商,所以父亲对波菲尔的影响肯定是不容忽视。
1963年,波菲尔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熟知的泰勒建筑设计事务所。
最初的成员来自于不同行业,除了建筑师外,还有工程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数学家,工程师,音乐家,诗人,摄影家和作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哲学家等等。
而波菲尔自己也曾经领衔主演过电影,虽然他的电影不像他的建筑一般为人所熟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波菲尔的多重身份必定对他的建筑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2.里卡多·波菲尔设计思想形成背景2.1 高迪西班牙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除了大家所孰知的斗牛之外,西班牙的建筑也是享誉全球。
而提到西班牙的建筑,不得不提的便是被誉为“上帝的建筑师”的天才大师安东尼奥·高迪。
“没有哪座城市会像巴塞罗那一样,因为高迪一个人而变得熠熠生辉。
”这便是人们对于高迪的最高评价了。
可以说后来的西班牙建筑师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高迪的影响。
世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世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论文让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艺术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和着新的时代脉博去探索、去创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建筑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世界建筑艺术论文篇一:《试论建筑艺术赏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的比较,发掘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对因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的建筑文化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建筑艺术西方建筑艺术建筑欣赏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
而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篇论文就将中西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入手,通过介绍各种建筑,分析其体现的内部特征。
一. 中国建筑艺术的概况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而建筑艺术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出的方形或圆形房屋发展到今天,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这其间有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万里的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有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前列的隋代的安济桥;有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高达67. 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而座落在北京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古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由于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这一系列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古典主义设计与巴洛克洛可可设计的区别 2
• 洛可可风格与巴洛克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
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这种特色当然影 响到当时的服装,使得当时的服装非常注重细节,尤其是边 角的修饰(例如领口和袖口大大的花边).
洛可可家具特点
纤柔
这种富于想象力的细线纹饰使 得家具显得愈加轻盈纤柔.
繁琐
洛可可家具在制 作工艺上采用了 青镀金、雕刻描 金、线条着色, 或镶嵌花线与雕 刻相结合的装饰 手法,讲究精致 繁琐。
所有这些致力于追求外形特点 的家具,构成了洛可可风格时 代的贵族们浮华绚丽的生活场 景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浮华绚丽
•法国的古典家具在全世界都一直摆着 高雅的姿态,俯视着现代时尚。 法国古典在现 代继续优雅 •繁复的设计和精工细作导致了古典的 法国家具价格都会比较高。
洛可可风格家具展示
面板上镶嵌了镀金的铜件以及用 不同颜色的上等木料加工而成的 雕饰,如槭木、桃花心木、乌檀 木和花梨木等等 圆角、斜棱和富于想像力的细线 纹饰使得家具显得不笨重。各个 部分摆脱了历来遵循的结构划分 而结合成装饰生动的整体。呆板 的栏杆柱式桌腿演变成了“牝鹿 腿”。
新古典主义 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上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 是追求神似。 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 轮廓特点。 注重装饰效果,用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 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 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 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
洛可可装饰
• 洛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巴
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宏伟的宫殿转变为优雅别致的别墅 与私邸,而且还处处体现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和舒适的装 饰风格,如室内的柱子与楼梯修长而小巧;天花与墙面间以 弧面婉转相连;房间的角落砌成柔和的圆形。 • 洛可可式室内装饰总体倾向自然主义,它将草叶、贝壳 、石子、蔷薇和棕榈作为装饰题材,不仅用在墙面和天花板 上,还用在栏杆、窗台、壁炉、镜框、门窗等一系列装饰构 件上。此外,还在室内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 设瓷器古玩,以显示主人的豪华与高雅。 • 洛可可家具由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整个家具设计都 由富有节奏感的曲线或曲面构成,可以说,女性化的柔美与 纤巧的格调在洛可可家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设计师从妩媚 修长的女人体得到启发,创造出秀气、高雅、轻巧的家具, 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最为典型。
推荐优秀的西方建筑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推荐优秀的西方建筑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西方建筑美学论文怎么写?什么是西方建筑美学?西方建筑美学在建筑学领域中的差异始终凸显。
一般认为是传统文化差异所致,但笔者通过细致分析得出了中西方建筑潮流差异的契合点,对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西方建筑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中西方传统建筑美学差异浅析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但是真正把美学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提出来却是在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伴随着我们对美学认知与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美学这一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学科逐渐兴起。
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
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毕业论文---论《巴黎圣母院》之建筑艺术
毕业论文---论《巴黎圣母院》之建筑艺术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论《巴黎圣母院》之建筑艺术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姓名: 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一月论《巴黎圣母院》之建筑艺术摘要:巴黎并不以教堂出名~可是它却有不少出名的教堂~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圣母院”了。
十二、三世纪初期~法国出现了一股兴建教堂的热潮~而在那时欧洲流行哥特式建筑~因而圣母院具有早期哥特式夙格~同时也是哥特式教堂的一个代表作。
具体到文学与建筑的跨学科研究论文上~建筑孕生文学~建筑与文学的共性与联系表述方式上有相似之处~在内容构成上共同承载时代精神~强烈的创造了共同的美学魅力~建筑与文学的相融性、新思潮与理论的渗透性使文学与建筑相互促进发展。
《巴黎圣母院》对建筑艺术的叙述~是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建筑、艺术论《巴黎圣母院》之建筑艺术在雨果创作活跃的世纪,随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界普遍关注建筑,文学与建筑两大艺术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关联。
巴黎圣母院不仅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名,而且由于著名文学家雨果写了一部浪漫主义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就使它几乎家喻户晓了。
这座建筑建成于十三世纪中叶,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所谓哥特式,乃是当时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特征就是多用垂直向上的线条,用高高的钟塔,用尖拱形的门和窗,因此看上去好像整个的建筑在向上升腾似的。
这种形式是有宗教意义的,它表达了基督教的基本思想。
基督教认为,人间是苦难的,充满罪恶的,只有把虔诚的心寄托于上帝,信奉基督,那么他将来就可以脱离苦海,可以赎罪,可以到天堂的乐土……。
中世纪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等,都是这个主题。
不过,他们也讲究形态的美,以便用美的形象来感动人。
这座巴黎圣母院建筑的正立面,我们可以来作一些形式美的分析。
原来,它是用九块大小和比例相同的长方形块构成的,其中上部的中间一块是缺的,两边为一对钟塔,所以其实是由8第 1 页 (共 10 页)块长方块组合而成。
哲学:建筑美学考点巩固(题库版)
哲学:建筑美学考点巩固(题库版)1、填空题有机建筑就是()正确答案:自然的建筑2、填空题O美学认为,建筑形式恰如语言符号,它能表述,也要有所表述。
正确答案:符号学3、填空题古罗马五柱式包括()、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罗马科(江南博哥)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混合柱式等五种形式。
正确答案:罗马多立克柱式4、单选在故宫中,有一道围墙将故宫分为了前后两部分,请问这个围墙叫做什么名字?()A、乾清门B、保和殿C、午门D、神武门正确答案:A5、问答⅛建筑美学与文学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体现?正确答案:建筑提供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不仅满足着人们的物质性需求,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建筑给人以精神的、观念的影响,优秀的建筑,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这个意义来看,它与文学很是很接近的。
文学对建筑的描述,以及建筑对文学意境的追求,便两者共同语言更多。
6、问答题建筑室内光与色的关系如何表现?正确答案:室内色彩的影响色比室外少。
由于室内光和色的定型性,所以反过来也就容易塑造空间的色调。
自然光与人工光结合。
室内空间的人工照明,不仅仅是为了补充室内照明度不足,更多是为了某种氛围与气质。
人工色彩。
室外光色自然成分多,如天空、山峦、树木等。
室内多为人工色,可以自由选择设色,形成丰富内涵。
7、填空题20世纪建筑领域最重要的观念变革,是O的概念取代了以往形式的观念。
正确答案:空间8、填空⅛赛特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在O中警示了环境破坏的后果。
正确答案:《我们的城市能否幸存》9、问答题建筑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密切关系如何表现?正确答案:建筑与音乐的联系,主要在表现方式上。
音乐有旋律、节奏、上行音、下行音等,建筑有比例、节奏、韵律等。
音乐是听觉语言,建筑是视觉语言。
10、问答题建筑美学的10大法则是哪位建筑师提出的,其内容有哪些?正确答案: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里卡多·波菲尔
里卡多·波菲尔他热爱文学,演过电影,但使他登峰造极享誉世界的真正身份是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他热爱古典,把玩现代,善于将古典与现代巧妙融合,任何材料和技术在他的指挥棒下经过创新、设计都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多面鬼才、建筑界的艺术家,这些都是用来形容里卡多·波菲尔(Ricardo Bofill)的,1939年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
24岁时就一手创办了至今享誉国际的著名的泰勒建筑设计事务所。
波菲尔的父亲艾米利奥·波菲尔既是建筑师又是开发商。
显然波菲尔遗传了父亲的部分建筑师的基因,年纪轻轻就成为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师,从此开启了他的建筑大师之路。
但这些辉煌的成就绝不仅仅只是天分能解释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波菲尔的“天才”之路。
国际巨星“泰勒”作为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师,波菲尔的声名鹊起不得不提一个优秀的团队,那就是蜚声国际已50年的泰勒建筑设计事务所。
波菲尔认为“单一专业成员组成的团队可能会在设计思想上有所局限,不同的行业聚集在一起会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所以这是一个由不同行业的成员组成的特别而优秀的团队,除了建筑师外,还有工程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而事务所中同一位成员往往又多才多艺。
虽然事务所成员来自不同行业,都颇具创造力和个性,但他们都十分注重思想和理念的交流。
创造力和个性被统一到了团队精神之下,这也要归功于波菲尔卓越的领导才能,是他引导和激发了这个团队,让一个虽有雄心壮志但却默默无闻的小团体发光发热,爆发出无限的能量。
事务所坚持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结合古典文化和样式,将古典与现代进行融合,并注重发掘建筑的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再进行创新,捕捉建筑自身的灵魂,让建筑充满了活力。
在这种古典与现代理念的引导下,事务所设计了伊比萨海边度假屋、高迪住宅区、卡夫卡堡、红墙、沃德7这些极具加泰罗尼亚古典、地方特色和现代动感的建筑,在西班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随后又进军法国,在法国波菲尔和他的团队也受到了极大地欢迎,在法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泰勒设计的建筑生意也很好,除此之外,法国一些大城市的市长会就他们在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向波菲尔他们请教,一些有名的发展商会委托波菲尔设计他们最复杂最大型的项目。
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采编欣赏(共2篇)
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采编欣赏(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建筑的艺术美学赏析应置身于中国审美文化的背景之下,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追求和探索其间的美学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不朽文化集。
下面是千里马论文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欣赏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索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
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
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
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
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
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
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推荐优秀的外国建筑美学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
推荐优秀的外国建筑美学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外国建筑美学论文的写作有没有什么要求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外国建筑美学论文的写作,本篇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外国建筑美学论文范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外国建筑美学论文写作当中做个参考。
第1篇:中国建筑美学和外国建筑美学差异0概述建筑是人造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既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崇高自然,与自然相融相生,所以,几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文化。
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建筑类型不多,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传统建筑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中外建筑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1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传统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开也体现了“儒家”的尚大精神,进而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
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
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
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西方古典建筑,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罗马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还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吉拉尔达塔、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钟塔,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
模块化设计及其建筑装饰效果
建筑设计·理论 2021年12月第18卷总第413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31模块化设计及其建筑装饰效果唐梦莹1,2,吴淑婷2(1.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历史保护学院,纽约 10027;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在其近六十年的建筑探索中,对应用模块化设计手法有着诸多实践。
本文从模块化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入手,介绍波菲尔的经典模块化设计案例,解析其模块化设计的具体实施手法。
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特性,剖析波菲尔通过对模块进行细节处理而得到的建筑装饰效果。
最后,回顾模块化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总结波菲尔在建筑实践中的创新和价值。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里卡多·波菲尔;细部处理;装饰效果[中图分类号]TU7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36.37Modular Design and Its Architectural Decorative ResultTang Mengying 1, 2, Wu Shuting 2(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NY 10027, USA;2.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55, China)Abstract: In his nearly six decades of architectural exploration, the famous Spanish architect Ricardo Bofill has a lot of practices in modular design techniques.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ular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classic modulardesign cases of Bofill, explain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of modular design, and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ve result obtained by the management of details b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ular design itself. The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modular design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summarizes the innovations and values made by Bofill. Key words: modular design; Ricardo Bofill; management of details; decorative result1模块化设计的发展历程1.1模块化设计的起源模块化设计在西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当时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一些建筑部件之间成比例的几何模数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里卡多·波菲尔的建筑思想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职业生涯早期他曾致力于研究加泰罗尼亚的地方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
成立了享誉全球的泰勒建筑事务所,之后关注于在建筑中体现古典风格并在各种大型的集合住宅中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本论文通过波菲尔的生平简介以及建筑思想及典型代表作品的初步论述及分析,希望能够从波菲尔的建筑思想中学到更多能适用于当今中国建筑发展建筑思想及理论。
关键词:里卡多波菲,地域主义,古典主义,关注场所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1.里卡多·波菲尔简介里卡多·波菲尔 (Ricardo Bofill)于1939年12月5日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1955年至1956年,波菲就读于巴塞罗那建筑学院,1957年至1960年,他在瑞士日内瓦建筑大学继续修读他的建筑学业。
波菲尔的父亲艾米利奥·波菲尔既是建筑师,又是开发商,所以父亲对波菲尔的影响肯定是不容忽视。
1963年,波菲尔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熟知的泰勒建筑设计事务所。
最初的成员来自于不同行业,除了建筑师外,还有工程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数学家,工程师,音乐家,诗人,摄影家和作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哲学家等等。
而波菲尔自己也曾经领衔主演过电影,虽然他的电影不像他的建筑一般为人所熟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波菲尔的多重身份必定对他的建筑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2.里卡多·波菲尔设计思想形成背景2.1 高迪西班牙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除了大家所孰知的斗牛之外,西班牙的建筑也是享誉全球。
而提到西班牙的建筑,不得不提的便是被誉为“上帝的建筑师”的天才大师安东尼奥·高迪。
“没有哪座城市会像巴塞罗那一样,因为高迪一个人而变得熠熠生辉。
”这便是人们对于高迪的最高评价了。
可以说后来的西班牙建筑师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高迪的影响。
而里卡多波菲也曾公开承认过这一点,再后来被人们称为“建筑诗人”的卡拉特拉瓦更是曾说过高迪是他唯一的老师。
2.2 加泰罗尼亚建筑影响波菲尔的还有一个关键词便是”加泰罗尼亚“。
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民族自由的代名词,曾在2006年有超过70%的公民投票赞成地方自主权扩张。
加泰罗尼亚在历史上曾先后经历了罗马,阿拉伯和基督教等丰富多样的各种文化熏陶,而里卡多·波菲尔和高迪一样,同样深受加泰罗尼亚建筑风格的影响。
图1.1 里卡多·波菲图片来源:2.3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当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们将新建筑的趋势推向形式和结构上的工业化时,在这样的大潮之下,所谓的“国际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建筑越来越趋同,逐渐失去了本身的特色,正如当今中国的城市发展一样,新兴的建筑师们应当更多的思考“我们自己是怎样的”,而不是一味的向潮流看齐。
当1975年法西斯统治着佛朗哥去世后,西班牙建筑界的建筑思想以深受加泰罗尼亚独立情绪影响的建筑师们为首,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所创建的理论体系中独立出来,更多的独立的思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兼具国际样式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地域主义。
而波菲尔也成为了公认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2.4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柯布西耶曾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而波菲尔想的则是为普通人建造他们自己的凡尔赛宫。
由于加泰罗尼亚地区曾经受到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深远影响,波菲尔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古典主义传统柱式的影子。
很典型的一种做法便是将传统的注释进行各种变形或是各种夸张的表达。
3.“人民的凡尔赛”——普通人也能拥有美现代主义风潮中,柯布西耶等大师们都曾经对普通大众的居住环境做出探索,例如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则是很好的例子。
而在这点的态度上,波菲尔与现代主义大师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他认为现代主义在对待集合住宅的时候态度过于单调乏味,毫无个性而言,设计的时候建筑师的态度过于降低普通人民的居住质量。
他认为普通人也应该有机会享受国王级的。
礼遇,集合住宅的设计也可以是像凡尔赛宫一样辉煌。
在位于巴黎的圣康旦新城湖畔住宅中,波菲尔使用了法国人民所熟悉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建筑语言。
大尺度的柱式的运用,严格的几何构图与平面构图,都更加让这栋集合住宅更像是一座保卫森严的宫殿,而非是一座集合住宅。
从这个项目中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出波菲尔作为一位后现代的新古典主义大师,在运用历史符号进行现代建筑的演绎时不仅仅是满足于一种建筑内部的舒适感,他更希望能将这份古典主义的精神传承下去,在他眼中这种历史的厚重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能够使居住其中的人们获得如同居住在凡尔赛宫之中同样的一种自豪感与荣誉感。
且不说居住其中是否真的能获得这种荣誉感,但从建筑本身来说波菲尔并没有一味的在集合住宅中去思考内部空间,而是更多的从宏观的角度去设计它,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项目大尺度的如公共纪念式建筑一般的外表确实是新古典主义建筑中的代表作之一。
但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说,波菲尔的新古典主义集合住宅在内部套型的设计上肯定是有欠缺的,因为追求外部形式的完美,在一些套型的设计上则必然会做出一些牺牲。
波菲尔说这样的设计能让集合住宅焕发出新的活力,给城市环境带来丰富表情,也会达到更多的社会满足。
但从实质上来说,这些集合住宅也就是一批商品,为口味各异的顾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波菲尔在为普通人造好住宅这方面探索的精神与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也证明了古典主义的建筑语言同样能于今天的技术相结合,放出不同的光彩。
他也用实际行动想去证明雄伟的房子不只是属于位高权重的人,普通人也能享受这样的美。
4. 批判性地域主义——合适的才是最美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大概应该是当今中国建筑发展中最应该停下脚步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城市的发展越加的趋同,逐渐丧失了几千年来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
波菲尔的设计则是彻底贯彻了这一思想。
并非是抛弃现代手法不用,而是将现代的设计方法,材料及技术等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及外部环境条件进行设计以形成兼具地域特色及现代特色的当地的建筑风格,而非放之四海皆能用的建筑形式。
高迪街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通过每一个”细胞”—即不同套型的变化与生长,形成中央的十字天井,同时用严格的几何图案组织平面布图,将各类商店、酒吧、休闲设施、超市和大型公共场所等服务设施尽可能多的融入其中,结构及材料上采取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则铺上当地常用的转和波形瓦,以当地的建筑语言来强调地域性。
在该项目中波菲尔将当地人生活中对于阳光的渴望融入设计中,即使是项目为了降低造价而使用大规模集合住宅的前提下,波菲尔也通过建筑形式中天井及连成一片高低错落的屋顶平台来营造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宅来满足当地居民亲近阳光的渴望。
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认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而在波菲尔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它营造的更多的是一种当地的生活场景,屋顶在项目中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符号,也是承载当地人生活的重要场景。
在合适的地方设计合适的建筑,这应该是对当今中国建筑师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从王澍的获奖来看,建筑界的发展更多地转向了地域性建筑,即如何在特有的环境下造出特有的房子。
中国建筑界的发展过多的走向了国际化路线,而失去了我们本来的特色,众多的城市样貌越来越趋同,或许是时候放缓发展的脚步,去思考更多。
5. 建筑是为人们的生活创建场所——生活的场景总是美的。
“为人们的生活创建场所”是波菲尔和泰勒事务所关注的最基本问题,建筑现象学中,场所的本质意义在于能使人们在世界中安居,安居则意味着人们的住所就是家,即心有所归属。
场所便是人们在世界这个大范围中的家,人们的日常活动中都在场所中进行。
在波菲尔的作品沃尔登7中,被波菲尔设计的空间所限定的生活场所丰富多样。
沃尔登7同它周边的中庸环境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用此方式为它内部的社区带来活力。
沃尔登7是一个带446套公寓的14层建筑,将5个庭院围绕在其中,其中顶层有两个游泳池。
除了少数例外,每间公寓都朝向楼体外界以及内部庭院。
在诸多层次上,一个复杂的桥梁和阳台系统带来了各种奇妙的景观和各种围合。
空间也因此变得更加的有层次。
立面以及内部庭院朝向天空的开口不仅仅是作为采光用,更是被赋予一种新的含义,作为一种空间过渡系统,从内往外看那是一种光明渗入的神圣感,从外往内看则是一种分隔不同空间的,划分公共与私密的出入口。
在该项目中,巨大的如同公共纪念建筑一般的巨大尺度,如同红色堡垒一般的外立面,分割了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成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两个不同的世界。
生活的场景总是美的,是一种普通的美,有些世俗,有些市井的美,但那才是真实的,建筑不应该脱离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
6. 总结虽然波菲尔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但从他的经历及建筑思想中我们也能学到一些东西:1.地域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建筑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地域与国际永远都是互相对立的,同时也是互相统一的。
在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学习现代建筑理论的同时,也应当将之与传统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建筑的多元化发展更加长久。
2.探寻过去可以更好的创建未来。
在材料结构技术都快速发展的今天,必然不能像若干年前一样设计建筑,但传统的建筑语言不应该摒弃,而应该对传统建筑语言进行现代演绎,从中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3.建筑更应该从生活出发。
建筑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更应当多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寻找灵感,因为建筑更多的是人们生活场所的反映。
只有贴近真实生活场景,能为人们提供愉悦的建筑才是真正美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