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技术测量基础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2章技术测量基本知识及计量器具的使用
1.从尺身上读出游标零刻度线前指示的整度数。 2.判断游标上第n格的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对齐,确定“分”的数值,即 n×2′。 3.把两者相加就是被测角度的数值。
3 .测量范围
(1)0°~50°角
(2)50°~140°角
水平仪——用来测量被测平面相对水平面的微小角度 的计量器具。
电子式水平仪 水准式水平仪:条式、框式和合像水平仪
条式水平仪
框式水平仪
水平仪的原理 相对倾角:α=4″×n
【例】用一分度值为0.02mm/1000m(4″)的水平仪测量 一长度为600mm的导轨工作面的倾斜程度,测量时水平仪 的气泡移动了3格,问该的导轨工作面相对水平面倾斜了多 少?
测量四要素:
测量对象(长度、角度、表面质量等)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一、计量单位 二、测量方法 三、测量精度与测量误差
一、计量单位
二、测量方法
1.计量器具的分类 2.测量方法的分类
1.计量器具的分类 (1)量具
(2)量规
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二、百分表的分度原理与读数方法
百分表的测量杆移动1 mm,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使大 指针回转一周。刻度盘沿圆周刻有100个刻度,当指针转 过1格时,表示所测量的尺寸变化为1/100=0.01 mm,所 以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 mm。
如上页图所示的百分表,示值范围为0~10 mm,分度 值为0.01 mm。当大指针沿大刻度盘转动一周时,小指针 转动1格,测量头移动1 mm。因此,小刻度盘的1格分度值 为1 mm。读数时,先读小刻度盘的格数n,再读大刻度盘 的格数m,则测量值为(n×1+m×0.01)mm。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章测量技术基础一、重点名词测量误差随机误差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掌握量块的特性及量块的组合方法;2.掌握各种测量分类法的特点;3.掌握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测量误差的含义及其表示法;5.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类型及其处理原则;6.掌握随机误差的概念及测量结果的表示法;7.掌握测量误差的合成。
三、一般掌握1.掌握有关测量的概念;2.一般了解尺寸的传递系统。
88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单位是米(m),与国际单位不一致。
(╳)2.量规只能用来判断零件是否合格,不能得出具体的尺寸。
(√)3.计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
(╳)4.间接测量就是相对测量。
(╳)5.使用的量块越多,组合的尺寸越精确。
(╳)6.测量所得的值即为零件的真值。
(╳)7.通常所说的测量误差,一般是指相对误差。
(╳)8.多数随机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
(√)9.精密度高,正确度就一定高。
(╳)10.选择计量器具时,应保证其不确定度不大于其允许值u1。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ζ=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第2章 测量技术概论
读数机构由固定套筒和微分筒组成,如图所示。在固定套筒上刻 有纵刻线,纵刻线上下方各刻有25个分度,每个分度的刻线间距为1mm, 微分量具中测微螺杆的螺距一船都是0.5mm,微分筒圆周斜面上刻有50 个分度,因此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轴向位移0.5mm,微分筒 旋转一个分度时,测微螺杆移动0.01mm,故常用千分尺的读数值为 0.01mm。
长度量块的分等 量块按检定精度分为1~6 等,其中1 等精度最 高,6 等精度最低。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检定书列出的实测 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 误差,只包含检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 按“等”使用量块,在测量上需要加入修正值, 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分等: 按其测量不确定度分,以实测值作为工作尺寸 (常用) 分级: 按制造精度分,以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少用)
(几何量:长度、角度、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2、测量单位(标准量)
(物质形式:光波波长、精密量块、线纹尺、各种圆分度盘)
3、测量方法
(测量的类型、器具、主客观条件:测量者与测量环境等)
4、测量精度(不确定度)
十大计量(P24)
长度计量
技术测量或精密测量:几何参数的测量
对技术计量的基本要求: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量块的使用(组合)
长度量块的尺寸组合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可根据 实际需要,用多个尺寸不同的量块研合组成所需要的 长度标准量。为保证精度一般不超过4 块。量块是成套 制成的,每套包括一定数量不同尺寸的量块。
长度量块的尺寸组合一般采用消尾法,即选一块量 块应消去一位尾数。 如尺寸 46.725 使用83 块套的量块组合为:
计量器具
被测工件
基准量块
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工作长 度的高精度量具,其长度为计量器具的长度标准。
第二章第一节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如图,先测出L1、L2,再计算的中心距L=(L1+L2)/2。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三、测量方法的分类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从量具或量仪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 数值的一种方法。
直径尺寸可以用游标卡尺直接读出数值,如图中的直径d(14)。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三、测量方法的分类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通过读取 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何量数 值的方法。
量块 工件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三、测量方法的分类
4、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在一次测量中只测量一个几何量的量值。 综合测量:在一次检测中可得到几个相关几何量的综 合结果,以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如用螺纹环规综合检验螺 纹的合格性。
实例:用测量器具分别测出螺纹的中径、半角及螺距属单项测量;而用 螺纹量规的通端检测螺纹则属综合测量。
• 通用量具
用来复现一定范围内的一系列 不同量值的量具,按结构分为: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量规:
• 光滑极限量规
用来检验光滑圆柱形工件的合格性 环规
专门用来检验特定尺寸精度的外圆柱面的合格性
卡规
用来检验外平行面或其他外表面的合格性
塞规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 、计量的单位(续) 为了保证测量的正确性,必须保证测量过程中 测量单位的统一性。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确定 了以下法定计量单位:
角度计量单位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分为四类:
种类 量具 量规
标准量具 通用量具 光滑极限量规 螺纹量规 圆锥量规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解题过程
精品课件
阶段性实习训练三 零件角度测量
一、实训目的 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零件的实际角度
二、被测工件 三、量具
万能角度尺 四、方法与步骤 五、完成测量(填入数据)
精品课件
被测工件
测量方法与步骤
校对0位
α和β角的测量
δ角的测量
精品课件
γ角的测量
§2-5 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精品课件
一、计量的单位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三、测量方法的分类 四、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 五、测量误差
精品课件
一、计量的单位
精品课件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量具 量规 量仪 计量装置
精品课件
1.量具
量具
标准量具
通用量具
精品课件
2.量规 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
螺纹量规
精品课件
圆锥量规
3.量仪
相对测量
精品课件
2.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值。
单项测量——一次测量中只测量一个几何量的量
综合测量——一次检测中可得到几个相关几何量 的综合结果,以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精品课件
四、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
1.刻度间距c 2.分度值i(刻度值)
3.示值范围 4.测量范围 5.示值误差 6.校正值(修正值)
其他万能角度尺
Ⅱ型万能角度尺的结构与刻线图 1-直尺 2-转盘 3-定盘 4-游标 5-固定角尺
带游标放大镜万能 角度尺
带表万能角度尺
精品课件
带数显万能角度尺
二、正弦规
精品课件
检测示意 sin H
L
——正弦规放置的角度 H——量块组的尺寸 L——正弦规两圆柱的中心距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试卷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用杠杆百分表测量工件时,根据需要,杠杆测头可以在( )范围内转动任意一角度。
(2 分)A.90 °B.360 °C.180 °D.45 °2.关于校对量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分)A.校对量规是用来校对工作量规和验收量规的B.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的结构形式与工作量规的塞规相似C.因轴的精度比孔的精度要求高,故轴用量规有校对量规,孔用量规无校对量规3.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
(2 分)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4.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18mm时,游标上第9格刻线应对齐尺身上的第( )mm。
(2 分)A.24B.42C.51D.605.百分表校正零位后,若测量时长针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格,指向标有80的刻度线,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测头方向( )。
(2 分)A.缩进0.2mmB.缩进0.8mmC.伸出0.2mmD.伸出0.8mm6.如教材图2-31所示,用正弦规测角度时,当测量a点比b点低时,说明工件的实际角度比基本角度( )。
(2 分)A.大B.一样大小C.小D.无法判断7.关于量块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分)A.量块是没有刻度的平行端面量具,是专用于某一特定尺寸的,因此它属于量规B.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用不同尺寸的量块组合成所需的各种尺寸C.在实际生产中,量块是单独使用的D.量块的制造精度为五级:其中0级最高,3级最低8.下列计量器具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是( )。
(2 分)A.游标卡尺B.千分尺C.杠杆千分尺D.杠杆百分表9.为了保证使用精度,量块应( )检定。
(2 分)A.交回B.定期C.抽查D.不用10.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 )。
(2 分)A.校正千分尺的零位B.便于旋转微分筒C.限制测量力D.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二、判断题11.( )宽工作面平尺通过着色法来检验工件的直线度或平面度。
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
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学习目标:1、理解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量块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理解常用的机械式量仪,如百分表、杠杆千分尺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3、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器具,如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4、理解水平仪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应用。
5、了解塞尺、直角尺、检验平尺、检验平板和偏摆仪等的应用。
6、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检测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1、测量——将被测的几何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实验过程。
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等)●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直接用量具或量仪测出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先测出与被测几何量相关的其他几何参数,再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3、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从量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通过读取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和()四个要素。
2、检验是指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规定的()之内,从而判断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需得出(0.3计算器具按结构特点分为()、()、()、()四类。
4、测量方法的分类,按测量事实测量是否为被测量分为()测量和(),而直接测量又分为()测量和();被测参数的数量分为()测量和()测量。
5、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能测出的被测参数()、到()的范围。
6、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只要有()、()、( )和()等二、判断题1、在机械制造中,只有通过测量或检验判断为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2、测量检验的的区别是,测量能得到被测几何的大小,而检验只能却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合格,不能得到具体的量值。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章PPT课件
28种偏差值;
• 2)基本偏差系列中H(h)其偏差值为0;
• 3)若取JS(js)其偏差与0线对称。
• 即有: ES = EI = IT/2
•
es = ei = IT/2
• 此时的上、下偏差均可作为基本偏差使用。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 4)孔的基本偏差系列中,A~H的基本偏差
为下偏差, J~Z为上偏差。
轴
es ei
dmax
D(d)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 配合
• ——基本尺寸相同的孔与轴结合在一起时公
差带之间的匹配关系。
• 配合的间隙与过盈:
•
0 < D – d 获得间隙;
•
D – d < 0获得过盈。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 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公差带示意图
+
0
孔
-
轴 孔
孔轴
轴
基本尺寸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章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 一、尺寸与孔和轴 • 零件的配合均被认为是孔与轴的配合 • 孔与轴的定义: • 1、轴(d) • 狭义——零件的外圆柱表面 • 广义——具有被包容表面的零件(不一定是
圆),被包容面外没有材料。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 2、孔(D) • 狭义——零件的内圆柱表面 • 广义——具有包容表面的零件(不一定是
卸的频数来考虑选用。
• 孔有JS~N ,轴有js~n级基本偏差供选用。 • 受冲击力,负荷较重公差带的选取趋向过
盈(如 K~N );
• 一般受力、负荷较小公差带的选取趋向间
隙(如 js~k );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检测
测量技术 基础
第二节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 8.回程误差 • 回程误差是在相同条件下. 仪器正反行程在同一点被测量示值之差的
绝对值. 产生回程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有关零件之间存在间隙和摩 擦. • 9. 不确定度 • 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几何量的量值不能肯定的 程度. • 10. 修正值 • 为消除系统误差. 直接加到测量结果上的值. 称为修正值. 修正值的大 小等于未修正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 但正负号相反.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 2.量规 • 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 用以检验零件尺寸、形状、相互位置的专用
检验工具. 它只能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而不能测得被测零件的具体尺寸. 如光滑极限量规、螺纹量规等. 如图2 -6 所示. • 3. 量仪 • 量仪即计量仪器. 通常是指具有传动放大系统的、能将被测量的量值 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 按工作原理和结 构特征. 量仪可分为机械式、电动式、光学式、气动式. 以及它们的组 合形式———光机电一体的现代量仪.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 第三节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返回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知识
• 一、测量的概念 • 所谓测量. 就是把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
被测量的量值的实验过程. 设被测量为L. 计量单位为E. 则它们的比 值为: q = L / E. 因此. 被测量的量值可用公式表示为: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 一、计量器具的分类 • 计量器具(又称测量器具) 是指用于测量的工具和仪器. 可分为量具、
量规、量仪(测量仪器) 和计量装置等四类. • 1. 量具 • 量具通常是指结构比较简单、没有传动放大系统的测量工具. 包括单
第2章-技术测量基础
2.3.1 计量器具的概念与分类
测量器具是指:能直接和间接测出被测对 象量值的测量装置。它是测量仪器和测量 装置的统称。
首页
上一节
下一节
量具
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 的计量器具
量块、 线纹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规
检验零件要素实际 尺寸和形位误差综 合结果
光滑极限量规 螺纹量规 位置量规
计量仪器
能将被测量的量值 转换成可以直接观 测的指示值和等效 信息。
- 1.005 …………第一块量块尺寸
35.74
- 1.24 …………第二块量块尺寸
34.5
- 4.5 …………第三块量块尺寸
30.0 …………第四块量块尺寸
为扩大量块的应用范围,可采用量块附件,量块附件中有 夹持器和各种量爪。量块及附件装配后,可用于测量外径、 内径或精密划线。
返回
注意:量块的组合方法及原则 组合原则
返回
2.2长度基准与长度量值传递 系统
在使用组合量块时,为了减小量块组合的 累积误差,应尽量减少使用的块数,一般 不超过4∽5块。为了迅速选择量块,应根 据所需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字选择量块,每 选一块至少减少所需尺寸的一位小数。
例1: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选取尺寸为38.935mm量块组,其选取方 法为:
第二章 技术测量基础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
二.量块(长度)
5.量块的组合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
二.量块(长度)
6. 量块的作用 1)作为尺寸传递的长度标准,将国家的长度基准按照一定的 规范逐级传递到机械产品制造环节,实现量值统一。
2)计量仪器示值误差的检定标准,检定量仪的示值误差。 3)比较测量时以量块为基准,用测量器具比较量块与被测尺 寸的差值。
2)必须从同一套量块中选取,决不能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量块中混选。
3)组合时,不能将测量面与非测量面相研合。 4)组合时,下测量面一律朝下。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
二.量块(长度)
5.量块的组合
例如:要组成28.935mm的尺寸,采用83块一套的量块。 28.935………量块组合尺寸 -1.005…..第一块量块尺寸 27.93 -1.43……..第二块量块尺寸 26.5 -6.5………第三块量块尺寸 20 -20…………第四块量块尺寸 0
测量技术基础
在机械制造业中,对加工完成的零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实现其互换性而进 行判断与确定的一种手段。 主要是研究对零件的几何量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 长度、角度、几何形状、相互 位臵以及表面粗糙度等
国家标准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测量技术是实现互换性的保证 。
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
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章
第一节 概述
测量技术基础
3.测量过程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如下四个要素: (1) 测量对象 在几何量测量中,被测对象是指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二章
接触的压力。
第二节 常用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四、长度测量中常用量具
游标类量具:是利用游标读数原理制成的一种常用量具。将主尺刻 度(n-1)格宽度等于游标刻度n格的宽度,使游标一个刻度间距与 主尺一个刻度间距相差一个读数值。游标量具的分度值有:0.1、 0.05、0.02mm三种。
不内缩方式:验收极限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和 最小实体尺寸,即安全裕度A=0。(用于非配合和 一般公差的尺寸)。
第二节 常用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3,计量器具的选择
计量器具的选择应按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U来进行,U 由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和测量时的温度、工件形状误 差以及测力引起的误差u2等所组成。U1=0.9U, U2=0.45U,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 。
内径百分表
第二节 常用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台式投影仪
卧式测长仪
第二节 常用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激光干涉仪
第二节 常用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三坐标测量机
第二节 常用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五、测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测量精度 测量成本 被测工件的结构特点 被测工件的检测数量
通常计量器具的选择可根据标准进行。对没有标准 的其它工件检测用的计量器具,应使所选用的计量 器具的极限误差约占被测工件公差1/10~1/3,其 中对低精度的工件采用1/10,对高精度的工件采 用1/3或1/2。
整其它计量器具或作为标准用来与被测工件进行比较。 如:量块,线纹尺等。
极限量规: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不能得出被检
工件的具体尺寸,但能确定被检工件是否合格。如:螺 纹通规,螺纹止规等。
计量仪器:将被测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
第二章技术测量基本知识与常用计量器具
度量指标是用以选择和使用计量器具、研究和判别测量方法正确 性的依据。
第一节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1.刻度间距(刻线间距)计量器具标尺上两相邻刻线中心的距离。 2.分度值(刻度值或读数值)计量器具标尺上每一刻度间距所代表 的被测量的数值。 3.示值范围 计量器具标尺上所显示或指示的起始值到终止值的 范围。 4.测量范围 计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 围。 5.灵敏度(放大比)计量器具对被测的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第二节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
表2-4 其他游标量具
第二节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
表2-4 其他游标量具
第二节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
图2-3 带表卡尺 1—量爪 2—百分表 3—毫米标尺
第二节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
图2-4 数显卡尺 1—下量爪 2—上量爪 3—游框显示机构 4—尺身
第一节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3)量仪 将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示值) 或等效信息的计量器具,一般具有传动放大系统。 1)机械式量仪 用机械方法实现原始信号转换的量仪,如指示表、 杠杆齿轮比较仪等。 2)光学式量仪 用光学方法实现原始信号转换的量仪,如光学计、 工具显微镜等。 3)电动式量仪 将原始信号转换为电量形式信息的量仪,如电感 比较仪、电容比较仪、干涉仪等。
第二节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
6.量块的使用方法 量块的使用方法可分为按“级”使用和按 “等”使用两种。
二、游标量具
利用游标和尺身相互配合进行测量和读数的量具称游标量具。 1.游标卡尺的结构形式和用途 游标卡尺简称卡尺,最常用的三 种见表2-2。
表2-2 常用的游标卡尺(单位:mm)
测量基础知识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测量器具的示值直接反映被测量 量值的测量为绝对测量。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轴径。将被测量与一个标准量值进行比较得到两者差值 的测量为相对测量。如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为相对测 量。 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产品加工完成后的测量为被动测 量;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测量为主动测量。被动测量只能 发现和挑出不合格品。而主动测量可通过其测得值的反 馈,控制设备的加工过程,预防和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Page 13
第四章 测量误差 ①测量器具:测量器具设计中存在的原理误差,如杠杆机 构、阿贝误差等。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也会引起其示 值误差的产生。例如刻线尺的制造误差、量块制造与检定 误差、表盘的刻制与装配偏心、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误差、 齿轮分度误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准件的误差,如刻线 尺和量块的误差,它是测量器具误差的主要来源。
Page 11
Page 12
第四章 测量误差
由于测量过程的不完善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将导致测得 值的分散入不确定。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正确分析测 量误差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测得值进行必要的数 据处理,获得满足一定要求的置信水平的测量结果,是 十分重要的。 测量误差定义:被测量的测得值x与其真值x0之差,即: △= x -x0 由于真值是不可能确切获得的,因而上述善于测量误差 的定义也是理想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比被测量 值的可信度(精度)更高的值,作为其当前测量值的 “真值”。 误差来源:测量误差主要由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 环境和测量人员等方面因素产生。
Page 10
第三章 测量方法分类
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测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件表面接 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的测量为接触测量。如用光切 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即属于非接触测量。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章
2.1 长度计量单位精确度,但无
法直接用于生产 ,因此,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量值传递系统, 将米的定义长度一级一级地、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所使用的计 量器具上,再用其测量工件尺寸。 2、实体基准: • 就是把光波波长作为实物反映出来的基准物体。 • 常见的实物计量标准器有
锈脂存于干燥处。
2.2 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2.2.1 测量器具的分类:
按测量器具的结构特点可以分为:
伤,影响其粘合性。 3) 分清量块的“级”与“等”,注意使用规则。 4)所选量块应用航空汽油清洗、洁净软布擦干,待量块温度
与环境温度相同后方可使用。 5)轻拿、轻放量块,杜绝磕碰、跌落等情况的发生。 6) 不得用手直接接触量块,以免造成汗液对量块的腐蚀及手
温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7)使用完毕,应用航空汽油清洗所用量块,并擦干后涂上防
2.1 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
划分角度 工作尺寸 包含误差
量块的“级”与“等”
级 成批制造 标记在量块上的标称尺寸 包含其制造误差
等 单个检定 检定后的中心长度 包含了检定时的测量误差
结论
同一量块而言,量块按“等”使用时其精度比按“级”使用要 高,并且能在保持量块原有使用精度的基础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2.1 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
(2)量块的用途 a. 用于尺寸传递; b. 体现测量单位; c. 检定和校准计量器具; d. 比较测量中,用于调整仪器零位; e. 也可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划线和精密机
床的调整。
2.1 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
(3)量块的精度(级) a.量块按制造精度分 6级,即00、0、1、2、3和K级,
2.1 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测量技术领域和技术监督工作中,常用到: 检验:确定被检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从而判断 其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通常用无刻度量具来判断被检对 象的合格性,不能得到具体数值。 检定:为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器具的 检定规程的全部过程。
2.1.2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
1.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1983 年规定:1m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 792 458s的时间间隔内 的行程长度。 在实际中, 通常经过工作基准—线纹尺和量块,将长度基准 的量值逐级传递到生产中的计量器具和零件上去。
xi x 3
剔除方法:通常用重复测量或改用另一种测量方法加以核 对。
4.测量精度的分类
系统误差与 随机误差对 测量结果的 影响:
在测量领域中把精度分类为: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随机误差 小,精密度高。 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系统误差 小,正确度高。 准确度(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综 合的影响程度。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小,准确度高。
2.1.3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1.计量器具
(1)计量器具的分类: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按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又分为: 1)基准量具:校对或调整计量器具,或作为标准尺寸进行相 对测量的量具,如量块。 2)通用计量器具: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示值或 等效信息的测量工具。 游标类量具:游标卡尺、游标高度尺等。 螺旋类量具: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 机械式量仪:百分表、齿轮杠杆比较仪、扭簧比较仪等。 光学量仪:光学测角仪、光栅测长仪、激光干涉仪等。 电动量仪:电感比较仪、电动轮廓仪、容栅测位仪。 气动量仪:水柱式气动量仪、浮标式气动量仪。 微机化量仪:微机控制的数显万能测长仪和三坐标测量机
n
例2.1
2.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 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分为: 定值的系统误差:千分尺的零位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变值的系统误差: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量长丝杠的螺距误 差时,由于温度有规律地升高而引起丝杠长度变化的误差. 上述误差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规律已被确切掌握了的系统误 差,也叫已定系统误差。 未定系统误差:不易确切掌握误差大小和符号,但可估计其 数值范围。
量块按检定精度由高到低分为1~6共六等。“等” 是根 据量块的中心长度的测量极限误差、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 和研合性等指标划分的。 各等量块的测量总不确定度①和长度变动量允许值②见表
(3)量块的使用和检验
量块精度分级又分等,其目的是借助高精度的测量方法, 来弥补制造精度的不足。 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即不计量 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但它们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 使测量精度受到影响,但因不需加修正值,因此使用方便 。 按“等”使用时,是用量块经检验后所给定的实际中心长 度尺寸作为工作尺寸。但在检定量块时,不可避免地存在 一定的测量方法误差,它将作为测量误差而被引入到测量 结果中。 因此,在高精度的科学研究、测量工作中应按等使用,而 在一般测量时可按级使用,以简化计算.
1985年3月,我国 采用国际计量标 准,用碘吸收稳 频的0.633μm氦 氖激光辐射波长 作为国家长度基 准。
2.角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
角度的基本单位是弧度,角度计量也属于长度计量范畴( 弧度用长度比值求得) 。 在实际应用中,为稳定和测量的需要,仍需建立角度量值基 准及角度量值的传递系统。
3.量块
量块按一定尺寸系列成套生产,国家标准规定了17种成套 的量块系列。
使用组合量块校对或测量时,为获得较高尺寸精度,应以最 少的块数组成所需的尺寸。 如:组成尺寸38.965mm,使用83块一套的量块。
(2)量块的精度
GB6039-85将量块的制造精度从高到低分为00、0、1、2、 3和标准级K共6个级别。“级”是按量块的中心长度的极 限偏差(±) ① 、长度变动量允许值(量块长度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差) ② 、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粗糙度及量块的 研合性等质量指标划分的。
测量力:测量过程中,计量器具与被测表面之间的接触 力. 示值误差:计量器具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示值变动性: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 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其读数的最大变动量. 回程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往返 两个方向测量时,量仪的示值变化. 不确定度: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时,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 对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
(2)随机误差的评定:
正态分布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y:概率密度;δ:随机误差;σ:标准 偏差 2 2 1 y e 2
2
δ=0时, ymax 1 / 2 ymax与σ成 反比,σ1< σ2 < σ3,所以标准 偏差σ表征了随机误差的分散程 度,即测量精度的高低。
标准偏差σ为: xi:某次测量值; x :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n:测量次数, n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2.2.1 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1.测量误差δ(绝对误差):测得值(x)与被测量真值(Q)之 差。 δ = x- Q Q=x±δ
测量真值可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来代替。 相对误差ε:为测量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被测量真值之 比。即:
Q
100%
x
100%
通常用线膨胀系数小、线质稳定、耐磨、不易变形的材料 制成。主要形状是长方体,上、下两测量面之间的距离为 其工作尺寸,是一种无刻度的标准端面量具。 作用: 尺寸传递系统中的 中间标准量具; 在相对法测量时作 为标准件调整仪器 的零位; 也可用它直接测量 零件。
(1)量块的尺寸:
量块长度:是其一个测量面上任意一点到与另一个测量面 相研和的平晶表面的垂直距离。 量块的中心长度:是测量面上中心点的量块长度L。 标称长度(量块长度的标称值):量块上标出的数字。 尺寸<6mm,长度标在测量面上;尺寸≥6mm,长度标在非测量 面上。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器具误差:由测量器具的设计、制造、装配和使用 调整的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基准件误差:作为标准量的基准件本身存在的误差.如: 量块的制造误差。 测量方法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不完善(包括计算公式不 精确、测量方法选择不当、测量时定位装夹不合理)所 产生的误差。 环境条件引起的误差:测量时的环境条件不符合标准条 件所引起的误差。 人为误差:人为原因所引起的误差。
2.1 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2.1.1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主要研究对零件的几何量(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 何形状和相互位臵误差等)进行测量和检验,以确定机器或 仪器的零部件加工后是否符合设计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测量: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即将被测 量x与测量单位E或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 者比值的过程。q(测量值) = x / E 一个完整的几何测量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被测对象:零件的几何量。 计量单位:几何量中的长度、角度单位。 测量方法: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 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即测量结果的可靠 程度。
x x 2
i
i 1
1 x n
i 1
x
i
n 1
随机误差出现在(- δ,+ δ)内的概率为:
若令 t
1 p yd 2
则:
p 1 2
e
- 2 2 2
d
-t 2 t2 t t 2 dt 2 e e 2 dt 2 t 2 0 t
(2)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表征器具性能和功用的指标,也 是选择和使用计量器具的依据。 分度值(i):计量器具刻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 量值之差(最小刻度)。 刻度间距(a):量仪刻度尺或度盘上两相邻刻线的中心距 离,通常a取1~1.25mm. 示值范围(b):计量器具所指示或显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 的范围. 测量范围(B):在允许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量零件 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灵敏度(K):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K=△L(被观测变量的增量) /△x(被测量的增量) 灵敏限(阀):能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觉察变化的被侧量 的最小变化值.
t 称为拉普拉斯函数.
t
1 2
通常把相应于臵信概率99.73% 的±3σ作为测量极限误差,即:
t2 t e 2 dt 0
lim
3
为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采用多次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 为测量的结果. 3
lim x x
其中算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
x
2.2.2 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
按性质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1.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 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误差。 (1)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和特性:大量实践的统计分析表 明,随机误差的分布曲线多呈正态分布.其分布特性为: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对称性: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有界性:在一定的条件下,随机误差的 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 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在实际测量中,应设法避免产生系统误差。若难以避免, 应设法消除或减小,其方法有: 从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消除; 用加修正值的方法消除:事先用更精密的标准件检定其 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偏差,然后将此偏差作为修正值在测量 结果中予以消除。 用两种测量法测量,产生的系统误差的符号相反、大小相 等或相近,可用两次读数取平均值法消除; 利用被测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如:多面棱体的各角度之 和是封闭的,即360度。
立式测长仪工作原理
工作台1上放臵被测件2,通过测量 轴体4上的可换测量头3与被测件接 触测量。测量轴体4是一个高精度圆 柱体,在精密滚动轴承支持下,通 过钢带8,滑轮9,平衡锤12和阻尼 油缸13完成平稳的轴向升降运动。 配重7用来调整测量力。 测量轴体的轴线上固定有基准 标尺(玻璃刻尺)5,其上有l01条刻 线,刻度间隔为1mm。由光源11发出 的光,经透镜10,再透过基准玻璃 刻尺,将毫米刻线影象投射入螺旋 读数显微镜6,进行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