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0年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
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免疫调节知识点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①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4.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
①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②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免疫调节是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思明教育南门点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余老师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一、能描述人体的内环境及作用、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A)。
1、内环境: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血浆(大部分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吸收)(淋巴循环)(营养物质)细胞外液组织液组织细胞(内环境)淋巴(代谢产物)(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2、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必修3,第5页)3、稳态的调节机制(必修3,第9页):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必修3,第9页)二、能说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举例说出它们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A)。
1(必修3,第33页)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三、能简述体温恒定的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A)。
1、简述人的体温调节。
(必修3,第32页)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2、简述人的水盐调节。
(必修3,第32页)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结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
产生渴觉的器官是大脑皮层3、血糖调节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四、能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抗原和抗体的概念、描述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列举免疫学的应用(A)。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处)淋巴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免疫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具免疫作用) 2、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3、抗原与抗体(必修3,第37页)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在体内的相对恒定状态。
它包括体温、血液pH 值、血糖水平、电解质浓度等多个方面。
人体通过各个系统和器官来调节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例如,调节体温的机制包括出汗、发热、血管收缩等;调节血液pH 值的机制包括呼吸调节和酸碱平衡的维持;调节血糖水平的机制包括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相互作用。
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基础,它使得各种生化反应、代谢过程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当内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以保持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 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那么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细胞对内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pH、一定的渗透压,总之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细胞的代谢活动又会使内环境理化性质时刻发生改变,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呢?下面以内环境的PH值为例来说明:
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
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 原因: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和内环境
1.
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为体 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2/3)
体 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1/3)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2.
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 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
渗透
血浆
渗透
组织液
渗
回
流
透
淋巴
机盐、葡萄糖、氨 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 质、纤维蛋白原等
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双向渗透
血浆 组织液 二氧化碳和代谢 废物 淋 巴 循 环 淋巴 单 向 渗 透 氧气和营养物质 细胞
二、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内 环 境 稳 态
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调节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稳 态 的 内 容 成分稳态(水、无机盐、有机物、代谢废物的 含量的相对稳定) 理化性质 稳态
① PH:7.35~7.45 ② 温度:约37度左右 ③ 渗透压:约770kPa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必要 条件
稳态的实现
细胞
内环境
人体
外界 环境
三、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细胞代 谢将出现紊乱。 ① 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能量代谢; ② 温度、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 细胞代谢正常; ③ 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 形态和功能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 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组织水肿的原因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 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 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 组织液浓度升高。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 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 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新陈代谢包括了许多酶促反应,而酶 促反应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PH 等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 能进行。 内环境的稳态也是保持细胞活性的 重要条件。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才能使细胞少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进 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包括
O2、营养物质 CO2等代谢废物
细胞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关系?
二、内环境各成分的相互关系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
血细胞
环境
血浆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淋巴细胞 血浆、淋巴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淋巴
组成成分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理化特性
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 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 直接环境,统称为细胞外 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淋巴等
• 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 • 细胞外液: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 细胞液:液泡内的液体。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完整版
蛋白质较少
蛋白质较少
二、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血浆的化学组成
成分 水 含量(%) 成分 90.7 卵磷脂 含量(%) 0.2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 氮 葡萄糖 乳酸 各种脂肪酸 脂肪
4.4 2.1
0.4 0.005 0.012 0.025 0.08 0.025 0.38 0.14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是大量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这些细胞能协助机体抵御疾
病。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存在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等
体液
淋巴等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淋巴、组织液都属于细胞外液,那它们之 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无机物:水、无机盐
SO4 2HCO3 2-
总结:
1、血浆=90%水+1%无机盐+(7%~9%)蛋白质+各种血液运 送的物质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和含量较为相近,最主要的 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 质含量很少 3、细胞外液中的各种物质都有其特点与作用,主要贡献于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 C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3、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 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例3.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例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所包含的内容没有
A
A、线粒体内基质pH值的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组织液的温度的相对恒定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例5.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温州七中 李建飞
血细胞
问题1
血细胞和草履虫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 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淋巴管内的液体称为淋巴液,也叫淋巴,内含有大量 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②美国坎农的经典解释: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 节共同作用下,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
③公认的解释: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精选ppt
21
▪ 问题8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内环境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举例说明.
2 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的空调病.请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 分析原因. 3为什么说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精选ppt
4
内环境: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动物必须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 内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 问题3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如何交换?
外 界食 物
血液循环
环 消化系统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知识目标:
1、内环境的概念 2、人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3、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4、稳态的概念 5、稳态的生理意义 6、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淋巴液
思考: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
(5)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产生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蛋
白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综上所述,凡能引起组织液蛋白质浓度升高或血浆蛋白浓度降低的因素,都
能引起组织水肿。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引起生命体的变化。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不属于,因为呼吸道、口腔、消化道、膀胱腔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汗 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等不属于体液,属于外界环境。 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属内环境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呼吸酶,H2O2酶,与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突出小泡内的神经 递质等。
* 1、内环境的概念
(2)相关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 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血浆蛋白(如胰岛素、抗体、淋 巴因子等)、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水、尿素等。 注: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 区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实例: ①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是有害物质积累引起的中毒和肾脏激素减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解析)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37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4颗星(1-33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2月联考考点37 易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CO2、神经递质等物质B. 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2.【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第一次模拟考点37 易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人体生活的环境B. 血液C. 细胞生活的环境D. 细胞内液3.【来源】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三3月高中会考综合考点37 易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 内环境稳态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 内环境稳态失衡机体活动会受到威胁4.【来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点37 易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来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点37 易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6.【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2月份检测考点37 易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中的水只来自组织液、淋巴B.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C. 溶质微粒越少,溶液的渗透压越大D. “空调病”“高原反应”是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7.【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37 易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的pH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 降低、CO2、Na2CO3B. 降低、乳酸、NaHCO3C. 升高、CO2、H2CO3D. 升高、乳酸、NaHCO38.【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考点37 易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1)准确把握细胞外液的内涵与外延:①“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②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内涵与外延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细胞外液相对于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而内环境相对于处界环境。
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2)内环境的成分: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2、CO2、胰岛素等;⑦其它如维生素、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抗体等。
(3)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载体蛋白;③呼吸酶;④H2O2酶;⑤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胞内酶) ⑥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
(4)特殊细胞的内环境:①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②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③组织细胞(指除血细胞、淋巴细胞和上述两种细胞之外的其它细胞,如肝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皮肤表皮细胞等)——组织液。
(5)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但红细胞不能。
(6)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①血浆pH的调节;②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③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④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
二.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4)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基础知识自主疏理1.细胞生活的环境(1)细胞外液(内环境):由○1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由○2 、○3 、淋巴等组成。
(2)细胞外液成分的比较①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4 ;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5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6 含量很少。
(3)细胞外液理化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与○7 、○8 的含量有关;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 H 为○9 ;温度:一般维持在○10 。
(4)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11 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12 作用,使各个○13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14 状态; (2)特点:内环境○15 和○16 处于动态平衡中。
3.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经典解释:在○17 和○18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2)主要调节机制:○19 调节网络; (3)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20 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均会遭到○21 。
(4)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22 的必要条件。
版本差异的内容4.维持血压稳态的负反馈调控过程(江苏教育版)5.不同浓度NaCI溶液中红细胞被破裂的判断标准(中国地图版)(1)完整红细胞:试管上部为澄清的NaCl溶液.下部因含红细胞而呈红色。
(2)部分红细胞破裂:试管上部的NaCl略带红色.下部含破裂红细胞呈红色。
(3)全部红细胞破裂:试管中的NaCl溶液带红色,试管底部可见红细胞碎片所形成的沉淀物。
校对:○1细胞外液○2血浆○3组织液○4相近○5蛋白质○6蛋白质○7无机盐○8蛋白质○97.35~7.45 ○1037℃○11物质交换○12调节○13器官、系统○14相对稳定○15成分○16理化性质○17神经调节○18体液调节○19神经—体液—免疫○20调节能力○21破坏○22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自主检测过关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B.氨基酸的缩合反应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 D.丙酮酸+水→CO2+氢+能量2.( 2007·湖南大联考)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可以进入②,然后进入④,再进入①,经①循环送至发炎部位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3.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右,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A.①葡萄糖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除那项外,下列事实都支持这一观点()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5.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方式进行的。
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的吸收。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只写字母)。
其中A中的水以方式进入消化道。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A和B的交换是通过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______ 。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_____ 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_____ 。
1.C。
解析:A发生于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B发生于细胞内核糖体,C项中抗毒素属于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于组织液,D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
2.A.解析:考查了内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3.D 。
解析: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是无法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的。
4.C.解析:C项是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不属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5.答案:(1)渗透(或自由扩散)脂肪成分(2)A、B、D 消化液(3)皮肤毛细血管壁(4)e可逆后者f单向(5)扩散作用和重吸收作用(6)大分子蛋白质●考点详解及类型讲解一、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具体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包括循环、泌尿、呼吸和消化系统;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不同。
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问题探究:1.外界空气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穿过多少层膜结构?1.11层2.单细胞生物有内环境吗?2.没有,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渗透压(l)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成因(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_决定的。
(4)与人体的健康:①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
②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营养不良使合成量减少;肾小球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
③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会患尿毒症。
2.酸碱度(l)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约在7. 35~7. 45之间。
(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_ , HPO42–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_、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1)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
(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3)与人体健康: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
问题探究:3.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为什么?3.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渗的速率降低4.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4.肾炎病人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大分子蛋自质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原尿随尿流失,致使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渗率下降,造成全身水肿三、内环境稳态及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1.内环境稳态(1)由于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而且毛细血管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问隙,因此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
(2)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
3.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1)在气体交换中的联系①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
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
②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2)在物质交换中的联系①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
问题探究:5.内环境的调节方式是什么?主要参与的系统有哪些?为负反馈调节,参与调节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6.什么叫反馈和负反馈?①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正反馈。
②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
四、血桨中的缓冲物质对血浆pH的反馈调节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主要有NaHCO3/H2CO3、(其比值为20:1)、Na2HPO4/NaH2PO4等。
它们对维持血浆pH的稳态起了重要作用,其反馈调节过程总结如下:(1)剧烈运动使大量乳酸进入血液时,会发生以下变化:C2H4OHCOOH+NaHCO3→C2H4OHCOONa(乳酸钠)十H2CO3H2CO3→H2O十CO2↑CO2可由肺排出体外,缓冲了体内产生的过多的酸。
(2)碱性物质(如Na2CO3)进入血液时,会发生以下变化:Na2CO3十H2CO3→2NaHCO3过多的NaHC03可由肾脏排出,从而缓冲了体内的碱性变化。
类型一内环境的概念例1.(06年广东)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
从概念内涵上看,内环境即是细胞外液,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②中的血红蛋白和④中递质小泡;从概念外延上看,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个部分;从组成成分的来源来看,内环境的成分一是来自消化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和维生素;二是来自经肺部气体交换得到的氧气;三是来自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激素、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
答案:A变式1.(07年上海)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解析: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中,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外界环境消化道中,只有A项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组织液)。
答案:A规律总结:1.混淆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如把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也作为内环境的组分,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血红蛋白则位于红细胞内。
2.把外环境理解成内环境,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直接相通连,都不属于内环境。
3.混淆递质小泡和神经递质概念,后者可在内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