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4讲宋明理学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点练:宋明理学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点练:宋明理学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点练: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

令老先、次孔、末后释。

”此召旨在()A.文化建构B.厚古薄今C.崇内抑外D.政教合一2.宋代一些史家批评传统的重事轻义的史学风气,倡导作史“但欲通知古今之变,又以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耳。

”这种观点()A.受到理学发展的影响B.有利于确立儒学正统地位C.开启通史编撰的潮流D.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3.战国时期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倡导“礼法并用”。

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提出新儒学。

宋代儒学大家糅合佛、道思想,创立理学。

据此可知,儒学在古代中国经久不衰的原因是()A.国家统一的良好局面B.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C.封建帝王的大力推崇D.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4.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

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了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

这说明()A.宋代理学家排斥佛教B.儒学受到了佛学影响C.儒学与佛学合二为一D.佛学已成为思想主流5.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初大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最终张齐贤如愿以偿,后来双方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

这表明宋代()A.妇女不受儒家伦理观念束缚B.理学对士大夫群体影响小C.士大夫婚姻观念日趋世俗化D.士大夫阶层流动日益封闭6.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

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这表明朱熹的思想()A.具有唯物主义色彩B.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C.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D.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7.程颐、程颢认为“理”是先于气(物质)而存在的,“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一切伦理道德都是“理”,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

(高中历史模块学习)(三十四) 宋明理学(附详细解析)

(高中历史模块学习)(三十四)  宋明理学(附详细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

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B.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C.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解析:选B据材料“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远离政治,回避现实”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现实黑暗,从而导致民众追寻理想社会,故选B项;依据所学,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依据所学,唐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潮流,排除C项;依据所学,魏晋时期,商业发展受到阻碍,出现了以物易物的行为,排除D项。

2.唐高祖下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

令老先、次孔、末后释。

”此诏旨在()A.文化建构B.厚古薄今C.崇内抑外D.政教合一解析:选A唐高祖制定三教共存、道先儒次佛后的政策,重新对文化进行建构,以三教并用来维护唐的统治,故选A项;唐朝统治者为了提高其门第,神化其统治,尊老子为始祖,又以三教共存巩固统治,这不叫厚古薄今,排除B项;唐高祖认为道教、儒教是本土思想的基础,佛教后兴,也“宜崇客礼”,据此可知这不是抑制外来宗教,排除C项;政教合一制度是指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3.宋神宗召见张载询问治道之策时,他答道:“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

”这说明()A.汉唐以来的意识形态难以为继B.效法三代能解决当时社会问题C.理学当时已被确立为官方哲学D.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解析:选A在张载看来,治国如果不用三代之道,那只是苟且的办法,即他认为汉唐以来的儒学背离了儒学的原有宗旨,故选A项;与夏商周三代相比,北宋社会环境大为不同,效法三代并不能解决北宋的社会问题,排除B项;南宋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儒学的正统地位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受到佛道的挑战,排除D项。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4讲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第34讲宋明理学知识点宋明理学1.兴起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①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历史影响(1)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

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宋明理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具有思辨化、理论化、大众化的特点。

【微点拓展】儒学危机(1)魏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对社会影响巨大。

(2)盛唐开放的社会风尚也摧毁了儒家的道德底线。

(3)另外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这些都使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微点拓展】朱熹的道德观(1)“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三)第课宋明理学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三)第课宋明理学

第三课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 北宋时期的儒学代表是A 、程颢、朱熹B 、朱熹、王阳明C 、程颐、程颢D 、王阳明2.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ABCD3. 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B 、“仁”的学说C 心即理性D 、“心性论”4. 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与“天人感应”说C.道教和“三纲五常”说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5. 对宋代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大一统B.是两宋时的主要思想C.朱熹是其集大成者D.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6. 下列观点与二程理学观点不符的是A.心即理也B.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C.人伦者,天理也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7. 二程与朱熹理学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 B.人应用道德理性支配行为 C.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D. 都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8、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大学》《春秋》《论语》《孟子》9、 下列关于朱熹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BC 先有物后有理是其思想核心 D10、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A 、天体运行法则B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B 、《诗》《书》《礼》《春秋》D 、《孟子》《中庸》《书》《春秋》 、他的著作是《五经正义》 、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天理”主要是指 、社会发展规律 、“天人感应”理论11、下列对程朱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程颢(1032—1085)王阳明(1472 —1528)朱熹(1130 —1200)程颐(1033—1107)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s主张“心外无理必致艮知”12>“眼珠子,豊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冢学说C朱真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真的学说更科学13>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是A.陆九湍乩王守仁U李餐 D.王夫之14>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合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肋于国计民生S>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⑺要汪重人內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勢力用功15•王阳明的叫N学更多的吸收了A*道家“措静无为患想比佛教禅宗汩心外无佛厂思想C.朱冬"理先气后撷思想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卜天理尸的思想16. 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蓼目的是人*扳程朱理学E.加强内心修养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17. 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总体看来,“心学”的内容包括① “心即理也”②“天地万物皆备于心”③“致良知”④“心外无理、理外无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8、有关新儒学一一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学说,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流派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19、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北宋的程颢、程颐二兄弟是理学的重要开创者B. 北宋的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C•陆王心学是理学的组成并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D.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20、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 佛学C程朱理学D西学21、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南宋以后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重视主观意志力,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D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23、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①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2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宋明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宋明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宋明理学练习题(含答案)第4课宋明理学【典型例题】例1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①社会动荡②佛教的欺骗性③人民饱受战乱之苦④统治阶级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关键是对“社会条件”的理解,社会条件当然指客观条件,而不包括主观条件,更不是全部条件。

其中,佛教的欺骗性也应是广泛传播的条件之一,但它不属于社会条件,所以不应选上。

另外,佛教的传播在各朝各代都没停止,而南北朝时期最为广泛,其特殊的社会条件是不容忽视的,故此题选B项.【答案】B例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分析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阶级角度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朱熹是宋朝的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进一步发展阐述了儒家思想。

据此,可判别正确答案应为C。

朱熹的思想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涉及,故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答案】C【基础练习】一.选择题 1.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势力,其根源是 A 封建国家的分裂 B 统治者发展佛教用来麻醉人民 C 经济发展的需要 D 众生平等的主张便于人民接受B 2.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三教合一”这三教中不包含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景教D 3.隋唐时期知识分子对宗教的观点是 A崇佛压儒和道教 B以儒为本,吸纳佛道思想 C以佛为本,吸纳儒道思想 D崇儒压道和佛教B 4.“理学”思想确立于 A隋 B唐 C宋 D明C 5.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C 6.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展继承孔孟学说,有两个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D 二.问答题 7.什么是理学?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什么? 7.理学是在宋朝时,为了回应佛、道挑战,新兴儒学思潮建立的学说,它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宋明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宋明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宋明理学练习题附答案宋明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2.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孟子的“民贵君轻”体现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意思是:百姓要屈从君主的意志,君主要屈从天的意志。

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中的“仁爱”、D项中的“德治”材料均没有涉及,故排除。

3.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从材料信息可知,唐高祖时尊道、武则天时礼佛、唐武宗时“灭佛”,但儒学的地位并未动摇,这说明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C项。

皇帝的好恶会影响宗教发展,但A项中“决定宗教兴亡”的表述过于绝对;从“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可知B项表述不当;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从反面说明佛教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排除D项。

4.《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A解析B项孔子权威地位动摇,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故排除;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经商,C项与题意没有关系;《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时期的生活,所以D 项也不正确。

理学大师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5:宋明理学练习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5:宋明理学练习题

考点训练48 宋明理学1.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

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A.秦朝B.汉初C.宋代D.民国2.(2015·威海二模)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旨在强调()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3.“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

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是()A.心外无物B.知行合一C.致良知D.天人合一4.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篡。

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

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5.(2015·新乡期末)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代婚姻观理学色彩浓厚B.明代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C.明代政府鼓励寡妇改嫁D.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7.(2015·宜宾期末)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古者州有序,国有学,私有塾。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

”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

”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选A。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所以朱熹的理学开始从世界的本源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2.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解析:选A。

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

所以答案为A项。

3.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在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次次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大爱无疆”、“有难同当、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地考验,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方面的影响表现在()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D。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但理学中很多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借鉴意义,如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都是理学对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故②③④是正确的。

4.“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A.老庄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孔孟之道解析:选C。

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习题及答案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习题1.下列叙述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佛教、道教发展情况的是A.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B.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三教合一”C.道教受儒学影响,提出既“贵儒”,又“尊道”D.佛教也吸收了儒学的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2.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的理论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5.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6.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7.在继承的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映、C.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D.“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8.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挑战,但最终保留传统主流思想的地位,主要是因为A. 历代统治者“独尊儒术”B. 儒家思想内含有的“兼容”精神C. 南北朝时期强调“贵儒”D. 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10.唐代儒家经典标准的读本是A.《六经》B.《春秋繁露》C.《五经正义》D.《四书章句集注》11.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34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34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Word版含解析

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备考指导素养目标把握一个范畴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1)通过对李贽思想观点的学习,认识到其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2)运用史料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观点进行历史解释,认识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前代优良传统,又对正统理学作出批判,并有所创新,使儒学思想更趋务实,更靠近国计民生,是儒学的新发展注意四个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理解三个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主张(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3)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代表作及影响(1)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2)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情境体验1.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

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

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

”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什么?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1)思想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②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③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④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2)评价①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②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1)思想①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②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③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人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评价①进步: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②局限: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王夫之(1)思想①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人民版讲义:专题十二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含答案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人民版讲义:专题十二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含答案

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注]理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

理学是融合佛、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哲学化阶段的儒学就是“理学”。

[辩]理学≠礼学宋明理学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以“理”为核心,但不是以“礼”为核心。

[注]王阳明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充分体现了其观点。

[拓]理学的世俗化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

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

1.理学形成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

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

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心”即“理”王阳明3.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34讲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34讲 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作业34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某某重点名校联考)宋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孔颜之乐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

这反映出( A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解析:二程的“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反映出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故A项正确;这种至善圆满之乐,并非教人消极处世,故B项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觉悟“自心”源自佛道文化,故C项错误;二程继承先秦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部分改造,故D项错误。

2.(2020·某某某某二中月考)宋朱熹说:“太极只是一个理,迤逦分作两个气,里面动底是阳,静底是阴,又分作五行,又散为万物。

”可见,朱熹认为( A ) A.理就是太极的阴阳变化B.富于变化的气推动理的形成C.万事万物皆产生于气D.气后于理产生,且是不变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极由阴阳构成,不断变化形成五行万物,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理包含阴阳二气不符,故排除;理学主X理是天地万物本原,故C项错误;D项与“动底是阳,静底是阴”、阴阳变化不符,故排除。

3.(2020·某某黄麻质检)下面为王阳明在其著作《传习录》卷一中说的话。

这表明( B )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继承程朱理学核心理念解析:“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但这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中王阳明说的话,故A 项错误;陆王心学依然强调忠君、孝亲的伦理纲常,说明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故B项正确;“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根基,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三纲五常”,材料中没有完全继承,故D项错误。

4.(2020·某某某某质检)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

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卷: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1.有学者认为:宋朝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大大激发了中国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创造出了许多新东西,使中国文明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能够说明以上结论的是()A. 分化相权、加强皇权B. 经济重心南移C. 儒学走向思辨化D. 文人画的成就最为突出2.《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朱熹强调的“理”是()A. 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B. 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C. 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D. 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3.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

据此可知,朱子学()A. 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 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D. 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4.中国古代某学者评论道:“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

”此评论针对的是()A. “人之性恶”B. “三纲五常”C. “清心寡欲”D. “存天理,灭人欲”5.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该思想意在()A. 宣扬“知行合一”B. 否定孔子思想C. 反对“格物致知”D.强调主体意识6.酉官父姆之丧,称丁忧。

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

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

这些规定()A. 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B. 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C. 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D. 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7.宋明时期民间自愿组织制定了许多道德公约、互助公约,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数化而厚风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订的《南赣乡约》。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讲义:第十二单元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含答案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讲义:第十二单元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含答案

课题三十四宋明理学[注]理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

理学是融合佛、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哲学化阶段的儒学就是“理学”。

[辩]理学≠礼学宋明理学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以“理”为核心,但不是以“礼”为核心。

[注]王阳明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充分体现了其观点。

[拓]理学的世俗化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

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

1.理学形成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

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

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王阳明3.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34课时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34课时

专题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课时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江苏如东四校联考)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评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的标志性理论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信仰上帝即可得救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解析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其中“朦胧稚嫩”时期是智者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及言论是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 A2.(2013·盐城摸底)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解析题干表明智者学派尊重法律,但是“无人在场的情况下,随本性驱动行事”,说明其忽视道德,故C项正确。

答案 C3.(改编题)下列两位人物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D.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解析孔子兴办私学,重视教育的教化作用。

苏格拉底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A项仅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B、C两项仅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 D4.(2013·山西太原学段测评)彼特拉克说:“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体现了他()。

高二历史必修3_《宋明理学》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必修3_《宋明理学》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宋明理学》教材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资料略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解题关键:分析“格物致知”的内涵。

思路引领:按照程颐和朱熹的说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答案提示: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题关键:叙述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思路引领:可以分别叙述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可以综合程朱思想的几个方面。

答案提示: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

③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二、学习延伸探究活动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

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宋明理学

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练习宋明理学

课时作业(四十四) 宋明理学作业时间:月日1.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根据题目中“《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孟子》”得出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佛教、道教的信息,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发展演变,并未走向封闭和停滞,故D项错误。

2.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

这主要反映了(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该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和之势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朝时期三教合流趋势。

材料中说的是个例,故A项错误;道士张融只是对儒、释文化有所认同,而非集三教于一身,故B项错误;《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老子》是道家的经典,《小品》《法华经》是佛教的著作,故材料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和之势,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释、道三教并存、三教调和的内容,没有突出佛教的地位变化,故D项错误。

3.朱熹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这反映了朱熹继承并发展了( )A.孟子的性善论B.孔子礼的思想C.荀子的性恶论D.佛教的天命观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渊源。

根据材料可知,该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主张克己复礼,故B项错误;天命之性是至善无疵的,显然与荀子的性恶论是背道而驰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天命观的相关涉及,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宋明理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宋明理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第34讲宋明理学(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2.(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解析:选C。

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3.(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解析:选D。

“求之性情”是心学的主张,与程颐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内积忠信”是程颢的思想,故C 项错误;程颐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故D项正确。

4.(2019·黄石高三调研)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

”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C.“存天理,灭人欲”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解析:选C。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本体论、心性论和认识论。

所谓本体论,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

尽管理学家们的认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理学认识的根本出发点。

答案:C2“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解析:材料反映出唐宋时期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就非常注重尊敬父辈、长者,即尊长,这明显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灌输。

答案:D3(xx·广东文综)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解析:材料中的思想家虽然并不反对通过外在的读书等手段明理,但是,更主张从内心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是“心学”正心诚意的主张,四个选项中只有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答案:D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解析:朱熹要求“灭人欲”,就是要求人们服从封建统治,遵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答案:C5不同时代的人名往往蕴涵着时代观念和人生追求。

某部正史中多次出现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人名。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该时期主流价值观是( )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解析: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品质,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人的自然欲求被“三纲五常”所束缚,从“守节”“忠恕”等人名可以看出,这些名字是理学盛行下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讲宋明理学(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

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解析:选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

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

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

这一思想(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解析:选C。

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解析:选D。

“求之性情”是心学的主张,与程颐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内积忠信”是程颢的思想,故C 项错误;程颐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故D项正确。

5.(2019·黄石高三调研)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

”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C.“存天理,灭人欲”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解析:选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观点,故A项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儒家道德规范在范仲淹身上的一种体现,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自觉复兴儒学所做的努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明道救世,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故D项错误。

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检测)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A.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B.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C.政治统一促进思想统一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解析:选D。

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义门”不等于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故B项错误;政治统一,与材料中“义门”代表人物增多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义门”代表人物增多表明凸显孝义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

7.(2019·孝义高三摸底)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B.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C.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解析:选C。

南宋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但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通俗教育读本与政府并不直接相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通俗教育读本”“劝导民众遵循”可知,理学在南宋日益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C项正确;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并不是一种对人性的压抑与扼杀,故D项错误。

8.(2019·中原名校质评)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

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B.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D.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解析:选B。

A项是宋明理学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重视辩论教育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实现三教归儒无关,故D项错误。

9.(2019·钦州高三质检)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说明他( ) A.强调伦理道德B.主张心灵净化C.反对格物致知D.践行知行合一解析:选B。

根据题目中“剥落心蔽”“发明本心”得出,陆九渊主张向内求,主张心灵的净化,强调内在的“发明本心”,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对格物致知”,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践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观点,并非陆九渊的观点,故D 项错误。

10.(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知行如何分得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该认识出自(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解析:选C。

材料大意是主张知行不能分开,知行合一。

董仲舒没有知与行关系的主张,故A项错误;朱熹没有知行合一的主张,故B项错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李贽没有知与行关系的主张,故D项错误。

1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王阳明认为经典的权威在吾心之良知的权威之下,如果阅读“六经”未能体认到良知,就如阅读过账簿并不等于拥有此财产一样是毫无用处的。

这一主张( )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打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C.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作用D.肯定了儒学经典的价值解析:选C。

由材料可知,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作用,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所以C正确。

12.(2019·宁夏育才中学高三月考)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

这表明( )A.“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的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解析:选B。

“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但这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中王守仁说的话,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王守仁的话可知陆王心学依然强调忠君、孝亲的伦理纲常,说明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故B项正确;“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根基,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三纲五常,材料中陆王心学没有完全继承,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苏州模拟)宋明理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

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由于朱熹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成了宋以后中国后期社会的主流意识,理性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的基干……使中国文化呈现理性、现实、乐观、不迷狂、不暴戾等特点。

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

——张学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材料三近代工业分工及劳资矛盾带来的“异化”现象使人与世界的关系陷于全面的紧张与冲突,科技主义对自然的无限度征夺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而当代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说法,又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过于阴暗与狭窄;这一切都给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笼罩了浓重的阴影。

而宋明理学人格美育思想所崇尚的“浑然与天为一”的宇宙境界、“性帅天地”的宇宙意识、“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潘立勇《宋明理学的人格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程朱理学的实质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明理学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当代应该如何理性对待宋明理学。

解析:(1)第一小问程朱理学的实质,据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得出封建伦理纲常;第二小问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扼杀了人的创造性。

(2)据材料二“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材料三“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概括得出。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对待宋明理学要批判继承,充分发挥理学的积极作用,理性处理现实问题,协调人际关系。

答案:(1)实质:封建伦理纲常。

消极影响: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扼杀人性。

(2)积极影响:利于理性处理现实问题;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与天人关系。

(3)略。

14.(2019·承德联校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首先,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其次,通读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最后,结合所学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史实分析说明。

答案:示例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阐述:中国传统儒学没有关于鬼或者神的信仰,所以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然经济,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强调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从先秦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这成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大众的思想工具。

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是一个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社会主流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逐渐打破宗教的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