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输液临床使用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
注射剂使用现状与安全风险管控
安全隐患2:载体输液会导致不溶性微粒与细菌内毒素的叠加
现行的输液模式多为载体输液,载体输液者>90%;
载体输液会导致不溶性微粒叠加
5μm
58 2163 3271
数据来源:周野 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引起不溶性微粒变化的探讨[J]. 中国 药师,2009,12(9):1163-1164
安全隐患3:给药过程管理与监控
10
6.3
10
6.3
5
3.2
5
3.2
来源:简洁.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573-574.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诱发静脉炎
1 2
3
导致肉芽肿形成 造成血管栓塞
4 引发肺动脉高压
5
引发热源样反应
注射剂中细菌内毒素的危害
体温升高甚至高热,伴之以寒颤 皮肤苍白,瞳孔散大 血压快速升高,白细胞减少 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昏迷,
1 配置过程:药物配伍的合理性会导致不溶性微粒有较大差异
✓ 药物配伍:加强关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条件允许时药品尽量单独使用
由于临床治疗上的需要,输液中常会加入几种注射剂合并使用,但如果不注意药物配 伍的合理性,就会导致不溶性微粒的增加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喜炎平注射液配伍后立即测定的不溶性微粒情况(μm/ml)
坚固
坚固
否,避免硅油污染
是
是
是
直立
〉300微米, 易碎
是
渗漏几率
极小
小
小
小
小
不溶性微粒控制
很少
很少
较少
少
较少
03 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1:药典对小粒径不溶性微粒没有限定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ppt
定期对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实 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04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 践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定义和原则
循证医学的定义
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 方法,强调利用最佳的科研证据来指 导临床决策。
循证医学的原则 循证医学的原则包括以患者为中心, 基于证据,注重实践,持续改进。
02
针对静脉输液实践的指南旨在规 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静脉输 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输液实践的重要性
确保药物能够快速、 准确地进入体内,达 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 满意度,减少医疗纠 纷。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 源浪费和减轻患者经 济负担。
02
INS指南概述
INS指南的制定过程
01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最佳证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风 险。
提高医疗效率
循证医学可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效 率。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 促进医疗团队的合作:循证医学强调跨学科的合 作和交流,可以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 决策。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证据的不确定性 由于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时候难以确定最佳的治疗 方案。
医疗环境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医疗环境和资源存在差异,循证医学的适用性也可能受 到影响。
医生和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
医生和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可能影响循证医学的实施,需要充分考 虑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指南中的建议均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以确保患者接受最佳的静脉输液治疗。
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目录前言 (5)第一章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6)一、严格掌握心血管药物治疗的适应证 (6)二、合理制订心血管药物治疗方案 (6)三、加强疾病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7)四、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7)五、监测心血管药的不良反应 (8)第二章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9)一、管理要求 (9)二、落实与督查 (9)第三章各类心血管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1)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1)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3)三、钙离子拮抗剂 (14)(一)二氢吡啶类 (14)(二)非二氢吡啶类 (15)(三)钙拮抗剂注射液 (16)四、β受体阻滞剂 (16)五、α受体阻滞剂 (18)六、调脂药 (18)(一)他汀类 (18)(二)贝特类 (20)(三)烟酸 (21)(四)树脂类 (22)七、血管扩张剂 (22)(一)肼苯达嗪 (23)(二)硝普钠 (23)八、硝酸酯类药物 (24)九、洋地黄类药物 (27)十、强心双吡啶类正性肌力药物 (28)十一、拟交感胺类正性变力性药物 (29)(一)噻嗪类利尿剂 (31)(二)襻利尿剂 (32)(三)保钾利尿剂 (33)十三、抗血小板药物 (34)(一)阿司匹林 (34)(二)氯吡格雷 (36)(三)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36)十四、抗凝药物 (38)(一)普通肝素 (38)(二)低分子肝素 (40)(三)华法林 (41)十五、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43)十六、抗心律失常药物 (45)(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46)Ia药物 (46)Ⅰb类药物 (48)(二)Ⅱ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 (51)(三)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53)(四)IV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56)(五)洋地黄类药物(强心甙类药物)抗心律失常治疗 (59)第四章心血管药物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原则 (61)一、高血压 (61)(一)原发性高血压 (61)(二)继发性高血压 (62)(三)高血压急症 (64)(四)老年高血压 (64)二、心律失常 (65)(一)早搏 (65)(二)心动过速 (66)(三)颤动与扑动 (68)心室颤动 (68)心房颤动 (68)三、心力衰竭 (69)(一)慢性心力衰竭 (69)(二)急性左心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71)四、冠心病 (72)(一)稳定性心绞痛 (72)(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7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73)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75)五、血脂异常 (76)六、心脏瓣膜病 (79)(一)二尖瓣狭窄 (79)(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80)(三)主动脉瓣狭窄 (81)(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2)(五)三尖瓣狭窄 (83)(六)三尖瓣关闭不全 (83)(七)肺动脉瓣狭窄 (84)(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85)(九)联合瓣膜病 (85)七、血栓栓塞性疾病 (86)(一)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86)肺血栓栓塞症 (87)深静脉血栓 (91)(二)动脉血栓性疾病 (92)肢体血管血栓 (92)肠系膜血管血栓 (94)八、心肌炎、心肌病 (95)(一)急性心肌炎 (95)(二)肥厚型心肌病 (96)(三)限制型心肌病 (97)九、感染性心内膜炎 (97)前言心血管药物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ppt
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对现有 的临床研究、实践经验和专家 共识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
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修改, 最终形成指南草案
通过专业机构审核和发布,供 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参考和使 用
03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应用
证据的收集与评价
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全面收集关于静脉输液实践的 研究。
02
针对静脉输液实践的指南对于规 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 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制定一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 液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 输液实践指导。
意义
通过规范静脉输液实践,降低输液相 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 患者安全,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资源限制
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确保实施 和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患者参与度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指南 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05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影响与评价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操作 规范,有助于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和并发症。
提高医疗质量
遵循指南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能够确保患者得到 安全、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 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 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引言 •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概述 •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应用 •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实施与推广 •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影响与评价 • 未来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发展方向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不当的输液实践可能导致各 种并发症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安徽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解读淮北矿工总医院董艳输液定义与应用输液:系指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除另有规定外◆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等常用输液的种类及作用☐肠外营养液☐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提高血压肠外营养(PN)◆加速创伤愈合/恢复健康☐是不能应用胃肠道的病人唯一供给营养途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医疗机构输液管理的通知理督导检查表☐附件3-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督导检查结果统计表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点评细则(试行)☐附录1个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的管理,规范处方点(依据和目的)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在大气压◆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常用输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其他静脉用药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门、急诊非抗菌药物静脉用药处方各100例(数量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共400例◆指定病种不足者以其它病种代替;所有指定病种总和不足者以实际病种数为准;◆处方例数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
共750例(2)53种疾病外其他疾病静脉用药专项点评:(3)静脉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各医疗机构每月随机抽查一周门、急诊抗菌药物静脉用药的处方各100例(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Design Inspiration Premium Design Subtle Touch 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Perfect Look Trendy Design Dynamic Look Supreme Design Premium Design Subtle Touch Supreme Design Perfect Look Trendy Design Design Inspiration Dynamic Look Subtle TouchVisual Impact Stylish Design处方点评组织医秘〔2014〕255号);☐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用药须知等。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职业暴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静脉用药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用药医嘱(处方),经药师审核其合理性,由药学专业和(或)经过药学专业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其性质属药品调剂。
第三条医疗机构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静脉用药的,应当设臵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
肠道外营养液和(或)危害药物静脉用药必须实行集中调配和供应。
第四条本规范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肠道外营养液、危害药品和其他静脉用药调配的全过程。
医疗机构开展其他集中或者分散的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参照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建设基本要求第五条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建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批准。
第六条人员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负责人,应由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者担任;静脉用药医嘱(处方)审核,应由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系统的药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五年以上临床用药调剂工作经验的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摆药、成品输液核对,应由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加药混合调配可由药学专业和(或)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二)接受药学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定期接受继续教育。
(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解读2023年版
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解读2023年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版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深度解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度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标准也在持续更新。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2024版解读概要PPT课件
提高输液的准确性和效率。
个体化治疗将成为儿童静脉输 液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更加 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静脉输液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 的联合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形 成综合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01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和穿刺工具、准备药品和器材、手
卫生等。
02
操作流程
穿刺、固定、调节滴速、观察反应等步骤要规范,确保输液安全有效。
03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和感染风险;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
减少患者疼痛和损伤;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快过多导致不良反应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 经验的积累,儿童静脉输液治疗 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
和新方法。
旧版指南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实 践的需求,亟需更新和完善,以 适应儿童静脉输液治疗的新形势
和新要求。
修订指南有助于提高儿童静脉输 液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健康权
益。
新版指南特点与亮点
04
缺乏针对儿童患者的专 用静脉输液器材和药物 ,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 性。
03
循证医学在指南制定中应用
循证医学基本原则和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
从临床实践出发,明确需要解决的问 题。
证据评价与整合
对证据进行严格评价,整合最佳证据 以指导实践。
证据检索与筛选
系统、全面地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 高质量证据。
关键问题确定与证据检索策略
04
新版指南核心内容解读
静脉输液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基层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调查分析重点
・护理学・基层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调查分析孔兴美 史红霞 于敏 叶蓉225400江苏省泰兴,泰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孔兴美、叶蓉),消化科(史红霞),护理部(于敏)通信作者:史红霞,Email:270642021@qq.com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05.044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问题,以便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改善质量,避免护理风险。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院30个临床科室的患者进行输液工具使用情况、穿刺部位选择、各种导管的维护、固定、有无并发症等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静脉输液率为89.1%,各种输液工具使用中,钢针使用率72.0%,留置针19.0%,中心静脉导管(CVC)5.0%,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3.0%,输液港(PORT)1.0%。
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7.5%,包括静脉炎、渗出和外渗、感染等。
结论 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应用普遍,合理应用静脉输液工具,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以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投药,静脉; 护理; 调查Thepresentsituatio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intravenousinfusiontreatmentinbasic-levelhospital KongXingmei,ShiHongxia,YuMin,YeRong.DepartmentofHematology,TaixingMunicipalPeople′sHospital,Taixing,Jiangsu225400,China(KongXM,YeR);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aixingMunicipalPeople′sHospital,Taixing,Jiangsu225400,China(ShiHX);DepartmentofNursing,TaixingMunicipalPeople′sHospital,Taixing,Jiangsu225400,China(YuM)Correspondingauthor:ShiHongxia,Email:270642021@qq.com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性和专业性的治疗方法[1],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及给药途径,其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目录前言2第一章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2)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2)二、血液制品的选择 (2)三、避免输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 (2)第二章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 (2)一、管理要求 (2)(一)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2)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做好临床用血分级管理。
(2)(二)血浆源医药产品的管理要求。
(2)1.来源的管理。
(2)2.应用的管理。
(2)二、落实与督查 (2)第三章各类血液制品使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3)二、免疫球蛋白 (3)(一)肌注人免疫球蛋白。
(3)(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4)(三)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4)(四)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4)(五)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5)三、纤维蛋白原 (5)四、凝血酶原复合物 (5)五、凝血因子Ⅷ (6)第四章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7)一、急性输血反应 (7)(一)轻度反应。
(7)(二)中重度反应。
(7)(三)有生命危险的反应。
处理方法如下。
(7)前言血液制品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广泛应用。
但临床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和输血工作者对血液制品的认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特制定《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参考和遵循本《指导原则》,说明如下: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血液制品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
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应用方案。
2.本《指导原则》仅涉及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重点介绍各类血液制品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3.本《指导原则》涉及临床各科部分常见和重要疾病。
4.除本《指导原则》所列常用血液制品种类外,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当地血液制品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血液制品。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附件2: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为规范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指导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的深入研究,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根据《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国食药监办[2009]28号)和《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结合已上市中药注射剂实际情况,制定本基本技术要求。
一、药学研究(一)原料1.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组成及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2.中药注射剂处方中的原料应为具有法定标准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提取物、药材、饮片等。
无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应建立其质量标准,并附于制剂质量标准后,仅供制备该制剂用。
3.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
应固定药材的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贮存条件等,建立相对稳定的药材基地,并加强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尽可能采用规范化种植(GAP)的药材。
药材标准中包含多种基原的,应固定使用其中一种基原的药材。
无人工栽培药材的,应明确保证野生药材质量稳定的措施和方法。
如确需固定多个基原或产地的,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并保证药材质量稳定。
处方中饮片的生产企业、炮制方法和条件应固定,药材来源及饮片质量应具有可追溯性,药材的要求同上。
4.中药注射剂所用原料应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其质量标准,必要时增加相关质量控制项目,如指纹图谱、浸出物检查等,以体现原料的特点以及与制剂质量控制的相关性,保证原料的质量。
5.处方中含有批准文号管理原料的,应固定合法来源,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其生产条件应符合GMP要求;应提供生产企业资质证明文件、原料执行标准、批准文号、检验报告、购货发票、供货协议等。
(二)辅料及包装材料1.中药注射剂用辅料的种类及用量应与国家标准一致。
包装材料应与批准的一致。
2.注射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固定生产企业,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应提供生产企业资质证明文件、执行标准、检验报告、购货发票、供货协议等,进口辅料还应提供进口注册证。
2023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最新版(3篇)
第1篇一、前言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营养支持、药物输注等多个方面。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本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2023年静脉输液治疗的标准进行总结和更新。
二、静脉输液治疗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合理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输液治疗方案。
3. 效果性: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经济性:合理控制输液治疗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静脉输液治疗前的评估1. 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输液治疗的必要性。
2. 评估患者的静脉状况:检查患者的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静脉输液治疗的选择与实施1. 静脉通路的选择(1)外周静脉通路:适用于短期输液治疗,如输液、营养支持等。
(2)中心静脉通路:适用于长期输液治疗,如血液透析、化疗等。
2. 输液器材的选择(1)输液器:应选择质量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2)输液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速度选择合适的输液管。
(3)输液针:根据患者的静脉状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针。
3. 输液治疗实施(1)穿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准确穿刺。
(2)固定:妥善固定输液管和输液针,防止脱落。
(3)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包括输液时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等。
五、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 静脉炎(1)预防: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合理调整输液速度,注意无菌操作。
(2)处理:局部热敷、抬高患肢,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2. 静脉血栓形成(1)预防:合理选择静脉通路,避免反复穿刺,注意保暖。
(2)处理: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凝治疗。
3. 溶血反应(1)预防: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输注不符合标准的血液制品。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关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文章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调整据相关人士透露,近日相关部门就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整对行业内人士进行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对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以及基本药物的采购供给等有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并明确强调,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
在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原则上三年调整一次。
对于新审批上市、疗效较已上市药品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适时启动调入程序。
上述人士介绍,坚持调入与调出并重,优先调入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治愈或有效改善生命质量、成本效益比显著等疗效确切的药品。
同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基本药物的,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质品种所替代的药品则是调出重点。
“此次政策最重要一点是突出药品临床价值。
”一位业内人士说,相较于前两轮的制度调整,此次制度要求将基本药物列为公立医院的首选。
意见稿提出,医院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生优先选用。
同时,处方点评应将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对于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予以通报。
对于强调基本用药的原因,上述人士表示,基本用药大概可覆盖95%的疾病。
“基层医疗是保基本,其疗效确切,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以药控费’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
”正因如此,意见稿提出,未来将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和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
同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先制定基本药物医保支付标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临床诊疗使用的基本药物,经过医保部门的相关程序之后,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对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抗艾滋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防治的基本药物,持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免费向群众提供。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和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2018年11月目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基本条件 (2)第三章人员 (3)第四章建筑、设施与设备 (4)第五章质量管理 (5)第六章监督管理 (7)第七章附则 (7)附件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规范 (9)一、建设流程与基本要求 (9)二、设计、建筑装修与设施设备 (10)附件2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18)一、洁净环境监测 (18)二、手监测 (24)三、设施、仪器设备检测与维护 (24)四、成品输液质量监测 (25)五、工作记录与追溯 (26)附件3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操作规范 (28)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流程 (28)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28)三、应急预案管理与处置操作规程 (35)四、更衣操作规程 (37)五、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38)附件3.1 危害药品调配技术操作规范 (43)一、基本要求 (43)二、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43)三、注意事项 (45)附件3.2 肠外营养液调配技术操作规范 (48)一、基本要求 (48)二、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48)三、注意事项 (51)附表 (53)表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预审申请表 (53)表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环境检测指标及标准(静态).. 54 表3 最少采样点数目标准 (55)表4 最少培养基平皿数 (55)表5 洁净区沉降菌菌落数规定(静态) (55)表6 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最小采样量 (56)表7 洁净区悬浮粒子数要求 (56)表8 菌落数限定值(静态) (56)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制定本指南。
加强医疗机构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实施办法(县区级医院全面取消门诊静脉输液)
加强医疗机构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根据国家和我省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遏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以及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文件要求,现就加强我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加强静脉输液管理的重要意义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全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强静脉输液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规范静脉输液管理,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强化医疗安全监管,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二、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指导,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具体使用指征如下:(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三、尽可能减少不必要静脉输液2019年6月10日起XX市人民医院已全面停止普通门诊静脉输液。
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名单见附件)务必于2020年1月1日前全面取消门诊(儿科、急诊科除外)患者静脉输液,具体的实施方案请于2019年10月1日前报我局医政医管科备案。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该规范是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的,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临床医生及护士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原则及操作规范,强调在使用过程中要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禁混合配伍等,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能为医护人员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减少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事件。
标签: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合理使用;技术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不仅关系到疗效的发挥,更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药注射剂的作用,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1]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范,突出实用性,为临床医师及护士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技术规范,用于临床医生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1]。
3 术语和定义合理用药[2](rational therapy)是指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用药包括诊断、处方、标示、包装、分发以及患者遵医嘱治疗的整个过程。
4 基本原则[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临床用药应遵循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基础输液临床使用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
基础输液临床使用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一、基础输液的定义大容量注射剂通常指容量大于等于毫升,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
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体液平衡用输液、治疗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和透析造影用输液五大类。
其中,体液平衡用输液俗称为基础输液,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维持体液渗透压、纠正体液的酸碱平衡,以及作为治疗性药物的输液载体。
如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
二、编制指南的目的和意义为落实《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号)和《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耗材)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使用、药品采购、药品质量评估的主体作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组织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基础,提供了对基础输液产品进行评估的指标清单,适用于医疗机构对基础输液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验证,为医院评估和选择基础输液产品提供参考。
三、评估指标总体说明建立基础输液质量的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的主要依据:、大输液的质量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的原辅料、生产工艺以及包装材料的质量);、临床医、药、护人员使用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输液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输液产品的安全性;包装系统的相容性以及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1.输液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药品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责任主体应履行的义务,也是对所生产药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对于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和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通过对药品不良的反应报告和监测来反映企业的质量体系是否完善。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要点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要点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在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基础上,对静脉输液按照以下点评标准进行专项点评。
专项点评需要重点关注输液的必要性,是否存在滥用输液的问题;审核每组输液的配伍、溶媒剂量、输注浓度及输注速度等。
此外,还要注意点评输液的安全性,如多组输液之间的顺序、多组输液之间的间隔输液是否合理等。
【点评标准】1.适应证不适宜的;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3.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注射剂溶媒不适宜的;6.液体或电解质输入量不适宜的;7.联合用药不适宜的;8.重复给药的;9.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10.静脉用药缺乏必要性的;11.静脉用药的给药顺序不适宜的;12.多组用药未应用间隔液的;13.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点评细则】1 .适应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
>举例:复方氨基酸(3AA)适应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前后。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复方氨基酸(9AA)适应证为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道外支持;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功能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羯。
氨基酸代谢紊乱、严重肝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水肿、低血钾、低血钠患者禁用。
【点评细则】2 .遴选药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药品适应证适宜,但特殊人群禁用的;■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妊娠期不宜使用氨基糖苔类、喳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真菌药、抗结核药等。
另外抗菌药物乳汁浓度大于母体血清浓度50%者有阿米卡星、氨节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异烟册、链霉素、磺胺、四环素、妥布霉素,其中经乳汁排泄且能对婴儿产生损害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磺胺、氯霉素、味喃类、甲硝喳、喳诺酮类、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儿童或婴幼儿;>举例:盐酸左氧氯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应于泌尿生殖系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临床合理用输液评价表
临床合理用输液评价表1. 背景对于临床合理用输液的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不合理的输液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药物过敏、静脉炎症、感染等。
因此,制定一份临床合理用输液评价表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合理使用输液,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潜在的危害。
2. 目的本评价表的目的是对临床用输液进行评价,以确保医务人员的输液决策符合合理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输液使用,提高医疗质量。
3. 评价指标以下是本评价表中的主要指标:- 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确保输液的必要性和适应性。
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确保输液的必要性和适应性。
- 治疗目标:明确输液的治疗目标,确保输液与患者的治疗需求相匹配。
治疗目标:明确输液的治疗目标,确保输液与患者的治疗需求相匹配。
- 液体类型:选择适当的液体类型,如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
液体类型:选择适当的液体类型,如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
- 液体容量: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合适的液体容量。
液体容量: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合适的液体容量。
- 输液速度:根据治疗需求和患者的耐受能力确定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根据治疗需求和患者的耐受能力确定输液速度。
- 输液监测:监测输液效果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输液监测:监测输液效果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 输液记录:准确记录输液相关信息,包括液体类型、容量、速度等。
输液记录:准确记录输液相关信息,包括液体类型、容量、速度等。
4. 使用方法使用本评价表时,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评价:1.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指标,评估患者的病情。
2. 明确治疗目标,确保输液的目标与患者的治疗需求相一致。
3. 选择适当的液体类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合适的液体容量。
4. 根据治疗需求和患者的耐受能力,确定输液的速度。
5. 监测输液效果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6. 记录输液相关信息,包括液体类型、容量、速度等。
5. 结论临床合理用输液评价表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合理使用输液,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潜在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输液临床使用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
一、基础输液的定义
大容量注射剂通常指容量大于等于50毫升,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
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体液平衡用输液、治疗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和透析造影用输液五大类。
其中,体液平衡用输液俗称为基础输液,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维持体液渗透压、纠正体液的酸碱平衡,以及作为治疗性药物的输液载体。
如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
二、编制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为落实《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和《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5〕7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耗材)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使用、药品采购、药品质量评估的主体作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组织制定了本指南。
本指南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基础,提供了对基础输液产品进行评估的指标清单,适用于医疗机构对基础输液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验证,为医院评估和选择基础输液产品提供参考。
三、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建立基础输液质量的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的主要依据:1、大输液的质量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的原辅料、生产工艺以及包装材料的质量);2、临床医、药、护人员使用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输液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输液产品的安全性;包装系统的相容性以及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1.输液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
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药品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责任主体应履行的义务,也是对所生产药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对于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和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通过对药品不良的反应报告和监测来反映企业的质量体系是否完善。
(项目序号1)
2.输液产品的安全性
输液产品安全性的指标主要有:
(1)细菌内毒素(项目序号2)
(2)不溶性微粒(项目序号3)
(3)漏液率(项目序号4)
(4)胶塞的质量(项目序号5)
3.包装系统的相容性
输液的生产经过高温灭菌,其包装和药液长期直接接触,包装材料和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风险较高。
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质迁移到制剂中,包装材料对制剂产生吸附作用,都可能影响治疗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包装系统的相容性主要内容包括:
(1)输液与包装相容性研究(项目序号6)。
包括包装材料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研究数据、安全评估的研究数据、包装材料和制剂的迁移和吸附研究数据。
(2)基础输液加药后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
(项目序号7)
4. 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有效性:是指输液产品能按照治疗的要求输出一定量的制剂或以一定速度输出制剂的能力, 以及输注的方式。
有效性相关的指标:
(1)输注方式(项目序号8)
(2)可加压输液(仅适用于塑料容器)(项目序号9)
(3)药液残留量(项目序号10)
(4)外袋的保护性(仅适用于塑料容器)(项目序号11)
便利性:指包装系统设计应与特定的剂型、给药途径和设计性能相匹配。
便利性相关的指标:
(1)标签清晰度、完整性和辨识度(项目序号12)
(2)容器的透明度(项目序号13)
(3)软袋内外袋边缘的光滑度(项目序号14)
(4)吊环(吊孔)承重力(项目序号15)
(5)加药及输液的使用便利性(项目序号16)
(6)包装设计的科学性(项目序号17)
(7)纸箱(项目序号18)
四、评估指标
五、部分评估指标测定方法
1.软袋加压(见评估指标第9条)
测试方法:取30个250ml输液软袋样品,先用符合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关闭流量调节阀门),分别穿刺输液袋的输液口后,装入加压套,并设定压力为300mmHg。
连续观察12小时,焊封带、隔膜管(如有),口管连接处不应漏液或分离。
2.药液残留量(见评估指标第10条)
测试方法:取50个输液软袋样品,使用符合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分别穿刺输液袋的输注口(确保输液器的通气护帽处于关闭状态)。
排液前,轻弹输注口,使管内充满液体无气泡。
输液高度差设定为0.7 米,流速设定为210ml/小时(相当于70 滴/分钟)。
重力输液过程中,观察各个规格的输液袋是否与输液器匹配,输液袋输液是否流畅。
输液器停止流液后,平放输液袋并拔下输液器。
记录下湿输液袋和干燥后输液袋(至少干燥24 小时)重量,并记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