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四、平面镜》导学案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主备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签定的时间、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请看课本21—22页,独立完成1—2问题:1.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义和团兴起地区、口号分别是什么?【共同探究】1.思考一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三次列强侵华战争有何不同?2.“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归纳整理】 ①借口:________________ 。
②国家: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 年,八国联军由__ ____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_______年8月占领_________。
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等。
⑤八国联军暴行______ _ 。
⑥结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拓展练习】1.(2010·湖南衡阳)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2.(2010·河北)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3.(2010·浙江湖州)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2010·江苏淮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三、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三、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重点难点】光的直线传播,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常见现象.【学习过程】复习引入:新课教学: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学生做手影游戏,从三组游戏中发现问题—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归纳总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气体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液体中学生提问并探究光能在固体中传播吗?学生实验:激光射向玻璃砖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学生举例:射击时“三点一线”,排队,种树,木匠单眼判断木材是否笔直等.教师介绍并演示:小孔成像实验,介绍墨翟及其贡献.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并观看录象资料“日食与月食”从中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方面的作用及讨论“日食”、“月食”中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2.光速学生阅读 P67男女同学情景对话,猜测谁说得对.学生学习后知道光传播也要花时间.光每秒传播的距离是3×108m,即3×105km.学生讨论: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从速度关系考虑)?学生得到结论: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常见情况如下示: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3.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主,部剪去 , 蒙主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 ____来解释。
三、光的直线传播----课内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_ 1.在一工棚的顶上有一方形小孔,太阳光通过它落到地面上形成一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D.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2.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日食和月食C.影子的形成D.水中的筷子变弯了3.根据科学家预计,人类将在下一世纪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4.下面现象中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两点间直线最短B.集合排纵队时,站在后面的同学如果只能见到前面的一个同学,其他人均被遮挡,则此队伍站整齐了C.用激光机校正掘进机打山洞,可使山洞打得很直D.木匠刨木料时,将木料拿起,用一只眼看去,如果木料边缘在一直线上,说明木料刨直5.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日食B.月亮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月食C.地球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日食D.地球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月食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的是()A.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头灯里射出的光束B.电影院里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C.透过云雾缝隙的太阳光束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能看见红彤彤的太阳射向地面的光束7.小明同学想测出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他设计了三种方案,如图,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案,(1)说明其运用的物理知识。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21 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四世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21 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四世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四、世四、世界在移动【学习目标】要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里,并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将选择一个参考对象来判断该对象是运动还是静止,并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知道一个移动的物体有能量,你就可以说明这个物体的动能。
【重点难点】世界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习过程】1.引入新课程: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及活动,学生得出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运动与静止:(1)讨论:教科书p117页图5-34中关于小明和小华的说法谁是对的?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在移动还是静止?(2)学生分析:火车、运动员跑步时的运动与静止情况通过分析,引出参照物、运动、静止的概念。
通过例子总结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并及时巩固。
3.运动的相对性:(1)教科书中的图5-39讨论了运动的相对性。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朝葛洪《抱朴子》“我的眼睛里闪过许多风浪。
看着群山,就像是来相会。
仔细看,群山一动不动。
这是一艘船。
”---唐无名氏《浪淘沙》“水急客船病山花香”——浅析唐立白《秋蒲松》古诗中的体育知识(2)结合课本上的“生活物理社会”,让学生感知在现代社会,运动的相对性,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空中加油、风洞中的飞机模型、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等)4.典型例题1962年11月1日,飞行子爵突然在马里兰州上空发出巨响。
结果,飞机被毁,人员死亡。
根据调查,是一只天鹅毁了它。
一只飞得很慢的天鹅怎么能像贝壳一样强大呢?。
因此,当坐在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上时,将物体扔出窗外也会造成伤害。
例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沿平直的公路向东行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丙车速度较快,试分析回答:(1)当有人看到三辆车向东行驶时,他用什么作为参考?(2)以C车为参考,a车和B车做什么运动?(3)以a车为参考,B车和C车做什么运动?(4)以什么为参照,三辆车都向西行驶?1四、世界是一项运动——课堂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_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__________的现象.2.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参照物,除_____________不能选作参照物外,其他所有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研究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___或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3.同一对象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对象,这是。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光和眼睛》创新测试题(b卷) 粤教沪版
第三章《光和眼睛》创新测试题(B卷)一、选择题(共32分,每小题2分。
1—13为单选题; 14、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A.水上的荷花B.水中的山的倒影C.水中的月亮D.水中游动的鱼2.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潜望镜3.图6一1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4.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若折射角为60°,则入射角:A.大于60°B.等于60°C.小于60°D.均有可能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另一侧距透镜15㎝的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6㎝B.7.5㎝C.10㎝D.20㎝6.用照相机照了一个全身像后,若要再照一个半身像,则下列正确的做法是:A.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B.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C.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D.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7.某同学用透明的玻璃杯喝水时,发现杯子后面的手指变粗了,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这主要是由于小孔成像造成的B.这主要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C.这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8.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B.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C.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D.放大的像一定虚像9.关于实像与虚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万花筒中所见到的美丽图形是虚像,而潜望镜中所看到的则是实像B.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则不是C.在光屏上能得到的像是实像,而得不到的则是虚像D.透镜能成实像,而平面镜只能成虚像10.如图6—2表示的是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图6—211.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 .10° B 30° C 60° D 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12.凸透镜的焦距为15㎝,当物体放在镜前60㎝处时,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13.如图6—3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 变小B. 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 不变,如图6—4,先后使烛焰位于a 、b 、c 、d 四点,并分别 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图6—3 B.使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使烛焰位于b 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使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 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6—4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 、倒影—平面镜成像;C 、电影—凸透镜成像;D 、摄影—光的反射。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尝试科学探究教案 粤教沪版
尝试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2.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3.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要素。
通过探究摆的奥秘,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教学过程(一)探究摆的奥秘1.提出问题钟表工作的道理:利用摆的摆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指针转动,从而指示时间的变化。
摆动越快,齿轮转动就快,指针运动就快。
即:摆钟是靠钟摆摆动的快慢来计时的。
问题:钟摆摆动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猜想与假设。
依据是什么?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阅读课本,分析、领悟书上的设计。
思考:课本每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通过讨论交流,明白简化法和控制变量法。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看课本记录数据的表格,弄明白每个表格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各个栏目的含义是什么,需要测量记录哪些数据等等。
较为重要的是测量时间的方法,是看球经过最低点,而不是最高点。
球摆动一次,经过最低点两次,从0开始数,然后除以2,就是次数。
例如要测10次,就数到20。
5.分析论证引导学生比较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比较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时仍然要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经过分析数据材料,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6.评估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推敲,审视实验方案是否有问题、有无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实验数据测量的是否准确,怎样做能够使误差更小;实验的结论与生活经验和事实是否符合;哪些实验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可能对实验产生了影响;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等。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三、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学习目标】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远视眼产生和矫正,让学生经历阅读与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个人用眼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远视眼(老光眼)的成像特点和产生原因。
【学习过程】1.实验引入教师站在讲台前,用投影仪发出的光照亮自己。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利用一张白纸、一个凸透镜来拍照。
观察成像性质,以及像和人的关系。
2.阅读分析a 照相机与眼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照相机与眼睛,初步了解两者的结构由学生对照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解释照相机和眼睛的原理b 视力的缺陷:引导学生分析图4-28近视眼和远视眼,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
C 让学生分析分析生活中引起视力缺陷的的原因,做到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3.活动视力的矫正:根据所提供的器材对照课本的活动,学生进行实验,学会矫正视力的方法.4.典型例题例1 下图左所示是用照相机拍照的示意图.A是照相机的 ,人的头顶在底片成像的位置是__________点,物距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例2 如图右所示,甲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眼,需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眼,需用_________镜来矫正.例3 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下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下面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照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2f,这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人的眼睛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知道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过程】1.实验引入演示课本中实验,根据实验现象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知道物距、像距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影响因素作出猜想2.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并组装实验台上的器材,分析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巡回指3.分析与认证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4. 评估交流学生阅读课本,讨论课本的相关问题,尤其要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5.典型例题例1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2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为了。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3.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A.a为物距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放映幻灯机时,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上的像变小些,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将幻灯机移近屏幕,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B.将幻灯机移近屏幕,并使幻灯片靠近镜头C.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并使幻灯片靠近镜头D.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6.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案 粤教沪版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三维教学目标】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光射到镜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反射现象中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光的反射的一些应用。
2、通过实验了解有关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词。
通过活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验证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后,能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的现象,如日食、月食、射击瞄准、小孔成像等。
能积极参与探究光的反射的活动,能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进行课外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如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光在空气或水中沿直线传播是小学《科学》的已有知识,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否也是直线传播的,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遇到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处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本节着重研究光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发生反射现象时的一些规律,通过探究得到这些规律。
总结出规律后,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社会实际中。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2、难点:是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验证过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用具】激光笔、手电筒、平面镜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于在小学《科学》里,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本节教学可直接引入新课。
板书:3.2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二、新课教学(一)光的传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自学: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应对“均匀”这样的关键字,予以强调。
)2、光线的概念。
要明确实际光传播时,并不存在光线,它只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现象的方便,人为引入的。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值。
同时,阅读信息浏览。
(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活动1: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教师演示P47的图3-17的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当光传播到两种物质的界面,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物质中传播的现象。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粤教沪版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三维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
2、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3、能积极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研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的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两部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各种面镜。
文中共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信息链接。
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平面镜,蜡烛(两根完成一样的),玻璃板,光屏,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用过平面镜,你曾用平面镜做什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让学生回答。
板书:3.3 平面镜成像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认识平面镜让学生结合P51的图3-26阅读课文,认识平面镜。
2、活动1:镜前观像结合P52的图3-27,认真观察,并回答文中的问题。
特别是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当走近时,像变大;当远离时,像变小。
指出:要想准确无误地找出真正的像,就要弄清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活动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择器材:要根据需要。
思考: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呢?2)进行实验:按P53的步骤进行。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升华和凝华教案 粤教沪版
4.4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器材】1、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实物、图片。
2、教具: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教学重、难点】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3分钟)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
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1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2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3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4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5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6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35分钟)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初二上册物理四单元教学计划:《平面镜》
初二上册物理四单元教学计划:《平面镜》(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验全过程的自主探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参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初学会使用说明书、根据实验器材的特点设计、改进实验方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经历猜想、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现象与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体验自主探究。
2.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实验方案评价、归纳简单规律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初步进行全过程的自主研究,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感悟物理学的对称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初步体验自主探究的科学实验过程。
四、教学资源教学用具:Q/HZG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一套;大平面镜一块;电子石英挂表一块(直径20厘米);A4规格物理坐标纸一张;A4白纸一张(上面画有应用对称法找镜中字母F及其虚像的图,但先不画上作图线);黑色记号笔一支;铅笔一支;小平面镜一块;激光笔一支;课件。
教室环境:四面墙壁为平面镜的形体教室(上课时有幕帘遮挡,教学结束时拉开幕帘,使学生置身于多重反射成像的环境中)。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展示PPT1(如图1),并提问你认为这张图片美在哪里?如何表现?[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图片体现了一种对称美。
表现在每一对丹顶鹤的对称及丹顶鹤与其水中倒影的对称。
[教师]演示:将电子石英挂表斜放在较大的平面镜前。
引导并提问:观察镜中的表针位置与实际表针位置的关系特点,再用带来的化妆镜观察自己在镜中成的像,是否都有一种对称关系体现出来?[学生]观察自带的镜中的像,然后做出肯定回答。
[教师]引导:同学们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一些你们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问题1:在平面镜中,镜中的像的大小跟和实际物体的大小一样吗?问题2:当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时,像的大小改变吗?问题3: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改变了,像到镜面的距离会变化吗?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平面镜》
【学习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学习过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学生阅读并知道虚像的概念
(3)探究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A.探究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B.探究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
C.探究中为何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如棋子)
D.探究中如发现另一个物体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交流学生小结: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实/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不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不垂直)。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不相等)。
⑤像与物(是/不是)上下颠倒的;(是/不是)左右相反的。
2.平面镜成像的作法
学生阅读P70中的内容提出关健词:对称法,由学生作图。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4.介绍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5.典型例题
例1 身高1.68m的小明同学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小明本人____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当他后退0.5m时,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m。
例2在右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平面镜---课内作业
班级姓名成绩
1.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2.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
3.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造型美观
B.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C.避免噪音
D.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影响安全行车
4.黑夜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让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去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镜面是亮的,而白纸是暗的 B.镜面是暗的,而白纸是亮的
C.镜面和白纸都是暗的 D.镜面和白纸都是亮的
5.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它在湖中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小鸟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 m。
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