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查找参考文献的方法
查找参考文献的方法
查找参考文献的方法有多种,以下列举三种常见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
1. 抽查法: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与项目文献信息可能出现或出现多次的相关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
2. 顺查法:采用检索系统,例如知网、百度学术等,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进行文献信息检索。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
举例来说,某一特定研究课题的起始年份已知,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整个过程,然后利用顺查法,逐步地从开始到现在。
3. 倒查法:与顺查相反,倒查法是指从新到旧,从近到远,运用反时序检索工具对文献进行检索。
这种方法集中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上,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获得新的信息。
方法二:追溯法
它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信息来源,并通过在已有文章末尾列出的参考文献逐个查找,基于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相关文献。
方法三:综合法(又称循环法)
也就是直接法和追溯法的结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查找参考文献的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建议请教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文献的分类与意义
文献的分类与意义文献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和表达,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文献的分类与研究,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文献的分类方法,探讨文献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一、文献的分类方法根据内容、形式和来源等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文献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分类方法:1. 按内容分类:根据文献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可以将文献分为科技文献、社会科学文献、人文文献等。
科技文献主要涉及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科学文献则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人文文献则主要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的内容。
2. 按形式分类:文献的形式可以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告、专利等。
图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文献形式,它以纸质或电子版的形式出版并收藏;期刊则是定期出版的专门刊物,供研究人员互相交流和发表研究成果之用;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性写作,用于评定学位授予的标准;报告一般指研究机构或个人对某个研究课题进行的详细阐述和总结;专利则是对发明或创新的保护和鼓励,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3. 按来源分类:文献的来源可以分为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
一手文献是由原始创作者发布的原始资料,如科研成果、实验数据等;二手文献则是在一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综述性文献。
二、文献的意义文献作为一种记录和传播知识的工具,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促进学术交流与研究进展:文献集结了大量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为学者之间交流和互相启发提供了平台。
通过学术文献的阅读和引用,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前沿领域的进展,促进新的研究方向以及深化研究成果。
2. 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文献承载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保存并传承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
通过研读古代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3. 支持决策和实践:文献中蕴含着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文献名词解释
文献名词解释
文献是指已经出版的书籍、期刊、报纸、杂志、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等印刷品或电子文本,是研究学术问题时参考的重要素材。
文献不仅记录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为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基础。
文献名词解释如下:
1. 书籍:是同一作者编写或由同一单位指导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学术性作品,包括教科书、研究专著等。
2. 期刊:是定期出版,以文章为载体,面向特定学术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的出版物。
包括学术期刊、科技期刊、文学刊物等。
3. 报纸:是定期出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物,主要用于传播时事新闻、社会信息等。
4. 杂志:是以图文并茂,多样化主题为特点的周期性刊物,面向广大读者群体的文化娱乐产品。
5. 学位论文:是为了获得学位而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的长篇论文,一般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等。
6. 研究报告:是研究项目或计划完成后所做的总结和总结报告,主要用于研究成果的交流和推广。
7. 会议论文:是学术会议上发表或讨论的学术论文,主要用于学术研究领域的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
8.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术领域或某一个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文献调研和总结,旨在对该领域进行梳理和把握。
9. 引用文献:是在论文、报告或其他学术作品中对其他已经发表的文献内容进行引证,以支持自身研究发现的合法性和可靠
性。
10. 参考文献:是在论文、报告或其他学术作品中列举出曾经阅读或参考过的文献,以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文献的基础知识
二次文献
例如:检索工具:书目、 索引、文摘、辞典等。
三次文献
指在有关的一次文献 或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分 析、综合提炼、重组而形 成的再生文献。又称“参 考性文献”或“研究文献 的文献”。
例如:文献指南、百 科全书、综述、述评 等。
特点: a 内容上的综合性 b 功效上的参考性
综述
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地 介绍和评述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和 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今 后的发展进行预测,或对有关问题提出中 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会议文献
指在各种学术会议、 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论 文和报告,它是最新研 究成果公布于世的一种 主要方式。
专利文献
是指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文 件的统称,其内容集技术、经济、 法律于一体。包括专利说明书、专 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 具以及有关专利的法律性文件。
标准文献
标准是按规定程序制订, 经权威机构公认或主管部门批 准的在特定范围内执行的规格、 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件。
什么是参考文献?
作者在撰写论文或专著时,在某一 学科问题研究上援引了他人或前人的相 关文献,就必须进行标引,并按照一定 的格式著录,形成文后的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的作用
★ 注明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 反映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
★ 表明学科的继承性。
★ 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 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文献信 息,推动资源共享。
期刊
特点 a、期刊以品种为单位形成知 识流; b、内容新颖、及时、广泛, 但不如图书成熟; c、期刊一般不修订再版。 d、科技期刊 是最重要的一次 文献。
核心期刊认定的标准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 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 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 告》,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 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 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不定期出版),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 标综合评估。
查阅文献的方法
查阅文献的方法
查阅文献的方法
一、综合性文献检索
1、收集信息
在收集信息之前,需要确定主题和搜索领域。
可以通过参考书籍、站点或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2、开展检索
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从国内外各类文献数据库中寻找有关文献,一些典型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I(Engineering Index)、CSA(Compendex)等,也可以在学术搜索引擎中搜索,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
3、分类整理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利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些信息分门别类的列出来,针对每篇文献进行摘要,体现文献的主要内容,以便于以后查找、进行分析。
二、专题性文献检索
1、了解主题
在进行专题性文献检索之前,需要先了解专题的相关信息,例如,专题的基本原则、研究进展情况、对象等等。
2、确定搜索策略
针对不同的专题,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搜索策略,例如在采用联想搜索的时候,可以首先搜索专题的一般概念,然后结合其他关键词等
来进行搜索,以找出最相关的文献。
3、查询文献
搜索的结果可以采用从宽到窄的搜索原则,不断扩大关键词搜索范围,从而找出更多有用的文献。
1文献定义
1文献定义:文献是以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将信息、知识记录或描绘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文献包括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标准、学位论文、会议文件、政府出版物、样本、微缩资料、视听资料、机读型资料等。
2图书:最早的定义是图书是记录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工具。
图书文献是人类记录和传播知识或情报的信息载体。
3期刊:期刊,也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它的内容通常是围绕某些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是由许多短篇编辑而成的。
每期有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
期刊比图书出版周期短,内容新能及时反映最心动科技知识,研究成果和文学艺术的最新作品。
4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也称重点期刊,这种期刊上的科技情报密度较大,所含的情报数量较多,质量较高;所刊登的论文寿命较长,借阅率和被引用率较,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5科技期刊:除具有期刊的条件外,主要是报道内容上有学术性,通讯性,消息性,资料性和科普性等五种。
6科技报告:是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或关于某项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总结报告。
1)AD报告:是美国军事系统的报告,专门收集美国陆海空三军的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大专院校,外国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军事部门翻译的各国的部分文献。
2)PB报告:是政府部门的报告,它的资料来源,除了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国掠夺之外,主要是从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军事科研与情报部门;公司企业及承包单位;高等院校,实验室,研究所,国外研究机构等获得,其内容在六十年前包括基础研究,生产技术,工艺材料,尖端科学技术的探讨等方面。
在60年代以后PB报告的内容已主要是侧重民用工程技术方面,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而航空,电子,原子能,军械等文献则收入很少。
3)NASA报告:是国家宇航天局的报告。
它的来源是他的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承包公司,企业和大学资助单位等,他收集的内容有科研成果,技术总结报告,专业技术文件,实验报告,数据资料,会议文献,实验成果资料,进展报告,年度报告,技术译文,专题文献目录等4)Doe报告:最早是AEC报告是原子能委员会的报告。
文献的名词解释
文献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使用文献这个词。
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它的作用呢?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文献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其在学术界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文献的定义文献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记录人类知识的方式,包括书籍、报纸、期刊、论文、报告、档案、法规、法律文件等。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记录了人们的思想、理论、实践和经验,通过文献,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脉络,深入了解人类的智慧。
二、文献的分类根据内容和形式,文献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其中,学术文献是研究者在特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包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学位论文等。
除了学术文献,还有政府发布的文件、公司的年度报告、司法文件等业务文献,以及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不同类型的文献在内容和应用上有所不同,但都是记录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文献的价值文献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文献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渠道,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通过接触文献来获取到各个领域的知识。
其次,文献记录了过去的经验和智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资源。
通过学习和研究文献,我们可以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发展和进步。
此外,文献也是人类文化传承和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分享文献,不同的人和群体可以相互了解,促进共同发展。
四、文献的利用文献的利用将其价值最大化。
学术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动态,发掘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的工作。
此外,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文献来制定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市场文献来指导经营,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整理报道文献来传递信息给读者。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文献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个人素养。
五、文献的困境然而,尽管文献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由于文献的海量和分散性,获取和整理文献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
其次,由于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快速更新,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变得更加重要,而评估文献的质量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文献的概念整理
1、文献的概念:今天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具有四个要素,即知识内容、载体、记录符号和记录手段。
2、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3、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如私人笔记、底稿、手稿私人通信等。
主要特点:内容新颖、难以获得。
4、按文献的出版类型可分为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报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等。
5、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6、7、文献检索途径(1)分类途径:指按文献所属的学科性质检索文献的途径(2)主题途径:通过文献资料的内容主题进行检索的途径(3)著者途径:根据已知著者姓名查找文献的一种途径,依据的是著者索引(4)题名途径:根据文献的题名来查找文献的途径,依据题名索引5)序号途径:以文献的编号为特征进行编排和检索的途径。
常用的检索工具有“报告号索引”、“专利号索引”、“合同号索引”、“入藏号索引”等。
6)其他途径:有些检索工具还有一些特殊索引,可以通过特殊索引找到所需文献的线索。
例如:《化学文摘》有“分子式索引”,《科学文摘》有“图书索引”、“会议索引”等等8、信息资源及其特点: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作为一个术语,由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提出并很快流行。
不同学科的不同学者对信息资源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可以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含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因素。
狭义的信息资源只限于信息本身,是指各种载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和数据库等。
9、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全称叫信息存储与检索。
10、信息检索的类型与特点(一)按存储和检索的内容分为:(1)文献检索:以文献(包括文摘、题录或全文)为检索对象,分为手工式检索和计算机化的文献检索。
文献
一、什么是文献?文献按其出版形式划分为哪几个类型?(10分)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按出版形式可以分为图书、连续出版物、档案、实物资料以及电子出版物和其他资料,如谱谍、碑刻拓片、图录、表册等。
二、什么是数据库?按其内容可以分为那几个类型?(15分)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按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数据库分为以下三大类:1、参考数据库是能指引用户到另一信息源获取原文或其他细节的数据库;2、源数据库指能直接提供所需原始资料或具体数据的数据库。
;3、混合型数据库指能同时存贮多种类型数据的数据库。
按数据结构来分类,有三种:1、层次式数据库2、网络式数据库3、关系式数据库三、什么是核心期刊?(15分)核心期刊是本专业或学科最权威的一类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价值更高,跟准确。
对查准有帮助。
四、简述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15分)(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与检索手段。
(3)确定检索途径与拟定检索式。
(4)实施式检索操作。
(5)检索结果的评价与获取原始文献。
五、检索中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那几个?其含义如何?(15分)1)逻辑“与”用“AND”或“ *”表示.用于连接概念交叉和限定关系的检索词,功能:以缩小检索范围,有利于提高查准率.我的论文主题是“小学识字教学的人文因素的发掘”.如:在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识字教学*人文因素”表示查找的主题词既包括识字教学,也包括人文因素,搜索结果有1条记录,它是“在识字教学中开掘汉字文化”2)逻辑“或”用“OR”或“+”表示.用于连接并列关系的检索词,功能:以扩大检索范围,防止漏检,有利于提高查全率.如:“识字教学+人文因素”,表示包括识字教学或者人文因素的所有材料,在中文期刊网上的搜索结果有1580条.3)逻辑“非”用“NOT”或“—”号表示,但在检索词为英文时,建议使用“NOT”,以避免与词间的分隔符“-”混淆.用于连接排除关系的检索词,功能:即排除不需要的和影响检索结果的概念,以提高查准率.如:“识字教学-人文因素”表示所查找的材料包括识字教学不包括人文因素.六、掌握文献常用的方法是什么?(15分)1、直接法(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发2、追溯法3、综合法七、试举出一种查找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工具。
文献的意思解释
文献的意思解释
"文献"通常指的是书籍、文章、论文、报告、法规、期刊、报纸等书面材料的总称。
它们是记录、表达、传达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具体解释如下:
1.书面材料:文献是指以书写、印刷、绘图等方式记录下来的文
字或图像的载体。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印刷出版物、手稿、电子文档等形式。
2.知识传递:文献是一种传递知识、信息和观点的方式。
通过书
写和阅读文献,人们可以获取、传递和分享各种知识。
3.多种形式:文献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书籍、期刊、论文、报
告、法规、演讲稿等。
这些形式可以涵盖各种主题,从学术研究到实用技术,从文学作品到历史资料。
4.学术研究:在学术领域,文献经常用于支持研究工作。
学者通
过查阅先前的研究成果、理论、实验结果等文献,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5.信息检索:在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地,人们可以进行文
献检索,以找到与特定主题或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总的来说,文献是记录和传递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学术、文化、科学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点
复习大纲1、文献的定义及其演变如何?答: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演变:(1)结绳记事: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或文字取代(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
(3)树皮画、帛、金、竹简等作为载体记录文献。
⑷纸质文献,活字印刷术产生⑸非纸制文献,如光盘等2、文献的一般性质和社会功能如何?答:一般特性:信息性:也称情报性、知识性,就是把知识外化了,是文献的立命之本。
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录知识,不断地生产出各种文献;另外为了促进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不断地阅读各种文献,增长知识和才干。
文献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知识性,有了这一性质,它才能具有保存和传递的价值,也才能发挥文献在人类各种活动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载体性:文献要外化就需要载体,物质的形态,它是奠定其它性质的物质基础符号性/记录性:通过这个性质将内容和载体连接起来(客观实在性)文化性:所有人类文化活动都是文明的活动可交流性:有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智力资源性:因为文献可反复利用价值模糊性:表现在其内容,由语言和文字的交流时效性:时效性越强,就越有价值,要强调适用性总而言之: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形势复杂、文中多样,内容日趋分散于交叉重复,时效性增强,新陈代谢频繁。
社会功能:文献的记录——存储——积累功能;文献的交流传递功能;文献生产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文献的质量是衡量社会文明的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简述国内外文献定义的流派。
答:国内:早期:《论语、八俏》: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郑玄和朱熹的释义:文,典籍;献,贤也马端临《文献通考》特点:广义,图书,典籍,书籍交互使用;狭义,经文的史料现代:⑴载体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叫文献,这是文献的一般性定义⑵知识论:文献即知识,一切知识即文献,一切记录的内容都是文献。
什么是文献
什么是文献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
1.文献最有效手段的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最基本的手段。
2.古人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从而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更为广泛,速度也更快了,从文献中汲取的内容、利用知识来贡献社会,推动了社会文明的相对发展。
3.文献可直接查看、方便地阅读,根据载体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其中最基本方式是印刷型,但是还有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
文献的名词解释
文献的名词解释文献是指所存储在书籍、期刊、报纸、论文、史书等载体中,具有一定价值并被认为是可供参考、引述或研究的文字资料。
在学术领域中,文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研究过程中用于支持论点、论证观点、引用数据的来源。
本文将从定义、种类和重要性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详细解释。
一、定义文献是指那些被记录、起草或印刷下来的文本作品。
它可以是科学技术类的著作、历史学家的史书、诗人的诗篇、政治学家的政策论文等等。
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中,文献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科研项目等。
通过文献的引用,可以将研究定位于特定的知识领域,并引导研究工作的深化。
二、种类根据研究对象和形式,文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专著:由单个的作者或团队撰写、编辑的完整书籍,通常以某个学科领域为主题。
2、词典和百科全书:囊括了学科领域内的术语、定义、概念和解释。
词典和百科全书虽然不是专门的研究成果,但是它们可以作为快速有效的参考工具被广泛使用。
3、文集:由不同作者的多篇论文组成,通常以某个特定学科领域或主题为主题。
4、期刊文章:由多名作者撰写的论文,通常发表在定期出版的专业期刊中。
它们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学术出版物,为不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机会来公开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5、会议论文集:由参加某个研究领域会议的与会者提交的论文组成。
此种类型的文献通常涵盖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三、重要性文献作为学术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以下是文献的几种重要作用:1、为研究工作提供可靠基础:文献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因为它们已经经过了审查和认证。
这些记录了一些事实和知识的文献可以作为研究的基础,并促进其深化。
2、支持论证与证明:文献提供了人们在进行某个研究时所需要的支持。
当研究人员需要支辩论点或证明结论时,他们可以依靠文献支持自己的观点。
3、作为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载体:许多文献承载了样本和知识,如文学和历史学,它们记录了很多文化和历史成果,并且有助于后人了解过去的文化和历史成就。
参考文献的分类
参考文献的分类
1. 学术论文:主要指已被出版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作者通常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者和专家;
2. 报纸文献:主要指当前新闻发生时,由各类报纸发表的文章;
3. 会议文献:指参加某一学科领域国内外组织的学术会议与工作研讨会,并发表的论文或报告;
4. 报告文献:指在社会实践中,模拟一种实际情况,探讨经济发展或社会变革问题,呈现成书面报告;
5. 专著文献:就是把某个学科领域(或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文献编撰成书的出版物,叫做“专著”;
6. 综合资料文献:一般可分为杂志和百科全书,是收集整理有关个人、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事件、事物的各类文献的出版物;
7. 网络文献:主要指互联网的内容,如网络新闻、百科类、博客类、报告类等;
8. 档案文献:主要指国外档案馆和机关领导、负责人、重要官员等著作文献。
文献定义
文献定义1. 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宋陆游《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2. 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清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虽长老无存,文献莫考,而耳闻目见颠未可述,吾之忠贤子弟,其益绍前烈,共思葛蕾之诗。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辄掌录之。
”鲁迅《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
”[1]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
起源(1)“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
[2] 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
《虞夏书·益稷》也有相关的引证说明“文献”一词的原意是指典籍与宿贤。
(2)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
基本含义编辑演变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快速概括文献
快速概括文献摘要:1.文献阅读的重要性2.快速概括文献的方法3.实际操作步骤4.提高概括能力的建议5.总结正文:在学术研究和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以便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然而,仅仅阅读文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能够快速概括文献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快速概括文献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提高文献阅读效率。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了解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空白、找到研究切入点。
此外,文献阅读还有助于我们拓展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快速概括文献的方法1.抓住文献的核心观点:在阅读文献时,要关注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找出文章的核心思想。
2.提炼文献的结构:分析文献的框架,了解篇章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献内容。
3.关注文献的结论:文献的结论往往总结了研究成果,通过梳理结论,可以快速了解文献的主要贡献。
4.查阅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简要概括,关键词则是文献主题的重要表述。
通过查阅这些信息,可以快速了解文献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
三、实际操作步骤1.筛选文献:根据研究需求,挑选出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2.快速浏览:通读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结论部分,了解文献大致内容。
3.细读核心部分:针对感兴趣的部分,仔细阅读,提炼关键信息。
4.整理笔记:将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整理成笔记,有助于回顾和总结。
5.撰写文献综述:根据阅读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梳理研究领域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四、提高概括能力的建议1.多练习:通过不断阅读和概括文献,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2.培养结构思维:学习如何搭建文章结构,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3.学习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文献时,学会质疑和分析作者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4.积累写作技巧:多阅读优秀的论文和综述,学习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
五、总结快速概括文献是学术研究和日常工作学习中必备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CPA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完善途径2012-4-1 8:44 邓惠【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独立,是指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按照一定之规行事。
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规定,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
形式上的独立,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态度已经受到损害。
在执行鉴证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主要依赖财务报表判断投资风险,在投资机会中作出选择。
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
下面从我国审计独立性现状出发,分析影响CPA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从而提出增强CPA 审计独立性的途径。
一、我国审计独立性现状自2001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审计失败的案件被曝光,而这些案件的涉案公司有很大一部分竟然拿到了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
这些审计案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造成的,如曾经吵得沸沸扬扬的“银广夏”,中天勤在对银广夏进行审计工作的同时还担任银广夏的财务顾问。
如今在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执业环境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执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审计独立性。
比如,现在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事务所是有钱就赚,并不关心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以及对报表使用人造成的危害,在执业过程中完全丧失了职业道德。
又如,有的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于外界压力。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审计独立性问题依然严重。
二、影响CPA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一)竞争因素。
在最近几年中,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迅速增加,发展速度过快。
而接受审计服务的客户是相对稳定的,从而在审计行业就形成了供大于求的这样一种局面。
事务所要想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争取客户、谋求发展,唯有参与审计市场的竞争,因而出现“低价揽客行为”和“削价竞争行为”等非正常情况。
这两种行为都可能导致审计人员独立性的丧失,审计人员有可能屈从于客户的压力,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
另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使其相对于客户独立性较差。
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于客户,因此与客户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依赖关系。
虽然名义上是股东们支付注册会计师报酬,但实际支付者却是管理当局,而审计费用的数目也是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商定,管理当局就可能利用审计费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这就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为了稳定客户,迫于管理当局的压力,从而丧失了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
(二)外界压力因素。
审计是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建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从理论上讲,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经营管理者对公司进行经营,注册会计师是接受股东的委托对经营者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审计报告将信息提供给委托者。
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管理者将公司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集于一身,有1/3的公司总经理本人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重要成员,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尽管聘用、更换会计事务所在形式上由股东大会决定,但实质上与大股东决定并无区别,经营管理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着审计者的聘用、审计费用的多少等事项,会计事务所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谈判时由于经济制约而担心收不到预期的审计费用、甚至失去客户,从而无法在对等的地位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涉。
而这种经济上的依存性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权衡利弊后,很可能,也经常会使会计师事务所牺牲自己的独立性。
另外,当注册会计师与管理部门在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时有可能受到来自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干预,管理部门甚至可以通过解聘、或不将计划中的非鉴证服务合同提供给该会计师事务所;或通过降低审计收费等方式来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注册会计师屈服于管理部门的压力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时,就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对审计报告的使用人造成危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界压力确实能够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使审计执业人员完全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
(三)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个体,也必然要使其个人利益达到最大。
要实现此“目标”,通常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财富最大化;二是与获得财富相关的风险最小化。
每一次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在充分权衡了其个人收益与风险之后做出的选择。
因此,当注册会计师面临诱惑时,很难再按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丧失独立性。
除此之外,有的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不高、风险意识淡薄、先天不足、继续教育不够等也是其不当行为的主要成因。
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较差,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会计、审计理论,平时不注意更新知识,业务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不知如何保持独立性。
一些注册会计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重要性。
因此,风险意识较为薄弱,这显然不利于注册会计师保持审计工作独立性。
(四)密切关系因素。
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或雇佣单位存在长期或亲密的关系,而过于倾向他们的利益,或认可他们的工作,将产生密切关系威胁。
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不断增多,关系自然越来越密切,从而可能为了避免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产生不利影响而放弃应坚持的原则。
另外,从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内部来看,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和审计知识的掌握比较充分,而对其他知识比较缺乏,由于缺乏一些专业知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不得不依赖被审计单位的指导和协助,这种依赖必然会削弱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三、增强CPA审计独立性的对策针对上述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增强CPA审计独立性:(一)将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改组,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总体上存在着数量大、规模较小,执业质量不高,人才难以引进,风险抵御能力差和审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因而,有必要通过合并改组等方式,将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改组形成较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
首先,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一方面合并后的大会计师事务所承受管理当局压力的能力比较强,即使被解聘其损失也相对较小,这有利于其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注重长期发展,更在乎自身的声誉,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保持自身独立性以提高声誉。
其次,从法律责任角度看,一旦受到法律制裁,大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会支付更多的赔偿。
再次,从行业监管角度看,合并后的大事务所更容易受到关注,监管部门会对其进行重点监管,因此他们不敢轻易放弃独立性。
(二)改革和完善审计委托制度。
审计独立性是由审计关系所决定的,审计关系是审计人、被审计人、委托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审计独立性表现在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和委托人保持独立性。
而在我国审计关系中,仍然存在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这种现象,解决的办法是要将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严格区分,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人士脱离关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其免受管理当局的左右。
具体的做法是:对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来割断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的联系,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对于非股份有限公司,可由政府部门组织成立一个“审计委派处”,由该处负责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并由该处向企业收取审计公费,转付给执行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只有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才能为事务所控制风险打好基础,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就必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执法力度来达到目的。
1、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仅有完善的制度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思想上、精神上保持独立。
2、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执法力度。
自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受到“终身不得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处罚的人数很少。
由此可见,处罚力度依然较轻。
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处罚力度也是提高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面。
(四)不允许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股东的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股东的注册会计师如果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或涉及间接经济利益关系,则该会计师事务所就没有资格接受对这一客户的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职员的注册会计师,如果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以及涉及间接经济利益关系,应主动申明回避。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提出的几点建议。
当然,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绝不是仅靠几项措施就可以彻底解决的。
审计独立性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广大注册会计师、审计管理机构不懈的努力方能实现,这有待于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唯有这样,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才能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审计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审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3.[2]胡中艾。
审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7.[3]张晓红,刘建国。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9.11[4]王洪玲。
审计独立性减弱的扩大化趋势及合理化解释。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