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增城四模)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下列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对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开眼看世界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宗法制强调等级秩序;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发表自己的言论;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理学强调主观意志、气节、品德等。

故选D项。

【答案】D
2.(2011·江苏南通模拟)《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本心之全德”、“私欲”、“天理”等关键词即可知是理学。

【答案】B
3.(2011·汕头六都中学模拟)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从“心学”的思想来源看,它比较接近于() A.道家的“无为”B.佛教的禅宗
C.儒家的“仁”D.“天人感应”学说
【解析】宋明理学是儒学、佛教、道教思想融合的产物。

佛教禅宗要求弟子作佛偈(佛教唱词)展示其心得,这与“发明本心”类似。

故选B项。

【答案】B
4.(2011·山师附中打靶卷)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他强调的是()
A. “理”是世界的本原
B. “仁”的重要性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朱熹强调了克服私欲而归仁的方法和途径。

【答案】D
5.(2011·厦门双十中学模拟)朱子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该材料中的观点可能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主要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行为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广泛谴责
【解析】材料中的“理”指的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故选B 项。

【答案】B
6.(2011·浙江联考)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解析】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家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

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

【答案】B
7.“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B.李贽
C.陆九渊D.黄宗羲
【解析】根据材料,该思想家宣扬“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

北宋以后,道学家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

李贽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由此判断B项正确。

【答案】B
8.(2011·海口第二次调研)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

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解析】秦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和加强的重要朝代,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中反对君主专制的内容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9.(2011·安徽联考)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

”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理解。

从材料中“批判君主专制”和“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判断这是黄宗羲的思想。

故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10.(2011·厦门双十中学模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的特点。

明末清初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①符合“复古”;②③④又符合“开新”的特点。

故选D项。

【答案】D
11.(2011·重庆一中模拟)朱熹主张“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二者的主张() 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
C.针锋相对D.互为补充
【解析】理解朱熹“革尽人欲”和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即可选出C项。

【答案】C
12.(2011·中山三模)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特别注意“官方方面”和“非官方方面”的含义,结合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
特点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

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4)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
么?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历史现象的宏观把握能力,考查的主题是儒学的发展演变,学生要紧扣材料总结各阶段的内容及时代背景。

【答案】(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

14.(2011·山东文综·27)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解析】第(1)题问“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应该回顾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张有哪些,再从材料里寻找相关的信息点进行作答。

“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君与臣,共曳木之人”可以归纳出儒家的民本等思想。

第(2)问第一小问从关键句“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则失于……尺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否则难免有失偏颇。

第二小问,注意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评论,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并为未来掌权的资产阶级构建政治
蓝图。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回顾相关知识点进行评价作答。

第(3)问,注意围绕“传统”和“交流”两个主题,审题时抓住“两者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这个界定,在答题技巧上注意可以先分开讲对中国的影响,再把两者结合起来论述对中国的共同影响。

这样作答比较全面、具体。

【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