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简介-广州大学

合集下载

广东省普通高校自然类平台及项目拟立项一览表

广东省普通高校自然类平台及项目拟立项一览表

学院
研究
李亦彪 敬思群 张平 谭启 徐道华 胡庆忠 李帅 熊兴东 杨聚庆 杨飒 关燕清 林智勇 贝伟剑 张忠华 郜艳晖 章武 余昭胜 杨正平 邓单 李广
基于网络安全的车联网供电系统状态估
7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计与控制
73
基于加权映射深度学习的生物大数据分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
析与研究
学院
74 柔性光洁纺纱新技术及关键装置的研发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与应用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1
低氧诱导的外泌体传递miR-28-3p促进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耐药的机制
广州医科大学
抛物方程和一类伪抛物方程在无界区域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
42
上的二择性及连续依赖性研究
学院
43
cel-PTS糖类专一酶EII多结构域蛋白参 与调控无乳链球菌毒力的机理解析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4 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抗纤维化模 型及构建肾脏类器官精准医疗创新研究
基于可变时滞和脉冲影响的泛函微分方 32
程的零点结构研究
33
摩擦界面从自组织向失稳与灾变状态转 变的参数化模型与阈值
岭南师范学院 深圳技术大学
34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汕头大学
烯炔的高效串联反应研究及其在螺环萜
35
类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五邑大学
36
离散动力系统的混沌及其稳定性
广东金融学院
2
轻烃绿色转化与高值利用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3 猝死及早死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汕头大学
4
广东省泌尿系结石防治创新团队
广州医科大学
5
新一代智能物联网创新团队
深圳大学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中心体的关键结构蛋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中心体的关键结构蛋白

◆学术前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生物中心体的关键结构蛋白中心体(基体)的自身结构稳定和其维系的遗传信息稳定均是真核细胞生存发育的重要基础。

在细胞增殖中,中心体的严谨复制和分离在时间和空间上精确受控。

这个过程需要中心粒连接纤维(Linker )负责连接同一对中心体中的母子中心粒。

Linker 是解释哺乳动物细胞中心体数量控制和遗传模式的关键结构,它的适时存在和解体对细胞周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此结构自1981年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以来,其组成蛋白一直未被鉴定。

生命科学学院赖德华副教授团队与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会员Keith Gull 教授以及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Flavia Moreira-Leite 研究员合作,另辟途径以布氏锥虫为材料,历时数年鉴定发现锥虫BBLP 是Linker 的组成蛋白。

合作团队通过荧光蛋白融合原位标记技术,发现BBLP 定位于基体和原基体之间。

后续的RNA 干扰等实验发现若BBLP 缺失则导致原基体定位和分配异常,乃至后续基体成熟异常直至细胞死亡。

这些结果证实BBLP 起着连接基体和原基体的Linker 功能,确认其为真核生物的首个Linker 蛋白,填补了真核生物中心体Linker 蛋白未知的空白。

该研究成果揭示了锥虫的基体自身装配和遗传的关键分子机制,促进了真核生物中心体起源与演化的研究。

题为“A specific basal body linker protein provides the connection function for basal body inheritance in trypanosomes ”的研究成果已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发表。

该研究发现了非洲锥虫病病原体-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的一种中心体蛋白,发现其起着连接母中心粒(基体)和子中心粒(原基体)的关键功能(图1),正是相关领域生物学家苦苦寻找了近40年的Linker 蛋白,因此被命名为基体Linker 蛋白(BBLP )。

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简介-广州大学

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简介-广州大学

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简介概述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是广州大学紧密围绕精准医疗国家战略部署,以人类健康和重大疾病相关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异常表征为研究靶点,以揭示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机理和临床转化为目的,结合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将促进国家精准医疗战略部署在广东省和广州市地区的开展与完善,开发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和老年痴呆症等的精准医疗新技术,在广州大学建成有国际知名度的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的研发机构,并力争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推动精准医疗的临床转化,促进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

研究方向精准基因编辑工程中心,利用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结合临床应用的导向和需求,对包括神经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在内的各类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和编辑,构建体外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临床治疗等研究模型,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筛选和分子治疗靶点筛选。

同时,构建类器官、干细胞移植、肿瘤代谢和细胞治疗等模型,全面开展重大疾病的治疗相关研究。

总之,有机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在各类细胞模型和疾病模型中对疾病在基因层面进行修正,以期解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攻关性问题。

部分独立研究员简介唐珂,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动物基因工程、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疾病等。

娄鑫,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模式动物中的应用,转录组编辑及再生生物学。

王雄军,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翻译后修饰;基因编辑;代谢调控。

乔云波,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编辑、干细胞等。

王刚,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优化基因编辑系统;基于CRISPR系统治疗病毒性疾病。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依托于化学化工学院。

中心以分析科学技术方法为核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要应用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探索,同时将基础研究成果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并进行实际应用推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中心面向省发改委、工信、科技等部门重点领域需求,申请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界面电化学基础、界面光电敏感材料及界面组装、微纳复合材料及应用、纳米能源材料及器件、光电化学传感及器件工程、光电材料及分析应用、原位分析技术、分析仪器化设计等。

面向产业化应用的方向主要包括浓度梯度型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实验室中试及其产业化推广、高品质石墨烯材料及石墨烯超导热薄膜制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件、电化学联用分析仪器的产业化技术研究等,重点培养方向包括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离子电化学分析、光电传感分析技术及应用等。

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拥有一支多学科融合的骨干研究团队,目前共有成员2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博士后3人,实验员3人。

中心主任牛利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得者;韩冬雪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心将逐年招聘年轻科研人员(博士后及非升即走讲师)加入,同时引入团队竞争性淘汰机制,在保证年龄层次梯队建设的前提下,优化科研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2013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

2013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

Jl_name 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Coceator 杨震,李闯创 张春阳,杨坤,胡娟,杨用,李莹,张艳 王立平,鲁艺,屠洁,杨帆,潘建青,蔚鹏飞 刘映霞,张国良,聂广,段炼,杨桂林,周伯平 何进,周幸叶,张立宁,陈文新,杜彩霞,何清兴 陈学敏,叶清东,余跃明,周四海,李志红,钟胜贤 饶微,李婷华,饶捷,付金秋,李海容,李武 延汇文,杨戈戈,刘程宇,黄慧金,陈佳,杨凡 曾驱虎,蔡炘富,段前锦,周帆,陈君景,殷超 庞观士,陈志列,邹建红,陈敬毅,刘恩锋,廖宇晖 刘东,宋建远,彭卫红,翟青霞,刘克敢,何淼,欧植夫,黄海蛟,朱拓,李丰,张国城,荣孝强,王海燕 刘建伟,汪显方,董晓勇,首召兵,白清利,邓宝宁,叶峰 由镭,蔡坚,杨之诚,阎跃鹏,孔令文,杨智勤,孙俊杰,孙蓉 唐焰,叶劲松,蒋锦艳,包朝伟,傅启攀 冯卫,徐文辉,吴海平,曾秋莲,韩瑶川,谢怀亮,薛鹏辉,蓝诚宇 李仲儒,吕小红,谢世清,谭雪亮,彭小军,何晋俭,叶健平 侯志龙,马丽娅,陈志勇,徐遥令,张曼华,卢铁军,王鵾,陈狄君,孙思凯,杨钢,康国成,郭明海,江润,付伟,许福 于吉永,黄昌宾,李伟平,黄向锋,刘祖贵,孙用刚,杨龙海,许于星 孙大勇,付郁,张尊峰,张小林,余丽娟,方丽,应继宏,杨蕾 李得俊,黄柏强,朱昌勇,柳智忠,胡敏,麦真富,邵冬梅,艾凤珠 刘志强,杜安学,郭跃栋,朱建波,陈贵红,陈冲,杨东成,李伟,王志刚,李剑虹,杨书玉,苟伟成,胡日查,张鹏,杨晨声 赵福川,石建锋,林萍,刘春雨,汤闯,王杨,邹旭军,于莉,柯明,孙德胜,武向军,潘传友,赵亚陆,郁志勇,陆波 孙建发,陈家,黄健,翟勇,臧伟松,余光虎,王琳,程正岳,唐杰,秦蜀东,吴刚,王建伟,王胜,曹进武,阳磊 刘衡祁,王晓明,颜荣勤,王志忠,吴风波,孙明施,黄炜,施伟祥,曾敏,吴边,缪众林,仲建锋,夏刚,赵堂录,花永鲜 苏海芳,伍历文,江大林,邓伟锋,韦文波,王明聚,何文栋,徐常志 吕勇,张献英,金爽,江峰,孙功宪,吴桐,杨春波,卢强 连全斌,孙鹏飞,蒋叶林,谭学治,谌军波,朱昌富,尧俊峰,马超 李彬,毛国红,张宏伟,喻召福,吕冬东,李义才,李卫召,林远大,韩之光,陈飞,文立夫,李学平,唐文龙,肖雄,陈晨 游忠惠,刘彦,王立新,罗宇龙,杨晨,何建宜,陶晓留,朱智勇 张新斌,易振华,袁小欢,陈秋宝,张锐,胡娟,郭为民,吴桂荣 刘雄任,王清若,李应军,周本高,欧顺武,周山明,周贤谦,卢劲松 申光,吕阿斌,陆平,管天云,朱政,黄河,陈红领,陆剑峰 许建新,刘水,吴彩琼,徐义炎,杨泳,雷江丽,张衡,吴燕民,宫彦章,王丽,马川,吴竹妍,李诗刚,高静,高举明 朱兆华,徐国钢,孙吉雄,陈晓蓉,曹华英,董沁,夏村,周庆 吴迅海,王韶锋,张海红,吕宏俊,何姝,冯求宝,魏兵,王利循 汪滔,赵涛,石峻,石仁利,王洪涛 杜建军,王伟,雷金华,喻胜,彭勇波,邹洪,刘强,孙荣健,邹小奎,袁理,雷堡乐,文孔良,雷艳华,李娟,管文 王光能,王国元,曹海辉,吴卫安,曹卉,黄真 向卫,张肇红,雷安良,代剑荣,张杰,黄健明,康达,唐天斌 曾幼松,裴玉刚,陈欣荣,张涛,王新华,刘丰,林国梁,吴军强 李力,江洪,杨付伟,张戈,万利锋,张开飞,金世华,周海 康树峰,桂全宏,张定雄,陈锦龙,饶喜梅,刘卫东,张增果,王占君,邢福发,郭智利,申晓华 陈博裕,蔡伟铭,钟政光,郭政肇,洪力东 李绍昌,周俊毅,刘志军,杨健,黄仕敏,张海清,黄仕艺 林兴铭,蔡晓兰,黄建民,李夏林,李清湘,吴涛,张高明,陈云鹏 施军,王仁文,黄卓,林伟东,曾青,施军 屈建国,邹卫贤,付连宇,厉学广,张辉,金哲峰,肖真健,黄冬林 盛小军,韩玉,张志春,周党生,夏泉波,吕一航,曾建友,王琰,宋建波,王志华,王云杰,张翔,张旭泽 杨武,马蜀,项庆华,于庆斌,彭超,熊颖峰,雷胜,黄祥君,陈杰,柴伟东,犹代伦,沈荣发,张鹏,张志明,孙智强 程建良,段红坤,陈泽伟,杨俊,赵悠曼,张义 郭永兴,常嵩,陶芝勇,吴吉强,王兴,张振,凌国宝,朱亚飞 徐成斌,刘宏君,许永军,叶志锋,罗侍田,李蔚凡,陈远生,崔幸军 解传芬,王炜,曾超,王志红,高再兴,朱星才,邱金宏,杨霖,张少维,史梁材,张乐平,吴立,刘奇松,许智,黄玉玲

中国的生物各领域牛人

中国的生物各领域牛人

中国的生物各领域牛人(导师简介~)中国生物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金颖教授研究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胚胎干细胞推荐理由:学术水平高,可能是国内在胚胎干细胞领域最有才华的导师之一,已发表JBC,Humangenetics 等多篇文章。

对人诚恳,开朗大方,对学生非常好!有口皆碑!陈国强教授研究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系研究方向:白血病的分化与治疗推荐理由:年轻有为,学术水平高,是将来院士的必然人选!近两年发表Blood 等多篇文章,学生非常多,但是从不缺Idea ,因此学生毕业时都非常优秀,而且一直奉行:只有导师不行,没有学生不行的原则。

无论人品,还是学术水平,均有口皆碑!曹雪涛院士研究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研究方向:免疫推荐理由:原本应该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是一个学术奇才!虽然一直在国内,但其一系列成果和发现都是国际级的,学术水平非常高!去年刚刚获评院士。

其人品,学术均佳。

程和平(peace)职称:NIH 研究员,北大长江特聘教授单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方向:calciumspark ,mitochondria推荐理由: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万人景仰的peace 老师是calciumspark( 钙火花)领域的奠基者之一,1993 年Science 的一作文章已经成为calciumspark 领域的经典之作,目前已关闭了NIH 的实验室,全职回国;对专业领域的进展有深层的理解,对学生教导有方。

曾益新院士研究单位: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方向: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基因治疗研究推荐理由:年轻有为,学术水平高,平易近人,谦虚勤奋!2002 年他的团队成功地把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在4 号染色体4p15.14q12区域,这是该领域研究上的突破。

曹晓风研究员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方向:DNA 甲基化建立及维持的分子机制;小分子RNA 在基因沉默和发育调控的作用研究推荐理由:198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应用生化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活跃在生命科学的最前沿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活跃在生命科学的最前沿

本文主角: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讲述人:Equestria(中国科学院大学)本专业适合:对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充满探索欲、热爱生命、喜欢做实验,有科研精神,愿意投身人类生命健康事业的同学小编能否跟大家介绍一下你所就读的专业及特色?Equestria我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这是一个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招生的专业,也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

如果你想了解植物转基因技术、人类长相基因,以及新冠病毒是如何感染人的,都可以从这个专业中找到答案。

相较于物理、化学成百上千年的研究历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历史不过短短几十年。

1953年,DNA模型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才开始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途径,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生命之谜”才慢慢被揭开。

比如,人类一共拥有23对染色体约29亿对碱基,这些庞大的DNA序列犹如一部天书,想要解密人体的基因密码,就得解析每一段序列的功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正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中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虽然有很多分支和研究方向,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和优势方向,但其核心课程基本集中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这四门基础课上,无论你将来是想从事微生物学、制药还是人类疾病研究,这四门课都是你必须学习掌握的。

科研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在我身边不乏一些中途退出的同学,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兴趣。

生物科学类专业不像其他一些专业可以速成,它在本科阶段只是对学科的基础认识和了解,研究生阶段则需要阅读国内外最新发表的文献、参加国际会议、提高实验技能,到博士阶段则要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是否拥有科研精神和求知探索欲于这个专业而言非常重要,既然下定决心选择生物科学类专业,就要有把它作为终身职业的打算。

小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读研,最特别的感受是什么?Equestria在大三选择专业保研细分方向之际,由于生物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的紧密程度非常高,又值疫情期间,生命科学领域对于病毒学和免疫学的研究热情高涨,我顺势而为选择进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前身是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就此开启我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生涯。

基因干扰与应用研究所简介-广州大学

基因干扰与应用研究所简介-广州大学

基因干扰与应用研究所简介
基因干扰与应用研究所,致力于基因干扰及生物活性分子在生物医药、抗衰老医学等研究与应用,力争把研究所建设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基因干扰与应用研发平台。

2016年,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的省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1项——“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粤教科函[2016]12号)。

研究所具有较强的生物转化医学团队,骨干成员8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4人;研究所以攻克人类医学难题为主要研究目标,下分4个研究方向方向:
1、干细胞、组织工程及器官再生以及新型生物材料;
2、重要基因功能及基因药物;
3、MiRNA和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
4、生物活性小分子及其转化医学。

研究所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省、市科技计划资助。

研究成果在European Cells and Materials等著名刊物发表,心肌干细胞、神经再生专利多项。

中心和英国Kelle Unversity 开展生物医学“3+1+1~3”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硕-博连读)项目。

广州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学科情况介绍-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国家、广东和广州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最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本硕士点建立将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如广州生物岛)培养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与分子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急需人才,增强服务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植物学(华南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动物学(动物分类与多样性保护)、遗传学(重要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逆境生物学与分子育种)、生理学(分子生理与内分泌学)。

现有在职硕士导师14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导师11人,留学归国人员10人。

近年来逐步在植物逆境、华南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如以田长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辟了“IQM家族的功能研究”领域,发现IQM家族成员在植物对生物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郭培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小麦、大麦和香蕉等作物抗逆(如抗旱耐冷等)功能基因30多个、与抗逆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5个且用于分子育种;以吴毅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蝙蝠和单殖吸虫新种20余个、中国或省新记录近20种;以谢国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获得永瓣藤、广东松等10多种广东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特点,为华南地区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依据;以肖洁凝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多靶点微RNA反义核苷酸技术”等进行新药设计及开发、华南地区名贵珍稀鱼类(石斑鱼、唐鱼等)的生理生态与繁殖育种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优势与特色。

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Plant J、J Exp Bot、Zool Sci、Ann Bot等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SCI收录3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

大豆适应性的分子遗传基础

大豆适应性的分子遗传基础

doi:10.3969/j.issn.0253-9608.2019.03.003大豆适应性的分子遗传基础林晓雅,刘宝辉,孔凡江†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摘要 光周期是重要的调控开花时间的因子。

在大豆中,光周期调控开花是影响生育期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受到农学家们的关注。

大豆在地域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与大豆品种对日照长度的适应性是分不开的。

大豆对光周期的适应性是由一系列成熟期基因来控制的。

在长日照下,大豆需要降低或减少对光周期的敏感性;而在短日照下,大豆需要晚花以获得足够高的产量。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正向遗传学的研究鉴定到了许多成熟期基因,并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的功能,以解析光周期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下如何调节大豆开花。

文章总结了关于成熟期相关位点基因的鉴定,以及它们如何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调节开花时间。

关键词 大豆;光周期;开花;适应性大豆(Glycine max)是一种敏感的高温短日照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它起源于中国北纬30°~45°区域。

成熟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早熟通常伴随着低产,而大豆对光周期的反应通常影响着成熟期的长短。

目前,大豆可以种植在广大的地域,分布在北纬50°~南纬35°。

然而,单个品种的生长通常限于狭窄的纬度范围,主要是由于大豆对光周期的高度敏感性。

高纬度地区的主栽品种种植到低纬度地区会提早开花,植株矮小,结粒很少;低纬度地区的主栽品种种植到高纬度地区,则会开花时间过长,不能在冬天温度下降前结荚。

因此,大豆光周期调控和开花的分子机制的解析可以为解决早熟与高产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高产大豆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关键的核心模块,从而培育高产、优质的大豆栽培品种。

大豆总体而言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但是单个大豆品种却只能适应狭窄的纬度范围。

植物类钙调素CML37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植物类钙调素CML37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苏智宏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广州市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植物分子遗传学。

黎圣金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田长恩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周玉萍*(通讯作者)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分子遗传学。

植物类钙调素CML37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苏智宏黎圣金田长恩周玉萍*摘要植物类钙调素是细胞内重要的Ca 2+感受器,在钙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拟南芥类钙调素CML37调节植物多种胁迫反应、促进干旱诱导的ABA 合成,钙调素结合蛋白IQM4促进种子ABA 合成,调节种子休眠与萌发。

酵母双杂交分析表明CML37不是IQM4的结合蛋白,但CML37可能具有自激活功能;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证实拟南芥CML37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

关键词类钙调素;CML37;转录激活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6.59植物钙调素和类钙调素是细胞内最重要的一类Ca 2+感受器,CaM/CML 通过与钙调素结合蛋白结合来调节细胞生理过程[1]。

拟南芥有4个CaM 蛋白和50个CML 基因,干旱胁迫下类钙调素CML37突变体积累的ABA 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CML37正向调节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参与JA 和ABA 信号调节[2]。

拟南芥IQM4是一个Ca 2+不依赖型钙调素结合蛋白,通过参与ABA 合成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但IQM4上游CaM 或CML 尚未鉴定[3]。

在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来研究CML37与IQM4的相互作用时,观察到转化了pGBKT7-CML37和pGADT7质粒的酵母菌在四缺培养基(SD-Ade/His/Leu /Trp)上正常生长并激活了报告基因LacZ 的表达。

一、实验室简介和历史沿革二、实验室组成

一、实验室简介和历史沿革二、实验室组成

目录一、实验室简介和历史沿革二、实验室组成三、研究方向与学术队伍四、研究成果与进展代表性成果与研究进展近3获得和承担的科研项目近3年代表性论文近5年获批专利五、实验室工作条件仪器设备基地建设九、学术交流十、人才培养一、实验室历史沿革与简介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在潘瑞炽、莫熙穆、郭宝江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半个多世纪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于1996年成立的,并于1997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的合格验收。

实验室在植物生理研究方面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

潘瑞炽教授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从1958年至今已经发行到第六版,在全国广泛使用,影响深远。

在长期传统的植物生理学特别是植物生长物质研究的基础上,紧密跟踪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同时结合区域生物资源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热带亚热带花卉和经济作物的应用基础和资源保育研究,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学校“211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植物学重点学科的支撑实验室,目前形成了植物生理与生长发育调控、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繁殖与保育生物学、植物次生物质代谢以及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等5个研究方向,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7人,专职技术管理1人,在站博士后8人。

重点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拥有总值约2,000万元的仪器设备。

在校内外建成3个科研与成果推广基地。

重点实验室注重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5年来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98名,为国家和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输送大批科技人才。

2004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培育项目1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参加“973”子课题项目3项,“863”子课题1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4项,广东省科技计划24项,科研经费达到2600多万元;发表SCI论文73 篇;获批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生招生简章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生招生简章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拟招收分子植物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

二、研究方向1. 植物生长调控机制研究本方向主要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分子机制出发,探索植物生长调控的分子基础,包括激素调控、环境胁迫响应等。

2. 植物抗逆性状机制研究研究植物抗逆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包括对逆境(如干旱、盐碱、高温等)胁迫下植物的响应、信号转导和适应机制等。

3. 植物代谢途径调控机制研究探索植物代谢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包括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4. 植物基因工程与遗传改良研究植物的基因工程与遗传改良技术,包括遗传转化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等。

三、导师信息我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导师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优秀的指导学生能力。

导师包括但不限于:1. 张三研究方向:植物生长调控机制研究成果:在植物激素调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2. 李四研究方向:植物抗逆性状机制研究成果: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3. 王五研究方向:植物代谢途径调控机制研究成果: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调控方面有深入研究4. 赵六研究方向:植物基因工程与遗传改良研究成果:在植物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方面具有领先地位四、招生计划我中心计划招收博士生若干名,具体名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招生标准1. 申请者须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有志于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

六、申请材料1. 个人简历2. 研究计划3. 拟推免或自费的科研成果等相关证明材料七、招生流程1. 提交申请材料2. 学术面试3. 综合评定4. 录取公示八、通联方式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垂询:通联通联方式:010-xxx电流新箱:xxx九、结语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研究生,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术环境和良好的科研氛围。

谷氨酸脱氢酶作为靶点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谷氨酸脱氢酶作为靶点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专利名称:谷氨酸脱氢酶作为靶点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衣玫妍,杨煦,刘祖莲,黄勇平,相辉
申请号:CN202111195985.4
申请日:20211014
公开号:CN114058618A
公开日:
2022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谷氨酸脱氢酶作为靶点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谷氨酸脱氢酶作为靶点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通过过靶标基因筛选并结合CRISPR/Cas9技术敲除GDH,证明了谷氨酸脱氢酶对害虫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本发明在害虫中利用转基因
CRISPR/Cas9技术成功获得了GDH基因突变体,GDH基因突变严重影响害虫正常生长发育,个体变小,幼虫期易感染病毒而死亡:GDH基因突变导致的幼虫期大量死亡可用于害虫防治。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林德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疆和田地区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模拟卷

新疆和田地区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模拟卷

新疆和田地区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许多诗词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描绘的生物学现象中,不正确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影响生物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生物影响环境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中的所有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树木C.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3.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浓度为0.5×10-8,现发现各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表。

检测对象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DDT浓度/×10-60.0052.00.575.50.04某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了下面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A.A→C→B→D→E B.C→A→D→B→EC.E→B→D→C→A D.A→E→C→B→D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B.环境能改变生物C.生物依赖于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5.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新陈代谢B.生长C.运动D.繁殖6.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A.宝石、宝石花B.鹅、鹅卵石C.烟草花叶病毒、烟草D.河水、河虾7.下列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

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清查C.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D.了解家蚕的发育过程8.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9.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生物的共同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

国内分子微生物学的顶尖引路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内分子微生物学的顶尖引路人-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内分子微生物学的顶尖引路人——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邱东茹邱东茹校友198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1992年同校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科院水生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和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生植物和净化生物学研究。

博士,研究员,学科组长,博士生导师。

2011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

曾在欧、美、日多家研究开发机构接受训练和从事科研工作10余年。

在PNAS、AEM等国际主流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SCI高频引用论文2篇;获得美国及国际专利两项。

主要从事细菌分子遗传(假单胞菌、希瓦氏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纳豆菌)和环境生物技术研究。

目前正在开发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检测的基因芯片。

从环境生物学到分子微生物学邱东茹博士早年的研究以环境生物学为主。

在华中师大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陈德懋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了鄂东南幕阜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广西植物》上。

在学期间发表3篇论文。

研究生毕业到水生所工作后,“八五”期间参与国家攻关项目“东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子课题“湖泊水生植被恢复重建、结构优化与合理利用研究”,参与野外围隔试验,完成大部分水质和藻类分析实验测试,在后期子课题负责人出国进修期间,承担该子课题的总结、研究报告的撰写和课题鉴定汇报,撰写和发表系列论文。

主要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的退化和生态恢复问题,揭示长江中下游湖泊沉水植被重建和湖泊稳态转换的湖水磷含量临界阈值,提出一系列促进水生植被和湖泊恢复的可行性对策。

该项目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九五”期间参与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热带、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重建”的申请和执行,开发和优化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

个人申请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科学基金(IFS,瑞典)各一项,研究水生植物与藻类的相互作用和水生植物所分泌的克藻物质。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DOI: 10.3724/SP.J.1006.2022.14011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杜浩1程玉汉2李泰1侯智红1黎永力1南海洋1董利东1刘宝辉1程群1,*1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北京100083摘要: 分子设计育种是将分子遗传学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并培育成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该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缩短育种进程,但在实际育种过程中却应用较少。

在大豆的育种过程中,提高产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其中,每荚粒数是决定大豆单株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

在大豆中,每荚粒数与叶片形状呈正相关,由一对等位基因Ln/ln控制,宽叶的大豆品种一般为Ln,窄叶的大豆品种一般为突变型ln,且ln伴随着更多的四粒荚。

尽管Ln对于大豆单产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但将该位点应用于分子设计育种中,报道较少。

本研究通过分析483份来自不同纬度大豆品种的Ln基因型发现,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一般为ln,而低纬度地区大豆品种一般为Ln。

通过调查来自不同纬度的8个大豆品种的叶型和一粒荚至四粒荚个数发现,低纬度大豆品种均为圆叶品种,且几乎没有四粒荚。

为将ln应用于低纬度地区大豆育种中,成功开发了Ln的分子标记,并通过连续回交的方法,将ln代换到圆叶型品种Willams 82和华夏3中,获得了四粒荚较多的大豆新材料。

本研究利用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手段,提高了大豆单株产量,为加快大豆高产育种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关键词: 大豆;Ln;产量;单荚粒数;分子设计Improving seed number per pod of soybean by molecular breeding based on Ln locusDU Hao1, CHENG Yu-Han2, LI Tai1, HOU Zhi-Hong1, LI Yong-Li1, NAN Hai-Yang1, DONG Li-Dong1, LIU Bao-Hui1, and CHENG Qun1,*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2 Beijing International Urb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ong-Nong-Fu-Tong, Beijng 100083, ChinaAbstract: Molecular design bree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combine molecular genetics with conventional breeding, and to breed a series soybean variety with excellent traits. Although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the breeding process to a large extent, it is rarely used in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process. Increasing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in the process of soybean breeding. Soybean is a typical short-day bean plant, which provides more than a quarter of plant protein for human and animals in the world. In the process of soybean breeding, increasing the yield is one of the main breeding objectives, among which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is one of the key traits to determine the yield per plant. In soybean,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shape,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an allele Ln/ln. The broad leaflet (Ln) usually linked with no 4-seed pod, and narrow leaflet (ln) associated with 4-seed pod. Although Ln was potentially important for soybean yield, whether this locus could be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508, 31930083, 31801384)资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简介中心简介: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融合了引进的大豆分子育种研究团队、表观遗传学团队,并整合了生命科学学院部分师资力量,目前共有22人,其中教授4人(国家杰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9人,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个课题级、2个任务级)、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研究经费达6431万元。

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PNAS、EMBO Journal、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ecular Plants、PLoS genetics、Plant Physiology等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余篇,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有很高影响力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生物学科技前沿,针对南方等主产区作物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遗传学、植物表观遗传学与分子进化和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等4个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发展潜力巨大的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高产、优质、抗逆、养分高效利用、广适性新品种培育等重大问题提供基础理论、分子模块资源和关键技术支持。

专家及团队成员简介:刘宝辉,男,农学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任“十三五”《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技攻关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第十四届会议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植物基因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J Genet Genomics》、《植物学报》、《大豆科学》、《大豆科技》、《土壤与作物》编委。

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

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上有很高影响度的Nature Genetics、Plant Physiology、Plant Molecular Biology、BMC、Genetics、The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Ann Bot 、Journal of Heredity上。

喻德跃, 男,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1994年在法国Grenoble第一大学留学,获得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硕士(DEA)及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4-1997年在瑞典Uppsala大学及芬兰Helsinki 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1997年9月以来以大豆为主要对象开展植物分子遗传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常务理事( 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Continuing Committee),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生物安全分会常务理事, 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理事。

主持973、86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等项目。

在PLoS Genetics, Plant Physiology,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Plant Journal, Plant Cell, PNAS, BMC Plant Biology, Plant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发表SCI论文100多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

孔凡江,男,农学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6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农学博士。

2006-2008年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2008 -2010 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特别研究员。

2010-201年,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是大豆分子遗传学和分子育种。

主要从事控制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发掘和调控网络和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研究。

1. 系统研究了大豆开花基因FT的功能,阐明了FT家族基因的等位变异对大豆适应性及大豆产量的贡献。

2. 克隆了控制大豆适应性和产量性状的重要基因J,阐明了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的分子机制,证明了J基因的等位变异是大豆适应低纬度地区和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机制。

在Nature Genetics,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 cell Physiology,Plant Molecular B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董志诚,男,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与生态研究所博士毕业。

2004-20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Nina Fedoroff实验室,博士后。

2008-2012年,美国布朗大学Judith Bender实验室,博士后。

201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研究员。

此后,历任华南植物园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中心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8年加入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

研究聚焦于1.植物表观遗传学与基因表达调控;2.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网络;3.利用重组酶或CRISPR/ Cas9系统进行作物基因组编辑。

部分工作发表于Proc Natl Acad Sci USA, PLoS Genetics, Nuleic Acids Research, Molecular Plants, Plant Physiology, EMBO J等国际权威期刊。

芦思佳,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州大学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入选者。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硕士;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

主要从事大豆光周期及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制的研究。

利用不同遗传群体定位到多个与大豆生育期相关的QTL,并图位克隆了控制大豆长童期性状的重要基因J,明确J基因的多种等位变异是大豆适应低纬度地区和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机制。

先后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Plant Cell Physiology和Euphytica等刊物发表SCI论文5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赵晓晖,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7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7年6月起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主要从事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挖掘、光周期调控开花及产量性状研究。

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Genetics、Plant Molecular Biology等发表SCI论文3篇。

主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

李美娜,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0年获辽宁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并推免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

于2008-2013年和2015-201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7年入选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同年7月加入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

课题组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及其手段,主要研究(1)拟南芥光信号转导及叶绿体生物发生机制;(2)大豆生物钟解析及对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研究。

在国际著名刊物Cell、Gene &Development、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Physiology等发表SCI论文8篇。

林晓雅,女,博士,讲师。

2011年6月获得中南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以第一名获推免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6月获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同月起,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方向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大豆和拟南芥,主要课题方向为大豆光周期分子机制的研究和拟南芥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目前在The Plant Cell,Cell Research和Molecular Plant 上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三篇。

汤杨,女,博士,讲师。

2010年7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2013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2013年9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进行科学研究,并于2017年1月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2017年5月起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从事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以大豆和拟南芥为对象,研究基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

大豆起源于中国,是人类食物和畜禽饲料植物蛋白和食用油脂的主要来源,作为一种短日照植物,研究光周期如何调控大豆开花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发表SCI论文4篇。

刘敏,女,博士,讲师。

2008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3年7月-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后;2015年9月-2018年1月,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2018年5月起任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目前主要从事植物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

董利东,男,博士,讲师,2011年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2014年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2017年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

主要从事控制大豆重要农艺形状的基因发掘和和调控网络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