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训-示宪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家训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外集二·赣州诗》中。所谓“赣州诗”,是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王阳明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后,至正德十三年(1518)十二月期间所作的诗。

原文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赏析

“幼儿曹”中的“曹”字是“等、辈”之意。“幼儿曹”意为:孩子们。后面所有话语均通俗易懂,完全是向孩儿们说话的口气。诗的对象宪儿是王阳明养子王正宪。

王阳明家训无论是“三字经”载体,或是“心学”的内容都适合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范本。作为训蒙学的教材,其三字经的载体适合小孩子诵读,音调和谐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即使儿童不一定字字都懂得很透,也足以启发其想象,会让孩子感觉到书有念头,有学头,促进他们求知的欲望。因此,王阳明一贯主张用诗教作为蒙学的主要教育手段之一。

就其内容而言,王阳明家训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深相契合。第一,王阳明倡导文明和谐的伦理道德,其家训说:“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第二,王阳明表彰向上的日常规范,其家训说:“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宣扬“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地善良的“心学”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其家训最后一部分揭示“心学”精髓——“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强调“心”之重要,这个“心地好”便是崇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宪儿

正德十年(1515)正月,王阳明年四十四岁,但是王阳明及弟守俭、守文、守章俱未有子,父亲王华即选择三弟王兖的儿子王守信的第五子王正宪来过继,作为王阳明嗣子。是年,正宪八岁。

王正宪,字仲肃,号紫汉,生于正德三年(1508),55岁卒,配吴氏。

写作背景

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经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至赣;二月平漳寇,四月班师;九月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十月平横水、桶岗诸寇。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征三浰,三月袭平大帽、浰头诸寇,四月班师。六月,王阳明先后平息赣南山区多处山民暴乱事件,因功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夏,王阳明在赣州巡抚衙门接待了从余姚家乡来赣州看望他的叔父王德声。留衙三个月,当叔父准备回归余姚时,王阳明即写了《送德声叔父归姚》诗:“犹记垂髫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穷通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何时却返阳明洞,萝月松风扫石眠。”

王阳明功成名就,萌生出归乡隐居之念,故在诗中有“何时却返阳明洞”之句。此时正是朝廷需要王阳明效力之时,岂能让他回家清闲。但是,家中有正宪儿,时年十一岁,正是切须教训之时,趁叔父回家之便,随带一纸“家训”以教训儿子。于是便有了这则《示宪儿》的《王阳明家训》。他希望家人对正宪儿严加教训,读书学礼,从“心地”开始,以德行着手,将儿子培养成为“良士”。

整理:明明了凡

QQ 群:83430937

公众微信:MMLiveFu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