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认识计算机

合集下载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2(新版)苏科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2(新版)苏科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计算机基本构成部分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计算机组成原理动画:一个生动的动画,展示计算机各部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计算机的结构。
-计算机操作视频教程:一系列视频教程,涵盖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供学生自学参考。
-互动式计算机知识游戏:一款在线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2(新版)苏科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内容包括: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3.学习使用鼠标的基本操作,如单击、双击、拖动等。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部分,掌握开关机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熟悉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熟悉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建立正确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台计算机、键盘、鼠标器、U盘、教学PPT、相关软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自我介绍,讲解本课学习内容。

2. 展示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与开机方法1.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展示实物图并简述功能。

2. 开机方法:教师操作示范,讲解开机步骤,并请学生模仿操作。

(三)了解计算机的“大脑”——中央处理器1. 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展示图片,介绍其主要组成及功能。

2. 主流品牌CPU介绍:简要介绍Intel和AMD两大品牌的特点和优势。

3. 通过小游戏“拆装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主板上的重要元件。

(四)教学拓展1. 展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介绍,包括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等。

2. 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预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六)布置课外任务1. 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关于计算机的信息,了解更多新知识。

2.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本课所学内容,共同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功能,能简单操作如启动、关机等。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和基本操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对计算机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和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学会使用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提高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和基本操作。

2.难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基本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围绕任务进行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内化。

六. 教学准备1.硬件: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2.软件:教学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3.教具:计算机硬件模型、操作手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等。

通过展示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算机。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硬件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进行实物展示。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熟悉基本硬件设备。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计算机硬件的特点和功能,加深对硬件组成的理解。

5.拓展(5分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操作桌面等。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6.小结(3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和基本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 《 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 《 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年纪:小学一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教材分析】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和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谜语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并通过讨论和实际观察,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等,并讲解它们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之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和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例如,教师可以先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逐步掌握开机、关机、鼠标单击等操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和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强调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重申机房规则,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总之,一年级《认识计算机》教材主要教授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安全问题,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操作等。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及功能。

2、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

三、学情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门课程时的情况。

首先,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比较有限,他们往往认为计算机就是电脑,甚至是用来玩游戏的工具。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三起)(2001)【教材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如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同时,学生还应初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知道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指令和数据的集合。

在能力目标方面,本课期望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使用鼠标进行简单的操作等。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以及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的整体认识,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因此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外观和组成。

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等资源来展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计算机。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被激发,但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对于抽象的概念,需要更多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我发现,当使用动画或实物模型来展示计算机内部工作过程时,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难点的理解也有所提升。这说明直观的教学手段对于抽象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准备更多这样的教学资源。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广泛应用,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举例:介绍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的内部工作原理:虽然学生能列举计算机硬件,但理,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探索充满好奇心,但我也发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硬件的认识不够准确,操作不够熟练。这提示我,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应该更加细致地规划,提供更多的指导,确保学生在操作中既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能确保安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由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成的。它们共同协作,使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二课电脑维修认识计算机部件

第二课电脑维修认识计算机部件

80286
80386
80486
奔腾4至尊 版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
酷睿2 至 尊版 Intel Core 2 Extreme
奔腾
Pentium
(Pentium) Pro
赛扬D 奔腾D
(Celeron (Pentium
D)
D)
酷睿2 四 核 Intel Core 2 Quad
酷睿2 四核 至尊 版 Intel Core 2 Quad eXtreme
Pentium II
奔腾D至 尊版 (Pentium D Exterme Edition) 赛扬双核 Intel Celeron duo-core
赛扬
奔腾III
(Celeron) (Pentium
III)
酷睿 双核 Intel Core Duo
AMD Turion ™64
炫龙(笔记 本用)
AMD Opteron ™64
皓龙(服务 器用)
更多关于AMD处理器的详情,请参见:
/view/551939.htm或 登录“AMD 中国”官方网站
5、CPU性能指标
温馨提示:不任是INTEL公司出产的CPU,还是AMD公司出产的CPU,其性能指标中大部分参数都 是一样的概念,只是涉及到某些双方专利发明的情况会有不同。 A、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兆赫兹),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有些主板的主频已经达到 了“千兆赫兹”,用GHz表示。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B、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指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外频可以修改。 C、倍频 倍频又叫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因为主频=外频X倍频,所以在相同 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主频率也越高。 (比如Intel Core i3 530的外频为133MHZ,倍频系数为22X(倍),则其主频 =133MHZx22=2926MHZ≈2.93GHZ 一般情况下,CPU倍频在出厂时是被锁定的,但也有一些CPU没被锁倍频(比如AMD黑盒版的CPU 产品)方便电脑发烧友进行超频使用。 D、核心数量 CPU有单核,双核,三核,四核,六核,八核等种类,一般早期的产品均为单核,核心数量越多, CPU处理任务的效率会越高。 E、缓存 缓存分一级缓存(L1 Cache)、二级缓存(L2 Cache) 、三级缓存(L3 Cache)几种,一般CPU核心数量 越多,其缓存也越多。 缓存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 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也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 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减少到内存或者硬盘 上寻找数据的时间,从而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以此提高系统性能。 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较小,还有成本的因素,CPU缓存都很小,一般以KB、MB为单位。

第二课七年级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

第二课七年级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

鼠标、耳机(音箱)组成。

电源
CPU 风扇
主板 内存条
二、主机的硬件组成A
光驱(位) 软驱(位)
硬盘
数据线
返 回
二、主机的硬件组成B
光驱
软驱
硬盘
显示卡
声卡
网卡
硬盘
硬盘是一种主要的电脑存储媒介。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 与普通硬盘的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 通硬盘一致。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 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 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虽然目前成本较高, 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
内存
内存指的是内存储器 ,其主要是用来临时 存贮数据,比如电脑中调用的数据,就需要 从硬盘读出,发给内存,然后内存再发给CPU 也可以理解成是内存和CPU之间的缓存, 因 为CPU中的ALU(虚拟寄存器)速度要比硬盘 速度快的多. 所以需要内存用来给CPU和硬 盘之间进行沟通,当然光盘/软盘等所有外 存贮器都是用内存来作桥梁的。
CPU风扇 CPU(正面)
二、主机的硬件组成C
内存条
CPU——


CPU(反面)
处 理

主板
主板
•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 (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 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 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 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 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 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 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 元件。
外存

《第2课_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

《第2课__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

《认识计算机》教学分析一、引言本文是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文章,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简明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观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认识,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

三、教学内容分析1.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电源等部件,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干系和作用。

3. 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 OS等,以及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网络浏览等。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判与反馈1. 教室表现:观察学生的教室表现,如参与度、提问情况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水平和需求,以便改进教学。

六、总结与建议本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计算机。

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建议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增加实践环节的趣味性,如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编程或网页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如病毒防范、数据备份等,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计算机的基本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于计算机这一新鲜事物,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便利和乐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3.知道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如文字处理、上网、玩游戏等。

4.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功能和操作方法。

2.难点: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计算机的便利和乐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软件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视频和图片等。

3.教具准备:电脑操作手册、键盘、鼠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计算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的外观和组成。

同时,向学生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名称和英文缩写。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配以图片和文字说明。

同时,讲解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如文字处理、上网、玩游戏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功能以及使用计算机的正确姿势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算机,并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操作计算机的熟练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功能等。

2.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提高操作计算机的熟练度。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奥秘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功能等。

2.教学难点: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正常运行。

2.准备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3.准备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任务,如打开记事本、画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场景,如玩游戏、看电影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场景中的共同物品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认识计算机》。

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PPT呈现计算机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外形。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正确打开计算机、开关机等操作。

学生在台下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鼠标键盘的基本使用等。

3. 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硬件认知学生需要识别以下计算机硬件: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硬盘、内存、CPU、主板等。

每位同学需要将对应的硬件名称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下节课中分享。

2. 任务二:软件认知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主要软件类别,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同时,学生需要尝试打开并使用一些常见的软件,如浏览器、记事本等,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

3. 任务三:基本操作练习学生需要练习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如鼠标的左键单击、双击,键盘的字母和数字键的输入等。

学生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这些操作,并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记录下来。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作业,家长仅提供必要的帮助。

2. 认真记录: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后,需要认真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按时提交:请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将作业提交,以便我们及时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80%),问题记录(15%),课堂表现(5%)。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为主,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

3. 优秀作业:对于完成优秀的同学,我们将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大家更好的完成作业。

五、作业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情况,我们将在下次课堂上进行一次小测试,测试内容将围绕本次作业展开。

同时,我们也欢迎同学们在课后随时提出自己对作业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识别常见部件;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热爱和兴趣。

二、作业内容:1. 观察并识别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部件:首先让学生观察计算机主机箱,并从中取出CPU、内存条、硬盘等部件,进行识别和描述。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和主要硬件;2. 初步掌握一些基础操作,如鼠标和键盘的使用;3. 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计算机认识之旅1. 学生通过观看PPT或视频,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 学生自行尝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础操作,如点击、拖动、打字等;3. 完成后,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复述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任务二:计算机硬件展示1. 老师准备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如硬盘、内存、显卡等;2. 学生根据PPT或视频内容,识别并描述这些硬件的功能;3. 老师进行补充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

任务三:计算机应用展示1. 老师准备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如Word、Excel、QQ等;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这些应用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3.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列举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应用场景。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的任务;2.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笔记和总结,以便后期复习;3. 每个任务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一份作业报告,包括任务内容、操作过程、总结和收获等;4. 作业报告的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作业报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小组互评:小组内同学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进步;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报告和评价情况,给出综合评价,并指出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2.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和主要硬件,掌握一些基础操作方法,并且培养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ppt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ppt课件
发展历程
从机械计算到电子计算,从巨型 机到微型机,计算机经历了多个 发展阶段,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
硬件组成与功能
显示计算机输出的文 字、图形、图像等信 息。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 处理的结果打印出来 。
主机
显示器
键盘和鼠标
打印机
其他辅助设备
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和内存储器, 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 制中心。
局域网的组建
需要网络设备(如路由器 、交换机等)、传输介质 (如网线、光纤等)和计 算机等设备。
局域网的配置
包括IP地址规划、网络设 备配置、网络安全设置等 步骤。
资源共享设置和访问权限管理
资源共享的概念
在网络中,允许其他计算机访问 和使用某台计算机上的资源(如
文件、打印机等)。
资源共享的设置
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共享打印机 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以便更好地识别 和管理。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将不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夹从计算机中删除。
04
操作系统与界面认识
Chapter
操作系统概念及功能
操作系统是一组主管并控制计算机操 作、运用和运行硬件、软件资源和提 供公共服务来组织用户交互的相互关 联的系统软件程序。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负 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易用的工作环 境。
02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Chapter
常见输入设备介绍及使用方法
键盘
用于输入文字、数字和其他符号 ,通过敲击按键实现输入。
扫描仪
将纸质文档或图片转换为计算机 可识别的数字格式,通过放置文 档并启动扫描程序实现输入。

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1.2《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1.2《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1.2《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以及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卡通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计算机,激发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易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功能和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计算机各部分硬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跟随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确保教学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

2.制作课件,包括计算机的构成、功能和基本操作的图文并茂的展示。

3.准备一些实际操作的例子,如打开文件、关闭文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有趣的卡通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计算机。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神奇的东西——计算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讲解各部分的功能。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操作的例子,如打开文件、关闭文件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第2课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有初步了解,包括硬件和软件。

2. 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有基本的认识。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硬件识别1. 请同学们在家庭环境中寻找并识别以下计算机部件:显示器、键盘、鼠标、硬盘、内存、电源等。

2. 在家中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部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3.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任务二:软件认识1. 在家中下载并安装一款儿童常用的软件,如“金山画王”或“小猪佩奇”的官方应用,体验其功能和操作过程。

2. 通过互联网查阅该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信息,分享对软件的认识和理解。

3. 了解该软件对于计算机功能的重要性,讨论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作业要求1.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上述两个任务,并记录整个过程。

2. 请同学们尽可能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提交作业,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观赏性。

3. 作业提交时间:作业完成后请发送至信息技术课堂邮箱,以便我们及时反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完成度、准确度以及与课堂内容的关联度。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重点在于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

3. 评价反馈: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有问题的作业,我们将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本次作业后,学生们将会获得一次反馈机会,以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反馈也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相信学生们在《认识计算机》的课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应用,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作业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课认识计算机课件_图文

第二课认识计算机课件_图文

向上翻一页 向下翻一页 将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行首 将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行尾 插入 删除光标后面的一个字符
复制屏幕
(二)键盘指法
1、基本键
F键和J键上都有一个小横线,它们是用来 定位的。每次操作时,先将左右手的食指固定 在这两个基本键上,其它的手指顺序排开,这 样可保证手指所放位置正确。
2、手指分工
请正确输入下列字符: KlDwGfIoJwQaSzXcVbMtNyUrH 3 :$ ! H # 7 * ( ? < [ / @ 0 | % & 6! kM3pui28erQnVc
五、开机
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人们习惯上叫做开机 。
开机的步骤:1、插电源 2、先开显示器 3、后开主机箱
图标
桌面上有很多图案,它们叫做图标 。图标下面的文字是图标的名称。
(二键 )
中键(三键) 滚轮
常见鼠标操作
1、移动 握住鼠标,让它在平面上滑动,显示器屏幕上的鼠标指
针会随着移动,这种操作叫做移动。
2、单击 用食指很快地按一下鼠标的左键后立刻放开,这种操
作叫做单击。 3、单击某个图标
把鼠标指针移到某个图标上再单击,称为单击某个图标 4、。双击
用食指很快地按二下鼠标的左键后立刻放开,这种操 作叫做双击。
第二课认识计算机课件_图文.ppt
1、计算机家族中有巨型机、大型机 、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成员。
2、微型机里还有笔记本型计算机、 掌上型计算机等多种。
一、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很广泛。如:可 以用它画画、写文章、作曲、模仿 乐队用各种乐器来演奏、播放音乐 、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等。
和周围的同学展开讨论
桌面
开机后,整个屏幕显示的区域 叫做Windows桌面,简称桌面

《第2课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三年级上册

《第2课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三年级上册

《认识计算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作业内容1. 了解计算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学生需通过观察家庭或学校中的计算机实体,了解计算机的外观特征,包括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分。

同时,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专业人士,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如主板、CPU、内存等。

2.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学生需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如文字输入、文件存储与读取、程序运行等。

同时,学生需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场景,如上网浏览、编辑文档等。

3.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学生需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鼠标操作、键盘输入等。

学生需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熟悉并掌握这些基本操作。

4. 完成作业报告:学生需将以上所学内容整理成一份作业报告,包括计算机的外观和内部组成,基本功能,以及操作过程。

报告中需有学生自己拍照的计算机实物图片及自己的文字说明。

三、作业要求1. 实地观察:学生需对所接触的计算机实体进行详细观察,包括各部分的名称、形状和位置等。

2. 资料查阅:学生需通过互联网或书籍等途径,查阅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 实际操作:学生需亲自操作计算机,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

4. 作业报告:作业报告需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图片和文字说明准确。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标准包括:1. 观察是否细致,能否准确描述计算机的外观和内部组成。

2. 是否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3. 操作是否熟练,能否准确描述操作过程。

4. 作业报告是否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自由汇报
锻炼学生总结掌握知识点的能力。
四、作业。
1、完成书中练习1、2题。
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并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
板书设计:
第二课认识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应用
二、计算机的组成
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三、开机
先开显示器开关、再开主机箱的开关。
四、初识鼠标。
移动、单击、单击某个图标。
五、关机
单击开始按钮、单击关机、按一下显示器的开关。
3、单击确定按钮。
4、按一下显示器的开关,切断显示器的电源。
生:操作一遍。
学生通过思考自然进入情境教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越更浓厚,学习氛围更愉快。
锻炼学生自学并总结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应用能力。
掌握关机的顺序,减少计算机的损坏。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了解哪些知识?
课后反思:
4、小词典
5、初识鼠标
(1)观察鼠标的外形
(2)阅读提示的内容
(3)什么叫移动、单击和单击某个图标?
6、关机。
刚才学习了如何开机,那么我想关闭计算机应如何操作呢?
师:(讨论:计算机还有哪些应用?并记录下来)
生:自由回答
师:计算机是由哪些部件组
成的?
生:看书后汇报。
师:看书后回答问题
板书:
第一步:电源连接好
第二步:按显示器的开关
第三步:按一下主机的开关
生:汇报。
师:阅读小词典后汇报了解了哪些知识
生:阅读后汇报知识点
师问:你现在用的鼠标有几个键,与下图中的哪一个鼠标相似?
师:阅读书中内容回答问题
生:自由汇报
师板书:
1、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2、把鼠标指针移到菜单里的关机处单击,这时桌面上会 Nhomakorabea出对话框。
课题
1、认识计算机
授课人
鄂黎静
时间
9.4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从观上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计算机各部件作用的过程。
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学生机,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的课后题。
生:回答问题。
师:有谁以前接触过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种机器?
生:自由回答!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起到和新课衔接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计算机的应用
自由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2、计算机的组成。
看书后回答问题。
3、开机
了解以上这些知识后,那么我们如何启动计算机进行一些操作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