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第十七次课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五年级含详解答案第17讲:计算综合一
第17讲计算综合一内容概述了解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学会利用错位相减的方法进行求和;灵活使用各种方法简化比较复杂的分数算式;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定义新运算”问题;较复杂的数列与数表问题。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1248163264128256++++++++;(2)111111111248163264128256 ++++++++。
2.计算:23456333333+++++。
3.计算:199519951995199519951995 200920092009200920092009 ++++。
4.计算:131435 415263 342556⨯+⨯+⨯。
5.计算:1111111111 123456789100 2342342342+-++-++-++。
6.规定新运算“*”为:*32a b a b=⨯-⨯。
(1)计算:456**345⎛⎫⎪⎝⎭;(2)已知456**345x⎛⎫=⎪⎝⎭,求x。
7.图17-1中除了每行两端的数之外,其余每个数都是与它相连的上一行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例如:2.75是2.5和3的平均数。
请问:第100行中的各数之和是多少?8.有这样一列数,前两个数分别是0和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0,1,1,2,3,5,8,13,21,34,…。
请问:这个数列的第1000个数除以8所得的余数是多少?9.观察下面的数阵:根据前五行数所表达的规律,求(1)3367这个数在由上至下的第几行?在这一行中,它是由左向右第几个?(2)第28行第19个数是什么?10.观察数列11,12,22,12,13,23,33,13,14,24,34,44,34,24,14,…,求:(1)数列中第150项;(2)数列中前300项的和。
拓展篇1.如图17-2,有一个边长为81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将它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那一份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得到图17-3。
由图17-3通过同样方法又得到图17-4。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上册含答案_比例应用题
第十七讲比例应用题在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经常用到和的关系、差的关系以及倍数关系.之前我们学过的和差倍问题就是关于这些关系的.而倍数关系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比的关系.比如,甲有3个苹果,乙有2个苹果,我们可以说甲的苹果是乙的1.5倍,也可以说甲和乙的苹果数之比是3:2,读作3比2.如果甲有6个苹果,乙有4个苹果,甲的苹果仍然是乙的1.5倍,甲和乙的苹果数之比是6:4.我们发现,比的关系和倍数关系可以如下转化:由此可见,比的概念与除法的概念密切相关,我们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请你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与除法和分数一样,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像约分一样,将比化简.比如6:4=3:2.像这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式).要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就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在任意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即:3:7比的后项比号比的前项比值3377=÷=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比的关系 3:2 6:4倍数关系 1.5倍 1.5倍64 1.5÷=在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用到和的关系、差的关系、倍数关系和分数倍关系.除了这些之外,比例也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知道了两个量之间的比,我们可以方便的按照比例将两个对象的数量分配好,这也是本讲要重点学习的:按比例分配.例题1.(1)水果店运来了西瓜和哈密瓜共234个.如果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为5:4,那么水果店运来西瓜和哈密瓜各多少个?(2)阿呆和阿瓜一起去买包子,两人买的包子数之比是13:6.又知道阿呆比阿瓜多买了21个包子,那么两人一共买了多少个包子?「分析」根据比例设份数,比如西瓜和哈密瓜的个数比是5:4,那么可设西瓜有5份,哈密瓜有4份.(1)卡莉娅和萱萱一共买了50块巧克力,卡莉娅的巧克力块数和萱萱的比是7:3,那么卡莉娅比萱萱多多少块巧克力?(2)小山羊和老山羊去吃草,小山羊和老山羊吃的草量比为5:9,并且老山羊比小山羊多吃了200克的草,那么小山羊吃了多少克的草?1. 求比值:2:5 =________;7:3 =________;10:4=________.2. 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6:15 =________;8:12=________;0.2:0.5 =________.3. 如果34a b ,那么a :b =( ):( );4. 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宽之比为3:2,若国旗宽是128厘米,则长是________厘米.练一 练例题2.红旗小学共有师生1081人.其中老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为2:45,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4.请问:红旗小学的老师、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分析」如何通过师生的人数比求出学生的总人数?又如何利用男、女比例,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本题也就解决了.512名士兵分成龙、虎两个营,将龙营分成甲、乙两个连,再将乙连分成A 、B 两个排.如果每次都按5:3的人数比来分,那么A 排有多少名士兵?比例除了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多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把两个数之间的比称为简单比,多个数的比称为连比.简单比与连比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如果甲:乙=2:3,乙:丙=5:4,那么甲:乙:丙是多少?例题3.机器人制造厂一月份与二月份生产机器人的个数比为4:5.后来改进生产技术,三月份生产的机器人的个数与二月份的产量之比为5:3. (1)请写出三个月的产量的连比;(2)如果三月份比一月份多生产了78个机器人.请问,这家工厂第一季度共生产多少个机器人?「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两个比,这两个比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你能通过这两个比求出一月份、二月份和三月份这三个月产量的连比吗?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成三批去参观博物馆.第一批与第二批的人数比是5:4,第二批与第三批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批的人数比第二、三批的总和少55人.请问:育才小学甲 乙 丙 2 : 35 : 410 : 15 : 12甲:乙:丙=10:15:12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对于数量发生变化的题,题目中比的每一份的含义往往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来计算.那么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通常要从题中找到不变量,根据它来统一份数.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题中的量是如何变化的?你能找到其中的不变量吗?例题4.慢羊羊村长开了一间学校,招了好多小羊和小狼,上学期小羊和小狼的数量比为1:3,新学期时又转来了20只小羊,导致开学的时候小羊和小狼的数量比变为3:5,那么开学时一共有多少只小羊?「分析」题目中也给出了两个比,这两个比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像例1那样,把上学期的小羊和小狼设成1份和3份,这学期的设成3份和5份吗?史蒂文森高中去年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为5:3,今年转来了200名男生,使得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变为1:2,那么今年史蒂文森高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例题5.如下图,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在水池中,它们的长度之和是360厘米.甲木棒在水面上、下的长度之比为3:1,乙木棒在水面上、下的长度之比为4:3,丙木棒在水面上、下的长度之比为2:3.请问:水深是多少厘米?甲乙丙水面水深「分析」题目中的三个比涉及到了甲、乙、丙三根木棒的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它们之间有公共的量吗?例题6.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5:3,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变为7:5.请问:这两包糖重量的总和是多少克?「分析」甲包少了10克,乙包多了10克.什么没有变呢?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7课时《通分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7课时《通分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通分练习课》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通分的概念和方法,能运用通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通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对通分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通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运用通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和应用。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通分的作用。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通分的知识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分蛋糕,引入通分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将不同大小的蛋糕分给其他人,使得每个人得到的蛋糕大小相同。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通分的定义和方法。
解释通分是将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的过程,并展示通分的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通分的计算。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释。
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通分的计算。
五年级数学 奥数精品讲义1-34讲
五年级数学奥数精品讲义1-34讲第一讲消去问题(一)第二讲消去问题(二)第三讲一般应用题第四讲盈亏问题(一)第五讲盈亏问题(二)第六讲流水问题第七讲等差数列第八讲找规律能力测试(一)第九讲加法原理第十讲乘法法原理第十一讲周期问题(一)第十二讲周期问题(二)第十三讲巧算(一)第十四讲巧算(二)第十五讲数阵问题(一)第十六讲数阵问题(二)能力测试(二)第十七讲平面图形的计算(一)第十八讲平面图形的计算(二)第十九讲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第二十讲列方程解应用题(二)第二十一讲行程问题(一)第二十二讲行程问题(二)第二十三讲行程问题(三)第二十四讲行程问题(四)能力测试(三)第二十五讲平均数问题(一)第二十六讲平均数问题(二)第二十七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一)第二十八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二)第二十九讲数的整除特征第三十讲奇偶性问题第三十一讲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三十二讲分解质因数(一)第三十三讲分解质因数(二)第三十四讲牛顿问题能力测试(四)第一讲消去问题(一)在有些应用题里;给出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未知数量间的关系;要求出这些未知数的数量.我们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比较条件;分析对应的未知数量变化的情况;想办法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量;从而把一道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变成比较简单的题目解答出来.这样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消去法”.例题与方法在学习例题前;我们先进行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的练习;为用消去法解题作好准备.(1)买1个皮球和1个足球共用去40元;买同样的5个皮球和5个足球一共用去多少元?(2)3袋子、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225、千克;1袋大米和1袋面粉共重多少千克?(3)6行桃树和6行梨树一共120棵;照这样子计算8行桃树和8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4)学校买了4个水瓶和25个茶杯;一共用去172元;每个水瓶18元;每个茶杯多少元?例1 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差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例2 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练习与思考1、 1袋黄豆和1袋绿豆共重50千克;同样的7袋黄豆和7袋绿豆共重()千克.2、买5条毛巾和5条枕巾共用去90元;买1条毛巾和1条枕巾要()元.3、买4本字典和4本笔记本共、用去了68元;买同样的9本字典和9本笔记本一共要()元.4、9筐苹果和9筐梨共重495千克;找这样计算;2筐苹果和2筐梨共重()千克.5、妈妈买了5米画布和3米白布;一共用去102元.花布每米15元;白布每米多少元?6、果园里有14行桃树和20行梨树;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40棵.每行梨树15棵;每行桃树多少棵?8、食堂第一次运来6袋大米和4袋面粉;一共重400千克;第二次又运来9袋大米和4袋面粉;一共重550千克.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9、3豹味精和7包糖共重3800克;同样的3包味精和14包糖共重7300克.每包味精和每包糖各重多少克?10、育新小学买了8个足球和12个篮球;一共用去了984元;青山小学买了同样的16个足球和10个篮球;一共用去1240元.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11、买15张桌子和25把椅子共用去3050元;买同样的 5张桌子和20张椅子;需要1600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需要多少元?12、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每天比每只羊多吃多少千克?第二讲消去问题(二)例1、7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425千克同样的3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325千克.求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的重量.3..三头牛和8只羊每天共吃青草93千克;5头牛和15只羊每天吃青草165千克.一头牛和一只羊每天各吃青草多少千克?练习与思考1.3个皮球和5个足球共245元;同样的6个皮和10个足球共()元.2.5盒铅笔和9盒钢笔共190支;同样的2盒铅笔和6盒钢笔共100支.3盒铅笔和3盒钢笔共()支;1盒铅笔和1支钢笔共()支.3.育才小学体育组第一次买了4个篮球和3个排球;共用去了141元;第二次买了5个篮球和4个排球;共用去180元.每个篮球和每个排球各多少元?4.3筐苹果和5筐梨共重138千克;5筐同样的苹果和3筐同样的共重134千克.;每筐苹果和每筐梨各重多少千克?5.某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重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3袋;面粉5袋;共重85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6.3件上衣和7条裤子共430元;同样的7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70元.每件上衣和每条棵子各多少元?7.2千克水果糖和5千克饼干共64元;同样的3千克水果糖和4千克饼干共68元.每千克水果糖和每千克饼干各多少元?8.5包科技书和7包故事书共620本;6包科技书和3包故事书共420本.每包科技书比每包故事书少多少本?9.3个水瓶和8个茶杯共92元;5个水瓶和6个茶杯共102元.每个水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10.甲有5盒糖;乙有4盒糕共值44元.如果甲、乙两人对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物品的价值相等.一盒糖、一盒糕各值多少元?第三讲一般应用题在小学里;通常把应用题分为“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两大类.“典型应用题”有基本的数量关系、解题模式;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我们已经学过的“和差问题”、和“倍差问题”等等;都是“典型应用题”.“一般应用题|”没有各顶的数量关系;也没有可以以来的解题模式.解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理清一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题的方法.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等手段帮助分析.例题与方法例 1、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身一般的重量;而鱼身体、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例2、一所小学的五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五(1)班和五(2)班共有81人;五(2)班和五(3)班共有83人五(3)班和五(4)班共有86人;五(1)班比五(4)班多2人.这所学校五年级四个班各有多少人?例 3、甲、乙两位渔夫在和边掉鱼;甲钓了5条;乙钓了3条;吃鱼时;来了一位客人和甲、乙平均分吃这条鱼.吃完后来客付了8角钱作为餐费.问:甲、乙两为渔夫各应得这8角钱中的几角?例 4、一个工地用两台挖土机挖土;小挖土机工作6小时;大挖土机工作8小时;一共挖土312方.已知小挖土机5小时的挖土量等于大挖土机2小时的完土量;两种挖土机每小时各挖土多少方?例 5、甲、乙、丙三人用同样多的钱合买西瓜.分西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西瓜7.5千克.结果甲和丙各给乙1.5元钱.每千克西瓜多少元|?例 6、小红有一个储蓄筒;存放的都是硬币;其中2分币比5分币多22个.而按钱数算;5分币比2分币多4角.已知这些硬币中有36个1分币.问:小红的储蓄筒里共存了多少钱?练习与思考(第1~4题13分;其余每题12分;共100分.)1.有一段木头;不知它的长度.用一根绳子俩量它;绳子多1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以后再来量;又不够04米.问:这段绳子长多少米?2.甲、乙两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段花布;原约定各拿花布同样多.结果甲拿了6米;乙拿了14米.这样;乙就要给甲12元钱.每米花布的单价是多少元?3.甲、乙丙合三人各出同样多的钱合买苹果若干千克.分苹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7.8千克苹果;这样甲和丙各应给乙6元钱.每千克苹果多少钱?4.学校买了2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了330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3倍.每张桌子多少元?5.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丙丁四个班;不算甲班;期于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期于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已知乙、丙两个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个班的总人数少1人;甲、乙丙、丁四个班共有多少人?6.李大伯买了15千克特制面粉和35千克大米;共用去31.2元.已知1千克特特制面粉的价格是1千克大米的 2倍.李大伯买特制面粉和大米各用去多少元?7.14千克大豆的价钱与8千克花生的价钱相等;已知1千克花生比1千克大豆贵12元;大豆和花生的单价各是多少元?8.某车间按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原计划加工凌驾的任务;而求多加工了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9.用8千克丝可以织6分米宽的绸4米;现在有10千克的丝;要织75分米宽的绸;可以织几米?|第四讲盈亏问题(一)盈亏问题又叫盈不足问题;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某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又会不足(亏);求物品的数量和分配对象的数量.例如: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2个;就多余16个;如果每人分5个;就缺少14个.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个?比较两次分的结果;第一次余16个;第二次少14个;两次相差1+14=30(个).这是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分了5-2=3(个)苹果.相差30个;就说明有30÷3=10(个)小朋友.请小读者自己算出苹果的个数.例题与方法例1、将一些糖果分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 粒;就会余下糖果17粒;如果每人分5粒;就会缺少糖果13粒.问:幼儿园下班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些糖果共有多少粒?例 2、学生搬一批砖;每人搬4块;其中5人要搬两次;如果么人搬5块;就有两人没有砖可搬.搬砖的学生有多少人?这批砖共有多少块?例3某校在植树活动中;把一批树苗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18棵;就会有余下24棵;如果每班分20棵;正好分完.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练习与思考1.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9粒;若每人呢分5粒则少6粒.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粒糖果?2.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呢分16粒;则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果.问:有多少粒糖果?3.在桥上测量桥高.把绳长对折后垂到水面;还余4米;把绳长3折后垂到水面;还余1米.桥高多少米?绳长多少米?4.某校安排新生宿舍;如果每间住12人;就会有34人没有宿舍住;如果每间住14人就会有空出4间宿舍.这个学校有多少间?要安排多少个新生?5.在依次大扫除中;有一些同学被分配擦玻璃;他们当中如果有2人擦4块;其余的人各擦5块;就会多下12块玻璃没有人擦;如果么人擦6块;刚好擦完.擦玻璃的同学有多少人?玻璃共有多少块?6.有一个数;减去3所的差的4倍;等于它的2倍加上36.这个数是多少?7.体育老师和一个朋友一起上街买足球.他发现自己身边的钱;如果买10个“冠军”牌足球;还差42元;后来他向朋友借了1000元;买了31个“冠军”牌足球;结果多了13元.体育老师原来身边带了多少元?8.某小学生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65人;就会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辆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一共有多少辆汽车?有多少个学生?第五讲盈亏问题(二)上一讲;我们讲了盈亏问题的一般情形;也就是在量词分配中恰好洋盈(多余);一次亏(不足).事实上;在许多问题里;也会出现两次都是盈(多余);或者两次都是亏(不足)的情况.例 1、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9支缺15支;每人7支就缺7支.问: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例2、某小学的部分同学外出参观;如果每辆车坐55人就会余下30个座位;如果每辆车坐50人;就还可以坐10人.有多少辆车?去参观的学生多少人?例3、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王强上学去;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作呕50米可以提早8分钟到校.问:王强什么时候离开家?他家离学校多远?练习与思考(第1~4题13分;其余每题12分;共100分.)1.同学们打羽毛球;每两人一组.每组分6个羽毛球;少10个球;每组分4个羽毛球;少2个球.问:共、有多少个同学打球?有多少个羽毛球?2.学校将一批钢笔奖给三好学生;每人8支缺11支;每人7支缺7支.问: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钢笔有多少支?3.某小学的部分学生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50人;就会余下30个座位;如果每辆车坐40个人;还可以坐10人.问有多少辆车?去春游的学生多少人?4.一筐苹果分给一个小组;每人5个剩16个;每人7个缺12个.这个小组有多少人?共有多少苹果?5.一些学生分练习本.其中两人每人分6本;其余每人分4本;就会多4本;如果有一人分10本;其余每人分6本;就会少18本.学生有多少人?练习本多少本?6.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先用每分50米的速度走了2分;如果这样走下去;他会迟到8分;后来他改用每分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学校5分.这个学生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7.筑路对计划每天筑路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筑802米;这样;在规定完成任务时间的前3天;就只剩下1160米未筑.这条路多长?8.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每2人3个苹果;多2个苹果;每3人5个苹果;少4个苹果.问:有多少小朋友?多少苹果?第六讲流水问题想一想:从南京长江逆流而上去长江三峡;与从长江三峡顺水而下回南京;哪个花的时间少?哪个花的时间多?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长江行船与在一个平静的湖这行船是不一样的;因为长江的水是一直从西向东(也就是从上游向下游)流着的;船的速度会受到江水的影响.而在平静的湖水中行船时;船的速度不会受到水流的影响.考虑船在水流速度的情况下行驶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一讲要讲的流水问题.船在顺水航行时(比方说;从长江三峡顺流而下到南京);船一方面按照自己本身的速度即船速(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行驶;同时整个水面又按照水的流动速度在前进;水推动着船向前;所以;船顺水时的航行速度应该等于船本身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和.也就是顺水速度=船速+水速比方说;船在静水中行驶10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那么;船顺水航行的速度就是每小时10+5=15(千米).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上面的问题中;如果是问“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多少?”答案又该怎么样呢?船逆水行驶;情况恰好相反.本来船每小时行驶10千米;但由于水每小时又把它往回推了5千米;结果船每小时只向上游行驶了10—5=5(千米).也就是船在逆水中的速度等于船速度与水速之差.即逆水速度=船速—水速例1、一艘每小时行驶30千米的客轮;在一河水中顺水航行165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这艘客轮需要航行多少小时?例2、一艘船顺水行320千米需要8小时;水流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这艘船逆水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艘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要多少小时?例3、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异端水路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练习与思考1.一只小船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在176千米长的河中逆水而行;用了211小时.这只小船返回原处需要用多少小时?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河水流速位每小时5千米;一只船往返甲、乙两港共花了9小时;两港相距多少千米?3.两地距280千米;一艘轮船在期间航行;顺流用去14小时;逆流用去20小时.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4.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是顺风;每小时可以飞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5.乙船顺水航行2小时;行了12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4小时.甲船顺水航行同一段水路;用了3小时.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时多用多少小时?第七讲等差数列(1)1;2;3;4;5;6;7;8;…(2)2;4;6;8;10;12;14;16;…(3)1;4;9;16;25;36;49;…上面三组数都是数列.数列中称为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又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末项.项的个数叫做项数.一个数列中;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叫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叫做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如等差数列:4;7;10;13;16;19;22;25;28.首项是4;末项是28;共差是3.这一讲我们学习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例题与方法例1、在等差数列1;5;9;13;17;…;401中401是第几项?例2、10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报数;每后一个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个同学报的数多3;小明站在第一个位置;小宏站在最后一个位置.已知小宏报的数是300;小明报的数是几?例3、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的一层有5根圆木;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一共堆了28层.最下面一层有多少根?例4、1+2+3+4+5+6+…+97+98+99+100=?例5、求100以内所有被5除余10的自然数的和.例6、小王和小胡两个人赛跑;限定时间为10秒;谁跑的距离长谁就获胜.小王第一秒跑1米;以后每秒都比以前一秒多跑0.1米;小胡自始至终每秒跑1.5米;谁能取胜?练习与思考(每题10分;共100分.)1.数列4;7;10;……295;298中298是第几项?2.蜗牛每小时都比前一小时多爬0.1米;第10小时蜗牛爬了1.9米;第一小时蜗牛爬多少米?3.在树立俄;10;13;16;…中;907是第几个数?第907个数是多少?4.求自然数中所有三位数的和.5.求所有除以4余1的两位数的和.6.0.1+0.3+0.58.+0.7+0.9+0 11+0 13+0 15+…0 99的和是多少?7.梯子最高一级宽32厘米;最底一级宽110厘米;中间还有6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中间一级宽多少厘米?8.有12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第六项与第七项的和是12;求这12个数的和.9.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已知第一秒下落距离是4.9米;以后每秒落下的距离是都比前一秒多9.8米50秒后物体落地.求物体最初距地面的高度.10.求下面数字方阵中所有数的和.1;2;3;…;98;99;1002;3;4;…99;100;1013;4;5;…;100;101;102……100,101,102, …197,198,199第八讲找规律你能找出下面各数列暴烈的规律吗?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8;15;22;();36;…;(2)17;1;15;1;13;1;();();9;1;…;(3)45;1;43;3;41;5;();();37;9;…;(4)1;2;4;8;16;();64;…;(5)10;20;21;42;43;();();174;175;…;(6)1;2;3;5;8;13;21;();55.例1. 1;2;3;2;3;4;3;4;5;4;5;6;6;7;…从第一个数算起;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练习与思考(第1题30分;其余每题10分;共100分.)(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1,3,9,27,( ),243;(2)2,7,12,17,22,( ),( ),37;(3)1,3,2,4,3,( ),4;(4)0,3,8,15,24,( ) ,.48;(5)6,3,8,5,10,7,12,9,( ),11;(6)2,3,5,( ),( ),17,23;(7)81,64,();36;();16;9;4;1;(8)21;26;19;24;();();15;20;(9)1;8;9;17;26;();69;(10)4;11;18;25;();39;46;2.一串数按下面规律排列:1;3;5;2;4;6;3;5;7;4;6;8;5;7;9;…从第一个数算起;前100个数的和是多少?3.有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下图);第100个黑珠前面一共有多少个白珠?4.在平面中任意作100条直线;这些直线最多能形成多少个交点?5.在平面中任意作20条直线;这些直线最多可把这个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6.序号 1 2 3 4 5算式1+1 2+3 3+5 1+7 2+9序号 6 7 8 9 …算式3+11 1+13 2+15 3+17 …根据上面的规律;第40个序号的算式是什么?算式‘1+103“的序号上多少?7.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依次作出下面这些图形.已知第一幅图的周长是10厘米.(1)36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周长是70厘米的图形;由多少个正方形组成?已知第一幅图的周长是10厘米.(1)36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的周厂是多少厘米?(2)周长是70厘米的图形;由多少个正方形组成?8在方格纸上画折线(如本讲例4图);小方格的边长是1;图中的1;2;3;4;…分别表示折线扩大第1;2;3;4;…段.求折线中第100段的长度.长度是30的是第几段?能力测试(一)一、填空题(每空3分;工39分).1.在下面的括号里按照规律填上适当的数字.(1)1;2;3;4;8;16;();64;128.(2)5;10;15;20;25;();35;40.(3)4;7;10;13;16;();22;25.(4)1;1;2;3;5;8;13;21;()(5)1024;512;256;();64;32;16;8;4.(6)2;5;11;20;32;();65;86.(7)1;3;2;4;3;5;();6;5.(8)1;4;9;16;25;();49;64.1.9个人9天共读书1620页;平均1个人1天共读书()页;照这样计算;5个同学5天读书()页.2.如果平均1个同学1天植树()棵;那么;3个同学4天共植树120棵.3.买3只足球和9只篮球共用了570元;买9只足球和27只篮球要用()元.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4+6+8+10+ … +22+24+262.1+2+3+4+5+6+ … +1996+1997+1998三、应用题(第1~4题10其余每题10分;第5题11分;共51分).1.李老师将一叠练习本分给第一组的同学;如果每人分7本;还多7本.如果每人分9;那么有一个同学译本也分不到.第一组有多少同学?这叠练习本一共有多少本?2.一只小船在河中逆流航行176千米;用了11小时.一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这只小船返回原处要用多少小时?3.4只篮球和8只足球共买560元;6只篮球和3只足球共买390元.问:一只篮球和一只足球各买多少元?4.有10元钞票与5元钞票共128张;其中10元比5元多260元.两种面额的钞票各是多少张?5.下面是一种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要求数列2;4;8;16;32;64;…;1024;2048的和;方法如下:S= 2+4+8+16+32+64+ … +1024+204822S = 4+8+16+32+64+ … +1024+2048+4096用下面的式子减去上面的式子;就得到S =4096 – 2 = 4094即数列2;4;8;16;32;64;…;1024;2048的和是4094.仔细阅读上面的求和方法;然后利用这种方法求下面数列的和.1;3;9;27;81;243;…;177147;531441.第九讲加法原理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组、计数的问题.解答这一类问题;我们通常运用加法与那里与乘法原理这两个基本的计数原理.熟练掌握这两个原理;不仅可以顺利解答这类问题;而求可以为今后升入中学后学习排列组合等数学知识打下好的基础.什么叫做加法原理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从南京到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轮船或者飞机.假如一天中南京到上海有4班火车、6班汽车;3班轮船、2班飞机.那么一天中乘做这些交通工具从南京到上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我们把乘坐不同班次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称为不同的走法;那么从南京到上海;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6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乘坐飞机有2种走法.因为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南京到上海;因此;一天中从南京到上海共有4+6+3+2 = 15 (种)不同的走法.我们说;如果完成某一种工作可以有分类方法;一类方法中又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工作的方法的总数就等于各类完成这件工作的总和.即N = m1 + m2 + … + m n (N代表完成一件工作的方法的总和;m1,m2, … m n 表示每一类完成工作的方法的种数).这个规律就乘做加法原理.例1 书架上有10本故事书;3本历史书;12本科普读物.志远任意从书架上取一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例2一列火车从上上海到南京;中途要经过6个站;这列火车要准备多少中不同的车票?例3在4 x 4的方格图中(如下图);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例4 妈妈;爸爸;和小明三人去公园照相: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练习与思考1.从甲城到乙城;可乘汽车;火车或飞机.已知一天中汽车有2班;火车有4班;甲城到乙城共有()种不同的走法.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杭州;中途要经过4个站;沿途应为这列火车准备____种不同的车票.3.下面图形中共有____个正方形.4.图中共有_____个角.5.书架上共有7种不同的的故事书;中层6本不同的科技书;下层有4钟不同的历史书.如果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____种不同的取法.6.平面上有8个点(其中没有任何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经过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共可以画_____条直线.7.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8.图中共有____个正方形.9.从2;3;5;7;11;13;这六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数分别作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共可以组成_____个真分数.10.某铁路局从A站到F站共有6个火车站(包括A站和F站)铁路局要为在A站到F站之间运行的。
五年级基础奥数辅导讲义(1-18)
目录第一课时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平均数问题(一)第三课时消去问题第四课时流水行船问题第五课时盈亏问题(一)第六课时盈亏问题(二)第七课时平均数问题(二)第八课时平均数问题(三)第九课时一般应用题(一)第十课时一般应用题(二)第十一课时一般应用题(三)第十二课时一般应用题(四)第十三课时周期问题第十四课时倍数问题(一)第十五课时倍数问题(二)第十六课时假设法解题第十七课时行程问题第十八课时鸡兔同笼问题第一课时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例:在下面5个0.5之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0.5 0.5 0.5 0.5 0.5 =2【思路导航】: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用硬凑的方法来做,不过这样做一般来说比较困难,而且难以找到解题的规律。
此题可以采用倒过来想的方法予以解答。
解:(0.5 + 0.5)÷0.5-0.5+ 0.5 =2(0.5+0.5)÷ 0.5+0.5﹣0.5 =2(0.5+0.5+0.5-0.5)÷0.5 =2(0.5+0.5)÷(0.5×0.5)×0.5 =2说明:上题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从算式的最后一个数字开始逐步向前推想的,这种方法叫做倒推法。
将问题倒过来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法,特别是从条件很难入手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试试看:在下面的式子里添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⑴0.5 0.5 0.5 0.5 0.5 =0⑵0.5 0.5 0.5 0.5 0.5 =1⑶0.5 0.5 0.5 0.5 0.5 =3⑷0.5 0.5 0.5 0.5 0.5 =4⑸0.5 0.5 0.5 0.5 0.5 =5第二课时平均数问题(一)解决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总数”和“份数”。
它们之间具有下列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份数=总数÷平均数例1:某商店将4千克水果糖和6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水果糖每千克4.2元,奶糖每千克5.6元,那么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解(4.2×4+5.6×6)÷(4+6)=50.4÷10=5.04(元)答什锦糖每千克5.04元。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7讲数学好玩之找规律与鸡兔同笼--学生版
教学辅导教案1.如图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涂色部分的面积相比()A.①=②B.①>②C.①<②2.如图,E、F分别是长方形ABCD长、宽的中点,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三角形AEF的面积是____________.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4.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第1页共15页5.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6.计算如图的面积.(单位:cm)7.如图中间是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18米.在花坛四周有一条宽2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如图,已知梯形的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30厘米,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是60平方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1.太和镇某小学植树小分队10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5棵树,女生每人栽了3棵树,一共栽了42棵树.男生有_____人.2.鸡兔同笼,头共20个,脚共62只,其中鸡有_ _只,兔有_ _只.3.46人去划船,共租12只船,刚好都坐满.大船每船坐5人,小船每船坐3人.租大船___只,小船____只.4.某景区在1小时内售出的20元门票和40元门票共有100张,总收入为2800元,这1小时售出了20元门票_ 张,40元门票张.5.聪聪参加全校“汉字大会”比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聪聪共抢答9题,最后得分58分.聪聪答对了_____题.6.全班有54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且所有的船刚好坐满.租用的大船有___ 只,租用的小船有__ 只.7.按照如图所示的规律摆下去,第20个图形摆放的黑色棋子的个数是___ .8.根据如图中点的排列规律,第6幅图中共有个点,第n幅图中共有个点.9.用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如图).正方形的个数1234…长方形的周长(厘米)12182430…(1)用4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5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_______厘米,n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 厘米.(2)当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48厘米时,需要____ 个正方形.10.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第48个图形.①△○○△○○△○○… …②●○●●○●○●●○●○●●○… …11.用火柴棒按如图方式搭正方形,搭1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用根火柴棒.知识梳理:一、点阵中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鸡兔同笼问题【导入】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里,有一道著名的趣题。
五年级奥数第17次课
五年级奥数第17课教案授课时间:2016 年3 月5 日时段10:00 -12:00 第(17)次课授课地点:任课教师上课学生课程名称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分析得越深刻,所列的方程就越优化,解答起来就越方便。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找等量关系,确定未知数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例题与方法例1.六(1)班同学合买一件礼物送给母校留作纪念。
如果每人出6元,则多48元;如果每人出4.5元,则少27元。
求六(1)班学生人数。
例2.五老村小学体育器材室里的足球个数是排球的2倍。
体育活动课上,每班借7个足球,5个排球,排球借完时,还有足球72个。
体育器材室里原有足球、排球各多少个?例3.甲、乙、丙、丁四人共做零件325个。
如果甲多做10个,乙少做5个,丙做的个数乘以2,丁做的个数除以3,那么,四个人做的零件数恰好相等。
问:丁做了多少个?例4.如右图,长方的长为12厘米,宽为5厘米。
阴影部分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15平方厘米。
求ED的长。
练习与思考1.妈妈买回一箱库尔勒香梨,按计划天数,如果每天吃4个,则多出24个香梨;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4个香梨。
问:计划吃多少天?妈妈买回香梨多少个?2.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9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飞150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千米。
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3.某商店库存的花布比白布的2倍多20米每天卖出30米白布和40米花布,几天以后,白布全部卖完,而花布还剩下140米。
原来库存这两种布共多少米?4.一条大鲨鱼,头长3米,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尾长等于头长加身长的一半。
这条大鲨鱼全长是多少米?6.供销社张叔叔买回一批酒精,放在甲、乙两个桶里,两个桶都未装满。
如果把甲酒精倒入乙桶,乙桶装满后,甲桶还剩下10升;如果把乙桶酒精全部倒入甲桶,甲桶还能再盛20升。
已知甲桶容量是乙桶的2.5倍,张叔叔一共买回多少升酒精?7.一个两位数十位止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扩大4倍,个位上的数字减去2,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大58。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面积17冀教版
梯形面积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梯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3、获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探索性和方法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本节以探究梯形面积,掌握并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主要内容,其中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以前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师引出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活动2【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1、那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你准备怎样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同桌交流)师可以适时启发: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的呢?对!我们在研究一种新图形的时候,都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出新图形的面积。
2、今天我们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有一些什么想法,能把你心里想到的东西跟大家说说吗?(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我能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我能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师:不过,这节课我要做一名忠实的听众,由你们自己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操作,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中推荐出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怎么样?师:下面就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小组讨论,(1)拼成的图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图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呢?(3)根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小组长汇报并用学具到前面摆拼展示小组的转化过程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讲解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大家学习的地方,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所讲的实际上就是老师想说的,下面我把同学们的操作过程再次呈现给大家,师(边操作边讲解,):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时也能拼成长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于长×宽,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等于这组等底等高的梯形的一个上底与下底之和。
小学奥数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竞赛数学 五年级 第17讲-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知识点回顾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理解“单位1”的概念并灵活应用;熟悉多人、多工程、效率变化、总量变化等各种形式的问题;学会处理“水池注水”形式的问题。
【拓展篇例1】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引导P108页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2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30天完成,请问:(1)如果甲、乙两队合作,共需要多少天完成?(2)如果甲、乙两队合修若干天之后,乙队停工休息,而甲队继续修了5天才修完,那么乙队一共修了多少天?【拓展篇例2】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引导P108页有一批资料需要复印,甲复印机单独复印要11小时,乙复印机单独复印要13小时。
现在甲、乙两台复印机同时工作,由于相互有些干扰,两台机器每小时共少印28张,结果用6小时15分钟印完。
请问:这批资料共有多少张?【拓展篇例3】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引导P108页有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20天,乙队单独修需30天,丙队单独修需40天。
现在让三个队合修,但中间甲队撤出去到另外工地,结果用了12天才把这条公路修完。
请问:当甲队撤出后,乙、丙两队又共同合修了多少天才完成?【拓展篇例4】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引导P109页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如果甲、乙两人合作2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刚好在规定时间完成;如果甲单独做需要18天完成;如果乙单独做,则要超过规定时间3天才能完成。
求完成这项工作规定的天数。
【拓展篇例5】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引导P109页一项工程,乙单独做要14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两人这样轮流做,需要9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两人这样轮流做,会比上次轮流的做法多用多少天?【拓展篇例6】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引导P109页甲、乙、丙三队要完成A、B两项工程。
B工程的工作量比A工程的工作量多。
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工程要40天,乙、丙两队单独完成B工程分别需要60天、75天。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课时 整理与练习课件牛老师
9.不计算,在○里填“>”或“<”。
0.1×0.1 < 0.1÷0.1 0.3÷0.15 > 0.3×0.15 0.999÷0.1 = 99.9×0.1
3.2÷2 < 3.2×2
10.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用简便算法。
4×(9.3-5.7)+3.6 =4×3.6+3.6 =3.6×5 =18
0.67×99+0.67 =0.67×(99+1) =0.67×100 =67
答:他家这三个月平均每月用水13吨。
8.先算一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 你有什么发现?
4.8÷0.1= 48 2.6×0.5= 1.3 1.5÷0.25= 6 4.8×10= 48 2.6÷2= 1.3 1.5×4= 6 5.4×0.1=0.543.6÷0.5=7.2 8×0.25= 2 5.4÷10= 0.54 3.6×2= 7.2 8÷4= 2
10.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用简便算法。
4.25÷2.5×99+1.7 =1.7×99+1.7 =1.7×(99+1) =170
6.8+1.25×6.8×8 =6.8+1.25×8×6.8 =6.8+10×6.8 =74.8
11.用计算器算出下面每种食品1千克各 是多少元?
20元 63.75元 42.5元 26.8元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是 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答: 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6个这种蛋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7课时_整理与练习(2)【精品】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80-81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联系,练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联系,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方法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预设5分钟)明确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整理与练习本单元的知识。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23分钟)练习单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一)基本练习1.“练习与应用”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问:比较每组两道题的得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和比较,引导学生小数乘、除法式题的某些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利用转化的方法更加简便地计算相关式题。
2. “练习与应用”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怎样判断每组两道算式的大小?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本单元学习的计算方法或发现的计算规律作出判断,并通过计算验证所作的判断。
(二)专项练习3.笔算“练习与应用”第10 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哪几题的计算过程可以用简便方法,依据的是什么运算律,是怎样想到的?请做错的同学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三)整合练习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1 题。
读题,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每千克食品的单价。
可以先算每克有多少元,再算1千克多少元;也可以先算1千克有几袋,再算1千克有多少元。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2题。
认真读题,说说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分析教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17课时 复习(1)
老汉是桃冲人,活该要发财。
他身体很好、能吃能睡,还能喝酒。
河里涨大水了,就收了船去,系在门前的一株弯身老桃树下,要么父子抬起来,一直停搁在台阶上。
有人想趁大水将那缆绳砍断,或者推下去让水冲走,却毫无办法,因为老汉是住在桃冲的。
花朵动漫在线播放/。
桃冲就在两河相汇处。
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两水交合的中间竟夹出一个小小的两头尖的滩。
滩四边很平,中间才突然隆起一个高地,周围用石头砌了,成一个平台。
老汉的家就住在平台上。
先是房屋并不多,三间"五檩四椽"明檐上厅,两边各两间茅草厦舍,门前是一个土场,堆一座两座麦草,蹲三个四个碌碡。
后来就有了两户本家,借着老汉父辈的交情也搬住过来,横七竖八地也盖了些房,那场地就移在平台下的滩上。
这台上台下,滩里滩外,都种植了桃花。
三月天里,桃花开得夭夭的,房子便只能看出黑的瓦顶,到了桃花败的时候,红英坠落,河里就一道一溜红的花瓣兜着漩涡向下流去。
环境如此美好,自然都是主人日月宽绰所致。
而且到了后来,为了使这块地方常年有颜色,又在桃林中植了竹子。
这方圆竹子是极稀少的,但在这里却极快繁衍开来,几年光景,一片碧绿,一片清韵,桃花也显得更红更艳得可爱了。
年年河里涨水,两岸的石崖洞口全都淹了,但从未有水淹过这滩,滩边也从不曾以石筑堰。
最大程度,这水可以浸没了场地,但平台依然无事。
两边捞木料、柴火的人,眼瞧着台上的人毫不费力地站在门前用长长的捞兜就可轻易收获,更是气得咒骂。
于是到处都在传说:这滩是龙的脊背,水涨,滩也在涨。
但是,这滩上的人家毕竟和左岸的人家是一个生产队,他们要干活,就都要到左岸去或到右岸去。
左岸的石崖下是一个村庄,房子依崖而筑,门前修一洼水田,前边用偌大的石头摞成滚水形大堤,堤上密密麻麻长满了柳树。
因为水汽的原因吧,这石崖是铁黑色的,这树也是铁黑色的,房屋四墙特高特高,又被更高更高的柳树罩了上空,日光少照,瓦就也成了铁黑色,上边落满了枯叶,地面常年水浸浸的潮湿,生出一种也是铁黑色的苔茸。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17)》教案(公开课)人教版
《可能性》教学设计
二、探究新知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图中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提问:
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小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比较: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百。
(3)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千。
间进率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得推算体检单位间进率换算。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让学生独立思考。
2022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课时 整理与练习(2)教案与反思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第17课时整理与练习(2)课时目标导航课本第80-81页。
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联系,练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联系,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沟通方法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预设5分钟)明确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整理与练习本单元的知识。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23分钟)练习单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一)基本练习1.“练习与应用”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问:比较每组两道题的得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和比较,引导学生小数乘、除法式题的某些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利用转化的方法更加简便地计算相关式题。
2. “练习与应用”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怎样来判断每组两道算式的大小?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本单元学习的计算方法或发现的计算规律作出判断,并通过计算验证所作的判断。
(二)专项练习3.笔算“练习与应用”第10 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哪几题的计算过程可以用简便方法,依据的是什么运算律,是怎样想到的?请做错的同学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三)整合练习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1 题。
读题,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每千克食品的单价。
可先算每克有多少元,再算1千克多少元;也可以先算1千克有几袋,再算1千克有多少元。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2题。
认真读题,说说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17课时
第五单元简单方程第十七课时【教课内容】:教材 P80~81 练习十七第 2、3、6、7 题。
【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牢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质问题的过程,培育学生解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能力,养成仔细审题、仔细解答的优异学习习惯。
【教课重、难点】重点:正确解析题目中的数目关系并列出方程。
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课方法】:指引回顾,解析解答。
小组合作研究。
【教课准备】:多媒体。
【教课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以下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馆文艺书比科技书多 180 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 3 倍。
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 400 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 7 倍。
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3.钢笔每支 18.5 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 2 支,共用了 38.8 元。
铅笔每支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虑,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 80 页练习十七第 2 题。
(1)出示第 80 页练习十七第 2 题。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发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报告。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重申解题的规范性。
(4)教师评论两种不一样的列方程的方法,并校订。
2.教材第 80 页练习十七第 3 题。
(1)出示教材第 80 页练习十七第 3 题。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得题目中的实用信息。
(3)教师:如何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虑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报告:解:设 102 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
①(x -3102)×2.5= 135x =3156答: 102 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2.5x -3102 ×2.5=135x =3156答: 102 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练习十七教材分析这是一堂练习课,是学生在学习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和理解而安排的。
第1、3题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面积。
第1题需要先测量计算所需条件的长度,再计算;第3题要选择条件进行计算,有些是间接条件要转化为直接条件(我安排在了上堂课练习)。
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第2、4、5、6题都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飞机模型的机翼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求机翼的面积,可以先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也可以根据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设想把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底长100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边形,求出它的面积。
第4题,注意让学生观察图示找到计算所需条件。
花坛的三面围篱笆,形成一个直角梯形。
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
第5题,要结合示意图先让学生理解水渠的横截面。
水渠的渠口宽、渠底宽和渠深分别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第6题,可结合教材中的图使学生理解圆木堆的横截面可以看作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长相当于顶层的根数,梯形的下底长相当于底层的根数,梯形的高相当于圆木的层数。
所以可以借助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圆木的总根数。
第8*题是选作题。
首先要考虑如何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
应该是以梯形上底长度为底长的平行四边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已经初步能够利用计算公式求梯形的面积,但理解和掌握只是比较浅的。
我们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去找去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相对应的数值,这样学生才能利用公式求面积。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先安排些简单的运用,然后再逐渐加深,使学生逐渐掌握,然后也可以安排适当的深化。
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使学生能够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测量和计算相结合的能力。
五年级奥数-发车和电梯问题(含答案)
第十七讲电梯与发车1、发车问题(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
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2、电梯问题大体上可以分2类:1.人沿着扶梯运动的方向行走,当然也可以不动,不管动与不动,此时扶梯都是帮助人在行走,共同走过了扶梯的总级数:(V人+V梯)*时间=扶梯级数2.人与扶梯运动方向相反,此时人必须要走,而且速度要大于电梯的速度才能走到电梯的另一端。
这种情况人走过的级数大于电梯的总级数,电梯帮倒忙,抵消掉一部分人走的级数:(V 人—V 梯)*时间=扶梯总级数(1) 能够熟练运用柳卡解题方法解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熟练应用三个公式解间隔问题 (2) 对扶梯问题中顺(逆)扶梯速度、扶梯速度、人的速度的理解。
(3) 准确画出接送问题的过程图——标准:每个量在相同时间所走的路程要分清(4) 运用行程中的比例关系进行解题例1 某人沿着电车道旁的便道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步行,每7.2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过,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过,如果电车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以同一速度不停地往返运行.问:电车的速度是多少?电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考点】行程问题之发车间隔 【难度】3星 【题型】解答【解析】 设电车的速度为每分钟x 米.人的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相当于每分钟75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如下:()()757.27512x x +⨯=-⨯,解得300x =,即电车的速度为每分钟300米,相当于每小时18千米.相同方向的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为:()30075122700-⨯=(米),所以电车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003009÷=(分钟).【答案】9分钟例2 小明放学后,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步行回家,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年级五年级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师姓名课时2 课题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1.让同学对行程问题有个了解,然后简单了解速度,时间及路程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2.通过举一反三,多做练习题来真正掌握
重点行程问题内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主要有一个物体的运动和两个或几物体的运动两大类。
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运动又可以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两类。
难点
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的掌握
行程问题(一)
讨论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叫做行程应用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
如果用字母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上面的数量关系可用字母公式样表示为:s=vt。
这一讲我们学习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的一些简单的相遇问题。
例题与方法
例1.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90分。
如果他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需30分。
如果他往返都步行,需多少分?
例2.甲、乙两城相距280千米,一辆汽车原定用8小时从甲城开到乙城。
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在中途停留30分。
如果汽车要按原定时间到达乙城,那么,在行驶后半段路程时,应比原来的时速加快多少?
例3一列火车于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
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员。
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例4.苏步青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一次出国访问,他在电车上碰到了一位外国数学家,这位外国数学家出了一道题目让苏步青做,题目是: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
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
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
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
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苏步青略加思索,就把正确答案告诉了这位外国数学家。
小朋友们,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例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辆汽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6: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原计划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应加快多少?
例7: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返回到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例8: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在一开始的120千米内平均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要想使这辆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剩下的路程应以什么速度行驶?
例9: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下午1时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驶,下午1时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例10: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骑车过桥时,上坡平路,下坡的速度分别为每秒4米、6米、8米,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作业
练习与思考每题十分
1.小王、小李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王下午2时出发步行,每小时行4.5千米。
小李下午3时半骑自行车出发,、经过2.5小时两人相遇。
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6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
甲车比乙车早30分到达B地。
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B地还有10千米。
甲国君从A地到B地共行了几小时?
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面包车同时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33千米,面包车每小时行35千米。
行了几小时后两车相距51千米?再行几小时两车又相距51千米?
4.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
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小张的小王同时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相向而行。
步行1小时15分后,小张走了两村间路程的一半还多0.75千米,此时恰好与小王相遇。
小王的速度是每小时3.7千米,小张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
甲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
甲在途中停了一段时间修车。
乙到达B地时,甲比乙落后2千米。
甲修车用了多少时间?
7.A、B两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车从A地开出驶往B地,2小时后,乙列车从B地开出驶往A地,经过4小时与甲列车相遇。
已知甲列车比乙列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
甲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小李由乡里到县城办事,每小时行4千米,到预定到达的时间时,离县城还有1.5千米。
如果小要每小时走5.5千米,到预定到达的时间时,又会多走4。
5千米。
乡里距县城多少千米?
9.A、B两城相距75千米,小红从A向B走,每小时走6.5千米,小明从B地走向A,每小时走6千米。
小军骑自行车在小红和小明间联络,小军从A走向B,每小时走15千米。
三人同时动身,小军在途中遇见的小明即折顺往A走,遇见了小红,又折回向B走,再遇见了小明又折回往A走……一直到三人在途中相遇为止。
小巧玲珑军共走了多少千米?
10.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中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
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